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几天后,她又回到了绥宁伯府,至于当初为什么去,又为什么回去了,她已经想不起来了。

“栖霞山?山上有座栖霞寺?”宁远看起来很有兴致,“景色怎么样?”

“夏天去的话,夜晚看星星不错。”李桐收回思绪,此生已非从前,有一天,就算她再到栖霞山,再象从前那样,半夜爬到栖霞山上吹夜风,也必定是心怀喜悦,目光所及处,都是美好。

“可惜,今天夏天过去了,明年夏天吧。”宁远一脸向往,“栖霞山看星星好,你这园子里看月光好,京城就这点好,有春有秋,四季分明。”

“难道北三路没有春秋?”李桐笑起来。

“北三路么,长冬短夏无春秋,每年九十月就开始下雪,开始下雪,就开始冰天冻地,雪落一回,积一层,一直积到第二年四月才开始化冻化雪,雪一化,中午就能光膀子了,北三路的夏天不象京城,京城的夏天能闷死人,北三路夏天天高气爽,就是热,也热的脆爽不闷气。”

宁远语调里透着怀念,“冬天更好,这京城大冬天的还得用冰窖,我们北三路,象现在,杀了猪杀了羊,往外面一扔,一会儿功夫就冻成一块大冰坨子。有一年……大姐刚离开家没两年,我刚知道大姐的境况,跟阿爹和大哥闹气,瞒着家里出了关,就带了十来个人,出关没几天就遇到雪暴,迷了路,带的干粮也快吃完了,偏偏又遇到关外最大的一帮土匪……”

宁远突然不说话了,李桐等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后来呢?你遇到土匪,逃出来没有?找到路了?回到家了?”

“那当然,要是没回到家,我也不能坐在这里跟你说话。”宁远慢吞吞答了句,李桐被他这句话噎住了。

“那帮土匪碰上我,那是他们前世不修。”宁远笑了几声,接着道:“那帮土匪有一百来人,我带的人虽然都是好手,可也没法以一抵十……”

“你不赶紧逃,还想着剿匪?”李桐失声道。

“也不是为了剿匪,我刚才不是说了,我们带的干粮快吃完了,那帮土匪刚劫了支商队,肥的浑身流油。”

李桐无语的看着宁远,文二爷说他才是北三路最大的土匪,这话好象没说错。

“我们运气好,缀了一天一夜,就截住了来接应的十几个人,把人杀了,砍成大块,扎了个爬犁拖上……”

宁远迎着李桐瞪圆了的双眼,装着没看见,“遇到雪暴,人找不到吃的,狼也找不到,我们拖着这一车人肉,很快就遇到了狼群,我们在前,狼群在后,一边跑一边往狼群里扔人肉,狼群越聚越多,三天后,就聚了上千只狼,人肉也扔没了,傍晚,我们紧挨着安下营地的土匪跑了,那群饿狼把那帮土匪团团围住。”

“你刚才说,你们带的干粮也快吃光了,那你们……你们?”李桐满脑子门都是那句:把人砍成大块!象砍猪肉牛肉羊肉一样,喂狼,是不是也喂人?

“有十几个人,就有十几匹马,人肉喂狼,人吃马肉,你想哪儿去了?”宁远一脸促狭,李桐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额头全是冷汗,没吃人就好。

“那帮土匪砍了一夜狼,到底是关外的土匪,比狼厉害多了,跟上千只狼杀了个两败俱伤。也就北三路能这么干,要是在京城这一带,早臭了。”

李桐脸有点青,“京城没有土匪,也没有那么多狼。”

“可不是。”宁远不知道想到什么,神情怅然,“京城风软雨软,连杀人用的刀,都是软刀子。”

“要论用软刀子,你用的也不差。”李桐不客气的说了句,宁远两根眉毛一起抬起,立刻又落下,眉开眼笑,“我也这么觉得,象我这样的聪明人,软刀子照样当硬刀子用!”

“天不早了,你该回去了。”李桐看着花厅一角火光渐暗的红泥小炉,笑着提醒道。

“是不早了。”宁远接了句,懒懒散散站起来,“也没说几句话,就不早了?逝者如斯夫!我走了,有事我再来寻你。”

“好。”李桐站起来,紧了紧斗蓬,下了台阶径直去了。

宁远跃出花厅,站在一角阴影中,看着李桐进了月洞门,呆了片刻,仰头看着天上的半月,看了好一会儿,低下头,慢慢摇了几下脖子,叹了口气,背着手,蹦踌躇跶往角门过去。

第三百五三章 纷乱

李桐回到房间,用热水将脚泡温暖了,躺到床上,看着绣着各色牡丹的帐顶,半点睡意也没有。

能从姜家脱身,她的喜悦无以言表,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福安长公主,为了阿娘,甚至为了宁远,也许还有五皇子,和素未谋机的宁皇后……

她跟从前完全不同了,一切都跟从前不同了,也许从前真就是一场黄梁梦,过于真切了而已,在白老夫人说到杨舅爷的亲事前,她的心情一天比一天轻松,一直缠绕着她的,从前的一切,飞快的消融,她开始要忘了那个从前,那个梦,一个梦而已,真正的未来,其实她一点都不知道。

直到白老夫人说到杨舅爷的亲事。

好象变化的,只有宁远的到来,和她从姜家脱了身……也许连宁远的到来,也和从前一样,从前她不知道而已……

李桐翻了个身,心乱如麻,杨舅爷还是娶了伍姑娘,那长公主呢?晋王呢?还是该吞金的吞金,该做皇上的做皇上吗?

为什么她从姜家脱了身?而杨舅爷还是娶了伍姑娘?

因为她想从姜家脱身,她行动了?而杨舅爷……姜焕璋没在京城,杨舅爷并不知道自己从前娶过谁,就算姜焕璋在,他一定很乐意杨舅爷娶伍姑娘这样的市井女子,他妒嫉杨舅爷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荣华富贵,妒嫉了一辈子……

那长公主呢?如果也象她这样去做,是不是也能象她这样,从姜家脱身出来,到了一个新天地里?就算没有新天地,至少,她不用用吞金那种法子,痛苦辗转而死。

她不知道努力了有用没有,可是,如果她眼睁睁的坐视,长公主只怕要和杨舅爷一样,重走一遍从前。

她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

她该怎么办?

李桐辗转一夜,早上就醒的极早,她做了一夜噩梦,梦见长公主一块接一块的吞着金块,一边吞,一边看着她笑,笑的她如同站在地狱里……

李桐到宝林庵的时辰比往常早了不少,福安长公主进去小院时,李桐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扇旺红泥小炉,又抽去几块炭,备好了火,开始焙茶。

“怎么这么早?眼里象是有红丝,昨天没睡好?出什么事了?”福安长公主坐到李桐对面,探头过去,仔细打量她。

“没出什么事,昨天宁远过来……”李桐将珍珠帘子的事说了。

福安长公主长长的喔了一声,斜着李桐,一脸说不上来的表情,慢吞吞道:“这个宁远,倒是跟你不见外,这么半夜三更翻墙找你,他也不怕坏了你的名声?你还能跟他喝茶赏月,这事儿……有意思!你不是看上他了吧?”

福安长公主话锋突转,李桐哭笑不得,“你想哪儿去了!这样的事,他能打发人过来人传人的传话?那岂不是要闹的满城皆知?再说,打发人往我这儿传话,不更得坏了我的名声?”

“话是这么说,不过……”福安长公主拖着长音,“半夜三更孤男寡女……”

“你怎么也这么俗了?”李桐不客气的打断了福安长公主的话,“你是修行的人,心中有佛,见佛皆佛,你这心中是什么?”

“好吧,算我俗了。”福安长公主一边笑一边认了个俗,“不过,我先把话说到前头,你别想多了,宁远那样的,肯定眼高于底!”

“我知道,我看他象看小孩子一样。”李桐无奈的叹了口气。福安长公主噗一声笑的往后仰倒,“小孩子!小妮子,你多大了?”

笑了好一会儿,福安长公主直起上身,拿帕子拭去眼角笑出来的泪,“说起来也怪,你还真不象十几岁的小丫头,我从来就没觉得你比我小,偶尔,”福安长公主顿了顿,眼里有几分困惑,“我确实觉得你象个老太太,你这心境,我想不通。”

“你要是想想通也很容易,嫁一次,所嫁非人,一次就行了。”李桐垂下眼皮,这话,她这么说也算是实情,只不过她没说是嫁半年多之后,还是熬一辈子之后。

“那还是算了。”福安长公主答的飞快,端起茶,惬意的一口口抿起来,李桐捧着杯子,侧头看着她,看了一会儿道:“其实京城,或者这天下,还是能挑出不少能配得上长公主的好男子,长公主是豁达之人,一娶一嫁,在乎的是心意相通,肯定不会在乎对方是不是结发,那就更多了,这京城就有不少,比如墨二爷。”

“年青的时候,”福安长公主将杯子放到桌子上,示意李桐添茶,端起茶杯,在手里慢慢转着,神情淡然自若,“三成是和母亲堵气,七成,确实是觉得没有能让我看得入眼的男子,后来季皇后走了,母亲也走了,我一来早就没了气性,二来,这十几年,确实见过不少令人仰视敬佩的男子,比如你说的墨二爷,不过,我不想嫁人了。”

福安长公主淡然中透着自在和闲适,“不是因为和谁堵气,不是因为看不上男人,也不是因为世俗礼法的不公,什么都不因为,我就是,不想嫁人。”

福安长公主嘴角弯起笑意,“现在这样的日子,我觉得最好,我一个人逛园子,逛的悠游自在,不用关心旁边的人心情如何、心意如何,长夜里,突然醒了,我想起来就起来,挑灯写几篇字,或是穿了衣服出门赏月,或是沏一碗茶喝,不用应付别人的关切,也不用担心别人眼里的惊怪,更不用给谁一个交待…”

从这些话里,李桐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的画面,很美好。

“象我这样的人,就算不是贵为公主,也不会受了谁的闲气,被人拿捏了,可我不愿意生儿育女,打理家务,往来应酬,特别是生儿育女。”福安长公主一脸嫌弃,“我要是生几个象皇上那样的儿女,还活不活了?”

李桐差点想抬手捂住脸,长公主说话好象越来越刻薄了。

第三百五四章 新一位大奶奶

“也许象长公主这样呢?”李桐缓过口气道,福安长公主一声嗤笑,“象我这样更糟了,我母亲一直觉得,她要是没有我,只有皇上一个,那就是天下最幸福的母亲。”

李桐默然,这句没法接。

“我本来就是多生出来的人,林家也用不着我传宗接代顶家立业,这辈子,我就活个自在,不想嫁人,我就不嫁。”

福安长公主象男人一样翘起二郎腿,绣着穿花蝴蝶的鞋子晃来晃去,一幅令人羡慕的优游自在。

“赵老夫人初一十五来看你,一趟也没落下过,上回来,说的那户人家,确实不错。”李桐声音轻飘,不那么委婉的提醒福安长公主,她不嫁,可有人一心一意想要她嫁。

福安长公主顿时阴了脸色,穿花蝴蝶也不动了,好一会儿,冷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长公主说过,皇上对着先皇起过誓,虽说一心一意想把你嫁出去,却不会强逼你,你不点头,就不用嫁。”李桐看着手里的茶汤,“长公主要是跟皇上差不多大,或是比皇子大上几岁就好了,皇上的身体也不好,至少比长公主差多了。”

李桐看了眼满脸阴云的长公主。

“皇上百年之后,看样子只能是四爷,不知道到那时会怎么样,长公主升号做了大长公主,不知道四爷会不会象皇上这样,希望长公主出嫁,却又不会逼长公主出嫁,还有周贵妃,那时候她就是周太后了。”

顿了顿,李桐又接了句,“也不一定,说不定她走在皇上前面呢。”

“昨天宁远和你说了什么?”福安长公主盯着李桐,突然问了句。

“是我,想了好些天了,一直在想长公主以后会怎么样,从姜家脱身之后,我就在一直在想。”李桐迎着福安长公主的显的有些凌利的目光,沉静而坦然。

福安长公主往后靠进椅子里,眼里的凌利褪去,添了无数疲惫,“想这些做什么?我看你是太闲了,净想这些没用的,以后别想了,今天有花赏花,有茶品茶,明天的事,到明天再说吧。”

李桐默然看着她,看了一会儿,移开目光,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

中午,福安长公主回去的比往常晚了些,李桐从宝林庵出来时下了雨,在细细的雨丝中,车子缓缓回到紫藤山庄,紫藤山庄门口停着辆有些眼熟的青绸围子桐木大车。

“咦!”清菊一只手掀着帘子,看到大车,惊讶的叫出了声,“姑娘,看着象是咱们……不是咱们的了,从前是咱们的,姜家……那辆车。”

清菊不想提到姜字,又不得不提到,不然说不明白了。

李桐探头看出去,门房看到李桐的大车,早就飞奔迎过来,带着一脸描述不出的表情,想指又仿佛不怎么敢指的指着那辆车,带着丝丝惊气禀报:”姑娘,是……是……姜家……姜家那位新奶奶。”这句新奶奶说出口,门房的舌头就利落了,“说是要见您,来了好一会儿了,太太一早就进城了,大爷也不在,跟万嬷嬷说了,万嬷嬷说不能打扰您,姑娘不在,又不能请进去,只能等在这里,好在咱们这儿人少。”

要是象京城大宅那样,人来人往的,看到姜家新奶奶等在他们家门口,这叫什么事儿?

“她来干什么?”清菊听说是姜家新奶奶,一半是惊,一半是怒,浑身的毛都乍起来了。

“说要见咱们姑娘,别的,哪敢问来着!”门房一脸苦恼。

“请她进来吧。”李桐淡然吩咐,门房答应了,清菊放下帘子,又顺手掖紧帘子,李桐的车子越过那辆青绸大车,从旁边大车道进了大门,在二门里下了车,曲大奶奶那辆车也紧跟着进了大门,车帘掀起,春妍先下了车,垂眉垂眼打起帘子,曲大奶奶端着架子下了车。

李桐仔细打量着春妍,头发在脑后绾成最简单的圆髻,一件宽大的靛蓝细棉布过膝长袄,没穿裙子,长袄下露出同样颜色的棉布裤子,脚上穿着双靛蓝粗布鞋。

清菊目瞪口呆的看着春妍,春妍这一身,是京城五六十岁老太太的打扮。

李桐将春妍从头看到脚,扫了昂然看着她的曲大奶奶一眼,“进来说话吧。”说完,转身往离二门最近的暖阁过去。

曲大奶奶看起来十分恼怒,深吸了口气,冷哼了一声,敛了满脸恼怒,也一幅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一只手搭在春妍伸出来的胳膊上,端直后背,跟在李桐后面进了暖阁。

“找我有什么事?”进了暖阁,李桐没坐,也没让曲大奶奶坐,看着曲大奶奶,冷淡的直问道。

“果然是商户之家,这样的待客之道!”曲大奶奶打量着暖阁,一脸鄙夷。

“有事吗?”李桐没理曲大奶奶的讥讽,又问了一句。

“既然来,自然是有事的。”曲大奶奶不用李桐让,度着暖阁里随意放着的,根本分不出上下尊卑的两三把椅子,捡她以为的上首坐下,绷直后背,抬着下巴,以一幅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李桐答道。

“那说吧。”李桐没打算落坐,走到暖阁一角,掀开高几上放着的香熏炉,放了块速沉进去。

曲大奶奶眯眼盯着李桐的后背,慢慢舒开紧紧攥着椅子扶手的手,挤出一脸干笑,“你和我,不是外人,说起来,没有比咱们更亲的姐妹了。”

李桐提着香熏炉盖子的手滞了下,盖好盖子,回过头,认真打量起曲大奶奶。

曲大奶奶被她看的背若芒刺,“若论先后,你该尊我一声姐姐。”曲大奶奶更加用力的绷起后背,她是举人家姑娘,伯府大奶奶,世子的原配夫人,她不过一个跟妾一样的商户女!

“你来,就是为了这一声姐姐?听说你是举人的女儿,说是自小识字读书,那礼部的判书,你是没看到,还是没看懂?怎么能说出这样让人笑掉牙的话?”李桐毫不客气的答道。

第三百五五章 没人祭祀你会死

“怪不得刚成亲就被夫家嫌弃,难道有了礼部的判书,你就是黄花大闺女,就能抹了你嫁进过我们姜家?”曲大奶奶也不好惹。

“清菊,你替我送送曲大奶奶。你既然没事,那请回吧。”李桐吩咐了清菊,转头和曲大奶奶交待了一句,抬脚就要走。

“你等等!”曲大奶奶急的一下子窜起来,“我找你有事,还没说呢。”

“说吧。”李桐站在暖阁门口,连往里走走的意思也没有。

曲大奶奶深吸了口气,“我来,是为了你好!”

李桐无语之极,这位曲大奶奶,真不愧是二爷挑出来的。

“礼部的判书归判书,再怎么判,你也是个嫁了人,又被夫家送回娘家的人。”

李桐侧头看着曲大奶奶,有些走神,这只是铺垫,这么铺垫,想跟她谈什么交易?二爷要是看到她跟她说这些话,会怎么想?

“……你虽然是商户女,可到底嫁进过伯府,做过我们姜家的媳妇,断没有二蘸改嫁的理儿,你们李家不在乎,我们姜家丢不起这个人。可你要是老死在娘家,说到哪儿,也没有把被婆子半路送回的下堂女牌位放进祠堂,画影祭祀的理儿,就连祖坟都不该进,你就得做个孤鬼游魂……”

李桐看着昂然而谈的曲大奶奶,先是恼,接着是诧异,再后来就是好笑了,唉,二爷果然好眼光!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