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莞琪原本打着见上亲人一面立刻离开的主意,听到顾莞宁这番话,顿时激动起来:“二姐,你说得可是真的?我真的能在京中住一段时日?”

“不可!”

太夫人和顾海不假思索地同时张口阻拦。

顾海抢着说道:“万万不可!莞琪偷偷到京城来,已冒了极大的风险。绝不能再逗留京城。万一被人察觉到行踪,惹人猜疑就糟了。莞琪,你听爹的话,出府之后,立刻离京!”

太夫人赞许地点头附和:“老三说的没错。琪姐儿,你今日便离京。”

方氏也知此事太过冒险,不过,心里到底存了一丝奢望,并未出言。只眼巴巴地看着顾莞宁。

顾莞宁并未让方氏失望。

“三叔,祖母,你们先别激动,听我一言。”

顾莞宁沉声道:“我知道你们心中顾虑重重。当日四妹假死遁走,本已决心永不回来。”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皇上根基未稳,朝中傅阁老势大,对后宫虎视眈眈。四妹要出宫,只能用这样的法子。而如今,傅阁老已彻底退出朝堂,一切尽在皇上掌控之中,我这个中宫皇后,也早已肃清后宫。”

“四妹此时归京,正是时候。”

“认识四妹的,大多是闺阁千金,如今俱已嫁为人妇。身在内宅的妇人,出门的机会极少。和四妹打照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再者,四妹如今相貌气质变化极大,便是站在她们面前,她们也未必敢认。”

“再退一步,便是真的有人认出四妹,又能如何?”

顾海:“”

太夫人:“”

顾莞宁目光骤然亮了起来,凌厉无匹,如出鞘的利刃一般:“这世上,有谁敢当着我的面,说四妹未死?”

顾莞琪听得热血澎湃,脱口而出道:“二姐!你真是太威武霸气了!”

顾莞宁嘴角柔和了许多,定定地看了过来:“四妹,当日是我这个二姐连累了你。令你忍痛和家人分离,孤身离京。”

“今日,我便要为你撑腰,让你留在京城。”

顾莞琪喜不自胜,连连点头。

性情果决的顾海少见地露出犹豫之色,看了太夫人一眼:“母亲”

他岂能不想让女儿留在京城?刚才态度表露得这般坚决,是因为顾虑太多,唯恐牵累顾莞宁。

现在顾莞宁表明态度,他仔细一想,倒也有些心动了。

太夫人见顾海目露迟疑,心中也是一软。

顾海最疼爱女儿,当日亲自将顾莞琪送出京城,回来之后着实消沉了一段时日。这几年来他绝口不提顾莞琪,只是,每隔几日就会去顾莞琪的闺房里坐上片刻

“好!”太夫人终于下定决心,点头应允:“莞琪就在京城住上一个月。待来年春日,再离开。”

方氏惊喜交加,语无伦次地道谢:“多谢婆婆,多谢娘娘!”

然后,上前两步,搂住顾莞琪,再不肯松开。

顾莞琪同样沉浸在惊喜中,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母女抱头痛哭,泪水中透出的是释然和欣喜。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只觉得鼻间又有些泛酸。一个模糊的念头悄然浮上心头,渐渐清晰。然后,顾莞宁张了口:“我还有一个想法。”

酉时正,顾莞宁领着阿娇姐弟回了宫。

小四一个人被留在宫中,颇有些委屈,见顾莞宁归来,立刻迈着小胖腿跑了过来:“母后,抱抱!”

小四还小,语言表达不甚清楚,一时说不出心里是如何的委屈。只将头钻进顾莞宁的怀中,再也不肯抬起来。

顾莞宁爱怜地抚着小四柔软的头发,低声哄道:“你还小,不宜出宫。等你长大了,母后出宫便带上你,好不好?”

小四闷闷地嗯一声,手紧紧地缠着顾莞宁的脖颈,还是不松手。

阿娇阿奕对视一笑,并未取笑他。

阿淳也表现出了兄长风范,有模有样地安慰小四:“其实,今日侯府也没什么好玩的。不过是人多了一些,还有人唱戏罢了。”

说到唱戏,忍不住又多嘴几句:“不过,有几个武生翻筋斗十分利索,连着翻了几十个。落地时候又快又稳。我当时巴掌都拍疼了!”

小四扁扁嘴,更委屈了,吧嗒吧嗒地掉了几滴眼泪。

顾莞宁哭笑不得,瞪了饶舌的阿淳一眼。

阿淳淘气地咧嘴一笑,很快闭上嘴。

萧诩回椒房殿,看到的便是眼睛泛红满面委屈的小四,不由得失笑:“小四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被人欺负了?”

顾莞宁无奈地笑道:“他在生我的气。我出宫回府,只将他留在宫里。”

萧诩失笑,抱过小四哄了许久,才将小四哄得开怀。

夫妻独处,已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今日回府,是不是遇上喜事了?”萧诩洞察力敏锐,早已看出顾莞宁眉眼间按捺不住的喜悦。

顾莞宁果然笑了起来:“确实有一桩极令人高兴的事。”

萧诩好奇地追问:“是何事?”

顾莞宁近来心情沉郁,已经很久未这般展颜了。

顾莞宁附耳过来,低语数句。

萧诩先是意外,很快笑道:“怪不得你这般高兴。原来是见到四妹了。你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变化很大吗?”

顾莞宁笑着点头:“换个地方,我也未必敢一眼就认定是她。”

顿了顿,顾莞宁又低声道:“萧诩,有件事我没来得及和你商议,便已做了决定。我想让四妹换个身份,正大光明地出入定北侯府。”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恩人(一)

萧诩听了又是一惊,听了顾莞宁的计策之后,很快应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以后四妹每年都能来一回京城,便是在定北侯府里住几日,也说得过去了。”

顾莞宁抬眼,注视着萧诩,轻声道:“如此一来,不免要惹人生疑。你这个天子,只怕也要为人诟病几句。”

萧诩挑了挑眉,淡淡道:“谁敢到朕面前来说三道四?”

顾莞宁:“”

这表情这语气,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眼熟!

依稀就是她对顾莞琪说那句“世上有谁敢当着我的面说四妹未死”时的模样!

夫妻多年,朝夕相伴,两人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连说话行事,也有颇多相似之处了。

顾莞宁抿唇笑了起来,目中闪出光芒:“好,你既不反对,那我便让人送信给三婶。”

正逢年末岁底,各府年礼走动频繁。

定北侯府如今声势鼎盛,每日到定北侯府来投拜帖或是送年礼的,数不胜数。定北侯府的门房管事,忙得脚不沾地。

顾谨行本想待在府中,多陪妻儿。奈何官场应酬太多,有些能推,有些推却不得,还得时常进宫面圣。每日都忙到三更半夜回府。

崔珺瑶早料到会是如此,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反而心疼起酒量不佳时常被人灌得醉醺醺的夫婿来。每日亲自动手煮了醒酒汤,等待顾谨行归来。

夫妻感情急剧升温,好得蜜里调油一般,犹胜当年新婚燕尔。

顾海方氏这对中年夫妇,近来也极其恩爱。方氏偶感风寒,顾海便推了所有的酒宴应酬,每日早早回府,陪伴方氏。

方氏病症轻微,几日便好了。因心情舒畅之故,去了普济寺烧香。不料在途中,拉车的骏马被惊,差点出了意外。

好在被一位从异地到京城来的年轻女子身边的侍卫相救。

方氏心中感激,自要亲自向年轻女子道谢。

一见之下,方氏惊讶的发现这个姓齐的年轻女子,竟和早逝的女儿顾莞琪有六七分肖似。当时便失态地落了泪。

姓齐的年轻女子手足无措,十分惊愕。

方氏以袖掩面,哭了片刻才歉然解释:“让齐小姐受惊了。我有一个早逝的女儿,和齐小姐生得十分相似。见了齐小姐,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她。这才失态哭泣。”

齐小姐也是个爽朗之人,并未介怀,反而温和地抚慰方氏一番。之后,又亲自送方氏回府。

方氏对救命恩人颇为感激,执意问询齐小姐的落脚之处。听闻齐小姐在京中无固定居处只住在客栈里,立刻邀齐小姐进定北侯府住上一段时日。

齐小姐盛情难却,只得应了下来。

太夫人亲自见了这位齐小姐,也不由得大为感叹:“世上竟有如此肖似之人。”

当日罗夫人崔夫人正好也在定北侯府做客,一起见到了这位齐小姐。也不由得各自称奇。

罗崔两家和顾家是姻亲,也是通家之好。她们对死去的顾莞琪当然不算陌生。却未料到,这世上还有人和顾莞琪这般相似。

容貌像足八分,不过,气质却囧然有异。

顾莞琪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生得皮肤白皙,娇憨又淘气。

这位齐小姐,肤色略黑,自信冷静,眉眼间满是锐气。虽是女子,说话行事干净利落犹胜男子。一看便知是常年在外行走之人。

乍然相似,仔细一看,越看越觉得不同。

罗夫人忍不住问道:“听齐小姐说话,和京城闺秀完全不同。不知齐小姐是何方人氏?父母可还健在?”

她还是闺阁少女的穿戴,年纪却已不算小。已至年底,却未和父母齐聚,反而在京城逗留。怎么想都有些不对劲。

唯有一个解释。这位齐小姐,身世必有异样之处。

齐小姐并未露出被冒犯唐突的神色,温声应道:“我父母早已故去,几年前,我去了晋州,投奔晋州的驻军统领郑大人,容郑统领收留几年。我父亲生前行商,积攒了许多家资。我虽是女子,也愿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经商。”

“我曾出海两年多,手中有许多海外之物。此次来京城,也是为了处理这批货物。没想到,竟和方三夫人有此缘分相识。”

态度沉稳,说话不疾不徐,远胜普通闺阁少女。

便是那些以才名著称的京城贵女,到了这位齐小姐面前,也要大大逊色。

罗夫人目中露出赞许之色。

崔夫人对这位齐小姐也十分欣赏,问询几句后,忽地说道:“三夫人痛失爱女,一直心中悲恸。遇到齐小姐,也是老天恩赐的缘分。倒不如认为义女,以后也能走动一二。也算稍稍弥补心中遗憾。”

众人听了这话,皆是一惊。

再一想,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时下认义女义子之事并不少见。关系密切交好的贵族女眷们,认彼此的孩子为义子义女是常见之事。

便如顾莞宁和罗芷萱,虽然身份有别,彼此感情深厚。顾莞宁待蕙姐儿如己出,私下也会让阿娇阿奕称呼罗芷萱一声干娘。

方氏对这个提议颇为动心,却不便主动张口,用期盼的目光看向太夫人。

太夫人素来宽厚温和,对此事并无排斥之意,略略点了点头。

方氏心中一喜,又看向齐小姐,满目希冀地等待齐小姐张口。

只可惜,这位齐小姐并无攀附权贵的想法,对认干娘一事也无多大兴趣,委婉地张口谢绝了:“我只在京城逗留几日,过了年便回离开京城。多谢三夫人美意。”

方氏目中掠过失望,勉强地笑了笑道:“齐小姐既无此意,便当随口说笑。只管安心在府中住下。”

这世上,总没有强逼人家认义母的道理。

齐小姐这般反应,倒令罗夫人和崔夫人愈发高看她一眼。

定北侯府门庭显赫,因边军大胜之故,更是风光。不知多少人想着法子靠上来沾光。方氏已经明确地流露出认义女的意思,这位齐小姐竟不为所动,倒是令人佩服。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恩人(二)

此事被当做笑谈,很快在京城勋贵圈里流传开来。

登门到定北侯府来做客的,大多怀着好奇之心,想见一见这位传闻中“富贵不能淫”和已逝顾贵妃十分肖似的齐小姐。

不过,齐小姐忙着处理货物,无暇和内宅贵妇们见面寒暄。

这等亲力亲为的做派,和十指不沾阳春的京城闺秀们又自不同。贵妇们口中赞誉的同时,私下少不得要非议几句。

“身为闺阁千金,这般毫无忌讳的抛头露面,和商贾掌柜打交道,这等行事,实在不太妥当。”

“是啊!丧父丧母,无人教导,行事有所偏颇。”

在贵妇们眼中,闺阁千金就该有闺阁千金的样子,弹琴作画读书习字做消遣才是正理。便是要学些庶务,也该囿于内宅。想做什么事,打发身边的大丫鬟或管事去就是了。哪有自己亲自出面的道理?

这位齐小姐,行事做派太不讲究了!

原本听闻齐小姐依旧未婚生出结亲念头的贵妇们,纷纷打了退堂鼓。

流言纷扰,对齐小姐显然没什么影响。

她暂住定北侯府,每日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留言碎语。

她租下了一家颇大的客栈,放置带进京城的货物。

这些货物都是从海外带回来的,有极名贵少见的香料,有许多稀奇少有的珠宝,有海底特有的珊瑚之类。更有从异域带来的新奇调味料和粮食种子。

京城商贾们趋之如骛,争相高价购买。

有定北侯府这座大靠山,谁也不敢动什么小心思打什么鬼主意。齐小姐带来的货物在短短数日里便卖得干干净净。

有好事者私下替这位齐小姐算了一回。不算本金,这些时日卖出的货物价值已高达百万两。刨去本钱,怎么着也得赚上几十万两吧!

这么能干有本事的女子,娶回来做儿媳绝对是稳赚不亏啊!

真正的高门大户不屑娶这样的儿媳,门第稍低一些的不免动了活络心思。因齐小姐住在定北侯府,便有人托请官媒到方氏面前探听口风。

方氏一律推辞不应:“齐小姐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反复央求,她才肯在顾家暂住几日。我一个外人,哪里敢替她做主。”

前来探口风的,俱都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归。

“这些个穷疯了的破落户,谁的主意都敢打。”

罗府里,罗夫人低声对儿媳姚若竹说道:“也不动脑子好好想想,齐小姐怎么可能再嫁人。”

短短一句话中,透露出意味深长。

姚若竹却恍若未听懂一般,抿唇微微一笑:“婆婆说的是。”

罗家和顾家就在隔邻,罗夫人对“已逝”的顾莞琪当然熟悉。见过这位齐小姐之后,心中不无猜测疑惑。

不过,有些事看破想破却不能说破。罗夫人也只在儿媳面前露过一两句口风罢了。

罗夫人看了姚若竹一眼,看似不经意地笑问:“你前几日回过侯府,也见过齐小姐了。依你看来,齐小姐和已逝的顾贵妃有几分肖似?”

姚若竹柔声细语地应道:“儿媳不敢妄言,五六分总是有的。”

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五六分相似,倒也不算特别罕有。

罗夫人目光一闪,若有所指地说道:“方氏这几年一直为爱女故去郁郁寡欢,如今多了这位齐小姐在眼前,倒也是个安慰。只可惜,齐小姐不肯认她做义母,否则,日后走动也方便得多。”

姚若竹微笑道:“听闻齐小姐过了年就打算离开京城。她四处跑动行商,根本不会常住京城,谈不上走动。最多便是来京城的时候在侯府借住几日罢了。”

罗夫人点点头:“这样也好。”

到底好在哪里,却又不曾细说了。

姚若竹也不再多问。婆媳两人随意闲聊几句,便移开话题。

崔府。

崔夫人少不得也在崔阁老面前念叨几回:“这个齐小姐,既已来了京城,为何又不肯认方氏做干亲?还每日抛头露面,和商贾们打交道!实在不成体统!”

崔阁老却道:“妇人之见!认干亲太过惹眼,也易惹来非议。眼下这样岂不正好。”

既能正大光明地来往,又不会落人口舌。

“还有,经商也是桩好事。这样磊落光明的做派,和普通闺秀截然不同。”

如此坦荡地露面,倒比遮遮掩掩强的多。

越是如此,别人越是不会起疑。

崔夫人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这么做的好处:“老爷说的是,是妾身想得太多了。早知可以这样,当日我们也该为阿莹安排好退路”

“慎言!”崔阁老板着脸孔打断崔夫人:“这等话,以后永不准说出口。”

崔夫人也知自己失言,立刻讪讪应了。

当日崔珺莹假死出宫,崔家将她的衣物放进空棺里下葬,然而暗中将崔珺瑶送走安置。便是崔夫人,也不知崔珺瑶到底被送到了何处。

这几年来,崔夫人心中不时惦记,却也知今生再无相见的机会。

这些日子,见到齐小姐正大光明地归京住进定北侯府,崔夫人的心思不免也活络起来。忍不住出言试探几句

“我们崔家,和顾家不同。”

夫妻数十载,崔阁老对老妻的心思知之甚深,低声张口道:“崔家历代文臣,忠于朝堂。荣辱全寄在天子身上。”

“而顾家简在帝心,圣眷极浓。顾海任吏部尚书,掌管大秦吏治。谨行承袭定北侯爵位,以后坐镇边军,军权在握。宫中还有顾皇后坐镇,可谓声势鼎盛,崔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顾家能做的事,我们崔家做不得。不但不能做,还要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永不提起。”

崔夫人满面愧色:“老爷说的是,是妾身一时糊涂,竟生出了奢念。想着再见阿莹一面”

说着,已然红了眼眶。

崔阁老为崔夫人擦了眼泪,神色依然镇定冷静:“阿莹已更名易姓,嫁人生子。此生都会过得安稳幸福。你不必再惦记牵挂。”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改变

“莞琪这般在人前抛头露面,真的没问题吗?”

望月居里,方氏一脸地忐忑难安:“这些日子,可有不少人见过她。万一有人生了疑心”

“谁会生疑心?”顾海挑了挑浓眉,语气中露出一丝骄傲:“莞琪如脱胎换骨一般,别说外人,便是你我现在看她也觉得惊叹。外人怎么可能怀疑她和以前的莞琪是同一个人。”

是啊!

顾莞琪的变化太大了。就连她这个亲娘,有时也会生出“那个自信精明果决的年轻女子就是齐婉儿”的错觉。

更遑论他人?

方氏的黯然神伤都写在脸上。

顾海目光微闪,放柔声音:“怎么了?”

方氏默然片刻,低声道:“我就是觉得,我们的女儿真的没了。”

曾经娇憨淘气天真可爱承欢膝下的女儿,已经永远地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父无母孑然一身洒脱不凡的齐婉儿。

“我有时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方氏目中闪出水光,声音微微哽咽:“这几年莞琪漂泊在外,又乘船出海两年多,她的性情变化太大了。”

身为母亲的细腻和多愁善感,一起涌上心头。

方氏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

顾海却洒脱得多:“她能重新回京,回府小住一段时日,已是天大的幸事。你在此患得患失,长吁短叹,莫非是想让她早些离开?”

“当然不是。”方氏立刻不哭了,迅疾擦了眼泪:“只要能亲眼见到她,她就是改变再多,我也不在意。”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顾海笑着揽妻子入怀:“于我们而言,现在的局面已是意外之喜。何必多思多虑。”

“莞琪正大光明地露了面,以后便能打着行商的借口,每年来京城一回。我们也能每年见她一面,便已足够了。”

方氏嗯了一声,将头依偎进顾海的胸膛处。惶惑难安的心也彻底平静下来。

“齐小姐今日还未回府。”

此时,崔珺瑶也在和夫婿顾谨行低声私语:“她每日早早出门,天黑才回。这几日更是忙碌,有时甚至到子时才回府。”

“到底是年轻的姑娘家,总得注意些声名。是不是该劝她稍稍收敛一二?”

崔珺瑶说得十分委婉,顾谨行应得同样含蓄:“她姓齐,又不姓顾。三婶感激她的救命之恩,请她回府小住一段时日。我们有何资格和立场劝说她?”

崔珺瑶哑然。

是啊,人家是“齐小姐”,到侯府来是暂住几日。谁也管束不了她!

顾谨行又道:“再者,这位齐小姐心志高远,不愿拘于内宅,想来并无成家之意。也无需在意世人的想法。”

崔珺瑶无奈地一笑:“是我太多事了。”

大概是当家主母做得久了,总忍不住要管束着身边所有人。不自觉地想多事!

顾谨行含笑看了过来:“你不是多事,而是心地善良,希望身边所有人都过得好。”

“你这是嘴上抹了蜜么?”崔珺瑶心中甜丝丝地,脸颊上露出一抹红晕。

“我说得都是心里话。”顾谨行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阿瑶,是世上最聪慧最善良最可爱的女子。”

崔珺瑶抿唇笑了起来,依偎进顾谨行的怀抱里。心里那一丝顾虑也被抛诸脑后。

齐小姐正大光明地出入定北侯府,这数日来打着各种旗号登门的人不在少数,却未传出不利顾家的流言。

她也无需再忧心了。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