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吴蔚作品包青天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石中立道:“你认得包拯?”门吏道:“小的不认得包衙内相貌,只认得他额头的月牙印记。大伙儿都说,那是青天标记。”石中立“啧啧”两声,道:“你快成福星史阳城了。走吧,咱们进去吧。”

  包拯向张建侯使了个眼色,张建侯会意,有意落在后头,向门前差役打听道:“听说昨晚提刑司有飞贼闯入?”差役道:“是啊,大伙儿忙前忙后闹了半天,也没抓到人。康提刑官因此而雷霆震怒,在大堂上吼人,小的们站在大门这里都能听见,多可怕!现在满提刑司的人都不敢正眼看他呢。”

  张建侯问道:“没人看到那飞贼的样子么?”差役道:“小哥哥,那可是飞贼,飞贼是会飞檐走壁的!我们只是普通人,上个房梁还得搭梯子呢!”

  张建侯半信半疑,道:“有那么神奇吗?”差役道:“小哥儿想想看,敢闯入提刑司的飞贼,那能是一般人吗?这满衙门的当差的抓他一个人,不是连影子都没看见吗?”

  张建侯道:“那提刑司可有丢什么东西?”差役道:“这小的可就不知道了。飞贼最初是在后署发现的,那是康提刑官的私人地方,他自己不说出来,天晓得他家里丢了什么东西。”

  张建侯见再也问不出什么,便进来大堂。马季良正翻阅卷宗,问道:“这全大道明明供称他不认识字,又怎么能认出那是《张公兵书》残页呢?我不记得那残页上有‘张公兵书’四个字啊。”一边说着,一边命侍从取出残页来。

  侍从将裱糊好的残页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诸人听到传闻中神奇无比的《张公兵书》残页近在眼前,“哗啦”一下子全围了上去,连包拯也没有例外。

  那所谓的兵书残页当真是名副其实的残页,是一张颜色发黄的破破烂烂的纸,不但残缺不全,而且染有各种水渍、油渍等,边缘的大多数字已然模糊不清,只有中间的几行楷书比较清楚,能够辩认,写着:“上采孙子、李筌之要,明演其术;下摄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最左面的一行字是“巡以为用兵之要,先谋为本”,这“巡”自然就是张巡了。

  沈周道:“看残留字迹的字义,似乎是兵书最前面的总序。”石中立摇头道:“老夫不这么认为,这应该是最后的结篇才对。”

  沈周道:“可是书不都是先序后篇吗?这几行字的语气,分明是序言中的话。”

  石中立道:“那是你沈小官太过拘泥于书的形式了!你想啊,当日张公困守睢阳城中,预感无望生还后,决意将生平所学所得用兵之法写成一布书,造福后世,于是提笔疾书,既是匆忙之间写就,哪里还得闲像平日著述那般先序后篇的?”不待沈周反驳,举手敲了一下他的脑袋,道,“最要紧的是,这篇书法沉稳有度,明显是完成兵书后,心绪沉静下来,最后做的结篇。”洋洋洒洒地说完,颇为得意地望着包拯,大概是想听听他的品评。

  包拯道:“石学士所言甚是。字如其人,这篇残页上的字确实写得冷静,不像是匆忙之间赶成的。但是有一点很奇怪,这篇纸虽然残缺,右侧却还算完整,上面没有任何装订的痕迹。张公坚守睢阳一年,创造了世间罕见的军事奇迹,生平心得绝不会是几张纸,即使只有数篇散页,为方便起见,也要装订成册。但这纸的右侧却没有穿孔的印记。”

  沈周道:“不错,纸片可以残破不堪,字迹可以模糊淡化,装订的麻线也可以断掉散开,但孔是不会消失的。这边上应该有一排装订孔,可是一个都没有。”

  石中立道:“呀,你们两个的意思是,这残页是假的?”

  包拯和沈周尚不及回答,马季良抢先嚷了起来,道:“石学士这是什么话!你见过真的张巡奏本,不是称这残页笔迹跟张巡真迹一模一样吗?这不是真迹是什么?”

  一名官吏好奇之极,忍不住插口问道:“这是全大道在忠义祠发现的残页吧?朝廷不是公布说是假的吗,马龙图为何还说这是真迹?”

  马季良登时勃然大怒,喝道:“我们说话,轮得到你来插嘴么?”

  正好提刑官康惟一走过来,听见后很是不满,冷冷道:“这里是提刑司大堂,不是史馆,马龙图不必在此咆哮。来人,给马龙图、石学士他们另找一间屋子办公。”

  马季良道:“本官奉旨查案,征用不得你提刑司大堂么?别说你一个京东路提刑司,就是刑部、大理寺,我也照用不误。哼!”转头换了副语气,问道,“包公子,依你看,这残页到底是真是伪?”

  包拯道:“我其实不是鉴定这方面的行家,不过这篇纸上没有装订孔确实显得很奇怪。”

  马季良道:“会不会是发现兵书的人裁掉了边线?”石中立道:“马龙图这可是外行话。《张公兵书》是宝物,谁敢随意动一分一毫?”

  应天府学刻书匠人毕升正好来送新刻印的茶法《贴射法》,亦闻声挤在人群中看热闹,忍不住插口道:“装订书册也分许多种,线装书最结实最方便,但还有一种卷装,即每版断开的印页先粘结起来,再卷成卷而已。像眼前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采用的是经折装,也是把每版的页子粘结起来,再叠成折子。”

  登时一语惊醒梦中人。包拯急忙将毕升请到身边,详细问了经折装的特点,又郑重其事地问道:“毕司务觉得像张巡张公那种困守孤城的情况,采用哪种装订的可能性要大些?”

  毕升是个小个子男子,模样纯朴,看起来只是一个乡村农夫,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他居然是杭州甚至天下最有名的刻书匠人。应天书院为刻书需要,花费重金才将其从杭州请来。中国古代分平民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工匠地位甚低,但宋代重视商业,连最末流的商人都可以与皇族结亲,像毕升这样行业翘楚的手艺能人更是受人尊重。但他为人憨厚老实,见包拯当众虚心求教,还是颇感受宠若惊,腼腆地答道:“这小的可不知道。小的只是个刻书匠人,贸然插口,只是想告诉各位官人,就书而言,不穿孔装订成册也是可能实现的。”

  沈周道:“那么哪种方式更方便?或者说,哪种方式更利于保存呢?”

  毕升认真想了想,道:“应该是线装书。多亏沈公子提醒,小的现下可以肯定真的《张公兵书》一定是线装的。”又详细解释道,“张公临时写成的书,一定是手抄本。用于书写的墨和用于印刷的墨完全不同,印刷墨更不易溶于水,而且在印刷过程中经过了一道刷印工序,不会再行沁渗,所以印刷书籍可以线装,也可以经折装。但若是手抄本采用经折装,上一页和下一页折在一起,很容易互相沾染渗透,也就是说,上页的字反印到下页,下页的字反印到上页,就很难看清楚了。这纸残页虽然看起来经历了许多风霜,但纸面上没有任何反字的印记,可见一定是线装。”

  沈周笑道:“毕司务这话可就前后矛盾了。既然是线装,为何又没有穿孔呢?”毕升一时愣住,喃喃应道:“是啊,真奇怪呢。”

  石中立道:“不用说了,这残页是假的!”马季良道:“不可能!你自己明明说这笔迹跟张公奏本笔迹是一样的。”

  正为残页争论不休,毕升忽然又来了一记晴天霹雳,道:“各位官人,这残页上的字明显印上去的,不是手写本。”

  乱哄哄的大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连一声咳嗽声也不闻。提刑官康惟一正欲走出大堂,闻声又立即退了回来,一向铁青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好奇和困惑。

  包拯道:“这个……毕司务是从墨迹看出来的么?”毕升道:“是啊,这很明显。包公子请看这里的‘道’字,虽然看起来是受水渍而模糊,但如果真是沾了水,这个字早变成一团墨了。小的还可以肯定地告诉各位,这篇残页是假的,很可能就是最近才刻造的。”

  马季良很是不悦,质问道:“你只是个刻书匠人,又没有见过张巡真迹,不过刚刚才看了一眼残页,怎么能肯定这是假的?”

  毕升道:“官人请看,这上面能够辩认的有‘上采孙子、李筌之要,明演其术;下摄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后面还有一句‘巡以为用兵之道’,出现了三个‘之’字,两个‘其’字,相同的字没有任何差异。试问各位,哪位自认为能写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来?没有,世上绝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字。”

  沈周道:“不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字,总是会有笔划长短的差别。然而印书也是一样啊,也需要人工手写、手刻,即使是最高明的刻书匠人,也不可能刻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字。”

  当时流行的印书技术是雕版印刷。先要写版,请善书之人将要刻印的内容按一定版式规格写在薄纸上,称版样。再取纹理细密、质地均匀、容易加工的木板,在其表面上涂一层浆糊,然后将版样纸反贴在木板上,用刷子轻拭纸背,使字迹转粘在木板板面上,待干燥后,用刷子轻轻拭去纸屑,再以芨芨草打磨,使木板上的字迹或图画线条显出清晰的反文。下一步就是刻字工匠按照墨迹刻版,刻去版面的空白部分,并刻到一定的深度,保留其文字及其他需要印刷的部分,最后形成文字凸出而成反体的印版。这是印刷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直接决定着印版的质量。不同的刻书匠人有不同的工具,用刀的手法和坡度都有所不同,像毕升习惯先在每字的周围附近刻划一刀,放松木面,再引刀在贴近笔画的边缘实刻,形成笔画一旁的内外两线。雕刻时,总是先刻竖笔画,再将木板横转,刻完横笔画,然后再顺序雕刻撇、捺、勾,点。正因为刻书匠人各有自身的习惯,所以也令带上了独特的个人印记。

  沈周所言即是指刻版同写字其实是一个道理,既然世上没有人能挥笔写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字,也不会有刻书匠刻出完全相同的字来。

  毕升却道:“雕版印刷自然是不行的,但小人新发明了一种活字印刷,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也就是说,字版是单独的。”

  他知道在场大多数人全然不懂印刷之术,当即详细做了解释:传统的雕版印刷固然比人用手笔抄写图书要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但仍然有许多缺憾:一是雕版技艺难度很大,寻常人不易掌握,不便推广普及;二是雕版过程中一旦出现错误,整个版就全废了,又得重头再来,费时费力;三是每种书要都雕刻一套版,一种大部头的书的版片往往成千上万,不但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及木材,储存书版亦需占用许多空间。而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预先在泥、木或金属上雕刻或铸造单字,像许多单个的印章一样。譬如雕版印刷的一块整版上刻着“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活字印刷则是预先刻有“不”、“辨”等十个单字,再按顺序将单字组版,效果跟整版一样,但却有许多雕版印刷不具备的优点:如便于修改,一套单字造成后可以反复多次利用,大大提高了效率。

  众人听完经过,心中这才疑团消释,豁然开朗——确实只有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才能造就残页上三个“之”字,两个“其”字毫不分别的情况。

  毕升解释了工艺,又道:“小的之所以能肯定这最近才刻造的,是因为小的今年才发明了活字印刷工艺,随即被邀请来南京。这个肯定用的是活字印刷,老实说,能在这篇看起来又古又旧的兵书残页上看到小的发明的手艺,小的自己也相当惊讶。”

  包拯问道:“那么除了毕司务之外,还有谁会这套技术?”毕升道:“嗯,不多。各位也都知道,同行相轻嘛。小的在杭州时,只有一个同行来看过。到南京后,倒是刻书匠人高继安来工作坊学过好几次。”

  沈周一听到“高继安”三个字,立即“啊”了一声,转头去看包拯。二人心中均是一般的心思:全大道死前在地上划下的“亠”字,会不会就是指高继安?难道是高继安伪造了所谓的《张公兵书》残页,又杀了全大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全大道一定是知情者,所谓的兵书残页就是个骗局,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是为了钱么?既然高继安牵涉其中,之前冒险救他的刘德妙多半就是其背后主使了。包拯之前一直推测刘德妙潜伏在南京必有重大图谋,绝不是毒杀大茶商崔良中那么简单,此刻方才能想到她所谋划的事情原来也跟《张公兵书》有关。

  那么刘德妙为何要利用高继安伪造一本假的兵书呢?她是北汉皇族,家国被太宗皇帝所灭,仇恨大宋是情理之中之事,可毕竟只是个女流之辈,一本《张公兵书》又能给她带来多大利益?这兵书残页虽因微不足道的漏洞而被火眼金睛的人看出破绽,但笔迹却足以以假乱真,连翰林学士石中立也不能分辨,那么是不是刘德妙已经得到了真的《张公兵书》,想刻意引发骚乱?还是她也想得到《张公兵书》,却苦于没有线索,干脆先伪造一本假兵书来引蛇出洞?如果是后者,那么她手中一定有其它的张巡真迹了。她的真迹从何而来,来自大内珍藏,还是来自民间遗珠?数年前,她人在京师,正是最最当红的风云人物,亦是八大王赵元俨座上常客,赵元俨王宫引发的那场烧毁了秘阁所有珍本的大火,会不会跟她有关,甚至根本就是她有意纵火,目的是要掩饰盗取张巡奏本真迹的痕迹?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妇人当日随寇准夫人宋小妹逃出南京,是就此远走高飞了,还是又带着高继安重新回来这里兴风作浪?

  种种困惑,种种谜题,云里雾里,令人一时难以辨清方向。

  离开提刑司时,天色已然不早,包拯几人奔波了一整天,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匆匆在路边寻了个摊子,各吃了一碗面和几张焦饼。填完肚子,又赶去许家,还是没有许洞的消息。众人都大惑不解,猜测不出他人究竟去了哪里。

  离开许府后,张建侯道:“许先生昨夜夜闯提刑司衙门,既是没被官府的人擒住,应该尽快返回自己家里才对。”百思不得其解,歪着头想了半天,忽然道,“我想到了,会不会是那个西夏奸细慕容英在捣鬼?”

  沈周吓了一跳,道:“什么慕容英?许先生失踪又干她什么事了?”张建侯道:“上次许先生潜入崔府时,被慕容英无意中发现,还想捉住他,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次说不定是慕容英潜入提刑司,结果被许先生发现,他失踪是因为去跟踪她了。”

  他的推测完全是凭空想象,沈周不禁哑然失笑。

  包拯却道:“这倒是有可能。慕容英一伙人身份已经败露,再无法打大宋茶叶的主意。她已被官府画像通缉,却还冒险留在南京,多半是打《张公兵书》的主意。就像小沈说的那样,提刑司会抄录卷宗副本,多半留有残页摹本,至少有内容描述。那慕容英也许是想到这一点,所以想潜入提刑司偷窃卷宗。”

  沈周笑道:“这回我可不同意你包小青天的推测。老实说,我觉得慕容英根本就不会想到提刑司有卷宗留底。你我都是大宋子民,父辈又在朝为官,于各种礼仪制度多少知道一些。可那慕容英不过是个西北贫瘠之地来的党项女子,如何能知道官府办案的程序?除非她身边有什么精通中原文化的谋士还差不多。可我们跟她和她的主子假崔都兰也算打过不少交道,从来没有发现过她们身边有什么了不得的能人。如果真有高明的谋士,怕是我早就死在性善寺后山,等不及看见她们被揭穿的那一天了。”

  包拯道:“你说得极对!”沈周笑道:“咦,我反对你,你反而赞同我了?这算不算是我说服你了?你可是我遇到的最难被说服的人。”

  包拯不理会同伴的打趣,道:“你说得极对!一定有人在暗中帮那假崔都兰和慕容英她们。这二人冒充中原女子来到崔家,假崔都兰更是瞒天过海当起了大茶商崔良中的女儿。崔府里的人多是精明之辈,如崔良中等,崔槐还好,他妻子吕茗茗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但假崔都兰却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可见她背后一定还有能人筹划这一切。她们留在南京,是因为她们背后主谋的身份还没有暴露,还想有所作为。”

  沈周道:“对哟!我们都见过假崔都兰,开始就觉得这个女子为人处事很奇怪,后来知道了她是西夏奸细,仔细回想,她的怪异其实是因为她并不擅长逢场作戏,叫她扮演崔家大姐很有些勉为其难的意思。”

  张建侯道:“那慕容英两次跟杨文广交手,两次从他手里逃脱,可见身手了得。她这样的女子,都要听命于假崔都兰,想来假崔都兰在西夏的身份也是非同一般,难道她背后还有人么?”包拯道:“肯定有。”

  正好经过崔府,包拯便上前招呼,求见现任主人崔槐。门仆举灯一照,认出包拯,忙道:“禀报包衙内,崔员外去见客还没有回来,只有娘子在家。”包拯想了想,道:“见你家娘子更好。”仆人遂引三人进来花厅坐下。

  只听见环佩“叮咚”作响,脚步声细细碎碎,一群婢女簇拥着吕茗茗出来。而今她是这万贯家业的女主人,气派自然比以前大了许多。她虽然有些贪财,毕竟还是宰相的女儿,礼仪丝毫不差,上前行礼寒暄后,请包拯三人坐下,问道:“几位公子大驾光临,小妇人可有什么能效劳的地方?”

  如果觉得包青天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吴蔚小说全集明宫奇案宋江山包青天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大汉公主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755年:中国盛衰之交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满城尽带黄金甲楼兰璇玑图大唐游侠鱼玄机孔雀胆韩熙载夜宴斧声烛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