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二人行至姜梨面前,殷之情的脚步突然顿住了,看向姜梨,先是蹙起眉,大约是觉得姜梨眼熟,随即“咦”了一声,仿佛想起了姜梨是谁,惊了一惊。

殷之黎也停下了脚步,目露意外之色。

姜梨微微一笑,道:“我是姜家府上二小姐姜梨,几日前在街上,县主救了我的朋友,我们见过的。”

殷之情恍然,道:“原来你就是那个姜二小姐姜梨!”她转头去看殷之黎。

殷之黎也愣了愣,突然笑了,道:“原来我们早已见过,真是有缘。二小姐,在下殷之黎。我妹妹的名字,你已经知道了。”

姜梨也笑:“见过世子。”

他们在门外说话,卢氏的声音从里面响起,“小梨啊,你怎么不进来,是世子和县主来了吗?”

“我们进去说罢。”姜梨就道。

殷之情和殷之黎点头。

他们几人进了晚凤堂,屋里所有的人居然都到齐了。姜元柏和姜元平也在,姜梨注意到,殷之黎和殷之情的身后,并没有其他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父亲,昭德将军殷湛并没有前来。这令人纳闷,如果说姜元柏是想要和殷家交好,何以殷湛不出现,却让他的一双儿女来登门?

那一头,姜老夫人和殷之黎兄妹已经开始说话了。

姜梨原以为姬蘅所针对的殷家人,自然不是什么好人,纵然是表面上看上去不错,大抵也是心机深沉。表里不一的人她也见了许多,沈玉容是,萧德音也是,就连周彦邦都是。不过这对兄妹的言谈举止,却应当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多年侵染自然而然形成的。殷之黎态度温和有礼,殷之情倒像是沾染了一些将门才有的爽快利落,说话有些直率,但仍旧是个聪明的姑娘。至少与姜老夫人闲谈中,不该说的,不该泄露的,一个字儿也没说出去。来来去去,都是些家常趣事。

就连二房那位霸王姜景睿,和一心沉迷圣贤书的姜景佑,也目不转睛的听着他们说话。

姜梨的心中暗叹一声,姜老夫人年纪大了,有时候问起问题来,难免会糊涂,一个问题说两次,不过殷之黎却像是浑然未觉似的,又耐心的再解释一遍,面上丝毫没有不耐烦的神情。

于是卢氏脸上的满意之色更多了,姜梨心想,若不是因为二房没有女儿,只有姜景睿和姜景佑两个儿子,只怕卢氏自己也恨不得让殷之黎做她的女婿。

姜元平还好些,说话笑眯眯的,姜元柏今日却没怎么说话,一直审视着殷之黎,偶尔像是在思考什么。姜梨心中了然,只怕桐儿说的也没错,今日分明就是来给她相看“良人”的,而显然,这位良人至少在目前没出什么纰漏,家里的所有人看上去都很满意,除了姜梨自己。

殷之黎和殷之情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桐儿这几日,早已费尽心机帮姜梨打听清楚了,殷之黎的母亲在生殷之黎的时候去世,几年后,殷之黎的续弦又生下了殷之情。不过虽然二人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但感情却还不错。殷湛大约没有偏心,而后来的续弦也不是季淑然这样的人,这才家庭和睦。

当然了,若是把人想的再坏些,那位续弦根本不是殷之黎的对手,被殷之黎吃的死死的,所以没能找到下手的机会,也不是不可能。

等说说笑笑了一阵,姜老夫人突然道:“你们都是年轻人,二丫头,景睿,姜佑,你们陪世子和县主在院子里走走,说说话吧。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同你们闲谈,久了只怕你们也觉得乏味。”

虽然殷之黎和殷之情表示没有这个意思,但卢氏一力劝道,几个年轻人还是出了门去。

姜梨笑笑,什么话都没说,跟着走出去。今日在晚凤堂,从头到尾,她都表现的十分沉默,几乎还不如姜景佑说的话多。她晓得姜老夫人是什么意思,不过是希望她和殷之黎相处一阵子罢了,只是未出阁的男女呆在一处,未免令人奇怪,所以这才加上了殷之情,姜景睿兄弟。

在姜家人眼里,先不提殷湛这个父亲,光是殷之黎本人,大约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就连姜梨也不得不承认,殷之黎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当年在桐乡的时候,姜梨认为沈玉容就是最温柔,最有才华的人了,但真的论起来,沈玉容还是差殷之黎太多。

殷之情在前面走,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容貌长得太好看,连姜景睿这样从来无心“男女之事”的人,也都有些忍不住频频朝她看,主动与殷之情说话。殷之情倒是很爽朗,走着走着,姜梨忽然发现,自己和殷之黎独独被剩在后面。

她先是愕然,随即又了然,今日在场的人,大约都晓得姜老夫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变着花样的在给他们相处的机会。姜景睿兄弟不必说了,那位平阳县主,看来也是希望他们能成的。

没有了吵吵闹闹,姜梨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索性把脚步放的更慢了一些,慢慢的在花园里走着。

走在殷之黎身边,她没有丝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几乎能当此人不存在似的。人大约都是这样,倘若心里有个人,眼里也就看不到其他人了。殷之黎是很好,但在姜梨眼中,那和她又有什么关系?

她这般无所谓,落在殷之黎眼里,就成了恬淡和从容。

年轻的女孩子穿着黛青软缎裙,碧色锦春衫,发簪是红豆簪,耳边垂着两粒小小的青玉。深深浅浅的绿色,让她在一众姹紫嫣红中,格外英朗起来。

她的侧脸小巧秀气,有种和官家小姐不一样的精致。她不像是长养呵护好在花圃里灿然的娇花,反倒是像是在山谷间溪水旁生长的一株特别的植物,亭亭玉立的姿态,不为取悦任何人而存在,动人的舒服。

“来到燕京城后,我听过许多有关姜二小姐的传闻。”殷之黎突然开口了。

他的声音也是温和的,姜梨问:“什么传闻?”

“有关二小姐的传闻实在很多,不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小姐带着桐乡县民上京打石狮鸣冤股,为桐乡县城薛怀远平冤的故事。”他笑道:“我听闻此话,觉得很是惊讶,世间还有这样的女子,很想见一见,就同姜首辅递了帖子。”说到此处,他赧然道:“我知道这样做有些唐突,但并没有别的意思,只觉得这样的女子,很值得结交。”

他又笑了,“我原以为这样的女子,大约是热烈爽直的,就如我的妹妹之情一样。我以为也是为飒爽的姑娘,不曾想,今日见了,竟是那一日在街道上见到的你。说实话,二小姐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不过这么一来,我也就明白了燕京城的百姓,为何那样说二小姐了。”

听闻这话,姜梨好奇起来:“燕京城的百姓是如何说我的?”

“说首辅家的二小姐清灵可爱,纯洁良善如雪白莲花。起先我并不相信,”他道:“总觉得他们传言中的姑娘,未免太柔弱了一些,如何做的出那么多血性的事。现在看来…人不可貌相,倒是我短视了。”

他说话的姿态令人十分舒服,不疾不徐的,也没有任何攻击的意思,赞叹就是赞叹,好奇就是好奇,并没有作伪的痕迹,也没有刻意恭维。

姜梨笑道:“原来百姓们是这样说我的。”

“和二小姐很相似。”

“什么?”

“清灵可爱,莲花。”他说。

这么一位如玉公子的赞叹,想来无论哪一位女子听到了,都会害羞脸红。然而姜梨听过了,只觉得心中失笑。

所以说,殷之黎到底还是不了解她,他只看到了自己的表面。譬如姬蘅,就三番两次的提醒过,她实在很狡猾,也不如看起来的温顺。

“我听说二小姐当年在明义堂的六艺校考中也得了第一。”殷之黎道:“这很难。”

“如果世子也在校考人中的话,世子也能拿到第一的。”姜梨回答。

桐儿打听到的消息,这位郡王世子也是文武双全,几乎无所不能,没有他不擅长的事。姜梨并不怀疑。

“可惜那一日我并不在场,否则就可以看见二小姐的风姿了,实在遗憾。”殷之黎笑道:“真希望日后还能有机会。”

姜梨微微一笑:“世上之人,比我高明的人不在少数,世子自然能看到最好的,但那不是我。”

她这话的意思里,似乎还含了些别的意思。殷之黎看向姜梨,姜梨神情平静,他若有所思了一会儿,不再说话。适逢这个时候,他们走到了院子的石桌前,石桌前摆着棋盘和棋子,殷之黎就问:“二小姐,对弈一番可否?”

“好啊。”姜梨道。

他们就在石桌前坐了下来。石桌在树下,枝叶间隙间,细小的日光洒在期盼之上,变成错落的金色。

殷之黎对姜梨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姜梨选了黑子。殷之黎便选了白子。

黑子先行。

姜梨其实也许久没有与人下过棋了,薛昭不喜欢下棋,薛怀远倒是很喜欢。年幼的时候,薛怀远就拉着薛芳菲陪她下棋,硬生生的把一个臭棋篓子变成了高手。刚刚嫁到沈家的那几年,沈玉容也喜欢和她下棋,也曾有过“赌书消得泼墨香”的温柔风雅,只是后来被越来越多繁琐的事情消磨了而已。

再后来,她成为了姜梨,一心只为复仇,也并没有可以与她对弈之人。姬蘅似乎不喜欢下棋,至少姬蘅没与她一起下过,所以说,殷之黎能算是在她成为姜梨以后,闲暇时候,与她对弈的第一人。

殷之黎的棋风很温柔,但一步步走的很坚定,相比之下,姜梨的棋子看起来就有些漫无章法,像是有些蹩脚。但六艺得了第一的人,怎么会对棋类一窍不通。殷之黎喟叹道:“二小姐的棋路,倒是别出心裁。”

“只是用些小聪明罢了。”姜梨说话的功夫,转瞬又落下一子,状若随意道:“世子也知道,成王的兵马最近到了城外,准备起兵造反的事情了吧。”

殷之黎手一顿,似乎没料到姜梨会突然说起这件事,不过他仍旧是温声答到:“我知道此事,我父亲这次回京,就是奉旨前来捉拿叛军。”

“昭德将军能制服的了叛军么?”姜梨问。

她这话说的实在是有些天真烂漫,仿佛全然不知道成王的兵马有多少,昭德将军手下的将士又有多少似的。而打仗对她来说,只有一个“输赢”之分,其余的她什么都不明白。

殷之黎就笑了笑:“二小姐放心吧,有父亲在,叛军不会进城的。”

“那昭德将军看来是比成王更强了?”姜梨问。

殷之黎才落下一枚白子,闻言,抬起头来看向姜梨。

女孩子似乎没有察觉对面之人的异色,只是拿着黑子,似乎在认真思索在哪里落子才好。随口就道:“昭德将军想来不会只护城,还得去剿灭叛军吧。否则成王的人一直在城外盘旋,这么长此以往下去,城外的人不能进城,城里的人不能出城。大家都不方便,万一成王干脆去攻别的城池,史书上不是有记载,也曾有叛军攻下半壁江山,自立为王的事么?”

“二小姐这么想也没错。”殷之黎重新低下头,随着姜梨落下一子,也跟着落子,他落子的动作很快,不像姜梨还要思考,仿佛早就已经算计好了之后的每一步路一般。他道:“叛军迟早是要消灭的,只是一旦战争开始,遭殃的都是老百姓。”说到此处,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沉痛之色。

姜梨把他的这点痛色尽收眼底,心中诧异,传言这位郡王世子是个心地善良的慈悲之人,现在看来,倒不像是假话。身为上位者,甚至于说身为地位高些的人,总是不能设身处地的为民众着想,也不能体会人间疾苦。殷之黎却能思考到被战争连累的百姓,可见和旁人不一样。

姜梨道:“战争也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百姓,这和世子无关,世子不必太过自责。”

殷之黎也笑了:“我父亲常说我有妇人之仁,不是好事,二小姐见笑了。”

“心怀仁义,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世子不必这样说。”姜梨微笑道:“世子很好。”

“你总是世子世子的叫我,未免太生分。我们之前在街道上见了一面,又一起下过棋,总归算是朋友了。”殷之黎温声道:“日后就不要叫我世子了。”

姜梨愣了一下,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殷公子。”

虽然比世子好些,却也没有熟络到哪里去。不过好在殷之黎并不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相反,他似乎对姜梨的这个称呼也很满意,不再提方才的话。

二人认真下棋。

下棋的功夫,周围竟也没人来打扰他们,连个倒茶的丫鬟也没有,却正好格外的清净。可以思考,一开始,是殷之黎的白子占于上风,看似每次都把姜梨的黑子逼到绝处,姜梨的黑子又总能绝处逢生。下到中间的时候,姜梨的黑子慢慢的追赶上来,把白子吞吃掉一些,二人旗鼓相当,不分上下。于是殷之黎原本极快的动作也慢了下来,甚至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会儿。

一直到了最后。

黑白棋子各占据半边天,姜梨落下最后一子,抬起头来,笑道:“赢了。”

她一直是淡淡的笑容,虽然温顺客气,但总觉得蒙了一层什么的,此刻的笑容,却是发自肺腑真挚。女孩子笑靥如花,眼神明亮,日光透过树枝落在她身上,格外动人。

殷之黎也愣了愣。

随即,他看向期盼,突然摇头笑了,一边笑一边道:“我原以为自己是目标坚定之人,如今看来,姜二小姐才是。”

看似横七竖八,不着边际的棋路,其实从头到尾,目的都是一个。她走的小心,走得谨慎,不如殷之黎周全,但就像花了很长时间去布一张网。布网的时候,自然什么都收获不到,但她也不急,耐心的等着,不疾不徐等到了网铺好了,猎物走过去,一路杀过去,片甲不留。

真是温柔的一刀。

“二小姐的棋风是温柔还是犀利,我看不出来。”殷之黎苦笑一声,“不过,二小姐很厉害,我甘拜下风。”

温柔还是犀利?姜梨的脑海中,浮起一个人的身影来,就如她总是想问,他究竟是多情,还是薄情?

姜梨笑道:“殷公子也很厉害。”

棋品看人品,殷之黎的棋风里,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他这个人的影子。虽然温和,但绝不懦弱,谁要是想从他手里讨便宜,或是欺骗他,应当也不大可能。

她这话说的真心实意,殷之黎也笑了笑。二人刚要起身的时候,殷之情的声音传了过来,她道:“我找了你们好久,原来躲在这里下棋来了。”她看了一眼姜梨,又对殷之黎道:“你不是向来眼高于顶,我要与你下棋,你都不愿意的么?”

“你的棋艺也太糟糕,”殷之黎做出一副头痛的样子,道:“且总是悔棋,还是自己与自己下吧。”

殷之情哼了一声,却也没有计较他的话。

姜景睿和姜景佑跟在身后,看到了他们就道:“时候也不早了,宴席只怕要开始,先去外面吧。”

姜梨点了点头。

她本是很自然的随着大家一起走,但走着走着,便感觉自己袖子被拉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殷之情。

姜梨有些狐疑的看着她。

殷之情却没有动弹,等殷之黎和姜景睿兄弟往前面走了走,与她拉开了一些距离之后,殷之情才看向姜梨,似乎有些犹豫,但终究还是低声问道:“姜二小姐,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姜梨隐隐猜到她可能要问的问题,心中浮起一丝异样的感觉,然而面色如常,只道:“县主请说。”

“那一日我和哥哥在燕京城的街道上遇到你,你的身边,还有一位穿红衣的公子。敢问那位公子是谁?”

姜梨盯着她。

殷之情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这么一来,艳若桃李,她见姜梨不回答,微微皱眉,又问了一遍:“姜二小姐?”

“那是当今肃国公大人。”姜梨回答。

“肃国公?”殷之情愣了一愣,她可能是对燕京城的官家并不怎么熟悉,像是第一次听见这么个人一般,但很快,她就道:“我没有别的意思,那位肃国公,与姜二小姐是什么关系?”

这话实在是问的有些逾举了,姜梨不知道是因为云中本来民风开放,这位县主也是如此直来直往,还是她故意这么说的。姜梨思忖了一下,才道:“只是认识,略有往来。”

“你们关系很好么?”

姜梨摇了摇头:“不算太好。”

此话一出,姜梨发誓自己看到了殷之情的眼睛一亮。殷之情顿时扬起嘴角,她笑起来的时候,格外好看,把周围的景物都要比了下去,姜梨莫名觉得有些刺眼。

“日后我们就要在燕京城住下去了。”殷之情一笑,对姜梨意有所指道:“哥哥不常与人下棋,也不常与女子相处的这样好。看样子他很欣赏你。”

一个两个的,都来暗示些什么,姜梨心中不由得发笑,然而面上却仍然笑道:“世子很好,能得到世子欣赏,是姜梨的荣幸。”

第二百一十章 再见

殷家兄妹在姜家的这顿家宴,算是宾主尽欢。这对兄妹说话很有意思,既有趣又有礼,还十分有耐心。当年先帝让昭德将军去西北这样的苦寒之地,当然算不得什么好去处。但当席中姜元平问起他们在云中的生活来时,兄妹二人的语气里,却没有一丝怨愤或是不甘,反而甘之如饴,仿佛对他们的生活很满足似的。

世上知足常乐的人不多见,能苦中作乐的人更是少有。眼见着姜老夫人和卢氏眼中的满意之色越来越浓,姜梨却表现的越来越沉默。

殷之黎没有刻意的靠近她,对她的态度很友好,但也维持在一个有礼的位置,仿佛对待一位朋友一般,让人生不出反感。姜梨知道这种感觉,就像叶世杰、闻人遥对于她一样,甚至殷之黎还能做得比他们更好,更让人舒服。

只是朋友和夫君的区别,姜梨还是明白的。

等天色渐晚以后,殷家兄妹要告辞了。姜梨送他们兄妹二人出门,等回到晚凤堂以后,只有姜老夫人和卢氏在。

姜老夫人招了招手:“二丫头,你来。”

姜梨走到了屋里。

她其实知道姜老夫人要说什么,屋子里的男眷都离开了,自然是因为不方便听她们要说的话。

卢氏看着姜梨,喜滋滋问道:“小梨,这位郡王世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生得一表人才,还温文有礼,看着是个好孩子,娘,你说是不是?”

“夏郡王的确很会教儿女,这一双儿女,都很出色。”姜老夫人看将姜梨,“二丫头,你认为郡王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梨淡淡道:“祖母,郡王世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与我有关系么?”

屋子里的两人都是一愣,站在门边的白雪和桐儿面面相觑。

卢氏轻咳了一声,道:“小梨,你向来聪明,怎么在这件事上反而糊涂了起来?郡王世子怎么和你没有关系了,你…”接下来的话,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八字没有一撇的事,真说出口,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岂不是白白耽误了姜梨的名声?

姜老夫人却是看出了一点端倪。姜梨那么聪明,怎么会看不出来姜家人的用意,而她这般问话。却是极为反常的。要知道姜梨纵然骨子里倔强,但平日里至少在外表上温顺听话,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再怎么不好的情况,也能从从容容,笑眯眯的,姜老夫人就是看中了姜梨的这份从容不迫。

而今日,她连一个温顺的表面上的笑容都没有,几乎是明明白白的表示抗拒了。

这是为何?

姜老夫人温声问道:“那么,二丫头,你认为郡王世子有什么不好?”

“祖母,我说过了,郡王世子好与不好,都与我没有关系,我也不必去评判他如何。”姜梨的语气仍然平静,却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然,她道:“不过站在姜家这头来看,却不适合与殷家人做过多交往。陛下本来就对姜家猜忌未了,殷家现在的势头,如今没人能看明白,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仍然觉得,姜家还是不要自讨苦吃。”

一番话,说的卢氏瞠目结舌,她道:“哎呀,小梨,你说的太过了,哪有那么厉害…”姜元平没有与她说过这些,她是觉得姜梨有些危言耸听,但看着姜梨不像是说谎的表情,下意识的又有一点相信了,于是便不再开口说话,只是不知所措的看向姜老夫人。

姜老夫人深深地看了姜梨半晌,才道:“二丫头,你说这些话,真的是为了姜家着想?”

“祖母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

“我只是怕你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姜老夫人道。

姜梨微微一笑,没有反驳,这话反驳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就算姜家真的希望她能嫁给殷之黎,姜梨也认为,不应该在眼下这个时候急急忙忙表态,至少等成王事情过后,看殷湛是个什么态度再说。

倘若…殷湛是下一个成王呢?

姜梨的心里,不知为何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她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连忙按捺下去,幸而没有人发现她的心中所想。

姜老夫人沉默片刻,道:“你先回去吧。”

姜梨点了点头,转身要走,姜老夫人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她道:“记住,你是姜家的女儿,你姓姜。”

姜梨闻言,心又冷了半截。似乎身在大户人家,总要把家族荣耀摆在第一,于是自己的一生就该被牺牲了。且不说真正的姜二小姐会作何选择,如今的姜梨,已经不是真正的姜二小姐。如果真要追溯那位姓姜的女儿,早已在一年前,无人问津的青城山,死在那一场落水过后的风寒中了。

她占了姜二小姐的身子,就帮姜二小姐洗清莫须有的罪名,找出杀害叶珍珍的凶手,帮叶家摆脱麻烦。但她可不欠姜家什么,自然犯不着为了姜家赔上自己的一生。

姜梨转身走出了晚凤堂。

姜老夫人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个孙女,比她想象的更为倔强,大约是因为姜梨并没有全然的原谅当年姜家对她的误解和忽视,她对姜家,也没有很深的感情。似乎为姜家着想,只是因为基于本身的善良,但就凭着这份善良,要她为姜家赴汤蹈火,这孩子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她只会转身就走,就像现在一样。

卢氏小心翼翼的问:“娘,小梨是不是不喜欢郡王世子?我是觉得,这郡王世子是真不错啊,放眼燕京城里,也找不出比这孩子更好的第二个人了。眼下小梨也正是到了婚嫁的年纪,我看世子对小梨也蛮好的,小梨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转头只怕是会被人捷足先登啊。我是她婶婶,我还能害了她不成?娘,再说今日你也见到了,世子的确是个好的,对吧?她怎么就不喜欢呢?”

“是啊。”姜老夫人目光悠远,“她怎么就不喜欢?”

外头,姜梨一路沉默的回到了芳菲苑。

白雪和桐儿也不敢出声,门掩上后,桐儿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其实姑娘要是不喜欢那个世子,也是很自然的。”

白雪和姜梨一起转头看向桐儿。

桐儿理直气壮的道:“我觉得国公爷待我们姑娘更好,长得也更好看,比他们家还有银子。他们之前还在云中呢,国公爷可是燕京人,比起来,当然是国公爷和我们姑娘更合衬了。”她见姜梨没有出声阻止,胆子大了些,走到姜梨面前,认真的道:“姑娘,就算老夫人,二夫人,老爷,二老爷,二少爷三少爷他们都认为郡王世子好,姑娘认为国公爷好,就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还有奴婢,奴婢也认为国公爷好,还有白雪,白雪,你说是不是?”

白雪赶紧点头:“奴婢觉得国公爷很好的。”

她们两个丫鬟,大概是怕姜梨心情低落,进而怀疑自己的眼光,卯足了劲儿想为姜梨证明,姜梨的眼光是没错的,惹得姜梨哑然失笑。

她瞒不过自己身边的人,桐儿和白雪既然这般认为了,她也懒得纠正。

“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姜梨道。

桐儿问:“那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个殷家…”姜梨道:“我总觉得,或许还有什么隐瞒的东西。”

燕京城一处宽敞的宅院里,屋里,有人正在说话。

坐在书房里的男人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生的身材高大,十分俊朗。他肤色偏黑,看上去孔武有力,但又有一种奇妙的儒雅,使得他悍勇的气质也削弱了几分。他的五官分明,十分出色,和站在他面前的年轻男子,亦有几分相似。

这便是夏郡王,大名鼎鼎的昭德将军殷湛。

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三分笑意,人也很爽朗似的。拍着殷之黎的肩膀,问道:“之黎,你今日去了姜府,可曾见到了姜家那位二小姐?”

“见到了。”一边的殷之情插嘴道:“爹,那位姜二小姐,原来几日前我们曾见过的。当时他们马车上掉下来一个孩子,被我救了。她还与我道过谢,今日去了姜家,听她自称二小姐,我还吓了一跳。”

“哦?”殷湛有些意外,“你们已经见过了?倒是有缘。”

“可不是么。”殷之情道:“哥哥这样的人,居然和姜二小姐下完了一整盘棋,不得了。我看这位姜二小姐,十有*是要进我们殷家了。”

殷湛一笑:“是么,之黎?”

“姜姑娘的棋艺很好,胜了我一子。”殷之黎笑道。

“胜了你?”殷湛意外,随即笑了,道:“看来这位姜二小姐果真很是聪慧。既然六艺校考第一,可见才华是不缺的,又肯帮助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鸣冤鼓,可见胆量和侠气也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容貌…”

“容貌也不错,”殷之情道:“虽然算不得特别出色,也算得上好看吧。哥哥喜欢不就行了呗。”

“之情。”殷之黎制止了她的胡说八道。

殷之情便不做声了。殷湛却看着殷之黎笑了,似乎窥见了殷之黎的心思,殷之黎的脸微微泛红。好在一边的殷之情已经开口岔开了话头,她问:“爹,你知道燕京城的那位肃国公么?”

“肃国公?”殷之黎怔住,随即道:“是金吾将军的儿子姬蘅么?”

殷湛脸色一变,问殷之情道:“你问他做什么?”

“我今日在姜府里听到有人说起这个名字,觉得好奇罢了,原来肃国公的名字叫姬蘅。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既然是将军的儿子,也是将军么?”

她问的急,一向耐心的殷湛,这回却没有好脾性的回答她。而是道:“你不要问这些事了。反倒是姜家怎么会提起姬蘅,难道姜家和他有什么往来?”

殷之黎问:“之情,你真是在姜家听到的?”

殷之情自然不能说是自己那一日在街道上看见的,这样主动去打听陌生男子,未免引起殷湛的注意。况且她想,姜梨自己都和姬蘅走在一起,又说和姬蘅不是太熟,想来是因为姜家的关系,姬蘅才和姜梨有所往来的。这样一来,姜家肯定和姬蘅有关系,殷湛这么问也没错。她就道:“是真的。”

殷湛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才对殷之黎道:“你先不要管这些事,之黎,你与姜二小姐走近些,之前交代你的事,你也看着办吧。”

殷之黎目光动了动,才道:“知道了,爹。”

白日里送走了殷家兄妹,夜里,姜梨也睡不着了。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