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莞宁也不多言,和闵太后相携去了碧瑶宫。

碧瑶宫里平日无人居住,只有几个宫人守着。好在每日都打扫一遍,寝宫里还算干净。

当顾莞宁和闵太后相携而至时,几个宫人忙跪下行礼,一边暗自庆幸。幸亏今日没偷懒,将寝宫打扫过了。

陈月娘敲了门,很快,寝室的门开了。

徐沧正低头为玥姐儿看诊,听到动静,也未急着起身行礼,专心地继续看诊。

在徐沧眼里,病患永远排在第一位。顾莞宁清楚他的脾气,并不见怪,走到床榻边,目光一扫。

这一看之下,顾莞宁也有些心惊。

瘦弱的玥姐儿静静地躺在床榻上,哭的红肿的眼中此时没有泪水,茫然无神。右腿受伤之处展露出来,红肿了一片,看着触目惊心。

徐沧用手探着腿骨受伤之处,约莫是碰触到了伤处,玥姐儿像被针刺一般,骤然尖锐地哭喊起来。

闵太后先被吓了一跳,待看清玥姐儿此时的情形后,又是一阵心酸,长叹一声:“可怜的玥姐儿。比阿娇年长了一岁,看着可比阿娇瘦小多了。”

也是个可怜的。

罢了,就让她留在宫里吧!

这么一个瘦弱可怜的丫头,就是在宫里,也翻不出风浪来。

顾莞宁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张口问道:“徐沧,玥姐儿的腿伤如何?”

徐沧简短地应道:“腿骨未折,受重击有了裂痕。敷些伤药,好生调理养上三四个月,就无事了。”

顾莞宁点点头,然后看向还在哭泣的玥姐儿。

玥姐儿和阿娇确实不同。

阿娇自小被众人娇惯着长大,从未吃过半点苦头。偶尔磕着碰着,便要哭啼抹泪四处撒娇,享受众人的抚慰和娇宠。

玥姐儿受了这等重伤,一定十分疼痛,却只在一开始哭喊了几声,很快哭声便小了。肩膀微微耸动,不时小声哭着,竭力隐忍。像是唯恐哭出声来会惹人厌烦一般。

顾莞宁素来心冷,很少生出怜悯之类的情绪。此时心中却有些酸涩,下意识地放软了声音:“玥姐儿,你若觉得痛,便哭出来,不必忍着。”

玥姐儿含泪抬头,抽噎着说道:“皇伯母,我不痛。”

隔了几年未见,玥姐儿依然记得顾莞宁。

第九百五十七章 心软(二)

顾莞宁心中又是一软,轻声问道:“玥姐儿,你还记得我么?”

玥姐儿吸了吸鼻子,点点头:“记得。皇伯母对玥姐儿很好,还带过好吃的给玥姐儿。”

这还是玥姐儿年幼时的事。当时王敏不愿去皇陵,故意折腾得玥姐儿生了一场病。顾莞宁登门探望时,带了许多孩子爱吃的食物。

没想到,玥姐儿竟一直都记得。

顾莞宁神色柔和下来:“以后你就在碧瑶宫里住下,和阿娇一起读书。你可愿意?”

玥姐儿已经九岁,早已懂事,闻言全身一颤,清秀的小脸上浮上不敢置信的神情:“皇伯母说的是真的吗?我真的可以留在宫中,还可以和阿娇一起读书?”

顾莞宁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你若选择留下,以后再也不能见你祖母和你母亲。你仔细想几日,再给我答复。”

“我愿意。”玥姐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用想几日,我现在就答复皇伯母,我愿意!”

顾莞宁定定地看着玥姐儿,缓缓说道:“记住你今日说过的话。我希望你永远不会为今日做过的决定后悔!”

玥姐儿用袖子擦了眼泪,神情坚决:“我绝不会后悔!”

一直没出声的闵太后,此时也张了口:“有什么话,以后慢慢再说。瞧玥姐儿伤成这副样子,得好生歇着养上一段时日才行。等伤好了,再问她也不迟。”

顾莞宁哑然失笑。

之前不愿让玥姐儿留下的是闵太后,现在舍不得逼问玥姐儿的也是闵太后闵太后这辈子怕是也改不了心软的毛病了。

徐沧动作利落地给玥姐儿上药包扎,又给她施针止痛。

顾莞宁待了一会儿,等玥姐儿累极闭上双目,才转身离开。

“皇伯母,”玥姐儿细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可不可以求你一件事?”

顾莞宁动作一顿,转头问道:“什么事?”

玥姐儿满眼祈求:“吴妈妈受了重伤,求皇伯母救一救吴妈妈。”说着,目中闪出晶莹的泪珠,声音也随之哽咽起来:“皇伯母别将吴妈妈送回去。祖母一定会让人打死吴妈妈的。”

作孽的齐王妃!把孩子吓成什么样子了!

闵太后抢着应了下来:“这等小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安心养伤吧!”

从碧瑶宫出来之后,闵太后将齐王妃婆媳两个大骂了一通。

“虎毒不食子!玥姐儿这般温驯听话,齐王妃竟还对她下了毒手,委实可恨可恼!还有那个王敏,哪里有半点当娘的样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也照顾不好。真是气煞我了!”

“以后让玥姐儿留在宫里!你没空照拂,我便多照顾她一二。宫中这么大,总不至于连一个可怜的玥姐儿也容不下。”

“玥姐儿今年已有九岁,看着只有六七岁模样,又瘦又小,着实可怜。让她在宫里好生养上六七年。女孩子十六岁便能嫁人。到时候为她备一份嫁妆,替她招一个老实可靠的郡马。也算对得住她了。”

顾莞宁心头微微一热,柔声应道:“母后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闵太后眉头舒展开来,轻轻叹了一声:“难为阿娇主动想起玥姐儿。不然,玥姐儿怕是活不过今日。说来,也是这丫头命好。还有翻身的一日。”

换了心狠手辣的主,玥姐儿早就没了活路。

闵太后今日留在椒房殿里用午膳。

阿娇阿奕先散学归来。没等顾莞宁张口,闵太后便将玥姐儿进宫一事告诉姐弟两个:“阿娇,待玥姐儿的伤养好了,再随你一起读书。你以后若有闲空,不妨去看一看她。”

阿娇听了玥姐儿受伤的经过始末,目中闪过震惊和愤怒:“她的祖母和亲娘怎么会这般狠心。”

又抬头对顾莞宁说道:“娘,我用过午膳便去看望玥堂姐。”

阿奕立刻道:“我也去。”

顾莞宁点头应允:“你们想去便去。”顿了片刻,又淡淡提醒:“你们和玥姐儿来往无妨,不过,不要提及她的父亲和祖父。”

玥姐儿早已记事,齐王父子俱是死在他们夫妻手中。哪怕是死有余辜,对玥姐儿而言,也是一桩绕不过去的仇恨。

对玥姐儿有几分怜悯可以,多照顾她一些也无妨,却得注意分寸。

阿娇和阿奕听懂了顾莞宁的言外之意,一起应了下来。

倒是闵太后咕哝了一句:“不过是个孩子,哪里要这般提防。”

顾莞宁淡淡说道:“防患于未然,才是正理。”

闵太后对儿媳的冷静理智素来服气,笑着打趣道:“你总是这么理智,我从未见过你感情用事冲动不顾一切的时候。”

萧诩含笑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过来:“怎么没有?当年阿宁在皇祖父面前说要嫁给我,便是感情用事,不顾一切!”

顾莞宁:“”

闵太后:“”

闵太后哭笑不得地白了儿子一眼:“罢了,我人老了,不会说话,不张口讨你们嫌了。”

萧诩最会哄人,立刻笑着走上前来,弯腰替闵太后整理衣襟,一边殷勤地嘘寒问暖:“母后今日吃得可好?已经快到春日了,也该做几身鲜亮的衣裳穿一穿,免得辜负了母后的好容貌。”

闵太后忍俊不禁:“行了,堂堂一朝天子,这般逢迎拍马的,像什么样子。快些坐下,让人传膳吧!”

午膳后,阿娇阿奕一起去了碧瑶宫。

帝后在寝室里小憩,萧诩也从顾莞宁口中得知了玥姐儿进宫的经过,忍不住皱了皱眉:“真没想到,齐王妃竟这般狠辣!”

顾莞宁目中泛起冷意:“她这般心狠,我们对她也不必客气。我已下令,将她们婆媳用度缩减至三成。”

“理当如此。”萧诩的神色也沉了下来:“留她们性命,已是宽厚。这种人,对她们不必太过客气。玥姐儿既已进了宫,以后就在宫里住下,不必再和她们见面了。”

顾莞宁嗯了一声。

萧诩话锋一转,说起了傅阁老之事。

第九百五十八章 交锋(一)

自上了奏折之后,傅阁老便闭门不出,在府中“静思己过”。屈指算来,也有七八日了。

国事繁琐,少了一朝首辅,其余几位阁老远不及傅阁老精明决断,这几日萧诩确实更加忙碌。

不过,傅阁老若以为朝廷真的离不开他,也太过想当然了。

“往日由几位阁老先行处置一部分朝事,重要的国事由我和阁老尚书们一起商议定夺。说是商议,其实大部分他们都已私下商议过,有了默契。有时候我和他们意见相左,便需多费口舌。有时还得采取他们的‘建议’。”

萧诩神色冷了下来,缓缓说道:“傅阁老身为百官之首,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众多,极有威望。几位阁老以他马首是瞻。六部尚书也多和他交好。我想分化拉拢,一来不易入手,二来得恩威并施徐徐图之。”

“他此次撂了挑子回府,正合我意。”

“我和你心意相同。趁着这一回出手整治傅家,压一压傅阁老的威风。他既是主动回府,想再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顾莞宁目光一闪,冷冷道:“这些日子,宫中流言不断,早已传至宫外。我命人在市井间散播流言,也已满城风雨。心存不轨意图刺杀皇后的恶名,傅家不担也得担着。”

“我倒要看看,傅阁老到底能在府中撑多久!”

傅府。

傅阁老坐在书房里,神色颇有些难看。

几位幕僚,围坐在傅阁老身侧,一个个神色都不太美妙。

傅阁老打破沉默:“现在外面情势如何?”

其中一个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幕僚谨慎地应道:“阁老,这几日外面流言更盛。都说傅家图谋皇后之位,收买宫中舞姬意图行刺皇后。因刺杀未成,阁老心虚有愧,这才闭门不出。市井百姓都在传言此事。京城百官们也都将此事作为谈资”

眼看着傅阁老面色越发难看,幕僚不敢再说下去。

另一个幕僚试探着张口道:“听闻傅妃娘娘在宫中处境也不佳,病情愈重。傅阁老何不上奏折,将傅妃娘娘接回府中养病?”

帝后情深,众人皆知。

碍于先帝遗旨,元佑帝不便主动下旨将妃嫔撵出宫。若有傅阁老主动出面奏请,情形就不同了。既无损帝后名声,又能表明傅家退让的诚意。

这也是化解当前僵局的最佳办法。

傅阁老目光沉沉地扫了过来:“傅妃娘娘既已进了宫,焉能随意出宫回府养病?尽出些馊主意!”

这个幕僚碰了一鼻子灰,顿时不敢吭声了。心里暗暗叹口气。

帝后态度已经摆明,傅阁老此时不服软,以后该如何收场?

倚老卖老,也得有个限度吧!这样僵持下去,傅家能讨得了好才是怪事!

这么明显的道理,精明了一辈子的傅阁老愣是看不清这是身在局中,被权势迷昏了头啊!

傅阁老思忖片刻,吩咐道:“流言如此猖狂,必有人从中指使。你们几个想办法平息流言。”

几个幕僚面面相觑,终于还是由第一个张口的幕僚大着胆子张了口:“平息流言,无非两种办法。一是混淆视听,真真假假。二是放出别的流言,转移众人注意力,顺便将水搅浑。不知阁老想用哪种办法?”

傅阁老淡淡说道:“这等小事都来问我,要你们几个还有何用?”

此言一出,几个幕僚哪里还坐得住,立刻起身请罪。

傅阁老的声音响起:“顾皇后胞弟沈谨言,如今开设善堂。想做善事,是一桩好事。只可惜,沈公子出身实在不光彩。这样的人,应该一辈子躲在阴暗处,永不露面才对。他这般冠冕堂皇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视礼法为无物,过几日便会有御史上奏折弹劾。想来百姓们也会对此事津津乐道。”

幕僚们顿时心领神会,躬身领命。

崔府。

“老爷,你已经告病十几日了,难道要一直在府里待着不成?”崔夫人低声问道。

“痛失爱女”的崔尚书,一直告病不出,每日躺在床榻上。

这些时日崔尚书一直缩减饭量。若是养得红光满面,重新上朝,立刻就会被众人察觉出不对劲来。

“不急,”崔尚书慢悠悠地说道:“顾妃病死的时候,顾侍郎告病近三个月。我这才十几日,上朝也太早了。”

崔夫人蹙眉低语:“可是,宫中情势不明,传言傅妃心虚受惊,神智不清,整日做噩梦。外面风言风语传得厉害,都说是傅阁老暗中指使刺客行刺皇后娘娘传得有鼻子有眼,连我都快信了这说辞。”

可是,那刺客明明就是皇后娘娘一手安排的啊!

那根金钗是特制的,弹缩自如。

崔珺莹当然没死,胸口的伤是假的,中毒也是假的。那个舞姬当然也没死。

当夜崔珺莹被接出宫来,那个舞姬也和崔珺莹一起,连夜送出京城,更名易姓,换了新身份。等过一两年,便能为崔珺莹寻一门稳妥的亲事。

内宅妇人本就极少露面,只要离京城远远的,谁能知道崔二小姐死而复生之事?

早已安排好的事,为什么会出了岔子?

怎么会扯上傅家?

崔尚书看着崔夫人,意味深长地说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便不是你我该多问的了。”

“你只要知道,我们崔家已经从这一潭浑水中跳了出来。后宫之事,和我们崔家再无关系。我们的女儿,为皇后娘娘而死。我们崔家上下,俱对皇上忠心耿耿。”

“皇上器重三郎,大郎二郎也不愁没有好前程。内阁若有空缺,我这个吏部尚书第一个便有机会入阁。”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和我们崔家无关。”

崔夫人若有所悟,半晌才道:“老爷言之有理。傅家想不开要作死,是傅家的事。和我们崔家可没关系。”

崔尚书欣然点头:“正是如此。”

帝后如日中天,俱是厉害之辈。

傅阁老想折腾,便随他去。崔家可不会犯傻!

第九百五十九章 交锋(二)

崔尚书心安理得,继续“告病”。

崔三郎每日进宫当值,见了傅卓,总是对他横眉冷对不理不睬。

宫中内外流言愈盛,傅阁老又自请闭门不出,每日上朝的傅卓便成了众矢之的。种种异样的目光不必细说,明里暗里地探询,背后的窃窃私语,还有崔三郎明显的敌意

饶是傅卓心志坚定,也有些吃不消。

偏偏还不能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就是在天子面前,也得装作不知。

两人私下是好友,然而身份有别,兼之傅家如今立场模糊,傅卓的身份也随之尴尬微妙起来。

他私底下也劝过傅阁老几回,可惜傅阁老根本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傅卓强打精神,上朝当差,回来之后,便一脸颓然。

罗芷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柔声宽慰:“这只是一时困境。等过些日子,流言消退,祖父想开了退让一步,重新上朝议事,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傅卓苦笑不已:“你说的是一切顺利最好的情形。只怕此事没那么简单!”

“帝后态度强硬,祖父也不肯退让,借着首辅之势和帝后较劲,丝毫没有退让之意。胳膊焉能拧得过大腿。傅家这回怕是要狠狠载一回跟头了。”

傅卓眉头紧锁,满脸唏嘘和无奈。

罗芷萱也是聪明灵透之人,自然清楚真正令傅卓为难的是什么。

一边是祖父和自己的家族,另一边则是决意效忠的天子兼好友。他夹在其中,岂有不为难之理?

往日波涛暗涌,矛盾隐藏在平和的表象下,傅卓权当不知,从中和稀泥。现在,峥嵘毕露,根本不能两全。甚至容易同时背叛辜负

罗芷萱心中恻然,上前搂住傅卓,将头贴在他宽阔的胸膛上:“不管你怎么做,我都站在你这一边!”

千言万语化作一声长叹。

傅卓默默地搂紧罗芷萱,心里暗暗祈祷。

此事到此为止,万万不要再起波澜。

可惜,上苍没有理会傅卓的祈求。

隔日朝会,几位御史联名上了奏折。弹劾沈谨言开善堂之事。

“沈公子的身世,众所周知。皇后娘娘心地宽厚,怜惜手足,将沈公子留在京城照顾。此举委实令人钦佩!只是,沈公子恃宠生娇,仗着皇后娘娘之势,沽名钓誉,开起了善堂。”

“沈公子露于人前,只会令世人重新翻起已故定北侯夫人的不堪往事,对皇后娘娘名誉有损。也令皇室蒙羞。臣等恳请皇上下旨,关闭善堂,令沈公子闭门不出,免得牵连娘娘的清名。”

其中一个御史,慷慨激昂地宣读了奏折。全然一副“我等俱是忠心耿耿一切都是为了皇后娘娘和皇上着想”的神情。

虚伪的嘴脸,令人作呕。

满朝文武百官也不是傻瓜,谁能听不出这封奏折后的险恶用心?

奏折中一再提起已故的定北侯夫人沈氏,不就是要往顾皇后的身上泼脏水吗?还一口一个为娘娘清名考虑呸!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神色微微一凛。

顾海沉着脸出列,冷冷地看向那几个大放厥词唯恐天下不乱的御史:“这一桩陈年旧事,早已沉寂。今日诸位重提旧事,不知是何用意?是要故意抹黑定北侯府,还是要污损娘娘清名?沈公子开善堂本是善举,为何在诸位口中就成了居心叵测之辈?”

“你们几个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宵小之辈!在朝堂之中,如妇人一般长舌,嘴脸丑陋可鄙!”

顾海言辞犀利,当面怒骂,毫不客气。

几个御史面色俱是一变。

领先上奏折的王御史,一脸愠怒和被羞辱的愤慨:“顾侍郎,我等俱是肺腑之言,一心为皇上和娘娘着想。你这般出言羞辱我等,实在是欺人太甚!”

顾海冷笑一声:“你们口口声声为皇上和皇后娘娘着想,言行举止却截然相反。今日是百官大朝会,你们故意将皇后娘娘生母之事又翻腾出来,居心为何,大家眼睛都亮堂的很,绝不会错辨。”

“沈公子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有心开善堂,为穷苦百姓免费看诊赠药。这等义举,足以说明沈公子虽出身不正,心地却十分良善。这样的行径,皇上应该大力褒奖才是。”

“你们一张口便要关闭善堂,只想着攻击沈公子,却不顾及穷苦百姓死活。尔等根本不配为官,不配为御史!和你们同站一起,是我等之耻辱!”

御史们被骂得面色忽红忽白,十分精彩。

罗尚书也随之出列,不疾不徐地拱手启奏:“皇上,臣以为顾侍郎言之有理。不论出身,沈公子此等义举,应予褒奖!”

工部李尚书也跟着出列,话中之意截然相反:“臣觉得几位御史所言也不无道理。皇后娘娘凤仪天下,清名不容有损。沈公子不宜抛头露面。这善堂继续开下去无妨,换个人主持打理即可,这样便能两全其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御史们的一封奏折,开启了景佑三年的第一次百官朝堂对决。

站出来支持几位御史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阁臣和尚书等重臣。

怒斥御史的,以顾海为首。声援顾海的官员,也绝不在少数。

其实,百官打嘴仗和妇人吵架也没什么两样。端看谁气势更盛口舌更犀利哪一方人更多。凡事本就有两面,谁能说得清谁对谁错?

到后来,就连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也被拖下了水,无法置身事外。

萧诩早已收敛笑意,神色冷凝。

就在群臣慷慨激昂争辩是否该关了善堂之际,萧诩目光一扫,冷然张口:“都给朕住口!”

声音中蕴含着怒意。

众臣顿时齐齐闭口。

“沈谨言开善堂一事,早已得朕首肯。”天子声音含怒:“一来救助穷苦百姓,二则彰显皇后仁厚。尔等有意扭曲事实,重提陈年往事,往皇后身上泼脏水。朕绝不姑息轻饶!”

“来人,将王御史等人都给朕轰出金銮殿,各打二十廷杖!以儆效尤!”

第九百六十章 闹剧(一)

以王御史为首的四个御史俱被打了一顿廷杖!

今日在金銮殿外当值的禁军侍卫里,便有顾谨礼。顾谨礼愤怒之下,出手毫不客气。几廷杖下去,几个御史皮开肉绽哭天喊地。

哭喊惨叫声传进金銮殿里。

原本争执不休的文武百官们三缄其口,无人再吭声。偌大的金銮殿里,安静至极。殿外的惨呼声不绝于耳,听的人心里发凉。

当然了,发凉的都是刚才出言相助御史的官员。

顾海等人心中只觉得畅快淋漓。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也在暗暗庆幸。刚才吵群架,他们两个对萧诩的性情脾气十分熟悉,见势不妙,自然都站在顾皇后这一边。

御史们被打完廷杖后,在殿外跪谢皇恩,然后被抬出宫去。

萧诩的目光一一扫过群臣,声音冷冽,掷地有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萧诩沉着脸进了椒房殿。

阿淳从未见过亲爹发怒的样子,心中畏怯,不敢像往日那般冲上前,紧紧地攥着顾莞宁的手。

顾莞宁安抚地摸了摸阿淳的头,目光迅疾扫过萧诩阴沉的脸色。

“阿淳,你先出去玩一会儿,娘和爹有话要说。”顾莞宁柔声哄道。

阿淳乖乖点头,由琳琅玲珑领着出去了。

“出什么事了?”顾莞宁站直身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萧诩压住心头的火气,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顾莞宁的神色也冷了下来。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