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约翰·狄克森·卡尔作品阿拉伯谋杀之夜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虽然他仍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但曾经有段时间我不确定他在说些什么。颠簸的计程车、忽隐忽现的亮光,以及普遍会有的晕车效应,加总起来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我记得有一度(您会问我这件丢人现眼的事情,赫伯爵士)——您得原谅我——我对着车窗外吐得一塌糊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终于可以听懂他正在诉说的事情,何况我对自己遇上警察之后的遭遇,也是一头雾水而且满心好奇。

“‘我才把大门打开3吋左右,就看见你冲向站在那边的警察,’他对我说道。‘那时候要走出去、不暴露行踪地把你捉回来,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后来你倒下来,躺卧之地的右边就有一个地下煤库。假如那个警察去找援兵的话,我知道我们便可以将你拉进地下煤库。于是山姆和我赶到地下室。那时警察正迈步走开,而你几乎就倒在入口的边缘;我们把你拉人洞口,由于你打碎了警察的手电筒,所以他看不见那个洞口。’

“返回伦敦的车程似乎是漫无止境。我记得自己曾一度鼓起勇气,怒斥他是个凶手。他向我发誓他和这桩可怕的命案无关,但是他的说辞难以令我信服。他所提出的诉求重点,似乎是拜托我隐瞒此事件中他那些同党的姓名,尤其是那几位女性的芳名。激辩之中,他说了一句令我紧张不安的话。

“‘喂,这样吧,我告诉你我会怎么做,’他说道。‘都是我的错,是我讨厌那个猪头曼勒宁,是我不满他对我朋友的评论。假如你能以牧师和绅士的身份向我保证,绝口不提他们今晚曾待在博物馆的话,那么我以我的名誉担保,我明天会去苏格兰警场自首,坦承是我杀了马车里的那个家伙。他们绝对不能和这个事件扯上关系。’

“然而,我告诉他我不能这么做,我还记得在一闪而过的光线照映下,他的脸色苍白得可怕。

“‘这么说,我必须想别的办法了,’他说道。‘我得去散散步,好好想一想。’

“经历了这一晚这么多事情后,我对他这般举动感到不知所措,赫伯爵士,相信这种反应您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抵达我所投宿的肯辛顿大街的欧克尼旅馆时,他好不容易才从口袋里掏出刚好足够的钱,来支付那笔惊人的车资。他仍然以警察之姿,护送我走进旅馆;而且为了说明我当下那极度狼狈不堪的状态(感谢上帝,幸好络腮胡已经拿掉了),他捏造了一则故事告诉旅馆职员,说我是在演讲时卷入一场暴动。当时我毫无精神或心思来反驳他;然而,在经历了一场有如你们警察手册中所描述的恐怖之夜后,能再度置身于让人放松的静谧房间里,我知道我必须拿起笔将实情写下来。所有事情的经过,现已揭示在您的面前。而审判我愚行的时刻,也已经到来。赫伯爵士!”

他挥动着手,嗓音嘶哑犹如刚起床似的,然后缩起下巴,闭嘴不语。

第十三章 十一项要点

打发掉老伊林渥斯之际,已经是过了午餐时分,但此刻我只想坐下来,让耳根子清静清静,并且整理一下思绪。想当然耳,我的确是对伊林渥斯发了一顿滔滔不绝且令人敬畏的牢骚,因为我这个人不讲情面——咳!——而且我信奉对他们无须客气的原则。但我还是向他提出保证——尽管我甚至把他吓得有如见到撒旦似的噤若寒蝉——这件事情他绝对不会沾上任何麻烦,而且他所提供的零星线索想必是有用的。其实在我看来,那些线索根本没用!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个。情况是一团混乱,而且事情恐怕是纸包不住火、无法秘而不宣的。所以,当伊林渥斯最后一次打翻我老婆的照片,然后高视阔步走出我办公室时,我也绕着室内踱步,并脚踢家具照例借此来放松一下心情。随后,我用力猛击几个按钮。

此刻,一直在门边用大耳朵聆听的帕普金——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那位副官——走了进来。

我说道:

“坐,臭小子。撇开速记员那些舞文弄墨的玩意儿不管,说说看我们手上掌握了什么东西?”

他一如往常地皱起眉头、搔着后脑勺,接着说道:

“我们手上有一位非常与众不同的绅士,长官,对于电影明星和惊悚片类型,他有着错综复杂的情结。我无时无刻不以为他会装腔作势地自称是保安局的米老鼠。我猜想,此人真的是诚实正直吧?他似乎有点诚实过头而显得虚伪,不是吗?”

“不,我认为他是个诚实正直的人。当然了,还是得查一查。我想想看,卡鲁瑟的报告中提到,他有请指纹鉴定小组到电梯里搜索采集指纹。如果伊林渥斯在电梯里头待过——哎呀,刚才我应该问他介不介意留下指印,如果他真的在里头待过的话,那么两造比对后会符合的……他妈的,我早该——”

“这件事我已经安排妥当,长官,”一副非常像是警察吉夫斯(译注:Jeeves,英国小说家沃德豪斯笔下神通广大、无所不知的人物)的帕普金,用足以令人抓狂的口吻说道。“他下楼时会被挡下来。待会儿我们就可以拿他的指纹来比对了。”

“好极了,好极了,”我说道。“使出你著名的模仿本领,来学一段万事通的模样让咱们瞧瞧,并且说说从伊林渥斯的故事中,你还看出什么究竟来。”

甭想也知道,当然是啥屁也没看出来,不过通常我都会问问帕普金,因为这样会让老子我高兴。此时,他拿出笔记本,随即说道:

“主要的故事大纲,是很容易一点就明的。小韦德、巴特勒、何姆斯、贝克特、普恩,以及两名女孩,共谋设计曼勒宁,想看看他吹嘘夸大自己的冒险经历之后,是否经得起惊吓的冲击考验。他们必须谨慎行事,因为曼勒宁真的待过东方,想必对阿拉伯语有一些了解,而且也不会轻易坠人漏洞百出的拙劣陷阱。计划中的关键人物,当然是‘伊林渥斯博士’,此角必须担负绝大部分荒诞不经的对白——问题是,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呢?他们之中无人适合此角;惟一具备考古学养的何姆斯,因曼勒宁认识他也见过他而不予考虑。我们可以这般依此类推,这方法您是明白的。小韦德有饶舌瞎扯淡的天赋,也具备一些伊林渥斯的学识,但他必须扮演老杰·韦德,因为他长得太像他老爹,而且他也是惟一能扮演老韦德而不引发疑窦的人。曼勒宁虽没亲眼见过本尊,但他应该看过照片上的老爹。贝克特和伊林渥斯一样会说阿拉伯语,但在学识方面和扯淡工夫就不行了。巴特勒有一副好口才,但没有考古学识也不懂阿拉伯语。

“所以他们踢到铁板,没辙了,后来他们才想到可以打电话给演员介绍所,问他们是否有人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完整资历是要会讲语言、懂历史遗迹……”

我说道:

“对演员介绍所来说,这真是见鬼的离谱要求。总而言之,我们知道那家介绍所的公司名号(布兰纳,没记错吧?),因此我们可以拨电话过去。”

“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帕普金一边像吉夫斯摇头晃脑地说道,一边拿出另一本笔记本。“雷蒙·潘德洛的完整资料尽在于此。”他话声暂歇,目光毫不客气地望着我。“碰巧,我说啊,这真是太碰巧了,他们知道有个人完全符合客户的要求。”

我用了一些更坏心眼的言辞来回应。

“这么碰巧。如此说来,所以滔滔江水汇集于一地,天文星象交错于一处啰?帕普金,这个说法我不喜欢。”

“还是老样,我自个儿倒是挺喜欢的。让咱们来切入事情的核心吧——请原谅我,让您来切入核心。布兰纳介绍所擅长为私人派对提供特别节目的服务。如果你想在贵千金的宴会上弄来一支舞蹈管弦乐队,或者想帮一个单身汉派对找来十几个歌舞女郎,抑或是需要一个女高音歌手甚至多达一团马戏班演员来做余兴演出,只要一通电话过去,他们就满足你的需求。”

他翻开笔记本。

“雷蒙·潘德洛,32岁,生于伊拉克,父亲是英国人,母亲为波斯人;对英国的风土人情颇为熟悉。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天赋异禀。4个月前才从巴格达来到英格兰。”

“哇!”

“是的,长官。我跟介绍所的某个家伙谈过,他本来似乎烦恼得有如芒刺在背,不过现在已经放心多了。10分钟前我跟他谈过了,并且取得一些有用的情报。潘德洛跟他说他(我指的是潘德洛)是英国贵族之子,成年后——成年人的堕落是恶名昭彰、有目共睹——当大英帝国在1919年获权统治该领地时,他去英国学校注册就读,然后担任观光客的导游——请注意,是导游哦——带他们去游览名胜古迹。他21岁的时候前往巴黎;他在音乐厅演唱,同时也扮演一些角色。此外,他还是个专业舞伴。他似乎惹了一些麻烦,根据他的说法,有个女人毫无根据地对他提出控告,说他试图敲诈勒索。”

“我的天啊,帕普金,我就是担心这种事情。”

此刻,我那忠心的猎犬看着我,仿佛在揣测我心里打着什么算盘,但结果他只是嘶嘶作声,接着把话说下去。

“然后他来到伦敦,但4年后回到他的出生地巴格达。大致上就这样了。还有一件事,4个月前他重回本地之后,一直是穷困潦倒。邀请他去唱歌演戏的机会不多。不过,昨天韦德—伙人打电话去介绍所询问有无符合他们需求的人选时,他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潘德洛。”

“电话是谁打的?”

“巴特勒。他提供20基尼(译注:Guineas,相当于21先令的英国旧金币)给出任此角的人,因为这名演员必须临时抱佛脚,赶紧进入状况才行;他是正午时候才打电话的。他跟他们说,叫那个男人下午两点钟到皮卡迫利(译注:Piccadilly,伦敦繁华的大街)的酒吧和他碰头讨论细节。昨天晚上卡鲁瑟突然对那伙人提到有个名叫雷蒙·潘德洛的男子遇害时,难怪那个名字没有引起他们任何反应。他们根本没听过那个名字;或是说,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没听过。”

“喂,你这个卑鄙小人,”我对着他吼叫,“你是对老杰·韦德的女儿意有所指吗?”

帕普金说道:

“好啦,好啦,长官,我不一定是在暗示什么。我只是在概述可能的情况。我的推论是这样的:

“潘德洛谈妥要演出这个角色,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那染成灰黑的假络腮胡;他要去扮演伊林渥斯博士,而巴特勒和杰瑞·韦德似乎都强烈主张:要扮演学者,一定得戴络腮胡。他的眼镜上面系有黑色缎带;这样看起来便非常有学者风范,就像咱们的朋友菲尔博士一样。他头上朴素的高顶丝质礼帽和身上的晚礼服,是他从事职业舞伴时期的行头,如果您还记得的话,卡鲁瑟在衣服里面找到巴黎的商标。所有的线索全都吻合,即使那些疯狂古怪的小鬼——啊,没有那么疯狂古怪啦,我指的是他们之中的某一个人。您别发火,长官!

“最后,如果伊林渥斯没听错的话,潘德洛一定是比伊林渥斯晚抵达博物馆10分钟左右。之后到11点钟的这段时间里,有某个人杀死了他。话说到这儿,我无须向您指出,若说是有个外来者偷偷摸摸潜入干下了此案其实是微乎其微,虽然是有这种可能性。现在这会儿,所有的演员卡司尽在咱们——尽在您眼下。您以为呢?”

我得承认帕普金说得没错。我将他那番话深思细想了片刻,旋即走到窗口眺望泰晤士河沿岸。然后我问他还有别的事吗?有的。

帕普金继续说道:

“有了伊林渥斯的说辞,关于卡鲁瑟昨晚碰上的怪事,绝大部分现在都已获得合理解释。是绝大部分哦!我们可以把整个故事连贯起来。不过,还是有几个论点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其中有的说不定很重要,有的却不然。您得把那些小鬼抓来申斥一番;当然也包括那位忠心耿耿的普恩,他可能是您心目中排在最前头的主要证人,因为他整个晚上都守在门口,而且从他所站的位置,可以将大厅看得一览无遗。所以啰,这些论点有些您可以一眼就马上厘清,有些却可能棘手得费一番手脚。

“就在他们从霍斯金巡佐手中夺回真正的伊林渥斯之后,昨晚那帮人关掉电灯,以飞快的速度撤离博物馆,并且做了一件事:他们一起约定好,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矢口否认昨晚去过博物馆。他们担心的是伊林渥斯;他们在老杰·韦德的宝贝博物馆里恶搞,而且还把伊林渥斯锁在电梯里头,这些事情,他们希望他不会告诉老杰——他们认为巴特勒或许可以把伊林渥斯安抚得服服帖帖。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一桩谋杀案,除了两个人之外。这例外的两个人,一个是巴特勒,另一个则是凶手;据我所知,巴特勒搞不好就是凶手。至于其他人嘛——嗯,恐怕我也心存质疑。”

帕普金的语调显得沾沾自喜。

我说道:

“你把我当作傻瓜啊?他们当然是毫不知情。要不然的话,普恩若知道有一具刚死的尸体被塞在马车里,他就不会兴高采烈地在黑暗中跳舞、咏叹那一群亡灵了。你说对了。普恩是深爱着那个女孩,而且对大伙儿也同样是忠心耿耿。但是——”

“但是,正如您所说,”帕普金伶俐地插了进来,“这会儿,命案之事已经曝光,他们非谈谈不可。因此我建议您锁定这几个论点。我刚才说过,其中有几点可能很容易理出头绪。我已经作好一张表单,伊林渥斯博士的故事所无法解释明白的要点,全都列在这张表单上头。您的副本我也准备好了,”他将副本推过桌面,“如果您允许的话,我现在可以来检视一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要点牵涉的是实际面,而第二部分涉及的是理论面。请容我继续叙述下去:

第一部分:

一、博物馆正门内的煤灰足迹,也就是卡鲁瑟在地上发现的那些无法辨识的污点,究竟是怎么来的?

注释:死者的鞋底覆盖着一层煤灰,因此足迹想必是他所留下来的。他踏入博物馆之前究竟待过什么地方,才会在白色大理石地上留下足迹?

二、那张在曼勒宁口袋中寻获、并打字写道‘亲爱的G,非有一具尸体不可——一具真正的尸体’等等的便条,究竟是怎么回事?

注释:用何姆斯的打字机所写,根据曼勒宁的说辞,是在何姆斯公寓捡到这张便条,与伊林渥斯所认知的伪‘谋杀’说法完全无法吻合。

三、卡鲁瑟所发现的一大块煤炭,毫无来由地被投掷在市集陈列室的墙上。这是怎么回事?

注释:此事伊林渥斯没提到,也没别人提起过,可见此事和命案似乎并无关连。最适当的盘问人选是普恩和贝克特,前者所在之处可以将大厅瞧个一目了然;后者在10点35分(左右)正好待在市集陈列室,当时伊林渥斯博士则抵达博物馆。

四、那副黑色的假髭须究竟有什么样的奇异经历?

注释:这副要由贝克特佩戴的髭须,依据何姆斯的说法,是昨晚稍早连同匕首被何姆斯放置在大厅的楼梯某处。它和匕首似乎一起消失不见。后来,贝克特在博物馆的地上找到它;接下来,我们不知它何去何从,但卡鲁瑟却在原先置放匕首的上锁玻璃陈列柜里找到它。这事有什么含意?可盘问在那里值班的普恩。

五、众人于11点钟之后的某个时刻离开博物馆,而蜜丽安·韦德为何后来又重返博物馆?

注释:卡鲁瑟在12点25分发现尸体之后没多久,蜜丽安·韦德返回后墙栅门。门是上锁的,但她有钥匙。她把卡鲁瑟误认为罗纳德·何姆斯,并且说道:‘我看到你这儿有亮光,但我想你不应该在这儿的啊。我以为你已经回你公寓去了;我正要过去那里呢。有什么不——?’在之前那一段时间里,她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返回现场?

六、她返回博物馆之后,当卡鲁瑟告诉她现场有命案发生时,为什么她打电话给人在何姆斯公寓的哈莉特·克尔顿——而且还掩饰自己的声音?

注释:如果她只是想通知、警告他们有命案发生,为何不是对他们任何一个人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似乎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七、(最后一点)那本食谱和本案有何关联?

注释:此为不必要之物。

“我认为,”帕普金审慎地板起脸孔说道,“以上这些便是需要注意的论点。当然啦,用意只是要让故事可以连贯起来,并且合情合理。对了,我遗漏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潘德洛踏入博物馆的时间约莫是10点45分,而巴特勒在马车里发现尸体的时间大概是11点左右,在这15分钟内,每个人的行踪为何?您知道的,这份表单文件只是拿来消弭疑点用的。不过,我还是诚心诚意地建议,一旦您找出这些疑点的解答时,您就等于知道凶手的真面目了。”

“你真是贴心啊!”我告诉他,就算没有变出这份别致的表单文件或条例事项,这个道理不用他说我当然也明白。帕普金这个家伙啊,凡事到他手上皆会被列成一份清单。哈!“这么说来,”我说道,“在这个案子上面,咱们尚未盘问任何人,你就已经洞察先机、可以先发制人了。”

接着他又说了一堆废话,内容无非是我身为警署的一员,心里怎能事先没有个盘算。但我非常不客气地叫他闭嘴;我跟他说,假如他还有别的提议,就请快说吧(仿佛我这个人对他心存偏见似的!)。好啦,他那份表单的第二部分如下——我拼命忍住不生气;直到现在,我仍然满腔怒火即将爆发:

第二部分:

八、昨天下午5点钟,伊林渥斯博士收到杰佛瑞·韦德的电报。这电报是怎么回事?

注释:这份从南安普敦发出来的电报,邀请伊林渥斯当天晚上10点半到博物馆,并且表示杰佛瑞·韦德大概能够提早回来。显然他未能如愿以偿;当时他人在哪里?这其中有何含意?

九、昨夜雷蒙·潘德洛为何那么晚才到达博物馆?

注释:这一点很关键,虽然其重要性不像其他论点那么显眼。原本被设计要扮演冤大头的曼勒宁,受邀在11点抵达博物馆。可想而知,为了检视场地以及和其他人进行排演,潘德洛一定有被告知到达的时间要提早许多。这个道理连3岁小孩都知道。但是,他却一直到10点45分才出现,离预计开演的时间只剩下15分钟。事实上,我们知道伊林渥斯——他先到而被误认为潘德洛——在普恩和杰瑞·韦德两人眼中已经是迟到甚久。

十、这群人当中,有谁是医科学生,或者具备解剖或外科手术的特殊学识?

注释:分局法医马斯登医师的证词指出,呈弯形的刀刃能一刺贯穿心脏,若非令人啧啧称奇的歪打正着,就是凶手具备医学知识。

十一、(最后一点)伊林渥斯博士进入博物馆之际,蜜丽安·韦德在地窖干什么?

趁他尚未发表一本正经啰唆琐碎的注释前,我就此打断他的话。说到这11项要点,其中有3项是直接指涉蜜丽安,这让我很不爽。听我说,这个女孩我很熟;如果你们想知道原因的话,我告诉你们这个令人难堪的实情吧:我是她的教父。把别人惹毛一向是老杰的拿手好戏,而且他还乐此不疲。不过我了解他的心智古怪爱开玩笑,所以我从不跟他计较。至于这个女孩嘛,她是有可能变成令人振奋上火的小辣妹;事实上,我不能说她没有那方面的特质,当我读到卡鲁瑟的描述时,我心里想的正是这么回事。但是,像这样的事件,她绝对不可能会沾上边的。

帕普金说道:

“这宗命案,他们全都搅和进来了。我对您的教女并无任何指控。我只是提出问题;当时她在地窖干什么?我会提起这件事,只是因为在本案中,煤灰的气味可说是无所不在。我个人觉得这一点可能很重要。”

“是的,但这关地窖啥事?这个该死的地窖一定跟她有什么牵连吗?有什么证据指出她待过地窖?”

“您相信伊林渥斯的故事,是吧,长官?”

“就算我相信吧,那又怎么样?”

“好极了。他的陈述是——我的笔记本这儿有记载,而您也可以在速记员的报告书上找到——他说,当他正要走向馆长办公室的时候,发现楼梯左侧的门是开着的,并且有一位身穿红色女装的年轻女士从那里走进来。现在再来看卡鲁瑟的书面报告。那扇门是通往地窖,而且只通往地窖。因此那时侯她待过地窖。我的证明到此结束。我并未指控那个女孩任何罪名,我甚至没说这件事必定事关重大;我只是指出她在地窖那里待过。当务之急,是该做决定的时候了。您要下达什么样的指示呢?”

我真是恨透了帕普金那张脸。

“职务上,我会交给海德雷全权处理,”我说道,“并且让年轻的贝兹协助他。不过从此刻起,一直到我将疑点理出一些头绪为止,此案还是先由我来负责。替我拨电话给老杰·韦德,别找任何借口推托。现在就给我快滚吧。”

我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此刻所有的业务都得暂放一旁。我坐下来,耳朵听若罔闻,脑筋不断思索。不管我跟帕普金说了什么,这个案子怎么回事,你们可都瞧清楚了。从许多你们也早已察觉的迹象来看,我确信蜜丽安认识潘德洛那个家伙;我会如此确信,是凭借着一个小小的线索,而这个小线索没让帕普金的高鼻子给嗅出来,即使他在陈述要点时有提到过。当她得知命案发生,并且看见潘德洛的尸首时,为什么她要掩饰自己的声音打电话给哈莉特·克尔顿?

好吧,我是不认得那个姓克尔顿的女孩。说老实话,自从蜜丽安开始女大十八变、变成一个令人垂诞欲滴的小太妹、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摆起臭脸嗤之以鼻之后,我就有三四年左右没见过她了。我惟一想得到的事情,就是她这个人胆大包天,这次的案子便是一例。按照大家的说法,克尔顿这个女孩是她的闺中密友。过去18个月来,她和蜜丽安待在海外比较落后的国家,而且她们一起搭船返乡,说不定她知道一些内幕。潘德洛从巴格达来到英格兰,那是4个月前的事。蜜丽安从巴格达回到英格兰,那是一个月前的事,而且才刚踏上国土就被老杰勒令前往诺福克的姑妈家——那位姑妈正在船上等她自投罗网——直到老杰自己回国后再来收拾残局。当你离乡背井和亲友分开几近两年时,没有好借口是不会干那种事的。终于,一张内容提到蜜丽安的剪报,出现在潘德洛的口袋里;卡鲁瑟也表示,众人当中显然有人对“雷蒙·潘德洛”这个名字有所反应,而那个人就是哈莉特·克尔顿。蜜丽安见到尸体时,似乎是认得死者的脸,她的反应和克尔顿如出一辙。从所有这些尚未能证实、且不为外人道的细微迹象来看,一个惊人的大发现就此诞生了。

我不太懂女人,也只娶过一个女人,但总而言之,人们之所以会吹嘘自己有多懂女人,目的无非是要创造出警惕世人的箴言。不过啊,有两件事我可是清楚得很:其一,会喜欢戴圆顶礼帽、耍戏法这等行业的女人,我一个都没遇过;其二,除非是某种极其私人的因素,否则能够忍住不惊慌尖叫的女人,我一个都没见过。昨天晚上,蜜丽安一逮到机会,就偷偷摸摸来到电话旁边。这是可想而知、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如果她胆战心惊的理由,只是因为有一具尸体出现,而非那具尸体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话,那么她应该是打电话至众人聚集的何姆斯公寓,对任何一个接电话的人冲口而出:“有大麻烦了,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赶紧编好应急的说辞;他们已经在这里发现一具尸体了。”然而,这不是她的第一个念头。不,不是的。她第一个念头是私下找克尔顿商量,提醒克尔顿某件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件事万万不能被别人知道。如果她在电话中说:“我是蜜丽安,”那她只得先讲一些寻常消息,这意味着在卡鲁瑟逮到她讲电话之前,她根本来不及将特殊讯息放出去。她想要说的并非“这里有一具尸体,咱们全都惹祸上身了”;而是“潘德洛死了,你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守口如瓶”。在她眼中,这个麻烦更为棘手。因此她要找哈莉特时,才会将自己的声音伪装起来。

听懂了吗,你们这些小呆瓜?尽管帕普金嗅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事实已是昭然若揭: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在蜜丽安心目中,它重要到必须先跟哈莉特谈过之后,才来告诉其他人凶杀案的消息。有件事她才刚刚知道,那即是死者的身份。这表示她、或者克尔顿、抑或是她们俩,曾经跟潘德洛打过交道。

难道你们不认为她讲电话的方式,便是一个牢不可破的证据?我是这么认为的。由于整个心思尽是想着死者的身份,因此蜜丽安显得神志恍惚,遂把发生命案的事实抛之脑后。这种行为,大概是犯下所谓“卤莽轻率”之过的女子会有的举动;但绝不会是犯下杀人罪的女子会有的表现。

尽管如此,这当然还是一桩令人不愉快的案件;而当他们告诉我老杰·韦德已经在电话线上时,我并没有觉得舒坦些。我决心一鼓作气,好好面对眼前的局势。我开口说道:“哈啰,老杰!”而他咆哮着说:“哈啰,老赫!”他那高亢嘶哑、咄咄逼人的声音,并未因电话的传递而变得短促发颤,你得将听筒拿离两呎远。情况是有些不对劲。当我说:“你知道我打这通电话的来意”时,他的反应一反常态:也就是说,以往提出一个相关问题时,他通常会回答:“天气不错嘛,你说是吧?”接着假装得了老年痴呆症而不明其意,直到你又说:“喂,你这个天杀的老蠢蛋,先拿铁锤把自个儿敲醒,再来回答我的问题吧。”他才会以平常语气回应:“啊,这才像话嘛!”接着哈哈大笑,旋即导入正题。

出乎意料地,这一次,我听见他低声嘀咕:

“嗯。电话一响,我心里想应该是你,”他停顿了好一阵子,害我以为电话断线了。“这案子真叫人不舒服,老赫。你忙吗?”

“忙得不可开交。”

“噢,我只是在想,假如两点钟你可以过来我这儿,我现在人在博物馆。潘德洛的房东跟我联络了,她说她手上有很重要的线索。老赫啊,情况很糟糕,真的非常非常糟糕。”

这是我认识他以来,首度觉得他讲起话来老气横秋。

第十四章 食谱的秘密

两点钟一过,我遂抽空前往博物馆。中餐吃得不合我意——通常不会这样的;脚上的鞋子又绷得太紧。在这段时间里,惟一新出炉的消息是:伊林渥斯的指纹和电梯内找到的指纹完全吻合;那台电梯有些时日没使用了,那些指纹是电梯里头仅有的收获;这意味着老小子的说法有部分真的是实情。在公务上,我派海德雷全权负责此案,书面报告也转到他那边去了。再说,今天明明是6月天,但偏偏不像6月天,反而酷似多雨湿冷的10月天。

博物馆的大门当然是紧闭着,但一把把雨伞犹如黑簟发芽似地环绕在门前。我走向值班警员的途中,恣意率性地推开两三个挡路的家伙;帮我开门的是华勃顿,他是老杰雇用的日间管理员;和普恩不同,此人是一位威严十足的士官长。

尽管这地方我进去过几次,但是在听了卡鲁瑟和伊林渥斯的描述后,我对这里是更加有概念了。在犹如月光照映的灯光效果下,一切看起来是既熟悉又透露着古怪,甚至连马车车辕挺出来的方式、大厅中央玻璃柜上面所反射映现的绿白瓷砖天花板景象,也是如此眼熟又陌生;然而,此时此景绝非我在梦中神游所见。他们告诉我老杰自个儿在他的馆长办公室。

馆长办公室里面非常阴暗。老杰没有打开任何电灯,室内惟一的光源是来自盥洗室的窗子,由于窗户洞开,雨水正从那里泼溅进来。即使如此,我还是分辨得出来这是一个富丽堂皇、空间宽敞的办公室。在桃花心木桌的后方,老杰斜靠椅背坐在旋转椅上,脚上的真皮长筒靴撑在桌沿边。他望着窗口,身体纹丝不动,白髭须下叼着的香烟已有一吋长的扭曲烟灰正悬挂着。灰暗的光线下,我看见他的太阳穴凹陷、目光出神茫然。他没有转过身来,只是动动靴子发出咯吱咯吱声,并且朝一张椅子颔首示意。凭着万贯家财,老杰毋需降尊纡贵光顾任何店面,惟一例外的是50先令的服装店;这不是因为他吝啬小气——他可不吝啬小气——原因是他对高价奢侈的华服打心底深恶痛绝。

我坐了下来,然后我们俩听那雨水飞溅声听了一两分钟。

“老赫,咱们俩认识很久了,”他说道。

我记得当时我点点头,并且说:“是啊!”这般情景,真像是若干年前我们还在桑孟塞的时候;但我没想到,在过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还会听到他说出这句话来。

“我只是坐在这里想,”老杰以一种好辩的口气嘟囔着。“以前啤酒是一夸脱5便士,你可以在酒中掺入肉豆蔻,把它加热。回顾过往,快乐的记忆点点在心头。不过现在,你位居助理警务署长,有了官阶和一切……可是,老赫,你并不是警察。”

“照你那种说法,你就不是生意人了,”我说道,“不过,你依旧是一位身价百万的富翁。”

“唉!”老杰想了想,喟然同意。

他略微转身,烟灰便从香烟上头掉落;他的手开始在太阳穴上下轻按,眼睛也眯了起来,仿佛无法看清面前的景物。你们知道习惯戴眼镜的人,一旦把眼镜拿下来,就会露出迟钝呆滞的表情吧?在双手轻揉的动作下,他的面容就有这种表情。

“昨晚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我接着说道,“你可能都知道了,也可能还不知情。一个名字叫做威廉·奥古斯都·伊林渥斯的男人,今天早上走进我的办公室,把详情一五一十地全告诉我了。”

“所有的事情我也全都知道了,”老杰咕哝着说道,嘴里仍咒骂不止。“蜜丽安和杰瑞今天早上跟我说了。我猜他们知道除了坦承之外,别无他途。他们认为自己从此将会有许多麻烦缠身;我跟他们说这个可能性很大,并且趁机教训他们。”

“事实上,老杰,他们全都和麻烦扯上边了。审讯会将在后天举行,验尸官要是听到有这场愚蠢的化装舞会,一定会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老杰把身体坐直。一旦跟他提到任何官方当局,尤其是警察单位,那就像是提一桶水泼在一只脾气暴躁的狗身上。他再度气得怒发冲冠。我兴致盎然地发现,他大概会跟这些孩子们站在同一阵线上,并且不会特别严厉斥责他们。至于警方嘛,他倒是会百般刁难恶意相待。

“哦,是吗,他会这样吗?”老杰问道。“验尸官会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这位验尸官是何许人也?他叫什么名字?”

“先别管这个。昨天晚上在博物馆里头,那群人当中的某个人,杀了那个名叫潘德洛的男子,这件事你想清楚了吗?”

“嗯哼。是的,”老杰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想清楚了。我看,这件事一定会闹得人尽皆知,对吧?在这样的情况下……”

“什么样的情况?”

他的双手又在脸颊两侧上下轻揉起来。但对于我的问题,他却闷不吭声。

“听着,老杰,蜜丽安跟这桩命案有关吗?”

“是的。”

  如果觉得阿拉伯谋杀之夜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约翰·狄克森·卡尔小说全集犹大之窗我的前妻们歪曲的枢纽燃烧的法庭青铜神灯的诅咒女郎她死了逆转死局亡灵出没在古城/连续自杀事件孔雀羽谋杀案皇帝的鼻烟壶耳语之人独角兽谋杀案沉睡的人面狮身阿拉伯谋杀之夜三口棺材女巫角绿胶囊之谜九加死等于十宝剑八,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