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萧诩也不例外,立刻应道:“试试看你就知道了。”

顾莞宁:“”

第一千零四章 噩耗(一)

“善于谏言”的顾莞宁,到底还是“劝”住了意图通宵达旦的天子。

萧诩确实很疲惫,稍事梳洗后,便拥着顾莞宁睡下。

不知是做了什么噩梦,他忽地拧紧了眉头,口中不时模糊呓语。额上渐渐渗出冷汗。

顾莞宁被他的呓语惊醒,睁开眼,引入眼帘的便是萧诩布满痛苦自责的脸孔,一颗心也随之揪紧。

这一场突如其来始料未及的战事,令萧诩十分自责。战死的士兵和无辜枉死的百姓,更令他无比愧疚。

他甚至将这一切都归咎到自己身上。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才会夜不能寐噩梦连连。

顾莞宁悄然轻叹,半坐直身子,将他的头搂进怀中。伸手轻抚他的头发,在他耳边呢喃轻语:“萧诩,安心睡吧!我会一直在这儿陪着你。”

她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几句话。

温柔坚定的声音,在耳边不断回响,驱赶走了无边的黑暗冰冷。

萧诩的眉头渐渐被抚平,下意识地将头埋进他最熟悉的柔软温暖中,沉沉入睡。

萧诩不知自己睡了多久。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天早已亮了。

耀目的阳光洒落进来,将这间寝室照得十分亮堂。

福宁殿是天子处理政事之处,自然也有休息的寝室。这些日子,萧诩一直宿在这里。只是未曾好眠过。

这几日来,他时常做噩梦。被噩梦惊醒后,便会睁眼无眠,直到天亮。精神也一直格外紧绷。

难得的一夜好眠,让他一扫近日来的疲惫,精神陡然好了许多。

他在顾莞宁怀中抬起头,略略沙哑着声音问道:“你一夜都没睡吗?”

顾莞宁眼中有些血丝,目光却依然清亮明朗,微微抿唇笑道:“无妨,我精神好得很。你现在感觉如何?”

她一夜未眠,当然是为了抚慰噩梦中的他。

萧诩心中又热又涨,滚烫的情潮在心头涌动不休。感情浓烈到了极处,反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坐直身子,将她搂进怀中:“现在什么时辰了?为何没人来叫我起身上朝?”

平日都是小贵子来叫门。

顾莞宁淡淡说道:“他来敲门,被我撵走了。之后就没敢再来。”

萧诩:“”

萧诩闷笑几声。

在外面风光得意威风赫赫的内侍总管贵公公,到顾莞宁面前立刻成了温顺的小绵羊。

如果小贵子在这儿,少不得要在心里腹诽几句。

皇上也好意思说奴才?

小贵子忠心耿耿地守在门外。

内侍来催了几回:“贵公公,王阁老崔阁老让人来问,皇上什么时候上朝?”

俱被小贵子面无表情地挡了回去:“皇上连日疲惫不堪,今日要稍事休息,请诸位阁老尚书们等上一等。”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眼看着已经过了巳时正。

门里终于有了动静:“小贵子,进来。”

小贵子精神一振,立刻推门而入。

顾莞宁早已穿戴起身,萧诩同样穿戴整齐,俊美的脸孔有了久违的奕奕神采:“伺候朕梳洗,朕这就去上朝。”

小贵子忙笑着应了,心中也觉得快慰。

这些日子,萧诩在人前镇定如常,实则心力交瘁,寝食难安。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小贵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

还是皇后娘娘有办法,一夜过来,便让皇上精神飞扬一如往常了。

小贵子立刻出去,宣召内侍进殿,伺候天子梳洗。

到了梳发时,萧诩不让内侍动手,而是看向顾莞宁:“阿宁,你来替我梳发。”

众内侍:“”

众内侍不约而同地抽了抽嘴角,一副不忍目睹的表情,将头各自转了过去。

堂堂天子,威风凛凛,威慑众臣。一到了皇后娘娘面前,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小贵子早就习惯了,眼睛眨也没眨,泰然自若地将手中的梳子送到皇后娘娘手中。

顾莞宁嗔怪地看了萧诩一眼。

在人前也不知道收敛一二,也不怕人笑话。

萧诩笃定了顾莞宁会心软,冲她眨眼咧嘴一笑。

顾莞宁果然是外刚内柔嘴硬心软,默默地拿过梳子,为萧诩梳发。

她从未做过这等伺候人的事,不知轻重,一不小心便扯了几根头发。

萧诩还未喊痛,小贵子却忍不住了,咳嗽一声道:“请娘娘手下留情。不要扯动皇上的龙发。”

顾莞宁:“”

萧诩:“”

龙发什么的,听起来既怪异又可笑。

顾莞宁忍俊不禁,目中满是笑意。

萧诩瞪了多事多嘴的小贵子一眼:“聒噪!阿宁想扯几根就扯几根,你啰嗦什么。还不退下。”

忠心耿耿的小贵子一脸委屈地退到一旁。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顾莞宁继续不知轻重地梳发,期间不知扯了多少根龙发。

偏偏萧诩半点都不觉得疼痛,也没有龙颜被触怒侵犯的恼怒,不时和顾莞宁在铜镜中对视,简直闪瞎众人的眼。

萧诩去上朝,顾莞宁便回了椒房殿。

琳琅见顾莞宁目中有血丝,颇为心疼,低声问道:“娘娘是不是一夜没睡?反正今日宫中没什么大事,不如先睡上片刻?”

也好。

顾莞宁点点头。

可惜,睡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醒。

“娘娘,”玲珑颤抖又焦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娘娘,奴婢有急事禀报。”

顾莞宁还有些迷糊,睁眼看着玲珑:“什么急事?”

玲珑面色异样的苍白,嘴唇哆嗦了几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泪水唰地冲了出来。

顾莞宁心里咯噔一沉。

玲珑平日活泼俏皮,不笑时也有三分笑意。现在这副天塌地陷一般的表情,足以证明是真得出了不得了的大事。

“到底是什么事?”顾莞宁坐直身子,声音也沉了几分:“不要慌,慢慢说。”

玲珑用力咬了咬嘴唇,目中闪出水光,哽咽不已:“皇上刚才命人来送信。说是边关送来急报,定北侯领兵作战时,被军中隐藏的叛徒从身后射了一箭,当场殒命”

第一千零五章 噩耗(二)

顾莞宁霍然色变:“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玲珑积蓄了许久的泪水夺眶而出:“娘娘,大老爷战死沙场了!”

晴天霹雳,不过如此!

以顾莞宁的冷静镇定,听到这等措手不及的噩耗,也觉得天旋地转心中冰凉。

眼前闪过一张模糊的脸孔。

前世顾湛死后,顾淙便奔赴边关,直到在边关重伤身亡。顾莞宁对这个嫡亲的大伯早已没什么印象,甚至记不清他是何模样。

她只记得,顾淙性情和蔼,沉稳少言,是可靠又令人心安的长辈。这十几年,顾淙接替顾湛,镇守边关,守护大秦江山。他虽不在京城,却是定北侯府的主心骨。有他在一日,顾家便安然屹立不倒。

边关突起战事,外敌强劲,军中又有内应叛徒。战事危急,她也早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她才惊觉是何等的冰冷可怕

“娘娘,”玲珑颤抖着喊了一声:“现在该怎么办?”

顾莞宁有些茫然地看向玲珑。

玲珑何曾见过顾莞宁这般慌乱无主的模样,一时间既着急又心疼,泪水不停往外涌。

琳琅也是一脸忧急,眼圈早已红了。

唯一镇定的,是陈月娘。

“娘娘不用慌。”陈月娘沉声道:“定北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是顾家的荣耀。皇上不会忘记他,百官和百姓们也会永远铭记于心。”

“百余年来,顾家儿郎大多马革裹尸,死在战场上。这是顾家儿郎最好的归宿!奴婢相信,侯爷到了地下,也依然无怨无悔!”

“娘娘也不必担心边军。侯爷身边有几百顾家的家将,他们大多在军中担任重要将领的职务。有他们在,边军便不会溃散,也一定会挡住敌军!”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激起了所有人心中的血性。

顾莞宁在最初的震惊和伤心后,也很快镇定下来。她先感激地看了陈月娘一眼:“多谢夫子提醒。”

她再一次庆幸,当年祖母将夫子给了她。

这些年,陈月娘出手的次数不多。不过,每到最危急的时候,总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便如此刻,也只能陈月娘才能保持清醒冷静。

陈月娘心里何尝不震惊难过?只是,她的父亲丈夫都死在边关。于她而言,这样的痛苦早已成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烙印。

再痛苦,也得撑下去。

“侯爷战死的消息,应该刚送到京城。定北侯府上下还不知情。”陈月娘轻声道:“娘娘是否要派人回侯府送信?”

祖母又将经历一次丧子之痛。

顾莞宁心中绞痛,却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立刻点了点头:“就请夫子回一趟侯府,将此事告诉祖母。记得代我安慰祖母一番。还有,请祖母及早拿定主意应对。”

陈月娘慎重地应了下来。

陈月娘走后,顾莞宁一个人独坐许久。

她临窗而坐,目光落在窗外,神色间颇有些阴郁,目光沉沉。

玲珑想上前安慰几句,被琳琅用目光阻止。

娘娘现在想一个人清静,我们先出去,别在此打扰娘娘了。

玲珑默默点头,和琳琅一起退了出去。两人无言对视,心头俱像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几乎喘不过气来。

“侯爷死了,接下来会怎么样?”琳琅低低问道。

玲珑苦笑一声:“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像以前一样,再让人接替侯爷之位,继续在边关领军打仗。”

顾家以军功立足,死了一个,便得有人接替。

说的残酷一点,顾家只要还有男丁,就得继续上阵领兵打仗。

而以眼下的情势而言,边关这一场站事不知要打多久,还不知要死多少人顾家人再去边关,焉知不是送死?

顾莞宁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这般痛苦。

更痛苦的是,她无力阻止,也不能阻止。

家与国,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可道理是一回事,从感情上来说,却是另一回事。

琳琅心里憋闷之极,没了说话的兴致。素来多话的玲珑也不想吭声了。两人默默对视一眼,一起沉默下来。

陈月娘以最快的速度回了定北侯府。

当太夫人看到陈月娘凝重的面色时,心里陡然沉了下来,已经有了不妙的预感:“月娘,你为何忽然回府?是不是宁姐儿让你回来的?”

陈月娘低声应是。

太夫人面色微微泛白,用手抓住椅子把手,起身问道:“出了什么事?”

陈月娘本就是回来报信,可看到太夫人这般模样,却不忍说出口了。

太夫人见陈月娘欲言又止满面为难,心中愈发冰凉,声音轻颤不已:“是不是边关战事告急?”

“是,”陈月娘狠狠心说道:“不止如此。边关送来战报,军中有了叛徒。侯爷领军作战时,被人从身后放了冷箭,射穿胸膛,当场殒命身亡。”

太夫人眼前一黑。

站在一旁的紫嫣早有准备,立刻冲上前扶住太夫人。

陈月娘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太夫人另一只胳膊,急切地喊道:“太夫人,太夫人!”

陈月娘迅速从袖袋中拿出一个乳白色的瓷瓶,倒出一颗红色的保命参丸,塞入太夫人口中。一边急促地吩咐:“紫嫣,快些将茶水端来,喂太夫人喝下。”

紫嫣连忙应下,将温热的茶水端至太夫人嘴边,喂了一口。

太夫人并未完全昏迷,还算配合,喝了茶水,将参丸也咽了下去。

“老侯爷死了,阿湛死了,现在轮到阿淙了。”太夫人闭着眼睛低语,声音里满是晦涩痛苦:“顾家到底还要死多少儿郎。”

陈月娘想到死在边关的父亲和丈夫,眼眶也是一热。

顾家的家将们,大多随着一起出征。最终的结果,也多是死在战场上。只有受了重伤无力再打仗的家将,才能从战场上退下来,回到京城。

象征着定北侯府荣耀的匾额,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血。

两行浑浊的泪水,从太夫人眼角溢出,然后滚落到衣襟上,很快便湿漉了一片。

第一千零六章 责任

太夫人虽然年迈,心性依然坚韧。

哭了一会儿,太夫人便不再垂泪,传令下去:“传我的话到长房三房,让所有人都到正和堂来。”

几个丫鬟立刻领命退下。

二房如今已经没了人,长房的顾谨行夫妻顾谨知夫妻闻讯立刻赶来,顾谨礼今日在宫中当值,方氏领着儿媳方云秀和庶女顾莞月也来了。

吴氏近来精神不佳,动作稍慢一些。

当吴氏踏进正和堂之际,立刻惊觉不对劲。

太夫人眼睛泛红,顾谨行顾谨知兄弟俱是一脸泪水,便连方氏也在小声哭泣。

浓厚的阴影如乌云一般瞬间袭上心头。

吴氏心里一凉,面上挤出一个笑容来:“这是怎么了?你们一个个为何脸色这般难看?谨行,谨知,你们两个都是大人了,怎么还当众哭起来了。弟妹你也是,快些擦了眼泪。”

说来说去,愣是避过了太夫人。

太夫人心中难受之极,声音也格外晦涩暗哑:“吴氏,月娘特意回府来送信。边关送了战报回来,老大他”

“婆婆,”吴氏身体异常紧绷,神情僵硬,头脑一片空白,语无伦次:“我有些累了,想先回去歇着。有什么话,改日再说也不迟。”

说完,转身便要走。

仿佛躲开这一切,便能躲开她最不愿听到的噩耗。

“军中出了叛徒,老大领兵打仗时,身后有人暗算。老大中箭死了。”太夫人的声音似从九霄云外传来,飘渺不定,听得十分不真切。

“我听了这个噩耗,心中十分沉重悲恸。吴氏,你也要撑住,绝不能倒下吴氏!”

太夫人一声惊呼中,众人只见吴氏双腿一软,倒在了地上。

顾谨行顾不得哭泣,和顾谨知抢上前。

崔珺瑶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行动十分不便,有心无力。刘氏和方云秀颇为体贴地扶着她一起上前。

吴氏面无人色,鼻间几乎没了呼吸。

顾谨行用力掐住吴氏人中,一边喊道:“快,快让人请大夫来。”

陈月娘特意带在身边的保命参丸派了大用场。

这是徐沧用百年以上的人参和几十味珍贵药材配出来的参丸。只要人还有一口气,服下一颗参丸,便能保住这口气不断,堪称续命良药。一颗参丸,便值百金。

吴氏气血攻心,昏迷不醒。若不是用水化了一颗参丸喂了下去,只怕当场便会咽了气。

李大夫被请进府中为吴氏急救。

吴氏在半个时辰后醒来,双目茫然无神,愣愣地看着屋顶。谁在她耳边说话,她都恍若未闻。

顾谨行双目泛红,泪水涌出眼眶。

吴氏对庶子不算刻薄,顾谨知见吴氏这般模样,心中也颇为酸楚,吸了吸鼻子说道:“大哥,母亲醒来就好。这等噩耗,便是你我一时也撑不住。想来母亲也得过些时日才能缓过劲来。”

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

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

顾谨行鼻音颇重地应了一声,用袖子擦了眼泪。然后轻声请托方氏:“三婶,请你陪一陪母亲。我要去见祖母。”

方氏点点头,默默地目送顾谨行离开。然后,暗暗叹了一声。

顾淙死了,接下来,总得有人请旨去镇守边关。

顾谨行是顾淙长子,也是朝廷下旨正式册立的定北侯世子。此时此刻,他必须挺身而出,责无旁贷。

这一点,不仅方氏清楚,顾家上下所有人都明白。

顾谨行在短短片刻里,经历了父亲身亡的痛苦,更要承担起定北侯世子的重任。

他大步走到太夫人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祖母,边关送战报到京城,要耗费数日功夫。也就是说,父亲战死已有一些时日。边关情势一定十分危急。”

“恳请祖母,立刻替孙儿请旨出征。”

看着一脸坚定的顾谨行,太夫人心中狠狠一颤。

还未等太夫人说话,站在一旁的崔珺瑶已经面色泛白,身子晃了几晃。刘氏和方云秀大惊,忙扶稳崔珺瑶:“大嫂,大嫂,你没事吧!”

顾谨行抬头看了过去。正迎上崔珺瑶蓄满了泪光的眼眸。

心中顿时一恸。

你能不能能不能不要去?我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世。难道你要让他一出世就不知道亲爹是何模样?

崔珺瑶一个字都说不出口,模糊的泪眼中露出令人心酸的祈求。

顾谨行鼻中酸涩不已,强忍着泪水,冲崔珺瑶微微摇头。

对不起,阿瑶。

我舍不得你,舍不得你肚中将要出生的孩子,舍不得我们的俊哥儿。可是,自我成为定北侯世子的那一日起,便已做好了随时去边关的准备。

男儿在世,不能只顾儿女情长。保家卫国,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太夫人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心中愈发酸涩难当。

几十年前,她送自己的丈夫上战场时,满心茫然,痛苦难当。后来,轮到儿子去边关,她表面坚强,实则夜夜难眠。

现在,终于轮到长孙顾谨行了。

“崔氏,”太夫人先看向崔珺瑶:“你即将临盆,情绪不宜太过波动。暂且回去歇着吧!”

崔珺瑶的泪水已经滑落脸颊,却倔强地不肯离开:“多谢祖母好意。我能撑得住。”

真的能吗?

众人看着面色苍白满脸泪痕颤抖不已的崔珺瑶,都似吃了黄莲一般,心中苦涩不已。

只是,崔珺瑶不肯离开,总不能逼着她走。

太夫人深深地看了崔珺瑶一眼,不再多劝,转过头来看着顾谨行:“谨行,你要想好了。此次去边关,不知要打多久的仗,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真的要主动请旨去吗?”

顾谨行深呼吸一口气,沉声答道:“是。我是定北侯府的世子,也是顾家长孙。父亲战死,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接替父亲,继续镇守边关。”

“边关离京城颇远,日夜兼程赶路,也要十几日才能赶到。边关有失,受苦的是大秦百姓。时间紧急,不能迟疑犹豫。还请祖母立刻替我请旨!”

第一千零七章 请旨(一)

金銮殿。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