第9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作品老身聊发少年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茂原先不担心皇帝会不管李锐,毕竟李锐还身系联合世族的重任。但一旦李锐名声变臭,自然就不会还留在大皇子身边,若是这点价值都没有了,世族凭什么要接受李锐的示好?就因为他是个白身的信国公府嫡孙?他又不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要赌皇帝对李蒙的一点感情,那真是不敢赌,也赌不起。

无论怎么想,李茂都觉得李锐此次怕是要被连累到底了。他一下子觉得皇家无情,一下子觉得楚应元连死都不让人安生,脸色又红又白,让方兴看着都担心。

方兴已经五十有二了,身体还算健朗,他见惯了各种冤案、不能说的案子、必须要错判的案子、却从来没想到会有审到自家女婿府里的一天。

毕竟信国公府家风多严,作为亲家,他是最清楚的。

此番真的算是无妄之灾!

“你先去看看李锐吧。他小小年纪遭逢此变,想来更需要家人的支持。”方兴没得到圣谕之前自然是不能放了李锐,但让他在里面过的尽量舒服点还是可以的。他让属官带着李茂去监牢里找李锐,自己则继续翻看着口供和案卷,希望能找出一个突破的点来。

“大人!项城王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这来的也太快了。”方兴丢下案宗,长叹了一声。

来的是苦主,还是注定不能得到什么伸张的苦主,他家又和信国公府有亲,这一番他怕是要准备唾面自干了。

“请项城王进来!”

大理寺卿的牢房外。

李锐虽然是白身,但身份特殊,并没有和许多犯人关在一起,而是单独在一处牢房内。李茂在牢房外看了一眼,里面有床、有桌子,甚至还有一个马桶。虽然连家中的角房都比不上,但在监牢里已经算是“上房”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李茂看着下了床的李锐,发现他表情十分平静,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心中不知道为什么蓦地产生了一阵悲苦。

如此年少的孩子,遇见这种事情,又身陷囹圄,却是一副无悲无喜的样子,那一定并不是不在乎,而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了。

“锐儿…”李茂眼眶一红,“你放心,拼了我头上的信国公爵位不要,我也不会让你有事的。圣上还要重用我家,必然不会让你有事。”

李锐点了点头,似是对自己的安危并不怎么关心,只说了一句“我信的”,却话语一转开始说到了他的祖母邱老太君。

“此番我入狱,想来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我父母双亡,父亲又是为国捐躯,圣上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我给楚应元那‘蠢货’赔命的。”他这里的蠢货是指楚应元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他却宁死不退,他心里堵得慌,不得不骂他一句来发泄。

“只是祖母一直对这玲珑阁十分期待,此次我陪着大皇子去了玲珑阁,反倒弄砸了祖母一直以来的期望,怕是连这些游戏都不能再宣传了,我心中十分愧疚。如今我一想到祖母要为我日夜担忧,我心里实在难安。她老人家身子不好,年纪又大,还望叔父替我多多遮掩,千万不要让祖母知道此事。”

李茂一听这孩子现在还在担心其他人,心里实在有无限的难过,恨不得对天长啸一顿发泄才好。可他是长辈,又是这孩子如今唯一可以依靠之人,他若失态,让李锐如何冷静?

李茂只得做出成竹在胸的样子安慰他道:“你放心,我已经吩咐过了,谁也不会告诉你祖母你出了事,玲珑阁出了事。我会跟她说您最近功课实在太差,太傅不准你出宫回家。我也会和家中下人吩咐,这阵子无论谁来见你祖母一律不见。”

“只是这谎不可能撒太久,你务必要保重自己。等我想法子让你洗脱了嫌疑出狱,你若是瘦了颓了,还是要让老太太担心。”李茂尽量语气轻松些和侄子说话,“倒时候你祖母倒不是担心你了…我看她会又拿着宫牌进宫告状去,说宫里人虐待她的孙儿!”

李锐挤出一个笑容,对着叔父笑了笑。

李茂进来找李锐,是为了想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的。他必须要多听很多人的说法,才能找到最核心的关键。

李锐是当事人,自然说的比口供或者掌柜的春秋过的说法更加实际。李茂一听是大皇子自己跑出来让楚应元冒犯,被李锐护了才没有出什么事,心里就知道这大皇子不是省油的灯,怕是想使什么手段,正好被他这倒霉的侄子给化解了。

李锐后来说的和掌柜的说的差不多,李茂知道了众人没有隐瞒什么真相,也没有添油加醋,这才放心的离开。

只是李茂从牢狱出去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从大理寺离开的项城郡王。

两人眼神一个交接,哪怕李茂站在三丈之外,都感受到了项城王那刺骨的恨意。

这恨意犹如实质,就如他唤醒了一只沉睡的年老狮子,那年老的狮子正在迫不及待的想让他看见自己的狰狞。

李茂对着项城王拱了拱手,心中不是十分在意。

此事他侄儿从头到尾都是被牵连,所犯之错无非就是折断了项城王世子的手臂罢了,如今他家三代专业替皇族背各种黑锅,他自己也已经感到厌烦。

项城王冷冷地看着李茂走远,转头看了一眼大理寺。

“我们去宫里。”

持云院里。

顾卿一脸期待的看着嘉云的爹,就连嘉云都带着紧张的神情。

“怎么样?今日开业反响如何?”

“来的人倒是许多,但大部分是看热闹的。”掌柜的拿着店里的账本,有些飘忽的回报道:“加之又是阴天,许多人不敢久待,所以也没有多少收益。”

早上倒是有不少顾客买了乙等的回去玩,但他们店里本就不靠乙等的赚钱,会员当时大部分都在后面玩,下午出了这事,立刻都跑了个干干净净,对生意也有所影响。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定了甲等的游戏的。有工部侍郎仇府府上定了XXXX、XXXX一副,还有钦天监一位张大人定了一副‘飞升棋’,另有…”

掌柜有些深思不定的读着账本,顾卿只当他是因为生意不好,怕他责罚,所以有些紧张,反倒开口安慰他:

“做生意,自然都是要慢慢来,急不得的。今日才开业,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不错了,你做的很好,我也很放心。”

嘉云他爹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好跪下来谢过顾卿的赏识。

“得蒙太夫人夸奖,小的不胜惶恐。”

“那你先下去吧,店里应该还有许多忙的。你把今日的账本留下。”

那掌柜留下账本,如蒙大赦一般的走了。只是边走他还边在心焦,今日他倒是糊过去了,可是玲珑阁如今已经被大理寺给关了,明日的、后日的账簿到底该怎么办?

难不成他还要伪造账簿不成?

这实在太难熬了!

顾卿拿起账簿,笑嘻嘻地指着其中“飞升棋”一栏,笑着对花嬷嬷说道:“你看看,张大人,一定是张玄无误了!”

“我看也是。”花嬷嬷也露出一个笑容回着顾卿,眼睛却若有所思的盯着玲珑阁掌柜正在走出去的背影。

此人神魂不思,怕是玲珑阁今日出了什么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大理寺监牢的第一夜。

李锐从身上摸出一只虫子。

李锐:???这是什么?

又过一会儿,又飞过一只虫子。

李锐坐起身,叹了口气。

“这位狱头,能不能请你转过身?”李锐皱了皱眉,“我内急。”

第140章 博弈

几乎是一夜之间,信国公府嫡长孙杀了项城王世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东市的那场热闹无数人都看到了,而十几个家将围着李锐一人争斗,最后被都大理寺带走的后续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但极少有人提起,就在他们被带走后的半个时辰,又来了一队人,从玲珑阁里接走了几个人的事情。

宫中的禁卫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这些百姓天天在天子脚下溜达,中军、禁卫、小吏、捕头,他们的眼睛比谁都精。

出现了一队宫中禁卫,哪里还有人敢多言?

项城王楚濂在看到那份口供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儿子的仇是报不了了。

意图袭击大皇子,被卫士控制,气愤之下不顾利刃加身愤然站起,最终喋血当场…

每个字、每一句,都敲在了项城王的心头,这辈子也忘不了。

楚应元是他们夫妻两的第一个儿子,从小也是悉心教养着的。后来遇见岐阳王之乱,项城王为了避嫌,不得不夹紧尾巴过日子,每日里深居简出,做出一副老实人的样子。但他的儿子依旧是张扬爽利,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也许是出于自己内心的羡慕,也许是因为儿子过着他一直想要过却没有过过的日子,楚濂放任了儿子这种性格的发展,但随着大儿子年纪越来越大,这种张扬变成了跋扈,这种爽利变成了刚愎,他甚至还有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偏执…

他原想着,反正他们一家都在封地,山高水远,一手遮天,他努力经营着地方,手中又握有不少父亲暗地里留下的人马,即使嫡长子性格上有些过于刚烈,在桂南这一亩三分地上,总是能护他平安的。

更何况他儿子又不笨,只是脾气差。脾气差的纨绔子弟太多了,怒而起拔剑伤人的都有不少,他的儿子只是蛮横了点,还没有太过差劲。

谁料皇帝突然把他们召进京城,这地方简直就像是和他的大儿子犯冲,他接二连三的犯错,甚至敢动他的人手去刺杀一个信国公府的嫡长孙!

大丈夫能屈能伸,若一直只能伸,总有一天会触到不能碰的东西。

所以他点了他的庶子上京敲打他,希望有这个弟弟在旁边时刻让他警醒着有人能替代他,他能学会忍耐和妥协。

但他还是死了,死的如此憋屈。

“元儿,你放心。爹会替你讨回公道的…”楚濂已经忍了一辈子,他也是楚氏的血脉,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野心,可是这股野心一直被他自己压抑,一直被他控制,提醒着他不要做大楚的罪人。

可是如今,他不愿意再忍了。

“你的仇,不报我枉为人父。无论是大皇子还是李锐,爹一个都不会放过!”

第二天一上朝,就有御使弹劾李锐杀害项城王世子、而且还当街斗殴。李茂为了李锐的事情一夜都没睡好,如今一听御使说的话,上去掐死他的心都有。

大理寺卿出列说明此案有种种疑点,但从目前证据来看,李锐并不是杀人的凶手,凶手应该是自杀,结果在朝堂上被人指着鼻子骂“以权谋私”、“包庇家属”,被辩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李茂也被弹劾“纵侄行凶”、“目无法纪”等等,皇帝知道楚应元之死属于咎由自取,但为了种种原因,没有在朝上偏袒与他。

大部分有人脉有关系的人家都知道此事大概有大皇子的参与,毕竟大皇子那天出了宫不是什么难打听的消息,能带着刀剑行走,敢把武器架在人脖子上的是谁,他们不是傻子,一猜也能猜出个来龙去脉来。

但他们就是咬准李茂不敢牵扯出大皇子来,让他吃这个哑巴亏。

李茂百口莫辩,见皇帝也不做出什么偏袒的行为,顿时觉得心灰意冷。

别说心中的抱负、振兴家族什么的了,此时若是连侄子都保不住,还如何去谈“振兴家族”?

下了朝后,勋贵派的各方大臣都要打听情况,李茂本着多说多错的想法匆匆离开,向内书房递了折子。

但皇帝依然不见他,只是托齐邵给他送了一封信出来。

李茂回了兵部,等所有人都离开后署以后,在房间里打开了信函,细细的查阅了起来。

“欺人太甚!”读完信的李茂将信狠狠地扔在桌子上,一掌拍了上去。

“我艹你祖宗十八代!”

李茂这次是真的出奇的愤怒了,他家祖孙三代为大楚出生入死,他哥哥连性命都搭上了,他侄子更是要冒着各种危险打入世族,可是就算他答应了皇帝的盘算,那也因为是预计在四五年后的事情!

四五年后的事情从现在开始准备,自然是有各种保障的。

可如今就因为出了这么一件事,皇帝竟然逼迫他现在就开始谋划!

他那侄儿才刚刚年满十四岁,只是个孩子啊!

李茂站在屋里,喘的如同那铁匠铺的风箱一般。

但他毕竟最后还是冷静下来了。

‘我虽忠君爱国,但也并非愚忠的蠢货。我父亲常教导我首先要保身,然后是保家,其次再来济世。如今我家人不保,你却以为我是那种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忠臣…’李茂将纸片撕了个粉碎,一点点的吃了下去。

“可恨!”

大理寺的牢狱中。

“来人啊,有人没有?”李锐住的牢房虽然什么都有,但毕竟不是家里,只是一夜,他的身上就起了无数的小疙瘩。

床铺上倒是铺着褥子和床单,只是依然还是有许多不知名的虫子咬噬他的身体,这里又是在地下,阴冷潮湿,若不是他也曾在外露宿过,怕是第一晚就已经崩溃了。

“来了,来了,李大公子,你喊我何事?”看管他的狱卒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因为李茂上次来探望李锐的时候塞过不少银子,自然是对这位“少爷”笑脸相迎。

“我内急。”李锐看着墙角的恭桶。

“那不是有恭桶吗?”狱卒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墙角的马桶。

李锐皱着眉头:“那恭桶有一天没倒了,如何用得?”

他在家中时,厕房里的恭桶永远是干干净净的,还有底部挖空的椅子放置其上,可以让他坐着方便。他对食宿都无所谓的很,只有这个人问题,他实在没办法忍得。

“你再等等,狱长来坐班的时候我去报备一下,等狱长来开门的时候,我再帮你倒掉。”他只负责看管犯人,牢门的钥匙却是没有的。这门下只有一个送饭的孔,恭桶当然是塞不过去。有钥匙的只有狱长,他想倒也无能为力。

无奈李锐醒来之后实在无法忍住,只好强掩着恶心打开了恭桶,方便了一下。他已经打定主意这段日子少喝水,哪怕少接触这个脏兮兮的恭桶几次都是好的。

“我说这位少爷,你是为什么进来的呢?”这狱卒专门负责看管这间牢房,能关进这里的,不是大官就是巨贾,还从未有如此年轻的少年进来的例子。

但这少年看起来才十六七岁,就已经入了大理寺的监牢,那一定不是小案子。他生性善谈,便好奇的问了一问。

李锐在牢房的空地里打着拳,他叔父说的不错,若是他出去瘦了虚弱了,他祖母见了一定会难过。

此时正好练练拳法,也能打发时间。

他在牢房中一个虎步冲拳,却听到那狱卒的话,略微顿了一顿,对他说道:“我和一人打架,他打不过我,又被人拦住,一时气不过寻了短见。现在人人都觉得是我杀了他,至少也是我逼死了他。”

那狱卒了然地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那这位少爷还真是倒霉。

“这种事向来看上官怎么判了。如果偏袒苦主那边,至少也要让你吃点苦头再判;若是偏袒你这边的,大概就是赔钱了事。”狱卒安慰他道:“你一进来多方拜托我照顾,向来上官和你家交情不错。你在里面吃几天苦,说不定很快就能出去了。”

李锐想不到自己在牢狱中还能得人安慰,听着狱卒的口气,大理寺几位上官似是没有吐露他的身份。

他收起拳,向那狱卒说道:“那就承你吉言了。”

狱卒见这小孩进来以后既不哭闹也不悲观,而且对于牢狱中的一切也不怨声载道,倒是十分随遇而安的样子,心中也十分欣赏。他在这里见得多了,纨绔子弟伤了人进来的也有不少,但每一个都十分讨厌,兼具“天大地大老子最大老子马上就能出去”的气质,像这样不惊不辱的坦然的,他看的这么多少年里,还是头一个。

他想来这孩子再怎么冷静,见到有人在他面前寻了短见也是不好过的,就在这牢狱的门口坐了下来,准备和他开导开导。

“你也别觉得那人死了是你的错,这样的人我见得多,就算不因为打架自己逼死自己,也会因为其他事逼死自己。”狱卒有些感慨地说:“你见过那河水没有?”

李锐见这狱卒想要和他聊天,便一拂地上,也坐在门前,像是和普通朋友那样的聊道:“我自然是见过河水的。”

“有些人,就算是在湍流激荡的河里,也能自己游出来,因为他们憋着一口气,怎么也不愿意沉下去。”那狱卒若有所指的说,“可还有一些人,即使水面十分平静,但他们也能轻易地沉入河底。”

“其实河从来没变过,河一直都是那条河,河水有湍急的时候,也就有平静的时候,可人却是千样的人,有的人渡过去了,有的人就直接沉底了。”

“你遇见了一个胆子小,不愿看见激流,只好沉了底的人,这是你的不幸,但也是你的大幸。至少你看到一个人如何沉下去的,便不会和他做一样的事。”

这狱卒就是借这个比喻来暗示他不要自暴自弃了。

“狱卒大叔有大见识,小子受教了。”

李锐这两天确实受楚应元的震撼极大,他一直自责与自己得理不饶人,以至于他不甘受辱,用那样惊心动魄的方式死在了他的面前。

而后他的家人撞柱而亡,也是因为眼见着伸张无门,只好以死泄愤。

他昨夜一直都在反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可有对其他什么人这般咄咄逼人过,可有伤过别人的自尊但是自己不以为然的时候。

万事皆有因果,他若不种下因,是不是就不会收到那果?

“不是我有大见识,而是我见得多罢了。”狱卒指点这他,“像你碰上的那种人,若是自尽了,才是好事。因为这种人的想法是你无法揣测的。他会因为一时之念跳起杀人,也会因为一点口角灭人满门。他们心中没有别人,也没有自己,只有快活。”

“快活?”

“我和你说件真事吧。”那大叔也起了谈兴,“贞元七年,通州发生一起大案,一个青年杀了他自己的父母家人一共七口人,此事当年引起朝野轰动,简直是令人发指,可起因却不过是因为一件小事…”

狱卒守着李锐也是无聊,开始将一些他这么多年来看过的真人真事。

这世界上有些人就是你没办法用常理猜度的,既然无法猜度,也就不必去猜度了。若是能猜度的出,他又如何能做出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少年人就是见识的太少,总以为世界就是那个世界,人就是那么多种人,可是这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单纯?

这狱卒也是出于好心,加上这少年也没有看不起他一个九品的芝麻小吏,便愿意细细的告诉他这世间到底出过多少冤假错案,又有多少匪夷所思之人。

他受的委屈,又算的了什么!

李锐入狱,世族一派巴不得信国公府早点完蛋,用尽办法施压。项城王身为掌管宗室和祭祀的太常寺卿,在京城里四处走动,动员各家亲戚想办法向宫里哭诉,讨要儿子的尸体。

这已经是五月的天了,若是不早点运送回封地下葬,怕是没多久就要臭了。死时满腔怨气,死后还不能入土为安,项城王的控诉字字催人泪下。

楚睿出于自己的考量,命令太常寺和刑部把此事再压一压,拖着不准受审,任是世族的众臣在外面闹将个翻天覆地,也不准这事放到台面上,对外只说是少年意气之争,李锐并无杀人嫌疑。

但这样的解释,自然是不能堵悠悠众人之口的。

意气之争何至于动刀动剑?意气之争又为何不愿意明明白白的过审?

李茂这一段时间几乎奔走了各方的人家。大理寺他去过,刑部他去过,李锐的舅舅家更是三天跑了四次,就为了能够想办法递消息进宫里,请皇帝出面仲裁。

但皇帝只是派人好言劝慰,除了朝堂上例行公事,一直没有召见李茂的样子。

所有人都知道李锐此番在劫难逃了。

晋国公府。

“你看李锐这一次到底会不会有事?”已经丁忧在府中的张诺又在和江道奇下着棋。

此时他闲赋在家,看朝中的局势却是更加明朗。而江道奇由于张玄的预测,心系江南家中的庄园田地,出来的也少了。

“李锐可是李蒙的遗子,只是一个已经自尽的项城王世子,自然是不能让他偿命的。”江道奇淡淡地道:“只是这番为大皇子顶罪,怕是前途尽毁了。”

张诺拿着棋子的手一顿。当今皇后是他的堂妹,大皇子是他家的外甥,张家支持哪位皇子不言而喻。

“大皇子还是毛躁了一点,而且颇喜欢使些小手段,这次连累到李锐,希望以后要收敛一点,不要再做出这种事情了。”

江道奇却不以为然,他轻松放下一子。

“李锐对他来说只是个伴读而已,况且才跟了一个月,能有什么感情?天家无真情,你看李茂平日里对皇帝多么忠心耿耿,现在皇帝为了捞出他儿子,还不是任由局势倒向对李锐不利的一面?谁当皇帝都是这个德行,大皇子虽然是你家外甥,我劝你还是也看透些比较好。就算他最后坐上那个位子,也不见得就比他父亲对世族更优渥。”

江道奇一口一个皇帝、德行,丝毫不担心祸从口出。

或者说,他不惧怕祸从口出。

“李茂这段时间四处奔走,听说还在兵部里晕倒过一次。李茂看样子是被这个侄子收服了。也不知道这李锐到底是如何有才德,竟然能让准备‘捧杀’他的李茂半途改变了主意。”张诺感慨着也下出一子

“是不是有感情,李茂此番都必须做出用尽全力的样子。他的信国公位子是从李蒙手里漏出来的,若是李锐真有个万一,他就要背着各方的骂名过日子了。李茂也不容易,他本身并不是好事之人,可事情总是接二连三的找上他,我看没几年,不需要你复出,他自己就把自己玩没了。”

江道奇最瞧不起李茂这种既没才又无智,连格调都没有的人。

“不过此时信国公府也不能出事,李锐出事,他家患了中风的邱老太君必倒,那李茂也要回家侍疾或者丁忧,若信国公府一倒,皇帝该提防的就又是我们而非勋贵一派了。”江道奇想了想,对张诺说道:

“你想不想为大皇子平添一门助力?”

“咦?江兄又有何计?”张诺没想到江道奇居然话题会转到这上面。

他这位好友兼姻亲曾明确表态过不会参与到争储之事中的。

“此番李锐入狱,皇帝为了大皇子,无论如何都要舍掉李锐的,李锐只是一介白身,又没有什么后台,就连定了亲的陆家如今也是风中残烛,随时都可以熄灭。以当今这位的心性,李锐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但一辈子做个白丁是肯定的了。”江道奇分析着局面,“但若此时张兄你出手帮那李锐一把呢?”

“你说什么?我帮李锐做什么!”张诺把棋子往棋盘上一丢。“李茂又不会因为这个就倒向我们!”

“不需要他倒向我们,只要他在关键的时候表现出支持大皇子的样子就行了。”江道奇在心中推算了一番,然后说道:“张兄可以和李茂那厮做个交易,如果你解决了此事,以后李国公要在必要的时候推动大皇子上位。”

“如今一力要求惩罚李锐的都是我们这边的人,他们无非就是想趁机扳倒李茂罢了。别说能不能扳倒,就算可以扳倒,我们为了平衡,也是不能这么做的。若你此时出面调停此事,皇帝就可以在三司会审时倾向李锐,脱了他的罪。”

“李锐一旦无事又无罪,就可以回到大皇子身边继续伴读。李茂因为这次之事,一定已经对天家生出了一丝心冷,张兄可以试着和李茂谈谈,让他知道世族派和勋贵派只有一直平衡,才有利于两方的生存,以皇帝的手段,无论哪家先倒,另一边都不可能存活。”

“江兄说的都很好,可李茂为什么要信我?我又怎么可能信他!”张诺笑话着江道奇的异想天开,“我们如今虽然没有势同水火,但也泾渭分明,若是李蒙在,怕是还能沟通一二,毕竟张静是张家之人,可李茂那木头脑袋,一天到晚只知道忠君忠君,怎么可能让他乖乖听我们的!”

“所以我们要等,等李茂走投无路,李锐在牢狱中绝望无助,信国公府对皇帝的信任从牢不可破到出现裂纹,这时您再出面向信国公府示好。当然,此事须得隐蔽,决不能让御座上那位知道。”江道奇越说眼睛越亮,越说语速越快。

“这个交易对信国公府和晋国公府都有好处,两方暗地里结盟,明面上争斗,皇帝不愿意任何一方首先倾倒,就只能居中平衡,我们两方都可以在其中施为一番,在重要的位置调教自己的人手,渐渐架空皇帝。若此时影响到后宫之中去,倒时候局势已定,大皇子必定成为储君,如此一来,世族世代不倒,勋贵也将成为新的世族,不得不帮着我们一起…”

“江兄,你太大胆了!”张诺捂住了江道奇的嘴。“架空皇帝这种事你也说的出来!”

江道奇拿开了张诺的手,冷笑道:

“为何不能?魏晋之时,只知道有世族,何尝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尹朝时,朝中大半都是世族,力排众议推行科举之制的那位宰相等孝帝一死,还不是被抄家灭族了?从尹朝到本朝,科举从来都不能成为寒门站到顶峰的手段,朝堂上如今还是一半世族一半勋贵,寒门只能成为做着实事的小官…”

“若勋贵再立个两代,你看他们要不要再听皇帝的命令…”

“我们哪一家不是勋贵士族起身,绵延数百年才成为世族的!我就不信李茂不想把这信国公府一直传下去!”

张诺听着江道奇的狂语,眯着眼看他。

“我竟不知你有这般的抱负。”

“我之抱负,不在一府一地,不在我个人的富贵,而在与重回世族繁盛、权势熏天之时。他楚氏原本也不过就是荆南大族,如今做了皇位,却把天下世族皆视为了他们的眼中之钉,假想之敌,概因他们也担心有世族会如同他们那般得了天下罢了。”

江道奇家中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他家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如今虽然收敛了许多,但若论实力,当属世族之中第二的人家。

第一自然就是晋国公府的张家。但因为张家子弟众多,一旦分散开来,反倒没有江道奇一直经营江南那么显眼了。

可是皇帝手握军队,又有勋贵派诸多名将老将支持,就算他们再怎么富甲一方,除非突然遭逢乱世,不然乱军之下,再大的家族也只有覆灭的份。

而联盟勋贵一派,确实是如今最好的做法。

张诺动了心,但对他们两方能获得对方的信任没有信心。

“联姻。”江道奇看着张诺,笑着说,“你们不妨先秘密缔结婚约,等尘埃落定,再行婚嫁。就算皇帝想要阻止,也无力回天了。”

“如果你们两家手握婚书,便是最好的盟约。”

  如果觉得老身聊发少年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小说全集老身聊发少年狂寡人无疾人人都爱马文才木兰无长兄,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