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王跃文作品亡魂鸟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维娜蹲了下来,兴奋得脸飞红云。鱼在地上跳得老高,泥土四溅。郑秋轮说:”是条青鱼。这么大的青鱼,可难得啊。青草鲤鲢,青鱼是北湖最好的鱼。”

维娜抹抹脸上的泥,说:”我分不清什么是什么鱼。”

郑秋轮说:”你看,青鱼的头小,身子长而圆,铁灰色的,泛着蓝光。它吃小鱼和螺蛳,凶猛得很。你看,它都长了牙齿,像猪牙一样。它一般都在深水里,今天能钓到真是运气。你快找根艾蒿秆子,我把它串起来。”

艾蒿长得结实,维娜半天才拨出一根。她突然发现远处有船开过来,慌了,轻声说:”那是水上巡逻的民兵吧?”

郑秋轮抡起拳头,朝鱼头狠狠砸去。鱼便不再动弹了。他飞快地将鱼串起来,说:”别慌。我们慢慢走过后面那个土包,然后就跑,径直往蔡婆婆家跑。”

郑秋轮提着鱼,维娜背着书包,两人若无其事地走着。身后的土包挡住湖面了,两人就跑了起来。维娜跑了几步,就笑个不止。她一笑,就跑不快了。郑秋轮回头望她,又急又觉得好玩。维娜笑得蹲了下来,喘着说:”秋轮你别管我,你跑吧。”

郑秋轮问:”你怎么了?笑什么?”

维娜笑着,苦了脸,说:”你跑吧。”

郑秋轮跑了一阵,见有个茂盛的艾蒿丛,就把鱼往里面一丢,又跑回维娜身边。维娜还蹲在那里笑个不停,脸上红扑扑的,渗着汗珠。忽见不远处的土包上站着几个人,像是刚才船上的民兵。维娜立即就不笑了,轻声说:”一定是发现我们偷鱼了。”

郑秋轮说:”莫慌。他们就是过来搜,也搜不到的。你看书吧。”

土包上那几个人,站在那里,四处张望一会儿,往回走了。维娜说:”我们走吧。”

郑秋轮说:”等等吧,怕他们杀回马枪。”

果然,没隔几分钟,就有人探头探脑从土包上站了起来。维娜说:”秋轮你真狡猾。”

郑秋轮笑道:”不,是机智。”

两人再坐了会儿,看来没事了,才起身往回走。郑秋轮从艾蒿丛里取出鱼来提着,见鱼还在活蹦乱跳的。”这鱼真厉害,刚才只是把它打晕了。”郑秋轮说。

”蔡婆婆。”郑秋轮叫道。

没人答应。维娜也叫了声,还是没人答应。门是敞着的,两人就进去了。郑秋轮说:”没事的,我们只管自己动手就行了。蔡婆婆出门,从不关门的。要是天气好,她就会到村里去走走,随便走到哪里,人家都会喊她吃饭。老人家,人缘好。”

两人将青鱼洗干净了,放在木盆里养着。郑秋轮说:”休息会儿,看蔡婆婆回来不。猪吃叫,鱼吃跳,煮的时候再杀鱼。”

”你好像什么都懂。”维娜望着郑秋轮,笑得眼珠子水汪汪的。

郑秋轮又问道:”你那会儿笑什么?幸好不是革命战争年代。”

维娜红了脸,说:”我不告诉你。”

郑秋轮偏想知道,说:”我就要你说。笑什么?你快告诉我。”

维娜低着头,说:”我不想告诉你。”

郑秋轮抓住维娜的肩头,说:”真的,你告诉我吧,你笑什么?”

维娜头埋得更低了,手指指胸脯说:”跑起来,我这里抖得好痛。”

郑秋轮双手颤了一下,就把维娜搂进怀里。维娜轻声说:”亲我吧。”郑秋轮咬着维娜的嘴唇,使劲吮了起来。维娜的手又烫又发颤,抓着郑秋轮的手,往自己胸脯上引。她喘着气,说:”亲我这里吧。”郑秋轮吃了一惊,抬头望着维娜。维娜双眼闭着,额上满是细细的汗珠儿。他的手慢慢伸进维娜怀里,轻轻揉着捏着。”亲吧,亲吧。”维娜呻吟着。郑秋轮将头深深埋进维娜的怀里,拱着磨着。维娜哼着哈着,就将衣扣儿解开了。郑秋轮衔着圆润的乳头,感觉北湖的滔天巨浪汹涌而来。

两人抱着亲着,大汗淋漓,唇焦口躁。维娜叫着:”水,水,我喉咙着火了。”

郑秋轮放下维娜,找了个饭碗,舀了碗水来。维娜已扣好了衣服,坐在那里理着头发。她不敢抬头望他,低头接过水,咕咙咕咙喝了下去。郑秋轮手足无措,抓耳挠腮的。

”鱼怎么做?”维娜低声问。

郑秋轮说:”我也不会做菜。随便做吧,煮熟就行了。屋外有紫苏,我们去扯点来。”

茅屋外长满了野紫苏,紫红色的,叶子又肉又嫩。扯着闻闻,香得人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维娜喜欢闻紫苏的香味,扯了很多。郑秋轮说:”够了够了,只是佐料,哪要那么多?”

青鱼猛得很,开了膛,身子还在蹦着。郑秋轮和维娜都是没做过家务活的,斫好的鱼,大一砣,小一砣。两人都笑了。郑秋轮说:”管它哩,熟了就行。”

清水煮鱼,一会儿就熟了。满满一大锅。放了些盐和紫苏,尝了尝,鲜美得很。也没有做饭,两人就光吃鱼。

维娜说:”我长到快十七岁了,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

郑秋轮却有些可惜,说:”好好的鱼,让我俩厨艺糟蹋了。”

维娜说:”你不懂。今天不光是鱼好啊。”

郑秋轮就憨憨地笑了。鱼太大了,十个人都吃不完。天慢慢黑下来了,蔡婆婆却还没有回来。郑秋轮忽然想起他的那些朋友了,说:”维娜,我们给蔡婆婆留些,剩下的带给李龙他们吃去。我们也好些天不去他们那里玩了。”

维娜听了很高兴,说:”好啊,我们马上去吧。”

环北湖有好几个知青农场,还连着外省的知青农场。郑秋轮经常带着维娜到各个农场去转,那里有他的朋友,都是些和他同类型的人。有时甚至外省的知青农场也有朋友请他过去玩。他有一辆破旧自行车,骑着哐当哐当响,老远就能听见。每次都是匆匆吃过晚饭,郑秋轮用自行车驮着维娜,吱吱嘎嘎往别的农场去。朋友们见面也不怎么寒喧,也不开玩笑,总一本正经地讨论天下大事。这些朋友并不多,每处三四个、五六个。他们很少坐在宿舍里,多是沿着北湖瞎走。夜黑风高,湖水啪啪作响。

郑秋轮那些朋友,维娜最喜欢的是梦泽农场的李龙。他个子也高,长得白白的,口才很好。却非常害羞,见了维娜就脸红。李龙同郑秋轮也最谈得来。梦泽农场离北湖农场最近,郑秋轮常带着维娜去那里玩。有时聊得太晚了,或是天气太恶劣了,郑秋轮就去李龙那里搭铺,维娜就被李龙送到女宿舍去睡。他们也只能稍微睡睡,天刚毛毛亮,就得起来赶路。他们不敢误了第二天的工。

郑秋轮让维娜在蔡婆婆家等着,他回宿舍骑来单车,带了个提桶来。给蔡婆婆留了一大碗鱼,还剩下大半提桶。两人刚要出门,听得蔡婆婆在门外喊道:”小郑吗?”

郑秋轮忙说:”蔡婆婆,你真是活神仙啊。”

蔡婆婆笑道:”我老远就闻到紫苏香了。不是小郑,哪个到我这里来煮鱼吃?”

维娜说:”我们给您老留了一大碗。是青鱼哩。”

”青鱼?真有福气。青鱼是鱼怪哩。”蔡婆婆说。

郑秋轮说:”鱼用大碗盛着,放在锅里。我们走了。”

出了门,维娜问:”蔡婆婆说青鱼是鱼怪,什么意思?”

郑秋轮说:”这里渔民把青鱼说得很神秘。他们说的鱼怪,大概就是说精灵、幽灵吧。青鱼很狡猾,很难钓得着,又生活在深水里,他们就觉得怪吧。北湖流传着很多关于青鱼的故事。”

维娜说:”蔡婆婆真像神仙,精得很。”

郑秋轮说:”眼瞎的人,耳朵和鼻子都格外灵。”

路坑坑洼洼的,单车更加响得厉害。维娜一手搂着郑秋轮的腰,一手扶着提桶。只一会儿,手就酸痛了。便不停地下车换手。

郑秋轮大声喊道:”你说教我英语,就开始吧。”

”怎么个教法?”维娜问。

郑秋轮笑道:”随便说吧。请维老师放心,我的英语不是太差,只是口语不行。”

两人就用英语会话,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快活死了。郑秋轮发音不太准,维娜老笑话他。郑秋轮说:”你笑什么?我可是虚心求教啊。”

赶到梦泽农场,维娜早汗透了衣服。维娜在外面等着,郑秋轮独自进农场去叫人。没几分钟,李龙他们就来了。共四五个人,各自都拿着碗筷。还提了瓶酒来。

朋友们席地而坐,喝酒,吃鱼,大声说笑。他们都夸维娜鱼煮得好,太好吃了。维娜就笑,也不多说。鱼早凉了,好在不是冬天。郑秋轮不再吃了,就着李龙的碗喝了几口酒。大家狼吞虎咽,半提桶鱼,吃了个精光。

”秋轮,听说最近破获了个反革命组织,叫梅花党。你听说了吗?”李龙问。

郑秋轮摇头道:”没听说。”

李龙说:”我们这里传得很怕人,说是梅花党已经发展到几万人了,每个党员的脚掌上都烙了梅花印。听说别的农场上面来了人,将知青集中起来,一个一个检查脚掌。”

郑秋轮说:”这就传得有些玄了。”

知青们很喜欢悄悄传播这些消息,享受着惊险刺激的快感。生活太沉闷了吧。有的人就因为传播这些小道消息倒了霉,轻的挨批斗,重的坐了牢。当然也有人一边享受着谣言的刺激,一边又去打了小报告,就交了好运,甚至发达了。

郑秋轮说:”李龙,我们不要传这些。真真假假,说不清。这是个将告密视为高贵品质的年代,只不过将告密作了修辞上的处理,叫做检举揭发。我们朋友间随便说说,不小心说出去了,让人一检举,就麻烦了。”

李龙不好意思了,说:”秋轮,我听你的。”

郑秋轮说:”谁是革命,谁是反革命,有时候真说不清。我们还是扎扎实实研究些问题吧。”

今晚同往常一样,也是郑秋轮和李龙两人对谈,其他朋友只是插插话。维娜支着听下巴听,像个听话的小学生。秋风掠过北湖平原,吹折了干枯的艾蒿杆子,剥剥的响。湖水的清冷随风而来,带着丝丝寒意。

第五章 维娜与陆陀

维娜独自坐在紫蓝包厢里,随意翻阅着报纸。她约了陆陀,正在等他。今天的《荆都晚报》上正好有陆陀的一篇小文章,叫《看不懂的新闻》。维娜仔细看完,心想这样的文章居然也能发表。也许时代真是不一样了。

曾经看过一条电视新闻,总萦绕脑际,挥之不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不幸逝世,叙国万民悲痛。国会议员们在会场里顿足擂胸,涕泪泗流。奇怪的是,这条新闻是在通常播放国内重要新闻的时段播出的,那叙利亚人民悲痛欲绝的场面持续了令人费解的时间长度。这种场面,中国人见了肯定似曾相识。

我不了解叙利亚,也不知阿萨德有如何伟大,这篇小文也绝无干涉别国内政的意思。只是凭着老百姓的一点平常见识,随便说说,当不得真。阿萨德是74年坐上叙利亚总统宝座的,主政长达27年。依我陋识,但凡国家元首叫总统的,大概是民主政体。而一个国家的民主机制,可以将一位总统一选上去就是27年,直到驾崩才任期届满,就耐人寻味了。中外历史上,能够安坐金銮殿27年的皇帝都并不太多,他们得熬好多年的阳寿才轮到继位。也许阿萨德有着齐天恩威,国会马上化悲痛为力量,及时修改了宪法,将总统任职年龄降到了34岁,为的是让阿萨德的儿子巴沙尔继任总统。民主机制居然又可以维护世袭,更是咄咄怪事了。依我臆测,叙利亚的民众肯定会衷心拥护巴沙尔的。据说反对者只有阿萨德的一位弟弟,因为这位准皇叔想像中国的朱棣一样,做叙利亚的明成祖。我敢如此妄揣,同样也是凭着中国老百姓的见识或者经验。中国百姓是很能认同正统的。何谓正统?一个皇帝,凭着他的百万雄师杀掉几百万个头颅而坐稳江山,尔后又洗掉万民的脑子之后,这个皇帝及其后裔,就是正统了。

外国的事,我想说说也都无妨吧。可有关阿萨德的新闻,在我们的媒体看来居然如此重要,我就不懂了。在中国人的常识中,新闻可不是随便出笼的,关乎导向大事。

我想叙利亚的总统任期,每届不会是27年吧,只怕也是三五年选举一次。我就真佩服叙利亚那些专业的选举操作人士了,他们大概比我们那种操纵股市的大庄家高明多了,能保证盘盘稳操胜券,红利多多。

选举的学问太深奥了,世界还有很多民主进程尚不太快的国家,他们真该组团去叙利亚取取经才是正理。过去常听到一种对西方国家的批评,说他们披着民主的外衣云云,我总是弄不明白。惯看世界政治风云之后,才知道民主果然是可以当衣服穿的。

维娜读着陆陀的文章,越发怀念郑秋轮了。郑秋轮就是这么个人,满脑子天下大事。现在想起来,当时的郑秋轮才十九岁哪,本来还是个孩子。可是他却是真正的心忧天下,也并不显得幼稚,更没有一丝故作姿态的样子。想想现在十九岁的男孩子在干什么?还在为了要一双名牌波鞋同妈妈耍脾气哩!

听得敲门,知道是陆陀来了。维娜应道:”请进。”陆陀就让服务小姐引了进来。

”正在看你的文章哩。”维娜说。

陆陀笑道:”一点儿感想。”

维娜说:”你的这些感想,别人可不敢想啊。我说老陆,你还是藏点锋吧。当年郑秋轮也是你这个性子,我很欣赏他。我甚至想像他要是哪天不幸了,我会亲手掩埋他的遗体。唉!真是傻!要是现在,他仍在我身旁,我会用自己的生命护着他,绝不会让他失去半根毫毛。我宁愿自己死一百次,也要让他好好活着。生命太宝贵了。”

”维娜,我很敬重你说的这位郑秋轮。他大概就是现在说的思想史上走失的那一代吧。他们凭着自己的率真,热爱着祖国,却往往横遭不幸。”陆陀感叹道。

维娜忍不住哭了起来,说:”是的,秋轮完全是颗赤子之心啊。我生怕有人将他检举了。我明明知道,他满腔救苦救难的情怀,可他的思想都是离经叛道的。他怀疑一切,挑战一切。可是他似乎并不知道活生生的对手在哪里,常常仰首怅望浩渺的夜空。我们漫步在秋夜的荒原,他多次吟哦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维娜,你说得我鼻腔都发酸了。那个年代过去的时间并不长,却让人们忘记了。我们应该咒诅那个年代,却不能遗忘。”陆陀说。

维娜说:”我是不会忘记的,太铭心刻骨了。我记得读了《悲惨世界》,脑子里的环境印象总是黄昏、黑夜、下水道,感觉冉·阿让总是在那样的氛围里活动。我现在回忆那段知青生活,印象中便总是黑夜、荒原、寒风、孤星。我们就那么顶着寥落寒星,在北风猎猎的荒原上,彻夜奔走。芦苇已经收割完了,我们脚下便是广袤无边的荒原。我们都穿得单薄,空荡荡的裤管被吹得啪啪作响。”

陆陀长叹一声,说:”维娜,你走得开吗?不如我们出去走走吧。老关在这里,太闷了。”

”去哪里?”维娜问。

陆陀说:”随你吧。”

维娜想了想,说:”不如去河边走走吧。那里风凉,吹着舒服。”

维娜将车直接开到河滩上,那是一辆蓝色宝马轿车。两人紧沿着河滩走,踩着松软的沙土。风生袖底,月在江心。对岸黑魆魆的荆山,衬在暗青色的天光里,梦幻而神秘。见着一块大石头,正好两人可坐。陆陀说:”坐坐吧。”他让维娜先坐好了,自己才坐了下来。风过浪激,如珮如环。

维娜望着江面出神。夜行船鸣着汽笛,缓缓而过,激起浪头,哗然有声。维娜继续说着她同郑秋轮的故事。她今天心情格外沉重,说得断断续续,颠三倒四。

陆陀说:”维娜,你心里不舒服,就不说了吧。”

维娜说:”百姓的生命从来没有那么轻贱过,脆弱过,让人轻轻一捏,就没了。”

陆陀叹道:”早就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真的站起来了吗?”

维娜说:”老陆,你又说这种话了。我说,你还是收敛些吧。真的,我不想你也做郑秋轮。”

陆陀便有些感动,却不知说什么。他突然想起自己每夜的梦,不禁问道:”维娜,你爱做梦吗?”

”谁不做梦呢?”维娜觉得他问得有些奇怪。

陆陀知道自己问了傻话,便笑笑,搪塞过去了。他不能告诉维娜,他夜夜梦见她。她会觉得他幼稚,玩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可是,她真的夜夜都在他梦里啊。最近弟弟和妹妹常去看他,很关心他的样子。有次他回到家里,妹妹正同表姐在里屋悄悄说话。听见他回来了,妹妹忙从里屋钻了出来,神色有些慌张。陆陀快四十岁了,弟弟和妹妹都在等着他发疯的消息吧。他自己也疑神疑鬼,以为夜夜怪梦,必有缘由。

维娜不说走,陆陀是不会说走的。他愿意这么陪着她坐着。多好的女人!她不说话,他也就不吱声,也许她这会儿需要这份宁静。

静坐了好久,维娜抬头看看天,又低下头去,说:”太晚了,我们回去吧。”

不料车子一掉头,轮子陷住了。沙滩太松软了,车轮进退几下,越陷越深,怎么也动不了。维娜下车一看,很是懊恼:”怎么办呢?这么晚了,去叫谁?”

陆陀猜维娜顾忌的并不是没人可叫,而是叫了人来太尴尬了。他便说:”你回去休息,我留下来替你守车。明天清早你再叫人来想办法。”

维娜一笑,说:”你倒是很英雄气慨。我能让你一个留在这里吗?不如这样,我俩就在车上呆一个晚上算了。不知你不回去行吗?”

两人就呆在车上,把坐椅放平了,躺着。过会儿,维娜突然想起,说:”车上正好放着一床被子,原是放在银杏居休息用的,这会儿天暖了,觉得厚了,要带回家去的。”

被子一盖上,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就跟睡在床上似的。陆陀本来就是爱失眠的人,今晚肯定通宵合不了眼了。果然一个晚上眼睛眨都没眨一下。维娜像是睡得很沉,翻了一下身,手滑了过来,搭在他胸口上。他平时失眠,就总是翻来覆去的。可他怕吵醒了维娜,动都不敢动。

后半夜,下起了大雨。陆陀喜欢听雨,最爱的是大白天听雨高卧。睡在车里,听夜雨潇潇,却是平生头一次经历。怕闷了气,车窗微微开着一线,雨声便格外暴烈。维娜的手就那么搭在他胸口上。

突然吹进一阵冷风,维娜的头就往陆陀这边挤了过来。陆陀以为她醒了,就势变换了睡姿,脸朝着她侧躺着。维娜却一动不动,呼吸柔和地吹在他的脸上。陆陀望着这张漂亮而白净的脸,有股凉凉的东西顺着背脊往上冲。不知怎么就想流泪。

第六章 维娜与郭浩然

年底,维娜和郑秋轮恋爱已有四个多月了。他们的恋爱似乎并没有多少浪漫色彩,多是在黑夜的荒原上奔走。他们却很快活。日子过得非常快,可是咀嚼起来,他们就像已经相爱了好几个世纪。他们是用一次一次的心跳计算时间的。

有一天,团部文书小罗来找维娜,说是团政委让她去一下。正是下午快出工的时候,维娜说:”就要出工了。”

小罗说:”政委找你,又不算你旷工。”

政委姓郭,叫郭浩然。维娜只在全场大会上,远远的看见他坐在主席台上讲过话,连他长得什么样子,都没有看真切过。记得第一次听他作报告,就听他在会上痛说自己的苦难家史。他说自己出身在荆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受尽地主剥削。他父亲两兄妹,爷爷养不活他们,就把妹妹,也就是郭浩然的姑妈送到孤儿院去了。那个孤儿院,是教会办的育婴堂,那些勾鼻子蓝眼睛的传教士都是美国特务。他姑妈在育婴堂长大后,传教士就强迫她信了天主教,用封建迷信毒害她。快解放的时候,传教士就把她强行带走了,不知是死是活。”美帝国主义的手上沾满了我郭家的鲜血!”维娜记得郭浩然说这句话时,黑黑的脸胀成了紫红色。

听说郭政委找她,维娜说不清为什么就有些害怕。知青们都有些怕场里的领导。她躲也躲不掉,只好跟着小罗去了团部办公室。那是栋三屋楼的办公楼,郭政委的办公室在二楼。维娜进去的时候,郭政委正在看报,脚抬在桌子上,人使劲往后靠。小罗说声政委小维来了,他才放下报纸。

”啊,维娜,坐吧,我想找你谈谈。”领导随便都可以找下面人谈谈的,这很正常。

维娜便坐下来,等待郭政委的谈话。他的办公室升着木炭火,很暖和。木炭那特有的气味,维娜已是久违了。她们宿舍里没有火,休息时怕冷就坐在被窝里。政委笑咪咪地打量着她,半天没有说话。维娜心里怦怦直跳。郭浩然穿着蓝色中山装,外面披着军大衣。看上去四十岁左右。他的头上和军大衣上都落着灰。烤木炭火都会这样的。农场里的人都叫她小维,郭浩然却直接叫她的名字维娜。她听着就有些别扭。平日只有郑秋轮叫她名字,她听惯了,维娜二字在她感觉中似乎就成了爱称了。

”冷不冷?”郭浩然问了声,就拿火钳加了几块木炭。炭灰便扬起来,维娜忍不住捂了鼻子。

郭浩然坐下来同她谈话,问:”干活累不累?习惯不习惯?学习怎么样?都看些什么书?食堂伙食怎么样?”也就是常说的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实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维娜几个字就回答了。

郭浩然笑道:”维娜还很害羞嘛!你对我们团领导有什么意见,包括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嘛。”

维娜听他这话,觉得莫名其妙。她天天在地里干活,连团领导人影子都见不着,提什么意见?只道:”没意见哩。”

三个多小时,都是郭浩然一个人在说话。维娜觉得这个人还挺能说的,开口就是一套一套的政治理论。他说的东西维娜听着没兴趣,可他能不断地说,一口气都不歇,还真要功夫。

谈话快结束的时候,郭浩然才清了清嗓子说:”维娜,团里研究,要调你到团部办公室来。今天我找你谈谈,就是最后考察一下。”

维娜听着简直是半空中一雷,好久摸不着头脑。她嘴张了半天,才说:”团部办公室是干什么事的?我又不懂。”

郭浩然严肃地说:”你来了就知道了。你是高中生,什么事不说说就会了?这是对你的关心,有利于你的进步啊!”

团领导决定了的事,是不容个人考虑的。晚上,维娜邀郑秋轮散步,把这事告诉了他。

郑秋轮低头走了好一会儿,说:”由你自己决定吧。”

维娜叹道:”没什么决定不决定的,团里领导定了,我还能说什么?”

郑秋轮说:”去也行,比下地干活轻松些。”

维娜说:”我并不想去,我又不是个怕吃苦的人。”

郑秋轮冷冷一笑,说:”随处都是荒唐。一边说劳动是无尚光荣的,一边又让犯人劳动改造。按这个逻辑,新岸农场的那些犯人,都是些无尚光荣的人。反过来说,我们这些知青又都是犯人了。”

维娜说:”你怎么了?谁有心思听你说笑?我是不想去办公室,都有些六神无主了,想同你说说,你只开玩笑。”

维娜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的确很不情愿去团部办公室。可这却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好差事。维娜便更加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她们宿舍的女伴们都不理她了。她们有时会故意当着她的面,说些风凉话,那意思,要么说她有家庭背景,要么说她以色相取悦领导。维娜听着很委屈,心想自己爸爸正在林场里服苦役啊,什么家庭背景?她们总把话隔着一层说,听着不是明说她,其实就是说她。她觉得好冤,却没法同她们争辩。

维娜去了办公室几天,就无聊极了。没什么事,每天清早,给各位团领导打了开水,接下来就是闲坐,看报纸。她的办公室在郭浩然隔壁,有三张桌子,成天就她一个人坐在那里。文书小罗平时不坐办公室,他是不脱产的。只有四种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参考消息》和《荆都日报》,一会儿就看完了。《红旗》杂志很难见到面,都是几位团领导轮流着看。他们把看《红旗》当作政治待遇和政治修养。闲坐着也不好,维娜就把报纸翻来复去看。郭浩然时不时进来转一圈,说维娜正学习哪!接着就会说些最近报纸上的重要文章和最新精神。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三四十分钟。太漫长了。每次他一进来,维娜的心脏就像往上提了起来,直要等他走了,它才回落到原来位置。她这才明白,郭浩然的口才为什么那么好。他平时口若悬河,不过就是背报纸。

维娜现在很向往下地干活。来去都可以和郑秋轮同路,干活时还可以远远的望着他。如今天天木头一样坐着,还要硬着头皮听郭浩然的高谈阔论。维娜透过办公室窗户,望着农场的田垄。这时候,油菜长得尺多高了,甘蔗到了收获季节。知青们先是天天下油菜地锄草,然后就天天砍甘蔗。天气少有几天晴朗的,多半是寒雨纷纷,要么就是黑云低低压着田垄。砍甘蔗很辛苦,郑秋轮的脸上、手上都划破了,一道道血印子。

晚饭后散步,或往别的农场玩,维娜一路上总在郑秋轮面前抱怨,说不想留在办公室。郑秋轮也没办法,只好听着她诉苦,陪着她笑。他很能容忍维娜的小性子。这位十九岁的男孩,往维娜眼前一站,分明是条伟岸的汉子。

烤着火天天坐着,人就疲疲沓沓了,总想打瞌睡。有天下午,维娜看着报纸,忍不住眼皮就打架了。不觉间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突然感觉有人摸她的头,一下吓醒了。见是郭浩然,她马上站了起来。郭浩然笑嘻嘻的,说:”你注意别感冒了,这么睡最易着凉了。”维娜只是红着脸,站着,一句话都没说。直等郭浩然在她对面坐下了,她才坐了下来。

  如果觉得亡魂鸟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王跃文小说全集有人骗你亡魂鸟一本书读懂中国官场:官人官事梅次的故事朝夕之间西州月苍黄官场春秋国画王跃文作品精选大清相国,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