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意千重作品世婚之再嫁公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种树?这个法子我倒是没想着。”林世全有些心动,随即坚定地摇头:“不用,我现在还不便添置房产。不如婶娘和四妹妹买了罢,我去替你们跑腿。”他的情况有些特殊,虽则是净身出户,但族谱上可没有把他和留儿的名字给去了。律法规定,父母在,不许分户别产而居,若是他做得太显眼,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不如继续跟着林谨容,把钱投在生意上,又隐蔽,钱也来得快。至于将来,那又再说将来的话。

见他不买,林谨容也不假意推辞,直接建议陶氏:“娘,你买了罢,让人种了树,将来七弟娶妻生子都有好处。”等到匪乱起来,什么房子铺子的谁知道能不能侥幸保留下来?就是买了坡地种树最好。到那时候,树苗已经成活,无需人特意照料,却又是小树,不至于被人觊觎盗伐,等到躲避匪乱归来,过不得几年就是一笔财富。

林世全就道:“我再去谈谈价,指不定还能再便宜一点。”

自朝廷放开三十七种香药的买卖,吴氏没了以后,陶舜钦做生意就没从前那般上心,全靠陶凤棠一人支持。陶氏也不好意思再让他为难分心,寻了个借口把自己的钱拿了回来。虽则投了些在林谨容的香药铺子里,但始终闲钱还有些多。她已经习惯了不让钱闲着的日子,正想给手里的闲钱找个去处,听林谨容这样一劝,就有些心动:“那种什么树呢?咱家庄子上好像也没人会种树啊。”

林谨容笑道:“有地有钱,还愁没有树种,请不到人来种树么?”

陶氏也笑起来:“我是糊涂了。”想了想,突然又觉着有些不过意,便道:“囡囡,不如你买?或者还是老规矩,你和你七弟一人一半?”

林谨容轻轻摇头:“不了。我的妆奁已经足够多,盐碱地马上就成良田,香药铺子也在赚钱。七弟日后花用大着呢。”比如成亲生子,还要负责父母的丧事,没有一样不要钱。

想到那香药铺子自己也只是投钱进去,然后就跟着分钱,不用操一分一毫的心,如今林谨容又出主意替林慎之打算,陶氏由不得感动地看着林谨容:“囡囡,要不,再请你三哥打听一下,看看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合适的坡地,你一并买了种树如何……”

林谨容有些受不住陶氏的眼神,摆手道:“我不要,就算是有合适的也买给七弟。”她真是用不上,林家的根底在这里,将来林慎之是一定会回乡的,她却不同,何必浪费钱财在这上头?

林世全在一旁坐着,见她母女二人你推我,我推你的,就有些好笑:“还没买到手呢,就互相推让,买到手又再说罢……”

龚妈妈就凑趣道:“这不是我们太太心疼姑娘,姑娘又心疼太太和少爷么?”

林世全的眼神就有些黯然。

“三哥,留妹妹新年大吉”林慎之进来看到林世全兄妹就很开心,先谢了林世全送他的文房四宝,从袖子里掏呀掏,掏出一个彩绣荷包来塞进留儿手里:“七哥给你买糖吃的。”还像模像样地摸了摸留儿的头,道:“小留儿快快长大,平安顺当”

众人一怔,齐齐笑起来,林世全那点淡淡的忧伤也给冲淡了,陶氏欢喜得将林慎之搂入怀中“叭叽”亲了一口:“小老七读书读懂事了。”

林慎之不好意思,伸手去推陶氏的脸,红了脸嘟囔道:“我大人了,娘别把我当小孩子看。给我的同窗瞧见是要笑话我的。”结果这话又引起众人一阵哄笑,笑得他恼羞成怒,冲着丫头们嚷嚷道:“有什么好笑的?”

林谨容见他果然怒了,众人再笑只怕就要哭了,连忙打岔:“七弟从哪里来?这许久才来。”

林慎之还在别扭,吸了口气才道:“我和陆二哥他们在四哥那里玩,并不在房里。陆二哥听说三哥来了,让我请三哥一起去玩。”然后拉了林世全的手,要林世全随他一起去。

陶氏巴不得他和林世全、陆缄再多亲近一些,忙吩咐龚妈妈:“取些钱,去让厨房给少爷们好生治一桌上等酒席。”

话音未落,就听外头夏叶脆生生地喊了声:“三老爷来了。”

林三老爷走进来,皮笑肉不笑地道:“老远就听见你们笑,咦,阿全也在?”不等林世全回答,眼睛盯在林慎之与林世全紧握的手上:“这么大的人了还和你族兄拉拉扯扯的,不成体统。”

林慎之不但没有松开林世全的手,反倒握紧了几分:“陆二哥让我请三哥过去玩。”

林三老爷摸了摸胡子,扫了一旁坐着不语的陶氏和林谨容一眼,道:“你难得回家,闲了也该去寻你五哥一道说说话,别光顾着自己玩。”

林慎之无所谓地道:“是要去寻五哥的呀,还没来得及。”

林三老爷的脸色就好看了几分,训了他几句兄弟要友爱之类的话。林慎之认认真真听着,并无半句反驳或是半分不悦,可是那手却也不曾松开林世全半分。

陶氏看不下去,索性将留儿交给林谨容,赶几个孩子走:“不是都有事么?都去罢,别让人久等了。”

林谨容便朝龚妈妈使了个眼色,牵了留儿,示意林世全和林慎之跟她出去。出了院门,除了留儿,几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林谨容正想安慰林世全两句,就听林慎之闷声闷气地道:“我喜欢三哥。”

林世全一怔,随即笑道:“我也喜欢小七弟。走,咱们去寻你五哥。”然后朝林谨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吩咐了留儿几句,自去了。

林慎之真的长大了。林谨容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今日林世全、林慎之的表现都很得她的意,开春以后,是时候让林世全再做一桩事了。

第152章:微风

这一年,对于林谨容和林家三房、陶家、林世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春天,陶氏买入大片的坡地,种下树苗,请专人负责打理;与此同时,陶家也大量买入坡地,种下树苗。平洲、清州有极少部分人跟风,极少部分人嗤之以鼻,极大部分人持观望态度。跟风的人中,赫然就有陆老太爷的身影。

夏至,林世全与陶家联合梅姓商人,送了一批冬小麦前往北部边境,当是时,价值二十千的粮食,虚估为百千的茶引,凭茶引又至淮南十三山取茶,运回太明府贩卖。这一次,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谁最聪明抢先预测出来的,而是热衷于泡在茶肆酒楼旅店的林世全消息灵通,然后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敢说敢干,不怕苦,能吃苦,再由林谨容出面协调了充足的资金促成的。

平洲三户望族中,林家其余诸人有贼心无贼胆,只能干咽口水;吴家刚受了吴襄应试事件的打击,家中没有主事的人,自动放弃;陆家不知何种原因,持观望态度,不曾插手。

秋天,陶氏名下,由林世全经营的铺子又增加了一间杂货铺子,一直跟着林世全的铁二牛因为认真负责能吃苦,被提拔做了杂货铺子的管事。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陶凤棠独力前往江南开办铺子。陶舜钦坐守后方,把质优价廉的香药、皮毛等物源源不断地送到江南的铺子里,陶凤棠又将江南的茶叶、丝绸、刺绣源源不断地送到林世全和清州陶家的铺子里。

冬至,历经整整一年,渚江放於的渠坝初成雏形,预计来年四月即可放天河水於田。

形势一片大好。

腊梅花开的时候,林谨容眉飞色舞地翻看着面前的账簿,很满足于她这一年来的成就。且不说手里越来越多的钱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就说她成功地撺掇了陶凤棠,转而说动陶舜钦前往江南置产开业,就是一个足够让人夜里可以安心睡到天亮的巨大成功。

也就是在这个腊梅飘香的季节,一个流言像微风一样,迅速吹遍了平洲。最开始的时候是有人说,林家三房和陶家近来发的财,全靠林世全,发了那么多财也没见分半点给他,替他不值;可是马上就有人说,其实他们都猜错了,林世全不过是林家三房请的大管事而已,真正的人一直躲在幕后。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流言,也不缺好奇心十足,拼命只想打探人的隐私,或者纯粹没有任何目的,只为喜欢听,喜欢说的这一类型的人存在。流言传到后面,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一直躲在背后筹谋划策的人,不是早年一直以脾气暴躁,不会做人的林三太太陶氏;也不是早年虽然富名一直在外,却一直低调稳妥的陶舜钦;更不是突然从乡旮旯里冒出来的,一无所有的穷少年林世全。而是林家的四姑娘。

于是好奇的民众对这位养在深闺,却又如此厉害的林四姑娘生出了无限的兴趣,以及无限的猜想。无数个版本在坊间流传,不知道林四姑娘的闺名没关系,林四姑娘这个称号就足够被人经常挂在嘴边反复咀嚼。流言是传播得如此之快,快到林老太爷、林世全等人知道后竟然措手不及。

流言传进林家的时候,林谨容正平心静气地坐在窗下的绣架前,迎着冬日温暖的阳光,亲手绣她的嫁妆。大红的缎面上鸳鸯戏水的图案热闹而明快,她没有任何多余的感觉,只是要尽力完成一幅完美的绣品。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将日日面对这副图案,还要靠它装点门面,以便告诉别人,她是一个多么灵巧贤惠的女子。

荔枝看着林谨容安静柔美的侧脸和灵巧的动作,话已到口边又咽了下去,她实在不忍心告诉林谨容外面发生的事情。但凡是个好强要脸面的大家闺秀,知道自己被人在外面这样反复地流传揣测臆想,只怕都会羞愤欲死。荔枝无限为难,在给林谨容换了三杯热茶和一盆炭之后,她仍然没能说得出口,也没法子让人替代她做这件事——桂嬷嬷早就哭得眼睛都肿成一条缝了,还能指望什么?

倒是林谨容开口了:“荔枝,你说给我听或者是由别人说给我听,你自己选。”从荔枝进门开始,她就已经感受到荔枝躲躲闪闪的目光和欲言又止的犹豫。不会是好事,她很清楚的明白这一点,可是再坏的事情,又能坏得过她即将面临的事情么?不会。

荔枝当然选择由她来说给林谨容听:“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在外面乱说……”荔枝说得很小心,尽量挑着好听的字眼说,甚至随时做好准备停下话头上前去安慰林谨容,但是林谨容就一直捧着一杯茶,看着窗外的阳光,安静地听着,中途甚至没有插过一句话,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

荔枝咬着牙一口气讲完,也不过得了淡淡的一句:“家里人怎么说?太太有没有哭?”

怎么可能不哭?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有时候一个流言很可能毁掉的就是一门亲事和一生。陶氏是没有办法,否则把乱嚼舌头的人活劈了的心都有,荔枝叹了口气:“老太太把太太叫去了。姑娘,您可要想得开……”

“我想得开,太太也会想开的。这样的流言,过一段日子就自己消停了。”林谨容很平静。若是从前,她一定会想不开的,但现在倒是未必了。不过就是书香门第的女儿会经商,被人连带着将名字传了几遍而已,又不是她做了什么伤风败俗见不得人的丑事。

一,她没有抛头露面,最多就是给陶氏和陶舜钦等人出了几个导致众人发了财的主意;二,她管账管铺子,家里人都知道,并没有谁说过半句不妥。这会儿被人翻出来做文章,也不过就是因为她尚未出阁,有多种禁忌,若她是一个嫁了的妇人,善于经营嫁妆还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她这几年所能做的,所需要做的事情基本都顺顺利利地做到了,她有什么不满足的?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得开,也要知足。不过说起来也真是好笑,先始她小心翼翼地藏着掖着,其实冒着极大的风险做了换金银,买盐碱地,粮食入中,买卖香药那几件事的时候,没有人盯她,大家都自发地把功劳归在了陶舜钦的身上;而近两年以来,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的时候,反倒招了人的眼。这世上她想不通的事情果然很多。

“姑娘,老太爷请您马上去一趟听涛居。”樱桃无限担忧地进来传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陆家来人了。”

陆家在这个时候这么快地派人上门来,林老太爷随之就使人召唤林谨容过去,不用想也能猜到是为了什么事。荔枝的脸“刷”地一下就白了,颤抖着嘴唇担忧地握住林谨容的手,想说两句宽慰的话,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姑娘……您……奴婢……”

“不用怕,有什么好怕的?”林谨容的声音里有一种奇异的温和的安抚作用:“去给我拿披风和出门的鞋来。”

荔枝和樱桃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那么镇定,但这个时候明显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很快林谨容就穿戴完毕,出门前她甚至还照了照镜子。

一路前行,碰到的丫头、婆子们的眼神都在闪烁,有同情的,有冷漠的,有幸灾乐祸的,各式各样的都有。林谨容觉得自己这一生,从未有此刻这般冷静,她甚至可以冷静地分析每个人和她打招呼时的表情和眼神,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心思,她们是否喜欢她,为什么又不喜欢她,她们身后的人又是谁。

此刻听涛居的路对于荔枝和樱桃来说,简直太近,但对于林谨容来说,简直太远。她恨不得三步两步就走到听涛居,听听陆家匆忙赶来的人是怎么说的。倘若不是因为不愿让人以为她惊慌失措,生怕失去这门亲事,她简直恨不得快步赶去才好。

再远的路,总有走到的时候,再近的路,也有距离。

林谨容终于看到了听涛居的大门。

听涛居的院子里,独立着一个穿着举子专穿的白苎襕衫,系里织带,身形瘦削挺拔的男子。听见声响,他缓缓转过头来,幽黑如潭的双目直直地对上了林谨容的眼睛。

原来这么快赶来的人是他可真够快的,从诸先生家里赶回来,又匆忙回家去换上这么一套耀眼的衣服,然后这么快就赶到这里来,为的什么?受不住这样的流言?受不了这样的事?

林谨容朝着陆缄,漫不经心地,无所谓地翘起唇角露出一个笑,然后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稳稳地踩上如意垛,停在林老太爷的门前,沉着冷静地叩响了门。

第153章:论亲

门开的一霎那,林谨容听见身后的陆缄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但她没有听清楚,因为迎接她的是书房里的阴冷气息、林老太爷勃然的怒火和呼啸着朝她砸来的一块不知是什么东西的东西。

林谨容当然不会傻到和从前一眼憨痴痴地任由那东西砸上她,她镇定自若、灵巧地躲开,然后转身,面无表情地当着陆缄的面把门关上。

“这就是你要我后悔的事?”林老太爷气得花白胡子的下端都撅了起来,干皱的老脸上,两条深刻的法令纹如同沟壑,一双老眼犀利森寒地盯着林谨容,仿佛想把她拆骨入腹,“你是蠢货吗到了现在你还看不清楚事实吗?”

“您说得对,我是蠢货吗?到了现在我还看不清楚事实吗?”她不是没有经过事的孩子,他随便一发火就能把她给吓懵。无欲则刚,她无所求,他却放不下,林谨容冷静地看着林老太爷,看他又在耍什么把戏。

林老太爷被她噎得一口气上不来,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一动不动地死死瞪着她。林谨容半垂着眸子,脸上没有挑衅,却也没有害怕,只有陈述事实的坦然。

门被人在外面轻轻敲了几下。

屋子里的两人都站着不动,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敲门的人不死心地又敲了两下,用力比刚才更重。

“咳”林老太爷咳嗽了一声,怒火降了下来,挪开眼神,冷冷地道:“你可知道最坏的后果会是怎样?”

敲门声停止了。

无非就是陆家退亲而已,再然后,被退了亲的她,可能嫁不掉,可能嫁得不好,但却不定活不下去或是活不好。这个问题,林老太爷比她更清楚,林谨容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林老太爷背着手来回走了两圈,见她始终沉默不语,只得忍着气道:“如果你不懂,我来告诉你没有谁愿意自家的未婚妻被一群市井无赖成日挂在嘴边,无端揣测,所以遇到这种事的人,我就没见过几个有好结果的。”他停了停,走到林谨容的面前俯瞰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道:“你应该记得是林家庇护了你,也应该记住陆家的情。你要学会感恩。”

“我都记得。”林谨容撇开头,看着青砖石地上斑驳的光影,原来陆缄不是来退婚表示不满的,是来表示大度悲悯的。而林老太爷果然是在耍把戏。先给她添个罪名,摆出一副不得了的凶样来吓她,想把她吓软吓趴下,最好苦苦哀求,然后再以悲悯大度的姿态来救赎她,以博得她的感激和服从。一旦成功,从此以后,林家将会有一个对娘家感激涕零的好女儿,陆家将会有一个涕零感激的好媳妇。这套把戏她没玩过,但她懂得。她不会因此被吓到,也不会因此感激涕零,她只是记得。

林老太爷狠狠地盯着她,试图从她脸上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却只看到她下垂的睫毛和挺直的背脊。他无奈而不可闻地低低叹了口气:“为何会传出这样的流言?”仿佛是在问林谨容,又仿佛是在问他自己。

“也许,有人看不得我好,看不得我母亲的妆奁越来越丰厚罢。也许,有人觉得应该给我点警告,让我知道厉害。还也许……谁说得清楚呢。”说这话的时候,林谨容的语气里带了点淡淡的讥诮。

“放肆”林谨容后面的那句话彻底激怒了林老太爷,与她一进门之时的那种故意做出的怒意不同,他的声音不大,语气却极为阴凉:“你以为什么?”他带着血丝,有些昏黄的眼睛睁得老大:“林家是我的,你们也都是我的……”林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触摸过的,他们都是他的子子孙孙,一丝一毫,都和他戚戚相关,他容忍不得任何的可能会影响林家的声誉和存在的事情发生。

林谨容的声音软了下来:“您误会了。这一点,我还懂得。”林老太爷真是误会了,她怀疑谁也不会怀疑他。

林老太爷有些疲倦地朝她摆摆手:“这事儿我自有主意,你无需理会,从明日开始,你就不要再管外面的闲事了,和你母亲把该梳理的梳理清楚,安心备嫁。唯今之计,只有早点让你出门,才能把外面的闲话压下去。”一场盛大光鲜的婚礼,将把所有不利的流言统统压制下去,运作得当,转过来就是一件好事。

林谨容抿紧了唇,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沉默地行礼告退。人才走到门边,又听林老太爷道:“我知道你一直都怨恨我,但你永远都不要忘记,是林家给了你一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你也自己好好想想,没有谁能护得住谁一辈子。”

“我知道,也一直都记得。”死亡,已经足够让她记住,没有谁能护住谁一辈子,不要指望老天爷,也不要指望别人的悲悯和正义,要指望自己,依靠自己,要做向别人伸出手的那个人,而非等着别人伸手援救的那个人。

林谨容用力拉开了门。暖暖的阳光伴随着清凉的微风一下子就将她整个人包裹在其中,她眯眼站了一会儿,觉着身上的阴冷都被驱散了,方才看向站在廊下的陆缄,陆缄身上的白苎襕衫在阳光下亮得有些晃眼睛。

林谨容微微眯了眼,走下如意垛,站在离陆缄五步远的地方,想说点什么,偏来一句话也没有。

晒了这么久,也不见陆缄有任何改变,皮肤照旧的白净,眼睛照旧的黑。他跨前两步,沉默而安静地直视着林谨容的眼睛,从林谨容深褐色的瞳仁里面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影,他望着那个小小的人,那个小小的人也在沉默地望着他。

不知道是谁,轻轻地开或者是关了一下窗子,窗扉发出一声很低却又十分清晰的微响。

陆缄看着林谨容,清晰而缓慢地道:“媒人会尽快上门请期。我走了。”不等林谨容回答,他迅速转身,沉稳有力,腰背笔直地朝着外头走去。

林谨容站在听涛居的院子里,抬眼看着四周在阳光下闪着墨绿光泽,被风吹得轻轻晃动着的松树,轻轻搓了搓被风吹得有些发僵的手,喊站在一旁的荔枝:“走吧。”

荔枝碎步跟上,忍了忍,低声道:“姑娘,您进门的时候,可听见表少爷和您说的话了?”

林谨容道:“没听清楚。”也不打算问。

荔枝却忍不住要说的:“他让您别怕。我们在外面听见老太爷砸东西,发脾气,您顶撞老太爷。他就上前去敲门,一直等在门口,可是您出来后一句话也不和他说。姑娘,您这样实在是有些不好。”

岂止是有些不好,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不懂得好歹。林谨容道:“我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他应该也不高兴的,大家心里都不高兴,何必强装。”

荔枝垂下头郁闷地踢了踢道旁的小石子,然后挺直腰背,摆出一副盛气凌人,我怕谁的样子来:“总之都是那些坏人在背后捣鬼。太坏了。”

林谨容赞同地点头:“的确是太坏了。”

今天在院子里闲逛的婆子丫头仿佛比平日里多了两三倍,每个人看到林谨容镇定自若的表情,不紧不慢的步伐和荔枝凶神恶煞的样子,都下意识地垂下头,避让在一旁。

当陆家表示安慰,并想提前请期,林老太爷已经允许的消息传到和乐堂里后,陶氏自然也被林老太太放了回来。见了林谨容,自然又是儿啊肝的疼了一回,又骂一歇,听荔枝说了事情经过后,少不得又觉着陆缄真是好:“特意穿了那衣服来,然后故意骑的马,走的大门,见了人也全当没有事儿似的笑,你大伯母也和我说他真是好,你是没看到你二伯母的样子,眼睛都红了。”

林谨容等陶氏发泄完毕,见她累了,方道:“娘,祖父这些日子都不许我管铺子的事了,我想正日子大概不会太久,该理清一下了。两个铺子,你觉着哪个好?留一个下来给小七弟。”

陶氏一怔,随即道:“不都是你的么?这回在妆奁单子里添进去就好。”虽然用的是她的名字,但本钱基本都是林谨容的,她后来投了钱后就一直跟着分红利,已经很内疚,可没有再把女儿辛苦挣下的钱财昧心占了的道理。

林谨容微微一笑:“不,不要七弟不好过,也不要有人说您半句不是。我看,您就留杂货铺子吧。那个有大表哥送货过来,又有铁二牛看着,操不了多少心。有事的时候,随时可以找三哥。”

陶氏还要推辞,林谨容按住她:“不要推辞。这是您应得的,您要不接着,我也不放心。”

她是早就替自己和林慎之打算好了的。陶氏忍不住又流了泪,将林谨容搂入怀中:“我的囡囡,娘舍不得你。”

两天后,官媒上门,经过磋商,把婚期提前了半年,定在二月初十。

正日子一定下,陶氏空前地忙碌起来,她憋着一口恶气,要让那些个在背后中伤林谨容,想害林谨容的人好好看看。他们对林谨容做的一切都不起任何作用。林谨容照旧是林家备受宠爱的四姑娘,照旧是陆家高看珍惜的好女子。

林老太爷默许了陶氏的所作所为。

第154章:添妆

请期之后的第三天,陆家登门下聘礼。

以双羊牵车,载八樽金瓶酒,装以大花银方形彩胜,盖上红绿销金酒衣;金钏、金镯、金帔坠,三金齐全;又有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珠翠髻冠首饰若干、上等彩缎布匹、缂丝、毛料、银锭若干;上等花茶、果物无数。送聘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游了近半个平洲城,在万众瞩目下,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送进了林家的大门。

林老太爷领着林三老爷,郑重其事地接过了聘礼。整个过程,无一不凸显出两家人对这桩亲事的重视和小心。

于是一切渐渐归于平静。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谨容一直都在屋里绣嫁妆,极少出门,但有银钱交涉,只让荔枝通过陶氏送口信给林世全,甚至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能与林世全见面。所幸,这时候铺子已经不需要她多操心了。

日子一滑,就进了二月。

才过了二月,陶家的添妆就送到了平洲,接着,平日里与林谨容有来往的几个族里姐妹就开始上门看望祝福她,并送上一些绣帕小首饰之类的添妆。随着正日子临近,平洲几家大户的女眷也开始登门拜访添妆恭贺。

这一日,吴家众女眷特意上门给林谨容添妆,得到林老太太和陶氏的盛情款待。吴菱与林五结伴去看林谨容,少不得调笑几句,然后当着林五的面递过一只锦盒:“是杨茉给你的添妆。”

巴掌大小的长方形锦盒,里面装着一对镶金白玉梅花钗,金是足金,玉是上好的羊脂白玉。林谨容只看了一眼,就急速抬起头来看着吴菱:“这太贵重了。”

她当初送杨茉那枝玉燕钗,也不过是因为那钗子本来就是杨氏的。二人这几年来书信往来,不时有所馈赠,也只是些不值什么钱的精致小玩意而已。前世之时,杨茉给她的添妆是一对金镶珍珠耳坠,她回杨茉的则是一对银镶珊瑚耳坠,都不过分,意义更大于价值。就算是今世二人加强了往来,加深了感情,但去年杨茉出阁,她给的添妆也只是一对珍珠香囊,虽然精致美丽,却远远值不得回这样贵重的礼。无端受人贵礼,心下总是不安。

林五“哗”地叫了一声,接过去瞧:“好精致的钗子。”

吴菱脸上带着故意夸张了的羡慕,口气微酸地道:“是,早年我成日和她一处,也没见她待我如此上心。臭丫头,将来要是不给我同样的心意,看我见了她不撕她的嘴。”递过一把卷草双狮戏球纹银背梳,噘着嘴道:“那,这是我送你的梳子,明明是我精心挑选的,被她一比着,倒显得我多小气似的。也只有我才肯被她拉来做衬托啦,你可不许嫌不好。”

这样的表情,这样的语气,根本不会让人觉得她小气,反倒觉着这礼物真是好,她真可爱。林五不由掩着口笑:“这样精致的做工还嫌拿不出手来,那我这个只送了一对素银钏子的岂不是要羞死?”

“不嫌,不嫌,只要是你们送我的都不嫌。”林谨容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杨茉这礼太贵重,我不好收。”

吴茉睁大了眼睛,无辜地道:“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啊,你自己写信和她说,我可没法子管。”言罢竟然就站起身来要走:“我要走了,省得你非得让我还她,她又让我非得给你,我可不是夹在中间为难?”

林谨容抿抿唇:“她可有信来?”

吴茉摇头:“她要生产,懒得动脑子,就是让人送了这只盒子来,指明要给你做添妆。”眼珠子一转,嘻嘻一笑:“反正东西我是送到了,要不要你自己拿主意,自己写信和她说啊,我先走了。”

林谨容留不住她,只好坐回原处,拿起那对玉钗来仔细打量。看了许久,在钗尾处看到几个粟米大小的字,对了光细看,却是“唐家金银铺”五个字。

晚间,吴家众女眷告辞,陶氏将她们的添妆送过来给林谨容,见了杨茉送的钗子,也不由惊讶道:“这姑娘可真是太大方了今日吴家这些太太奶奶们送的也无非是些普通的金银钗环之类的东西,她倒送你这样贵重的。”

林谨容手抚着那钗尾上的几个小字,道:“我猜是在金银铺里买的,这么老远的送来,我又给她退回去,也太矫情了些,不如过些日子再写信备礼给她道谢。她要生产,我厚厚备一份礼去,总不叫她吃亏。”

陶氏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杨茉可比我做姑娘时还要大方呢。”

林谨容便撑着下巴笑:“娘做姑娘的时候挺大方的?”

陶氏的脸上就露出笑意来:“是啊,那时候你外祖父母宠我得紧,我手里从不缺钱,漂亮的衣裳首饰多得很,有好些我都记不得,要龚妈妈和铁妈妈才记得清楚。在玩耍得好的小姐妹,还有族里的姐妹们中,给人添妆谁也没我大方舍得的。”然后露出气愤的神情来,“可是轮到我成亲的时候,她们给我的添妆却不好。只有两三个送的东西好,她们却嫁得极远,现在连音信都没了。”

林谨容见她和个小孩儿似的,不由笑道:“有两三个也足够多啦。我倒是个舍不得的。添妆这种事,除非是那个人,否则都是意义大于价值,对于有些人来说,送礼太重反倒是给人增加负担。”

陶氏就笑起来:“我那时节糊里糊涂,哪里有你会计算?”

母女二人笑闹一回,林谨容见桂嬷嬷等人都出去了,便转入正题:“娘,今晚就让桂圆回来吧。”

  如果觉得世婚之再嫁公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意千重小说全集世婚之再嫁公子再嫁侯门医手遮香男颜之瘾卿卿花影重重斜阳外天衣多媚美人重欲剩女不淑良婿喜盈门 国色芳华世婚九阙凤华司茶皇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