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姜家打的主意这般明显,弄得姜梨也不得不考虑日后的问题。倘若姜元柏肯听她的话,她自然会劝到姜家暂时不要和殷家有所往来,免得被人算计。但如果姜家非要一意孤行,姜梨却也不愿意和姜家绑在一块儿。

要知道她现在并非一个人,还有自己的父亲薛怀远,如果姜梨因为姜家也被祸及,薛怀远怎么办?说不准还会连累薛怀远和叶家。姜梨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妥。要不趁哪日出府去,和薛怀远坦白,再和叶明煜说明如今燕京城并不适合久呆,早些另谋生路,远走高飞。只要成王的事情一了,大家就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跑路。任这头天翻地覆,水淹金山,也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到时候,她带着父亲,和叶明煜一起四处游历走遍江湖,倒也算是完成了薛昭当年未曾完成的心愿。

想到薛昭,姜梨的心又低沉下来。就算她要一走了之,也想将薛昭带回家乡入土为安。否则等她和薛怀远离开,薛昭就是真正的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燕京城了。

想来想去,姜梨都觉得心中烦闷,干脆披起衣裳站起身,走到院子里去了。

月色如水,树影倒映在青石地上,模模糊糊也柔和了起来。风吹得树影“沙沙”作响,夜里的春风还带着凉意,冬日的料峭并未完全消退。

她在院子里慢慢走着,突然看见花坛边的草丛里,有什么东西在窸窣作响,姜梨愣了愣,走近了看,便看见一个人背对着自己蹲在地上,好像在拔草,又不知道在做什么。

“你…”姜梨才堪堪说了一句话,那人一个激灵,转过头来,倒教姜梨吓了一跳,道:“赵轲?”

“哎?二小姐,”赵轲回答:“好久不见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姜梨心中奇怪,赵轲早在很久之前就离开了姜家,也许是姬蘅吩咐他在姜家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又或许现在的姜家对姬蘅来说没什么作用,自然也犯不着找人来盯梢。所以突然看见赵轲出现在自己眼前,她也很惊讶。姜梨问:“你半夜三更在这里做什么?总不会就是为了在这里拔草吧。”

赵轲轻咳了一声,站起身道:“二小姐,大人让我过来看看首辅府里有没有什么事发生。”

“什么事发生?”姜梨疑惑,不明所以,“什么事?”

赵轲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让我来看看二小姐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的吧。”

姜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多谢他好心。”这算是什么?暗中诸多关照?姜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回答,“不过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我也很好。”

赵轲看着姜梨,目光有些奇怪,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说的样子,最后却是突兀的叹了口气,道:“对了,大人还说,如果姜二小姐没有睡着的话,可以去国公府坐坐。”

姜梨讶然。

“二小姐现在好像没有睡着,所以想去国公府坐坐吗?”

姜梨哭笑不得,把这种事说的轻描淡写,像是去自家花园转转的,也就只有国公府的人了。她倒是的确有些事情想问姬蘅,关于殷家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殷家,让她心里多少有了点顾虑。姜梨就对赵轲道:“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应当知道,最近昭德将军回京了,今日还来了姜家,我不知道昭德将军和你家大人的关系,但是,多提防一些总是好的。如果我们现在出府,会不会被殷湛的人发现?”

赵轲:“二小姐不用担心这一点。殷湛已经多年未回燕京,燕京的小路未必全都清楚。我们走的这条路,会足够掩护二小姐,不会被任何人发现。不过二小姐的提防的确是好事,和殷家,最好还是多留个心眼。”

赵轲平常说话做事,都是按照姬蘅的交代来的,极少发表自己的主张。今日还是第一次以他自己的口吻嘱咐姜梨,姜梨觉得这就很不同寻常了。几乎再一次确定,姬蘅的目的怕就是殷湛,因为连他的手下都清楚。

姬蘅和殷湛迟早有一天会对立起来,姜梨觉得有些迷糊,她无法参与到过去的时光,对于昭德将军也知之甚少,因此实在猜测不出,过去国公府和昭德将军有什么过节。

也许今夜她能问出一点蛛丝马迹。

这样想着,姜梨就点头道:“如此的话,我想去国公府一趟,劳烦你了。”

赵轲道:“二小姐放心,跟我走吧。”

说起来,姜梨也许久没有踏足过国公府了。从被人掳到黄州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她没有主动来过这里,姬蘅也没有主动让她前去。想想,上一次和姬老将军闻人遥他们在国公府院子里烤鹿肉,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了。

赵轲赶着马车在夜里行走,马蹄不知道是不是裹了布,也听不出一点儿声音。姜梨猜测是为了提防什么人夜里出来查看,可过去并没有这样,如今和过去的区别,无非是多了一个昭德将军罢了。

姜梨越发好奇起来,不知道这个昭德将军和国公府究竟有什么恩怨。要知道殷湛去西北的时候,可能姬蘅还不曾出生,或者只是个牙牙学语的幼童,自然不可能和姬蘅有什么龃龉,顺着想下去,多半是和姬蘅的父亲金吾将军那一辈了。

可姬暝寒和殷湛传言里,不是关系很好的么?

姜梨心里怀揣着疑问,等到了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口。门口的侍卫看见姜梨,眼睛一亮,对姜梨咧开嘴笑了笑。

国公府的侍卫都生的很好看,就是平时不怎么说话,这侍卫咧开嘴,便显出了几分傻气。赵轲十分瞧不上,道:“笑什么笑。”

“姜二小姐好久没来了。”侍卫打开门,道:“快请进。”

姜梨心里生出古怪的感觉,赵轲也觉得有些不对,但两人都没多想,走了进去。

一路上,倒是没看见几个下人,毕竟也是深夜,下人们都睡觉去了。如赵轲这样有任务在身的下人,也不是人人都是。

待走到了花圃边时,赵轲道:“到了。”

姜梨道:“没见着国公爷。”

“在那。”赵轲示意她看。

花圃的边缘处,正有一个人,因他不是站着,身边的花草又高,姜梨一时半会儿没有看见。于是她走近了几步,就看见姬蘅半跪在地上,一手拿着一把铁铲,在挖土。

姜梨吃惊:“你家大人怎么自己做起花匠来了?”

赵轲没有回答,可能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姜梨却想,这人莫不是心血来潮,大半夜的在自家院子里种花。她走近了,姬蘅大概也是怕地上的泥土弄脏了衣裳,没有穿外袍,只穿了黑色的里衣。看见姜梨,他笑道:“来了。”

“这是什么名贵的花?”姜梨问:“值得国公爷亲自来种。”

“也不是很名贵的花。”他一边说,一边继续掘土,姜梨看见他周围放着的,不是花苗,分明是一棵树苗。倒也看不出来是什么树,也就小孩子那么高。

姜梨小时候,也是跟薛怀远薛昭在桐乡种过树的,因此也能一眼就看出来,姬蘅可能是第一次种树,办法实在不对。关键是他还悠悠然然的,仿佛十分不在意,随手弄着,不知道要弄到天荒地老去。

人的闲情逸致真是什么时候都有。姜梨实在看不下去,挽高袖子,道:“你松手,我来吧。”

姬蘅手一松,姜梨接过小铲子,她比姬蘅挖的快,动作也熟稔,很快就挖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恰好可以放进两个树根大小。姬蘅就在一边笑盈盈的看着她,一边若有所思。

“你以前种过树?”

“种过。”姜梨道:“和父亲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杏树,可惜没过几月就死了。倒是后来种了一株葡萄,长得很好,秋日里,父亲要拿这些葡萄送给别人。”

倘若姜家人在此,闻言大概会一头雾水,姜梨何时和姜元柏一起种过树了,况且种树这种事,大户家的小姐也不会亲自动手的。但眼前的是姬蘅,姬蘅是知道她曾是薛芳菲,许多事情也不必隐瞒,他听得懂。

姬蘅果然就笑了,他说:“有意思。”

“我也没想到国公爷会在深夜里这么有兴致,特意来种花,”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问:“你不会叫我夜里来,就是帮你种树吧?”

“怎么会?”姬蘅懒洋洋道:“我本来打算自己种的,不过你好像很有经验。”

姜梨不说话了,她挖好深坑,让赵轲去拿了一壶凉水来,往坑里浇了一点,让姬蘅与她一起扶着这棵树苗放到坑中扶正,才开始填土。

文纪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院子里,看着姬蘅和姜梨的模样,问赵轲:“大人在做什么?”

“和姜二小姐一起种树呢。”赵轲抱着手臂道:“姜二小姐也真是很能耐了,你看她种树的模样,比你我还要熟稔。还一点儿不舒服都没有,你说是我们太无能了,还是姜二小姐太奇怪了?”

文纪不说话。

花圃里,姬蘅填好最后一块土,问姜梨:“这样就好了?”

“再浇一次水吧。”姜梨说道。

她拿了水壶,仔仔细细的,不紧不慢的再浇了一遍水,确定把树苗都浇透了,这才放下水壶,她道:“这下好了。”

夜色下,她的额头渗出血亮晶晶的汗水,种树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请,而她也不是拿着铲子做做样子而已,她是真的用了力气。她倒是和那些装模作样,动不动就身娇体软的小姐们不一样,虽然很累,却还是坚持下去,倒是比那些人更有生命力。

姬蘅微微一笑:“可能等你长大了的时候,它就长大了。”

他说的是树苗。

姜梨转头去看那棵树苗,树苗的枝叶都是青翠的,威风拂过,枝叶晃动,像是一瞬间也有了生命,在这姹紫嫣红的花圃里,它不是最亮眼的一个,却好像是最富有生机的一只。

姜梨看着它,道:“只是不知道它长大的时候,我又在哪里了。”

姬蘅看向她,女孩子的语气是真的怅惘,还能听出一些不舍和茫然,仿佛下了一个决定,立刻要远行,然而临走之前到底有些不舍。

她转过头,看向姬蘅,道:“现在我们能谈谈,你今夜叫我过来的原因了吧。”

第二百一十二章 动手

姬蘅和姜梨走到了书房里去。

他的书房还是一如既往的肃杀冷清,和他容貌的艳丽格格不入。姜梨到了书房以后,姬蘅却没有进去,他道:“我先去换件衣服。”

他的里衣上了沾染了不少泥土,姜梨可以用水洗手,他却不得不换一件衣服了。她就坐在姬蘅的书桌前,他的书桌上也有一些写着字的纸,应当是他用来练字的纸。姜梨拿起来一看,姬蘅的字出乎意料的漂亮,而且笔锋浓艳,颇有杀气。

和他本人很像。他也不写什么诗词,看样子,好像是戏里的词句,姜梨看了看,就放在了一边。

桌上的茶是热的,还有两只茶盅,似乎他早就知道姜梨会来,便提前摆好了两只茶盅。向来都是他给姜梨倒茶,这一回,姜梨便也给两个茶盅斟满茶水,把一杯放在对面。

刚刚做好这一切,就有人推门进来了。

姬蘅换衣服换得很快,他又披了一件红色的外裳。他的衣裳几乎全都是红色,只是金线银线绣着的花纹不一样,姜梨托腮看着他,他挑眉,一边坐下来,一边问:“看我做什么?”

“今日殷家兄妹来我们府上了。”姜梨道:“殷湛的女儿,就是那一日我们在街道上,救了小尧的姑娘。”

姬蘅盯着她,没有说话,笑容也是淡淡的,看不出来什么心思。

“走的时候,她向我打听了你。”姜梨道:“她问我,那一日跟在我们身边的你,是什么身份。”

“你告诉她了?”姬蘅问。

“说过了,我若是不告诉她,她也迟早会知道。”

姬蘅看着姜梨,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你倒是大方。”

姜梨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殷之情他的身份就是大方了?姬蘅成日里穿的那般招摇,只要有心,稍微打听一下都能打听的出来。况且殷之情问自己,难道她还能说不是?要知道当日她和姬蘅站在一起,分明和姬蘅就是认识的。要是不告诉殷之情,殷之情只怕会认为她是故意的。

姜梨想起此事来,心里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恼火。要怪就怪姬蘅自己,那一日分明可以不下马车的,若是他不下马车,殷之情没有看到姬蘅,自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事。

她的恼火姬蘅好似没有察觉到,只问:“殷家兄妹为何突然去姜家?姜元柏和殷家,好似过去没什么往来。”

“本来也没什么往来,至于现在…”姜梨一怔,她当然是晓得为什么。因为姜家人为她相看的“如意郎君”就是殷之黎。

她本来也可以坦坦荡荡的把这话说出来,但不知为何,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殷家不会是要和姜家做亲家吧?”姬蘅似笑非笑道。

姜梨猝然抬头,对上姬蘅漂亮的琥珀色凤眼。他眼里的情绪深深,姜梨看的不甚分明,但觉得他这话里的意味,也有几分试探和挑衅。

姬蘅竟然知道这事?也是,他若是有心想要打听什么事,只要是有迹可循的,自然可以打听的到。况且他对殷湛一家一开始就如此关注,想来殷家的一举一动,姬蘅也都掌握在手心了。

既然他已经知道,姜梨之前的纠结和难以启齿,这会儿索性全都用不上了。她便点了点:“也许是。”

“给你看的夫君?”姬蘅笑问。

姜梨咬了咬牙,道:“也许是。”

“那你是怎么想的?”他饶有兴致的问。

姜梨看着他,姬蘅似乎全然没有被这个消息所影响似的,甚至还有心情来问她这些事。姜梨的心里,便浮起一个自嘲的笑容,他果然随时随地都可以抽身离开做局外人,姜家的事情对他来说,也只是一出可看可不看的戏。他对自己尚且称得上是朋友,也曾为自己做过很多事,但在情感方面,他却永远恰到好处的止步于此。

“我没有什么想法。”姜梨道:“殷家现在是什么底细,还不知道。姜家要是贸然与殷家结亲,倘若上了贼船,再想下来就难了。”

“除此以外?”姬蘅挑眉,身子往背后一靠,把玩着手中折扇,漫不经心的道:“对殷之黎这个人,你有没有动心?”

他的动作随意,语气里,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然。姜梨并没有注意,她想了一会儿,才看向姬蘅,认认真真的道:“国公爷知道的,作为薛芳菲的时候,我已经狠狠吃过了一次苦头,要轻而易举的动心,实在是不怎么容易。”

“殷之黎看上去还不错,我听说,你们家人也很喜欢他。”姬蘅道:“你完全没有喜欢的意思?”

他本不是这般无聊的人,就连当初知道她是薛芳菲,关于她和沈玉容之间那些过往和恩怨,姬蘅也没有多问一句,好像完全不在乎似的。要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就旁敲侧击的打听了。姬蘅不同,他像是对和他无关的人没有一点好奇心,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漠不关心的在一边看着。

今日却莫名其妙问了许多问题,可见是对殷家非常看重了。

“我完全没有喜欢的意思。”姜梨道:“郡王世子看起来是个好人,平心而论,他比沈玉容要强得多。但可能是沈玉容令我讳疾忌医了,对于越好的人,我越是觉得怀疑,越不敢靠近,自然也称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动心不动心了。”

她这番话,说的委实诚恳,也的确是姜梨心中所想。姬蘅听着听着,突然问她:“你的意思是,我就不是什么好人了?”

姜梨一愣,只听他又道:“你可没有对我敬而远之。”

“国公爷当然是好人。”姜梨笑了,她道:“可是国公爷的好,和他们的好不太一样。沈玉容是表里不一,人面兽心,殷之黎看样子心怀大义,心怀大义固然是好事,可站在大义人身边的人,却唯独害怕有一天,他为了天下人负了自己。而国公爷,我想是宁负天下,也不会让天下人负了你…看重的人。”

他轻声喜笑起来,仿佛姜梨说的话令他感到十分愉悦似的。他说;“我早就说了,你的嘴巴实在很甜,谎话都说的真情实意。”

“我并没有说谎,国公爷就是这样的人。”女孩子微笑着,执拗的重复。

和殷之黎这样的好人在一起,也许真的很不错。可这样的好人,也许有朝一日对得起天下人,却对不起自己。姬蘅实在是一个人人眼中的恶人,旁人认为他可怕,喜怒无常,但这样的恶人,当有一日天下人和自己人摆在他面前抉择的时候,他定然会选择自己人,姜梨毫不怀疑。

也许正是因为他和沈玉容截然不同,她才对他另眼相待。

姬蘅道:“那你现在不要说谎话,回答我的问题。”

姜梨道:“好。”

“除了沈玉容以外,你没有对别的人动过心?”

他的声音消散在夜里,比春风还要醉人。姜梨怔怔的看着面前的人,他唇角含笑,眼眸动人,温柔的,蛊惑般的坐在自己面前,让人生出一种错觉。他是从深山里长出来的精魅,吞吃人的真心为生,要人性命。

传说中祸国的妖孽不都是女子么?可他却是男子。

姜梨低下头,声音温顺,她道:“没有。”

姬蘅的目光闪了闪,扇柄敲了敲桌子,道:“好吧。”

令人窒息的沉闷感消失了,他终于放过了她。

“姜元柏打的什么主意我不管,但是殷之黎,你要和他保持距离。”姬蘅开口道。

姜梨道:“为何?”

“你既然也不喜欢他,自然没必要和他老是待在一起。你总是问我殷家和国公府到底有什么渊源,我可以告诉你,殷湛,迟早会死在我的手下。殷之黎和殷之情,也不可能不成为我的敌人。阿狸,”他温柔的道:“不要和我的敌人纠缠在一起,也不要让我为难。”

他的敌人?

这是姬蘅第一次亲口当着姜梨的面承认,殷家的确是和国公府有仇。可是为什么,姜梨刚想问,姬蘅就道:“不要问为什么,我不能告诉你。”

“殷家知道和你是仇人么?”姜梨问。

姬蘅笑了一笑,他道:“殷湛肯定知道。”

殷湛肯定知道,意思就是殷之黎和殷之情可能不知道吗?这么一来,姜梨心中更加确定,只怕殷家和国公府的恩怨,就是和姬蘅的父母有关。

但姬蘅不说,她问了也是白问。

“那殷之情呢?”姜梨问,“且不论我如何,平阳县主主动问我打听你的消息,我想肯定不是心血来潮。国公爷,她可能是认为国公爷很好了。”

“你这是在吃醋吗?二小姐?”他挑眉反问。

“没有的事。”

“那真是令人遗憾。”他总是说一些令人误会的话,姬蘅道:“殷之情的话,你不必担心。我在说过了,庸脂俗粉最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他是喜美恶丑,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可是…姜梨道:“平阳县主的容貌,实在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姬蘅摇了摇头,“天下的女人,薛芳菲算得上美人。”

姜梨心中一跳,不明白姬蘅是什么意思,只得提醒道:“薛芳菲已经死了。”

“所以现在全天下的女人,在我眼里都是庸脂俗粉。”他笑盈盈道。

姜梨:“国公爷这是连我也一道骂进去了。”

“你不一样,”他沉吟了一下,“你比她们可爱。”

姜梨:“…”

从国公府回来后,姜梨再也没有睡不着了,几乎是上了床就睡下。夜里种树也花费了不少力气,身子累得很,自然睡得很熟。后来第二日早上的时候,桐儿和白雪发现她的新鞋底上沾满泥土,还吃了一惊,姜梨就道是自己在院子里走动,不小心走到花园里去了,蒙混了过去。

接下来,燕京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姜梨之前在晚凤堂说的话,到底还是对姜家人有所触动。至少这半个月以来,姜老夫人没再和姜梨替殷湛的事。殷家的两兄妹,也没有来姜府“做客”了。

这让姜梨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她还记着姬蘅的提醒。要姜家不要和殷家走的太近,虽然她心里清楚,但若是姜元柏一意孤行,她也奈何不得。这下倒是省了些事。

姜梨寻思着这两日就可以趁着门房不注意,偷偷溜出府去叶家。不过姜家的门房管的越发严备了起来。

这半月,成王兵马按兵不动,就在燕京城外,但迟迟不进攻,也不退,弄得燕京城里的百姓也是提醒吊胆。出也出不去,便日日呆在家中。街道上玩闹行走的行人都少了很多。

姜梨晓得,随着时间一日日流逝,成王的兵马是消耗不起的,迟早都是要攻进燕京城的大门。至于到时候昭德将军会如何应对,姜梨暂且也想象不到。

直到那一日。

那一日是个晚上。

姜梨夜里早早的上了床,睡到夜里,突然外面嘈杂了起来。姜梨迷迷糊糊的醒来,起先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但随即发现院子的灯火大亮,醒来的不止她一个,才惊觉不是那么回事。

她披上衣服下床,走到院子里,才站在院子门口,就看到丫鬟们匆匆跑来跑去。桐儿和白雪也在外面,看样子刚刚要过来叫醒她。姜梨觉得奇怪,就问:“桐儿,怎么回事?”

桐儿道:“姑娘,您起来了?奴婢正要去叫醒您。老夫人让您赶紧去晚凤堂,别留在院子里了。”

她语气里的焦灼怎么也掩饰不了,加之院子隔着墙的外面,似乎也响起了隔壁人家的响动声,姜梨一诧,一个念头浮现在心头,她把桐儿拉到一边,低声道:“成王动手了?”

“姑娘,您是怎么知道的?”桐儿惊讶的看着她,随即道:“二老爷的人吩咐我们千万不要到处说,免得大家惊慌。姑娘,还是先去晚凤堂吧,晚凤堂外面有府里的侍卫护着,要安全一些。”

事关重大,姜梨便也没有拖延,应了一声就往外面走。

等走到了晚凤堂,才发现晚凤堂里黑压压的人全都齐了。大房二房的人都在,就连丫鬟小厮们也站在晚凤堂门口处。也得亏分了家三房不在,不然这么多人,一个晚凤堂怕是不够站。外面都是侍卫,姜老夫人让他们走到了晚凤堂里面的屋子里。

姜丙吉是小孩子,察觉到气氛不对,张口就要哭。姜老夫人劝了他几句,姜丙吉才安静下来,又哭累了,很快睡去,姜老夫人就把他交给嬷嬷,让嬷嬷带着他去里屋睡觉。

姜幼瑶也坐在屋里,她的一只眼睛缠着白色的纱带,这样下人们看见她的脸也不会太过害怕。然而完好的另一只眼睛也是木呆呆的,傻傻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卢氏有些害怕,她虽然不再像以前一样讨厌姜幼瑶了,却也对姜幼瑶亲近不起来,看姜幼瑶这幅样子,越发觉得瘆得慌,就和姜梨挨得近一些。

“父亲和二伯父呢?”姜梨没见着姜元柏和姜元平的身影,就问。

“他们出去了,不在府里。不过你二伯父说了,咱们府上是安全的,不会有什么事,小梨不用担心。”卢氏笑着道。只是她虽然说着这话,语气里却有些惶恐。姜梨晓得,燕京城里的人多年未曾遇过战争,但听说过成王在黄州城做的事,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害怕。

姜梨道:“想来昭德将军会处理好一切的。”

她这话说的不是假话,殷湛如今还有心思让殷之黎来姜家做这些,若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哪里还能有这些心思。可见成王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可怕。姜梨也看的清楚,姬蘅对成王的态度,根本算不上忌惮,但对于这个昭德将军,却严肃以待。

想来今夜燕京城会很太平,殷湛会在与成王的这一战中,拉拢许多民心。只是他们现在在城里,也听不得外面是什么情况。倒是这些丫鬟和小厮,都在门口小声的交谈,神情很是茫然害怕。

姜景睿问姜梨:“你怎么一点也不怕?”

“二婶不是已经说过了,不会有什么事。再者陛下特意让昭德将军回京,就是为了应付成王。”

“啊,听说昭德将军当初也是战功累累。”说起殷湛,姜景睿似乎很有兴趣,他道:“不知道殷大哥会不会日后也成为将军。”

他亲热的称殷之黎为殷大哥,似乎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姜梨听在耳中,心里却不以为然,谁说将军的儿子就是将军了。姬蘅的爹还是金吾将军,这么多年,也没看姬蘅拿起长枪。金吾将军的虎符到现在还没找到,姜梨心中一动,该不会姬蘅藏着什么后招,说是金吾将军的兵马都废了,其实不然,就等着有朝一日和殷湛对起来的时候,突然出现?

但这样子,洪孝帝肯定会生疑的。姜梨的心里都是胡思乱想这这些。屋子里不知不觉得安静下来,不再有人说话。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凝重的,时间这样流逝下去,也不知下一刻会不会敌军就破开城门,在燕京城大开杀戒,谁也说不准自己能不能活的过今夜,当然不会有心思说说笑笑。就连外面那些小事和丫鬟也都沉默了,每个人都望着院子里的天空,猜测着外头可能出现的每一分情况。

国公府里,倒是和从期一如既往。没有人特意聚集到一个位置,也没有将府上所有的侍卫都调动起来。只是姬老将军去书房里转了转,走到了那身金色的甲胄面前,爱惜的摸了摸,最后走到墙边,在挂了满面兵器的墙上,找到了一把长刀,他把长刀抽出来,就搬了个凳子坐在了院子里,长刀许久没用,都有些生锈。他就挽起袖子,坐在院子里磨刀。

黑沉沉的夜,这么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坐在院子里,慢慢的磨刀,发出令人牙酸的响声,若是有人走过,怕是要吓破胆。国公府里的下人们却早就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倒是挂在屋檐下的那只八哥,今夜看见人却没有说什么漂亮话,只是在笼子里扑腾个不停,似乎有些焦躁。

叫阿昭的少年半夜也从屋里惊醒了。

宅院外面,隐隐也传来人喧闹的声音。他摩挲到床边柜子上的火折子,将油灯点上,就看见屋外似乎有人影,阿昭愣了一下,不确定的叫了一声:“司徒大夫?”

那人影本来要走过去的,闻言顿了一下,折返回来,推门走了进来。看见阿昭如此,司徒九月皱了皱眉,问:“你怎么醒了?”

“外面很吵,我才醒了。”他看着司徒九月穿着打扮十分完全的模样,奇道:“司徒大夫这么晚还要出去,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成王造反,今夜动手,外面乱的很。”司徒九月看了他一眼,“你继续睡吧,别出来了。”说完就要关上门,走出去。

“等等。”阿昭叫住她。

司徒九月不耐烦的问:“你还有什么事?”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