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意千重作品九阙凤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明珠叉腰:“我这样的怎么了?哪里差了?”

宇文初抱起双臂,上上下下地打量她,突然来了一句:“你长胖了,腰变粗了。”再凑近去,指着她脸上道:“这里还长了一颗雀斑。”

这回可捅马蜂窝了,明珠气急败坏,先去戳他的眼睛:“殿下许久不曾照镜子了吧?天天熬夜,这里满是皱纹,还有这眼睛,红得和牛似的,上次你和我穿便服出去上香,有婆婆问我你是否比我大了二十岁,我没忍心告诉你,你倒来惹我?”再去拧他腰间的肉:“多久没拉弓骑马了啊?全是肥肉,一捏一把,走路直晃,这样的,您带兵去打仗,非得挑一匹好马壮马才行啊,不然一般的驮不动您。”

宇文初深受打击,十分懊丧,一边觉得她太过夸张,一边觉得她真无聊,却又知道战火是自己挑起来的,难得休息,还招惹了这尊菩萨,便主动求和:“算了,是我的错,你别和我计较了,你年轻美貌,天下无双,别吵了。”

“行的,不吵了,免得有人说我是泼妇。”明珠微笑着把他的手扒开,照旧往外走。

宇文初急了:“你要去哪里?”

“我回娘家。”明珠朝他摆摆手:“殿下若是无事,自可让北苑的美人儿们给你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再不然,可以睡一觉,也许醒来皱纹就要少一点了。我会把孩子们带走的,吵不着你。”

宇文初好生郁闷:“不就是和你开了个玩笑么?至于么?”

明珠笑:“当然不至于,不过殿下要记得,第一不能说女人老,第二不能说女人胖,第三不能说女人脸上长斑或者什么什么的。”

“我记住了,你可以不走么?咱俩轻松轻松。”宇文初涎着脸笑。

明珠摇头:“不成,我非得去。”说完义无反顾地去了。

待上了马车,宇文初跟着就上来了,明珠奇怪道:“咦,殿下莫不是上错车了吧?您的车在那边。”

宇文初作势捏了她的脸一下,沉声道:“别闹,给孩子看到不好。我想起来,许久不曾去看岳父母了,得去一趟,搭一下你的顺风车啊。”

明珠鼓起腮帮子:“不行,得付车钱。”

宇文初解下腰间的荷包,从里面掏出一块绿宝石放到她手里:“这个可够了?”

明珠已然要破功了,却还是强行忍着:“不够,只能坐到一半。”

“这也太贵了,就算是天马拉的金车也就这个价了。”宇文初皱着眉头再掏,又掏出了一块大小成色都差不多的绿宝石:“现在呢?”

“差不多了。”明珠毫不客气地去扯他的荷包,使劲往掌心里倒:“还有什么?”

宇文初含笑看着她胡闹,抬起手在她背上轻轻拍了拍:“没了,这样的好东西哪里是想要就有的?”

明珠脸上也不见可惜,先将那两颗绿宝石收好了,再解了自己的荷包,从里取出几颗药丸放到宇文初的荷包里。

宇文初好奇道:“这是什么?”

明珠正色道:“我请江州子配的醒神药,若是遇到有酒中有药,或是有女人想迷惑殿下,殿下觉得自己把持不住之时,拿起来嗅一下就清醒了。”

宇文初见她煞有介事的,想想这种事她真做得出,也就信以为真,微笑着任由她帮他系到腰上。因见明珠的荷包里还有剩余,就开玩笑道:“你不全都给我,这是为了防谁呢?难道也有人在你的酒里下药?”

明珠一本正经地道:“当然有啊,我防蚊虫。”

正是秋季,蚊虫多如牛毛,宇文初想起自己前天夜里曾被蚊子咬了几个包,痒得他大半夜没睡好,明珠当时也没说什么,今天却给他弄来了防蚊虫的药……心里顿时一热,用力抱住明珠,使劲勒她,勒得明珠大叫:“腰要断了,腰要断了!”

宇文初笑眯眯地在她耳边吹气:“之前我说错了,你其实一点没长胖,腰也没变粗,更细更紧实了。脸上那点不是雀斑,是我眼花。”

明珠哈哈大笑起来,也道:“我刚才是打击报复殿下的,其实殿下只看我防女人如防盗匪,就知道你有多俊了。”

第888章 三杯酒

到了傅相府,宇文初才知道明珠并不是和他生气才要回娘家的,而是真有事儿。雯雯的亲事已经排上日程,需要做的事很多,毕竟傅明昭现在管不到了,礼仪各方面都必须更加慎重,以免给人说长道短,委屈了孩子。

苏氏听说是齐王妃主动提起这个事的,十分欢喜,就连病都好几分,挣扎着起来拿雯雯的嫁妆单子给明珠看:“妹妹帮我看看这样得体吗?需要再添些不?”

明珠很仔细地看过,私下里认为,若是二哥尚未出事,这份嫁妆是足够了,但现在二哥出了事,就稍微欠缺了点。但考虑到二哥很可能再也回不来,雯雯下面还有弟妹,花钱的地方多,又再无额外收入,只靠公中是不行的,就没有把话说透,微笑着道:“尽够了。公中还要给一点,父母亲也会给体己,我也还要给她添妆,怎么都够了。”

苏氏丝毫没有察觉,欢欢喜喜地道:“这还是早前你二哥和我商量的,他做事总是最妥当的。”说到这里又悲从中来,只是怕明珠多心,低下头去擦着眼泪道:“一转眼孩子就要出嫁了,我真是舍不得。”

雯雯知道她的心事,连忙上前去劝:“母亲快快擦了眼泪,我以后又不是不管家里了,只要有我在,弟弟妹妹的事你只管放心,何况还有祖父母和伯父母、叔父婶娘、姑姑姑父在呢。”

“对啊,这是喜事,二嫂收了泪吧,别哭得孩子难过了。”明珠最喜欢雯雯的就是这一点,这姑娘没有矫情地来个什么“我不嫁,我在家里守着娘和弟弟妹妹”之类的话,而是大大方方地说自己以后照旧要管家里。因为她知道,父亲出了事,祖父母和伯父母再怎么厉害也不是二房的顶梁柱,二房要想日子好过,外出有脸面,必须有一个人撑起来,那就是嫁入齐王府做嫡长孙媳妇的她!

苏氏连忙收了眼泪:“说得是,这是喜事,我不该难过。”又拉着雯雯的手絮絮叨叨地交代,明珠体贴地找了个借口出去,留空间给母女二人说悄悄话。

她先去找钱氏,委婉地问起雯雯的嫁妆,钱氏倒是没觉得她这个出嫁了的小姑乱掺和娘家的事,大大方方地和她说道:“原本我们家娶媳妇是按五千两的例,嫁女孩子是四千两的例。妹妹当初是我们这一辈里唯一一个女孩子,又是嫁的亲王,又有母亲和父亲另外拿体己给你添妆,所以格外不同。如今你二哥出了事,二嫂病着,雯雯要嫁的是齐王府,嫁妆轻了不成,自和其他人不同。我和你的大哥商量过了,另给她加两千两,再不够的,我们自己给她添妆。”

明珠笑道:“够了,够了,长嫂办事让人没得说。”

钱氏摇头叹道:“说这些做什么?人多力量大,咱们家多亏是抱成一团,不然说不定早就倒了霉。”这话又是说给傅霖的媳妇儿龙氏听的,龙氏刚得了个女儿,才跟着钱氏学管事,闻言笑眯眯地给钱氏行礼:“媳妇记住母亲的教诲了,家和才能万事兴。”

钱氏对这个知书达理的媳妇很满意,端严地点了头:“你去厨房看看,你姑父和姑母都要留下来吃晚饭,务必不能出岔子。如今你四婶娘身子越发沉重了,佳佳又是最闹腾的时候,你要多体贴她。”

龙氏连忙应了,乖巧地退出去理事。

家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小一辈也在成长起来,懂事又明理,明珠一直焦躁不安的心到此刻终于安宁了许多,虽然父母亲终将远去,但她已经做好准备了。她有能力面对这一切,有能力做到最好。

宇文初和傅丛关起门来密谈很久,直到快要吃饭才出现,他体贴地陪着崔氏,风趣地给崔氏讲了两个简单有趣的笑话,听得崔氏哈哈大笑,不停嘴地夸他。夸完了他照例要敲打明珠几句,都是要她收敛性子,老老实实做贤惠媳妇的。

明珠一点不放在心上,不管崔氏说什么都说好,因为她自来知道,崔氏当着人骂她管她都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做给人看的,根本就没把她怎么样过。

然后宇文初又和傅明达、傅明正一起喝着小酒密谋去了,女眷们则一边照顾崔氏和孩子们吃饭,一边开雯雯的玩笑,嬉笑着就把章程给定了。

齐王府请新上任的钦天监监正挑了三个日子,一个在九月里,一个在十月里,再有一个是在腊月里,苏氏毫不犹豫地挑了九月,崔氏和傅丛都觉得很好,当即请托明珠次日就去和齐王府说,以便准备起来。

雯雯非得要敬明珠三杯酒,第一杯自然是祝她和宇文初白头偕老的,第二杯则是谢她为了自己的事来回奔波,第三杯的理由雯雯不肯说,只红着脸非得要明珠喝不可。

明珠也不为难她,只管喝了,再悄悄去问艾氏,艾氏悄声道:“二嫂娘家的侄儿,就是那个叫静轩的,早前准备说给雯雯的,突然间得了急病,说是大概好不了啦。前几日江州子过来给父母亲望诊,二嫂还请他帮忙去看看,江州子给开了药方,之后虽然好转了,但他私底下却和长兄说了,那个孩子的病只是暂时被压制了,再次复发之日就是殒命之时,活不长久。因为二嫂病着,因此我们都没把这事儿告诉她,雯雯却是知道的,她是感激姑姑救了她的姻缘和一生呢。”

明珠双手合十默默祷祝,小石头好奇地抱住她的胳膊,天真问道:“姑姑在做什么?”

明珠微笑着道:“在感谢老天爷啊。”

小石头不明白:“为什么要感谢老天爷啊?”

艾氏把他拉开:“因为老天爷给咱们家饭吃!让你有肉吃!有房子住!行了么?”

然而小石头正是多话的时候,仍旧不肯放弃,追着艾氏不停地问:“为什么老天爷会给咱家饭吃呢?为什么给我肉吃呢?为什么……”

众人会心一笑,一齐对明珠道:“下一个为什么就是壮壮了。”

第889章 临行

没几天,明珠在摄政王府成功地举办了一场宴会,在这次宴会上,但凡是来的女眷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跟着一起做冬衣。宴会开到一半,乌孙郡主来了,虽然还是神情倦怠,但她还是尽量装出快乐的样子来,明珠和齐王妃也没有特别对待她,热情接待而已。

乌孙郡主也跟着认领了一部分冬衣任务,明珠知道乌孙郡主没钱,本想多问一句的,齐王妃拉住了她,示意她不要管。乌孙郡主专为撑脸面而来,她是好心,人家却未必认为她是好意,兴许还会以为是故意扫脸面。明珠默默垂了眼睛,她要和齐王妃这样的老人家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果然学无止境。

事后齐王妃让人关注着临安王府的动静,只说乌孙郡主带着侍女连夜做活,且他并无异动,此外宗正寺也派人去帮她把院墙修好了,另外又给了点补贴,闹事的也平息了。一切平稳前行。

日子过得极快,转眼便到了九月中旬,宇文初调集的军队都已经上了路,他自己也准备出发。明珠召集众人收最后一批冬衣,乌孙郡主亲自送过来,坐到最后也不肯走。

明珠料定她必定有事,等到众人都走光了才去问她,乌孙郡主站起来就行了个大礼,先是为之前的事情向她道歉,其次是要求明珠把临安王府所出的这批冬衣送到宇文佑那里。

做妻子的亲手给丈夫做了几件冬衣,并且希望能送到丈夫手里,这是人之常情。问题是临安王府做的棉衣一共有上千件,这些衣服给了宇文佑,又该给谁?当然是给他身边的人以及那支乌孙人组成的侍卫队。

这么拉小山头行吗?由宇文佑来发棉衣施恩,是做给谁看?明珠心里很不爽,但仔细想了想,便笑眯眯地应了:“成,我记下来了,一定让人往那边送。不过这个事儿吧,成千上万件衣服堆在一起运过去,再由那边负责辎重的人统一分发,恐怕也会弄混了。为防万一,九弟妹若有单给九弟做的,还需剔出来另外打包才行。”

乌孙郡主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断然没有由主将亲自发棉衣的道理,各司其职,不然岂不是乱了套?乌孙郡主有点恼火,觉得自己花钱出力做的衣服,当然是想给谁就给谁,怎么就不行了呢?

她气鼓鼓地道:“那我自己送。”

明珠笑呵呵地让负责此事的周女史把她的衣服翻出来给她:“可以的。”

周女史春风满面地去了一趟回来,万分抱歉地道:“对不住啊,临安王妃,许多棉衣堆在那儿,妾身也认不出来哪些是您府上做的,有没有记号?要不然请哪位姐姐随妾身走一趟?”

乌孙郡主居然真的就指派琉璃去了。库房里,棉衣被码成垛子堆了无数,琉璃哪里找得出谁是谁,翻了半天没办法,反而收获负责打包的下人白眼无数,只好怏怏地回来:“找不到了。”

明珠就笑:“下一次吧。”

乌孙郡主很是恼火,却又抓不到明珠的把柄,只好起身告辞,明珠客客气气地把她送到门口才又折身回去。

周女史在二门处接到她,把乌孙郡主送来的棉衣拿给她看:“一件棉衣,咱们定的是二斤棉花,她给做的是三斤。”

“给她全部打散分到各处去,谁得着就算谁的。”明珠直叹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是可以的,无钱无力也不苛求,安安心心别捣乱就成,搞这种有可能分化军队的事情当然不成。不然都是一起当兵的,为嘛你领到的棉衣就能比我的更厚重?

明珠晚上把这事儿当笑话说给宇文初听,宇文初也笑:“挺有意思的,痴心倒是真痴心,不过不能由着她胡来。”

雯雯成亲时,齐王府请宇文初做了主婚人,婚礼办得热闹而顺利。消息传到宇文光那里,他特意让人赏赐了东西,齐王准备入宫叩谢,却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他伤心宇文诺早逝,身体不舒服。这一举动被视作是建兴帝渐渐淡出政权的标志之一。

十月初,大军远行。

姬慧来给明珠拜别,并送了几样别致有趣的小玩意给壮壮和米粒儿,明珠留她用饭,她婉拒之后提了一个要求:“听说府上的拒霜花是京中闻名的美景,不知民女是否有福气一观?如此,将来回了北地,人家若是问民女,你说你到过京城,去过摄政王府,那么摄政王府是什么样的?民女也好吹牛给他们听。”

明珠当即带她去瞧,再指停工的如一台给她看:“拒霜花是开得极不错的,但为了修这个高台,这一片的水都被放干了,闲花照水的景致是看不到了,只能这样随便瞧瞧。”

姬慧站在池边仰头看着如一台。天空碧蓝,如一台沉默地矗立在那里,分明只是个修了一半的台子,偏偏看上去十分厚实稳重可靠。那是他为他心爱的女人修的,阳光太刺眼,姬慧揉揉眼,笑道:“实在是很雄壮。虽然有点失礼,不过民女自从来到京城,还不曾登高望远,看过京城全貌,恳求王妃允许民女登上去看一看。”

明珠陪着姬慧上了如一台,姬慧来回走了一圈,微笑着道:“要烦请王妃指点给民女看,哪里是哪里。”

“那是天泉街,那是安定门……”明珠一一指给姬慧看,目光陡然落在了一处——临安王府全在眼里。她突然间感到不能呼吸,原来是这样的。日日夜夜都在眼前,她却只在那天夜里跟着宇文初上来过一次,若不是今天姬慧要上来,恐怕要等到几年后如一台修好之后她才能发现吧?

姬慧见她怔然不语,连忙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不经意地道:“那是哪里?”

明珠粲然一笑:“似乎是临安王府,我也是白天第一次上来,没想到看得这么清楚,难怪朝廷不许平民家中修建高楼了。”

她的笑容分外甜美灿烂,姬慧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才挪开目光,赞同地道:“正是。”

第890章 落定

清晨,天尚未亮,明珠给宇文初系紧了披风,准备送他出征。她原本想笑来着,奈何总是下意识地抿紧了嘴,根本笑不出来:“我就只送殿下到大门口了,你千万保重,甲胄袖箭不要轻易离身。”

宇文初知道她在想什么,便和她开玩笑:“舍不得我了吧?昨夜还拦我,非得说什么要我积存体力,不让荒唐,现在后悔了?”

明珠又笑又气,轻轻捶他:“谁后悔了?说得我好像尽想着那件事似的。”

宇文初用力把她抱紧,低声道:“不要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我这次准备得很充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这边,你莫要怕。有事就去找岳父和大舅兄他们,闲来无聊就去宫里看看母妃,给福宁挑一挑夫婿,再约安小故和七弟妹、舅嫂她们打打牌,怎么好过就怎么过。”

明珠使劲搂住他,不知不觉眼睛便湿润了:“你一定要好好的,记得我和孩子在家里等你。”

宇文初笑道:“真是奇怪,那时候你出远门,明知是去吃苦都没哭,这回我带着这么多人出门,你偏来哭了。”

明珠不承认自己哭:“哪有,我根本没哭。”

宇文初拉她往外走:“我再去看看孩子们,这一次去得久,也许回来就认不得我了。”

二人一起去看了熟睡中的壮壮和米粒儿,宇文初怜爱地亲过两个孩子的小脸蛋,又牵着明珠的手一直走到王府门口,张焕带着一队甲胄鲜明的侍卫等在门口,见他出来就整齐划一地给他行礼。

明珠默默地从宇文初的掌中抽出了自己手,微笑着道:“妾身祝殿下旗开得胜,万事如意。”

宇文初替她拢拢披风,沉声道:“天凉,回去吧。”大步走到坐骑旁翻身上马,再不看明珠,扬鞭赶马绝尘而去。打仗抢的就是先机,以摄政王之尊并作为主帅,他自有一套仪仗,但他并不打算跟着大部队和仪仗慢吞吞地走在后头,而是决定先带完全属于他的一支骑兵往前面去。

清脆急促的马蹄声敲打着街面,越发显得这个深秋的清早更加清冷,明珠快走几步,站在街边直到再也看不见宇文初了才默默转身回去。从大门口走到迎晖堂,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想起宇文初,想着他从这里经过时的样子,想着他的一举一动,笑或者是生气的模样。

空荡荡的卧房让人越发沮丧,明珠抱着胳膊、攥着宇文初那颗可以调动他在京中所有人手的私印,躺在白藤椅上发呆,直到外面渐渐有了动静,管事们开始来回话,很想躲懒说自己今天不舒服,不想理事。但又想着宇文初才走,她不能让他担心,也不能让人觉得她软弱,就又打起精神来,自己先对着镜子,用两只手扯住嘴角笑了又笑,这才叫人进来,从容不迫地处理事情。

她很清楚,从此后她要面对的不止是打理王府和什么善堂、医学班、人情来往这些事,她还肩负着替宇文初看好家,守护大后方,不让人往他身后射冷箭的责任。

虽然奉命看守后方,协调总务的人是华阳王宇文信和傅明达,说起来都是老熟人,也是信得过的,但这种事本来就是在赌命,她自己也得上心才行,查缺补漏,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明珠空前勤奋起来,除了管府务孩子交际锻炼身体之外,每天必然抽一个时辰听周书屹汇报京中各方势力的动向和各地传来的要紧事情,再将这些事精编浓缩起来,让人快马传递给前方的宇文初。

两天后,宇文初的仪仗和大批后续部队从京郊出发,孟先生因为年纪大没跟着宇文初赶路,而是跟着这一批人马前行,姬慧也如愿以偿地跟着上了路,同行的还有江州子医学班里速成出来的那一批军医和初出茅庐的小大夫们。

随后是康宁公主的出嫁队伍,康宁公主母兄尽亡,母族凋敝,只有一个远房舅父来相送,其余便只是些宗室。明珠本以为她会觉得冷清难受,谁知她谈笑风生,显得十分高兴的样子,反倒是奉命送亲的福王哭丧着脸,就好像是上刑场似的。

福王只在那场变乱中短暂地风光了一夜,之后就成了晒蔫的茄子,手下的人没打招呼就跑个精光,他自己成日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就怕宇文初找他的麻烦。但宇文初根本就没和他计较,连骂都没骂过一句,见了面还客客气气地喊一声二哥,直到临时了才安排他送康宁公主出嫁乌孙。

于是整个福王府都乱了套,福王照旧不敢露面,福王继妃抱着几个月的女儿先去找敏太妃哭,又去找齐王妃和代王妃哭,再来找明珠哭,谁都没理她。她没办法,只好又把那位和明珠交好的福王侧妃推出来说情探口风,这才得了宇文初一句话:“知道二哥想要为国尽力,送妹和亲是最简单最风光的,安安全全把人送到地头,递交国书签了盟约就回来了。”

只这一句话就把福王堵得没话说,你不是想要谋权想咋咋吗?这就是最轻松最简单的事了,先去做好再来吧。

按照宇文初的想法,让福王往战场上走一遭,就足够打消他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了,但福王认为自己就是去受罚的,而且一定回不来了。明珠听说他每天在家都要哭一场,这两天倒是不哭了,但是把遗书写好了,家产也都分得差不多了,还遣散了几个年轻姬妾。

这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因为福王的确算不上是一个有威胁的人,所以都只当笑话背里说笑几句就算了。今天看到福王的小模样,由不得又是一番挤眉弄眼的笑。

福王看在眼里,也懒得搭理,一副死洋洋的样子。华阳王宇文信看不下去,把他拉到一旁连哄带吓地说了好一会儿,才让他打起精神来,勉强有了点送亲特使的端严模样。

自此,京中尘埃落定,只待前线传来佳音。

第891章 大捷

建兴二年冬末,宇文初于赣州大败中山王军,歼敌四万余,夺回战略要地赣州、闵川、云县,首战告捷。

消息传到京中的那一天,刚好是年三十夜,整个京城大雪飞扬,银装素裹。明珠带着两个孩子守岁,米粒儿已经到处跑,并能说几句简单的话,和壮壮对坐在一起玩七巧板。壮壮拼图,她看热闹,不时地伸手替壮壮修正一下没有摆放端正的七巧板。

每当此刻,壮壮就会抬起头来冲她一笑,她也回报给壮壮一笑,兄妹之间说不出的默契。

明珠看得格外欣慰,将近子时,冬蕙卷着寒风进来,笑眯眯地道:“大家都在外头等王妃赏呢。”

明珠坐起身来,透过窗上的玻璃块往外看,看到院子里乌压压地站了一群人,个个都是眉开眼笑,为首的正是周书屹和李全新。他们仿佛知道她在隔窗观看,齐声道:“给王妃和哥儿、姐儿拜年,王妃和哥儿、姐儿事事如意,岁岁平安!”

明珠连带了孩子出去,又叫素兰取红封来赏,壮壮看到,也要帮娘的忙。明珠放心大胆地交给他去做,他穿着大红色的棉衣棉袄,领口和帽子上镶嵌了一圈毛茸茸的白狐皮,圆眼睛圆脸蛋,胖乎乎的手,两条小短腿“咚咚”跑过来,“咚咚”跑过去,奶声奶气,自始至终带着笑,众人都喜欢他得不得了。

周书屹又和明珠说道:“外头还有一群人等着王妃赏呢。”是王府的属官们,都知道了宇文初打了胜仗的消息,多日来的担忧总算可以放下,又正逢佳节,少不得来讨个好彩头。

明珠已经发现不对劲了,不动声色地让人打了赏,说过慰问勉励的话,这才问周书屹:“周长史,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周书屹等人全都笑起来,再次给她行礼恭贺她:“咱们殿下打了胜仗啦!”

明珠差一点就伸手去捂嘴,随即又忍住了,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矜持,矜持,觉得差不多了才“早在意料之中”地笑道:“这是大喜事啊。”她自己觉着很是矜持,却不知道自己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朵旁了。

壮壮成天听身边的人说打仗,已经很能区分清楚胜仗和败仗的区别,更懂得他爹打胜仗了,高兴地跺脚转圈圈:“胜咯,胜咯。”

周书屹把一封信函递给明珠:“是殿下家书,才刚送到。”

拿着信封,明珠心不在焉起来,恨不得赶紧回去躲着看信。周书屹精明强干,当即体贴地带着众人退下去了,明珠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回屋去,把孩子交给素兰和乳母,小心翼翼地用银刀拆开了信封。

宇文初风趣幽默地和她介绍了北地的风土人情,又说北地苦寒,送上来的饭菜总是很快就冷掉,还不好找柴火等物,多亏了她的滴露锅,做出的饭菜不但美味还能保温很久,他每天闲来无事就是教火头军们怎么用这锅做出更好吃的饭菜。还让她得闲把那个滴露锅菜谱送一份过去。

明珠看得会心而笑,她简直不能想象英明神武、面无表情的摄政王殿下走进营帐指导做饭之道时,火头军们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仔细思考之后,她认为他是在骗人,他根本不可能有这时间去弄这些,顶多就是指挥身边人去做而已。宇文初和她说这些,无非是想让她放心而已。

在信的末尾,她看到了一行字,忍不住热泪盈眶。

壮壮一直在悄悄观察她的表情,见状就从乳娘怀里挣下去,走到她身边抓住她的袖口问:“娘为什么哭?”

明珠抱住壮壮,又哭又笑地说给他听:“父王说,你的二舅舅是个英雄。这一次打胜仗,多亏了他,是他带着人在雪地里埋伏了几天几夜,刺杀了敌军头领之一,又得了最紧要的请报,在大战之际虽身残却比很多人都要勇猛,亲手杀敌十余人……”

宇文初没有说二哥有没有负伤,但明珠想象得到,这样不要命地杀敌,怎可能不伤?二哥终于用他的鲜血洗净了耻辱。明珠哽咽着说不下去,壮壮听不太懂,却很体贴地替她擦了泪,还像她平时哄他那样轻拍着她的背脊,像模像样地道:“娘不要哭了,乖啊,分你糖吃。”

米粒儿也跟着重复:“别哭,别哭。”

明珠破涕为笑,把两个孩子抱到怀里,一人亲了一口:“真是两个乖宝贝。”

这一个年,过得欢乐而祥和。

旦日,明珠依例要入宫拜年。这一年和往年大不一样,皇帝尚且在位,却没了皇后,太皇太后病重,也不可能出来接受命妇们的朝拜,所以主事的人是徐太后。

徐太后有点底气不足,又拉上了敏太妃。敏太妃也觉得不妥当,送信出来让明珠早一点进宫帮衬,免得出岔子给人看笑话。明珠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起身装扮入宫,到了宫里敏太妃也才刚妆点完毕,福宁则是才睡醒还没起床。

敏太妃听了好消息,连忙跑到佛祖面前上了几炷香,又让明珠也去拜,婆媳二人收拾妥当了,就一起坐着暖轿去给太皇太后拜年。

太皇太后眼看着早就不行了,却一直都熬着,只是除了傅紫霏、慕姑姑、桑葚、江州子之外,已经不肯见人了。就连宇文光去也未必能见,明珠和敏太妃以为这一次也多半只是在大殿外磕个头就走,却没想到慕姑姑出来传了太皇太后的话:“娘娘说,今天是旦日,宫中事务繁杂,请太妃娘娘先行去忙,摄政王妃入内觐见。”

明珠颇有些意外,更有不好的猜测,便和敏太妃告别,跟着慕姑姑往里走:“姑姑可知道是什么事?”

慕姑姑平静地道:“昨天夜里突然醒过来,问是不是大年夜了,喝了半碗粥,之后就一直比较精神,问您什么时候入宫,要见您。”

莫非是回光返照么?明珠觉得有点不妥,便吩咐宫人赶紧去通知宇文光和宇文信一声,让他们早些过来,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第892章 崩

傅紫霏幽灵一样地伏在太皇太后的床边,见她进来就悄无声息地躲到了床帐后面,并不和她面对面。明珠也懒得去管傅紫霏,径直走到太皇太后床前,认认真真地行礼拜年,太皇太后盯着她看了许久,抓住慕姑姑的手晃了两下。慕姑姑立刻从太皇太后的枕头下摸出一个精致华丽的荷包,送到明珠跟前,微笑着道:“娘娘给您的压岁钱。”

这个荷包明珠拿了很多年,若无意外,里面应该是一对小金猪。明珠的鼻子突如其来地酸了,她握紧荷包,压下眼泪,再给太皇太后磕了个头,低声道:“多谢太皇太后赏。”

慕姑姑扶她起来,又给她搬了个锦凳,方便她和太皇太后面对面说话。太皇太后等她坐定了才开口:“前线可有消息?”

明珠垂着眼,照实将赣州大捷的消息说给她听,太皇太后沉默地盯着帐顶看了许久,轻轻吐出一口气:“也好。”然后又是长时间的沉默。

就在明珠以为太皇太后已经又昏睡过去时,她再次开了口:“康宁如何了?”

明珠道:“前些日子送回来的消息是说,战乱,大雪,停在桂县过年,等天晴就又接着出发。此外一切顺利。”

太皇太后又积攒了很久的力气才道:“姬慧呢?”

姬慧之前一直跟着孟先生一道,随同第二批人马赶路。中途孟先生生病,掉了队,她便主动留下来照顾孟先生,跟着康宁公主的送亲队伍走。若无意外,这会儿姬慧应该是和康宁公主一起在桂县才对。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明珠照实回答了太皇太后:“和康宁在一起。”

太皇太后就不说话了,明珠耐心地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她再发问,便示意慕姑姑帮着问问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慕姑姑探身去看,神色大变,疾声道:“娘娘!娘娘!”

明珠反应过来,连忙大声叫人快传江州子,又因为生怕会出事,又叫人赶紧去催宇文光、徐太后、敏太妃、宇文信等人。

慕姑姑泪眼模糊地喊她:“快过来,娘娘找您。”

明珠才刚靠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冰凉的手就紧紧抓住了她:“姬慧她……”

太皇太后眼睛里的光亮陡然黯淡下去,未说完的话化作了一声幽幽的叹息,她的唇边露出一分笑意,温柔又婉转,正如二八的少女看到了热恋的情人。

她的手松开,垂落,咽下了最后一口热气。

慕姑姑和明珠呆呆地看着太皇太后,不知所措,彼此看到对方的眼睛里泪花直转,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姑祖母!姑祖母!皇祖母!皇祖母!太皇太后!娘娘!您去了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傅紫霏从床帐后面冲出来,凄厉地大喊着朝太皇太后扑过去,用力将头去撞床柱,神色疯癫:“你怎能这样狠心?怎能这样狠心地对待我?是你把我叫来的,现在你倒丢下我一个人走了?你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

只一会儿的功夫她就撞得钗横发乱,额头更是撞出了血,看着十分可怜。明珠眼里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示意宫人把傅紫霏拉开,她不肯,继续拿头“咚咚”地撞床柱,听得人骨头发寒。

恰在此时,宇文光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了,看到这个场景不由心中大恸,猛地一下跪到地上,哭道:“皇祖母,孙儿不孝……”

傅紫霏大哭,膝行着朝他爬过去,颤抖着抱住他,和他一起痛哭:“陛下……陛下……如今臣妾只有您了……”

明珠垂着泪,默默把太皇太后的眼睛合上。慕姑姑擦去最先的眼泪之后,出奇的冷静:“娘娘的后事要靠王妃了。”

明珠点头,示意宫人敲响云板传出丧音,取出寿衣首饰等物,准备给太皇太后梳洗装殓。接着徐太后、宇文信、敏太妃等人匆匆赶来,又是一番痛哭,再劝宇文光节哀,下旨取消新年朝会,举国哀悼。

这是建兴三年的旦日。

消息传到傅相府,傅丛沉默了很久,说道:“给我一杯酒。”

傅霖坚决不给:“大夫说过祖父不能喝酒的。”

傅丛软声央求:“祖父心情不好,只要一小杯而已。”

傅霖还是不给:“不行的。”

傅丛怒了:“臭小子,老夫操劳一生,想喝口小酒都不行?叫你爹来!”

傅霖犟着脖子道:“我爹去宫里哭丧去了。”

“那就叫你娘来!”

“我娘也去了。”

“你四叔呢?”

“我四叔也去了。”

“……”傅丛大喊大叫:“叫你三叔来!他没有官职,总不用去宫里了吧?我不要看到你,你走开。”

安如山连忙上前去劝,又叫傅霖:“大爷先避开一会儿,老太爷这是心里难受,嚷嚷出来就好了。”

傅霖叹口气,听话地退了出去,恰好遇到李舒眉和艾氏捧了热汤过来,见状便问:“这是怎么了?老远就听见嚷嚷。”

傅霖把经过说了,李舒眉沉吟片刻,说道:“给他一杯掺水的果酒。”

傅霖果真端了果酒进去,傅丛一口干了,然后就对着傅霖瞪眼睛,傅霖跪下去认错,他却百无聊赖地摆摆手:“罢了,就这样吧。告诉你婶娘她们,家里该怎么准备的就按规矩来吧。”

傅霖道:“一早就吩咐下去了,这会儿都在撤换帘帐挂白呢。”又劝傅丛:“祖父,您若是难受,就骂孙儿出气吧。”

傅丛叹气:“又是一个傻孩子。你铺好纸笔,我说你写,再把这信送到宫里去给你姑姑。”

宫里倒也不乱,毕竟太皇太后病得太久,大家都有所准备了。要说例外,就只有长信宫中的人最乱,毕竟太皇太后没了,大家何去何从却还没个底。慕姑姑狠狠弹压了几个另有心思的,这才不至于乱了套。

傅丛的信送到宫中,明珠正在给太皇太后烧纸,看到信就直接转交给了徐太后。徐太后打开信笺一看,脸色就变了:“这个,这个,我做不得主。”

第893章 陵寝之争(一)

徐太后的态度早在明珠的意料之中,毕竟历朝历代都是帝后合葬,这是惯例,也被视为荣光。唯独太皇太后不肯和文皇帝合葬,徐太后胆小怕事,自然不肯应允开这个先例。偏偏这个事还得徐太后自己去和宇文光说,再由宇文光来下旨操作。

明珠清清嗓子,准备劝服徐太后,开了口才发现她因为太过难过,早起又感了风寒的缘故,竟然失了声,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徐太后。

敏太妃更是躲得远远的。倘使将来宇文初真的坐上那个位子,她必然要封太后的,百年后多半也会和文皇帝合葬。她若是多嘴管了这个事,旁人必然说她为了达到和先帝合葬的目的,设诡计赶走了太皇太后。

齐王妃见几人你推我让的,便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徐太后见了她,犹如见着了救星,忙着把傅丛的信递过去:“说是太皇太后早前有这样的吩咐,这可是为难死人了,稍微处理不好就会被唾沫淹死了。”

齐王妃淡淡地道:“这个事儿是真是假,叫娘娘身边的宫人来问就知道了。”

慕姑姑和桑葚奉命过来,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了有这么一回事,齐王妃就给徐太后出主意:“娘娘不如送去给陛下定夺。”

徐太后连忙让人把信送进去,宇文光一言不发地看过,再面无表情地问蒋又圆:“谨妃呢?”

“回陛下,谨妃娘娘伤心过度,晕厥过去,在暖阁里歇息呢。”蒋又圆小心打量着宇文光的神色,在他眼眸深处看到了一丝怒色,心知小皇帝是以为摄政王和傅氏深恨太皇太后,所以才要玩这些花样,想把太皇太后从文皇帝的陵寝里赶出去,好给敏太妃留位子,吓得赶紧垂了眼。

傅紫霏心事重重地靠在枕头上发怔,靠山山倒,靠水水涸,她现在什么人都依靠不上,唯有宇文光可以指望。姬慧也走了,她得趁这个机会牢牢把宇文光抓住才行。忽听宫人呼喊万岁,她赶紧闭上眼睛装睡,直到蒋又圆连喊她三声她才睁了眼,万分虚弱却又惊喜惶恐地挣着起来,要给宇文光行礼:“陛下怎么来了?”

“你身体不好,就别折腾了。”宇文光在一旁坐下来,问道:“朕来,是要问你太皇太后可有什么遗言?”

这是什么意思?傅紫霏紧张地思索起来,却始终不得要领。她悄悄去瞟蒋又圆,希望他能给她个提示,蒋又圆果然冲着她又挑眉毛又挤眼睛的,还没等她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宇文光已经砸了杯子:“照实说!”

  如果觉得九阙凤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意千重小说全集九阙凤华司茶皇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