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镜作品我本闲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这……

内中竟然还有这样曲折的原因?

可陆锦惜想想,又觉得其实不很对劲。

九门提督刘进,她没怎么接触过。

只因为对方曾在她大病那一阵,送了一根百年老人参,在礼单上尤为突出,她才记得了这个名字,推断对方对将军府颇为重视。

所以后来吩咐潘全儿去请鬼手张的时候,她才会提这么一嘴。

方才与此人交流,言语虽然不多,可却能知道这人头脑清楚,并非看上去那样粗鲁。

且能到如今这地位的,怎么会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可他偏偏出来折腾这么一场,还要硬给方少行出头……

不应该呀。

陆锦惜望望永宁长公主,心中有疑惑,却并不开口问。

永宁长公主看得出来,见她不问,心底却是赞叹她这一股聪明劲儿,于是忍不住就眯眼笑了起来,慵懒地支了自己的额头,斜着眼睛看她那瓷白的脸蛋。

“反正面儿上看就这样,内中有没有隐情,却是死无对证了。”

“方少行就是太年轻,棱角太重,虽比不得当年顾觉非那疏狂气,却也相距不远了。”

陆锦惜听了,有些迟疑:“可他们这样闹着,不会出事吗?”

而且当街便向她一个“大将军夫人”跪拜,会不会做得有些过了?

永宁长公主却半点没有担心。

想起这一帮子人六年的变化来,她目光光芒明灭,只道:“他们可比你想的聪明。薛况还在的时候,是处处小心,生怕薛况被盖上功高震主的名头。现在薛况去了,反倒没有这担忧,是以格外尊崇你一些。你也不必惶恐,皇上心里都有数,也知道这些大老粗心里不高兴。”

“不高兴?”

陆锦惜一下想起永宁长公主方才说方少行时,提到的那一句“朝臣们嫌他镇守时候,在边境上多生是非,惹得中原西域尽皆不宁”,一时有了猜测。

永宁长公主的回答,也证实了她的猜测,只给了三个字:“议和了。”

议和了……

大夏与西域,打了那么多年,竟议和了?

陆锦惜有些恍惚起来,道:“那方才那满街的步军营将士,侄媳看着觉得威严整肃,也不像是其他京城驻军一般松散……”

“都是含山关一役的旧部。”

永宁长公主一声长叹,却已经不想再说了,只道,“这些都是朝廷的事了,实也与你牵扯不上什么关系。我说给你,只是叫你心里又个谱儿,免得他日遇着,两眼一抓瞎。”

“侄媳省得了。”

陆锦惜点了头,若有所思,恭谨地谢过。

此时车早已经上了长顺街,走了约有一刻左右。

经过方才那事,谁都知道这车驾乃是永宁长公主的,里头更坐着大将军夫人陆锦惜,是以人人退避。

长公主的车驾,便畅通无阻,一路奔行。

不多时,便已经绕到了贴皇城这面的长街一头,远远便能看见前面车马都停了下来,华服加身的官员们都下了来,相互寒暄着。

街北两座大石狮子蹲着,正面三间大门,已经全部打开。

诸多仆役守候在外,收看请帖,接应络绎的来客,另专有人在门口处录下诸人礼单。

“长公主,到了。”

黑衣的车夫,甩了鞭子一下车,便在车旁恭候。

陆锦惜本就坐在外面,此时搭了一把旁边宫女递过来的手,便出了来,站在一旁稍候。

这一刻,周围一下安静了不少。

一是因为车驾,二是因为从这里钻出来的这主儿——

不少人刚才没目睹长顺街上事情,一直堵在这里的人,全都吓得擦了擦自己的眼睛:五官生得这样精致,仿佛老天赐下的人,满京城都找不出几个来!

坐的还是长公主的车驾……

眼前这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竟是大将军薛况那一位孀妻!

她不是不出门的吗?

不少人又是诧异,又忍不住面面相觑。

陆锦惜当然也感觉到了那些目光,心里觉得好笑,倒觉得自己像是从动物园钻出来的一样。

车驾上,永宁长公主已探出了身子来。

矮凳早已经在车旁摆好,只是递出手去扶她的,竟不是方才任何一名宫女,而是垂手侍立在旁边的冷面男子。

陆锦惜顿时一怔,眼皮一跳。

永宁长公主却极自然地将手放到了他手中,由着他稳稳地扶了下来,双脚落到地面上。

只对他道:“劳你给我当了回车夫。太师府寿宴,你可也去?”

“臣还得回宫,太师府的寿宴,也不方便露面。”那男子面容没有半分变化,照旧沉冷的一片,声音更是肃然,“只怕不能去了。”

“也好。”

永宁长公主倒也不介意,反是一抬眼瞧见了陆锦惜注视的目光,一时笑了起来。只随意摆摆手,让那黑衣男子去了,自己则走到陆锦惜身边来,略领先两步。

“他是皇上身边的一等侍卫,本宫瞧他顺眼,所以叫来当了一回车夫,可也算不得委屈他。”

……

一等侍卫,当了一回车夫。

陆锦惜虽之前便瞧出这人不凡,却也没想到竟是个正三品的武官,只觉得心神一片恍惚。

听着永宁长公主这话,她当然不说什么,点头附和。

周围不少人都瞧见永宁长公主了,挨得近的,便都上前来行礼。

“下官拜见长公主。”

“给长公主请安。”

“长公主也来了,道上可多赖您了。”

……

今日太师府寿宴,难得把正门都开起来。

因有太师夫人唐氏也在后园设宴,所以来往的官员大多携了亲眷,倒显得一派和谐热闹。

上来给永宁长公主问安的,多是文臣,陪在他们身边的妇人,却只跟着行礼,半句话不敢多说。

即便是不少人瞧见了旁边的陆锦惜,纷纷眼底惊异,却也没个人上前打招呼。

毕竟有永宁长公主在,若是一不小心说错话,僭越了,那便是大难临头。

是以陆锦惜保有了几分清净,在这密集的寒暄之中,与永宁长公主一道向着正门去。

“哎哟,永宁长公主,您也来了!”

门口记礼单的桌旁,太师府大管家万保常穿着一身浅褐锦缎圆领袍,一见人来,立时便将身子弯下来三分,笑容也更真诚了些,亲自上前来迎。

永宁长公主笑道:“老太师难得开寿宴,也算是我半位授业恩师,我怎敢不来?不过可没带什么厚礼。来人,礼单奉上。”

身后跟着的宫女,立时将一份精致的礼单呈上,并让开了道,让后头人也把礼物送进去。

万保常双手接过来了,毕恭毕敬,只恭维道:“长公主您来了,即便是空着手,咱们老爷必定也是欢迎之至,怕还得乐上几日的呢。”

说完了,才交下面人把礼单给记上,又忙吩咐一旁候着的仆人。

“赶紧来,亲引了长公主入内。”

“倒不必急,今儿本宫与侄媳一块儿来的,少不得等上一等。”永宁长公主看向了陆锦惜,点了点头示意。

陆锦惜原也没落后脚步,这时便走上来,先将拜帖递上。

万保常其实方才便注意到了陆锦惜,只是永宁长公主没开口,倒不好打招呼。

他任顾氏一门大管家的位置,早有些年份,且不是分管内务的内管家,而是长袖善舞,常常跟着顾太师,处理着有关的人情往来,官场龃龉。

是以今日,才是站到这门口来,亲自迎接远近来贺寿的客人,只为表太师府的客气与隆重。

十几年历练下来,万保常的一双眼睛,早已老辣至极。

门口今日进出的上百号人,每一号他都叫得出名字来,连对方的官品和入仕经历,都一清二楚。

在听见永宁长公主一说“侄媳”的时候,他立刻就知道面前这一位的身份,面上半点诧异没露出来,也挂上笑脸,与迎永宁长公主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给大将军夫人请安了,您也是位难得的稀客呢。令尊陆大人也一早来了,这会儿正在书房里与我家大人叙话,一会儿小人命人帮您通传一声。”

陆大人……

那就是陆氏的父亲了。

陆锦惜来之前就想过,势必是要撞见的,所以也没惊讶,反倒谢过了这位八面玲珑的大管家:“那可真是有劳您了,我来也正想见上一见的。这是今日的礼单。”

说着,也叫人呈上来。

一份礼单,并着两只锦盒,一只狭长,一看便知道里面装的是玉如意之类吉祥的东西,另一只却是一只四四方方的盒子。

万保常不怎么敢打量陆锦惜,即便知道她有惊人的美貌,却也只低垂了眉眼,接过了这一份礼单。

目光,顺着从旁边人捧过去的锦盒上一扫而过。

在瞧见锦盒前面那特殊的铜锁之时,他眼皮猛地颤了一下,险些怀疑自己看花了眼!

八枚狭长的叶片向着八个方向舒展开去,乃是药铺里常见的“天南星”的叶冠形状,中心处才是一扭就能开的锁头。

这样的锦盒,这个形制的锁头,只有外城东那一家回生堂医馆才有啊!

当初,老太师顾承谦那老寒腿的毛病,总上下折腾。

即便是皇上派了太医院几位号称“药到病除”的名医下来,也愣是没看好,天气一冷,照旧疼得钻心,每每总在屋内冷汗淋漓。

他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又怎么禁得起这样的折磨?

万保常曾带着府里上下的仆役,联系遍了大江南北的杏林圣手,一一给老太师看诊过,都束手无策。

最终千方百计,求到回生堂去。

一开始,是苦口婆心,希望能打动这一位脾气古怪的老大夫。

谁料想,人家直接一个白眼翻过来,就赶他们走,见他们不走,差点就拿捣药杵扔他们。

后来他们想吧,讲理不成,不如破罐子破摔,给金银,许高官厚来,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大冬日里头,一群人都给他跪到回生堂门口了,只求着张远志能心软一些,为老太师看诊一回。

结果,回应他们的只是鬼手张一盆温热的洗脚水……

那一股味儿,万保常这辈子都忘不了。

如今见着这早已烙印在心底,恨了好几年的天南星纹锁,他竟然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眼见着那个不懂事的小厮就要将这锦盒与诸多的锦盒放在一起,万保常竟然失态一般大叫起来:“糊涂东西!那也是能乱放的吗?”

这陡然来的一声,着实震惊了不少人。

就连递过了礼单,已经被人引着要向大门内去的陆锦惜和永宁长公主,都吓了一跳。

这时候,万保常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咳嗽了一声,却向周围道:“不妨事,不妨事,教训不懂事的下人呢。”

众人虽奇怪,却也不好多问什么。

永宁长公主倒是瞧了一眼那盒子,露出了然的笑意,携了陆锦惜进门,绕过前头影壁。

“你倒是真本事。要知道,顾太师这腿疾,十三年也没请来鬼手张。”

十三年?

陆锦惜顿时错愕,只觉得鬼手张脾气虽不好,可大户人家请他也不是不去看的,只是嘴上抱怨多一些罢了。

顾太师在朝中位高权重,却也是个为民的好官。

朝野上下,内外百姓,提起之时,多有称赞之言,鬼手张连将军府都治,对着顾太师,也不至于十三年不搭理吧?

她原本还以为,太师府是没请过。

倒没想到,是请了鬼手张,人家不去。

可医者仁心……

陆锦惜皱了眉头:“鬼手张……不至于如此吧?”

“谁知道呢?”

永宁长公主摇了摇头。

“反正人人都说,势必是太师府有事得罪过他。此人医术虽高,偏偏是个睚眦必报的,好像曾放言说,顾太师早年推的‘摊丁入亩’逼死了他家两口人,所以即便是老太师疼死,他也不会去医。还说‘疼起来怕什么,只要半条命罢了’。”

摊丁入亩,乃是对底层务农的老百姓有好处的法令啊。

陆锦惜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这个也不至于就逼死了谁吧?占着田地多的,才会多纳丁银,且也不是纳不起。

“张老大夫,会不会只是不想治,随意编的借口?”

听着,怎么觉得那么不走心呢?

永宁长公主只能叹气:“管他是不是编的,反正跟顾太师不对付就是了。你如今竟然有本事从他那里求来了药,可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还是你有本事……”

永宁长公主这一路上都夸了她好几回了。

陆锦惜不由得思考自己这件事到底是办得好了,还是过了,只能道:“偶然一个动念罢了,还是您指点的。但愿老太师用了药,能有些起色吧。”

说完,她却想起了潘全儿。

这一桩事,倒多赖了他后头的使力。

一开始鬼手张可不也是不愿意给的吗?

这样艰难的事情,太师府没办成,他一个没地位没身份的下人,竟给办妥了。想起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陆锦惜琢磨,若他是真凭本事打动的鬼手张,倒还要高看他一眼。只是之前没来得及细问情况,是以如今倒不知道更具体的细节。

她心里转着念头,也不再说话,只陪着永宁长公主往里去。

永宁长公主时素来与朝中官员们打交道,却并不去后园招待女客的地方,而是就在前厅。是以到了岔路口便与她分开,只道:“你放宽了心去赴宴。一会儿肯定还请了戏班子来唱戏,到时候我们也来,你可留意留意,看看那有没有看得上眼喜欢的。另一则,若出什么事,也只管遣人来前头回我便是。”

陆锦惜听得汗颜。

这是要她借着看戏的机会,物色物色“下家”?

她不好回应,只能应了声,谢过了她,才由另一个梳着双髻的小丫鬟领入了后园。

府门口,却依旧人来人往。

失态的大管家万保常,这会儿早反应了过来,只交代下人把那盒子单独放到了一旁,自己上去打开看了。

里头的一应药方并着几副药,甚至医嘱都在。

这字迹,狂草一塌糊涂,一看就是那个叫他喝过洗脚水的鬼手张啊!

一时之间,万保常只觉得自己一颗老心都跟着跳了起来,捏着这医嘱就忍不住想要撕碎了,像是撕碎那王八蛋鬼手张的脸一样!

又是痛恨,又是欢喜!

这感觉,真是复杂得没边儿了。

他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只道:“我得带着去见一回老爷。门口接应客人的一应事宜,你们先管着,再去请里头白保胜管家来压着,赶紧的!”

说完,他也不看几个下人是什么反应,便捧了这锦盒,一路入了前院,顺着抄手游廊,跑得一颗老心都跳了起来,终于到了当朝一品太师顾承谦的书房外头。

顾承谦已年近花甲,两鬓斑白,传了一身锦缎圆领袍,正坐在书房靠墙的椅子上,与如今的礼部尚书兼内阁学士陆九龄喝茶叙话。

两人是几十年的同窗好友,同科进士,虽官职有差,可历来关系极好。

打从那一夜自大昭寺回来,顾承谦的腿便疼得下不了地,连上朝都不能够了,只好跟庆安帝告了假,在府里好生将养。

这几日天气转暖了,他的腿好像也好了不少。

眼见着外面的雪,一点点地消无了踪迹,连带着心情似乎也开始有一些变化。

只是顾承谦到底也说不出,算好,还是坏。

大昭寺上觉远方丈传下来的消息,他是一清二楚,更知道有无数的眼睛,巴巴贴在雪翠顶。

可又能怎么样?

他这个当父亲的,到底也只能跟所有的外人一样,在不确定的答案里,忐忑,辗转,期待,甚至……

恐惧。

“顾大人?顾大人?”

正与顾承谦说着话的陆九龄,已是见他出神,终于还是喊了两声。

顾承谦的目光,这才从窗外那钻出枝头的小小海棠花苞上收回来,叹了口气:“老了,又出神了。陆兄,你方才问我什么?”

“没问你什么。”

陆九龄见他一个五十几的人,竟比外头风烛残年的老人更叫人唏嘘,也是五味杂陈,想起自己那在将军府受过千般万般委屈的女儿来,心里五味陈杂。

他只道:“是外头万管家,说是求见您。”

万保常?

顾承谦恢复过来的模样,已是镇定自若了,只是一手扶着自己的膝盖,一手搭在紫檀木嵌珐琅扶手椅光滑的扶手上,苍老的声音笑起来:“原是他来了,不好好招待客人,倒来见我。传他进来吧。”

外头候久了的万保常,这才躬身进来,给行了个礼,把手中的锦盒捧起来,禀道:“老爷,今日将军府大将军夫人送来一份给您的寿辰贺礼,是从回生堂来的驱寒除湿止痛药方,还请您过目!”

第27章 画皮之下

听见这话的刹那,顾承谦愣了一下,甚至险些没反应过来,扬了声问道:“哪里来的药方?”

“大将军夫人送来的,回生堂,鬼手张的药方啊!”

万保常声音里藏着几分激动,听顾承谦简直跟记不起来了一样,险些着了急,又给重复了一遍。

“您忘了?”

忘?

怎么可能忘得了?

顾承谦这大半辈子,经风历雨,大风大浪过去不知凡几。有时候大事经历多了,对寻常的一些小事,就不很记得。

但这老寒腿病着旧伤一起发作的痛苦,却每每提醒着他一件事:他是请不到鬼手张的。

天下大夫,实在太多。

可鬼手张就这么一个。

治病,治奇病,疑难杂症解决起来是把好手;

疗伤,辽重伤,刮骨疗毒不在话下;

配药,配新药,常去犄角旮旯、人迹罕至的山里面走,总发现些许百草集上没有之药,且能给寻常药配出不一样的用法。一般大夫慎之又慎的十八反,在他那边是信手拈来。

甚至还有人传,他治病有恐怖之时,为人开膛破肚,从肚子里拿出东西来。

是真是假,顾承谦是不知道。

他只知道,鬼手张不一定真的就能治他这个毛病,可若一定要在天下寻一个可能治的人出来,也只有一个鬼手张了。

可惜府里那么多人,请了他那么多次,到底也没成功。

那老头儿是个倔脾气,顾承谦不知道是对方对医术没把握,还是自己哪里得罪过人家而不自知。

至于摊丁入亩,他自谓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从无半点愧疚。

当初为求看诊,万保常大冷天里顶着一身洗脚水回来。

那时候他跟顾觉非还没闹翻,拖着一条老寒腿,正在他书房里,一面喝药,一面看他画那一幅《寒林双鹤图》。

屋里挂的是才临好不久的《快雪时晴帖》,梅瓶里插着外头刚折回来还沾着几片雪的寒梅,靠窗的棋桌上摆着一局未打完的珍珑。

紫毫笔在书案铺开的澄心堂纸上走动,他悬着手腕,一点一划,甚为写意。

万保常进来很禀过之后,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好似早料到了这个结果,反而笑了一声:“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你们这样‘客气’怎么请得过来?”

这是一句听上去再寻常不过的话。

当时的顾承谦也没有在意,只瞧见万保常那一身狼狈的模样,气得心口发紧,当下就把药碗重重放在了桌上。

“请不来便不请了!老夫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这些年不都痛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年!从今往后,谁也不许再去请!”

一道严令下去,府里人莫不遵从。

那之后,便真的也没人再去过回生堂,只是每到天阴湿寒时候,总有人想起来:若是鬼手张肯治,老太师这毛病,兴许也是能好的吧?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初的场景,却还历历在目。

顾承谦叹了一口气:“我竟都没想过,还有能看到回生堂的药的一日。将军府,大将军夫人送来的……”

那不就是薛况的孀妻,陆九龄的独女,陆锦惜吗?

这一刻,顾承谦看向了红木雕漆茶几那一头的同窗、同科,兼同僚。

陆九龄是要比顾承谦大几岁的,看起来也是一样的老。

他穿着一身藏蓝常服,披着玄青氅衣,就坐在那椅子上,一把胡须老长,怕被外头的风吹乱,用一只胡夹给夹着。

在听见万保常说“大将军夫人”的时候,他便已愣住了。

过了好久,他才向万保常问道:“你刚才说,大将军夫人?”

万保常也知道这一位陆老大人内心的苦楚,更听闻月前大将军夫人病了,还不让去见,如今一听大将军夫人来了,哪里能不激动?

他忙回道:“确是大将军夫人。她跟永宁长公主一道来的,就是我见了都吓了一跳呢,气色很不差,像是病早好了。我跟她说,您正在书房里跟我们家大人说话,夫人便回,今儿来了本也是为了见见您。”

“好,好,好……”

一连声地说着,陆九龄嘴里模模糊糊的,竟然再找不出别的字眼来。

坐在顾承谦旁边,他一张满布着皱纹的脸上,已经是一片恍惚。

万保常有些被他这模样吓住,一时有些惶恐,只有顾承谦,向他摇了摇头,只叫他把锦盒给自己递上来,别去打扰陆九龄,

都是老来苦,他哪里不知道陆九龄那闺女的情况?

一把年纪得了个女儿,当个宝贝珠子一样疼着,爱着,只望着她永远是娇娇女。将来凭借着陆家的门楣,怎么也要留到二十岁,教会她内宅之中的一些事情,再挑个京中或者祖籍江南的诗书儒门嫁了。

如此,非四十无子,不得纳妾。

他女儿半点不用担心日子过不下去。

一切的一切,都打算得好好的。

甚至多次筵席与私底下的聚会里,陆九龄也常常提起,一张脸上都是笑容。

陆氏那孩子,据闻虽没卫太傅家嫡长女卫仪那样的本事,却自是善良温顺,很讨长辈们的喜欢。

顾承谦公务繁忙,又常年为腿疾所困,是以并不怎么出门,只约略见过那小姑娘几次。

印象里,也是温婉柔媚,可人疼的。

可谁能想到?

陆九龄为自家女儿打算的一切,终究没能派上用场。

庆安帝说赐婚就赐婚,半点容不得更改。

陆九龄设想之中的女婿“儒门出身,四十无子前不纳妾”,变成了“将门出身,成亲前就带了个小妾和庶子”。

甚至那个时候,他女儿才十六,家宅之中的事情都没学个完全。

如此到了将军府去,即便有贵重的身份,即便薛况不曾在旁的地方薄待她,甚至之后的五年多时间从未纳妾,可日子又岂能好过?

  如果觉得我本闲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镜小说全集我本闲凉王侯组团当山贼贫僧姜姒虐渣攻略非典型庶女[重生]票房毒药翻身记[金粉世家]重生秀珠[红楼]大盐商[黑客]自由男神不自由[黑客]愤青大神[大汉天子]废后复仇傲慢与偏见(世界公敌),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