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吴蔚作品宋江山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宋江山》作者:吴蔚

第1章 回首望云中——宋与辽(1)

  第一编 金瓯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一个朝代。它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这种统一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终宋一朝,天下始终存在着多个政权并立的状况,外患最强烈。

  宋朝也是中国帝制王朝时代中经济最发达、商业最兴旺、文化最繁荣的时代。然而这样一个辉煌的朝代,有着邻国无可比拟的国力、经济和文明,也有兵力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可是在一系列的战事中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先后在与辽、西夏、金、蒙古的战争中败北。并且这种毫无主动权的局面终宋一朝都未有任何改变,北南两宋始终处在外族的危胁之中。

  恰恰也是在这个“富而不强”的朝代,爆发出最昂扬的民族意识,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与壮烈。

  本书分为《金瓯缺》和《偏安恨》上下两编,共四章,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线索,分别讲述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以及南宋与金、南宋与元之间的战和交锋岁月,力求从大历史的视角来叙说宋朝与周围多个并立政权的复杂关系。

  本书选择的人物,都是风云变幻中的人物,因此这其中的人物有两层内容:一是人物本人的血肉命运;二是人物透视的视角,折射出大时代的风云。因而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历史风云人物的书,也是一本两宋时局的书,着重讲述了两宋的外患。所谓弱国无外交,外患从来就是起自内忧,本书也涉及到宋朝自建国到灭亡的内政,涵盖了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林林总总的人物。

  历史,从来就不该被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在中国的历史上,宋朝与唐朝并称“唐宋”,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唐朝连同宋朝是相继于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帝国时期。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宋朝不但没有唐朝“天可汗”的极盛武功,甚至都没有完成江山的统一,当时天下呈现出多个政权并立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金瓯缺”。

  金瓯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常用来比喻国土。语出南北朝时的梁武帝,他曾说:“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书·卷三十八·朱异传》)

  终宋一世,多政权并立的复杂局面始终存在。在宋朝的历史时期,中国南有大理,西有西夏(党项),北有辽(契丹)、金(女真),以及后来的元(蒙古),多政权并立的复杂局面一直贯穿着整个宋朝,由此造成中原始终处在外族的威胁之中,外患最强烈。

  事实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在西部和北方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原与游牧民族的交锋贯穿了中国的千年历史,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正因为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世世代代的悲剧,才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美好愿望。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宋·叶梦得《水调歌头》

  词中提到的“云中”指云中郡。秦汉时,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因西汉名将李广在此抗击匈奴而闻名;北魏时,云中郡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唐朝时,云中郡即云州,治定襄,后改云中(今山西大同),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五代时,包括两大军事重镇的幽州(今北京)和云州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影响了之后中国四百年的格局。

  本章实质讲述的是北宋与契丹辽政权的对峙。“燕云十六州”一度是宋辽双方争夺的焦点,从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便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然而终宋一世,“燕云十六州”始终可望而不可及,是北方烟尘中的梦想。一直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部将徐达率军攻占元朝京师大都(北京),“燕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汉民族手中。

  1.赵匡胤的梦想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是中国人传统的新年,后周君臣为此大肆庆贺,京师开封城中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却似乎没有受到节日的感染,他站在庭院中,将深沉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北方,若有所思。

  后周时,殿前都点检为殿前司统兵官,为禁军最高统帅,其下设有殿前司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等。实际上,此时的赵匡胤掌握了后周的绝大部分兵权,已经是中原最有权势的人。而新年的这一天,对于赵匡胤而言,非同寻常,绝不简单。他虽然脱下了铠甲,但依旧是一身戎装打扮,左手习惯性地扶在腰间的长剑上。他的心腹谋士赵普就站在他的身后,露出与他一样深沉的目光。赵普是赵匡胤的布衣之交,他心中非常清楚,赵匡胤此刻想到的既有眼前的中原,也有遥远北方的契丹。

  二人就这样沉默地伫立在寒风中,外表强作平静,内心其实波涛汹涌。

  经过长久的沉默后,赵匡胤终于开口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快到了么?”赵普抬头望了一眼天空,又将目光投向地上。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在冬日苍白无力的阳光下,二人的身形在地上投射出小小的影子。赵普微微迟疑着,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时间和行程,这才回答说:“应该到了。我事先交待过了,既然是边关急报,不必先送到点检这里,而是直接送到宫中,说不定此时已经到了小皇帝手中了。”赵匡胤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叹息声中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刹那间,点点滴滴的往事一齐浮上心头,他顿时陷入了绵绵不尽的回忆中。

  此时,后周世宗柴荣病死还不到半年,新即位的皇帝后周恭帝柴宗训(柴荣之子)还不满七岁,年纪幼小,无力主政,摄政的符太后(后周恭帝生母,符彦卿之女,符彦卿另一女嫁赵匡胤弟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也是普通的妇道人家,没有政治头脑和主见。在国无长君的情况下,一些有野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何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中原藩镇割据,互相攻伐;唐朝灭亡后,朝代更迭不休,自后梁太祖朱温开始,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再到后周,已经有五代了,而总共才五十三年时间,可见前几个朝代之短促。这几个朝代皇帝的即位,多数是靠拥有重兵夺得,君权神授的观念早已经淡薄,谁手中握有重兵,谁就有可能实现野心。对于后周而言,之前四代短暂的命运也将要再一次降临到它头上,因为刚好赵匡胤就处在握有重兵的位置上,而且他与心腹智囊们在心中反复盘算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赵匡胤(927~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因其祖先几代人在河北藩镇为官,唐朝时河北藩镇首领不少是沙陀族(原名处月,也作朱邪,为西突厥别部)人,因此传说赵匡胤有沙陀族血统。

  赵匡胤青年从军,最早投在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效力,因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后来郭威称帝,为后周开国皇帝,史称后周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后周的过程中有功,受到郭威提拔,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后无子,由养子晋王郭荣(原姓柴,郭威妻兄柴守礼之子,郭威内侄)继位,是为周世宗,历史上一般称他为柴荣。柴荣刚刚即位,北汉国主刘旻勾结辽国契丹,大举入侵中原。柴荣当时只有三十三岁,年青气盛,决定御驾亲征。而在这之前,柴荣从来没有打过仗,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军事才能,因而群臣都反对皇帝亲征,以宰相冯道为首,力劝皇帝不可轻动。柴荣却是血气方刚,坚持要亲自带兵出征,赵匡胤也在这次出征的队伍中。

  当时,后周军驻扎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东北,北汉军驻扎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南,北汉兵多,后周兵少,加上带兵的柴荣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后周将士底气不足,心中都有些忐忑。北汉国主刘旻很好地把握了时机,立即挥师进攻。交战不久,后周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见敌方人多,心生胆怯,竟然率领骑兵逃跑,后周右军由此溃败,一千多步兵因无马不及逃走,解甲投降了北汉。

  柴荣见情况危急,披甲上马,亲自率领禁军冒矢石督战。赵匡胤当时还只是个普通的禁军将领,见皇帝如此身先士卒,大受触动,说:“皇上这么危险,我们怎能不拼死战斗!”于是率先冲上前去,奋勇杀敌,后周士气由此大振,士兵均以一当百,竭力死战,结果北汉兵在先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反而大败。北汉国主刘旻马不停蹄,昼夜奔驰,逃回了晋阳。之前逃跑的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看到后周军大捷,又都折返回来。柴荣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及将校七十余人,在军中斩首示众,投降北汉的右军步兵也全部被杀。

  当时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军最高统帅,对赵匡胤的英勇善战赞不绝口,柴荣由此擢升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高平一战,不但让天下人从此对柴荣刮目相看,还让赵匡胤也开始崛起于政治的舞台。正是在这一战中,柴荣成为赵匡胤心目中的偶像,他梦想成为柴荣那样的人,不但有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不畏死亡的勇气、邀买人心的手段,还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之后,在一系列的征战中,赵匡胤因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军功卓著,备受后周将士的拥戴。他也由此有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和人马,而石守信、李继勋等九名将领还与赵匡胤结为兄弟,称为“义社十兄弟”,这些人成为他个人实力的中坚。不过,此时的赵匡胤还不敢有任何野心,因为柴荣非同一般的精明。

  柴荣神武雄略,史称“五代第一明君”。他曾经问精通术数的左谏大夫王朴道:“我的寿命大概还有多长?”王朴回答说:“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九·世宗纪》)大概意思是说,皇帝至少还能活三十年时间。柴荣听了大喜过望,说:“如此,我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显然,这是一个志在天下的皇帝。正因为有如此大胸襟、大气概,他才成为同样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心目中的偶像。特别是柴荣善于用人,“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赵匡胤也是属于“畏其明而怀其惠”的其中一个。

  为了实现十年内统一天下的愿望,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决意挥师北上,直取契丹,志在夺回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后周大军云集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一带,旌旗蔽日,场面十分壮观。除了柴荣本人亲自担任主帅外,另一员大将韩通任陆路都部署,赵匡胤则担任水路都部署。

  在后周的强大气势压力下,辽国守卫益津关(今河北霸县境内)、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的将领先后不战而降。之后,辽莫州(今河北任丘北)、瀛州(今河北河间)两州也投降了后周。这样,瓦桥关以南之地便为后周所有,后周大军未发一箭、未损一卒,便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三州、十七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为五代以来对契丹作战所取得的最大胜利。

  初战告捷后,柴荣无比兴奋,召开了一个大会,宴请诸将,打算激励将士,再接再厉,一举收复幽州(今北京)。

  中原自夏朝出现军队和军事制度以来,作战最早是以车战为主,战车一般由两到四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三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步兵若干人。此时虽然也有独立的步兵部队,但始终只是配合车兵作战。一直到春秋后期,战争异常频繁,车兵地位下降,步兵上升为主要兵种,骑兵开始发展,但马匹在中原仍然相当罕见。直到秦汉时,马政成为国之大政,秦朝制订了《厩苑律》,对马匹的放牧、调教、管理均有规定,汉朝在奖励民间养马的同时,在北边、西边均置苑养马,骑兵这才开始大量使用。但即使如此,中原政权在与游牧民族的争锋中,很少能在野战中取得优势,这是因为游牧民族全民皆兵,长于马背,骑兵是其天生所长。汉朝建国之初,正是北方匈奴冒顿单于崛起之时,不但重新收复了昔日秦朝大将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的河套地区,还对中原汉朝发动了攻击。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战,兵败平城,随即被匈奴围困白登山,达七天之久,最后还是靠谋臣陈平使计,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方得脱困。从此之后,匈奴剽悍的骑兵令汉室闻风畏惧,刘邦自知汉军无法与飘忽来去的匈奴骑兵抗衡,只好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这种“和亲”,实际上就是一种妥协,不但要把汉朝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还得每年送给匈奴许多财物。直到年少有为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国库充盈,已无内忧,刘彻锐意富国强兵,立志改变对匈奴的弱势局面,雄心勃勃地开始训练骑射。汉武帝时期,官马一度达到四十余万匹,为骑兵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汉军在对匈奴的作战中,最终取得优势还是靠兵器上的优势,当时冶炼技术水平大为提高,已经由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尤其是汉军强弩便于远距离攻击,能够有效地遏制匈奴骑兵,这就是为什么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五千步兵抵抗匈奴八万骑兵,达八天之久,几乎每战必胜,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寡敌众的奇迹。这其中除了李陵善于用兵的原因外,主要还是要归功于汉军携带了五十万支箭。因而,汉朝对匈奴的胜利,并非骑兵部队的胜利,而是国力和兵器上的胜利。但后来随着铁器以及冶炼技术慢慢传入游牧民族,中原也逐渐丧失了兵器上的优势。唐朝武功震惊天下,然而在边防作战时,其真正有战斗力的骑兵却大多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不少骁勇善战的将领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如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后来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时,就连号称“功盖一代”的名将郭子仪都认为只有回纥骑兵精锐,才可与“天下无敌”的安禄山叛军(大多为同罗、突厥、蕃、奚、契丹、室韦兵)匹敌,力劝唐肃宗请回纥派援兵。长期以来,中原政权虽然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但对天生精于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却历来有不能企及之处。尤其是自从唐朝失去河西之地(今甘肃一带)、宋朝失去灵州(今宁夏灵武一带)后,中原丧失了重要的马匹来源之地,从此无力建立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在与游牧民族的野战中多处于下风,这种局面一直到明代成祖朱棣大力发展火器部队神机营后才被彻底打破。

  当时辽人听说柴荣兵不血刃而取关南之地时,非常紧张,紧急征调“铁鹞”增援幽州。“铁鹞”为契丹精锐骑兵,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全身披上铁甲,在马上犹自驰突自如,犹如鹞之搏击鸟雀,所以得了“铁鹞”的称号。后周将领不想与契丹精锐兵“铁鹞”直接交锋,均不同意深入。但柴荣正是一腔豪情壮志,听不进去,一意继续北伐。就在后周大军前锋出发之时、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柴荣突然意外病倒,且病情日益沉重,不得不下令大军班师。本来有可能在柴荣手中收复的“燕云十六州”,再次与中原失之臂交。

  就在这次北征时,柴荣偶然在文书囊中发现一块不到三尺长的木牌,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是名将张永德(后周太祖郭威女婿),地位名望很高,柴荣捡到木牌后对其深有疑忌,于是革去了张的军职,让他担任没有兵权的宰相,将殿前都点检一职委任给资历名望尚浅的赵匡胤。可以说,正是这次收复“燕云十六州”未果的北伐,给了赵匡胤兵权在握的机会。

  据宋史名家邓广铭先生考证,木牌上本只有“点检作”三个字,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后周太祖郭威外甥)为争权有意陷害张永德而做。后世史书有意在“点检作”后加上“天子”二字,是为了神化赵匡胤当皇帝为天命所归。

  回到开封后,柴荣一病不起,英年早逝,死时只有三十八岁,在位仅五年半,终于未能实现他当三十年天子的愿望,天下尚未统一,自然也谈不上“养百姓”和“致太平”了。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柴荣是五代中最出名、最有作为的皇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评价非常高,称“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可以说是赞誉有加。

  司马光,字君实,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七岁时已经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了其大旨,于是手不释书,甚至不知道饥渴寒暑。历史上有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孩不小心跌进了大缸中,爬不起来,被水淹没。其他小孩都吓傻了,四下惊散。唯独司马光镇定自若,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小孩一命。此后,司马光名声传遍乡里。宝元初,司马光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宋哲宗时拜相。司马光曾奉钦命设局编纂《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的编纂历时十九年,耗尽了司马光一生的心血,他曾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意思是说,我的全部精力,都消耗在《资治通鉴》这部书上了。他也因此与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并称“两司马”。

  柴荣死后,后周王朝立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时人咸谓天下无主”。一些有眼光的人敏锐地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好笑的是,继张永德被罢免兵权后,另一最具实力的人物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也被调任淮南节度使(治扬州),虽然手中还握有兵权,但已经被驱逐出了京师的核心权力圈。至此,年青的赵匡胤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消失了,并无大功于后周的他一跃成为中原最有实力的人物。

  显德七年新年的这一天,就在赵匡胤与赵普对话的时候,一封来自北方边境的急报传入了宫中,送到了后周恭帝和符太后手中。急报上说,辽国契丹与太原的北汉联兵南下,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恭帝和符太后闻讯后顿时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辅政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也慌作一团,竟然忘记了应该先去辨明消息的真伪。众人匆匆商议的结果,是决定派最亲信的将领率领精锐军队前去抵抗,德高望重的赵匡胤便成了后周的众望所归。于是,赵匡胤被紧急召入宫中,被后周君臣寄予厚望。赵匡胤立即义不容辞地表示要率军赶赴边境,与契丹和北汉联军决一死战。

  其实,这一天正是赵匡胤心中计算已久的日子。其实,出入宫中时,他心中正在开怀大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再机密的事情,也会有蛛丝马迹出现。不是所有人都不了解赵匡胤的真正心思。当天,京城里流言纷纷,到处有人哄传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百姓心知肚明,“点检”就是赵匡胤的官职,所谓的“点检作天子”,就是说该赵匡胤当皇帝。一时间,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有不少富室人家甚至收拾细软,准备外出逃避兵祸。处在深宫中的后周恭帝和符太后还没有听到这些流言,即使知道了,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此时此刻军情紧急,边境的烽火还要依仗赵匡胤来平息。

  赵匡胤得知满城都在议论自己出征一事后,有些忐忑不安起来。虽然他已经为这一天的到来处心积虑,做好了各种准备,但舆论如此,会不会并非恰当时机?他将心事告知了家人,问该如何是好。他姐姐(后来的魏国长公主)在厨房里听见了,拿着擀面杖就冲了出来,横在门口说:“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邪?”(《涑水纪闻》)姐姐的一顿责骂终于促使赵匡胤下定了决心。

  如果觉得宋江山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吴蔚小说全集明宫奇案宋江山包青天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大汉公主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755年:中国盛衰之交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满城尽带黄金甲楼兰璇玑图大唐游侠鱼玄机孔雀胆韩熙载夜宴斧声烛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返回列表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