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金万藏作品醉神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是,话一说完,森林全部都乱了套,别说是飞从树木里飞来,整座森林都都沙沙作响。我强迫自己冷静,别再这个时候慌了,也许是风吹过森林罢了。木清香不紧不慢地叫我们走回去古道上,先别急着往前走,能引起整片森林的骚动,这绝非普通的危险。李小北气恼地骂了一句,为什么危险不早点发生,偏偏等我们来了才出现。

这句话刚说完,我们四周又出现了一声冷笑,比茶猿的笑声还要毛骨悚然。

这笑声我听得很真切,不可能是从远处传过来的,发出笑声的人就在我们附近。可是,森林和草丛离我们比较远,四周都是空地,如果是从远一点儿的地方发出笑声,我们肯定能区别。我们四个人又不可能那么笑,于是李小北就猜是不是遇鬼了,要么就是世界上有透明人存在。

木清香看我们说个没完,立刻催道:“快回到古道上,尽量往高处走!”

“又得回去,这趟岂不是白走了?”李小北不情愿道。

我看出森林的骚动像波浪似的,一浪推一浪,已经快传到这里了。木清香叫李小北先走上去,然后再把梅子茶扶到古道上,并嘱咐我们千万别停下。其实,木清香也不知道森林里的骚动是怎么回事,反正先避开再说。我见状也急得乱了阵脚,连绳子都来不及绑了,跟着他们往上走。当我们走到较高的古道上时,森林里的骚动由远及近,一阵嘈杂的声音轰然而至。

我着急地催李小北快走,恐怕森林里的妖怪要出来吃人了,李小北想要还嘴,低头一看就深吸一口冷气,说道:“我操,这怎么搞的?”

森林里冲出一群又一群的野兽,诸如金丝猴、云豹、野猪、豺、黑熊、岩羊、鹫、雪雉等等。这要是在平时,我肯定心花怒放,跳下去擒住几只野味,挑回去祭五脏庙。可这些飞禽走兽魂都飞了,明显受到了惊吓,遇到了天敌都当作没看见,天敌也没心情去吃掉弱者。

这群野兽越来越多,跟赶集市一样,它们冲出森林后就一头撞到山崖下。一时间,山岩下鲜血四溅,白色的雪地被染成了红色的血湖。我们双脚发软,根本爬不上去了,只能抓着岩壁站在古道上。数不清的野兽撞头而死,就连巍峨的山岩都被撼动了,有几刻我还以为山体要被撞塌了。

梅子茶看不到情况,着急地问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山崖下面混乱不堪。我一边惊叹,一边把经过简单地转述,梅子茶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不敢相信山下发生的事情。天色渐暗,铅云又铺满蓝天,森林又归于平静。那些野兽的尸体堆积成山,一座连着一座,有的还没死透,腿仍再颤动着。

李小北喝了一口酒,抹了抹嘴,叹道:“森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逼得它们走投无路,只能寻死?”

梅子茶虽然看不见,但痛心道:“太惨了,唉!”

我站在山崖上的古道上,眺望这片森林,不安道:“先别为那些野兽伤心了,现在天快黑了,我们要么在古道上过夜,要么到森林外围扎营。”

山崖下冲上来一股浓烈的腥味,我们被熏得头晕眼花,捏住鼻子都没用。过了近半小时,森林又恢复了平静,云雾也慢慢移到森林上空。猛然间,我们看到森林里飞起十多条蛇影,原来森林里的骚动是它们引起的。自杀的野兽种类繁多,不乏凶猛厉害的角色,但仍被逼得寻死,这实在让人心神难安。

望着山下的尸体,木清香不为所动,依旧认为人总有一死,动物也一样,都是亘古通今之事。这种生死道理,要真的细究起来,怕是几天几夜都讲不完。我不和木清香计较,问她是不是要在山崖下过夜,现在冒夜进入森林,也许又会遇到离奇经线的事情。

木清香一语中的:“现在森林里的禽兽都自杀了,里面不会再有危险,蛇影也回到森林尽头了。”

我心说这话没错,森林外围铺满了尸体,恐怕能威胁人类的动物都死绝了,其他小畜生倒不足为惧。而且,总不能真的在是山崖上过夜,否则睡觉时转个身都会摔死。木清香第一个走下去,虽然嘴上说不难过,但我发现她的视线几次落在那些野兽的尸山上。

在一些地区,关于自杀的野兽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自杀的野兽会脱离牲畜道,下辈子就能投胎做人了。自杀的动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譬如1976年10月,在美国科特角湾沿岸发现上万只乌贼自杀;1953年,在日本九洲鹿儿岛上,发现猫跳海自杀;1964年8月,日本地区一半以上的猫都自杀了。

我们一前后地往下后,身后又冒出一个声音,像是谁在呻吟。

回头一看,李小北却问我,刚才是不是在呻吟。我惶惑地转过头,不知道那声音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听声音又不像我们四个人的。古道那么小,山崖不能藏人,可那声音近在咫尺,莫非真有鬼神在附近游荡。我问木清香刚才有没有听到,她却说什么都没听到,叫我别疑神疑鬼。我甚感困惑,方才的声音那么清晰,就连李小北和梅子茶也听到了,木清香怎么会两耳不闻。

走下山岩后,我们迅速地走过野兽尸体,迈向茫茫森林。刚走入森林,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感到森林的地形有问题。按照皮制地图的记载,虾河是一直连接到终点的茗殿,但走进山谷后就没有见过虾河的影子。就算虾河绕道而行,并没有流进山谷,但绕到最后应该会流到这片森林里。

木清香曾说过,以前喝过虾河的水,而虾河是流出去,不是流进来。也就是说,虾河不可能改道,水源也未枯竭,它肯定要从这里流出山外。李小北找出一把砍刀,披荆斩棘,一路为我们开道。听了我的分析,李小北回头说森林植被太厚了,在山崖上当然看不到河流了。这里虽然山围岭绕,但一条河要流出去,不一定要经过森林,或许还有更小的河谷。

我总觉得不放心,因为地图上的虾河是从森林流出山外的,还经过了山谷的入口处。可我们一路走来,除了在锅庄附近见过虾河,就再也没见过了。迄今,皮制地图记录的内容都没有出错,惟独虾河流了一半就没影子了。如今已经走过两个路标了,穿过这片大森林后,我们就会看到最后一个路标,也是目的地——六峰茗殿。

刚才野兽冲撞,把森林的草木藤萝弄得东外西倒,我们脚下踩着绿泥白雪,走到天黑了都还在森林外缘。太阳被铅云遮住后,森林就被黑暗吞没了,点了两盏风灯都不够用。我怕会在森林里走散,哪个人又忽然不见了,所以就叫大家都把手电带身上,落单后一定要开手电。

森林里虽然不起风,但很潮湿,睡在地上容易得病。我们找到一个地方,有一块平整的黑石,烧暖了它后才铺了毯子坐上去。火堆烧得很旺,火星不停地跳出来,我们丝毫不顾忌会否引起火灾。这种地方没有火光做保护,很容易引来野兽,虽然森林里不大可能再有凶猛的野兽了。

火烧起以后,李小北就捧了一些树叶上的白雪回来,用来烧热汤喝。我们从背包里拿出几块很厚的干饼,当热汤烧好以后,就一边喝淡而无味的热汤,一边吃糟糠一样的大饼。这种饼是梅子茶从客栈里带出来的,李小北嫌太难吃了,一路上没完过一块饼。这两天翻山越岭,每个人都消耗了很多体能,李小北再也坚持不住了,抓起大饼,不停地抱怨很难吃,可一口气又吃了五块。

梅子子茶吃了一点东西,倒头就呼呼大睡,话不多一句,估计在为失明的事苦恼着。我虽然也很疲倦了,但总不敢睡着,生怕一闭眼就有大蛇过来吞人。吃完饭后,李小北又喝了几口酒,他也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在深山老林里睡觉,没人守夜肯定不放心,木清香一早就主动请缨,要给我们三个大男人放哨。我实在太困了,就没有虚伪地要抢下守夜的任务,可辗转反侧了好一会儿,怎么都睡不着。尽管森林里连虫叫声都没有,但我觉得黑暗的丛林里有很多人在窥视着,如芒在背,哪里能睡得安稳。木清香看我不停地转身,把火堆扒了扒,问我在想什么。我干脆坐起来,直言睡不着,要不请她敲晕我好了。

“你杂念太多了,当然睡不着。”木清香对我说。

我把雪绒帽摘下,挠了挠痒痒的头发,同时说道:“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怎么还能睡得着?难道你不想知道那些野兽为什么自杀,那十几条蛇影是怎么回事吗?”

“我想。”木清香诚实道,“可就算再想,又能如何,不也一样一无所知。”

“我可没你那么厉害,脑子要想,哪能控制得了。”我辩解道。

我总觉得有一肚子话要说,每每和木清香交谈时,又说不出什么深层的内容。我瞄了森林里的深处,那里就像黑洞一样,光都照不进去。森林里除了呼噜声,没有虫叫,偶尔有几阵风吹过森林顶上,刮起一阵阵哗啦的声响。恍惚之间,我甚至觉得森林的每一棵树木都睡着了,只有我和木清香还保持清醒。

绞尽脑汁,我好不容易想到一个话题,问木清香是怎么认识李小北的。木清香不避讳,有话直说,告诉我那是在一个夏天,李小北和他现在的老婆去找一个古窖。话头刚起,寂静的森林里就有一个沉闷的嘣嘣声飘出来,好像离我们不远。在森林外时,我们附近就一直有怪声传出来,可四周又没有别人。我不能确定现在的声音是不是白天遇到的,但森林里又没有别人,谁会没事跑到这里溜达。

仔细听了听,那森林好像是有人在敲空心的木箱,我紧张地想,难道森林里有坟墓,棺材里的死尸想要跑出来。我拿起手电,想要搜寻声音的源头,可手电范围竟照不到那里,环绕了一圈什么都没看到。木清香站了起来,准备走入森林里,我见了就急忙阻止她。

“你疯了,别去,去了就回不来了。”我说道,“这种鬼把戏见多了,早过时了,你可别那么容易上当。”

木清香不以为然,淡淡地说道:“没事。”

“这还没事,你不会在开玩笑吧?”我上火道,“它在骗你去过去,你见识也不少了,不会没遇到过吧?”

“你难道忘了?”木清香转身问我。

“忘什么了?”我不明白地问。

“在厦门岛的时候,我不是跟你说过,你也亲眼见过吗?”木清香目不转睛地望着我。

我皱起眉头回忆,当即恍然大悟,再听那沉闷的嘣嘣声,终于明白木清香为什么执意要去寻找声音的源头了。

 

我猛然想起来,在厦门岛时,我和木清香曾被困在地下空间,后来通过六声求救暗号才脱困。

六声求救,是很久以前在收茶人之中流传一种求救方法。以前社会动荡,收茶人要做生意谈买卖,难免要去山村里收茶,不可能总坐在家里。有些地方民风彪悍,不时地有谋财害命的事情发生。鉴于此,收茶人摸索出了一条经验,他们通常不会把钱财带在身上,而是先存放在某处安全的地方。

如果收茶人倒大霉,被歹徒擒住了,他们就用三寸不烂之舌稳住歹徒。在去取钱的路上,要是遇到同道中人,收茶人就会打出六个声响,每个声响都会拖得比较长。这方法救了很多收茶人,去取钱的路上一般都会遇到同行,因为收茶人到山里收茶时是倾巢而出的,那时是收茶采茶的季节。

六声求救法缘自于陆羽的一首诗作《六羡歌》,诗中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本来无题,因诗中有六个羡字,故而取名《六羡歌》。

当然,收茶人打出六声求救后,并不一定会得救。自古道,无奸不商,有的收茶人恨不得递把刀给歹徒,好快点了解同行的性命。现在已是和平年代,这种打家劫舍的事情早就消失了,六声求救暗号也只有老古董才知道了,这也是祖父以前告诉我的。

我理解木清香的举动,但又觉得费解,毕竟这里是深山老林,谁会用六声暗号叫救命呢。这里又没茶农,哪个茶人会到这里收茶,打这个暗号不是找死吗,根本不会有人听得懂。我断定这是一个蛊惑人心的陷阱,除了我们不会再有别人,更不会有蠢得像猪的茶人在这里打暗号。木清香脑子转不过来,竟不知死活地要去救人,到时候可别中了妖物的圈套。

我叫木清香别去,现在到处黑得要命,手电都穿不透林里的黑暗,去了八成就回不来了。我说话的声调太高了,李小北先醒了过来,紧跟着梅子茶也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当知道森林里有人在求救,李小北就和木清香一样,笨得要马上去救人。只有梅子茶和我觉得不妥,还是装没听见的好。

平日里,木清香冷若冰霜,此刻却正义凛然,反过来教训我:“鬼神之说太不可靠了,倘若真被你说中了,也只能认了。现在已经接近终点,小姨在这里都设了很多道障碍,每一处玄异的地方都得查个水落石出,以免后患无穷。六声求救肯定离我们不远,否则不会那么清晰,如果真有茶人在求救,你是鸡还是不救?”

我被问得哑口无言,没想到话头不多的木清香伶牙俐齿,争论起来头头是道。如果真有茶人在求救,我肯定二话不说,豁出性命都要救人。横竖一死,我不再犹豫,立即找了几把刀藏在身上,要和木清香一同前去。李小北也想跟去,但我怕人都走了,没人照顾梅子茶,因此就叫他留下来看着火堆。

李小北不甘心道:“为什么不是你留下?”

我苦恼地说:“现在别争这些啊,你留下来把火烧得旺一点,对我们帮助可大了。等我们回来时,还得靠你的火堆指引方向。在海航时,你的火堆就如岸上的引航灯一样重要,懂不懂?”

梅子茶也劝道:“小李,你就留下来吧,我眼睛看不见了,没办法保住这堆火啊。”

李小北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也知道有人留守营地比较重要。如果出了状况,他还可以给我们伸援手,一起跑过去,全军覆没了怎么办。好在声源离我们不远,这说明我们可以隔空喊话,随时报告行踪。可我怕惊扰了暗处的妖物,所以我们约定不到危急时刻,绝不大声喊话,只晃一晃手电或者风灯,以示平安。

木清香和我一样,都带了几把刀在身上,想必她也担心求救的可能不是人类。森林里的声音很难确定位置,有轻微的回声在干扰。古树的树根盘根错节,几乎都露出了地面,且比大象腿还粗一倍,害得我们每一步都必须跨度很大。我走出十多步,又回头向李小北他们晃了晃手电,而他们也摇了摇风灯,表示收到了信号。

在向西走出几十米后,木清香和我就停住了脚步,眼前的一切让人叹为观止。

原来,森林里真的有一条河,只不过这条河已经干了。我们的面前有一条河道,河里早就没水了,只有一层很厚的黑色泥沼。因为森林挡住了阳光,河道的淤泥还很湿润,但长出的野草却很少。这条河道有十多米宽,沿途还留有很多挖掘的痕迹,可能这是一条人工运河。

这种运河并不稀奇,西南山区里经常能看到。古时,西南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时建造陵墓、或者储备军饷时,就直接开出一条不大不小的运河。西南之地,挖运河和背夫比起来,自然是挖运河要划算。毕竟,有时要运一些巨大的石料,重达千斤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背夫却无能为力,而且山道上也不适合运送。

刚想到这儿,木清香就拍拍我,示意她找到了一艘古船。那种古船就如现代的一艘游艇,但在古时已经算得上很大了,平民百姓很难在这种艰险的环境里挖河,甚至造出一艘船来。我听得真切,那六声求救就是从古船里发出的,也许求救的人就在古船里。

这艘古船斜立在黑色的泥沼里,绝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许超过了千年。直到我走到近处时,这才意识到它不是一艘普通的古船,而是一艘护玉古船,历史极可能超过三千年。木清香也有些吃惊,这种古船并不多见,一来早就被毁,而来船木腐朽成灰,早已不存于世了。

说起护玉古船,这就和古蜀国有关了。3000多年前,正是三星堆文明的青年期,古蜀国迈入玉器时代的大门。此时,在世界范围内,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的人已经开始制造青铜礼器,用于祭祀。然而,对于玉器,他们显然还不得要领。

在玉器时代,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国是一个重要的玉器中心。蜀人采玉之处有几个地方,其中就包括邛崃山脉。采玉是一件极其辛苦的劳作,当时铁器尚未出现,少量的青铜器只是用于祭祀,还不曾用到生产上。一批又一批古蜀人从三星堆、金沙都邑出发,在古蜀王的强迫下,背井离乡,踏上采玉的征途。

从山上开凿下来的玉,只是一些玉原料,叫做玉璞,还须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才能成为玉器。山上的玉璞下来后,直接运到这些马队和船只上,然后马不停蹄、舟不息帆地运到古蜀国。据说,邛崃山脉里曾有一条古蜀国挖掘的运河,专门用来运送玉璞。旧中国时,还有人在山里找到过护玉古船,可惜在战火中被烧毁了,连图片都没有留下。

这种古船的用材很特别,是一种叫作黑风木的材料,固若金汤,很难摧毁。俗话说,良材生长不易,风越强,树木越结实。黑风木就是长在劲风之地,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剩下的高耸高木就是黑风木。当年郑和下西洋,有几艘古船就用了黑风木。

木清香感慨道:“原来森林里曾有蜀国出入,可惜它们的三星文化变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我哪管三星文化是不是谜,看见了护玉古船就想爬上去,找一找有没有留下的古玉。六声求救已经停了,我心凉了半截,该不是落难的茶人气绝身亡了吧。不过这搜护玉古船太诡异了,不可能从三千年前留到今日,兴许是一艘护玉鬼船。

我们没有轻易地上船,而是先在河岸边叫了几声,可等了半天却没人应答。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摸了摸冰冷的黑风木古船,似乎船体在轻微地颤抖。正在犹豫之时,护玉古船里又有六声求救传出来,直叫人惶惶纠结。木清香不知死活地爬上古船,我拦都拦不住,无奈之下只好跟上去。

古船上早就腐朽了,我一踩上去,脚就陷进了一个窟窿眼儿里,闹出很大的动静。李小北以为我们出事了,急忙大声问我怎么了,逼得我也高声回答啥事也没有。古船有双层船舱,我们爬上来后找到第一层船舱,想要进去看看是否有人被困在里面。这上面的木料东倒西歪,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搬走木条木板,有的一摸就断开了,但大体还是很坚固的。

由于古船被森林遮掩了,因此船体上没有一点积雪,只不过船体太冷了,很多地方一踩就碎。木清香依旧不要命地走在前面,我嫌她太碍事了,于是不客气地抢在最前头。走进船舱后,黄色的光线里就出现了一个人影,强压惊恐的我叫了他半天都没应,仿佛那人已经没气了。

我刚想壮起胆子走过去,却见那个人影动了一下,两眼眼睛猛地睁开,射出一阵青金色的光芒。

船舱里只有黑影,那个人一开始没有动弹,走近后他就抖了抖。此人背对着我,后脑上有一把长短不一的头发,因为他在一片倒下的木板后,很难看出他是坐着还是站着。我刚走近,他后脑就长出了两只眼睛,还朝我射来一阵青金色的强光。

我吃惊地后退,心说这人是鬼吗,难道正反两面都有眼睛。我们四眼相对,那人的头又动了一下子,竟又朝我跳过来。我一时忍不住慌张,差点想骂,C你妈的,吓死老子了!可马上又镇定下来,原来刚才有一只雪雉跳上木板,正好站在那人的后脑处。

傍晚时,森林里的禽兽几乎都自杀了,这只雪雉幸免于难,可能就因为躲在古船里。现在安全了,雪雉就跑出来吓我,我气得想拧断它的脖子。不过雪雉太珍贵了,我又不忍伤害它,于是就马上赶到一边。雪雉又叫白马鸡,历史上也曾经被称作藏马鸡,是中国特有鸟种。雪雉是体形较大的雉类,体长可达近一米,头黑面红身白。它们吃的东西很多,如蕨类植物、苔藓、草根和青稞种子等,偶尔取食一些昆虫。

木清香抱起雪雉,将其抛下古船,以免它跳起来会伤到我们。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至今还不知道,这只雪雉太聪明了,懂得找掩体,否则也是死路一条。如果雪雉懂得求生,森林里可能还有其他禽兽,我们不能太大意,搞不好船舱里就有一只肥壮的黑熊。

木清香看我动作幅度太大,提醒道:“你小心一点儿,这艘古船很脆弱,可能随时会支离破碎。”

这话不用别人说,我也明白,只不过刚才真吓出了一身白毛汗,现在都没缓过神来。那只雪雉被抛下古船,竟还不舍得走,仍在湿滑的岸边看着我们。我不解恨地想,你再不走,小心老子下去逮住你,开膛破肚,拔光羽毛,烤至七分熟。木清香深知李小北个性,当对方问怎么了,她就没提那只肥得流油的雪雉。

我们退出船舱,先清出一条道,如果在船舱里遇到危险,确保不会被横七竖八的木板绊倒。护玉古船看似坚固,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了。我只想找出被困住的人,整理出来的木板都是直接扔到河道里,把黑色的淤泥打得啪啪响。刚才的求救声不可能是雪雉啄出来的,它的嘴很尖,打不出沉闷的声音,只会击打出清脆的声音。

整理了一会儿,我一片古玉都没找到,不由得有点小失望。木清香看出我心思,就对我说这可能不是护玉古船,而是护茶古船。我听了就想,莫非和茶的起源有关,这事可真让人难琢磨。护玉古船有听过,护茶古船就没听过了,只知道茶叶是由马帮或者背夫运送的。关于茶文化的发轫地,在明朝以前的文献里,甚至包括陆羽的《茶经》,都没人涉及过。

 

惟独早在西晋时,有一个叫做孙楚的人提到: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其中的“荼荈出巴蜀”,荼荈就是茶叶的古称。古代巴蜀是由巴族和蜀族组成的,他们都是外来民族,巴族来自东部,蜀族来自西北。经后人考证,蜀族与黄帝是同源,祖居黄河上游,后来才迁入川西高原。而巴族来自湖北的长阳县,后移居到川东。

落脚于川地高原的蜀族,那时候只是发现了茶叶,并没有如今天那么爱喝茶。要说是古蜀时的护茶古船,打死我都不会相信。木清香看我言辞激动,平静地解释她刚才又没说是古蜀留下的船只。这片山地很隐秘,运河也被森林遮掩了,很可能与她住过的深山大宅有关系。说不定,深山大宅就是一处千年古迹,要不小姨等人不可能造得如这般奇迹。

清出一条道后,我们又走入第一层船舱内,里面一片狼藉,刚才清理的都是在外围。这只古船不只是开出去,还是开进来,当时又运送了什么。我看森林里旁边的山上也不是很适合种茶,如果不是护送珍贵的茶叶,又会是什么东西呢。护玉古船还容易理解,护茶的话就太夸张了,不知道是哪个皇帝怎么舍得花人力物力搞这些装神弄鬼的东西。

船舱内多是箱子,还有一些尸骸,但都只留了腐朽的衣物,骨骸早就灰飞烟灭了。那些箱子很容易就敲碎了,打开了一看,里面都是黑色的粉末。如果箱子里装的东西珍贵,它们肯定不会那么脆弱,那些黑色的粉末可能是茶叶,当时运送的人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运输了。

刚才我看的人形就是一身铠甲似的东西,衣物里的尸骸一碰即碎,流出一阵阵恶臭的味道。我们两人在船舱里走动,船身竟又往一边倾斜了好几度,似乎就要阴沟里翻船了。李小北看我半天没再晃手电,他就在远处喊了几声,我急忙又出去晃手电,表示我们还平安无事。

等我走回去时,竟发现除了木清香还有一个人站着,船舱里不知何时又多出了一个人。这一回,这个人是站着的,虽然个头不高,却能都手脚,不会再是雪雉作祟。我急忙用手电照过去,大声喝道,提醒木清香小心。我敢喊完,那人就朝我扑过来,刹那间,我看清了它的模样,原来这又是一只茶猿。

这艘古船果真不只雪雉在此避难,也许除了茶猿还有别的东西,刚才六声求救搞不好就是它弄出来的。我身上有数把刀,正准备抽出来,那只茶猿就用冰滑的双手握住我的手腕。这一握可不了得,力度很大,紧得我手疼,而且两手都不能动弹了。我看见茶猿想要咬我,正准备不要面子地喊救命,茶猿的就松开了手。我知道木清香又救了我一命,翻开那只茶猿,它的身后果然插入了一把尖刀。我使劲地拔出刀子,朝黑风木上抹了抹,又把刀子还给木清香。

我喘着气问:“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刚才茶猿就在你后面,居然都没发现。”

木清香解释道:“我刚才翻开木板,看到……你自己过来看吧。”

我疑心重重地走过去,难道发现了外星人,当走到木清香身后时,又马上厌恶地退后一步。原来木清香刚才掀开木板,找到了一只母茶猿,那只母茶猿已经死了。关键是,这只母茶猿肚子很大,看得出已经怀孕了。我看到它已经下了一个小崽,那个小崽也已经死了,还有一只生到一半也死了,只有一个头露出母体外面。

这种画面太恶心、太悲痛了,即便茶猿三番两次和我们作对,但现在一尸数命,只要还有点良知都会为其感到难过。母茶猿身上没有伤,但通体变黑了,不像另一只成年茶猿那样光白。可能死了有段时间,尸体变色了,人死了也会变色。

“真可怜,孩子都没能生完,可能肚子里还有几个。”我痛惜道,“唉,森林里可能还有类似的情况,真是作孽啊。”

木清香终于动容道:“还未能出生,的确是一种悲剧,虽然不能享受快乐,但连享受痛苦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是……”

我听到后面觉得这逻辑不对,如果是来吃苦受罪的,或许不出世还好一点。我们没时间帮忙埋葬尸体,这艘船是用黑风木做的,又沉在黑色淤泥里,也算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了。刚才杀死了一只茶猿,这是迫不得已,但我还是把它和母茶猿放到一起了。给它们搭了一木盒子,虽然不稳固,至少有个样子。

这段插曲过后,那阵求救声就没有了,可能刚才真的是茶猿在捉弄我们。不过,人来都来了,现在走就说不过去了。我提起手电,继续往船舱深处走,顺便清理木板废墟。船舱其实不算大,只是障碍物太多,真要找起来得花很多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翻到船舱尽头时,居然找到了一个黑风木做的箱子。

那箱子的用料不同,到现在还没碎掉,我敲了敲,居然还挺结实。我拂掉黑风木箱上的尘埃,那些灰尘厚得像一盘面粉似的,拂了好多下才把灰尘扫净。木清香在旁看着,当灰尘被扫掉后,露出了三个红漆古字,她慢慢地念道:青霜剑。

我以前在大学里念的是中文专业,青霜剑的故事自然听过看过,因此看到那三个字时,不免暗暗吃惊。青霜剑的出现在一个宋朝的故事里,那时一个福建的秀才娶了一个名叫申雪贞的妻子。当地豪绅觊觎雪贞姿色,陷董昌入狱并问斩,并向申雪贞逼婚。申雪贞识破豪绅的陷阱,假意允婚,暗中携带祖传青霜剑出嫁,于洞房中将方灌醉并手刃仇人,携其头颅往祭夫坟,含恨自刎。

青霜剑的故事见于此说,还被改编成了京剧,但传说青霜剑铸于汉朝,并有两把孪生剑。历史上一直只有一把剑的传说,关于第二把孪生剑却没有下文。我只当这是传说,当看到青霜剑三个字时,难免有些激动,心想原来第二把剑在这里,难怪后来都没人记载这把剑的下落。

 

黑风木箱上有三个红漆字,在侧面还描绘有“元光”二字。木清香蹲下来,对我说“元光”是汉朝第七位皇帝刘彻的年号,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年号有好几个。元光的年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年号,时间范围是从公元前134年到前129年。如果说箱子上没有写错,那么这艘古船就是从西汉时保留到今天的。

我赞叹地说:“中国人的智慧果然无穷无尽,古时候造的船能留到现在,可惜现在造的船别说保留百年,可能出海就沉了。”

木清香看了我一眼,好像想笑,但没笑出来。我看到她拿出一把刀,动手就要把箱子撬开,敢情比我还想做山贼。我想要义正严辞地教育木清香,说到嘴边时就催她动作快点,老子等不及要看历史上的名剑了。我按捺不住兴奋,心想汉武帝不仅派张骞通西域,还先后在西南设立了七个郡,可没想到他暗地里还搞过这种勾当。汉朝留下的文物都是国宝,这种东西不能乱动,否则要杀头的。那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想要大开眼界,反正不看也会被古船埋在历史的洪流里。

在我的加油声中,木清香把黑风木箱撬开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多了。可能经过了千年的洗礼,黑风木箱已没有当初的结实了,要不木清香手中的刀都会被折断。当木箱的盖子送开后,我就深吸一口气,把沉重的盖子拿开。木清香也有些好奇,她抓起放在木板上的手电,往黑风木箱子里照了照。

我放下盖子,心急地转身,想要大开眼界,却没想到马上大跌眼镜。

 

黑风木箱内的确躺着一把锋利的古剑,可那把青霜古剑居然断成了两截,并不是一把完整的神剑。这可是一把斩头神剑,要砍断一个人头何其困难,怎么可能断掉。我不相信地抓起青霜剑,犹如抓起一块冰,冷得又松开了手。

顿时,美好的想象破碎了,我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有谁那么无聊,会运送一把断掉的宝剑。木清香蹲下来看了一会儿,没我那么失望,好像青霜剑断掉了,这事比人会说话还要正常。黑风木箱里除了青霜剑,就只有一匹白色的帛布,用来托住锋利的剑身。我看到剑鞘被放到一边,可能是拔剑捅了什么东西,把剑给弄断了。

我百思不解,说道:“这艘船到底是运茶还是运玉石,难道真的只是运一把断掉的青霜剑吗?”

“断掉了,它也是一把名剑。”木清香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根本没理解我的本意。

我耐心地说:“剑已断了,直接扔掉,或者重新铸造便是。如此兴师动众地运送一把剑,即使是干将莫邪都没这待遇,青霜剑的名气还没那么大呢。”

每次争论时,木清香都是点到即止,不和我继续争下去。我自觉无趣,嘴巴就闭上了,惋惜地看着青霜剑。难怪历史上一直都只有一把青霜剑的传说,我还以为孪生剑是虚妄之说,谁会想到这把剑在西汉时就断成两截了。究竟还有什么东西那么坚硬,砍不断就算了,青霜剑反被折断呢。

木清香觉得我在自寻烦恼,对此她想都不愿意想,断就断了,难道想破头了,青霜剑会自己变回原样吗。我忍不住说事情不简单,你也不想一想,这里是深山老林,没事运送一把断剑干嘛。这到底是运出去,还是运进来,我们都不清楚。如果是运出去,这么说运河尽头可能是个铸剑的剑炉;如果是运进来,尽头处也可能是个剑炉,他们是想把青霜剑恢复原貌。

如果真是如此,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地方建造剑炉,为什么不选一个位置近一点的地方。由此可见,运河尽头并不是剑炉,究竟尽头是天堂还是地狱,我们不走过去就不能找到答案。

黎明前的茫茫森林,犹如被笼罩在魔鬼的身影里,没有一丝的风声和树叶摩挲声,静得能听到别人的心跳声。我和木清香对断掉的青霜剑没有兴趣,这种东西拿出去卖,肯定是砍头的死罪,不如留下原处好了。如果叫考古队进来,到时候他们问我怎么发现这里的,那也不好回答,正常人谁会到这里来呢。

我和木清香清理了干净后,找不到一个活人,于是就准备离开这艘古船。这时,古船上又传出嘣嘣声,依旧是六声拖沓的求救暗号。

之前,我们听到求救声,心中已有一种恐惧感。当茶猿死了,雪雉跑了,船舱清空了,现在一览无余,打出求救声的会是什么人。手电筒的光柱在船舱里来回扫动,这里空间是半封闭状态,在夜里有一种压迫感。尽管船舱被整理干净了,但古船越看越觉得渗人,甚至记得这艘船又晃了一下,好像还在水里漂动一样。

我悄声问身旁的木清香:“你听到那声音没?又有了!”

木清香点头表示听到了,显然她也感到纳闷,还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了,没想到根本没接触到事件的核心。我怕茶猿没死透,又去看了看它们的尸体,的确已经断气了。我虽说不信鬼神,但这些年见识了不少的怪事,科学也没法解释清楚,也许这一回真的见鬼了。木清香本身就是一个谜,可她却不相信有鬼,宁愿相信还有别的东西躲在古船上。

声音还是持续,我们站在船舱内,能感受到声音的震动,仿佛传送到了空气里。我正细心倾听,想要找出声源,李小北就要死要活地大喊一声,差点没吓断魂。我们已经十多分没报平安了,李小北高喊再不现身,他就要冲锋陷阵了。我长叹一声,看了木清香一眼,走出去晃了晃手电。

报信后,我回到船舱,商量道:“要不,咱们就别管了,现在人都不到,怎么救人啊?如果是鬼在求救,我们也无能为力,你说是不是?”

木清香不肯就范,语气平缓地说:“你先回去吧,我留下来看看。”

我急道:“这可不行,把一个女人留在这里,要是有危险,那不就死定了。”

木清香奇怪地望着我,说道:“外面的世界不是提倡男女平等吗,你怎么经常瞧不起她们?”

我语塞了,这娘儿们不开窍,我刚才是关心她,怎么就扯到歧视女性的话题上了。好在敲打声仍持续着,我就转过身要去找一找,也许还有遗漏的地方。一转身,我才想起来,这艘古船有两层船舱,第二层还没去过呢。亏得木清香心思缜密,居然漏掉了这么重要的地方,最后竟是粗心的我最先想起来。

 

第二层船舱在古船的最下面,走下去时有一道坚固的梯子,是用上等的黑风木制造的。通常,最后一层船舱用来储存货物,如果这是一艘护玉古船,那么最后一层船舱里极可能有千年古玉。顺着梯子走进去,里面的空气很沉闷,但下面并不是密封的,所以里面的气体不会让人昏迷窒息。

第二层船舱全用黑风木建造,这里除了厚厚的灰尘,其他还保持原样,别没有出现第一层船舱的坍塌现象。我惊奇最后一层船舱用料精良,甚至还有青铜镶嵌,一切都整整齐齐的。不过,这层船舱是古船底部了,这部分要触水甚至触礁,用料都是黑风木并不夸张。昏暗的船舱内摆满了箱子,还有一个被锁着的库房,我心想青霜剑为什么不放在这一层,这里不是更安全吗。

我弯腰要去敲敲那些木箱,看看里面装了什么,这时古船里竟有呜咽的声音冒出来。六声求救已经停了,现在换成女鬼哭泣般的声音,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木清香环视一周,并未见到活人身影,到现在还一脸镇定。我庆幸地想,要不是有她在身边,我可能早待不下去了,大概她是我命中的福星。

我听了就说:“今晚怕是不能睡了,不把古船拆了,找一万年也找不到答案。会不会古船上死的那些人冤魂不散,许久未见活人,今晚就拿我们寻开心?”

本以为木清香会说我迷信,怎料她点头道:“你说的不是不可能,但如果真是那时留下来的冤魂,他们肯定不会用这方法,因为六声求救法在西汉还没发明。你难道忘了,六声求救法是陆羽写出那首诗以后才创出来的吗?”

我刚才一直被氛围干扰,倒没想这么深,此话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六声敲打已经停了,换成了女人般的哭泣声,这种情况没让人毛骨悚然,也让人尿裤子了。木清香仰头听了听,最后给个猜测,可能是风刮过森林,并不是女鬼的哭声。我也不想疑神疑鬼,索性骗自己相信这个猜测,但又觉得这一定是哭声。

可是,我刚骗了自己,船舱里的哭声就变得更真切了。我迟疑地走向船舱里的库房,提心吊胆地在旁边听了听,他妈的,哭声就在这库房里面啊!我吃惊地叫木清香过来确认,这回肯定没错,我的耳朵不会那么背。这一回,就连木清香也感到意外,哭声果然就在库房里,想否认都不成了。

这间库房只有一扇门,没有一扇窗户,不晓得库房是不是都这么设计的。我跟随手电的光柱,打量这间阴森森的库房,它用了厚实坚固的黑风木,历经千百年也未被腐蚀。库房是封闭的,那扇门没有锁,但我试着要推开时,却怎么都推不开。木清香伸手拉我退了几步,接着用手电照着那扇黑风木门,叫我仔细看上面的字。

那是两个古字,扭得像麻花一样,要认出来挺费神的。秦汉往前推,他们的文字都属于上古汉字,比起唐宋以后的难认,可又比甲骨文简单点。(称为上古汉字,只是一个现在的学术称呼,当时自然不叫汉字)我感觉认识这两个字,看了很久又认不出来,于是就问木清香那两个字到底说了些什么。

“是禁止。”木清香立刻答道。

“禁止?你没开玩笑吧,汉朝时有禁止这个词了吗,不是现代才有的?”我质疑道。

木清香奇怪道:“你不是说,你的专业是中文吗,难道没读过司马迁的〈史记〉?”

那种无味的古书我怎么耐心看完,看个开头就扔掉了,倒是看过《金瓶梅》、《西厢记》等书。木清香不懂我选书的目的,也没有深究,认真地对我说《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刘彻(汉武帝)的历史传记。《史记•循吏列传》就曾提及:“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由此可见,“禁止”一词早在西汉时就有了,其他典籍也有这个词。至于与现在的词义是否一致,那不需讨论,总之差不了多远。我问木清香怎么知道那么多,《史记》都能背出来,她说这是在深山大宅里的一本书,以前读过一次而已。我心说该不是吹的吧,看一次也能记住,怎么不去记别人的银行密码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禁止”也有不许别人出入的意思。我听着那阵哭声,心里毛毛的,莫非古船当时就关了女鬼在里面,要不没事写个“禁止”干嘛。听着断断续续地哭声,木清香也说出里面关了什么东西,愣头愣脑地想去推门,完全不顾忌库房里是否真的有鬼。

我见状就大叫:“你疯了,把门打开,难道不怕鬼?”

木清香对我说:“你以为几块木头就能关住鬼吗?放心吧。你刚才不是推了门,没推开吗?”

我点头说是啊,门上又没锁头,难不成门是从里面锁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门被锁上以后,里面的人不是出不来了吗。正琢磨库房里是人是鬼,哭声嘎然而止,古船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事到如今,叫我离开古船,恐怕办不到了。如果不弄清楚库房里关了什么东西,我一辈子都会睡不安稳。我趁哭声停止上,使劲推那扇黑风木门,甚至撞了几下,但结果们没撞开,反倒把我胳膊撞得肿了起来。

看到我不服气地又想撞过去,木清香叫住我:“别撞了,没用的。”

我丧气道:“想不过几块破木头,比铁还硬,干脆放把火把这艘古船烧了,省得祸害别人。”

木清香对我摇摇头,像是嫌我耐不住性子,我正想瞧瞧她有什么本事,却见她转了个身,走回第一层船舱了。我哼了一声,心说还以为她多厉害,最后不也落荒而逃了。我紧跟着木清香走上去,一出来就觉得很暖和,仿佛暖春早一步来临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注意到这是一种错觉,外面的温度并没有变化,依然是那么寒冷。出现这种错觉,是因为第二层船舱太冷了,我下去时没有发觉,当走出来后才体会到两边不同的温度。

  如果觉得醉神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金万藏小说全集醉神香瑶池地宫死亡航线捞尸笔记茶经残卷醉龙池天崩擒灵千舌舞千舌舞翻译者的奇遇地藏,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