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谢谢你,姜姑娘。”薛怀远小心翼翼的把这杯玉佩放在手中,像是得到了无价之宝,珍而重之的藏起来。他看着姜梨,似乎还想说什么话,但最后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姜梨晓得,薛怀远大约是想问之前她所说的,告诉自己和薛家究竟有什么渊源。但薛怀远也意识到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只能忍住了。

等叶明煜一行人离开之后,桐儿站在屋里,看着姜梨问:“姑娘,那玉佩不是您让奴婢给赎回来的么?怎么一开始…您就知道是薛小姐的东西么?”

她百思不得其解,姜梨分明是有意识地去做这件事,却告诉薛怀远自己是无意间看到才赎回来的。桐儿不明白姜梨为何说谎,她也不明白姜梨要赎回这块玉佩的意义。她又如何一早知道就是薛芳菲的东西?在这之前,姜梨和薛芳菲,并没有见过啊。

姜梨道:“是啊,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想来薛先生也知道了。”

到底是父女,在薛怀远面前,她又不会极力掩饰,甚至于希望薛怀远发现自己的不同,于是漏出的马脚愈来愈多。父亲是个聪明人,只怕这一回,是真正起了疑心。

她应当想法子尽量早些与父亲坦白。

国公府里,姬蘅的归府,似乎就没有姜梨那么引人注意了。这是自然,他经常出城办事,有时候隔个十天半月都不回来,连姬老将军都习以为常,自然算不得什么。

倒是屋檐下鸟笼里挂着的那只八哥,看见姬蘅回来,热情的欢迎道:“美人!美人!”

这八哥看上去像个好色胚子,也亏得姬蘅对它格外宽容,没有一把捏死它。这更助长了它嚣张的气焰,仿佛背后有人撑腰似的,院子里的下人都被他啄了个遍,上次还把赵轲盘子里的肉给叼走了。

大家还不敢动它。

八哥的嗓门大,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听到了。自然也包括了司徒九月,说起来,这八哥大约是个欺软怕硬的角色,对于司徒九月,它是决计不敢放肆的,连靠近都不敢,离她远远地,大约也晓得司徒九月也是个狠角色,一个不耐烦,扔把毒烟,它的小命就不保了。因此八哥在国公府里怼天怼地,对姬蘅溜须逢迎,对司徒九月敬而远之。

司徒九月正在花圃里摘花,这里的花长得极快,也需要人侍弄,司徒九月隔三差五会摘一些植物炼药,倒是比自己费心去寻材料要简单许多。

闻人遥拉着林尧过来得时候,还得意洋洋的给司徒九月看,道:“这是我的小徒弟,林尧。来,小徒弟,这个是司徒姐姐。”

司徒九月只是瞥了一眼林尧,林尧就吓得一哆嗦,躲在了闻人遥身后。司徒九月道:“和你一样,胆小鬼。”

“是你太凶悍,吓着孩子了。”闻人遥拉起林尧往外走:“小尧,我们走,别管这个凶姐姐。你记住了,这个花圃里的花都是有毒的,你平日里千万要离的远一些。除了刚才那个毒姐姐,大家都不会轻易往你这里走,这些话虽然看着好看,其实毒性很大,一旦中了毒,就小命不保,神仙难救。”

林尧乖乖的点头。

司徒九月忍了忍,把摘好的花草放进了匣子,往炼药房走去。文纪和赵轲站在边上,赵轲问:“司徒小姐,之前送来的那小子…怎么样?”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不过武功全废,也不可能站得起来。要是姬蘅想让他加入你们,绝对不可能。”司徒九月回答。

这回答十分绝对了,可是赵轲和文纪丝毫没有怀疑。事实也本是如此,司徒九月除了正经医术以外,还有各种偏门古怪的药方,如果司徒九月都说没救,天下就没人能医的好他。

“那现在怎么办?”赵轲问文纪拿主意,“是不是告诉大人一声?大人已经把这人给忘了吧?也没听他提起过。总不能一直让他住在国公府,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

“你们可以好好打听一下他的底细,”司徒九月挑眉,“我告诉过他他的腿已经不可能好起来了,但他还是在尝试。有几次甚至还背着我想要下床,当然是不可能的。我看他是个有执念之人,和寻常人不一样。”

赵轲道:“既然在永宁公主的私牢里,定是和永宁公主有过节之人,顺着这一点查下去就行了。”

司徒九月:“那是你们的事。”说完这句话,她就拿着匣子走了,只是走到炼药房旁边的那间小屋门前时,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

屋里,那位叫阿昭的少年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看。司徒九月看见,他看的是什么山水游记,心中不由得古怪。分明他的腿已经不可能好了,再看这些有何意义,总归是不能一一走过,反而会越看越难看。

这少年却丝毫没有难过的神情,看见司徒九月进来,就放下书,对司徒九月笑道:“司徒大夫。”

“你身上的外伤继续调养下去,过不了多久就会全好了。”

“多谢司徒大夫。”阿昭犹豫了一下,才道:“过去我也曾有过伤,不过调养起来,实在需要很长时间。司徒大夫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我就好了起来,可见司徒大夫的医术高明。”

“我并非真正的大夫,你不必如此恭维我。”司徒九月道:“有件事情想问你,你与永宁公主有何深仇大恨?”

阿昭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司徒九月会这么问。这几日来,司徒九月冷冰冰的,与他说话的时间很少,而且大多是有关他的伤,并不主动询问他家里的事。国公府的小厮给他拿食物拿水,但并不多与他说话,阿昭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只知道仇人死了。

“她害死了我全家。”阿昭道。

司徒九月点了点头,像是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有件事我也想问司徒大夫,”阿昭道:“上次司徒大夫说,永宁公主和沈玉容被处刑,因为杀人偿命的罪名,却没有说是哪一户人家,请问…”

司徒九月答道:“那就很多了,他们二人听说杀的人不少,不过最重要的,大概是永宁把当今首辅家的小姐眼珠子给挖了,关在私牢,得罪了首辅,才会被打下牢狱。”

第二百零八章 下帖

“最重要的,大概是永宁公主把姜家三小姐眼珠子挖了,关在私牢,得罪了首辅,这才被打下牢狱。”

司徒九月并没有提起薛家一事,在她看来,若是单单只是薛怀远出来鸣冤,未必就能扳倒永宁公主和沈玉容。永宁公主这回之所以栽了个跟头,完全是因为在公主府里设下私牢,犯了皇帝的大忌。且行事太过张狂,连姜元柏的亲女儿也敢动。如果是蓬门小户,就如阿昭这样看起来没甚么背景的人,就算这辈子都被永宁公主毁了,也只能自认倒霉,翻不出什么花样。但姜元柏不一样,姜元柏可不是会白白吃亏的人,害了他的女儿,姜元柏肯定要想法子报复的。

这一回,永宁公主的事之所以处理的干净利落,姜元柏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起了不小的作用。

“那位首辅大人么?”阿昭显然是听过姜元柏的名字的,他喃喃道:“没想到,最后竟是他替我们家报仇。”

司徒九月道:“不管怎么样,现在你的仇人也没有了,你也不必报仇。不过你这样子,也当成不了什么事,索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话说的可谓十分伤人,但司徒九月自来就是这样的性子,她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哪怕真相鲜血淋漓,她也懒得去说一句善意的谎言。

阿昭笑了笑,他一笑,便又显得格外英朗灿烂,他道:“从前我希望日后能走遍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如今我仍然这样想。但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司徒九月替他上药,一边道:“那你如今可不能遍访名山大川,你可能这辈子都要靠着人才能行走,我活了这么多年,不曾见过这般的大侠,所以你也不必想了。至于你所说的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不会还是想要报仇吧?永宁公主已经死了,莫非你要连成王和刘太妃也不放过?那我也能告诉你,成王现在正在带兵造反,刘太妃已经在宫里,被皇帝赐死了。”

少年愣了一愣,显然没料到司徒九月突然说了这么多事,而这些事也是他之前闻所未闻的。他在国公府呆的这些日子,连下床都不能做到,那些小厮也不与他说话,稍微亲近一些的,也就只有司徒九月了。

司徒九月看他盯着自己不说话,就问:“你还没告诉我,你说要做的事是什么?你可不能在这里惹麻烦,虽然我救了你,但我也不是菩萨心肠的好人,你要是连累了这里的人,就只能现在就离开。”

阿昭一下子笑了,他道:“司徒大夫请放心,我不会报仇了。既然仇人已了,再去追究也是无济于事。不过我还有父亲,现在仍在家乡,我被永宁公主囚禁在私牢里折磨了快一年,这一年,想来我父亲以为我早已死了。等我稍微好一些后,会想办法回家乡见父亲一面,死去的人已经不可能活着,但至少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他倒是一点儿也不受影响的模样,这份坦荡从容令司徒九月也忍不住侧目。世上许多原本风光的人,一夕之间遭逢巨变,人生跌至谷底,变得惨不忍睹,往往就会性情大变,或是悲愤,或是一蹶不振,总归不会很快走出来。

阿昭的人生,想来就是经过大起大落的,但这般沉浮间,司徒九月竟然找不出一丝阴霾。他极快的接受了过去,也极快的走了出来,仿佛从来不曾经历过痛苦的事一般。

司徒九月突然就有一些明白,赵轲所说的,姬蘅在永宁公主的私牢里,独独将这人救了出来的道理。她原本还不信,姬蘅如何会主动救人,但这少年年纪不大,心境却比大多数人来的坚定和豁达。

他看着司徒九月,笑道:“司徒大夫总是说自己是毒医,修的是毒而不是医。但天下间,拿药箱的人未必不会杀人,拿刀的人也未必不会救人。司徒大夫虽然修的是毒,但救了我,对我来说,就是心地善良的好人。”

他目光明亮坦诚,笑容真挚,几乎要晃花司徒九月的眼睛。司徒九月别开眼,心想这少年实在单纯,教人不知道说是愚蠢还是可贵。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现在不能走的太远,如果可以,应当让你家人来接你。”

少年的声音微微低了一点,顿了一会儿才道:“家里只有家父和家姐,家姐去世后,我也不见,不知道父亲后来怎么样,有没有上燕京。我也不知,所以才想回去看一看。”

“你家乡在什么地方?”司徒九月问。

“襄阳桐乡。”

“桐乡?”司徒九月一怔。

“怎么?”阿昭看向她。

“没什么,只是有些耳熟而已。”司徒九月摇了摇头,心中却想,那不是姜梨之前审查案子的地方么,就是那桩来自桐乡的案子,牵扯出了永宁公主,才有了后面的人。

或许下一次看见姜梨,可以让姜梨来询问这少年的家人。还有那桐乡县丞薛怀远,既然已经恢复神智,做县丞做了那么多年,自然也认识桐乡的人家。薛怀远现在和叶明煜住在一起,可以让薛怀远来国公府,看一看这少年,说不准二人过去还是旧识。

心里想这些事想的出神,司徒九月都没有注意阿昭。直到被阿昭的声音惊醒,她回头一看,阿昭看着她,问:“司徒大夫,你怎么了?”

司徒九月这才惊觉,在这个陌生的少年身上,她实在花费了太多的心思。

或许只是因为他笑起来太过单纯热烈,甚至有些难得的稚气。即便遭受伤害仍旧豁达温暖,令她想起漠兰的太阳。

她已经忘却的,短暂而又快乐的岁月。

司徒九月站起身来,道:“没什么。”她提着药箱,都不顾给阿昭上了一半还没上完的伤药,自顾自的匆匆出门了。

仿佛在躲避着什么似的。

姜梨回到燕京城第五日,听说成王的兵马到了燕京城百里外的野地了。

有出城的百姓们看到,将此事告知,一时间燕京城人心惶惶,成王来势汹汹,他的兵马黑压压的,据说一旦攻进城里,势不可挡。

姜梨仍旧没能出府,姜元柏实在是管的太紧,就连姜老夫人也得了空闲就让姜梨去晚凤堂,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最近燕京城乱的很,让姜梨不要到处乱跑。门房守得这般要紧的情况下,姜梨就不能去叶家。赵轲又不能,若是赵轲在的话,姜梨还能让赵轲夜里想办法,让自己不动声色的出府去,反正赵轲法子多。

想到赵轲,不由得就就会想到姬蘅。那把瓷哨子姜梨已经找了回来,她把哨子与腰间的香囊系在一起,藏在里头,这样随时随地都能吹哨子。但她一次也没有吹过,赵轲已经离开了姜府,姜梨知道。姜家的花匠里,早已少了赵轲的身影。

姬蘅不在和她有联系了,姜梨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她知道这对于她来说是好事,一杯掺了毒的美酒,摆在面前,抵挡不住诱惑喝掉,是付出性命的代价。远离了自己,自然也安全许多。但理智是一回事,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她有心想让自己去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但既不能去叶家,叶明煜这几日也没能主动来姜家看他——叶明煜不喜欢姜元柏,当然也不愿意主动踏进姜家的大门。而成王的举动让洪孝帝与朝臣们都不得不严肃以待,叶世杰每日也是忙着这些事。

不能去叶家,不能去国公府,姜梨便发现,她在燕京城里的朋友,实在是少得可怜。当初是因为背负着弑母杀敌的名声,人人敬而远之,后来姜家频频出事,到处都是议论。姜梨懒得去应付讨好人,因此一年半载下来,虽然在姜家的地位已经变了。但和最开始一样,姜梨仍旧与燕京城的贵女圈格格不入。

她唯一有的朋友,便是承德郎柳元丰的女儿柳絮。便是柳絮,听闻这些日子也忙着被她娘拉着到处赴宴,在给她相看人家。毕竟柳絮比姜梨还要大一岁,柳夫人就想着要操心柳絮的终身大事了。

姜梨这时候,反倒有些庆幸起来。姜元柏忙的团团转,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她的亲事。大房又没有当家主母,姜老夫人年事已高,姜幼瑶出了这事,姜老夫人似乎也因此受了打击,每日只管着姜元柏和琐事。卢氏更不会主动插手大房的事,至于三房,早已分家分了出去,便不是一家人,何来插手一事。所以姜梨暂且不必担心自己嫁给谁。

想来成王造反在即,姜家也没有这个心情操办喜事的。

但即便现在不谈,总有一日也要谈。姜家只有大房两个女儿,姜幼瑶现在又成了那个燕子,姜家早已做好了养姜幼瑶一辈子的打算。这么一来,就只有姜梨一个嫡出女儿,姜元柏固然当姜梨是自己的女儿,但他的仕途,也需要姻亲关系来维系。就如同当初的季家和姜家,焉知姜梨不会是下一个季淑然?

罢了罢了,真要有那一日再说。倘若那人真是不堪又讨厌,大不了她也学当年薛昭给她讲的那些故事,薛昭坐在墙头上,眉飞色舞的与她讲,哪位小姐又逃了婚,与心上人双宿双飞去了。虽然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如今的姜梨,是不可能与谁私奔的。但她以为,逃婚后,带着薛怀远一辈子四处游历,未必比嫁人过的更差。

胡思乱想着以后的事,直到桐儿的声音把姜梨叫醒,桐儿道:“姑娘,外面都在说,今日昭德将军回京了。”

“昭德将军?”姜梨吃惊的站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桐儿道:“外面院子里跟着采买的丫鬟们都亲眼见到了。昭德将军坐在大马上,威风极了。奴婢今日才知道,原来还有个昭德将军。听闻昭德将军当年赫赫有名,这么多年,怎么不曾听过他的传说呢?”

那是因为早在很多年前,昭德将军就已经离开燕京了。后来北燕未曾发生过兵事,自然这位昭德将军也就被人忘记了。姜梨小的时候曾经听过这位昭德将军的传言,却不是他上阵杀敌的,而是说他生的极为俊美,可与当时的金吾将军相提并论。

和金吾将军…姜梨想,那就是姬蘅的父亲姬暝寒了,传说姬暝寒和殷湛惺惺相惜,颇有些兄弟义气,只是这传言不知道是真是假。毕竟一人去了西北云中多年,一人干脆多年杳无音讯,生死不知。

“他是今日才回的燕京城么?”姜梨问。

桐儿回答:“是的。外面的人都是这么说的。百姓们还很高兴,说这下就不用担心成王的兵马攻进来了。又多了一位将军,定然是陛下让将军回来,保护燕京城的。”

成王的兵马刚到燕京城外,昭德将军就恰好在这个时机赶了回来,当然能大大的安抚民心。若是巧合也就罢了,若是真的,这位昭德将军,只怕来的目的并不单纯。

多年都不曾听闻这个名字,如今因为时机得当,一下子就在百姓之中扬了名。外面那些有关他战功的说法也不知是不是有心之人刻意散布,原本可以拔高洪孝帝君威的好机会,却无形中,为他人著嫁衣裳。

也许是因为事先知道姬蘅是冲着殷湛去的,姜梨先入为主,就对这个殷湛充满了提防。以至于桐儿即便说的热闹又向往,姜梨的心里,也只有满满的怀疑。

殷湛这般大张旗鼓,且不论成王和洪孝帝是个什么看法,总归姬蘅是已经知道的。对于这个他布置了这么久的局,最终的局眼,不知道姬蘅又要作什么。

姜梨不知道,也无从得知。

殷湛在燕京城掀起的波浪,比姜梨想象中的还要大。不说外面如何,今日一天,姜梨走在府里,都能听到四下里小厮们议论的都是那将军如何的英俊潇洒,威风凛凛。

珍珠到了芳菲苑门口,白雪来禀报,姜梨见了她,珍珠就笑道:“二小姐,老夫人让您去晚凤堂一趟。”

姜梨应了,心中却有些奇怪,白日里已经去了晚凤堂,晚上要去晚凤堂,自然不是心血来潮,只怕是有事要说。只是这么晚了,还能有什么事。

等姜梨到了晚凤堂,却发现姜景睿和姜景佑不在,姜老夫人坐在屋里,姜元柏、姜元平和卢氏都在。

姜梨进了门去。

“二丫头,”姜老夫人见她来了,先让姜梨坐下,接下来倒是也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单刀直入道:“三日后,郡王世子和平阳县主要来府上赴宴,你这几日,到时候你记得好好梳妆打扮一下。”

“郡王世子,平阳县主?”姜梨一愣,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道:“是夏郡王的…”

“不错,”回答姜梨的是姜元柏,他道:“你可能也知道了,今日夏郡王已经回京。”

姜梨奇道:“父亲,夏郡王和我们姜家,过去有什么往来么?”

“过去是没什么往来。”姜元平笑眯眯的开口,“但是未来也许是有往来的。”

他这话说的意有所指,姜梨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明白。她想了一会儿,想到了那一日在燕京城里,和姬蘅在街道上遇到的那一双容貌出色的男女。恰好又姓殷,听姜元柏的意思,夏郡王恰好有一子一女,容不得她不多想,姜梨问:“父亲,世子和县主的名字,是不是一个叫殷之黎,一个叫殷之情。”

这一回,姜元柏和姜元平都愣了一下,姜元柏盯着姜梨,问:“你怎么知道?”

这就是了?姜梨一时有些失神,倒是没想到那一日在街道上看见的男女,就是殷湛的儿女。殷湛的儿女竟然比殷湛早几日到燕京城?这是为何。

想到等三日后,那对男女来府上时,也会认出姜梨,因此姜梨也没有隐瞒,对姜元柏坦白告之:“我回府的那一日,马车在街道上撞到了另一辆马车,那马车上下来了一男一女,自称是殷之黎和殷之情。”

姜元柏和姜元平面面相觑,一直听着的卢氏像是才明白过来,惊讶道:“呀,原来你们早就见过了,这可真是巧呀!”

她的语气里,除了欢喜之外,还有一些高兴,这令姜梨更加疑惑了。她早些撞见了那对兄妹,有什么好处?值得卢氏高兴?据姜梨所知,姜家和殷家,是没有任何往来的。

姜元柏却没有如卢氏一般惊讶,只是问姜梨:“撞到了马车…怎么会得知他们的名字?”

姜梨不说话了,当时殷之情当着大庭广众,主动告知名字,并不是为了其他,分明是冲着姬蘅来的。但要姜梨告诉别人,这位平阳县主看上了姬蘅,主动告知名字,姜梨又觉得有些别扭,姬蘅未必会高兴,平阳县主也会认为她多舌。

姜梨就道:“只是一点小意外,并没有什么冲突,父亲不必担心,我们没有争执。”

她避开了姜梨的问话。这令姜元柏更加疑惑了,他正要追问,却被姜元平挡住了,姜元平道:“既然小梨,你早已与他们兄妹二人认识,那三日后倒是一桩好事,这也算是缘分。”

姜梨沉默了一下,才道:“姜家是要与昭德将军交好了么?”

姜元柏道:“你为何这样问?”

“父亲,我只是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成王造反,朝局混乱,右相现在又在暗中动作,这个时候,更是不能出一点差错。这位昭德将军突然前来,还不知道是什么底细,这个时候,小心为妙,父亲做任何决定,都要三思。”

卢氏看了看姜梨,又看了看姜元柏,这些事情她不懂,听着也是面色茫然。姜老夫人倒是目光微动,但也没有说话。

姜元柏看着姜梨,姜梨平静的与他对视,过了一会儿,姜元柏才道:“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能做的了主的。你是个姑娘家,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他是听懂了,或许姜梨说的这番话,姜元柏也早就明白,但是他还是要这么做。

姜梨不再说话了。

卢氏见周围都沉默下来,就道:“小梨,我前些日子拿了几匹新料子,做衣裳的时候也给你做了几身,等会子我让丫头给你送来。还有些首饰,你生的这么好看,不好好打扮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后来,姜元柏兄弟俩就出去了,卢氏拉着姜梨絮絮叨叨说了一阵子话,姜梨才回到芳菲苑。一回到屋子,她坐了下来,按了按额心。

姜元柏如果要和殷家交好,姜梨只觉得不妙。看姬蘅的样子,分明要对付殷湛的,如果姜家和殷家站在一条线上,姜家也就成了姬蘅的敌人。

姜梨并不希望姜家和姬蘅站在对立面,不仅是因为她的心思,还以为若是姜家的敌人是姬蘅,那就太可怕了。虽然姬蘅对自己很好,但对敌人,他的手段,还是令人发指。当年姜梨将自己的命借给姬蘅的时候,曾对姬蘅说过,不会和姬蘅为敌,如果可以,希望能帮助姬蘅。

自己食言,恩将仇报,姜梨都会看不起自己。她也不希望她和姬蘅之间过去的那点交情,还算真诚的、复杂的又淡薄的交情,就在这些恩怨中被消磨殆尽了。

那未免太遗憾。

“姑娘,”一片安静中,桐儿突然道:“您可知道,为何老夫人和二夫人,都要你那一日好好梳妆打扮?”

姜梨道:“每次赴宴,他们都要我好好梳妆打扮。况且如今府里的小姐,姜幼瑶已经不可能如何见人了,我若是不打扮,难免招人口实。”姜梨自己倒是浑不在意。

“不是的。”桐儿绕到桌子后面,看着姜梨,认真的道:“奴婢觉得,老夫人这是在给您相看人家呢。可能是想看看那位郡王世子是什么人,姑娘喜不喜欢,才会特意嘱咐的。”

白雪停下手里的动作,姜梨也是一愣,随即摇了摇头,笑道:“不可能吧。”

殷家和姜家联姻?这像什么话。她之前甚至没听过这么一号人物。而且都这个时候了,姜元柏哪里顾得上她的终身大事。

“怎么不可能?”桐儿急了,“姑娘,您相信奴婢。且不说老夫人,二夫人的眼神,奴婢不会看错的。分明是希望你们能成。”

姜梨的指尖微微一动。

桐儿不说她也不觉得,现在想想,卢氏的态度,也实在热络的太明显了一些。虽然过去卢氏也愿意与她交好,但方才的热情,却好像有些古怪。她还特意嘱咐自己穿什么戴什么,生怕姜梨忘记了一般。

郡王世子…

姜梨的脑海中,浮起那一日在街道上遇到的俊美男子来。他看起来性情很温和,也有些正气,不像是个坏人,真正的姜二小姐,可能会喜欢的。毕竟这人看起来,比周彦邦强多了。

但她毕竟不是姜二小姐,即便这人生的如何好,姜梨一开始就不想了解。她从内心里感到一阵抗拒。

“姑娘听到郡王世子,不高兴么?”白雪突然开口,吓了桐儿一跳。

“胡说八道,”桐儿道:“奴婢听闻,那郡王世子生的十分好看,待人也温和有礼,连下人都厚待有加,外面传言他是慈悲心肠。姑娘怎么会不高兴?”

白雪低下头,默默地擦拭桌子,过了一会儿,她开口道:“奴婢还是觉得,肃国公好。”

姜梨一怔。

桐儿连忙对白雪做口型,可惜白雪只顾着擦桌子,把桌子擦得锃光瓦亮,像是无心去看别的事情似的,也忽略了桐儿的目光。

“郡王世子再好,也没有帮过姑娘。”白雪嘀咕道。

姜梨忽的笑了。

连丫鬟都看得出来。

国公府里,夜里,书房中,年轻男人靠在椅子上,看着手中的信。

他的神情懒淡,嘴角噙着笑意,摇曳的灯火中,他看上去冷清又美丽,格外惑人。

有人从外面走进来,黑衣的侍卫。他便放下信,随手拿起手边的扇子,侍卫进了门后,先是说了一通朝中的事情。姬蘅漫不经心的听着,旁人看去,只怕还以为他并没有真切的将这些事听进去一般,然而仔细一看,他的眸光里没有半分醉意,清醒的很。

“属下刚刚还得到消息,”文纪迟疑了一下,才继续道:“殷之黎和殷之情,三日后要去姜家赴宴。”

把玩折扇的动作一顿,姬蘅反问:“姜家?”

“是。”文纪道:“此前殷之黎已经多次同姜元柏见面了,似乎一直想要登门拜访,不知为何,一直等到现在,姜元柏才给他发了帖子。属下猜测,可能是为了姜二小姐,姜二小姐之前不在燕京,所以姜元柏没有让殷之黎登门。姜二小姐回府后,姜元柏就给殷之黎下了帖子。”

姬蘅挑了挑眉,他嘴角仍然噙着笑容,眼神却变得犀利了。

他道:“殷之黎啊。”

第二百零九章 相看

三日后的早上,也就是殷家这对儿女将要来府上做客的时候,姜梨起来后,桐儿就忙着给她梳妆打扮。

既是姜老夫人和卢氏都嘱咐过了,今日姜梨也得细细打扮一番。好在卢氏送来的几件新衣裳,颜色倒也不是特别鲜艳。大约是晓得姜梨并不爱穿特别亮眼的颜色,都是清清淡淡,很适合姜梨。因此姜梨看了一眼,并未觉得有什么。桐儿又挑了和衣裳颜色相衬的发簪耳环给姜梨戴上,看着镜中的少女,感叹道:“姑娘如今,可真是没有从前的影子了。”

姜梨看着镜中的少女,很奇怪的是,当她刚刚从姜二小姐的身体里醒过来的时候,也曾看过那孩子的模样。面黄肌瘦,瘦弱极了,但却仍然是个孩子。而今不过才一年半载,属于孩子的稚气已经完全褪去,显出少女的青涩和动人。

她其实应该感谢上苍,从薛芳菲又回到了一位年轻的小姐,人生又有了重来的机会,看上去未来也有无限可能。就如卢氏和姜老夫人打的主意,她这样的女孩子,未来日子要做的就是这么不慌不忙的美丽下去,寻一个良人,琴瑟和鸣,富贵一生。

但到底她不是真正的姜二小姐,也不愿意永远禁锢在日复一日同样的日子中。

姜梨站起身,走到外面院子去。院子里的花都开了,桐儿自从回到了芳菲苑后,就卖力的在院子四周洒上花种,秋冬日的时候还不觉得,春日一来,花都争先恐后的开放,哪里还有姜梨刚到姜府里,各处萧条的模样。

“姑娘,怎么样,奴婢早就说了,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桐儿笑道。

姜梨也笑了:“自然。”

她也希望能越来越好。

正在说话的时候,明月过来道:“姑娘,老夫人身边的翡翠姐姐刚刚来过了,说是君王世子和平阳县主已经到了门口,让你赶紧过去。”

“这么早?”桐儿咕哝了一句。

如这样地位高的人去旁人家做客,总是要姗姗来迟方显得尊贵。当然了,对于夏郡王来说,姜家也不是能慢待的人家。倘若他的一双儿女真要在姜家摆架子,姜元柏也不见得能接受罢了。

总归要见的,姜梨也不怕,她道:“我们走吧。”

才到了晚凤堂门口,没来得及走进去,就看见花园的尽处,有小厮带着人从外头走进来。瞧这样子,应当就是客人了。因此,姜梨没有再往里走,而是在门前停住脚步,看向来人。

来人自然是一双男女,就是殷湛的儿子,那一日姜梨在街道上遇到的那对容色出众的兄妹。郡王世子身穿一身白衣,儒雅极了,他容貌俊美,温润如玉,惹得姜家的小丫鬟都忍不住红着脸偷偷看他。他亦是好性情,一直微笑着,好似对什么事都能包容一般。

而走在他身边的女子,就是平阳县主殷之情了。殷之情今日穿了一身嫣红镂金鹤纹裙,烟罗大袖衣。她容貌本就明艳,鲜艳的色彩,恰好也衬了她的气韵,让人觉得她美的咄咄逼人。她眼睛大而媚,也喜欢带着笑容,但和郡王世子的笑容比起来,她的笑容,就有点艳光四射,热烈非凡了。

姜梨看着那女子的一袭红衣,莫名的就想到了姬蘅。不知为何,姜梨就觉得,这位平阳县主,今日穿了这么一件红衣,或许是因为她本来就喜欢这样夺目的色彩,或许…是因为姬蘅。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