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镜作品我本闲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所以此刻陆锦惜不由多打量了孙雪黛几眼。

但没想到对方察觉到了。

她正端了茶喝,这时只朝着陆锦惜这边转了转眼眸,一见到是她时,有些微怔,似乎有些惊讶,只是紧接着就略略弯唇,竟是礼貌地向她点头致意。

那感觉像是寒梅乍破,开在雪中。

只这么一笑,陆锦惜便忽然对她生出了几分好感。

她与陆氏无疑是认识的。

而且没什么仇怨。

只是在这宫宴之上,并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一路也就这么坐着罢了。

除夕夜宴,柔仪殿内布置得很是喜庆。

皇后在说过了那些场面话之后,便得了前朝那边传来布席的信儿,于是柔仪殿这边的宫人们也纷纷将御膳房这边早就准备好的精致菜肴摆了上来。

众人还未入席,圣旨便从前殿传来。

太监尖细的嗓音穿过了宫中这辉煌如白昼的夜幕,在这格外特殊的日子里,宣读了一道庆安帝萧彻亲手写下的恩旨。

“贤妃卫氏,品貌端淑,伴驾多年;协理六宫勤恳有治。外有功于家室,体为仁德;内有功于社稷,绵延子嗣。今赐封卫氏为贵妃,封号为‘贤’,钦此!”

“臣妾叩谢,吾皇万岁。”

卫仪的面上看不见半点的惊喜,仿佛对此早有预料,更没去看旁边面色陡然惨白的皇后一眼,只搭了一旁宫人的手,翩翩然地跪下去领旨。

柔仪殿内所有命妇,包括皇后在内,也全都跪下去,山呼“万岁”。

传旨太监满面的喜色和讨好,递过圣旨时一个劲儿地说着“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浑然也没注意旁边皇后的脸色。

卫仪淡淡的一笑,便将圣旨接过。

伴随着这一道旨意下来的,自然还有丰厚的赏赐,只是不便放在柔仪殿,都已经搬到了卫仪所居的宫中。

前殿还特赐了御酒下来。

这一个却是人人都有的,美其名曰“与天同庆”。

前后热闹了好一阵,可算是给卫仪做足了面子,这一拨人才从柔仪殿中退了出去。

所有人看卫仪的目光也变得不一样起来了。

“绵延子嗣”“封为贵妃”这几个字一出,谁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有孕了!

这一位贤妃娘娘入宫多年,总算是有了身孕!

前阵子京中便各有各的猜测,略有些风声透出来,可真当她们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时候,又成了另一种震撼。

这些年来,皇帝的子嗣一直都很艰难。

他偏宠卫仪,去别的妃嫔那边比较少,卫仪的肚子久没动静,其他妃嫔有孕的机会也少,或者一个不小心就出了事,也不是没有。

如今中宫可是无子啊!

皇后虽为六宫之主,可本身不管是出身还是能力都无法与卫仪匹敌,更不用说现在卫仪有孕了。

若这一胎能一举得个小皇子……

众人只这么一想,心思便纷纷浮动起来。

接下来的整个席面上,有想法的人全都把话头往卫仪的身上凑,一口一个“贤贵妃娘娘”,生怕这马屁拍得不紧,还不够明显。

原本本该最受关注的皇后,早被众人忽略。

这一场宫宴,在这一道晋封的圣旨下达时,便完全成为了卫仪的主场。

陆锦惜与身边的几位夫人都不是很搭得上话,加上先前顾觉非曾有过告诫,让她在宫内远离卫仪,所以她也不凑上去说话。

只是架不住有那一起子嘴贱的,偏要提她。

这一次宫宴,可以说是昔日的京中三大美人再次聚首,卫仪是高高在上的宠妃,且刚怀了身孕;孙雪黛早嫁,孩子也有了两个,夫君也不纳妾,算是一家子和美。

可陆锦惜就不一样了。

先嫁薛况,再嫁顾觉非,三年多这肚子都没消息,难免惹得京中流言四起,说她残花败柳之身,耽误了顾觉非的子嗣。

眼下偏又逢着这种旁人有孕的时刻,未免就有些尴尬。

更不用说开口之人本就怀有恶意。

是昔日与陆锦惜有那么一点隐约过节的康平侯夫人,坐在后头要笑不笑道:“贵妃娘娘可真是天大的好福气,得皇上宠爱不说,如今更结珠胎,实在令臣妇等羡煞了。想来想去,怕就是顾夫人见了也要自愧不如呢。”

挑事精!

这满桌的菜虽然丰盛,可陆锦惜却是难得没什么胃口,只略略饮了一盏薄酒,动了几筷子八宝蒸鸭。

听得话头忽然落到她身上,她眼皮一搭,筷子便不轻不重地放了下来,唇边的笑意却是毫无破绽地勾起,优雅地一掀眼帘,淡笑了一声,虚伪地恭维道:“侯夫人这才是说笑了,满京城谁不知道我是个命苦的?若论福气,除了贵妃娘娘之外,谁又能比得上令爱呢?得嫁所爱,他日必定是一桩传世的佳话呢。”

康平侯夫人面色刹时一变,难看至极!

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也不敢相信刚才说出这一番明嘲暗讽的人是陆锦惜!

那胸口一时起伏起来,竟是噎得说不出话。

她与陆锦惜这一桩隐怨,京城里虽没明着传开,可都是私底下议论过的。

谁不知道康平侯府的小姐谢襄铃,当年自诩京中数一数二的大美人,虽没明说,可那意思分明就是非顾觉非不嫁的。

为此,还在顾觉非回京的那一年,推拒了英国公府的提亲。

那时的架势,怎么看也该是十拿九稳了吧?

可谁想到,顾觉非一转过脸,就直接娶了个寡妇进门,还是硬逼着皇帝赐的婚!

简直是好大一巴掌摔在了康平侯府脸上!

但又能怎样?从头到尾都是他们一厢情愿,人顾觉非根本没搭理过,甚至未必听说过谢襄铃的名字。

这一来,康平侯府这一位谢小姐的境地,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当年冷嘲热讽拒了英国公府提亲的事情,在京中达官贵人里面传得颇广,加上谢襄铃年纪已经不小了,之后竟是没议成一桩婚事。

如此一拖两年。

眼见着就要拖成个出不了阁的老姑娘了,康平侯府才慌了神,四处找人牵线搭桥,希望给自家闺女谋个好亲事。

偏偏这节骨眼上,闹出了一桩颇大的丑事。

年初开春时候,几名京中的贵公子游湖,巧遇了闺阁小姐们的一条船,也不知怎么闹的,谢襄铃竟与两名男子一道滚进了湖里。

众人好一阵手忙脚乱,才被人救了起来。

这两名男子,一名是卫仪的弟弟、也就是陆锦惜前几天在金泥轩遇到的卫二公子卫倨,一名则是个卖字的穷书生,叫周轩。

男女之间,出了这种事,可是坏了声誉。

康平侯府当然是觉得卫倨更好,至少出身高,想把谢襄铃嫁过去,可卫倨从来就是个荒唐性子,更不用说眼高于顶根本瞧不上谢襄铃。

那一天,竟是把康平侯府来的人骂了出去。

纨绔公子哥儿,嘴上没个把门的,惹急了什么都说,竟然称他们康平侯府不要脸,还说谢襄铃就是想要勾引他,他才不上当。

康平侯府顿时丢尽了颜面。

好好一个姑娘就这样坏了声誉,最终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穷书生,对外却还要说什么两情相悦,喜得父兄成全。

漂亮话归漂亮话,旁人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原委和猫腻,陆锦惜能不知道吗?

提谢襄铃,她就是故意的。

这康平侯夫人挑事,拿卫仪有身孕的事情来刺她,她虽不觉得这是什么事,可对方的恶意却是如此明显。

如此,她有必要给对方留什么脸面吗?

这脸是康平侯夫人自己不要的!

否则,真当她笑着跟人说话,就有一颗佛心,跟谁都不计较了吗?

只这么轻飘飘一句,是一下踩中了康平侯夫人的痛脚,辛辣得一针见血,也让陆锦惜蕴蓄于内的冰冷与威仪有乍然的迸现。

卫仪几乎立刻就看了过来。

陆锦惜却不看谁,只跟没事儿人一样,温文有礼地笑着,不卑不亢,坦坦荡荡。

第174章 孙雪黛

全场的目光几乎都堆到了她的身上,似乎全都没有想到这一位京中传言的“老好人陆氏”会说出这样辛辣的一番话来。

康平侯夫人更是差点被气晕过去。

可也就是这样了,她不敢再嘲讽,也不敢再反驳,甚至只能强忍着怒意,讪讪地一笑。

有什么办法呢?

她固然对陆锦惜有一千一万的怨念和愤怒,可也无法发泄出半分来!

只因为她的身份!

当年她是大将军夫人,丈夫虽死,地位却依旧超然;如今她是大学士夫人,夫君没死,且在朝中呼风唤雨!

谁不知道顾觉非把她捧在手心里,夫妻两个好得像是一体?

没人会得罪她,也没人敢得罪她。

再多的苦,再多的恨,在这种时候,都只能朝着肚子里面咽。

有了康平侯夫人这不长眼的前车之鉴,其余人终于算是意识到了眼前这话题是有多不合适,后面再恭维卫仪的时候,便稍稍克制下来一些,唯恐贤妃娘娘还没讨好就先得罪了顾大学士夫人。

于是陆锦惜彻底清净了。

整场宫宴上,也没人敢上来找她晦气,同她搭话。就连昔日还会跟卫仪争上一争、斗上一斗的皇后,今天都似乎被那一道圣旨打击到了,沉沉地坐在那边,并不将话题往她身上引。

席面上的菜色很丰富。

贵夫人的话题也不少。

这一场从酉正二刻吃到戌时初刻,吃得人腹内鼓鼓,酒意微醺,气氛也热起来不少。

接下来席面就撤了下去,众人虽皇后一道转去了宫中的波月台听戏,那戏台子高高建在水面上,听戏的位置则都散落在前面和两边。

酒水瓜果早就摆好。

宫中长道与湖面戏台周围,都挂满了各色华彩宫灯,映得水面一片潋滟浮动的柔光。

戏班子都是请的外面最有名的班子,唱腔身段都是一绝,只是那唱词陆锦惜都能背了,听着实在有些乏味。

宫中妃嫔们的位置在前面,外命妇们在后面。

她略看了一眼,便懒洋洋地借了醒酒的名头从座中起身,从旁溜达上了湖上栈道,往湖边上走去。

大冷的冬天,湖面都封冻着。

夜幕黑沉沉的一片,离了那热闹的地界儿,就能听见满世界喧嚣的风声了。

这除夕夜,怕是要下雪。

宫里的明灯,照得整片宫殿犹如白昼一般,即便是手里没提宫灯,陆锦惜也能轻而易举地看见脚下的路。

她原只准备随便转一圈,等着戏台子上那自己太熟也没什么特色的戏唱过去再回席上,可没想到,才在湖边挂了垂帘的亭子里坐下来,便瞧见那席间又有一道婀娜的身影走了过来。

不是卫仪。

是孙雪黛。

远远见着陆锦惜立在这边,她行走中的脚步便停了一下,似乎也是有些没想到,迟疑了片刻。

但最终还是走了过来。

袅袅娜娜,风骨卓然。

这亭子周围也就有那么三两个宫人,孙雪黛也没有太过拘泥于俗礼,入得亭中见了她,便是轻轻一叹:“许多年没有见你,素来只听人说你在京中的事,倒不知你变化是真的这般大了。我都快不敢相信,十几年前,我曾认识你。”

她果然是认识陆氏的。

当年京中三大美人,孙雪黛以才著称,陆锦惜以貌著称,卫仪则以才貌双全著称,力压二人。

相比起卫仪性子里的霸道,孙雪黛无疑要平和很多。

陆锦惜光是这么看着她,就觉得她的请冷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正的淡泊,并不去计较那么多。

于是她也笑了起来。

话里是半真半假的慨叹:“岁月催人,命运弄人,便是当年的我自己,也未必能想到。就算你今日不认得我了,又有什么好稀奇的?”

“也是。”

孙雪黛打量着她,想起她这小半辈子的经历来,虽自问与她相交不深,却也是忍不住唏嘘。

“好在如今都过来了,眼下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倒是她……”

话到这里,便顿了一顿。

孙雪黛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却是移向了那波月台下正盯着戏台上戏子看的卫仪。

隔得太远,也不知她是不是真的认真在看。

陆锦惜微微挑眉,也跟着看了过去,只觉得这一位如今已是兵部侍郎夫人的孙雪黛,该知道一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毕竟她当初也是有才华的。

陆氏不与卫仪一路人,她总该是能与卫仪说上几句话的。

所以,陆锦惜有些好奇:“她怎么?”

“当年她是我们三个里最拔尖的,我不上不下排中间,你是性情最弱也最不惹事的一个。”孙雪黛是在回忆往昔,收回目光来便笑了起来,“如今看,我依旧是不上不下的那个,可你们俩却是一上一下、一好一坏,相互掉了个个儿了。”

“掉了个个儿?”

陆锦惜可不觉得。

她之前虽没见过孙雪黛,也知道孙雪黛默认她是知道点过往的陆氏,可总归从旁人的言语中知道过她,所以还算镇定。

“我命途多舛,贤贵妃娘娘自入宫起便是荣宠不衰,如今又怀有身孕。凭着皇上对她的宠爱,他日……”

剩下的话哪里还用说呢?

光是看今天席间众人对卫仪那巴不得贴上去的态度就能窥知一二了。

只要卫仪能诞下皇子,凭着卫仪的本事,凭着皇帝的喜爱,凭着卫氏一门的地位,一个太子之位总是能坐住的。

将来太子即位,卫仪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这样的命,这样的运,哪里是寻常人能比?

陆锦惜唇边挂着浅笑:“更何况,你也是慧眼识珠,当年下嫁唐瑞京,如今他已经为你挣来了二品诰命。我在京城里便总听说你的消息,知道你们夫妻之间也是极好的。这般,又怎能算是不上不下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我知,卫仪也知。”孙雪黛叹了口气,“这宫墙里面的日子,我看着都闷。她是个心里有抱负的人,是宠妃没错,可头顶上还压了个皇后,卫氏一门又没几个成器地能扶得起来。到底心里是酸是甜,怕也只有她自己知道。总之,如今大伙儿都是艳羡你的。”

陆锦惜便不好接话了。

反倒是孙雪黛说到这里,目光变得奇异了几分,只若有所思地望着她,道:“不过你也是有胆气,竟然真的敢嫁给顾觉非,倒是一点也不怕她……”

怕她?

这指的是“卫仪”?

陆锦惜心底那微妙的感觉,立刻层层涌了上来,眸光微微一转,却是道:“她毕竟已经入宫了,我又有什么好怕的?”

“正是因为她进宫了,你才该怕才对。”

孙雪黛本觉得她心里该很明白。

可转念一想,卫仪入宫那一年正是薛况殒身的那一年,她不知道也很正常。

于是解释道:“当年她入宫的事据说还有些说道,不那么简单。别的你不知道,可她曾亲口说过不愿入宫,你总该记得。你与顾觉非是‘有情饮水饱’,她却是所求皆不得,所愿皆不成。我今日见着,倒头一回觉着她可怜……”

第175章 除夕夜雪

这还是陆锦惜第一次听人用“可怜”两个字来形容卫仪,若非孙雪黛面上的确挂着那一点隐约的、淡淡的怜悯,她或恐都要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但细细一琢磨,未必没可能。

她虽然并不了解卫仪,可根据那些传言就能推测,这是多心高气傲的一个人,纵使成了宫中宠妃又如何?

行动不自由,还要跟人抢丈夫。

对旁人来说,皇宫可能是一片乐土,对卫仪而言可能恰恰相反。

只是她并不知道孙雪黛话中的“颇有有些说道”指的到底是什么,而听孙雪黛与她说话时的口吻,虽觉得两人相识,却还没到熟识这个地步。

所以略略一想,陆锦惜并未追问。

对于孙雪黛,陆锦惜不很了解,但有机制的应变,与她交谈半分破绽没露;对于陆锦惜,孙雪黛也许久没见,只将她的变化归结为了生活的磋磨。

毕竟时间才是大赢家。

一个人在经过十四五年之后,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并不稀奇。更何况了最近这三年半她还嫁给了顾觉非呢?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在顾觉非的影响下,想也知道陆锦惜不该变得更差。

是以从头到尾,孙雪黛都没有怀疑过陆锦惜的变化。

初回京城没多久的她,在这京中显然也没几个认识的人,更不觉得自己需要认识什么人,不过也是不耐烦应付那戏台周边的事情,随意走走。

与其周旋于那些人之间,还不如与陆锦惜叙旧呢。

两个人也算颇有默契,各自不谈那席面上的事情,就捡着些不痛不痒的边角闲聊,多是些陈年旧事。

谈到了当年的三个人,当年的顾觉非……

当然也难免谈到了当年的卫氏一门,也为卫氏一门如今的状况唏嘘几分。

“想当年卫氏一门,前朝有卫太傅,后宫有先皇后,育有七皇子,即便体弱多病了一些,也是中宫嫡出。那是想得见的荣华富贵……”

孙雪黛说着,看了看两侧默不作声的宫女。

“可命运弄人,世间这些事情就是瞬息万变。一场宫变,七皇子没了,先皇后也没了。偌大一个卫氏,就剩卫太傅一人撑着。她卫仪就算是才高八斗,貌比天仙,又能有什么用呢?”

等待着她的,无非是一条入宫的路。

上一个是她姑姑卫嫱,下一个便轮到了她自己。

卫氏一门与顾氏一门,向来是大夏,尤其是京城里,总被人同时提起来的两座,簪缨世族。

一个有老太师顾承谦,一个有老太傅卫秉乾。

这两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谁也不至于盖过谁太多去。

可如今……

太师府已然有了一个顾觉非承继家业,甚至只用了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就已经晋升至骇人听闻的大学士之位,官拜一品。

卫氏呢?卫氏只有一个卫仪。

陆锦惜当然也能看得明白,对十三年前那一场宫变也有所耳闻,只是冥冥中她总有一种很奇妙的直觉。

对阴谋的直觉。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正正好的事情呢?

那时卫太傅的妹妹卫嫱乃是皇后,育有体弱多病、还未起名的七皇子,宫中同时有得宠的德皇贵妃陈氏育有四皇子萧齐、不大得宠的端妃纪氏育有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萧彻。

前朝则是顾卫两家分庭抗礼。

皇帝病危之际召集两大辅臣,要密立七皇子为储君,却不知怎么走漏的风声,竟为四皇子萧齐所知。

于是一朝宫变。

四皇子竟带兵逼宫,先戕害七皇子,再逼杀卫皇后,要夺皇位。

偏偏他运气实在不好。

那时的永宁长公主已然嫁给了将军府当时的二公子薛还,也就是薛况的二叔,间接地手握兵权。

消息一出,立时悄悄开了宫门,引步军营入宫。

外有兵力,内有辅臣。

四皇子再不甘心,也只能束手就擒。

在七皇子已殁的情况下,能继承皇位的当然只剩下一个不大起眼、谁也不靠着的三皇子萧彻。

这局面,落在旁人眼中是合情合理,惊险万分;可落在陆锦惜这种天生的阴谋论者眼底,既充满了一种蹊跷又暧昧的巧合了。

皇帝立储君,两大辅臣都不是吃素的,风声如何走漏?

四皇子萧齐再受宠,宫里面哪里能拉拢来兵权还能带兵逼宫?

无巧不巧最合适继承皇位的两位皇子都在这一场宫变中失去了皇位,新继位的竟是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既与顾氏无关也与卫氏无关的三皇子萧彻……

这里面,永宁长公主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顾卫两大辅臣又是怎样的角色?

细细一想,陆锦惜只觉得这骨头缝子里都有些寒意冒出来。

只是如今抱着手炉,与孙雪黛站在这湖边的亭中闲聊,远远听着波月台上传来的清润的唱腔,她却是一句怀疑的话都不说。

因为孙雪黛也没提半个字。

聪明的人不会时时沉默,但该沉默的时候总会沉默。

“下雪了。”

略略往前踏出一步,陆锦惜的目光朝着那沉暗暗、阴惨惨的夜空看了一眼,风一吹,已是有片片雪花从天际坠落。

除夕夜雪。

宫里华灯光彩一照,莹白如玉。

孙雪黛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不由得微笑起来。

远处戏台下面几乎同时传来了宫妃与贵夫人们交织在一起的惊叹声:“下雪了,竟真的下雪了。可算是应景极了,天降瑞雪啊……”

宫里面忽然就充满了欢笑。

在这样大好的日子里,宫灯环绕,还下了一场好雪,谁又能不喜欢呢?

只是陆锦惜与孙雪黛都不怎么说话了。

两人只站在这亭子下面看着。

这一场除夕宫宴从酉时进宫开始,持续了有两个时辰,到了亥时初,前朝那边散了的消息传来,才算走向结束。

今夜皇后喝得有些多了。

到了时辰之后,她甚至连客套的话都没跟这满宫的妃嫔和命妇说太多,便便先搭着宫人的手,回自己宫里了。

其余人自也各自散去。

波月台下,众人都在告别。

陆锦惜与孙雪黛这边见了,倒没想到皇后今日走得这样早,且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简直算是失仪了。

“时辰不早,正好宴席散了,咱们也回去吧。”

孙雪黛微微一怔之后,自也是知道她们俩在这边闲聊,也没拜别皇后,多少有些失礼,但归咎起来也不是她们的过错,所以还算镇定。

陆锦惜淡淡一笑,也没意见:“正好,还能向贤贵妃娘娘道个别。”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

孙雪黛听出她话里对卫仪的调侃来,也没放在心上,只同她一道从亭中走出来,要往席上与众人告别。

可没想到,正在她们朝波月台走的时候,也有一人朝着她们走来。

几乎是在看见那人的身影时,陆锦惜与孙雪黛两人的脚步便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眼角微微一跳。

是卫仪。

  如果觉得我本闲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镜小说全集我本闲凉王侯组团当山贼贫僧姜姒虐渣攻略非典型庶女[重生]票房毒药翻身记[金粉世家]重生秀珠[红楼]大盐商[黑客]自由男神不自由[黑客]愤青大神[大汉天子]废后复仇傲慢与偏见(世界公敌),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