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皇上,是您让我回来的。”姜焕璋看着晋王,轻轻说了句。

这一句皇上,吓的晋王后背紧紧贴进椅子里,一双眼睛睁的溜圆,直直瞪着姜焕璋,季天官也愕然的半张着嘴,这一句,太过骇人了。

姜焕璋眼帘微垂又抬起,看着晋王,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更加轻淡柔和,“太子活不过今年,太子死后隔月,王爷立了太子,年底,皇上山陵崩,王爷即位,年号建兴。”

晋王喉咙里咯咯了几声,两只手死命抓着椅子扶手,只抓的两只手上青筋暴起,他做了太子,他做了皇上,他的年号是建兴!

季天官听的两眼圆瞪,呼吸都有些粗重了,“那长公主呢?监国?”季天官上身前倾,紧张的问了句。

姜焕璋看了他一眼,垂下眼帘,“建兴元年二月,杨太后下懿旨指了门亲事给长公主,长公主吞了生金。”

“什么?”季天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姜焕璋别过头,没答季天官这句惊讶至极的不敢置信。

“两宫太后?那……老五呢?”晋王的关注点在另一面。

“宁皇后领了一杯酒,随先帝走了,五……有佛缘,大相国寺青空大和尚把他带走了,后来,果然佛法精深,坐化了。”姜焕璋的声音很轻很慢,好象一出口,就散在空中无影无踪了。

第六百九零章 真真假假

季天官脸色紧绷,并不怎么好看,“太子是怎么死的?”

晋王听说宁皇后死了,五皇子出家,正惊的心动神摇,季天官的话,他听到了,却又没听到。

姜焕璋看了眼晋王,再看向季天官,犹豫了下,才含糊答道:“两龙相伤。”

“两龙?和五爷?宁家?”这会儿,季天官自然是想到了五皇子和宁家,姜焕璋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季天官眼睛微眯,看着姜焕璋,突然问了一句,“周家呢?”

姜焕璋扫了季天官一眼,看着还在激动不已的晋王,垂下眼皮,没答这句话。

季天官顺着姜焕璋的目光,看向兀自激动的不能自抵的晋王,突然一阵恶心泛上来,他一点责任不担,不丝风险不冒,却整天做梦想着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你说,是……受皇命回来的?”季天官不看晋王,盯着姜焕璋,“什么样的大事,能你奉了这样的皇命?”

这句问话,晋王听到了,“对,是什么大事,……让你……”晋王急切的看着姜焕璋,还魂而回这件事,他从前只在传奇笔记中看到过一鳞半爪,这是仙人才能做到的事,他用在了让姜焕璋返魂回来,如果有这样法力的仙人,他难道不是给自己求个长生不老么?是什么样的大事,让他做出了让姜焕璋返魂而回的决定?

姜焕璋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叹了口气,站起来,走到门口,再次掀帘左右看了看,晋王府在晋王妃的打理下,内外有序、井井有条,这间议事厅小院里,一片安静,几个小厮长随,都垂手站在院门外。

姜焕璋将帘子挂起,回来坐下,又叹了口气,“王妃这一胎生的,是王爷的长子,大爷两岁那年,就封了太子,王爷敬重秦后,疼爱太子,可……唉!”

姜焕璋神情愤然凄婉,“建兴十四年,皇上挑贵女充实后宫,赵贵妃入宫,赵贵妃柔婉贤惠,皇上十分偏疼,建兴十六年,赵贵妃生皇六子,皇六子冰雪聪明,天生仁厚,皇上极其疼爱,皇六子长到十四岁,学问精深,礼贤下士,宅心仁厚,内视反听,朝廷内外,没有不夸奖的。”

季天官听的眉头微微皱起。

“可太子……唉!”姜焕璋叹了口气,“皇上极其信重秦皇后,以及秦氏一族,禁中和京城内外,皆托付于秦氏两位兄长,建兴二十九年起,秦氏屡屡逼迫皇上,让皇上退位颐养天年,建兴三十年,秦氏兄弟将皇六子和赵贵妃割喉于皇上面前,皇上痛心疾首,这才……”

姜焕璋双手捂着脸,泪水涟涟,说不下去了,割了皇六子和赵贵妃喉咙的,不是秦氏兄弟,是秦皇后,他亲眼看着秦氏如同从地狱出来的恶魔一般,那把雪亮的刀从赵贵妃喉咙抹过,再抹向皇六子,两道血箭喷在皇上身上……

季天官听的脸都白了,这得多大的仇,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当着皇上的面?

晋王双手紧紧攥着椅子扶手,摇摇欲坠,这太可怕了,秦氏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秦家兄弟……

“一派胡言!”季天官忍不住训斥了一句,姜焕璋双手捂着脸,上身慢慢往下弯,额头抵着双膝,肩头微微耸动,无声抽泣。

那一天的恐惧如同那一天一样,又把他包围住了,悔恨如同几百万只蚂蚁一齐啃噬着他的心、他的人。

他不该再生那些贪念,他不该不听文二爷的话,痴心妄想再争一次拥立之功,他不该……小瞧了她,忽视了她……

姜焕璋几乎要被那份悔恨痛苦压的彻底垮塌,一声声无法压抑的痛苦抽泣从指缝里溢出来,季天官后面的话训斥不下去了,只怕,他没有一派胡言。

“让你回来,是让你……”后面的话在季天官嘴里打个转,换了另一句,“让你回来做什么?”

“皇上说,”姜焕璋顿了顿,“他对不起皇六子,更对不起杨贵妃,若是……已经成了亲,让我,想方设法,一定不要让杨贵妃再进宫了。”顿了顿,姜焕璋接着道:“贵妃是无为县赵县丞幼女,今年已经两岁了,皇上说,让我早早替她挑一门好亲,让她幸福美满的过这一辈子。”

季天官眉头一直紧皱着,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抬眼看着晋王,晋王的眼泪不比姜焕璋的少,看着姜焕璋,再看看季天官,张了张嘴,眼泪又涌出一串,却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为什么要是今天,说了这些?”季天官满肚皮狐疑,就算他说的还魂这件事是真的,可他说的这些因因果果,有多少真多少假,谁知道?

“前天我梦到了那位大和尚,说我不能久离晋王,否则只怕要生变故。”姜焕璋没看季天官,只看着晋王说话。

“你要夺情?”季天官话里带着一丝讥笑,姜焕璋听出来了,却没理会,只盯着晋王。

“送你回来的大和尚?”晋王的关注点跟季天官不一样,姜焕璋点了点头。晋王轻轻抽了口气,转头看着季天官,“我觉得昭华这些话……实在是……你看呢?”

“是这还魂的事?还是他夺情的事?”季天官反问了一句。

“这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昭华说久留有变,万一有变?”晋王有几分急切,万一有变,他岂不是就当不成皇上了?

“他是晋王府长史,王爷觉得离不开他,要夺情,这事只能王爷开口。”季天官有了几分忌讳,话就说的十分婉转圆滑了。

“礼部那边,只怕要打个招呼。”晋王看着季天官,季天官立刻点头,“我去。”晋王长舒了口气,“也就是礼部和吏部,既然这样,这折子……昭华拟一份,用了印就递上去吧。”

……

听着隔壁三个人出去,脚步声越来越远,直到四周安静的只有茶炉上那壶水的轻轻扑吐声,在茶水房一角紧紧缩成一团的小丫头明艳才动了动,从茶叶柜旁边探出头,左右看了看,往外挪了挪,停住,仔细听听,左右看看,再挪一挪,再看看,一直挪到茶房门口,轻轻慢慢的开了门,探出头左右看了看,手脚并用从门槛里爬出来,飞快的跑了。

第六百九一章 秦氏

晋王妃秦氏听明艳一口气禀报完,笔直的端坐在椅子上,一张脸雪白无人色,“你这是做梦呢?”

“不是!就刚刚,婢子……”明艳用力摇头,抬手抹着泪,“婢子听到说皇上,就想躲出去,可是……婢子实在太害怕,这些……太吓人了!”

“你都听清楚了?”秦氏直直的看着惊恐万状的明艳,明艳是她自小的丫头,因为可靠稳妥,她才打发她到议事厅这样要紧的地方当差,她知道明艳的脾气为人,她知道她没有胡说。

明艳不停的点头,隔着一道薄墙,她听的太清楚了。

“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这院子里,不许出垂花门,不许和别人乱说话,你就跟在我身边吧。”秦氏双目直直的呆了片刻,慢慢移着眼珠,看着明艳吩咐道,明艳不停的点头,抖抖擞擞挪到秦氏侧后,垂手站着,大气不敢出。

秦氏后背笔挺的端坐在椅子里,慢慢抬起一只手,按在已经微微隆起的肚子上,她不知道肚子里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可他是她的儿子,他怎么可能那样?

还有大哥和二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她一清二楚,要真是大哥和二哥那样残忍的把那对母子割喉在皇上面前,那一定有原因,是什么事,能让她,让大哥和二哥做出这种事?

秦氏茫然的看着窗外,她想不出来。

“叫玉清进来。”好一会儿,秦氏声音微哑的低低吩咐道,屋里只有她和明艳,明艳应了一声,走到门口,探头叫进了大丫头玉清。

“找个妥当人,去请大爷过来一趟,要悄悄儿的,最好别惊动人。”玉清进来,秦氏神色已经差不多如常了,声音有些轻缓的吩咐道,玉清还是觉出了几分不对,瞄了眼屏声静气站在侧后的明艳,急忙答应一声,亲自出去挑了个婆子去秦家传话。

秦庆海跟着婆子进来,秦氏屏退众人,只留了明艳。

“烦大哥跑一趟无为县,看看无为县有没有一个姓赵的县丞,如果有,就去赵县丞家看看,看这位赵县丞,是不是有个刚刚两岁的幼女,听说生的极其漂亮。”

秦氏低低交待长兄,秦庆海惊讶而笑,“你这是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什么赵县丞什么幼女的?才两岁有什么好看不好看的?你要干什么?”

“大哥别多问,没什么事,就是看一看,你记着,一定要悄悄的去,跟任何人都不要提这件事,任何人!一个字不许提,否则,”秦氏脸色有些苍白,“我就活不成了。”

秦庆海吓了一跳,“出什么事了?好好好,我不问了,你放心,你交待的事,大哥哪一回不是办的妥妥当当?放心放心!”

秦庆海最疼这个妹妹,妹妹脸色不好,又一句活不成了,就把秦庆海心疼的刀割一般了。

“我知道,大哥……还有二哥……”秦氏眼泪夺眶而出。

“别哭别哭,到底……好好,我不问了,你也知道,大哥是个粗人,别哭了,你说什么,大哥就做什么,大哥这就去,无为离京城近,大哥路上赶一赶,最多后天,就能回来了。”秦庆海见妹妹哭了,顿时心疼的手忙脚乱。

“我没事,不是急事,大哥不用这么赶,慢慢去,慢慢回来就行,就是要严紧,除了你自己,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二哥也不行。”秦氏再多交待一句,秦庆海连连点头,“大哥办事,你还不知道?只管放心,那我去了,要是不赶,大后天差不多也能回来了,那我走了?”

“路上小心,不要赶,这不是急事。”秦氏再交待一句,秦庆海冲她挥挥手,大步走了。

……

季天官回到府里,入眼看着满府的喜庆热闹,将姜焕璋说的那些话往心底压了又压,先不想这些,影哥儿娶亲这事,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季家这场喜事,李桐虽然接了帖子,白老夫人又特意遣了四个婆子过来请了李桐一趟,李桐一边送贺礼,另一边又厚厚添了妆,可发嫁这天,还是找了托词,没有去季家看这份热闹。

她毕竟是嫁过又被遣回娘家的人,虽说知道白老夫人以及季家不会介意这些,不过她还是觉得不去的好。

季府虽然宽阔,可办这场亲事,整个季府,还是显的简直有些拥挤了。

袁夫人怀着心思,到的很早,却没和顾夫人、孙夫人,以及张太太和商大奶奶等人一起说话,反倒找了个靠近小娘子们的地方,时不时的瞄着那群小娘子,特别是小娘子中的楚三娘子。

邵九奶奶本来就是个心眼玲珑的,这大半年又一直跟在白老夫人身边习学,这会儿已经是大半个京城通人精儿了,见袁夫人落在旁边只盯着小娘子,转了半圈心思就有点明白袁夫人的意思,想到这个,忍不住找机会和白老夫人低低笑道:“老祖宗看,袁夫人在那儿看人呢,看样子……”

邵九奶奶笑着没把话说实,白老夫人顺着邵九奶奶的示意看了看袁夫人,又顺着袁夫人的目光看了眼那群小娘子,微笑道:“事是小事,人是大事,吕相是个明白人,这样最好。”

“可不是,要不然……虽说这事跟咱们其实八杆子打不着,不过……”不过总是扯上她们季家了,真要是耽误了楚三娘子的终身大事,至少不是好事吧。

白老夫人低低嗯了一声,看了眼顾夫人,“今天事多,你去忙吧,这儿我留心着。”

“那我去前面看看,刚刚递了信儿过来,说是墨家小七扬言了,非得好好难为难为新郎倌不可,我去跟他们知不知道这事儿,得准备准备。”邵九奶奶忙笑道。

“有什么好准备的?难为就难为了,娶亲这事的事,不难为难为,那还有什么意思?”白老夫人笑起来。

“老祖宗这话也是。”邵九奶奶笑出了声,“那我就不多嘴了。”

第六百九二章 认知

自从传出那些闲话后,解二娘子跟着太婆孙夫人回家祭了趟祖,楚三娘子也很少出门走动。

夏天里赵老夫人的死,皇上的悲痛,让整个京城都安安静静,季家娶亲这件事,差不多算是打破这份安静的头一场热闹,也是自从那些闲话以来,小娘子们聚的最齐的一回。

楚三娘子比前一阵略微瘦了些,不过气色还好,和汤五娘子、孙十二娘一起坐着,低低说着话,看起来仿佛比从前沉静了许多。

解二娘子和解三娘子一起来的,和从前解二娘子走到哪儿都是小娘子们的中心相比,这会儿的解二娘子,显的格外形单影孤。

赵九娘子盯着因为对比而显的格外孤单的解二娘子,心里痛快极了,这份痛快抵补她在众人身上感受到的那份冷落带来的难过。

解二娘子和解三娘子在花厅一角低低说了一会儿话,解三娘子起身,走到楚三娘子和汤五娘子、孙十二娘旁边,含笑见礼。

汤五娘子站起来的最快,解三娘子定给了安远侯世子苏子岚,苏子岚是七少爷的表哥,嗯,她们是亲戚。

孙十二娘一边抿着嘴儿笑,一边示意楚三娘子,“那边还没进门,这边认亲呢。”

“她们是正经的亲戚。”楚三娘子也露出微笑,欠身往旁边让了让,示意解三娘子坐。

解三娘子还好,汤五娘子红了脸,“瞧你们说的,真是……”

见解三娘子往楚三娘子和汤五娘子那边过去,永安伯府赵六娘子赵冉急忙凑过去看热闹。解三娘子这是要替解二娘子做说客了?这事一定得凑上去听听。

“你们说什么了?”赵六娘子几步过去,正听到汤五娘子那句嗔怪。

“没什么。”孙十二娘一向不怎么喜欢张扬的赵六娘子。

“咦,”赵六娘子一向没把孙十二娘没放眼里过,孙十二娘堵她这一句,她理也没理,只紧挨着汤五娘子坐下,指着汤五娘子和解三娘子笑道:“你们两个……怎么算?也叫妯娌?”不等汤五娘子和解三娘子说话,又笑道:“明明苏世子是表哥,怎么听说你倒要先嫁过去?”

“又不是一家的,哪有这么论大小的?”孙十二娘再堵了一句。

“听说七少爷过了年要外放?”楚三娘子看着汤五娘子,关切的问了句。

“嗯。”汤五娘子本来就是个大方人,到京城长了见识,更阔朗了许多。“是求了外放,大约差不多了,大哥说七少爷不擅读书,长于实务,外放确实最好。”

“前儿高家三爷被你大哥当街打了个烂羊头,就在撷绣坊门口,最热闹的地方,那天我正好和阿娘在撷绣坊挑东西,真是……为什么打他?”听汤五娘子提到她大哥汤浩虞,赵六娘子顿时眼睛亮了,这是她和她阿娘新近看中的如意郎君。

“没什么。”汤五娘子看起来极其不愿意提这件事,“郎舅打架,在我们山西是常事,有事打架,没事也打着玩。”

孙十二娘噗一声笑出了声,楚三娘子也抿着嘴笑,解三娘子跟着笑着,往楚三娘子旁边挪了挪,轻轻拉了拉她。赵六娘子有点讪讪,“我嫂子还说,打的是旧帐……”

楚三娘子看向解三娘子,“有什么话,能在这里说就说,不能的话,我也不想多听。”

汤五娘子敛了笑容,齐齐看向解三娘子,解三娘子顿时红了脸,“是……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二娘子让我替她给你陪个礼,还有就是,事情不是九娘子说的那样。”

楚三娘子没说话,也没什么表情,赵六娘子想瞄不远处的解二娘子,瞄到一半又赶紧收回目光,汤五娘子同情的看着解三娘子,解三娘子这样的处境,她看的多了,好在她订了门好亲,眼看要出嫁了。孙十二娘毫不客气的斜了眼不远的解二娘子,撇了撇嘴。

“这事……我就是厚着脸说了,你们别笑话我。”解三娘子顿了顿,“翁翁替我跟李翰林提过亲,三娘子说,就是巧了,翁翁提亲这事,没跟太婆商量就提了,偏偏那天,马夫人过府寻了太婆,托太婆到李家探话,一里一外,就这么误会了,三娘子说,九娘子隔在就找上门,说是她截了她的亲事,说要给她好看,这才到处编排。”

汤五娘子看着楚三娘子,孙十二娘一脸不屑,这个巧,也太巧了,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呢!赵六娘子听的两只眼睛里全是兴奋,原来还真有这一出啊,人家李翰林要攀墨家这门高亲,哪能看得上你们?一个个全没脸了吧!

楚三娘子淡然的仿佛这事跟她半点关系也没有,“你跟二娘子说,我没怪她,我自己胡说八道,不怪自己,难道去怪别人?”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