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先生是童某的大恩人。”童敏神情极其诚恳,左先生莫名其妙,“东翁言重了,哪里担得起?东翁酒多了。”

“还请先生救我这一回,童某必铭记大恩,永世不忘。”童敏欠身低头,更加诚恳真挚。

“东翁别急,这事咱们不议过多少回了,大爷必定不会袖手不管,来的钦差又是晋王府长史,再说,这事还有高使司夹在中间,高使司圣眷正隆,这一场事看着凶险,其实不至于,东翁必定能稳稳当当过了这一关。”左先生听童敏这么说,以为他又担心害怕的很了,急忙分析劝解。

“先生所言极是,正如先生所言,大爷没有袖手不管,钦差,也是自己人,只是……”童敏一声长叹,抬手掩面,泪水涟涟,“先生也说过,考题泄露这事,铁证如山,只能转祸,不能不认,不能不认啊!”

左先生眼睛渐渐瞪大,一阵浓烈的不祥之感从心里冲上来。

“祝青程临死前已经手写交待了,一切都是和先生的首尾,先生救我这一回,先生的大恩,童某来生结草衔环,必定相报。”

左先生呆看着童敏,半晌,才喉咙僵硬的问道:“东翁早就打算好了吧?东翁就不怕自我之后,无人敢给东翁参赞提点?东翁……”

“先生大恩,童某铭记在心!”童敏站起来,再次长揖,这次左先生没动,端坐榻上,居高临下看着长揖到底,又长揖到底的童敏,突然纵声大笑,笑声落下,一手执壶,一手拿杯,倒一杯仰头一饮而尽,再倒一杯,再仰头一饮而尽。

童敏站在榻前,看着一杯接一杯狂饮的左先生,轻轻舒了口气。

左先生大醉出来,姜焕璋在衙门口摆出钦差仪仗,直冲进布政使衙门,左先生迎着仪仗昂然冲上去,醉眼迷离的看着姜焕璋,指着他一边大笑一边叫道:“一丘之貉!官官相卫!我都知道了,你想让我招什么?好!好得很,题是我偷的,也是我卖的,好了啊?你听清楚了?赶紧让人写,我给你画押,好让你们官官相卫,好让你们举杯庆贺!”

姜焕璋皱眉看着酒醉颠狂的左先生,示意书办示下左先生的话,拿着他的手画押按了手印,吩咐道:“先把他押起来,等他酒醒了再审。”

夜半,左先生孤坐在偏在一角的牢房里,对着斜斜照进窗户的月光,怔怔的发呆,偷题卖题这样的罪,是要杀头的,今年秋决已经过了,明年……若是没有命,明年的现在,他已经埋进黄土堆,做了馒头馅……

“先生。”童敏从黑暗中踱出来,隔着粗大的牢栏,看着孤坐发呆的左先生。

“东翁又来干什么?”左先生酒醒,胆气也一路下落,有气无力的问道。

“难得今夜月色这么好。”童敏的声音里透着阴森冷酷,“先生是雅人,不如今晚就上路吧。”

“你?你说什么?”左先生不敢置信的看着童敏,童敏仿佛有些畏缩,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先生一路走好。”

“你!”左先生猛的站起来,不等他扑出来,牢门打开,两个心腹一步冲进来,扭手按嘴套白绫,眨眼功夫,就把左先生挂到了一人多高的牢栏上。

童敏盯着不过抽搐了片刻,就僵直不动的左先生,双手合什,虔诚祝告:“先生一路走好,若有来生,童某必报先生这份恩德。”

姜焕璋拿到了祝青程手书手供,祝青程已经畏罪自杀,刚拿到左先生酒后口供,当天夜里,左先生也畏罪自杀了。

第三百零六章 曲大姑娘到了

姜焕璋脸色阴沉一肚皮火,这样明晃晃的送口供给他,又明晃晃的在他面前杀人,当他是白痴么?

这一趟差使,他是打定主意,要好好做出清名来的,至于会不会得罪了大皇子或是四皇子,他根本没考虑,在他眼里,大皇子和四皇子,已经跟死人差不多了,而且,大皇子和四皇子这会儿已经针锋相对,明刀明枪,除了除掉对方,别的事,应该早就不在他们眼里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扬一扬他的清名和威名。

从前他不懂事,处处顾忌处处束手,头一趟和晋王出去赈灾,就是因为他顾忌太多,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才处处被动,最后差点连命都丢了。

文二爷头一回见他,就说过一句,做大事要勇往直前,之后的十几、几十年,这句话文二爷常说,确实,做大事就是要勇往直前!

姜焕璋拿起钱富的口供,祝青程的口供,以及书办录下来的左先生的寥寥数语,连看了好几遍,轻轻拍着桌子,他找到切入之处了!

……

京城,津河码头。

曲大姑娘吃了饭,外面崭新的桐木青油大车已经准备好了,车子围着靛青杭绸围子,四角垂着通红的流苏,拉着车的两匹马矫健俊美,曲大姑娘盯着车子看的转不开眼,这辆车,她太满意了,这是她见过的最好的车!

曲大姑娘紧绷着脸,努力压下自己的喜悦和好奇,以便显的对这样的车子、这样的华贵已经习以为常,看着婆子放好踏板,曲大姑娘拿捏着上了车,一掀帘子,入眼一片光闪,车厢内的奢华让她目瞪口呆,再也忍不住,低低一声惊呼。

好在没人听到,曲大姑娘赶紧闭紧嘴,用力绷住脸上的肉,小心的在闪着微光的织锦缎垫子堆里坐下,拉了拉裙子,有几分怔神,她这裙子,还不如这车厢最差的垫子用的料子好……

玉砚跟进车里,曲膝跪坐在车前,抽开隐藏在车厢板上的小抽屉,取出小巧精致的红泥小炉,捅开,取银壶烧上水,接着焙茶碾茶,给曲大姑娘沏了茶,放到专门雕出形状放杯子的凹糟里,又抽开另一个抽屉,取出细巧点心、鲜果蜜饯出来。

曲大姑娘几乎看直了眼,这份享受,她连想都没敢想过。

茶是极品,清香无比,点心果品精致美味的让她无可挑剔,曲大姑娘双手捧着杯子,透过帘子缝,看着外面慢慢往后退去的树木,心里的感觉无法言表。

无论如何,她都要让自己过稳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她都要让姜家认下她这门亲事,无论如何,她都要嫁进绥宁伯府!

车子顿了顿,贾婆子探头进来,神情颇为严肃,“大姑娘,老奴的话跟您说。”接着示意玉砚,“你去后面车上。”

玉砚下车,贾婆子上车,坐到曲大姑娘对面,“大姑娘,前儿咱们不是先派人到京城来打听打听么,现在回话儿了。”

“怎么样?”曲大姑娘一下子绷起上身,急切无比的看着贾婆子。

贾婆子叹了口气,“大姑娘要稳住,唉,我先说不好的信儿,再说好信儿。大姑娘,咱们姑爷,今年二月里,已经成亲了……”

“什么!”曲大姑娘一声尖叫,“他成亲了?他怎么能成亲?是我……是我……”

“大姑娘!大姑娘!您稳住,您得稳住!”贾婆子急的两只手乱挥,“就是成了亲,大姑娘也在前头,不是没有机会,大姑娘您稳住,您听我说!”

“他明明跟我有婚约!是我阿爹跟他阿爹定下的,他跟我有婚约!”曲大姑娘离崩溃只有半步了。

“大姑娘,您听我说,您放心,这门亲事,老奴就算拼上老命,也要替大姑娘夺回来!大姑娘放心,老奴必定让您风风光光嫁进绥宁伯府,做绥宁伯府世子夫人!”贾婆子拍着胸口打保票,“理在咱们这里,就算他是伯府,他也得讲理!大姑娘放心!伯府跟咱们有婚约在先,他就算成了亲,那也不能算数!”

贾婆子又是拍胸口又是满口保票,总算把曲大姑娘从崩溃边缘拉回来,至少能接着听她说话了。

“余下的都是好事儿了。头一件,咱们姑爷娶的这位,是位商户家的姑娘,姑爷对这位商户家的姑娘很不满意,成了亲第二个月,就把这位商户家的姑娘,赶回娘家了,一直到现在,这位商户家的姑娘,还在娘家住着。”

“真的?”曲大姑娘一脸眼泪又笑起来。

“一丁点儿也假不了!”贾婆子也笑起来,“第二件好事儿,我跟大姑娘说的那位胡老爷,如今也在京城住着呢!”

“就是跟阿爹最最要好的那位胡伯伯?我和……他的亲事,就是他保的媒?他还认了我做谊女?”曲大姑娘更加惊喜,“你不是说他回家奔丧,已经好些年没有音信了?”

这一路上,贾婆子早就将曲大姑娘她爹,和胡老爷,以及姜伯爷那份令人赞叹感动的友情,连经过带细节,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这是大姑娘运道好!”贾婆子看起来比曲大姑娘更欢喜,“胡老爷也就是两三个月前才进的京,胡老爷先头是因为父亲病了,回家侍疾,没想到父亲好了,母亲却一病去了,母亲一走,他父亲太难过,也跟着去了,胡老爷是个极孝顺的,痛心疾首,竟在父母坟前整整守了六年,六年孝满,他儿子大了,极有才气,他就留在家里,亲自教导儿子,等儿子中了举,又带儿子游历了两年,这才能脱身到京城。”

“原来是这样。”曲大姑娘听的羡慕不已。

“胡老爷说,他到京城才知道咱们老爷早就走了,唉,他说他当年离开京城时,咱们老爷就病倒了,他自责的不得了,说当年咱们老爷由小病成了大病,以至于病重不治,说不定也是担心思念他所起,胡老爷说,他已经派人到太平府去寻咱们了,没想到咱们倒先来了。”

第三百零七章 仗义无比胡老爷

“那婚约的事?胡老爷怎么说?”这才是曲大姑娘最关心的事。

“一个外院下人,哪好跟胡老爷说这样的事?等咱们见了胡老爷再说,大姑娘放心,我当年跟在咱们老爷身边侍候的时候,就很知道这位胡老爷,第一跟咱们老爷最好不过,第二,胡老爷既仗义,又有本事,大姑娘又是胡老爷的谊女,胡老爷不帮大姑娘,还能帮别人不成?”

贾婆子的话,让曲大姑娘轻轻舒了口气。

“胡老爷说,大姑娘若是到了京城,请大姑娘到他那里去住。”贾婆子瞄着曲大姑娘,曲大姑娘‘嗯’了一声,这样最好,她一个姑娘家,单身一人住在外面,确实不妥当。

“请问是曲举人家眷吗?”外面传进来一声响亮的询问。

曲大姑娘急忙看向贾婆子,贾婆子一脸惊喜,“唉哟!怕是胡老爷打发人来迎咱们了!我去看看。”说着,贾婆子掀帘探出头,“您是哪位?”

曲大姑娘的车子停在一处五进带园子的大宅子门口时,胡老爷已经翘首以盼的等在门口了,一看到曲大姑娘,胡老爷老泪纵横,“女儿!我还以为……你这形容,跟你父亲真真是……曲兄!真是痛煞我也!”

胡老爷捶胸顿足,一会儿喜一会儿痛,十分热闹。

贾婆子跟着一边怀旧一边抹泪,曲大姑娘感动倒没什么感动的,不过看到胡老爷这样待她,心里一宽,松了口气。

请进曲大姑娘,丫头婆子侍候洗漱,流水般送了茶水点心,胡老爷仿佛不知道怎么疼爱曲大姑娘才好,点心摆了满满一桌了,还在不停的吩咐,“……怎么没有银丝姜糖?快去买,还有栗子糕,还不赶紧打发人去买!大姑娘的衣服首饰呢?没有尺寸?真是没用的东西!那现在去!去撷绣坊,立刻就要!不要管银子,不拘多少银子!大姑娘刚进京城,一应都要置办新的,快去,有多少拿多少!快去快去……”

曲大姑娘微微有些感动,不拘多少银子……看来这位胡老爷是真心待她。

总算摆好茶水点心,又安排好布置院子添衣服买首饰,以及各种杂事,胡老爷总算坐下来,开始和曲大姑娘回忆他和她阿爹的过去,他和她阿爹的感情,诸般种种。

曲大姑娘听的心不在焉,她对这些没兴趣,现在,她最最关心的,是她的亲事,是她的夫君已经成了亲这件大事,她只关心他肯不肯替她出头,讨回公道。

贾婆子收到曲大姑娘的眼色,找了个话缝笑道:“胡老爷,当年我们家老爷和姜家老爷有过婚约这事,不知道胡老爷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怎么?那婚书?”胡老爷惊讶的一双瞪的老大,“难道当年?曲兄打发人把婚书送回家了?当年曲兄可是说要亲自带女儿进京,你们拿到婚书,怎么不早点进京?这是……怎么回事?”

曲大姑娘给贾婆子使了个眼色,自己抽泣几声,用帕子按着眼角,贾婆子忙将她和她丈夫当年如何下南洋,如何回来,又如何带曲老爷遗物回到太平府,曲大姑娘这才知道父亲给她定了亲,这才赶进京城,诸如这般,说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胡老爷一声长叹,“曲兄是位真正的雅人,跟姜兄一样,从不把那些阿堵物放在眼里,他打发你们夫妻南下,是想替大姑娘挣份体面的嫁妆,唉!可怜曲兄!可如今姜家已经娶了亲了……”

“我和他有婚约在先!”曲大姑娘急了。

“这话极是!”胡老爷点头赞成,“曲兄不在了,我绝不让你被人欺负了,你放心,只是,”胡老爷顿了顿,曲大姑娘浑身紧绷,屏着口气直盯着胡老爷,唯恐他这个只是后面,是她不愿意听的话。

“这事得仔细谋划,头一条,我得先探探曲兄的意思,若他顺顺当当认了这纸婚约,退了和李家的亲事,三媒六聘迎娶大姑娘,那是最好,若他……哼!”胡老爷捻着胡须,冷笑一声,“大姑娘放心,你胡伯伯可不是他姜家能欺负的!他不肯,那也得肯!”

“多谢胡伯伯!”曲大姑娘长松一口大气,跪在地上磕了个头,阿爹这位知交,真是太好了,但愿姜伯伯也这么好!

……

李桐和李信从津河码头出来,到了往京城和紫藤山庄的三岔路口,李信低低和李桐商量,“我去趟京城,这件事必定要惊动礼部,吕相分管礼部多年,我去寻寻吕大郎,找机会探探话,看看能不能看看象这样的事,礼部是什么样态度。”

“嗯。”李桐点头,想着吕相和自己外婆一家的过往,吕相那头,还是等事情发动起来后,再知道的好。

李信带着宁海等人,直往京城,李桐坐在车上,随着车子晃来晃去的出神,水莲时不时瞄着她,今天的事十分古怪,她虽然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好象哪儿都不对!

车厢外响起两声轻轻的敲击,水莲急忙探头出去,片刻,缩回来禀道:“姑娘,万嬷嬷说想跟姑娘说几句话。”

“嗯,我正要找她,让她上来,你先到后面车上。”李桐吩咐水莲。

“那位姑娘可不怎么样!”万嬷嬷上了车,头一句就说曲大姑娘不怎么样,“姑娘让我好好看看她,这位姑娘是哪家姑娘?”

“那位姑娘姓曲,是姜家老爷那位知交曲举人的独养女儿。”李桐眼皮微垂,这事儿的真假,连她在内,就当是真的吧。

“啊?”万嬷嬷经得多见得多,人老成精,立刻就听出这里头大有古怪,“那位姜老爷突然冒出个知交,这接着又冒出个知交的独养女儿?这事儿……”

“世上巧事儿多着呢,没什么好惊讶的,这位曲姑娘,和姜焕璋早有婚约……”

“什么?”万嬷嬷差点跳起来,“哪有这么巧……唉哟我的姑娘!这世上可不就是巧事儿多的很!”

第三百零八章 配合

万嬷嬷一声惊叫叫到一半,硬生生转了个百八十度的大弯,竟然还转的十分平顺。

“这事儿……唉哟!姑娘是怎么打算的?您叫我进来,是?”万嬷嬷一双眼睛莹莹闪亮,脸上都是笑意,却又努力绷着至少别笑出声。

“是这样,”李桐也笑起来,将曲举人,以及胡老爷当初如何和姜家老爷相识、相交、相知、相契,以及曲举人有女、姜家老爷有子,如何由胡老爷做媒证,写下了一纸婚约,曲举人又是如何病死,胡老爷如何回家侍病奔丧,姜家如何和曲家失了音信,后来又是如何接上的,一五一十统统说了一遍。

万嬷嬷听的眉飞色舞,“这可真是……这世上就是巧事儿多!您看看,这一连串儿巧的,全巧上了!这是文二爷?”

万嬷嬷往前凑了凑,最后一问,声音压的不能再低了,那位二爷,她头一眼就瞧着他不是一般人!

“不全是他。”李桐答了句,想了想,又将曲大姑娘将母亲丢在太平府外的尼庵中,以及半路上闷死自小侍候的嬷嬷的事,也低低说了,“……说给嬷嬷听,是让嬷嬷心里有个数,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万嬷嬷听倒抽了口凉气,“这可真是……这位姑娘这简直是!啧!这下好了,姜家这是要送走一位菩萨,接进一个夜叉。”

“咱们不管这个。姜家老爷再怎么蠢,只怕也不肯让人赖上这么件事,何况,”李桐顿了顿,“姜家真要认下曲家这门亲,别的不说,至少我的嫁妆,他们要还回来,他们还不起,这事,说不定要惊动官府。”

“那咱们也得好好准备准备!”万嬷嬷两眼放光。

“嗯,你传话给秋媚,真要到官府,到她作证,她在府里听到过关于这桩婚约的风言风语。”

“好!”

“再告诉她,咱们从姜家脱身时,只要她愿意,就把她从姜家带回来,回来之后,是跟着我,还是有别的打算,都听她的。”李桐接着吩咐,万嬷嬷点头,秋媚的小心思,她也知道一点。

“那春妍?”

“春妍、夏纤和冬柔,只要她们愿意,全部带回来,只要是咱们的人,只要愿意回来,全部带回来。”

“吴嬷嬷那边,要不要?”万嬷嬷低低建议。

李桐想了想,“吴嬷嬷侍候了陈夫人一辈子,心思难定,把这事放给她知道,再告诉她,我从姜家脱身那天,庄子和铺子,各送她一处,你挑好几处庄子铺子,拿过去让她事先挑好。”

“好!这事儿宜急不宜缓,我这就进城,这事儿我亲自去办!”万嬷嬷斗志昂扬,下了车,把小丫头赶到一辆车上,急急忙忙也往京城赶过去。

……

江南太平府,布政使衙门后院,童敏一脸悠闲,品着茶,正在思考两件大事,第一该给姜钦差准备点什么礼物,听说这位姜钦差最爱风雅,光银票子太俗了,得有点清雅的东西;第二,该到哪儿再找位不比左先生差的幕僚回来。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