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安妮宝贝作品得未曾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仁波切微笑着说,他就是。

我说,桑济,你为什么觉得自己不是?

桑济说,我们这里学生很多。每个人都是备受考验的。

廿四

他让我去看下午五点钟开始的辩经。我旁观了一个小时左右,当僧人们结束辩经开始围聚在一起念诵经文,天色已黑,空气也变得寒冷。九月的拉卜楞寺,白天的气温大概是七到十八度,晚上则应该是十度以下。

回去僧舍,屋檐下的灯已亮起。这是离去之前的夜晚。晚餐他想准备火锅。火锅是很受拉卜楞寺僧人欢迎的一种聚餐方式。他一个人在客厅的木桌子上准备了所有的东西,用来涮火锅的材料十分丰富。

久美和仁波切都在。吃完了晚餐,他们有事先出去了。我们终于觉得有些放松,几个人抛开所有严肃的正式的话题,完全敞开,胡乱聊天。

因为桑济的兴趣是如此广泛,所以谈到的话题,飞速转换:人是不是由猴子变的、希腊神话、科幻电影、美剧、罗马角斗场、蒋介石、袁世凯、明清的朝代、德国人和日本人、耶稣、穆罕默德、梵蒂冈、犹太人、希特勒、黑人、马克思主义、凡高、艺术家、自杀、前世、轮回……然后又做脑筋急转弯,猜谜语,互相哄笑。迟迟没有散去,一直在说话。

最后又问了一些问题。我问他,觉得自己跟久美之间有区别吗。久美是一个很单纯的僧人,在寺院里,不怎么出去,跟外界几乎没有联络。

只能说我有过他那样的阶段。但可能我不满足那种安逸状态,我是愿意尝试的,而且不怕尝试带来的任何后果。好奇心让我这样去做。一种选择或者说自由是需要付出某种代价的,要承受它。但很多人最后会望而却步。

仁波切虽然很年轻,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稳重很多,这跟小时候受的训练有关吗?他很会照顾人,把自己放在一个谦逊的位置上,温柔、优雅。所有的仁波切都是这样的吗?

也是通过经历培养出来的。他有很多压力,要做一个地方的精神领袖,管理僧人和僧院的大小事情。照顾更多人,也去寺院学习,看很多书,上很多课。他经历过很多,心比较柔软。通过所经历的事情是可以学习的。

现在很多人对修行感兴趣,你有什么建议吗?

藏人不说宗教。是说一种理,法理。佛教是一种理论,一门很独立、很缜密的学问,当然同时它可以被当作宗教。太多人追求一致很容易就凝聚起来,一旦凝聚起来就需要一些规矩,不然会乱。这时一个人就要起到自己的作用。

在对佛法的学习中,很多人因为觉得没有新鲜感而放弃最重要最真实的东西,去追求特别的、神秘的、不一样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其实是快速的、廉价的。我们应该去追求佛法的来源,学习用佛陀的智慧来分辨是非。

很多人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弄错了。比如打篮球,首先要了解球是怎么弹跳,了解规则,然后跑动,试着怎样把球扔进筐里。如果一开始就要扣篮或做一个很难的动作,是不可能的。但更多人想要的是一条快速的道路,没有用跟得上自己智慧和烦恼的方式去学习。

格鲁派认为,你不一定在开始就帮助别人,而是要为做这样的事制造条件。积聚很多福德,就会有很多可能性和力量。观察、认识一个僧人或观察各种宗派的关系协调,试着去认识他们,看他们是怎么学习、怎么行动,累积智慧或物质,这都是在积累福德。多去闻思,闻思之后再去修。

但我见到的另一类人很多。这类人通常自我非常强大,或者认为自己就是佛陀或观世音菩萨。我曾经遇到一个人,他说两个法王都是他的朋友,以此表现自己的特别。格鲁派不提倡这些,包括自己有神通、特殊能力或是一些特殊的机遇,都不会向外面显露,这都是自己的事情。他们尽量试着控制自己的心,在外人看来是很谦卑的。

汉地很多人刚开始学习藏传佛教很热情、很积极,后来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去做各种奇怪的事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够坚定,容易动摇。

成为僧人,你觉得是比较幸运的事情吗?

在佛教里来说应该是,因为可以更接近地了解经意。

作为一名僧人,有一种使命感吗?

我没有任何骄傲。连谦虚都没有。

怀疑叛逆的精神和独立的想法,是藏传佛教的僧人看重的吧。

佛法的所有窗口都是打开的,可以随时出去看看。很多僧人去看别的宗教,想知道跟佛教有什么不同,一些人可能因此而找到佛陀的道路。佛陀会教人分辨,所以他会讲不一样的法。比如两种东西的区别,你懂得越多就越可能了解。如果只喝过红茶,你会觉得这就是最好喝的,所以要多去喝,到一个阶段时,那种分辨就是你的智慧。如果你看过《古兰经》和《圣经》,就不会被单一的东西说服。

你刚开始对这个桌子的认识,后来的认识,以及尝试运用各种见地去了解这个桌子,这是一个过程。佛教徒需要每时每刻都在处理心,处理见地。

普通僧人可以享受宗教带来的温暖,虔诚地去转佛殿,得到内心的安宁,但越是单纯越容易破灭。佛教也有严格的戒律,只是戒律的核心超越于这些限制。人们会说,你要有戒,不要破戒。最好的戒律是超越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持戒。

你是说,人的修行,一开始要遵守戒律,但最终应该获得超越。

如果只想安静过日子,戒律可以让你更好地保护自己。但也有僧人不仅仅想这样,他需要超越痛苦,做到更多,去引导众生,思想和行为就要达到更高的标准。一个真正的智者,如果内心达到很高的层次,可能不持戒而是完全超越它。真正寻求真理的人,会超越于道德和人为的范畴,觉得那一切都是局限的。但一开始要遵守界限,没有遵守就不可能打破。

这些话,像是在描述经常有人谈起的更敦群培。

更敦群培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提醒着你,不要落入自己的妄念当中。比如他把烟塞到佛陀像的嘴巴里,这行为好像是一种亵渎,但动机是让你清楚这都是幻觉,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人需要这样的刺激和警惕,不然会陶醉于自己制造的梦一样的感觉中。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让别人把自己看得像一个疯子,其实比任何人更关心佛教。人们往往评价一个人多么聪明,多么智慧,但同时又不对他抱有敬仰之心,因为他们觉得那是只属于他自己的智慧,而不能分给其他人。他们喜欢对方既有智慧,又有某种永远不变的确定性,所以最终会选择比较安全的那个。如果得到同样的东西,他们不愿意冒更多的险。

我会欢迎冒险,但不会因此特意去制造一个。一个修行者,只要一直在思考、在怀疑,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在实践佛陀的理论和内心时,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是疑惑、恐惧,也会有失望。比如觉得一些人的内心和行为很愚蠢,看到有人甚至连佛教的门都没摸到却有很大的傲慢。修行的动力是慈悲心,但它很容易受到挑战。一些人很难让你的慈悲心生起。

那么你如何去确立和加强慈悲心?

希望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所有真正佛教徒一开始修行的目的,所以一些思想的分歧不应影响慈悲心的生起。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不管是谁,都会救他。你需要去解除他的痛苦,而不管他是什么身份。

现在很多人对佛教抱有误解。一方面是没有真正阅读佛教经典,理解释迦牟尼的真正观点,另一方面是现在的一些佛教形式,让人觉得功利、表面化并且充满索取。比如很多人去寺院,只为了烧香拜佛,祈求实际利益。

人有自己的意识和倾向性。佛教的奥义太深了,一条鱼怎么能了解大海。

廿五

  如果觉得得未曾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安妮宝贝小说全集得未曾有月童度河安妮宝贝中短篇作品眠空清醒记蔷薇岛屿莲花告别薇安二三事彼岸花八月未央素年锦时春宴,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