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镜作品我本闲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接着才把手中的书页一压,无奈地起身来,对薛廷之道:“怕是张大夫来了,咱们出去迎一迎吧。”

薛廷之看她一眼,垂了眼眸,一点头,便起身来,要与陆锦惜一道出去,迎这一位为自己诊病的鬼手张。

没想到,这时候脚步声已经到了外面。

刚到的鬼手张,听见了他们的话,这会儿翻着白眼,掀了门帘子,大步流星地进来。

“甭迎了,我也不稀得你们这样。要不是老婆子逼我,我才懒得来呢!”

陆锦惜的脚步,便停住了。

她对这率直且善良的老头儿,还是有些好感的,即便他言语不很好听,竟然也不介意,只笑着道:“您能来便好。这一次请您来,到底是欠了考虑。下次若将军府有谁需要看诊,我叫人来,将人送去回生堂,尽量不耽搁您时间,您看如何?”

“哼。”

鬼手张瞥了她一眼,哼了一声。

“这还差不多。总算你比别人要明白些,难怪我家那老婆子能被你两车药给贿赂了……”

这抱怨的应该是汤氏。

陆锦惜是听说过的:鬼手张本人有些蛮不讲理,一犟起来跟头牛似的。但他夫人汤氏,却是通情达理至极,且能约束着鬼手张。

如今听鬼手张这话,他肯来,大概是因为汤氏吧?

短短片刻,陆锦惜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较,摆手请鬼手张上座:“您宅心仁厚。我家大公子的腿疾,久病不愈,已遍请天下名医。若问这天下还有谁能治,舍您外,也再无别人了,请您先坐。”

“坐什么坐?”鬼手张将挎着的药匣子放在了椅子旁边的桌上,瞪着眼睛,“不是有人要看诊吗?早点看完了,我还要回回生堂去拾掇。谁要看病来着?”

他说话,半点不客气。

屋内伺候的丫鬟,刚才那一会儿已经知道了陆锦惜的厉害,如今看鬼手张竟半点面子也不给,一时都噤若寒蝉。

陆锦惜的脸色,也有一瞬间的僵硬,只是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她看了薛廷之一眼,对鬼手张道:“要看病的是我家大公子廷之,就是这位。”

鬼手张今日照旧穿着那一身灰扑扑的袍子,满身苦涩的药味儿,倒跟薛廷之屋里的有些像。

他听了陆锦惜的话,转过脸来,就看见了旁边默立的薛廷之。

眼底一道微微的暗光闪过,鬼手张苍老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似乎只是在打量一个病人。

薛廷之垂了眼眸,躬身上前见礼:“廷之见过张大夫。”

“就是你呀……”

鬼手张一脸恍然的表情,好像想起了什么。

他摆了摆手:“大门大户规矩多,我一个糟老头子,也当不得你这样的见礼。找个地方坐下,我来给你号脉,看看腿脚,再谈谈病情。”

这模样,看着是半点也不想在将军府多留。

陆锦惜的目光,从鬼手张与薛廷之的身上掠过,暂也没发现异样,只道:“那就请您先给大公子号脉吧。”

于是薛廷之坐了下来。

鬼手张先开了医箱药匣,取出了一方引枕,让薛廷之把手放上,按过了脉。接着,又叫他到屋内屏风的卧榻上坐了。

“望闻问切,光号脉也就知道你身体是什么情况。说到底,这腿疾还是得看腿。来啊,把大公子的鞋袜脱了,让我看看。”

这时候,陆锦惜已经跟了过来。

她也打算看看,这一位庶子的腿疾,是怎么回事。

出于那一夜偶然的撞破,她对薛廷之,始终心存怀疑。如今她又是薛廷之的“嫡母”,眼下当然也可以不避嫌。

所以,她便站在了一旁,唤香芝上去,为大公子褪下鞋袜。

薛廷之坐下来,听见她的声音,便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眼底有些难明的光芒,晦涩极了,藏着什么。

他张口就想要说什么,可在接触到陆锦惜投来的目光时,又沉默了下去。

陆锦惜隐约感觉到他反应似乎有些异常,但并没来得及深想。

天气还没转暖,薛廷之穿着的乃是一双白靴。

锦缎鞋面上,勾着如意祥云纹,已经有些发旧。因为左足微跛,他平日走路的姿势,与常人有些不同。

所以,左边的鞋底,磨损得要更严重一些。

香芝上前,战战兢兢地将鞋脱下,又褪了袜。

于是,那一瞬间,陆锦惜便明白了薛廷之先前那个眼神——

这是一只与寻常人略有不同的左脚。

苍白,清秀。

但因为常年跛足,瘦削得有些过分,形状也有些改变。青色的血管,蜿蜒在白得有些过分的皮肤下,有些隐约。

他脚面上,有许多浅浅的疤痕,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

倒是脚踝后面,半条疤痕都没有,干净的一片。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让人一眼看到……

这个位置,竟有个黄豆大小的凹陷。

仿佛,下方有什么东西,在这里蜷缩了起来,形成了这个小窝。

距离最近的香芝,已经露出了有些害怕的神情;站在陆锦惜身边的白鹭和青雀,则颇为惊讶,可最终又变成了几分不忍;就连鬼手张,都立刻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一只脚,即便并不丑陋也不恐怖,却也不同于寻常人。这样身有残疾的薛廷之,看着像是一个异类。

他往日都是一个人。

如今,却还有这样多的人,在旁边看着。

按在矮榻边缘的手指,有些用力,骨节泛白。

薛廷之嘴唇紧抿,眉峰里带着一点冷意,声音却低沉而平静:“这是沉疴旧疾,天生便有的。听闻以前的大夫说,脚踝这个位置,有一段脚筋没有长好,天生蜷缩在一起。所以这么多年来,都窝着。能站起来走路,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幸中的万幸……

陆锦惜站在一旁,说不出话来。

薛廷之却已抬眸,看向了她,眼底似乎藏着几分关切:“廷之身有残疾,没吓着母亲吧?”

这分明是一句关心的话,可陆锦惜却听出了有些尖锐的嘲讽。

在看见香芝褪下他鞋袜的时候,她其实就已经看穿了这个庶子。

尽管心机并不简单,甚至也博览群书,曾得薛况教导,见过了边关的征战与苦痛……

可说到底,他心智再成熟,也只是个十六七的少年郎。

看他平日走路的姿势,便知道他不愿自己与寻常人不同。即使跛脚,也竭力地站直了,挺直了脊背。

这样的薛廷之,又怎会愿意将自己的伤痛与残缺,展露在人前?

陆锦惜哪里还能不明白?

对他而言,她站在这里,便是一种残忍。

心底微动。

怀疑没有消减下去,却也没有多少怒意。

陆锦惜回望了他一眼,又淡淡收回了目光,只道:“不过身有残疾,何谈吓住?如今张大夫既然已经来了,就请你好好为他叙说你这几年来的病症,请他好好医治。至于其他人……”

屋内站着几个丫鬟。

陆锦惜扫了她们一眼,便吩咐道:“都跟我一起出来吧,免得人多碍了张大夫诊治。一会儿张大夫有吩咐,你们再进去伺候。”

说完,她转身就出去了。

丫鬟们齐齐应了一声“是”,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就跟着出去了。

薛廷之坐在榻上,看着她背影缓缓消失,也没收回目光。

只是脸上那谦恭的表情,慢慢地消失。

鬼手张看着他这模样,便想起了昔年用祛疤膏药,将他脚踝处伤疤覆去的那些日子;也想起了,昨日施针之时,他诸般的痛苦情状。

一时间,只有满心的黯然与心疼。

“大公子……”

声音里,已含着一点苦涩。

薛廷之听见,却似丝毫没有察觉,只抬了那一双幽暗而深邃的眼眸,看着他,语气平直到极点:“请张大夫,为廷之看看吧。”

外间里。

陆锦惜坐回了炕上,回头看着那屏风。

雪白的画屏上,大笔泼墨,绘着群山茫茫,苍松云鹤。薛廷之坐在后面的矮榻上,瘦削而挺拔的身影,便被投在上面。

很快,有鬼手张询问的声音传来。

是在问这病疾的来历,不同的时节有什么感觉,行走坐卧之时,又各自是什么情况……

薛廷之一一回答。

听上去,一切都很正常,无非医患间的对话。

陆锦惜没发现半点端倪。

她微微锁着眉头,终于还是收回了目光。

这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一个丫鬟的声音:“启禀二奶奶,长公主府来人,说有您早上去问询的事已有了回复,且另有一事要面见您,如今已经在院子外面等候。”

长公主府?

陆锦惜顿时吃了一惊,知道长公主府即便是个侍女,在这府内也是畅通无阻的。想必对方急着来见,所以来了院门外。

她忙向帘外道:“人既来了,赶紧请进来回话。”

“是。”

外头应了一声,不一会儿便引过来一个身穿月白长裙的侍女。

她捧着一本蓝皮簿子,脚步款款,面若桃花,还带着几分让人舒服的微笑。

没两步,就已经来到了陆锦惜跟前,给蹲了个万福:“奴婢绣寒,奉命前来。见过夫人,给夫人请安了。”

“绣寒姑娘,可是婶母身边的女官,自来第一等得力的人。可不敢如此多礼,快快请起吧。”

陆锦惜在永宁长公主身边见过她,也知道绣寒的地位,并不敢怠慢她。

绣寒也不忸怩,起了身来。

只是她态度依旧恭恭敬敬的:一则长公主这一位侄媳,自来是个善人;二则长公主很找顾她,待她与旁人不同。

她是个做奴婢的,自然跟着主子走,对陆锦惜异常恭敬。

“您上午派人去府里传话,便是由奴婢料理的。”

“因着长公主正处理些棘手事,心情不大好,所以奴婢便将这消息压了,容后回禀了上去。”

“如今长公主已有了回复,所以还由奴婢来一趟,禀您一声。”

说的是九门提督刘进被弹劾那件事。

陆锦惜因为印六儿要办事,自己又对朝堂知之甚少,所以遣人去问。没想到,这样快就有了回复。

她看了屏风后面一眼,倒也不很在意,随口问道:“长公主怎么说?”

“长公主说,刘提督乃是大将军旧部,对将军府亦有几分情谊。既然您有心相助,于长公主而言,这又不过是举手之劳。所以,她已修书一封,送了出去,只交代奴婢,要您切莫为此事挂心。”

绣寒微笑起来,一脸的稀松平常。

陆锦惜却听得有些暗惊。

朝野上下文官,弹劾九门提督,可不是什么小事。这位置虽是从一品,可也算是一个大员了,可于永宁长公主而言,还是“举手之劳”。

这一位长公主在朝中的能量,可见一斑了。

她面上没露出笑意来,只带了几分真诚的感激:“此事我原也只是问问,却没想到长公主以为我解决。还请绣寒姑娘,为我转告婶母,改日锦惜必登门拜谢。”

“奴婢记下了。不过今日来,长公主还吩咐了另一件事。”

绣寒躬身,将手中一只拿着的那一本蓝皮簿子呈上去,递给陆锦惜。

“这名册,乃是昨日长公主命人拟上来的。她今早已经翻看过,特叫奴婢带来给您。”

名册?

陆锦惜有些惊讶,伸手将这蓝皮簿子接了过来,只见纸页蓝皮都很新,的确是新制的。

只是封皮上一个字也没写,不知是什么的名册?

她带着几分迟疑,看了绣寒一眼,便将这名册翻开:一页一张画像,还带着姓名籍贯出身与品性。

“这……”

陆锦惜何等通透的人?

她一下就想起了昨日永宁长公主那一番惊世骇俗的话,哪里还能不明白,这竟然是预备着要给她相看夫婿,是本“相亲”的花名册!

心底一时竟有冒冷汗的冲动。

陆锦惜拿着这册子,只觉得像是拿着烫手的山芋,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只能看向绣寒:“长公主的意思……”

“长公主就是想要请您看看,让你挑挑,看看有没有中意的。顺便,也想要问问您……”

这名册是什么来头,绣寒当然最清楚不过,只是在回答陆锦惜的时候,话语竟然变得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陆锦惜顿时有些惊讶:“问问我什么?”

绣寒莫名心虚。

事情,还要从今早说起。

送走顾大公子之后,永宁长公主一想起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语,就气得不行。直到用过了午饭,心绪才稍稍平复。

她自然不会任由顾觉非胡作非为。

所以,她重新翻开了那花名册,想要自己找看找看。

谁想到,每翻开一页,先前顾觉非奚落人的话语,都会在她脑海中响起。

原本名册上也都是王公大臣,或者贵族公子。

永宁长公主觉得他们还不错,可一旦想起顾觉非,对比就出现了:她竟然觉得看哪里哪里不好,不是长得不好看,就是学识修养不丰富,或者品性不够端正,家境出身有问题……

总而言之,一旦有了顾觉非这么一个备选,其余人竟都黯然失色!

他是故意将自己竖成了标杆。

如此以来,但凡永宁长公主看见一个人,总要不自觉地与顾觉非做对比,于是千般万般的问题就出现了。

凭他们,又怎么跟顾觉非斗?

翻了半天之后,永宁长公主竟愣是没找到一个看得顺眼的,差点就给气出病来,大骂顾觉非用心歹毒,狡诈狡猾。

一时间,便陷入了困境。

只是永宁长公主也不是会任由顾觉非胡作非为的废物,既然她挑选不出来,干脆早些将名册送到陆锦惜这里,让她自己相看。

正所谓是“先下手为强”。

一旦陆锦惜看谁看对眼了,即便他顾觉非千好万好,也不可能再入她眼。如此,所有麻烦便都迎刃而解。

顾觉非?

当然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所以,才有绣寒此刻前来,将名册送到陆锦惜的手上。

此刻绣寒脑子里其实有些乱,她有些小心地看了陆锦惜一眼,想起了永宁长公主吩咐询问的话,有些紧张起来。

“回夫人的话,长公主要奴婢问问:您翻过这名册,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

她都没仔细看过,只是随意翻了几页啊。

陆锦惜微微有些诧异,看了绣寒一眼,只觉得她面色古怪,却也不好多问。

当下,她只将花名册,又翻过了几页。

各层级的人都有,要么没娶,要么死过老婆;长相似乎都还可以,品性似乎也还端正,家境出身都还将就……

千人一面。

媒婆说媒的册子,想必也就是这样了。

她在上面居然还看见了卫家的二公子卫倨,更后头还有个方少行……

嘴角微微一抽,陆锦惜慢慢地合上了册子。

绣寒正瞧着她。

其实名册上这些人,除了那个方少行让她多看了两眼外,其余的都不大提得起兴趣。

毕竟,跟她如今盯上的目标相比,他们都差了天远。

虽则这是永宁长公主一番心意,可陆锦惜其实是个浪荡自由的性子。

一则她知道自己贪图新鲜,再好的肉、再嫩的草,追到了嘴边,都是啃两口就扔,感情从来没个定性;

二则她也不想那么早踏入围城,更没找到让她有勇气一起进围城的人。

所以么……

陆锦惜眸光微微一闪,迎着绣寒的注视,慢慢挂上一点腼腆的笑容,一脸为难又尴尬的表情:“这个名册么……还、还行吧。”

第45章 红痣

还、还行吧?

绣寒都听傻眼了。

她也是见识过世面的人了,平日里料理永宁长公主朝堂上一些尔虞我诈之事,话里藏着的话,十句她也能听懂八句,可算是聪慧机敏。

如今陆锦惜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还行”,说得是有多勉强啊!

她想起了永宁长公主在顾觉非影响之下,看这名册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也想起了这件事前前后后的原委,再看看陆锦惜的态度……

一时间,心里竟只有一个与永宁长公主一般无二的想法——

要完。

她注视着陆锦惜,只觉得头上都要冒出冷汗来,怔然半晌,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接什么话。

陆锦惜见她此番反应,只觉在意料之中。

于是微微垂首,似乎不大好意思,像是才明白自己方才说的话很不妥一般,忙道:“瞧我,这一不小心又说错话了。婶母准备的名册,自然没有不好的。我这草草一翻,必定没能看清楚。还请绣寒姑娘去回婶母,就说我回头必好生相看,待过两日登门时再给她回话。”

绣寒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一言难尽起来。

她当然不可能真的忘记那一句“还行吧”,只是陆锦惜话既然这样说,她自然也不会纠缠于先前那句话。

当下只勉强一笑:“那奴婢这便回府,回了永宁长公主。他日您来访,只管差人先来告奴婢,奴婢为您打点一番。”

“那届时便有劳绣寒姑娘了。”

陆锦惜拿着那名册,客客气气的。

绣寒于是道一声“告辞”,这便在丫鬟们的引路之下,退了出去,回长公主府复命去了。

至于永宁长公主会是什么表情……

陆锦惜仔细一番思索,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她随手将名册扔回了桌上,暂时也没细看的意思,只抬首看向屏风后面。

她方才与绣寒说话,也没避着里面。

先前鬼手张已经为薛廷之看诊毕,不过知道陆锦惜在与人说话,所以就站在了后面。直到绣寒走了,他才走了出来。

陆锦惜脸上挂着关切的笑容,上前问道:“怎么没见大公子出来?张大夫看得怎么样?”

鬼手张刚才在后面,其实也把陆锦惜与绣寒的对话听了个清楚,只隐约觉得这一位大将军夫人的秘密其实也不少。

但他毕竟是个外人。

所以他只不动声色瞧了她一眼,回道:“大公子还在里面,他这腿疾,有些麻烦处。”

陆锦惜点了点头:“还请您一论病症。”

“大公子腿疾乃是先天所留,左足脚筋在脚踝一段,因寒气侵袭入体,所以有蜷缩。或许为其母曾在孕中受伤,所以影响到胎儿。”

“若早年延请名医,加以调养,本能好起来。”

鬼手张觉得自己扯起谎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因为对薛廷之的经历了解,又精通医理,即便胡扯都很有道理。

“只是边关苦寒,寒气又侵。加之大公子回到京城之时,年纪已不算小,所以这一段脚筋,已长定了。到今日,已算是痼疾。”

“若要治愈,也是水滴石穿的长久功夫。”

“针灸正位,药浴舒缓,辅以食疗,或恐能一解苦痛……”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便渐渐低了下去,面上也多了一层沉沉的阴云,似乎并不很开心。

薛廷之这腿脚的“痼疾”,他比谁都清楚。

脚筋断了再接,已是他当年医术登峰造极之作,勉强让薛廷之能下地走路。但要彻底与寻常人无异,却难如登天。

这么多年来,他虽没放弃,甚至固执地医治。

可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彻底恢复如初的希望,微乎其微。

鬼手张这一副表情,陆锦惜当然看在眼底。

只是一则她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二则鬼手张医者仁心,寻常人见了这表情,也只当他怜悯病患,叹息神伤罢了。

所以,陆锦惜实在也无法往深了想。

她听出了鬼手张话里隐含的意思,又想起薛廷之方才的表情来,心下也难免复杂几分,只道:“张老大夫医术高明,满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大公子毕竟是大将军留下的血脉,但有一丝治愈的希望,我们也愿尝试。”

“哼,你们愿意尝试,我还不乐意治呢。”

鬼手张先是冷哼了一声,似乎宣泄着对陆锦惜的不满。只是很快,他眼珠子一转,把话头绕了回来。

“不过看着,也实在怪可怜的。我这人就是宅心仁厚,治他却不是看在你们将军府的面儿上。你们也别给自己戴高帽子就是了。”

成吧。

反正他是大夫,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陆锦惜从来能屈能伸,对这点小事当然也不挂怀,只笑容满面恭维道:“您自然是妙手仁心,是我等俗人总以己心度您,往后必定不敢乱说话。您肯治,也算是大公子修来的福气了。”

“这话听着就舒服多了。”

鬼手张那沾着点花白的眉毛,都挑了挑,心里头美滋滋的。

一则陆锦惜这两句恭维,实在是温言软语,叫人听了浑身舒坦;

二则大公子近年在府里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如今陆锦惜竟然能坦然请他来给大公子看诊,还要请他为大公子治病,往后就不用偷偷摸摸,对大公子这病疾必定好事一桩。

两者相加,鬼手张竟觉得看陆锦惜都顺眼了不少。

他在屋里踱了两步,思索了一会儿,便道:“如今我将以针灸辅以外药温养,大公子不便于行,平日里最好还得要人为他推拿腿足,保持经络血脉的畅通。针灸三日一次便可,你们可送大公子来回生堂。但推拿舒经活络之事,却要时常做……”

“这个容易。”

陆锦惜心思敏捷,一下就想出了个妙法。

“此等日常推拿之事,自然交给身边人来做最好。大公子身边也有几个丫鬟小厮,不若辛苦您一遭,回头带他们去回生堂,在您那边长长见识,学学手法。没学成之前,就为您在回生堂打个下手,听您差遣使唤。您看如何?”

“这个……”

鬼手张细细一想,竟找不出比这个更好的法子来了。

他回生堂那边本来就忙,派几个学徒过去伺候大公子,还不知要耽搁多少治病救人的事。

但若是将军府这边派人来,就真是两全其美了。

  如果觉得我本闲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镜小说全集我本闲凉王侯组团当山贼贫僧姜姒虐渣攻略非典型庶女[重生]票房毒药翻身记[金粉世家]重生秀珠[红楼]大盐商[黑客]自由男神不自由[黑客]愤青大神[大汉天子]废后复仇傲慢与偏见(世界公敌),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