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作品老身聊发少年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奶奶,我这就去抓!”

“孙儿真乖!”顾卿喜笑颜开地看着李小呆头也不回的往菜地里奔去了。

噗,意外地好哄!对付这种乖小孩,只要把他自己绕进去就行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两个便宜孙子,感谢她吧,让他们沉闷的童年生活里留下了一些有意思的回忆!

“你怎么来了?”李小胖嫌弃地看着一身大衣裳的李铭,“你别给我捣乱!”

李铭向来不怕他的哥哥,他整了整衣裳,将袖子卷起来,袍子下摆别到腰带里,“奶奶说她想吃鸭子,我来抓鸭子。”

“什么?”李胖心神一震,悄悄看了一眼顾卿那边。后者正一脸期待的看着他们这边。他朝李铭伸过头去,威胁地伸了伸拳头。“奶奶是我的!你要敢用撒娇装傻那套跟奶奶卖乖,我就揍你,听到没有?”

李铭心里冷笑一声,哼,就你那体型你还揍我?我一撒丫子你拍马都追不上我!

“怎么了?兄弟两个要好好相处哟!锐儿,你是哥哥,要带好弟弟一起抓鸭子,别给鸭子啄了眼睛!”顾卿一脸满足地坐在阳棚下,满心自得地看着兄弟两个“亲亲热热”的凑着脑袋说话。说是照顾弟弟,其实她早就吩咐了旁边一堆下人看着呢,绝不会让两个小家伙被鸭子叨着的。

他们个个都是人精,若是小主子追的烦躁了,还会不动声色的把鸭子赶到小主子的身边,让他多些兴致。

唔,她真是个很棒的奶奶呢!

“知道了,奶奶!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李锐冲着顾卿灿烂地一笑。见李铭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他,他接着就着那个灿烂地笑容龇着牙说:“鸭子都是我的!奶奶要吃也是我抓!你就做做样子就知道了,懂吗?”

‘兄长真幼稚!’李铭翻了个白眼,撅着小屁股就直接冲出去了。

那只好肥!他早就盯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鸭子虽然不好看,不过玩起来是一样啦!

鸭子:我们鸭子也有自尊的好吗?

大黑狗:这种自尊我们宁愿不要好吗?

第27章 子嗣艰难

两个小孩卯起劲来捉鸭子,那些可怜的鸭子被追的四方逃散,若说李锐一个人抓偶尔还能逮到一两只特别笨的,李铭的加入就让鸭子们跑起来更没有规律,直白忙活了一个时辰,兄弟两个才放下各自的小心思,“精诚合作”起来。兄弟俩一个赶,一个抓,这才成功的抓到了鸭子。

李铭抱着自己抓到的鸭子,笑的开心极了。就连一身的泥土和脏污,也不再觉得那么碍眼,至于自己的兄长李锐,也变得可爱起来。

“好生生的为什么要来拿衣服?铭少爷掉到水里头去了吗?还是摔了跤?”老太太身边四大丫头之一的磬云来了东园里,想要取儿子的衣裳回去,而且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连佩的香囊和荷包都要换掉。

一听这话,方氏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若只是摔了交,或者是更衣时弄污了衣服,换个外面的褂子就成了,何至于全部都要换掉?她越想越担心,恨不得抱着衣服快点去北园那边才好。

“禀夫人,少爷并没有掉水里去,也没有摔跤,只是早上在菜地里顽,弄脏了衣衫。”大丫头知道方氏担心什么,急忙解释。“少爷衣衫都汗湿了,外衣也有些脏,所以太夫人让我带着小厮回来给少爷另置备衣裳。”

方氏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让丫头们去开铭儿屋子里的柜子取来衣裳,又准备带着下人们亲自去给儿子洗漱更衣。老太太那伺候的大部分都是婆子,铭儿细皮嫩肉的,她不放心。

“夫人,太夫人吩咐过了,要留少爷在北园那边用午膳,太夫人嘱咐了几次,说夫人您管着府里里里外外,不比老太太闲人一个,还是先忙府里的要务要紧。让负责伺候换衣服的丫头跟几个跟奴婢回北园就行了。”

磬云蹲了蹲身,传了老太太的话。

方氏冷着脸,“什么要务抵得上我的儿子?”

“夫人,您这话倒是让婢子们臊得慌。太夫人把铭少爷和锐少爷看的跟心肝宝贝似的,丫鬟婆子们都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生怕有一丝不妥当。再说,太夫人被两位孙少爷逗的十分开心,这前阵子身子上的不爽利都没了。夫人您要去了,两位孙少爷难免不自在起来,反倒是不美。”磬云嘴皮子是四个大丫头里最利索的,这也是顾卿为什么派她来锦绣院的原因。

方氏听了磬云的话,终是没有跟着去北园。但她又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所以派了刘嬷嬷跟过去看。等刘嬷嬷回来,禀了方氏铭少爷一切皆好,老夫人心情也很好,铭儿看起来并不是受了委屈的样子,方氏的一颗心才放回肚子里。雪中悍刀行

她也实在是分不了身,再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大伯死后没几年公公也去了,这公府里重孝带了几年,年节里不能大办,今年夏天除了孝,过年重新开门迎客,现下已经成了府里的重中之重。

上次老太太说她子嗣单薄,她当时眼泪差点都没下来。她的委屈又有谁知道呢?

这孝期一过就是四五年,先是大伯,本应只守一年,但因为李锐要守满三年,老爷又刚刚袭了爵,为了怕人诟病,是足足守满了三年的。没两年,已经瘫在床上的公爹悲伤过度又去世了,府里重孝之上又是重孝,公爹去了,老爷哭晕了好多次,悲痛欲绝之下,差点没把身体给搞垮了。

这几年守孝,老爷丁忧回家,平日都是闭门谢客,她身上带着重孝也不好去登别人家的门,她已经离开自己的小圈子好多年了。老爷的身体虚空,因为每天只能茹素,将养了好一阵才养回来。就算养回来了,他们夫妻俩连都不敢有不庄重的言行,更别说弄出几个孩子来了!

人生有几个五年啊?她都三十多岁了!亏是大伯去之前有了嫡子,不然她这么多年更难熬。孝期里平日。

就是自己的儿子,也都是送到外祖家里读书,才和自己娘家的亲戚亲近起来。李锐的母族尚且没有踏进门,她娘家人更不好逾越。

她府里人丁单薄,数来数去主子就这么几口人,还是老的老小的小,能指望上办事的更是没有,就连唯一的小姑子嫁到外地里都三四年才回一次。她都快变成“孤家寡人”了。

今年春节和上元节,老爷要让府里重开府门大操大办,这上上下下要忙的事太多。光是把以前那些素淡的摆设换成喜庆的就花了几个月,更别提其他的了。

这时候老太太带走锐儿养在院子里,她即使是有心每天去持云院请安陪伴也分身乏术。老爷刚出孝,回了原职,原先的同僚不是高升,就是去了他部,老爷每天熟悉人事,还要勤于王事,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来,这来来去去的,人伦大事竟是又耽搁了。

要说方氏现在最担心什么,一是老太太发现锐儿不对,开始插手教养之事;二是老太太真的担心国公府子嗣太过单薄,想趁着刚出孝让老爷快点开枝散叶。

现在老爷还挡着,可是再过一年两年,她肚子里蹦不出个孩子,就算是老爷也难保不生出其他的心思来。

方氏一下子有了“孤木难支”之感,恨不得找一两个帮手来才好。仙之痕迹

雕弓楼里,顾卿带着两个孙子在吃中午饭。两孩子抓完鸭子都巳时(九、十点)了,只是稍微进了些点心和稀粥填了填肚子。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两孩子早就饿得两眼发亮了。

小胖子李锐被顾卿路勒令不准多食,每天中午只有一小碗饭,配上清淡的小炒和汤羹。他的饭菜都是另做的,少油少盐,又比较扛饿。

顾卿其实最爱吃辣,可是这个老太太的胃不太好,一吃辣就胃疼的整晚睡不着,她只好含泪每天吃些容易消化,味道又比较鲜美的菜品。

“这个是用你们早上抓的鸭子做的,多吃点。”顾卿地夹起一块“蜜汁烤鸭”,放进了李铭的碗里。看见李铭吃的香甜的样子,顾卿和李锐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减肥/怕中风什么的,太烦恼了啦!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用膳通常都是不需要自己动手,她们只要负责吃自己碗里的,夹菜和其他琐事自有下人们伺候着。可是邱老太君以前一直是和老公爷一起用膳的,最讨厌丫头婆子们围着,情愿自己动手伺候老公爷,所以久而久之,这边的规矩就是用膳得自己来。

加之她想培养李小胖的独立能力,所以用膳时不准别人伺候李锐,李铭到了这里,也得守这个规矩。这让从小被伺候惯了的李铭非常新鲜。

顾卿给李铭夹了菜,扭头看见李小胖一副吃醋的表情,心情大好,破天荒地准备夹一个“金沙银卷”给小胖子吃。

“来,锐儿今天抓鸭子也辛苦了,你也多吃点。”

李锐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小门牙。

“金沙银卷”是鸭蛋黄加豆馅儿的点心,外面裹着山药炸的,每个只有拇指大小。这点心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分量少又不甜腻,顾卿每天都要吃几个。

她拿起公用的牙箸,伸手去夹“金沙银卷”,手却不听使唤地抖了起来。趁其他人都没发现,顾卿迅速地夹起一个卷儿,准备往李锐的碗里放。

却听见“吧嗒”一声,那“金沙银卷”掉到了桌子上。

顾卿尴尬地举着筷子,手不由自主地又抖了抖。

‘奶奶这是怎么了?手疼吗?’

李锐看了奶奶的手几眼,连忙伸出筷子把掉到桌子上的卷儿夹到碗里。致命诱惑·豪门少夫人

“夫子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掉了未免可惜。这么好吃的银卷儿,要不是我这肚儿实在太大了,真是恨不得多来几个啊!”李锐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大声说着话儿,替顾卿解了围。

“掉了再夹一个就是了,兄长你这样太夸张了。”李铭皱了皱眉。掉到桌子上的点心还夹起来再吃,要是他做出来的,母亲已经打他手板子了。

“这是奶奶夹的!‘长者赐,不敢辞’的道理你不懂吗?”

李小胖真乖!真不枉她尽心尽力地对他!原本还尴尬着的顾卿被这小哥儿俩又逗乐了。

顾卿笑着收回了筷子,不动声色地瞧了瞧自己的手。

最近越来越频繁了。不知道是不是要叫个大夫来瞧瞧。但是她又担心万一闹出个“身体不适”来,方氏和李茂会拿着个做借口让李锐回擎苍院。

再加上她身体要欠佳,那方氏肯定早晚都要来“侍疾”的。她可不想那个女人一天到晚站在她面前,饭都吃不下去好吗。

想到这里,顾卿若无其事地随便吃了几口饭,拢了拢袖子就不再进食了。

哎,等手抖好一点了,下午再吃些点心果子什么的垫垫肚子吧。

邱老太太诶,你为什么就不让人伺候呢?让别人帮着夹菜多好啊!

李铭下午跟着哥哥写字,他虽然读的书比李锐多,但一笔字写的倒是没有李锐好。李锐小的时候父亲尚在,习字的功底是实打实练出来的。李铭年纪尚小,古时候为了不把幼儿的手指弄伤,到三四岁才让孩子拿真正的毛笔,所以李铭的字还是挺幼嫩的,只能说得上工整。

两个孩子每写一会儿字就被顾卿赶出去玩一会儿,放放纸鸢或者喂喂鱼休息休息眼睛。李铭觉得今儿一天过的快活极了。

尤其是奶奶,奶奶真会玩儿!听说那纸鸢也是奶奶做的,兄长要的样式,然后自己上的色。奶奶说下次他再休沐,也让他亲手做个纸鸢。

明天就要回外祖父府里了,以前每到这个时候都归心似箭的,现在倒是不想走了呢。

唔,回去跟娘商量商量,以后五日一回改成三日一回算了。奶奶还要吃他亲手抓的鸭子呢,这也是尽孝不是吗?

第28章 过节过‘劫’

时间过得飞快,顾卿刚穿来时秋叶还未落尽,一晃眼大地都飞霜了。

原本顾卿带着李锐是过着平淡又“和谐”的日子的,可惜没过多久,确切的说是一入冬开始,顾卿就无法得闲了。

这是信国公府除孝后的第一个新年,为了“辞旧迎新”,也为了让信国公府重回京城顶级豪门的圈子,方氏是卯足了劲儿大办的。

越到后来,事越多,给下人置办新衣,采买年货,店铺查账、年底庄子里的收成,还有祭祀时的礼器出库等等全都要人。他们现在是国公府,自己是有家庙的,光年前的祭祖就可以忙活死。

这桩桩件件都是事儿,就算她方氏是三头六臂,一个人也做不了。没办法,腊八一过,方氏竟是不得不亲自来了北园,在持云院里委屈哭诉,只求婆婆能出山帮她一把。

她内外繁忙,大冬天里,嘴上急了一嘴的泡。

时隔七八年后,不理家务的“邱老太君”又被重新请了出来,就连她身边的孙嬷嬷和花嬷嬷都被借了去。这是攸关公府前程和门脸的大事,顾卿又不好说不放人,只好放了两个心腹嬷嬷并好几个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家人去帮忙。

香云和烟云从小在府里,又都是家生子,她们跟着孙嬷嬷,从小识字会数,倒是帮了顾卿不少忙。北园的下人是几个主子里最多的,顾卿一伸手,方氏身上顿时一轻。

顾卿从年前开始,就接了无数人家的拜帖,大部分是相识人家的女主人希望年节里过来拜见的帖子。有些邀请赴约或者过府的,顾卿都以让方氏回了。

顾卿翻找老太太的回忆,有些帖子里的人家还有些印象,有些根本就完全不知道是谁。她只好把这些帖子按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分了开来,然后把不知道的那些送去给方氏,让方氏斟酌。

无非就是摆个笑脸迎客,把这些人应付过去就是了。她都这般年纪了,身份又放在那儿,见或不见都有自己的道理。况且能让她见的,不是非常亲厚的人家就是最近朝廷新贵的女眷,这种人,总不会大过年的指责她招待不周吧?

所以她光棍的很。

从进腊月开始,迎神、接灶、敬天地、礼百神,那是一件接着一件。腊月天太冷,李小胖子也没有再出去“锻炼身体”,府上事儿又多,顾卿索性把他当小厮使唤,让他满府里跑腿,顺便监督各院里下人们事情做的怎么样。

一两娘子

信国公府的面积,丝毫不比后世的那些公园要小。从邱老太君住的北园到方氏住的东园,来回就要两三刻钟。更别说库房、针线房、家庙等处,李锐跑了大半个月下来,竟是脖子都出来了,比一直以来抓鸭耕田见效还快些。

只是每天累的够戗,倒床上就睡,连字都不想练了。

一个偌大的公府,这几年因为孝期都没有怎么采买下人,新买的下人好多还在调1教就拿来用了,不免有些纰漏,也有那些心大的,想趁着府里要用人的机会出头,反倒越了规矩。李锐从小在方氏院子里看着她办事,对这些下人该如何处置也清楚的很。

他脾气暴躁,有时候火上来了,叫家人把下人们拉到院子里打上一顿也是有的。对于那些偷奸耍滑的,他也不罗嗦,别人年节有的东西这些人都没有,都是家生子,羞也羞死了。他的办法简单粗暴,又有些孩子气,可是异常有效。

他是公府的嫡长孙,身份放在那里,下人们本想敷衍,可他身后带着老太太派来的几个老家将做护卫,一个不诚心就打,方氏向来对他又是百依百顺,比对亲儿子还好些,他们也不敢敷衍,一看到这个小煞星来了赶紧尽心尽力的把手中的差办好,效率很快就提上去了。

这倒成了意外之喜。

李铭腊月一到就回了府。过了腊八,就算是夫子也要回家操1办过年的事情的。李茂年底事多,忙的连方氏一天都见不到他面儿。李铭回了府,母亲忙,其他人都忙,唯有他闲得很,颇有些失落。

好在休息了没几天,他就被持云院那边叫去了。李锐负责在府里跑腿、督办下人们的差事,办的有模有样,这让顾卿意外之余,就连年幼的李铭都抓了壮丁。他年纪还小,也不敢让他做什么要紧之事,就让他负责核对数量,抄写东西之类的轻巧活。

晚上也不让他回去,他哥儿俩个都睡在老公爷以前住过的“归田园居”。

李铭习惯了早起,到了北园里每天早上要睡到寅时之后,反倒不太习惯。

李铭和李锐在府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原来偌大的家业扛起来有这么不易。

这还只是府里的事情,若涉及到府外,不知道有多少。看李茂镇日里连家都归不得就知道了。他们家发迹晚,人口少,可得用的下人也不多,府里家人里还有一半是当年爷爷养起来的老兵。

李锐和李铭哥儿两日日里忙来忙去,竟也忙出了滋味来,尤其是李锐,以前每天混吃等死,现在能做出点事儿来,早憋着一股劲儿想让奶奶看看,方对的起奶奶为他的谋划。玉颜局

府里的老人们原来对李锐的评价不高,尤其是那些见过李蒙大老爷的下人,以前都常常惋惜的惋惜,叹息的叹息。可现在李锐行事果决,处理事情干净利索,颇有李蒙当年的风范,这些下人们现在也大都改了看法。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长大了,也许一切也会变的。李蒙大老爷小时候不也不起眼的很吗?到了十三四岁拜了晋国公为师后方才开的窍,一鸣惊人的。

至于李锐,他本来就是个责任感较重的孩子,顾卿把他当大人待,他也就努力让自己像个大人那样行事。他在身为大理寺卿的外公府上,是小辈里最大的孩子,许多事情都是他做主的。可回了府里,人人都当他“小少爷”,他娘一方面关心他,一方面又对他要求极为严厉,这让他从小做任何事都慎之又慎。

这段时间,他每天摆着“少主”的架子,一本正经的点着库房和冬衣的数量,核对着每笔发出去的款项,就算是协助他的管事们都不得不赞叹他的认真。

和李锐简单粗暴却有效果的方法不同,李铭处理事情来详尽仔细。

谁出的库,谁点的数,谁领的东西都一一记录在案,谁出的纰漏不但出事的人受罚,上一个环节的人罚的更重。这么一来,上下监督,上下帮忙,事情做得又快又稳。

顾卿三不五时就会来看看兄弟俩做得怎么样了,而即使她是个大人,也不得不承认她也不会做的比他们更好。

虽然这和顾卿把身边得力的下人和管事都拨给了他们协助办事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兄弟的行事手段,在这个年纪就可以预见未来绝不是庸才之辈。

李锐眼光敏锐,当机立断。李铭处世稳妥,润物无声。这些可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只能说他们天赋惊人吧。

只盼他们哥儿俩能一直好好的,兄弟感情和睦,以后兄弟合力,以后两人功成名就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哎。最近邱老太君该干的事情太多,当奶奶当的也太入戏,她都已经陷入“祖母”的角色扮演里不可自拔了。明明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居然已经开始想到两个孩子十几年后的未来。

她还能不能陪他们十几年都难说。霸宠,驯服坏坏魔女

说起来真是亏死。人家穿到古代谈谈恋爱,聊聊风月,闯闯江湖什么的。她就被困在这个府里,养孩子,种田,操持莫名其妙的家务,没事就被那一对夫妻当刷孝顺值的对象,摆摆慈母的范儿给儿子儿媳妇刷刷孝顺度。

所幸宅斗目前没看到,宫斗也跟她沾不上边。方氏再怎么想把李小胖拉下水,只要李小胖有了上进之心,总是不会溺死在烂泥里的。唯一要担心的无非就是安危问题,她能护他几年,就护个几年。

“奶奶?奶奶?你是不是乏了?乏了就去歇歇,孙儿们来就行了。”晚上,忙完了一天的兄弟俩来给顾卿“汇报工作”。眼见奶奶似乎是神游太虚了,李锐不免有些担心。

和顾卿朝夕相处,李锐知道奶奶身体似乎是有些不对劲。但是为了她,她硬是压下去没有和任何人说。他只能努力点,再努力点,等他能够让奶奶放心了,她应该会找大夫,好好养身体的吧?

都怪他太没用了。

“哦,没有只是晃了晃神。你们接着说吧。”顾卿看着面露担心的两个孩子,心里不禁一暖。虽然不能有帅哥陪伴,早日结束自己剩女的身份,但是有两个贴心的未来小帅哥(大概吧?)承欢膝下,也是让人愉悦的事情啊。

两个小孩絮絮叨叨地表功自己做了什么事,顾卿微笑着听着,持云院里灯火通明。

“嘘,轻点,别把奶奶弄醒了。”

李小胖和李小呆轻手轻脚的离了主屋。他们两个说了一半,顾卿就靠着软榻睡着了。嬷嬷和丫头们扶着老太太躺下,盖好了被子,他们就告退回归田园居里去了。

“哥哥,你说这还要忙多久啊?”李铭叹了口气。别说奶奶人老体弱,就是他娘,他白天去请安的时候,眼睛下面也是重重的青色。

“都不想过年了!说是过节,跟过‘劫’一样!”李锐变化最大,这一个多月下来,瘦的出了轮廓,眼睛也变大了许多。

“咱们也别在院子里傻立着了,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忙。祭祖的大事可不能耽搁!”

第29章 恩宠有加

除夕前一天是祭祖。府里所有的主人全部起了一个大早,穿起厚重的祭服,去家庙祝祭。

国公府的家庙在府里的西边,位于擎苍院不远的地方,平时都是关闭着的。这座家庙既然称作“庙”,自然是有仪门有二门,有月台有大殿的。从腊月十五开始,负责管理家庙的下人们就已经开始打扫家庙,把所有的祭器擦洗干净,摆放出来,整理祖先的造影,准备各种贡品,直忙活了半个月才完毕。

到了祭祖的时候,顾卿作为府里地位最高、年份最长的妇人,免不了要领头在家庙外说上一些勉励后辈的话,带着女眷和家小在家庙外叩拜。等磕完头,男人们进大殿,女人们在外面整理贡品。

女人在祭祀完成前是不能进家庙的,主祭那是男人们的事情。

对此顾卿表示很满意。看见两个小豆丁天不亮就起来背那篇极其长的祭文,而且生怕出现一点纰漏的样子,顾卿就觉得蛋疼。

穿成连字都不会写的老太太什么的,实在是太美好了啊!

信国公的男主人李茂,领着李锐、李铭两个孩子在家庙里祭祀。想起别人家祭祖后面一排小伙子,他们家一回头就两个童子,李茂不由得摇了摇头。

老国公父母双亡,穷苦出身,正经的亲戚只有堂伯家一家。

现在李茂的堂爷爷和堂祖母早就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还在荆南老家,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乡绅。堂爷爷家教严,临死前嘱咐不许儿女上京攀附公府,以免惹来麻烦。他年年送钱过去,也想接了他们一家来京,算作报恩,也是多一门臂膀助力,结果年年都被拒绝。

这样的高风亮节,就连他也钦佩地很。

现在他只希望李锐和李铭早点开枝散叶,等子孙多了,他们这一支也就总算是站起来了。丁忧后他重回朝堂,才知道人单力薄的坏处。他虽为国公,但在大哥去世之前,并没有接触到那个圈子里去。后来他虽因为世子空缺,父亲又去世的原因袭了爵,可是也丁忧回家好几年。若论朝廷新贵里地位最显赫,根基也最脆弱,犹如水中浮萍的,唯有信国公府。

好在他还年轻,圣上对信国公府依旧信任有加,想要重新站上大楚的舞台,对信国公府来说并不是难事。

再说小辈,虽然李锐现在给他们养的不明事理,又学识浅薄,但生儿育女这种事和这些都无关。他那侄儿早就订了亲,等他有了儿女,开了府去,作为补偿,他会好好栽培他的侄孙们,也好成为铭儿嫡子的左膀右臂。

…铭儿明年虚岁也十岁了,今年出了孝,让他母亲多在贵眷里走动走动,看看有谁家女儿相貌好性格又稳重聪慧的,趁早订下来好。等圣上的几个皇子成年了,怕是好姑娘都留不住了。

李茂带着两个孩子主祭完毕,李锐和李铭出了殿门,回到女眷中间。祭祀完成后,是要敬献贡品的。李铭和李锐把贡品一件件的递给邱老太君和方氏,再由她们摆放在月台上,等月台摆满了,所有人再三叩九拜,这才算礼成。

祭完祖宗,顾卿觉得自己的膝盖和腰都不好了。尤其祭的还不是自己的祖宗,顾卿表示很吃亏。可是想一想,这些人都是古人,若是在自己的世界,怎么也是几百年前的“先人”,给他们磕磕头也不算什么,顾卿这才觉得还算值得。

祭祖后第二天,又是不得闲,因为这是信国公府上出了孝后,第一次进宫参加“辞旧迎新”的大贺。所以顾卿和国公夫人方婉清早必须一齐穿了诰命夫人的大衣裳,和男人们进宫朝贺。

顾卿坐在马车里,有些好奇的看着身上的衣服。

她一直以为诰命的服装就是豪华的汉服,因为她看电视剧里那些贵妇们穿的命妇官服就和结婚时候的凤冠霞帔差不多。等早上丫鬟们恭恭敬敬地把大礼服“请”出来时,顾卿才发现这身衣服与其说是裙衫,不如说是女子穿的官服。

顾卿到这里已经很久没有穿过鲜亮衣服了,就为了穿一次这明亮华丽的诰命夫人之服,她也决定今天再辛苦也忍了。

顾卿在丫头婆子的伺候下穿上红地平金绣麒麟鸾凤纹的圆领底衣,套上葱绿地的妆花纱凤纹襕裙,再穿上朱红色的蟒服官衣,罩上大衫,束上玉带,最后披上了团花霞帔。

顾卿觉得穿的如此繁重的自己一定优雅极了,就连一层层穿上衣服的过程也充满了仪式感。她穿着礼服,迈着方步,美滋滋地照了照铜镜。

头呢?她的脑袋怎么不见了?

哦,原来不是不见了,而是被两肩高耸的团花霞帔衬得小了一截。一身红红绿绿的颜色更是显得她脸色蜡黄,两眼无神。

妈蛋!穿成老太太什么的也太惨了一点吧?这一身搁在现代随便哪件都是珍贵的文物啊,就是现在听说也要几年才能完成一件,结果她一穿,那效果还不如刚刚撑着衣服过来的衣架子!!

你没看错!衣服架子撑着都比她撑着好看!

兴许是她的脸色不太妙,将要随她一起入宫,曾任女官的花嬷嬷安慰道:“太夫人,你现在没有上妆,头面也没有戴齐,现在就看衣服穿的齐整不齐整未免太早了。还是让丫头们服侍你梳头吧?”庶女的伟大胜利

顾卿已经对自己能“美美的”不抱希望了。这悲剧的人生让她无力吐槽。

上完妆后,她戴上装饰着翡翠和雀鸟的九翟冠,配上翠羽黑纱的抹额,手持着笏板,站在了铜镜前。

唔,果然头面很重要!总算看起来不像没有脑袋了!

顾卿和方氏在宫门前和李茂分开,他们要分别从不同的门进宫。

顾卿根本就没有注意这座皇宫究竟是什么样的。她这一天脑袋都是浑浑噩噩的,其他府里都是婆婆带着媳妇,一点点提点该怎么做。到了顾卿这里,倒是身边伺候的花嬷嬷小声的提醒着邱老太君该怎么站,怎么行。

方氏此次是第一次入宫,丈夫封爵前是五品的官员,她的诰命还是丈夫袭爵以后封的。从前一向是婆婆带着大嫂入宫。在来之前,她已经详细的请教过了家人,她母亲是二品诰命夫人,她的弟媳妇是四品恭人,都在命妇朝拜的队伍里,两边互相照应着,总算没有出大差错。其实她也是多虑,这么多人,大家又不是没有眼色的无知妇人,只会给她们方便,又怎么会出什么问题呢?

太后这几年身子不大好,已经有很久没有出来过了,今年依旧是皇后主持大宴会。

顾卿身体虚弱,入冬后关节也疼,叩拜时差点直不起腰来,腿也一直在晃。方氏一边心里暗暗叫苦,一边去扶。她们站在最前排,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在眼里,这已经算是“失仪”之罪了。

没看到晋国公府的老太君都快八十岁了,那腰还挺得直直的,身子摇都没摇吗?她这婆婆乡野出身,规矩是差了点,也不至于磕几个头身子都抖啊?还是说老太太一直和皇后不太对付的话是真的?

“是本宫疏忽。来人啊,给几位老太君看座。几位老太君、怀有身孕的和身体有疾的夫人们今天都免了叩拜之礼。”

“娘娘仁慈!”

顾卿也随大流的喊着。被迫磕头、被沉重的衣冠压得透不过气的顾卿开始后悔入宫了。早上穿了稀奇衣衫的新奇劲儿一过,她开始昏昏欲睡起来。

早知道就请病不来了!反正往日里都是这么做的。

“李老夫人身体大不如前了。想过去时您老一直是跟着李老国公一起行军的。”皇后和颜悦色地对已经坐下了的顾卿说道。“有时候出去走走,身子骨自然会健朗起来的。老闷在府里,反而会闷出病来呢。您老说呢?”

顾卿不得不又一次站了起来,躬身应和道。

“娘娘说的是。”

万恶的封建社会!如果注定要穿成老太婆,为什么不让她穿成老太后算了!至少不用跪来跪去,也不用拍马腿。

“没事常来宫里坐坐吧,就算是圣上,也老念叨着您呢。若是实在不耐烦穿这些累赘的东西,大可轻车简服前来。”皇后的话让所有命妇都大吃一惊。这样的恩宠,就算是皇后的娘家晋国公府上都没有过!

在场的命妇齐刷刷地向邱老太君看去。被这么多女人盯着,顾卿觉得有些不自在。皇后说完这段话,像是随口说的那样,又去一一问候其他的封君和命妇们去了。

可皇后的话出口,谁会当她是随口说出来的?人人都不由得掂量掂量这话后面的分量。

俗话说,夫妻本是一体,这位皇后又最是稳重不过,这样的话绝不会是想起来才说的。

说是“常来宫里坐坐”,这常来就很值得商榷。这“常来”是一个月一次,半个月一次,还是想来就来呢?

就算是皇后的娘家,坐在邱太君左手边的仇老封君,也才每隔半年带着府里的命妇进宫见一次娘娘。若分亲厚,信国公府一不是皇亲,而不是国戚,凭什么老太君能常常进宫?她并没有什么要探望的对象。

还有那句颇有深意的“圣上老念叨您。”

再说这“轻车简服”。乍听起来只是担心邱老太君的身体,所以免去了诸多繁缛礼节。可能够轻车简服入宫的,大都是被宣召,以“私人”的名义入宫。也就是说,这种入宫并不是后宫定时的朝见,而是叙旧,或是正常的交际。

就如同李老公爷当年卸了所有公职,但还是经常入宫陪伴先帝一样。

这些朝廷的命妇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向自家的男人们传递发生在后宫的事情了。更多年轻的命妇,在脑袋里斟酌着有没有哪门亲戚和信国公府沾亲带故,年节里去信国公府走动走动,拜访下信国公府的夫人方氏。

可惜的是方氏没有女儿,不然小辈们也可以走动起来呢。

受到这样的恩宠,若是别的命妇,怕是早已感激涕零的下拜,要么愧不敢当,要么歌功颂德。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顾卿完全不能理解皇后娘娘这段话的含义,只能当成是皇后娘娘的客套。

就如同你去别人家做客,别人说“下回常来我家玩儿啊,别带什么东西了空手来就成!”这样的话。关系好的,你自然就大大方方常去走动了。可是关系要就一般的,也就只能随便应付着,并不会放在心上。隋隅而安

刚穿到古代的顾卿,并没有获得“七窍玲珑心肝”这样的装备。

  如果觉得老身聊发少年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小说全集老身聊发少年狂寡人无疾人人都爱马文才木兰无长兄,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