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明朝小官人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等去劝架的李乙跌跌撞撞回家时,衣裳散乱,神色焦躁,头上戴的网巾歪了半边,松垮垮搭在后脑勺上。

跟在他身后进门的孟云晖也是一身狼狈,雪白襕衫上赫然几道刚刚沾上的污迹,汤水淋漓,袖口还人撕破了一大边,露出里面一件缀有补丁的薄棉袄。

李绮节没敢多看。想起每次见孟云晖,他几乎总是一身雪白襕衫打扮,以前还以为他是有意卖弄秀才身份,现在想来,多半是他家中困窘,实在凑不出其他体面衣裳,只能总是穿一身襕衫示人,也好遮掩其他破旧衣服。

从进屋后,孟云晖一直低垂着头,看到李绮节为他筛茶,还惦记着向她揖礼,汤汁顺着他的袍角袖口流到地上,滴答作响。

靠得近了,李绮节发现,孟云晖竟然在颤颤发抖。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为了压制他心底翻腾呼啸的愤怒和屈辱。

他左边脸上,印着一道鲜红的巴掌印。

打他巴掌的人力度不小,才不过片刻工夫,他的半边脸颊已经红肿一片,让李绮节不由得想起宝珠蒸的蜜馅馒头。

☆、第39章 投军

李绮节把大哥李子恒房里的物件略微收拾了一下,暂时把孟云晖安置在其中。

宝珠找出一件雨过天青自来旧棉绸夹袍,送到房里。

孟云晖见夹袍虽然挺阔,但颜色暗沉,应该是才重新浆过的,不是新衣,便没有推辞。换上干净衣裳,梳拢头发,就着热水擦了把脸,仍旧下楼来。

李绮节在隔壁小间默默坐着,隔着一道雕刻竹报平安木屏风,依稀能看到堂屋情景。

孟云晖的声音平稳从容,没事人一样和李乙说话。

从李绮节的角度,刚好能看到他红肿半边的侧脸。如果是普通人,这会子就算真的不在乎,到底也是刚刚被人打了巴掌,怎么着也会有些不自在。他却始终神态自然,落落大方,李乙没怎么劝慰他,他还反过来主动代孟娘子赔不是。

十几岁的少年郎,竟然有如此坚忍心性。

李绮节心里腾起一阵幽幽的冷意,不知是该佩服孟云晖的隐忍,还是同情他的处境。

李乙证实了五娘子即将把孟云晖过继给孟举人的消息。

一来,孟举人爱惜人才,很愿意资助孟云晖读书进学。二来,五娘子似乎招惹了什么不光彩的事,很有可能会牵连到孟云晖,孟家人急着替他撇清干系。族里的长辈们商量来商量去,干脆决定让孟云晖过继到孟举人名下,算是一举两得,各得其所。

因怕脾气暴躁的孟十二捣乱,孟举人没有公布过继的事,趁儿子出远门,即刻吩咐丫头收拾行李,要带孟云晖回乡去办理过继的仪式。

家中突然多出个有资格承继家产的长子,即将分去儿子女儿的一半家产,孟娘子怎么可能愿意?夫妻俩一时吵嚷起来,摔盆摔碗,厮打在一处,闹得不可开交。

事关自己,孟云晖不好回避,只能硬着头皮前去劝解。

结果孟娘子一看到他,眼睛瞬时血红,一蹦三尺高,哗啦啦几巴掌抽在他脸上,先是骂他狼心狗肺、畜生不如。然后坐地痛哭,骂五娘子不安好心,自己多年接济,竟养出了一头喂不饱的豺狗。

到最后,竟至于胡言乱语,怀疑孟举人和五娘子私底下是不是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勾当。

李乙过去劝架的时候,也被孟娘子抓着撕扯了一通,要不是丫头们及时拉开她,他头顶那一把头发,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孟娘子对孟云晖这般仇视,孟云晖以后却得认她做母亲,好好一个少年才子,将来少不得要忍气吞声了。

李乙心里默默叹息一声,因为涉及孟家的家务事,他这个外人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含糊其辞,劝孟云晖想开些。

孟云晖微笑道:“婶娘平时待我很是慈爱,唯有今天说话的口气重了点,想必是因为舍不得七娘姐弟远行的缘故。“

李绮节听到这里,眉头轻蹙,低垂着头,拐出小间,轻手轻脚走到院子里。

堂屋可以看到通向小院子的夹道,房里的孟云晖抬眼间,看到她的背影,眼神微微一动。

宝珠舀了满满一盆水,坐在院中桂树底下,仔细搓洗孟云晖的襕衫。

洗到一半,她赤着一双*的手,有些发愁:“这油污洗不干净呢!“

孟家早饭吃的是老汤馄饨,老汤是昨日吃剩的骨头汤,汤水带了油星,不好洗。

李绮节走到宝珠身边,看了一眼襕衫上的污迹,“调些面粉糊糊试试。“

这是洗衣服的老法子,用面粉覆盖有污迹的地方,等它风干,再用皂角清洗,能够有效去污。因为需要用到细粮麦粉,一般老百姓家很少舍得用这种法子洗衣裳。

宝珠曾经逃过难,爱惜粮食,有点不情愿:“这么大的油污,要费不少麦粉哩!“

湖广地区不种植小麦,县里货店的小麦一石要价将近一贯钱。李家人面食吃的不多,因为宝珠和进宝姐弟俩爱吃,才特地买了不少,方便随时蒸馒头、煮面条、烙油饼。

面粉和糖、油、茶叶都是精细东西,一般锁在罗柜里,钥匙由宝珠亲自看管。

宝珠非常重视自己的职责,平时取用面粉,不小心漏出一点都会捂着心口肉疼半天,觉得对不住李绮节的信任,让她用面粉洗衣服,那更是像割她的肉一样。

李绮节漫不经心道:“一小把就够了,能用多少?“

宝珠天人交斗半天,一狠心,取出挂在脖子上的铜钥匙:“算了,孟四少爷那样的人品,值得起一碗面粉!“

李绮节不由失笑,耳边听得哐哐几声响,孟家丫头在外头敲门。

任凭孟娘子怎么撒泼打滚,孟举人决心已下,牛车都雇好了,只等孟云晖一起出发。

孟云晖向李乙告罪,跟着孟举人一道走了。

李乙在屋里感叹了几句,换了身铁灰色长衫,照例去酒坊看顾生意。

李绮节费了几个铜板,找来一个专门在巷子里帮人跑腿送消息的小伙计,让他去花家货栈送个口信。

小伙计去了半天,回来时道:“花娘子说姐姐的事她记下了,等花相公晚间回屋,就和他商量。“

李绮节让宝珠抓了一把果子,塞到小伙计怀里,小伙计拿衣兜接了,道了声谢,笑着跑远。

宝珠回到灶房,一边调面糊糊,一边道:“真要雇人把大郎给绑回来?“

李绮节一挥手:“哪里是绑,分明是请他回家嘛!“

不想两天后,花相公那头还没确定人选,李子恒竟然自个儿回家了。

他一进门,就风风火火爬到二楼,翻箱倒柜,进进出出,不知道在忙什么。

李绮节拉住跑得满头大汗的进宝:“大哥在鼓捣什么?“

进宝气喘吁吁,好容易才喘匀了,急得直跺脚:“了不得,大郎要去投军!“

李绮节当即变色:明朝的军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军户和专职手工制作的匠户一样,采取世袭制,一旦被征用为军士,世世代代子孙都是军籍。军户差役繁重,社会地位低下。在职的军士称为正丁,正丁死亡,要由他的直系子弟依次替补,如果一家全部绝嗣,朝廷还会派人去其原籍所在地,根据远近关系,从同族人中选出顶充的勾军。

当然,军户中也有能出人头地、横行乡里的,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军籍出身,但那仅限于上层阶级的高级军官,而且万历年间明朝的军户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军户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和农户相差无几。

如今是永乐末年,充任卫所低级军士的军户通常生活困苦,潦倒不堪。民间的老百姓们都不屑和军户结亲,以至于边境卫所的军户们强行掳掠当地妇女为妻,而朝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子恒哪根脑筋不对劲儿,好好的良籍不当,要去充军?

李绮节听着李子恒房里乒乒乓乓响个不停,眼皮直跳:阿爷李乙只有李子恒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真去投军,李乙还不得气个半死!

进宝拍着胸脯给自己顺气,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朝李绮节告状:“都是杨家九少爷!是他撺掇大郎去投军的!“

刚刚跟进李家门的杨天佑听到进宝的控诉,心里一阵发虚,摸摸鼻尖,抖开一把泥金折扇,强笑道:“表妹无需担忧,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给我打住。“

李绮节一脚踩在门槛上,挡在杨天佑面前,不让他进屋,一字一句道:“九、表、哥,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虽然生了一副招人喜欢的杏眼圆脸,但发起狠来,也能一脸凶相。

杨天佑一时情怯,悄悄打了个哆嗦:“……“

说起来杨天佑也觉得甚为委屈,他不过是偶尔听生意上的朋友说,李子恒求亲不成反被羞辱,一气之下跑到武昌府的野庙里躲了起来,每天敲钟念经、吃斋念佛,大有要出家当和尚的打算。私心里想着,之前曾经得罪过这位大表哥,正好可以趁机去开解开解他,一来可以借机在李绮节跟前献殷勤,二来顺便和未来大舅子化干戈为玉帛,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没想到他嘴皮子太利索了,三言两语之下,确实让李子恒重新振奋起来,可振奋的方向有那么一点点跑偏。

简单地说,就是杨天佑用力过猛,直接点燃了深埋在李子恒心底的昂扬斗志,此刻李大郎热血沸腾,雄心万丈,一心只想亲上战场。非得亲自去阵前杀他几个瓦剌兵,才能浇熄他满腔熊熊燃烧的烈火。

听完杨天佑磕磕巴巴的解释,李绮节冷笑一声,提着裙角,噔噔蹬蹬爬上二楼,推开李子恒的房门:“大哥真要投军?“

李子恒握紧双拳,一脸大义凛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如果不能读书中举,就该投身行伍,为朝廷效力!“

李绮节暗暗翻个白眼,李子恒连现在到底那边在打仗都不懂,还想去战场杀敌?别以为有好体格就能当兵,打仗也是要智谋的!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凭着天生悍勇打仗的,也就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异类罢了。

“大哥,你想去投军,总不能提了包袱就走吧?文书要办,衣裳干粮要张罗,还得去县衙报道,哪能说走就走呢!“

李子恒摸摸后脑勺:“三娘说的是,我这就去县衙……“

“大哥莫急。“李绮节拦住兴冲冲的李子恒,柔声道,“九表哥和县衙里的差役熟稔,这事托他去办,保管又快又利索,比你自己东奔西跑便宜多了。我听说征兵也不是人人都能选上的,身长、体格、臂力,样样都要过关,还要测试眼光好不好。你刚从武昌府回来,这时候去应选,万一乏力落选了怎么办?不如先在家休息几天,等养好精神再去。“

李子恒被李绮节一通忽悠,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快请九郎上来,我等不急,明天如果不能办好文书,我直接去找杨表叔求情!“

这个杨表叔,不是杨天保的父亲,而是杨县令。

李绮节连声答应,敷衍了李子恒一通,下到楼来。

杨天佑神色惴惴,还站在门口打转儿,看她下楼,搭讪着替她打起蓝布帘子,小心翼翼道:“大表哥如何了?“

李绮节道:“他只是一时意气,能稳住他就行。“

听李绮节说话口气寻常,似乎没有生气的样子,杨天佑有些受宠若惊,试探着道:“都怪我多嘴,原先是想劝大表哥回家的,谁知他听了我的话,非闹着要去当兵。“

李绮节眼帘微抬,淡淡地瞥杨天佑一眼:“九表哥不必自责,说来还得多谢你,不管如何,能把大哥劝回家,算是解了我阿爷的一桩心事。“

原本她还打算雇人去武昌府把李子恒绑回家,如今李子恒被杨天佑的一通话激回来了,正好可以让她省一笔钱钞。

李绮节越客气,杨天佑心里越觉得古怪,但哪里古怪,又说不上来。

李绮节给宝珠使了个眼色,让她去灶间煮鸡蛋茶,把杨天佑请到堂屋入座,因为李乙不在家,李子恒在楼上,特地让进宝把几面门窗都打开,直接道:“九表哥,明人不说暗话,最近县里的那些流言,是不是你的手笔?“

☆、第40章 面对面

杨家和李家退亲的事,按着杨表叔和李乙的约定,应该是悄无声息才对。即使杨家改而和孟家结亲,舆论也不该如此统一的偏向李绮节,除非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任何时候,老百姓们都喜欢挖掘新闻八卦背后的故事,一件普普通通的打架斗殴,他们能脑补出一出荡气回肠、峰回路转的家族大戏,继而把当事人往上数的三辈祖宗全都拉出来遛一遛,才肯甘心。

而李绮节作为八卦中心人物,竟然能够置身事外,只赚得无数市井妇人的同情和惋惜,这实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李绮节依稀记得,专门往各处探听、传递消息,似乎是杨天佑的专长。杨李两家人中,只有他能够引导左右舆论的走向。

她已经问过巷子里那些专门替人跑腿、递信的小伙计,据他们老实交待,杨天佑确实是他们的领头人。

那帮小伙计一口一个“老大“称呼杨天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天下第一大帮会——乞丐帮哩!

杨天佑不知道李绮节已经把他归类为江湖草莽汉子一流,挥舞着泥金折扇,神情颇为自得:“小事一桩,表妹不必挂怀。“

他笑起来的时候,右边脸颊隐隐有个浅浅的笑涡,像盛了一捧幽涧甘露,甜丝丝的。这让他看起来显得略微可亲了几分,不再像头两次见面时流里流气,一脸不正经。

但也只是可亲而已。

宝珠掀开门帘,走进堂屋,把煮好的鸡蛋茶送到杨天佑跟前。她似乎还记恨着那三两银子的事,青花瓷碗里只有孤零零两个荷包蛋,连糖桂花都没撒。

杨天佑眼神微微一闪,脸上似笑非笑,但拿匙子的动作依旧欢快自然。

李绮节望着庭中枝叶油碧的桂树,一字一句道:“表哥应当明白,自五表哥后,杨家人再上我们李家门,两个或是四个鸡蛋便是客气了。“

杨天佑眼珠一转,放下茶碗,轻笑一声:“若是我想要一碗八个鸡蛋的茶汤呢?“

宝珠脸色一变,双手蓦地抓紧茶盘,狠狠地瞪了杨天佑一眼。

杨天佑眉眼带笑,等着李绮节回答。

李绮节眼波流转,直视着杨天佑黑白分明的双眸,微笑道:“恕表妹得罪,八个鸡蛋的待客茶,表哥在我们家,怕是吃不着的。“

杨天佑听懂李绮节的暗示,眸子里的笑意褪去,神色微微黯淡。

宝珠悄悄松了口气,她听得懂,自家三娘这是在当面拒绝杨家九少爷的示好。

在潭州府,女婿上门,鸡蛋茶是进门的第一道礼节,也是待客的最高礼节——八个甜鸡蛋。就是皇亲贵族上门,也不会超过八个之数。

杨天佑想在李家吃八个鸡蛋的鸡蛋茶,意味着他还没有放弃向李家求亲的意图。

而李绮节委婉而又果断地回绝他了。

“世事无绝对。“杨天佑笑了笑,垂下眼帘,别开脸,看着院中竹竿上晾晒的一件雪白外袍,眼光幽幽的发沉,笑涡皱得愈深刻,“谁知道以后呢?“

李家的鸡蛋茶,他吃定了。

相对静坐了片刻,因为李乙不在家,杨天佑不敢久坐,起身告辞离去。

宝珠把杨天佑送到门口,回房收拾几案上的茶碗杯碟:“杨九少爷倒是识时务,三娘你一暗示,他就全听明白了。我还以为他会胡搅蛮缠呢!“

李绮节眉头轻蹙,默然不语:明白是一回事,听进去是另一回事啊!

杨天佑临走时的那个眼神,笑容里带了几分志在必得,一点也不像是要放弃朝她求亲的态度。

县里的少年儿郎们,爱慕的都是孟春芳那样我见犹怜、知书达理的文静小娘子,她大大咧咧的,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还是男装,到底哪一点让杨天佑觉得顺眼了?

她现在改,还来得及吗?

其实认真说起来,杨天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至少他求亲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不是传统的盲婚哑嫁。

可他和杨天保是堂兄弟,杨家那样的人家,还没真正发达起来呢,族人先抖起来了,从儿郎子弟到深宅妇人,一个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根本不是世家大族的气象做派,长此以往,早晚得跌个大跟头。

李绮节对表亲杨家,敬谢不敏。

然而事与愿违,李绮节想离杨家远一点,杨家偏偏总和她扯不清。

夜里李乙从酒坊回家时,双眉紧锁,满面愁容。

一进门,便催促李绮节收拾铺盖行李,让她尽快回乡:“天气冷了,老宅家里每天烧炭炉,比县里暖和些,你回家越性住上两个月,多带几件大毛衣裳,棉被记得全都带上。“

李绮节一句句听着,先没顾上问缘由,“阿爷,大哥回来了,闹着要去投军呢!“

李乙勃然变色:“混小子,我们老李家祖祖辈辈辛辛苦苦挣下一份产业,才有钱钞应付徭役差使,他敢去投军,我先打断他的腿!“

说罢,随手抄起立在墙角的门栓,冲上楼去了。

李绮节站在楼梯底下,默默数了三十下,让宝珠准备了热水巾帕,跟上楼。

“竖子!孽障!“李乙一边痛骂,一边把门栓舞得呼呼响。

门栓雨点似的落在李子恒身上、背上。

李子恒梗着脖子,跪在地上,任李乙打骂,神情倔强,一声不吭。

李绮节看着那巴掌粗细的门栓敲在李子恒肩膀上,倒吸一口凉气,替大哥觉得疼,看打得差不多了,推开房门:“灶上煮了鸡丝汤面,阿爷先吃饭,不然放久了面都坨了。“

李乙狠命把李子恒抽了一顿,自己也累得气喘吁吁,拄着门栓不住喘气,脸色仍旧铁青。

李绮节走到李乙身边,顺手拿走他手里的门栓,丢到一边:“阿爷先缓口气,才刚回来,别累坏自己,等吃饱饭有气力了,再来打大哥罢。横竖他皮糙肉厚,经得起您打。“

李乙明白李绮节是在替李子恒开脱,原本不想就着台阶下的,但被她一搅和,自己的怒气确实去了一大半,加上李子恒许久不回家,好容易回来了,若真的把唯一的儿子给打坏了,心疼的还是自己,遂冷哼一声,指着李子恒道:“给老子等着!“

一甩手,气赳赳下楼。

李绮节想扶李子恒起来,李子恒一扭身,不肯起。

得了,这是还犟着呐。

李绮节蹲下身,故意把刚刚用热手巾敷得通红的双眼凑到李子恒脸前,娇柔的声音里蕴着怯怯的委屈,“大哥……“

李子恒以为她害怕,把头一抬,昂着下巴,一边嘶嘶吸气,一边安慰她道:“三娘别怕,阿爷这是在气头上呢,我一点都不疼。“

说着话,还起身蹦了两下,“你看,我好着呐,一点事都没有!“

李绮节幽幽地叹口气,揪着一张湖色绸手绢,忽然抽噎起来:“大哥,如果你真的去投军,以后、以后我就不出门了。“

李绮节自五六岁以来,几乎不曾掉过眼泪,李子恒长这么大,哪里看过妹妹这副不胜娇弱的情态?顿时急得抓耳挠腮,围着李绮节转来转去,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好好的,怎么就哭起来了?你别担心,现在又没有战事,哥只是去个三两年,练就一身好武艺,等大后年就能回来!“

李绮节一扭身子,愈发哭个不住:“我不信!人家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去投军的,没个一二十年,不能回乡!你要是一去不回,我和阿爷孤苦伶仃,老的老,小的小,被人欺负了,也没个人替我们出头,别人看我们软弱可欺,越要变本加厉,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到时候与其出去受气,我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总能安生一两天!“

李子恒心里有些犯嘀咕:三娘脾气大着呢,谁敢欺负她?

记得以前巷子里几个懒妇,嫌排水的沟槽远,老把他们家的污水泼在李家门前。因那几个懒妇碎嘴刁钻,李乙不愿多事,只能默许。

李绮节偏不,她倒没强出头,而是背着人偷偷把那几个懒妇告到街道司,劳动县衙里专管街巷的差役,把几个懒妇痛骂了一顿。那几个懒妇被差役当众责骂,颜面尽失,自此再不敢随意把脏污臭水往李家门口倾倒。

分寸不让的李绮节,怎么可能被人欺负到不敢出门?

可看着李绮节嘤嘤泣泣哭得好不伤心,李子恒立马忘了她以前是怎么料理那些难缠街坊的,疑惑很快被自责和悔恨所替代:三娘再厉害,到底只是一介女流,如果县里那些浪荡子弟知道家中没有男丁,成群结队来欺侮她,她身为闺中女子,有苦说不出,可不是只能任凭别人欺侮么!身为长子长兄的自己率性妄为,上不能孝顺父亲,下不能照拂幼妹,妹妹无依无靠,悲从中来,怎么能不哭呢?!

“三娘,都是我不好。“李子恒垂下头,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但是他想去投军的决心依旧没有泯灭,“等我找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把你和阿爷托付给他们看顾,再去投军。“

李绮节躲在手绢里撇撇嘴,李子恒的那几个兄弟,一个个跟他一样,看起来孔武壮实,一脸凶恶,很不好惹,其实都是外强中干的软脚虾,除了壮声势之外,毫无用处。

李子恒看李绮节不说话,有些心虚:“三娘,再要不,你和阿爷都去乡下住几年?村子里安静,人也和气。“

李绮节拿手绢在眼角按了按,“罢了,投军是大事,以后再慢慢商量,我让宝珠把鸡丝面端上来,大哥先吃点东西。“

只要李子恒开始犹豫松动,不愁留不住他。

一家人各自吃过晚饭,梳洗过后,李乙想起杨李两家的纷争,再一次催促李绮节:“铺盖家伙都收拾了没有?“

李绮节诧异道:“好好的,为什么要回乡下去?大哥的事还没个说法呢。“

李乙叹口气,“罢了,不回去也使得。这几天县里不太平,你好好在家待着,无事不要出门。我如果不在家,不管谁来叩门,都不许应答,听见没有?“

李绮节点点头,“我晓得了。“

翌日破晓时分,间壁孟家养的公鸡在墙头啼鸣,巷子里野狗狂吠,孟举人不在家,孟家格外安静,倒是李家楼下,传出一阵窸窸窣窣说话的声音。

李绮节拨开刺绣虫草蝈蝈纹蚊帐,一边揉眼睛,一边嘟囔:“家里来客了?怎么来得这么早……“

☆、第41章 斗殴

宝珠按住李绮节,不让她起身:“三娘,先别起来。“

李绮节坐在帐中,侧耳细听片刻,眉头蹙起:“来的是谁?“

宝珠低啐一口:“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钻出来的亲戚。“

李绮节坐不住,起身披了件翠蓝夹长袄,站在门口,听清楼下某位族叔慷慨激昂的发言,头皮顿时一阵发麻:难怪昨天李乙催着她回李家村,原来如此!

听楼下一片喧哗人声,显然来的人不少,其中一个族叔句句都是煽动之语,引得其他人纷纷赞同。说来说去,无非是劝李乙不要忍气吞声,他们竹山李家嫡支,如今派出族老和后辈子弟数名,要替李家小娘子讨回公道!

李绮节冷哼一声: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等杨、李两家退亲一个多月,才跑来替她出头,若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楼下堂屋中,李乙好声好气谢过嫡支李氏众人的好意,言明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必再劳动嫡支的子弟们。

那族叔不容李乙说完话,朗声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我那侄女儿被杨家如此欺侮,如果我们李家男人不给他们杨家一点颜色瞧瞧,以后还怎么在瑶江县立足?难不成以后李家的小娘子们通通只能吃哑巴亏了?七弟,我们嫡支的男儿可不像你这么有涵养,谁欺负我们家的姑娘,我们就打到他家门上去,砸了他们吃饭的铁锅!让他们瞧瞧李家人的厉害!“

语气中略含讥讽,意在指责李乙不中用。

另一个人道:“好了,七弟,你别畏手畏脚了,这事不是你们一家的事。事关我们李家的名声,我们不能当睁眼瞎!你忍得下腌臜气,我们忍不下!你放心,我们替你出头,和你不相干,你只管在家等着听好消息吧!“

不待李乙再说什么,一伙人提着铁锹、锄头、门栓等物,扬长而去。

听到院门关上的声音,李绮节几步奔下楼,“阿爷,他们真要去杨家?“

李乙愁眉苦脸,长叹一口气:“劝不住呐!“

想当初,李乙去嫡支求助,只是为了让李绮节在杨家多一些底气,而不是想和杨家干架啊!

李绮节知道李乙一向畏惧宗族,这也是时下老百姓的常态,没有多说什么,立刻让宝珠打水,匆匆梳洗过后,梳起发髻,换上男装,即刻驱车前往杨家。

事不宜迟,她必须阻止李家人和杨家人真打起来。

在潭州府,村人氏族之间有摩擦间隙,通常都由乡间里甲老人来处理争端,很少会上告到衙门,如果越过里甲老人直接去衙门击鼓鸣冤,官府也会先把里甲老人传唤到县衙询问事由。

老百姓们一来不敢得罪里甲老人,二来觉得衙门森严,进去就得费钞受罪,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去县衙告状。

乡民间的一般冲突里甲老人都能妥善处理,如果遇到连里甲老人都解决不了的纠纷,或是对里甲老人的处理不满意,乡人们处理的方法很简单——械/斗。

两姓之间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约好在某天某时某地举行械/斗,通常两姓氏族中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丁必须全部参与,只有家中单传独子可以除外。

而一方姓氏男丁将另一方祖宅灶房里吃饭的铁锅给砸破,是械/斗的终极目标。

被砸破铁锅的一方会被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嘲笑一二十年,本地人都把被砸破铁锅视为最不能容忍的奇耻大辱,祖宗三代都得铭记住这段仇恨。

一方砸破另一方的铁锅,也代表两姓彻底决裂,以后绝不会互通婚姻。

看李家嫡支的架势,就是冲着砸破杨家铁锅的目的来的。

李绮节并不关心杨家的铁锅能不能保得住,她只知道一条:李家嫡支莫名其妙借着为她出头的名义去砸杨家的铁锅,一旦他们真得手了,以后二三十年内,她的名声,是臭定了!

潭州府以前也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氏族械/斗,有的是为争田地粮食,有的是为争灌溉的水源。官府从来不管,也不敢管。每一次都会有不少人受伤,甚至还闹出过人命,最后官府只会张贴告示训诫一番,然后不了了之。

通常,虽然械/斗胜利的一方砸破另一家的铁锅非常解气,但被拿出来当由头的女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这就是族老们的虚伪之处了,明明是为了利益纠纷才和别人发生冲突,非要抬出一个与世无争的女人来遮羞,最后再把所有罪责都推到那个无辜的女人身上。

李绮节记得,上一次乡间械/斗,为的是一个黄姓的寡妇。黄家人眼馋高家的田亩肥沃,借口高家大郎调戏他们黄家的一个美貌寡妇,几十口人浩浩荡荡打到高家,把高家祖宅的大铁锅砸得粉碎,逼着高家人和他们交换田地,才肯罢手。

高家人不肯相让,黄家人最终没有占到什么实质便宜。

但是高家人之后在乡里走动,都会被冠以一个“那个被砸破铁锅的高家“这样的名头,所以真说起来,高家人还是吃亏了。

黄家那个可怜的寡妇呢,好好的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儿女,只因黄家族老拿她当出气的借口,此后便生生被烙下一个“惹是生非“的骂名。尽管她谨言慎行到近乎苛刻的地步,从不和外人搭话,一出门还是会被指指点点。此后整整十年,黄寡妇再没踏出过家门之外的方寸之地,哪怕孟秋汛期时节,洪水淹到黄家门前,她都不肯离开黄家草屋,以至于差点淹死在滚滚波涛里。

李绮节可以预见,一旦李家嫡支真的和杨家开打,关于她、杨天保和孟春芳三人的各种八卦传闻,转眼间就会闹得满城风雨,就算杨天佑想弹压,也压不住!

进宝知道事情紧急,一路把牛车赶得飞快。呼呼的风声从李绮节耳边擦过,刮得她脸颊生疼——出门走得急,忘搽玉簪粉了。

到了杨家门口,李绮节跳下牛车,刚要踏上台阶,迎面却见一个头戴绢布巾、身穿鸭蛋青交领茧绸长衫的少年,正急急往外走。

正是昨日才见过的杨家九郎杨天佑。

看到一身少年公子装扮的李绮节,杨天佑愣了一下:“表妹?“

李绮节直接道:“李家人现在到哪里了?“

杨天佑眉头紧锁,“他们往祖宅去了。“

杨家的另一处祖宅在乡下。

李绮节道:“杨天保在不在家?“

杨天佑眸子中划过一丝诧异,“我父亲和五哥都去武昌府了。“

李绮节抬头看一眼天色,匆匆道:“让县衙的差役去武昌府送信,他们有马,比水路走得快,告诉杨天保,他必须赶在明天巳时前回瑶江县,否则他的功名别想要了。“

说完,扭头就走。

“三娘——“

杨天佑喊了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跟在李绮节身后,顿了顿,右边脸颊的笑涡皱成一个苦恼的浅坑:“李家那边,可能是冲着我来的。“

  如果觉得明朝小官人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