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赌赢了,她还有数年的风光日子可过。王家也会有翻身的机会。

赌输了,也没什么。

活了几十年,她已经活得够本了,哪怕是立时闭眼,也不算亏了。

王皇后冷冷一笑,慢慢说道:“你不必再多说,本宫心意已决。”

席公公嘴唇动了动,到底没再多嘴,垂首应了一声是。

王皇后看向席公公,声音温和了许多:“你跟随本宫多年,有功劳也有苦劳。此次行事,更是冒了生命之险。本宫日后绝不会亏待你。”

席公公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奴才这条性命是娘娘给的,就是为了娘娘而死,奴才也绝不会皱眉犹豫。娘娘这么说,真是折煞奴才了。”

王皇后打起精神,温言安抚席公公一番,又低声叮嘱:“命人盯着窦淑妃孙贤妃的寝宫,有任何异动,立刻禀报本宫。”

宫中嫔妃虽多,真正能让王皇后生出警惕之心的,唯有这两人而已。

席公公忙应了一声:“是,景月宫景秀宫那边,奴才早已安排好了人手。若有消息,奴才一定及时禀报娘娘。”

顿了顿又低声道:“贤妃娘娘这两个多月来,一直躺在床榻上,不言也不动,进食不便,只能喝些米粥羹汤,全靠身边的宫女喂进口中。奴才一开始以为贤妃娘娘是做戏,现在看来,倒不像是装出来的。”

谁也装不了这么久的病,更不可能装得这般逼真。

只有一个解释。孙贤妃是真的生了奇病怪症。

王皇后目中闪过浓浓的嘲讽:“她急不可耐地对顾氏下手,反被顾氏设计引入斛中。落得这个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她这个人最擅长装模作样。是不是装出来的,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总之,小心驶得万年船。你继续让人盯着景秀宫。”

景阳宫。

窦淑妃的身体显然比王皇后强多了,睡了三天,便已有了精神力气。不过,对外依旧放出风声,只说自己“太过疲累”,要“静养数日”。

韩王妃和林茹雪婆媳两人,一起来了景阳宫,给窦淑妃请安。

窦淑妃面色红润,半点不像病患,说话声音依旧沙哑难听:“我没有大碍,你们两个不必忧心。”

何止是没有大碍。看着比她这个儿媳还要中气十足。

韩王妃心里暗暗腹诽,口中却恭敬地应道:“我和林氏日夜为娘娘的身子忧心,不亲眼看上一看,委实放心不下。”

韩王此人,不及齐王精明深沉,也不及魏王狡猾阴险,性子易怒冲动,发起脾气来不管不顾。不过,却有别人不及的优点。

他对生母窦淑妃十分孝顺。远在藩地的数年,每个月都会命人送信到景月宫来。回了京城之后,更是时常进宫探望窦淑妃。

不管心里情愿与否,韩王妃都得对窦淑妃毕恭毕敬。

窦淑妃瞄了儿媳一眼,随口道:“行了,这里又没外人,说这些没用的客套话是给谁听?我又不是静妃那等病罐子,好吃好喝好睡好的很。你们不必每日都来。”

韩王妃:“”

当着王皇后的面,窦淑妃像只鹌鹑,不敢多嘴。背地里倒是刻薄得很。

不过,窦淑妃说话刻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韩王妃很快反应过来,唯唯诺诺地应了声是。

窦淑妃看不上韩王妃的窝囊样子,目光看向静默不语的林茹雪:“林氏,宫中现在情形如何?现在是由谁主事?是闵氏,还是云昭容?”

林茹雪轻声应道:“昭容娘娘也病倒了,二皇伯母也颇为疲累,无暇顾及宫中琐事。如今打理宫务的,是堂嫂。”

顾莞宁?

窦淑妃挑了挑眉,口中吐出的话语分外尖酸:“她不是早产亏了身体吗?连着两个月没跪灵,现在倒是有精力执掌宫务了。”

林茹雪咳嗽一声,低声提醒:“已经变了天,宫中情形也和往日大不相同。娘娘还请慎言。”

元佑帝一死,可不就是变了天?

妻以夫贵,太孙即将登基,顾莞宁提前执掌宫务,也不算违了礼制。

想到以后自己要对一个小辈卑躬屈膝,要看顾莞宁的脸色过日子,窦淑妃心里便觉得一阵憋屈,忍不住冷哼一声:“我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就是顾莞宁,又能奈我何?”

色厉内荏,纸老虎一个。

韩王妃没有戳穿窦淑妃,顺着她的话音说道:“娘娘是先帝嫔妃,顾氏便是做了中宫,也不敢对娘娘如何。”

林茹雪却道:“想想贤妃娘娘如今的情形,淑妃娘娘想过些安生的好日子,还是别招惹堂嫂才是。”

窦淑妃:“”

顾莞宁的难缠厉害,谁不清楚?

窦淑妃颇有些恼羞成怒之势,想发脾气,又忍了下来。改而叮嘱道:“你们婆媳两个,若无事就在寝宫里好生待着,别随意出来走动。”

韩王妃一怔,下意识地问了句:“娘娘这话是何意?”

聪慧的林茹雪却品味出了几分言外之意,深深地看了窦淑妃一眼:“多谢娘娘提醒。”

这个孙媳,可比蠢钝的儿媳强多了。

窦淑妃心中颇为欣慰,也不再多说。

第八百四十三章 安排(一)

景秀宫里。

孙贤妃如木桩一般躺在床榻上。

每日只能吃些米粥羹汤,孙贤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脸色日渐蜡黄,皮肤松弛,满面皱纹。宛如行将枯朽的树木一般。任谁看了,也不会怀疑孙贤妃的“不治之症”是装出来的。

谁也装不出这副活死人的德性来!

吃喝拉撒都在床榻上,每日都得换洗衣物更换被褥。贴身伺候的宫女们虽然没敢怠慢,难免有疏漏的时候。也因此,孙贤妃的身上总有些淡淡的异味。

不过,又有谁会在意?

孙贤妃动也不能动,连句话都说不出来。景秀宫里几乎从无人来探望。时间一久,宫女们揣摩出了几分,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譬如此时,两个宫女便站在一旁悄声低语起来。

“太孙妃如今执掌宫务,令出必行。听说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内侍,被杖责三十,然后撵出宫。现在太孙妃发号施令,可没人敢不放在心上。”

“是啊,早就听闻太孙妃厉害,果然不同凡响。这才短短几天,宫中就有了一番新模样。”

“真是可惜。贤妃娘娘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偏偏得了这等怪病,整日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过,太孙妃特意吩咐过,景秀宫的一应用度比照往日再提两成。”

“太孙妃对贤妃娘娘真是仁至义尽了”

低声闲话的两个宫女,丝毫未留意到床榻上的孙贤妃,睁圆了眼睛,目中满是怨毒。

这个顾莞宁,恶事做尽,竟还摆出这副伪善的嘴脸来!

苍天何其不公!

等着看吧!齐王必不甘心就此罢休。定会领兵杀进宫来,夺走龙椅。萧诩顾莞宁夫妻两人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孙贤妃无声地狂笑起来,形容狰狞,状若疯狂。

说足了闲话的两个宫女,终于转身来了床榻边。

其中一个动了动鼻子,面色有些异样,目中闪过一丝嫌恶:“快些准备干净的衣物被褥,给娘娘换上。”

另一个宫女忍不住出言抱怨:“每日总要换上几回。”

一边说着,一边掀开被褥,然后被扑鼻而来的臭气熏得胃中作呕,反射性地扭过头干呕一声。

旁边的宫女忙扯了扯这个宫女的衣袖,快速低语道:“收敛些。要是传到太孙妃耳中,我们两个都没好果子吃。”

孙贤妃脸孔涨得通红,羞愤欲死。心里将顾莞宁翻来覆去地又咒骂了数十遍。

此时的顾莞宁,颇为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孙贤妃在想什么。

当年她为太后时,大半的心思都用在了打理朝政教导幼帝身上,宫务大多交给身边的女官。只在大事上做决定拿主意。

如今骤然接手宫务,千头万绪,琐事繁多。琳琅等人也初进宫,对宫中的人事还不熟悉,她便要事事过问。

这些倒也不算什么,更要紧的事迫在眉睫近在眼前

虽说太孙早有安排,不过,她从不习惯将自己的安危寄托于人,自然提前做好防备。

大秦共有两万禁军。这两万禁军驻扎在宫中内外,守护皇宫安危。城内还有三万驻军,城外军营里有五万神卫军。这样算来,共有十万士兵守卫京城。

除此之外,各文官武将勋贵侯府中的侍卫,还有隐在暗中的各府暗卫,加起来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京城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不知有多少人暗中调兵遣将,也不知有多少人悄然下令侍卫日夜巡逻,守护家宅安宁。

元佑帝下葬的当夜。

一辆马车悄然出了宫门,在两百名暗卫的护送下,这辆马车在暗夜中平稳地行驶。一个时辰后,在一处颇为安静的宅子后门处停下。

穿着夜行衣的英俊青年男子没有下马,目光警戒地环视一圈。身后的暗卫四处散开,确定周围毫无异样,才有一个暗卫走到门边,用特殊的手法敲了门。

门开之后,马车悄然驶入。

待后门紧缩,马车才开了车门,车里的人也一一下了马车。

最先下马车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清秀妇人,满脸英气,目光奕奕有神。

青年男子走上前,低声道:“娘,让公子小姐下马车吧!”

清秀妇人点点头,转头抱了两个孩子下马车。

两个孩子只有五岁左右,男童白皙俊秀,女童白胖可爱,两双骨碌碌的大眼睛同样的黑亮有神。

这两个孩童,正是阿娇和阿奕姐弟。

清秀妇人是陈月娘,青年男子则是季同。

“陈夫子,”阿奕童稚的声音响起:“为什么只让我和阿娇到这儿来?弟弟怎么不来?娘人呢?”

阿娇也睁圆了大眼,满脸好奇地追问:“我们要在这儿住几日?娘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回去?”

姐弟两人本已入睡,又被陈月娘唤醒,哄着抱上马车,一路悄然无声地到了这处宅子里。

陈月娘笑着哄道:“阿奕公子阿娇小姐乖乖地在这儿住着,要不了几日,你们的爹和娘亲就会来接你们了。”

可惜,两个孩子虽然小,却不好糊弄,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要让我们住在这儿?我们要和娘亲在一起!”

陈月娘的脑海中闪过顾莞宁的叮嘱。

他们姐弟两个都很聪明,不易哄骗。如果他们执意追问,你不妨将事情的真相透露一二。也别全说,免得吓坏了孩子。

这其中的分寸,实在难以把握。

陈月娘略一斟酌,便低声道:“宫中将会有变故,你们的娘亲怕你们两个会成为被人攻击的目标,所以才将你们送出宫。这么做,是为了你们的安危着想。你们姐弟两个不要哭闹,乖乖在这里住几日。等宫中平静下来,你们就能回宫了。”

阿娇阿奕对视一眼。

然后,阿娇张口问道:“娘亲和弟弟留在宫中,是不是很危险?夫子,你快些回宫,让娘亲带着弟弟和祖母,都躲到这儿来。”

阿奕连连点头:“是啊,夫子快些回去接她们。”

陈月娘少不得要费一番口舌,才将两人安抚住。

第八百四十四章 安排(二)

深夜,两个孩子终于被哄睡下了。

陈月娘也松了口气,对两个一同前来的乳娘说道:“你们两个,不得擅离公子小姐身边半步。”

这两个乳娘从阿娇阿奕出世之后,便一直待在他们姐弟身边。家世清白,忠心耿耿,绝无问题。

两个乳娘一起应下了。

“季同,”陈月娘又正色叮嘱儿子:“小姐将阿娇小姐阿奕公子的安危托付于你。你务必要守护好他们,万万不可有半点差池。”

季同神色郑重地应了下来:“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他们一星半点。”

此次随季同一起前来的暗卫,都是定北侯府的人,个个身手高强,以一当十。对顾莞宁十分忠心。

季同想了想,张口问道:“阿娇小姐和阿奕公子不在宫中,会否引起别人疑心?”

陈月娘目光一闪,低声道:“太孙妃昨日便放出风声,说两个孩子病了,要在床榻上躺着,不能露面。又特意暗中寻了两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代他们姐弟躺在床榻上,足以掩人耳目。如今宫中情势紧张,一个个明哲保身还来不及,无人多事多问。”

季同又低声道:“宫中不知何时有变故,娘陪在太孙妃身边,也要时刻小心。凡事以太孙妃的安危为先。”

陈月娘点点头:“太孙殿下早有安排。我和玲珑也会一直守在太孙妃身边。”

季同忍不住叹了口气:“明知道齐王要谋逆造反,却不能提前除掉他。还要耐着性子等他先动手。真是太让人窝火憋屈了。”

可不是么?

陈月娘无奈叹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太孙殿下还未正式登基,一言一行,万众瞩目。更何况,殿下在先皇临终前起过誓,绝不会主动对几位藩王动手。知道此事的人不在少数。若殿下主动对齐王下手,以后还有何颜面为帝?”

天子之诺,犹如千钧。

一来一回,耽搁了两个时辰。

陈月娘悄然回宫,已是四更天。

顾莞宁一直未睡。

陈月娘踏进屋子,顾莞宁立刻从床榻上坐直了身子,略显苍白的脸颊上掠过一丝急切:“夫子,阿娇阿奕可安置妥当了?”

陈月娘应道:“奴婢已经将他们两人送到宅子里了。季同领着两百暗卫在宅子里守着,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到公子小姐,太孙妃不必忧虑。”

顾莞宁眉头微松,轻声问道:“他们姐弟两个哭闹没有?”

陈月娘无奈地笑了一笑:“哭闹倒没有,只不停地追问,为何太孙妃没带着阿淳公子和太子妃娘娘一同前去。”

“奴婢花了好一番口舌,才将公子小姐安抚住。奴婢回宫之前,公子小姐已经都睡下了。”顾莞宁心中一阵抽痛,沉默下来。

宫中将有惊天变故,她放心不下阿娇阿奕,暗中将他们姐弟送出宫。既是保护他们姐弟,也有预防万一至少还能留下血脉的考虑。

至于阿淳,年龄太小,离不得她身边。而且,三个孩子也不宜都放在一处

凡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永远都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这是残酷的生活,留给顾莞宁最深刻的教训。

“阿淳公子确实应该留在宫中。”陈月娘窥出顾莞宁的心思,轻声道:“三个孩子都送出去,太过醒目。总得留下一个,吸引大家伙儿的注意力。”

总的说来,送出宫躲起来,总要安全一些。留在宫中的孩子,要危险得多。很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当成目标。

手心手背都是肉,做这样的决定之前,顾莞宁犹豫许久,最终狠下心肠,将最小的阿淳留在了身边。

顾莞宁又是一阵沉默,然后才低语道:“我前几日有些心惊肉跳,总觉得会生出意想不到的变故。所以,我才这般安排,先将阿娇阿奕送出宫。就算有个万一,他们姐弟两个也能安然无恙”

陈月娘眉头微微一跳,张口打断了顾莞宁:“不会有什么万一。奴婢拼死也会保护太孙妃。”

话一出口,又连连呸呸了两声:“什么生死,太不吉利了。”

顾莞宁倒是毫不介意,淡淡说道:“皇位争斗,本就是腥风血雨,不知要死伤多少人。我此时坐镇宫中,便是最明显的靶子。不知多少人在暗中算计我。”

“殿下留了足够的人手保护我,我身边还有你们,已经足够安全。不过,世事无绝对。谁也料不到会有什么变故。”

“若真到了生死关头,请夫子一定要护住母妃和阿淳。”

陈月娘越听越不是滋味,想说什么,顾莞宁已深深地看了过来,恳求地说道:“算我求夫子了。”

陈月娘哑然片刻,只得应了下来。

两日后,太孙和齐王等人一同回京。

众人抵达皇宫时,正是傍晚时分。

随行的几十位官员拜别太孙,各自回了府。

齐王魏王等人则随着太孙一同进宫。在天家,地位更胜血缘关系。也因此,几位年长的藩王都得随在太孙身后。

至于魏王世子韩王世子和一众郡王,又在其次。

守灵多日,操持元佑帝下葬事宜,再日夜兼程赶回宫中。就是铁打的人也吃不消。太孙消瘦憔悴面色不佳,不必细说。

就是身体精壮的齐王,也憔悴不堪,额上露出皱纹,老了数岁不止。

魏王韩王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个比一个萎靡不振。

“这三个月来,几位皇叔都辛苦了。”太孙叹道:“好在诸事已了。几位皇叔也能好好歇上一段时日了。”

齐王目光一闪,看向太孙,温和地说道:“有你坐镇江山,我们几个做皇叔的,没什么放心不下的。”

“我和四弟六弟都商量过了。待你登基礼成,我们几个藩王也该回藩地了。”

太孙脸上露出一抹歉然:“藩王不得驻留在京,这是先祖遗训。我不便违逆。几位皇叔主动自请归藩,品性高洁,令人动容。”

魏王韩王不约而同地起了鸡皮疙瘩。

这个萧诩,说话也不嫌肉麻。

齐王则是一脸感动,握着太孙的手感叹:“望你能坐稳江山,做一个勤勉天子。”

第八百四十五章 宫变(一)

太孙率众归来,顾莞宁和太子妃早已闻讯,领着众人在宫门处等候。

宫中诸位先帝嫔妃,不宜再随意抛头露面,除了身体尚佳的窦淑妃之外,无人前来。事实上,就是窦淑妃,也不该来。

不过,窦淑妃仗着自己年级大资格老脸皮厚,硬是来了。

在见到韩王父子俱都安然无恙后,窦淑妃长长地抒出胸口一口气。

韩王大步走到窦淑妃面前,目光扫过窦淑妃的脸孔,沉声道:“父皇已安然下葬,娘娘切勿太过悲伤,伤了身体。”

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最好,总是最关心她的,和儿媳孙媳不可同日而语。

窦淑妃心中感动,目中闪出水光:“看到殿下无事,我心中也能放心了。”

母子两人,有意无意地抢了风头,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此时,就连魏王齐王也忍不住暗生羡慕。

他们的生母早就死了。王皇后孙贤妃倒是活得好端端的,可惜儿子又都死了。如今这宫中,也只有韩王母子健在了

太子妃也早已抢到了太孙面前,急急地拉起太孙的手,细细打量一番。待看清太孙此时的模样,顿时心疼不已:“阿诩,你黑了,也瘦了。”

太孙温和地安抚太子妃:“这些日子操劳忙碌,瘦些也是难免。母妃不用担心。”

说着,目光越过太子妃,落在了顾莞宁的身上。

顾莞宁也抬头看了过来。

夫妻两人四目对视,视线胶着在一起。

太子妃:“”

太子妃哭笑不得,只得退让几步。太孙这才大步走上前,毫不忌讳地当着众人的面,将顾莞宁紧紧地搂进怀中。

众人:“”

算了,还是各自回府去吧!

先是齐王夫妇领着儿女离开,然后是魏王府众人离宫。韩王舍不得窦淑妃,却也不便再逗留宫中,很快也离开了。

太子妃咳嗽一声,提醒道:“有什么话,等进了寝宫再说。”

太孙点点头,松开顾莞宁,改而握住她的手,一起进了寝宫。

“你在宫中如何?”

“你在皇陵处如何?”

两人不约而同地问出口,然后对视而笑。

“宫中一切安好。”顾莞宁简短地说道:“母妃病了一场,至今身体还未痊愈。我便接掌宫务。”

太孙怜惜地伸手轻抚顾莞宁的脸庞:“辛苦你了。”

“这是我分内之事,没什么辛苦的。”夫妻两人说话,没什么需要拐弯抹角的,顾莞宁说话也十分直接:“我信不过宫中任何人,母妃又是心慈手软的性子。在这种时候,我就是体力不支,也得撑着。”

就如他一样。

元佑帝的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跪灵安葬也都是极消耗精力体力的事。不过,这等时候,太孙责无旁贷,绝不可能退缩。

太孙听出顾莞宁的话中之意,沉默了下来。过了许久才道:“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才是你我生命中最危险也最难熬的时候。”

“礼部已经选定了日子,登基大典就在十日后。这十日内,齐王必会领兵夺宫。”

“我已防备多时,也早已做好安排。只是,这世上从没有万无一失这四个字。阿宁,我今夜就让人送你出宫”

顾莞宁一惊,想也不想地拒绝:“不行!我绝不会走!”

太孙定定地看着顾莞宁:“阿宁,你听我说。齐王的目标在我,他领兵夺宫,只会冲着我来。你出宫,他或许会生出些疑心,却绝不会就此罢手。”

“我知道你已送阿娇阿奕出宫,只留了阿淳在宫中。”

“你今夜便带着阿淳出宫,到阿娇阿奕身边去。你们母子四人守在一起,我心里也能更踏实些”

顾莞宁目光亮得惊人,一字一顿地说道:“萧诩,我不走!”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