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作品老身聊发少年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邱老太君很不喜欢赴别府的约也有这个原因。当年那些熟悉的面孔也都消失的七七八八了。那些李硕昔日的同僚后院,不是娘家势力强大的新夫人,就是美貌动人的续弦。有些年纪都可以喊她“奶奶”了,可还是按照同辈人的座次来论交,这让她非常难受。

方氏大概是很喜欢这种场合吧。因为无论在哪个方面,她都是让人羡慕的。

信国公府,算是整个大楚的闺阁女子都想要嫁入的豪门了。先不说显赫的家室和皇家的信任,就是两代都不滥情的家风也让那些女人们嗟叹。府里人口简单不说,有个不揽权也不为难媳妇的婆婆更是难得。她的丈夫身为朝廷重臣,儿子听说也是从小就聪颖灵秀,尽得他伯父的遗风。

就连那个可怜父母双亡的嫡长孙李锐,当年父母俱全时和翰林院掌院之女定亲,不知让多少有女儿的显贵人家摔碎了无数花瓶和茶碗。

久不出门的邱老太君想要去“水月庵”看水月师傅,无论是信国公府,还是如是庵,都动作了起来。

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出门,可不是像一般人出行那么简单的。日常用具要全部带全不说,一些必备的药品、随行的大夫更是必不可少,其他还有烹茶、捧果、揉腿等各色丫头十几个。方氏原本也想跟着去,结果那天正好是李铭休沐,从她娘家回来,只好作罢。

就连顾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趟门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她可是从早上天刚亮就起来,折腾到日上三竿才出了房门!

搬家也不过这样了!

李锐一大清早也被丫头们抓了起来,他平日里早上要种菜,刚起身的时候都穿的细布衣服,回来再换一身。可是今天太夫人说了,“要把锐少爷好好拾掇拾掇”,好拉出去见人,所以所有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非要把他往“可以好好见人”上打扮不可。

等李锐被打扮的像个吉祥物似的站在顾卿面前时,顾卿非常不给面子的笑了。

“噗嗤!现在又不是过年,穿的齐整些,头发梳好就行了,这从头到脚都是红彤彤的是怎么回事?还有那脸!谁给他涂粉抹脂的?跟个猴屁1股一样!”

天啊!穿地活像个红色的灯笼椒!一点腰身和脖子都没有的人这么打扮真的好吗?除了皮肤白点,她这个便宜孙子半点也和“贾宝玉”扯不上关系啊!

顾卿一点也不担心别人嫌她说话粗俗。一来没人敢说她闲话,二来邱老太君原本说话就谈不上文雅。

“奶奶!”李锐自上次和邱老太君在我坐轩里长谈过一番后,自觉自己和奶奶亲近了许多。也敢撒娇耍赖了。亲近起来的两人,都对对方有了新的认识。

‘奶奶看起来可怕,其实也是个有趣的人嘛!’李锐这么想。

‘李小胖人是胖了点,其实是个心胸宽广的小包子嘛!给他个铲子叫他挖蚯蚓去喂鲤鱼什么的都不嫌弃,真是个好孩子!’顾卿满意地点着头。

“好了好了,给他穿上次那件绿色的衫子,他皮肤白,穿那个最好。把脸上给擦干净了!这能见人吗?快点,别耽误了出门!”顾卿赶紧指挥着其他丫头给李锐“改头换面。”

花嬷嬷得了顾卿的指示,开了她的私库,取了一些给李锐舅母的礼物。大都是一些精致贵重,又不会使人觉得炫耀的首饰。其中有一副点翠嵌珠宝五凤华胜,乃是前朝宫廷所藏,更难得的是没有任何宫印,最是难得。

花嬷嬷把这些礼物放入匣中,抱在怀里上了老太君的车。

邱老太君和李锐、花嬷嬷坐在第一辆车里。来之前顾卿已经和李锐说明了此次前来是要让他见见他母族那边的亲戚,所以李小胖异常紧张,连早上被人画了个大花脸都没有注意。

他母亲投湖自尽后,后宫里颁了一面“忠贞烈妇”的匾额下来,礼部也立了贞节牌坊在他们住的清水坊入口处。但是自那以后,他舅舅家就很少来探望他了,舅母和外婆也不怎么来府里走动。最近四五年,舅舅调任去了外地,年节里除了互送年礼,更是很少往来。

李锐对自己舅舅的印象是一个留着漂亮长髯的中年男人,会对他很温和的笑。舅母则是脸圆圆的,笑的非常慈善。可是等他再使劲回想两人具体的样貌,竟是想不清楚了。

好像从他搬进“锦绣院”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上过门。直到今年他过了十二岁的生辰从叔叔和婶婶园子里搬出来,外家才送了一把名家的雕花大弓并一些贺礼前来。那把雕花大弓现在还挂在他房里的墙上。

“如是庵”早就封了路,除了一些早就约好的妇人,其他外男一律不准进入。这“如是庵”不像其他寺庙或者庵堂那样建在山上或者郊外地方,而是在京城里靠近内城的一片僻静之地。那里原是前朝一处达官的家庙,后来给改作了“如是庵”。

正因为如是庵里住了不少京城里各府公子的母亲,不管这些公子是受宠还是不受宠,母子天性是很难断绝的。如是庵里每逢“初一”、“十五”这些对外开放的日子,总有许多府里的儿子、儿媳妇前来探望。今天他们得知“如是庵”要来一位身份贵重的女客,也就索性在庵外不远的雅舍里等待,想着这位女客和她的家人走了,再进去探望。

于是,当信国公府的仪仗从这条路上先行通过后,这些等候之人还在纳闷到底是信国公府的太夫人去了如是庵,还是国公夫人。

等那驾一品国夫人的才能坐的朱漆马车从如是庵前的街道上通过时,这些人家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很少出门的信国公府太夫人出府了。这可真稀奇,听说这位老太太身体不太好,连皇后主持的宴会都很少去。

水月师傅在花嬷嬷和邱老太君商议要找亲家帮忙的那个月就“生病”了,三天前报了“急病”给信国公府,顾卿正是以这个名义出的府。

这妇人一生仰仗信国公府,唯一的女儿也嫁的极好,对邱老太君一向是敬爱有加。女儿一出嫁,就自请去了“如是庵”剃度,为自己的丈夫吃斋念佛去了。她背着这个枷锁许多年,总算可以丢掉这个包袱,只是不能报答邱老太君的恩德很是内疚。

所以花嬷嬷来看望她时说了想要在她这里见个人的消息时,她没过几天就“感染了风寒”,让其他人不要靠近自己的厢房,以免传染。

顾卿到了“如是庵”,上过了香,添过了香油钱,就带着李锐往后院而去。水月师傅住在东边厢房里。负责做些粗活的尼姑们被暂时清退了出去。

顾卿让丫头婆子们留在外面,只带着香云和花嬷嬷进了厢房。

香云是邱老太君从小养大的,对邱老太君忠心耿耿,为人更是谨慎稳重,所以顾卿也对她很是放心。有这么一个丫鬟在,很多事情有时候都变得很容易。

厢房里,并没有水月师傅的踪迹。一个年约三十的妇人正坐在罗汉床上等着。她着一身玫瑰紫的银花暗霞茜裙,外套一件淡藕色的罗缎坎衣,虽不富贵,但也显得雍容大方,很是端丽。

顾卿进了厢房,那妇人连忙过来见礼。待一见到顾卿身后的李锐,她难掩惊讶表情的用手捂住了嘴。看样子也是个性情中人,并不是那等矫揉造作的妇人。

“这是我的外甥锐哥儿?怎么成了这幅样子!”

好吧,便宜孙子,早就说你该减肥了。看把你舅妈吓得!

爽快舅母(补遗)

李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舅母,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模样有什么不对。虽然一头雾水,但李锐还是中规中矩地给舅母行了礼,问了安。

顾卿心里乐开了花。前一阵子她和小胖子聊过,他一直觉得自己长得很“有风度”。理由是自从他胖了以后,每个人见到他都会低下头去。

噗,便宜孙子,你确定别人真的不是想笑,不敢得罪你才低下头去吗?

顾卿一直觉得那才是真相啊。

李锐的舅舅张宁的夫人赵氏是将门之女,生性洒脱,行事也很大方。她拽着李锐前后看了半天,直把李锐的脸皮都看红了,这才拍着李锐的肚子说道:

“信国公府也是将门出身,我那妹夫虽然身体文弱,一把长剑舞起来,等闲三四个大汉进不了身。就算公府现在弃武从文,也不至于将学问像吹皮球一样吹到肚子里去吧?锐哥儿,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现在已经可以去当宰相了!”

顾卿一下子就对这个妇人有了好感。在古代能遇见这么一个不死板的人,真是好难得啊!更难得的是赵氏虽然善意地提醒了邱老太君,“喂,公府把李锐喂得太胖了!”,却不会落了邱老太君和信国公府的面子,更不会让李锐难堪。

顾卿最羡慕情商高的人。

李锐就算再怎么迟钝,也听得出舅母话里的揶揄之意。想到婶婶和叔叔说他现在这样白白胖胖才富贵,再想到祖母一看到他的身材就摇头,他觉得肯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顾卿看李锐迷茫地站在那里的样子挺可怜的,连忙把他拽到了自己的身边,以显示对他的亲近。她一边护着可怜的李小胖,一边和颜悦色地对赵氏说道:“老身托大,当年喊你赵丫头,现在还喊你一声赵丫头…”

赵氏连称那是自己的荣幸。

“老身没有什么见识,大字也不识几个。我多年不管事,你也是知道的。”所以,你好友的儿子、你的外甥现在这幅样子和我一点没关系都没有哟。

“老身身体多年不好,对锐儿疏于管教,等我发现他体型骤变成这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男人相貌如何不重要,可是体型这样,以后朝廷选官,‘身言书判’的‘身’这关,定然是过不了的。”

顾卿问过花嬷嬷,为什么方氏要把李锐调1教成这样,当时花嬷嬷详细的和她解释了本朝选官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身材正常。

侏儒、体型异常者、驼背和斜眼等有外貌缺憾的一概不得录取。

李锐要按照这个风格再胖下去,无论是十四岁时入宫陪伴皇子,还是二十岁时蒙荫入朝,体型这关都无法合格。他现在已经构的上“体型异常”了。

多少人家在小时候以为小孩子胖就是健康,胖就是有福气,结果孩子大了以后,福气反而被折掉了,再也回不来。尤其是男人,胖到出入都必须有轿子,除非是大富大贵之家,不然哪里能有这样的条件呢?

听见邱老太君的话,赵氏更加疑惑重重。听说现在他这侄子被移到了老太君的屋子里,连书都不给读了。她一直觉得这其中或有隐情,却不敢肯定。

现在邱老太君带着李锐想要见她,又开始说这些关于锐哥儿的事情…

“老太君,您有什么话就请直言吧。我和我这内甥的母亲从小一起长大,您府上的情况我也清楚,老太君您是出了名的‘不求人’,不是老太君您遇见了什么难题,断不至于联系到我们府上。”赵氏知道邱老太君和老国公都是直率的人,当年她没少羡慕过好姐妹张静的福气。

一旁的李锐想到了自己婶母的阴险,又看看自己舅母的坦诚,不由得心中黯然。明明婶母也是至亲之人,却…

早知道,舅舅还在京里的时候就该去拜访,至少奶奶现在不用为了他低头求人。

顾卿笑了一声,安抚地拍了拍李锐的胖手。小胖子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还是个孩子啊。

“赵丫头爽快,我也就不瞒着了。说起来也是家丑。我近日里才知晓锐儿学了六七年的书,竟然连一本‘小学’都没读完。府里请的先生,据说是被他气的不出三个月就请离…”

赵氏的脸色不太好看。她自己的儿女五岁时就读完了‘小学’。像李锐这么大的时候,她的长子已经开始读“论语”了。

‘有表情就好。有表情说明在意你这个外甥。’

顾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但我把锐儿移到持云院里亲自看顾时,却发现他聪明伶俐的很,绝不是那种蠢笨如猪之人。常听人说学问好的人不一定会教人,怕是这个缘故。我府上草莽出身,没有什么结交什么好的先生,唯一有学问的交好人家,也就是两个儿女亲家了…”

顾卿不紧不慢地说明来意。

“不光是功课现在比旁人落下太多,锐儿在人情世故上,也缺乏的很。像我们这等人家,有时候书本上的学问倒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人情达练,待人处事的学问。老身在人情达练上,呵呵…”

“老太君是自谦了。”

“是不是自谦,老身自己清楚。”从老太太的回忆里看,不合群是一流的啦!

“老身和他婶母毕竟是一届女流,吾儿李茂现下身居要职,连自己儿子都尚且无法亲自管教,更不要说看顾锐儿的功课了。现下我另一个孙子李铭正在茂儿媳妇家的家学里求学,所以,老身想看看贵府有没有什么先生,可以也教教锐儿的功课。他已经十二岁了,再荒废就来不及了!”

顾卿看着面色越来越震惊的赵氏,知道她听懂了她话中的意思,便对着她轻轻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我将他移到我的院子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赵氏看着一旁的李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李锐看见赵氏看着他,上前几步,对着自己的婶母深深地长揖了下去。

若他要摆脱这等进退维艰的状况自立自强,除了依靠父族,只有靠母族了!

赵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将李锐移到她的院子里方能不荒废功课,邱老太君这意思…这意思是说…

那外面纷纷传诵方氏的贤良淑德,竟然是假的吗?

她那姐妹刚去世的那几年间,她和丈夫还曾为了外甥去府里拜见过亲家。当时新任的国公夫人方氏温柔和善,锐儿的吃穿用度无一不精,周身气派就算是国公的嫡子也不及。锐儿和国公夫人能相处融洽恍若亲生父子,她那丈夫还松了一口气,说是信国公府里家风甚好,他这外甥至少能平安喜乐的长大。

后来,丈夫被调往地方上,丈夫不放心寡母,婆婆的身体也还硬朗,加之因为张静的事,京城也成了旧伤之地,所以他们全家都离京赴任,年节里才和国公府有往来。这几年里,她在通州先后产下幼子和幼女,忙的一日不可开交。也曾想过自己那姐妹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想回去探望,但儿女尚小,她没有抵过母子天性,终是没有回京。

现如今,她有些悔了。若是当初和丈夫多尽些心…

丈夫管着地方上的防务,不好对国公府太过亲近,以免有攀附之嫌,受到申饬,反而给国公府惹了麻烦。两家相交之时,李家尚不是声名赫赫的国公府,如今李蒙和老国公皆死,她那姐妹张静也投了湖,这任的国公李茂与他们府上并不亲近,好好的儿女亲家,变得也疏远起来。

若不是明年丈夫要回京,孩子渐渐大了需要找个好师傅,她也不会提早带着孩子们回老宅修整。原想着等园子里修整完了就上国公府上拜见,看样子,她得提早去会一会那方氏。

就这四五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好端端钟灵毓秀的孩子,变成了这般让人不忍直视的样子?他的父母都是一副好容貌,可现在,他哪里有一点好容貌的影子!

若是连学问也没有,还不懂人情世故,这孩子这辈子都毁了!

方氏这毒妇,好狠的心肠,好辣的手段!竟然连邱老太君这样的地位,都要私下里偷偷联系府外才能庇护到孙子!

赵氏银牙乱咬,恨不得摘了自己房里的双股剑,直接砍到那方婉的院子里去!

“孩子,你起来,这点小事,你舅妈我应承下了。我府里的夫子乃是你舅舅的好友,学问是极好的,只是无意为官。他正在教我那小儿子‘四书’,你可和他一起读书。你舅舅在通州任官,明年就要上京述职了,到时候让你舅舅手书一封,帮你再找个人情达练的可靠师傅。”赵氏大大方方地应承了下来,扶起了长揖的侄子。

李锐身宽体胖,弯下腰去本来就辛苦万分,被赵氏扶将起来,更是浑身肥肉乱颤,汗流浃背。这样的李锐让赵氏的脸皮都在不停的抽搐,直想赶紧回府,在房间里痛痛快快地骂上一通才舒畅。

好笋出歹竹,这叫怎么回事哟!

摇光姑娘

“亲家的大恩,老身承下了。以后锐儿还要对府上诸多叨扰,这点礼物,权作心意。”花嬷嬷将礼物匣子送到了顾卿的手里,顾卿递与赵氏。

按照“江湖惯例”,双方你来我往推辞了一番,赵氏才收回了礼物匣子。顾卿了了一桩心事,不由得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只是锐哥儿每日来我府上,怕是有所不便。老太君可想好了如何安排?”赵氏思咐着,若方氏真是包藏祸心之人,锐哥儿想要出府求学,怕是又要再生事端。

后院主母能做的事情,她这个同为主母的,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哪怕是咳嗽几个月要求两个孩子“侍疾”,他们就都走不成了。

“我想慢慢锻炼锻炼他的身子骨,等他体力再好些,方放他出府进学。他现在的身材也太蠢笨了些…”

“老太太放心,都是自家兄弟,断不会做出嘲笑兄长的事…”若是老太太担心她的儿小子会笑话锐哥儿的身材,那倒大可不必。他们要敢,她先拿荆条收拾他们!

“我并不是担心锐儿遭人笑话,只是读书写字也甚是耗费体力…”

好吧,她真的是担心李小胖被人笑话。

但是当着李锐的面,她不能说的这么明白。伤了青春期少年的心什么的,会掉人品的好吗?尤其还是在他刚刚意识到这个体型不太对的时候。

“我让他这几个月多做做体力活,一来可以打熬身子骨,二来他生在在富贵之地,如此也好让他知道外面那些普通人家求生不易。这几个月里,我要找个由头,让府里名正言顺的放锐儿出去进学…”

顾卿每天呆在信国公府里实在无聊,闲着无事就在脑子里勾勒小胖子的“培训计划”和接下来对付方氏的法子。也算是唯一的乐趣了。

“在这之前,还请舅家偏劳,将我这孙子的情况告诉亲家舅爷,请他多多照拂外甥。”

这几个月里,即使不能让李小胖减到正常体型,至少也要可以见人。还有那个发型,在她的院子里,她不想再看到那个发型了!

你能想象一个全身都是肥肉的“健硕”少年,穿着鲜艳颜色的衣衫,头顶两侧竖着双根辫子的在她面前晃,是有多惊悚吗?

先开始她是讶然,到后来看习惯了,就想大笑。李锐还在“总角”的年纪,所以要留“总角”的头发样式。所谓“总角”,就是小时候大家都绑的双马尾,只不过马尾变成了冲天辫而已。幸亏这里没有照相机,不然李小胖回首当年,岂不是要撞墙?

每天她都竭力忍着不笑场,忍的快要尿崩了好嘛!偏所有人都觉得这样正常,就连府里那些个不满十三四岁的小厮们,也都是这个发型。

再这么下去,她“隐疾”的秘密要保不住了啦!

顾卿和赵氏商议完李锐读书的事情,双方都很高兴。赵氏出身将门,这下连李锐习武的事情都有了眉目。国公府里的家将们自是愿意教导小主子们,可是李锐这等身材,就算他们同意了,也未免不会生出“折辱”的心思来。

待一切完了,顾卿带着李锐出了厢房。为避免人多口杂,赵氏还得在水月师傅那里待上一会儿才出门。

顾卿神色愉悦的拉着李锐的手从水月师傅房里出来,一旁的花嬷嬷和香云也没有什么悲伤的神色,此次跟来的下人们不禁猜想是不是水月师傅的病已经好了许多,没什么大碍了。毕竟是府里几十年的老姨娘,府里有些老人没事还拿出来念叨念叨。

国公府的老太君准备回府,自是前拥后簇,声势惊人。家人们动作起来,整个如是庵都仿佛重新活了起来一样。

就在顾卿和如是庵的庵主寒暄着告辞之言时,一个女声突兀的响起。

“前方可是李老夫人?请等等。”

喊李老夫人的,大多是邱老太君的故交,或者李老国公从龙之时的同僚。现在这些权贵之家的女眷,见她大多喊声“太夫人”或者“老太君”。一品国夫人的诰命已经是一个人臣家眷“妻以夫贵”、“母以子贵”的最高荣誉。

顾卿惊讶地转过身,想看看来的究竟是谁。

然而比她更惊讶的,是随侍在一旁的花嬷嬷。

这打头的贵妇穿着虽不起眼,却是一身宫里才能有的贡料。她在宫里呆了几十年,往日里冷宫里进出的,有不少都是曾经得宠过的嫔妃,是不是宫里出来的,一望便知。尤其那贵妇后面的几个侍女,那站立的姿势,都是宫里“站”上个十几年才练出来的。

那为首的妇人外罩一件大红色素面的外衫,至于是什么料子,作为历史盲和服饰盲的顾卿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但这个妇人外衣的红色非常正,更衬得那个妇人皮肤白皙,神采奕奕。外衫里穿着一件鹅黄的流仙裙,裙子样式简单,只在裙尾用银线绣了百蝶戏花的纹路,走起来蝴蝶和花朵的影子若影若现,说不出的风流意趣。

你问为什么描述的这么详细?顾卿看着人家的漂亮衣服,就差没流口水了好吗?

自从穿成了老太太,她的衣服颜色就永远离不开“墨绿”、“月白”、“藏青”这些老沉的颜色了。有时候她看着那些小丫头穿着样式简单却不失飘逸的漂亮襦裙时,都恨不得“嗷嗷嗷”几声。

香云原本还想让她带抹额出门来着。但她总记得那个是七八十岁老太太(比如贾宝玉他奶奶)带的东西,她又不坐月子,带那个太难受了,她没法接受。

现在看见一个妇人穿着如此抢眼的衣衫过来,她恨不得回府就把衣服全部换成自己的喜好!反正邱老太君乱穿衣的事情府里也有耳闻,穿着一身小姑娘的衣服在屋子里晃晃应该不会太惊悚吧?

嘤嘤嘤,说起来都是泪啊!

那妇人行动间仪态万千,很是好看,这是身为现代人的顾卿怎么学也学不好的本事。好在邱老太君到了这个年纪,爱怎么走怎么走,谁也管不了她。不然让她每天挪着小碎步,非急死她不可。

“李老夫人,别来无恙。”这妇人对邱老太君微微颔首,笑的一派雍容华贵。

咦,这长相?似乎邱老太君留下过深刻的印记啊?

顾卿使劲的回想了下,觉得应该是那个女人。可是她又和记忆里那个“巧笑倩兮”的明媚女子差的很多。那女孩长得非常娇憨,笑起来也是可人的紧。这女人笑起来端庄是有了,就是说不出的老成。

莫非,是那女人的…

顾卿试探着问了句:“这位…莫非是摇光姑娘…”

那女人笑的更灿烂了,正准备点头称是。

“…的哪位长辈?”

这下,这位“摇光姑娘的长辈”一僵,笑容再也挂不住了。

场上突然一片鸦雀无声。

咦?她搞错什么了吗?

顾卿看着笑不出来的红衫妇人,再看看花嬷嬷一副“大事不妙”的表情,有些为难地蹙了蹙眉。

张摇光,正是邱老太君大儿子李蒙的初恋情人,后来嫁给楚睿的那个姑娘,也正是现在的皇后娘娘。

邱老太君从小喊她“摇光姑娘”喊惯了,即使她后来成了皇后,也改不了口,每每在宴会上被她的大儿媳妇扯袖子。后来老国公怕她逾越惯了会惹出大祸,便让她一到皇后主持的大命妇的宴会就抱病。皇家都知道张皇后和国公府曾经的那些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有皇后没邱老太君的情况。

这么一晃,邱老太君已经十年没见过她了。

恍如隔世

张摇光修身养性这么多年,自诩无论是气度涵养都是一流的,不敢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至少已经很少有什么人能让她动容。

而这次,她是真的挂不住脸上的笑意了。无论是哪个女人被认作是自己的长辈,都会笑不出来。她乍听到那声“摇光姑娘”的愉悦,瞬间就被错愕给取代。

邱老太君这是在提醒她,她和她不怎么熟,最好不要笑得这么热络吗?

这老夫人真是…一辈子都不肯对她低头!

“李老夫人真是诙谐。”张摇光脸上的错愕只是一瞬,立刻又回复了一贯的端庄贤淑表情。“我来看舅母,听闻老太君恰巧也在,所以特意过来相见。老夫人身体不好,一直很少出门,这一晃,我们也有快十年没见过了吧?”

神,神马?

顾卿心中咯噔一下。天啊,她干了什么蠢事!对着一朝国母说“喂你现在很老哟”这样的话吗?这皇后不会报复吧?

再一想,这皇后这个时候出现在如是庵,恐怕不是偶然,尤其是那句“恰巧也在”,根本不可能这么恰巧。她现在贵为皇后,难道出宫能像小燕子一样容易吗?

这么想,顾卿心中总算是定了一定。她是国公府的老封君,是连皇帝都要尊称一声“老夫人”之人,因为“老眼昏花”这种事被问责,应该是不可能的。

就算真的要计较,她怕个毛!她都是随时等着死的人了!

“原来是皇后娘娘。老身这几年得了眩光的毛病,看人都看不清…”顾卿扯出一丝笑容,接着说道:“娘娘愿意见老身,是老身的荣幸。只是老身这几年确实人老体弱,一穿那诰命衣冠就连路都走不了,请恕老身的失礼,这几年都没去给娘娘磕头。”

顾卿虽然口中这样说着,但是现在一点给她磕头的想法都没有。穿到这个世界,穿成她这样的身份,一直都是别人给她磕头,把她弄的诚惶诚恐的份。她还没有弯过膝盖。

“老夫人您言重了。我只是想找故人叙叙旧,断没有其他的意思。”张摇光露出一副哀戚的表情,“自从坐上了那个位子,连说个知心话的人都没有。这么多年来,也只有老夫人你一直如故,一点变化都没有…”

在这一点上,她是真的佩服这位信国公府的老夫人的。无论是发迹之前还是发迹之后,她一直都是这种执拗的脾气,而且一直以来都是不通事务的样子。她这种“我管你怎么样我就按照自己想过的日子过”的态度和能够如愿生活的命运,不知让多少妇人羡慕。

叙旧?在这里?顾卿看了看四周。这里是门口的药师殿,如是庵的那位庵主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悄下去了,余下的国公府下人们都把头垂的低低的,恨不得埋到土里去,再堵上耳朵才好。

“娘娘想叙什么?”邱老太君这破身子,一站久了就头晕。而且还常常尿频尿急尿不尽。只盼她不要叙太久就好。

张摇光知道邱老太君并不喜欢拐弯抹角,所以就直言了来意。

“老太太这次前来带来了贵府的嫡少爷,不知道是哪一位?您老也知道,公府的嫡长孙到了十四岁是要入宫陪伴皇子的,蒙…贵府大老爷之子小时候我曾抱过,长得是聪明俊秀,尤其是那双眼睛,有乃父之风,极为灵气。我算算他今年也十二岁了。我那儿子正好八岁,正到了伴读随同的时候,所以我一看老太君你恰巧在此,就冒昧前来相见…”

因为来的是女眷,所以顾卿让李锐先回车上去了。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次她带他来,名义上是探望他生病的庶祖母,自是不用避讳,只要把路上的小尼姑们请走就是。可是外面的女眷就不得不讲究了。

顾卿一听皇后这话,差点没笑场。

聪明俊秀?一双眼睛很灵气?

她来了这么多时候,都没见到李锐睁开眼睛是什么样儿好吗?都给肥肉挤成一条缝了!

“娘娘,晋国公府上的哥儿今年也十二了吧?”顾卿记得张摇光舅家的晋国公府上,嫡孙子和李小胖同年。是邱老太君给那孩子洗的三,她的记忆里有当年的回忆。

怎么正经的亲戚不找,找到她们府上了?

张摇光叹了口气。

“正因为是我的娘家,所以才更要避嫌。更何况,如若是表兄弟,恐怕会太护着我那孩儿,我并不想让皇儿的伴读处处让着他。我相信陛下让国公府的嫡孙们进宫陪读,也不会是想找几个听话的伴童。”

顾卿点了点头。虽然觉得这个张摇光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但在为母之上,未必就不是个好母亲。大楚只有两位国公,连本姓的王爷都没有封,这两个国公府上的嫡长孙若不能长成国之栋梁,则大楚根基不稳,君臣离心,老皇帝的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如果还有其他原因,大概就是老皇帝不希望三家的第三代变得疏远吧。故去的皇帝一辈子和两位好友君臣相得的故事,也是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呢。

只是…

噗!

皇后娘娘真的看得上她家的小胖子吗?

“老身明白了。”顾卿点了点头。

张摇光听到顾卿说“老身明白了”,心中一喜。

当年李老国公留下了深厚的人脉,朝中众人受他恩惠极重,李老国公身后无其他势力,可以说是孤臣,所以无论是世族还是寒门,和他相交起来都豪无负担。李锐的父亲李蒙当年身为翰林院掌院,后来又入了东阁,士林中倒是有一半是他的门生故友。现下这两人虽然都不在了,但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李锐未来出仕后,路会比旁人顺遂许多。

更何况现下信国公府虽然是李茂袭了国公的爵位,那是因为“兄终弟及”才袭成的。很多人一直认为这违背了本朝“立嫡立长”的宗法,嫡长孙既在,就应该保留爵位等待嫡长孙长成。当时这个不赞同的声潮颇大,是当时还在世老国公亲自长折子为幼子请封才压下去了。

若是以后有人愿意为李锐施为一番,若干年后,这李锐就是下一位的“信国公”也不一定。

到时候,李锐“名正言顺”,那储位之争必定也就更加站得住脚。毕竟前面几个修仪和婕妤生的儿子都夭折了,她的儿子才是“嫡长”。虽然现在皇儿没被立为太子,可即使后面有再多的弟弟,既然连国公府的家事尚且维持“宗法”,在兴废之事上…

这李锐,若不是个付不起的阿斗,她就能让他起作用。

顾卿是不知道皇后肚子里这一大本帐的。她扭头和一个小丫头说道:“去请你们锐少爷来,让他来给皇后娘娘磕个头。”

  如果觉得老身聊发少年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小说全集老身聊发少年狂寡人无疾人人都爱马文才木兰无长兄,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