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皇上紧拧着眉,烦躁的看着眼前的帝国精英,不过议个在后宫主持周氏大礼的人,竟然提了那么多人出来!他平时就最厌烦做这种裁决的事,这会儿一想到周氏就心痛无比,更加没有心情,好在,他有个无上妙法。

“来人,拿豆粒来。”

他有投豆表决的权利。

常太监指挥小内侍,熟门熟路的取了黄豆,从墨相到周副枢密,一人发了一粒,发到四皇子,常太监抬头看向皇上,皇上摆了摆手,“君臣有别,不能给他。”

正要拿豆粒的四皇子顿时眉飞色舞,收回手,板起脸瞪了常太监一脸,端直后背,居高临下的看着捏着豆子的诸人。

从今天起,他要牢记:君臣有别!

听说投豆,高书江暗暗松了口气,面色轻松,这会儿他这边人多势众,投豆最好不过。

吕相神情淡定,墨相比吕相更加淡定,他提议的福安长公主,投不投得上无所谓。季天官看了眼吕相,又斜了眼高书江,吕相一向谋定而后动,他对吕相有信心。

第四百三九章 延庆宫

随国公垂着眼皮,摆出一幅不动如山的样子,眼皮下面,眼珠却转个不停,周副枢密看看高书江,再看看四皇子,目光游移不定。礼部尚书解有德是真正的端坐如山,他是个有主心骨的,不过他这主心骨,一向不为外人知罢了。

一二三个小内侍一人抱着一个小口大肚的雨过天睛瓷罐,瓷罐上写着宁皇后、福安长公主和杨嫔几个字,依次从墨相等人面前走过。

墨相等人依次将手伸进三个瓷罐,至于把豆子放到哪个瓷罐里了,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走了一遍,三个小内侍将三只瓷罐放到炕几上,常太监上前,挨个瓷罐往外倒豆子,瓷罐底垫着不同色的薄锦垫,和豆子一起出来,常太监将豆子捡起放到锦垫上。

三块锦垫,宁皇后那块锦垫上三粒豆子,长公主和杨嫔各两粒。

高书江紧紧盯着锦垫上的三粒豆子,脸都青了,怎么宁皇后是三粒豆子?不应该是杨嫔吗?他算的好好儿的,杨嫔最少最少也应该有三粒豆子:自己一粒,随国公一粒,周副枢密一粒,没有四皇子提议的四皇子妃郑氏,他们两个难道不应该把豆子投到自己提的杨嫔这里?

为什么只有两粒?是谁投了别人?随国公?周副枢密?或者都没投?这一对兄弟,四爷还没登上大位,难道就开始内讧打上了?

他们很早就不顾外敌,兄弟相残了!高书江气的太阳穴突突的跳。

宁皇后那三粒豆子,吕相一粒,季天官一粒,还有一粒是谁投的?随国公?周副枢密?墨相还是解有德?都有可能!

吕相瞄着炕几上的三块锦垫,神情淡定,他和墨相的淡定功夫,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早就炉火纯青。也不过就是目光在杨嫔那块锦垫多停留了几秒而已。

大事没有成功,内部先出手争斗,是成事大忌,可等大事功成,再下手争利,也是有点晚……又要顾大局又要顾小利,又要争又要不争,这事最难把握。

吕相一时有些走神。

墨相的目光在福安长公主那块锦垫上多停了片刻,还有一粒,是谁?不是附议的高书江,也不会是解有德,季天官必定全力支持接回宁皇后,随国公和周副枢密?有意思。墨相扫了高书江一眼。

“就宁氏吧,拟旨。”皇上扫了眼锦垫上的豆子吩咐道,他定的投豆表决权,他自己执行的一直相当好。

“皇上,就让宁远去接宁皇后吧,周娘娘的丧葬大礼,是如今最紧要的大事,接宁皇后回来主持这事,越快越好,最好今天晚上,就能接回宁皇后。”墨相跟着确定谁接,什么时候接回等诸多细节。

皇上‘嗯’了一声,常太监已经示意小内侍取来了笔墨,解有德起身坐到旁边小几上,拟写圣旨,他是翰林出身,做过四五年的知制诰,平时议事,拟旨之事,都是他来做。

“五爷年幼,宁皇后回宫,五爷一个人留在离宫,只怕不妥。”象平时一样,接着墨相的话,吕相补充细节。

高书江盯着对面的随国公和周副枢密,脸色铁青。四皇子听到五爷两个字,一个愣神,他早就忘了他还有个弟弟,四皇子总算反应过来了,急忙看向高书江,高书江迎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又把目光移开了,都到这份上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老五不是一直病着?既然病着,怎么能经得起长途劳累?再说,他回来就得守灵哭丧,寒天冻地,他病了这么些年,哪能受得了?还是别折腾他了,就让他在离宫养着吧。”

高书江不说话,四皇子急忙开口反对。

吕相没接话,墨相也不吭,随国公和周副枢密当然不会开口,季天官眼观鼻、鼻观心,这事轮不着他开口,解尚书拟旨呢。高书江更不说话。

四皇子等了半天,殿内鸦雀无声,四皇子有三分尴尬七分恼怒,狠狠扫了眼坐了两排的臣子,转对看向皇上,“阿爹说呢?”

“一起接回来吧,要是实在病的厉害,就不用到灵前守着了。”皇上有些厌烦,在这件事上纠缠的时间太久了,还有好多大事,娇娇的棺椁,陪葬,还有地宫……他和娇娇的地宫,前年才开始动工……

“皇上圣明。”吕相先一句圣明,接着问道:“五爷回来,暂时安排在哪一处?”

“让他住到大哥从前住的延庆宫吧。”四皇子飞快的接了句。

高书江差点呛死,大皇子从前住的延庆宫,那可一直是太子住的地方!他怎么能昏头成这样了!

墨相、季天官,甚至正在拟旨的解尚书,都看向四皇子,五爷住了延庆宫,那你册封了太子之后,重新搬进宫里,你住哪儿啊?

“也好。”皇上的心跟着贵妃去了一大半了,随口答了句。

吕相垂下眼皮,墨相眼皮低垂,季天官神情端正,只是多眨了几下眼,四爷这太子之位必定坐不住,这会儿征兆已经出来了。

随国公和周副枢密一脸赞同的点头,大爷弑母被高墙圈禁,他住过的地方不吉利,给老五最好不过。

高书江张了张嘴,看着对面不停点头的随国公和周副枢密,话没说出来,嘴又闭上了,皇上已经发了话了,算了,再说,太子不太子的,跟住在哪儿哪能真有什么关系?住在延庆宫却丢了性命的,历代多的是,大爷不是高墙圈禁了么!

接回宁皇后主持后宫大礼的事,以及细节,总算都商量定了,细节落定,解尚书也拟好了旨意,拿给皇上过了目,用了皇帝之宝,让人捧了旨意,赶紧传宁远去离宫接回宁皇后和五皇子。

从京城到离宫骑马狂奔也得一个半时辰,今天可是要把宁皇后接进宫中,不能耽误了明天内外命妇进宫守灵哭丧的大事。

议好这件皇上到现在还没觉出来是什么大事的事,再往后议什么棺椁陪葬地宫,件件都十分顺当快捷了,皇上提什么,大家都说好。

第四百四零章 旨来了

文二爷一路疾驰,从紫藤山庄到福安长公主的别庄,领了吩咐,再从别庄直奔京城,到李家大宅门口,正碰上从车上下来的万嬷嬷,万嬷嬷提前过来收拾打前站,今天李信就要搬回来,明天后天,张太太和李桐也要回来了。

文二爷吩咐将马牵进去,就在门房里换了身极不起眼的细布棉袍,带着吕福,从侧门出来,直奔定北侯府。

他一定要尽快见到宁远,这会儿不知道宁远在哪儿,到定北侯府先问一句是最快的办法。

吕福上前打听,没想到宁远正好在府里,文二爷从侧门进去,大英匆匆迎出来,带着文二爷进了前院书房。

文二爷刚进院子,宁远就到了,文二爷拱了拱手,“有要紧的事。”宁远急忙示意大英出去守着,文二爷开门见山,“姑娘有句话要我转给你,你听清楚了:让他留心周贵妃中毒的症状,那天在长宁宫的,两位爷。”

文二爷一字一句,宁远听的眼眶猛的一缩,周贵妃中毒的症状?那天在长宁宫的,两位爷!

这两句话背后透出来的信息,远远出乎了宁远的想象,宁远呆了呆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抽了口凉气。

“唉,这才叫惨绝人寰。”文二爷一声叹息,宁远又抽了口凉气,两个儿子一起下手,周贵妃之惨,确实惨绝人寰。

“症状容易,那天在场的太医很多,太医院也有脉案症状,难就难在另一半,到底是谁,真凭实据,人证物证俱全,一旦拿出来,就一定要证死了。”

文二爷眯眼看着宁远,宁远深吸了口气,“放心,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哼!”

文二爷呵呵干笑了两声,对于宁远这句放心,他觉得最多有半成可能就不错了,人证物证俱全,几乎不可能。

“宁皇后和五爷那边?”文二爷最关切的是这件事。

“安排妥当了。”宁远简短的答了句,文二爷‘嗯’了一声,对宁远这句妥安了,他没有怀疑。

“李姑娘……”宁远的问话刚开了个头,院门外,大英急切的喊声传进来:“七爷!有圣旨!”

“快去!”文二爷眼里暴出团亮光,顺手推了把宁远,“来了!”

宁远急奔而出,文二爷转了个圈,躲闪着出来,藏身在大殿墙边,竖着耳朵听旨意。

果然是让宁远即刻启程去接回宁皇后,以主持内外命妇守灵哭丧诸般礼仪,同时把五皇子带回来,暂住延庆宫。

宁远接了旨,从怀里抓了一把银票子,也不管多少了,塞到传旨的内侍手里,内侍拿着厚的一把握不起来的银票子,眉开眼笑的长揖道谢。

宁远捧着那纸绢书,头一回觉得圣旨这东西相当神圣,十分可爱。

文二爷站在大殿墙角,看着一只手托着旨意,眉宇飞扬的宁远,轻轻呼了口气,头一步,成了。

“我立刻就得走,去接姐姐回来,二爷自便。”宁远看到文二爷,随口交待了句,抬脚就要跑,文二爷一把揪住宁远,“别急,我问你,从京城到离宫,你去得几个时辰,回来呢?”

“我马速快,也就一个时辰一刻钟就到了。”宁远乐过了头,随口答了句,挣开文二爷又要跑,文二爷一步上前,再次揪住他,“以你的马速,跑马过去还要一个时辰一刻钟,那回来呢?让宁皇后和五爷一人一匹马,跟你一起跑马回来吗?”

“嗯?”宁远收回了脚步,“姐姐是皇后,有銮驾仪仗……这事,我是没想到。”

“别想什么銮驾仪仗了,皇后銮驾仪仗在哪儿呢?找礼部还是找宫里?宫里找谁?找礼部的话,你扯我我扯你,三五天扯不出几句话。”

文二爷也有点挠头,周贵妃暴亡这事太突然,不光突然,他还压根没想到,接着这事的一连串的事,难免有些慌乱被动。

“离宫也别想了,就算有,小十年了,早烂的不成样子了,从你府上拉两辆象样点的大车过去算了。”

“我府上哪有什么象样的大车?我都是骑马,福伯!”宁远一声吼,缀在后面不远处的福伯急忙小跑上前,听到问大车,也傻眼了,“七爷,咱们府上没有女眷,上上下下出门都是骑马,马倒是多,挑什么样的都有。”

可车没有象样的啊,都是装货买菜的车。

文二爷长叹了口气,在李家住了这小半年,起居出行上的讲究,他现在颇有心得,很有见识。

“不光车,从离宫回来,怎么着也得四五个时辰,到京城,都得后半夜了,宁娘娘一下车,就得面对内外命妇,还有宫里那一大摊子,这可是头一回亮相,还有五爷,所以,回来这一路上吃喝拉撒都得准备好,得让娘娘和五爷明天早上精精神神的,这事不能指着离宫,那边肯定不知道你现在就过去,现在打发人传信,也不能比你快了。”

文二爷觉得自己絮絮叨叨的,好象万嬷嬷附身。

宁远和福伯听的大眼瞪小眼,宁远不提了,他从来没管过这种事,福伯虽然当了一辈子大管家,他是大管家啊,管的是大事,这么琐碎的事,他哪管过?

“要不,让万嬷嬷过来帮个忙?”想到万嬷嬷附身,文二爷倒有了主意。

“来不及了。”宁远有了主意,“这事就烦劳你家姑娘了。”

“嗯?”文二爷没反应过来,宁远扬声叫过大英,“你去一趟紫藤山庄,跟李姑娘说,我要去离宫接宁皇后和小五进宫,烦她帮忙准备两辆大车,以及一路上吃喝拉撒一应物什,准备好了,直接到五里坡,我在那儿等着,记着,要快,越快越好!”

大英答应一声,转身就跑。

文二爷眨着眼,嗯!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文二爷斜着宁远,他使唤起他家姑娘来,可真是不客气啊!

“六月,你带上人,现在启程去离宫,告诉姐姐我半个时辰后就到,大雄,备马,半个时辰后出发,福伯叫崔信来,立刻。”宁远接着安排。

第四百四一章 崩裂

文二爷看着指挥若定的宁远,记下了五里坡和半个时辰。

从京城和紫藤山庄会合后往离宫,五里坡最近,从京城到五里坡比从紫藤山庄到五里坡晚……他给姑娘留了多少时间?

文二爷上上下下的打量起宁远来。

……

晋王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王府,一眼看到迎上来的姜焕璋,直直站住,突然冲着姜焕璋长揖到底,姜焕璋吓了一大跳,急忙紧冲几步上前,扶起晋王,“王爷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进去再说!咱们进去说。”晋王一脸的惊惧,一把抓住姜焕璋,推着他往书房过去。

进了书房,晋王一屁股跌坐在椅子里,指着茶桌,“烦劳昭华给我沏杯茶,真是侥幸,侥幸之极!”

姜焕璋匆匆沏了茶端上来,“王爷,到底出什么事了?”

“大事!”晋王端起茶,却没喝,放回桌上,长长吐了口气,“真是侥幸啊!多亏了昭华,要不然……”晋王下意识的摸了摸脖子,再次觉得后背一片寒气嗖嗖。

要不是昨天昭华劝他,要是他昨天听了季天官的话,去了长宁宫……真是太可怕了!

“出什么大事了?”姜焕璋看着晋王一会儿惊惧,一会儿庆幸的脸,心急如焚,到底出什么事了?照理说,这一段时间应该平安无事才对。

“周贵妃死了。”晋王俯身过来,几乎贴到姜焕璋耳朵边上,极轻极轻的说了句。

“什么?”姜焕璋一声怪叫,“哪个周贵妃?周贵妃!这不可能!”姜焕璋失声惊叫,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我当时也象你这样!”晋王指着姜焕璋,连声叹气,“当时正是早朝,我没敢出声,我也跟你一样,不敢相信!”

“怎么死的?”姜焕璋心里乱成一片。

“是老大一把毒,毒死的!”晋王再次凑近,话刚落音,发出了一声短促却兴奋的笑声,“老大毒死的!”

“那大爷?还有四爷?死了?还是活着?”姜焕璋屏着口气,紧张无比的看着晋王。

“当然活着。”晋王奇怪的看着姜焕璋,“老大也就是高墙圈禁,老四立了太子。”

“什么?!”姜焕璋比刚才更加震惊,四爷立了太子?这怎么可能?怎么是这样?姜焕璋两眼发直,失魂落魄。

“昭华,昭华!”晋王更加奇怪,推了推姜焕璋,姜焕璋抬手捂着脸,“我没事,让我想想,让我静一静,我是说,这事太突然,我没想到,王爷,让我静一静,让我好好想想。”

“我也没想到,这样的事,谁能想到?”晋王也在心神激荡,感慨万分之中。“老大竟然弑母,他怎么下得去手?说是娘娘就死在老大面前,老大眼睁睁看着中毒而死,这得多狠的心!啧!”

晋王心里说不出的痛快,活该!死得好!毒得好!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