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沈奇岚作品我愿生命从容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别哭,唱歌。

跳舞吧,跳吧。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身处香港机场的转机大厅。

抬头望去,眼前的空姐在午餐间隙兴高采烈地八卦着公司高管,她们的眼睫毛刷得好黑好亮,眼影泛光;身边的印度男人正给某个重要的人打着电话,恭敬地约着午餐;坐着轮椅的台湾中年人对着说粤语的工作人员发脾气:“我听不懂你说什么,我听不懂!”隔壁的韩国女人捏着另一个韩国女人的头发,互相比较着发质;两个金发少年打打闹闹,在厅中奔跑,遇到行李箱就熟练地跳开,一圈一圈,不知疲倦。卖皇牌鲜虾面的窗口,服务生一遍一遍重复着同样的话:“先生,是K还是S?”“矿泉水,要一只,还是两只”?

用皮娜的方式凝视世界。

这是所有人最忠实自己的场所,每个人都那么孤独,每个人都那么脆弱,每个人都在舞蹈剧场,出演着生存。

后记/远方的远方

几年前,在我去德国留学前的一个月,遇到了一个长辈。她得知我要去留学,就对我说:“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进去的美术馆和教堂,不要错过任何一片可能遇见的风景,用一切机会学习。”——这可能是最有用的“旅行指南”。

在开始一段长期的旅行之时,任何一本泛泛的、只有餐厅和旅游名胜地址的旅游指南都显得浅薄无用。凡是到过远方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旅行从哪里开始:抬起头、张开眼睛,将手里的指南扔到垃圾箱里去,走在马路上,抓住一个面善的人问路,坐在公园里和身边的人聊天,和当地的人们一同庆祝他们的节日……唯有如此,才可能抵达远方的远方。

一个旅行者必须抛开偏见,打开原来麻木的感官,去感受一座城市的不同。

感受一座城市的气质是一个旅行者的基本功课。去看那些标志性建筑往往是为了证明“到此一游”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那些所谓的地标建筑关系并不大,城市的气质写在了走在街头的人们的脸上。

阅读人的脸是作为旅行者最大的乐趣。看着一座城市的人们的表情,就能判断——这是一个匆匆忙忙不能停下脚步的城市,还是一个连居民都愿意笃悠悠慢慢骑自行车穿越的城市?

在旅行的路上,陌生人的微笑和从容给了我善意和继续前行的理由。他们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就像所有的都市名人都曾是默默擦肩而过的路人。街头默默拉着小提琴的音乐家,说不定就是下一个谭盾。一个已经成名回国的艺术家曾悄悄对我说,从前在巴黎赚钱的旺季是夏天,在名胜为旅人画肖像,尤其是给中东国家一大家子的富豪画肖像,一个夏天就能赚够一年的家用。在欧洲的街头,眼前这个为自己细细画肖像的街头画家,说不定就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梵·高。都市无穷的可能性点亮着人们的希望。

我们这些旅行者正目击着这些绽放中的可能性。旅行久了,就能明白人生何其广阔,不必计较眼前的一时一地。

我曾在一个城市生活,住在街边,已经习惯了每天的噪音。有一次去了海德堡。海德堡好宁静。是山区特有的宁静,森林和大山消去了空气中的噪音,真空一般的安静。窗外的雪一片片落下来。漫天银雪,缓慢而庄严地划过空气。简直就像无限的时间在流逝,而我是永恒的观察者。

在海德堡的两天,我突然发现我的听觉恢复了原来的灵敏。原来多年在街边的生活,早让我的耳朵麻木,对高分贝也充耳不闻。

每一次真正的旅行,都如同此次经历——恢复身上的某种知觉和灵敏,让已经麻木的感官回到最初的好奇状态。这矫正了我们平日用以感知这个世界对几近功利主义的态度。扔去了常见的指南后,步伐终于从容了起来。

在威尼斯,我邂逅了最美的落日。威尼斯是个浸在水里的城市,浪漫极了。在威尼斯散步,经常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这种时刻,根本不必慌张,继续走下去,继续看那开满花朵的窗口,那映着五彩斑斓城市的河流。往前走,转弯再转弯,又是熟悉的街口。某一个傍晚,又一次在城市中心迷路,我就随便跳上一艘公交船,看看它会带我去哪里。

船越开越远,渐渐离开了城市,开向了靠海的港口。就在那里,我目睹了壮丽的亚得里亚海的落日。夕阳在帆船的另外一边缓缓落下,温柔无限地勾勒出了船的金色轮廓。海洋一片金红色,全船的人们都默默看着落日,迎面海风吹来,汽笛声回响在海面上。空气里是海风,是音乐,是爱情,这样的时刻才会在人们的生命中留下印痕。

旅行是为了什么呢?常常有人问。

旅行是为了找到这些能在生命中留下印痕的时刻;是为了去到远方的远方,那里有被遗忘很久的自我;是为了体验那些孤独时刻的美好,去找到生命的从容。

就像那只鸽子的启示:生活的真意就在从容的啄食过程里。我愿生命从容。

一些感谢的话

谢谢你翻到了这一页。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从容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本书要感谢很多人。

本书大部分图片由作者本人拍摄。涉及艺术家的部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美术馆提供。特别感谢 Jochen Viehoff 博士提供了他所拍摄的 皮娜·鲍什的剧照。感谢艺术家Nancy张小溪为我创作的肖像插画。

能形成这本书《我愿生命从容》,要谢谢陈健,她的督促让我开始记录旅行;谢谢一直督促我的金阙、冯蘅、张迎、朱欣慧和杨小果;尤其感谢在艺术写作给我鼓励的龚彦和令狐磊;谢谢出版人崔佳的支持;特别谢谢编辑李格、孟丽娜,以无限的耐心和极为专业的态度照顾好这本书。遇到他们,太幸运了。

能在生命中走过这些地方,要谢谢Heinrich Geiger博士,他深刻地影响了我在德国的足迹;特别谢谢Anja Luepcken ,Sebastian Schettler , Stafanie Bussmann, 他们在我的生命中已经如同亲人。他们教会了我, 以永恒的善意和耐心对待对万事万物。遇到他们,太幸运了。

感谢我的家人,给我任性的自由,让我安心地在路上,看和写这个世界。

遇见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我觉得,太幸运了。谢谢你。

  如果觉得我愿生命从容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沈奇岚小说全集我愿生命从容,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