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冶文彪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我让你来厢厅,只是走个过场,让厢长知道这事。”

“那接下来该咋办?”

“状纸给我。还有,杨九欠前年写给你的那张字据,你带来没有?”

“带来了。”胡大包忙把状纸递给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折了两折的旧纸,边沿都已经磨破了。

“这张也给我。”

“可…你莫不是和你表哥合起来欺弄我?”胡大包忙攥紧了那纸。

“我欺弄你有啥好处?”

“没了这字据,你表哥便可以混赖不认账。你就能从你表哥那儿讨些利钱。”

“这事刚刚都已经过了厢长的眼,我敢欺弄你?你若闹起来,我还能在厢厅逍遥?再差,我每年在厢厅也能得二十贯差使钱,你这字据上一年通共也不过两贯钱。我再蒙了头、蠢了心,能用头大肥牛去换只癞尾巴鼠?”

“嗯…我明白了…”

“大白天点灯,你又明白啥了?”

“你是想拿着这状纸和字据去讹你表哥。”

“长脖子、白毛、黄嘴那才叫鹅。包子叔,我口含舌头不说空话,跟您照实说吧,我做这件事,有两个缘由,一是被我表哥骗了许多钱,咽不下这口气,借着你这事,让他也尝尝盐咸姜辣;二是穿过花丛能不沾些花粉?若能捎带着从他那里赚些跑腿钱,也买双新鞋来穿穿。这是马吃草、牛饮水,天经地义,能叫讹?还有,我答应帮你讨回来五十贯,话说得有些满了。这样,我保管拿十贯回来给你,你瞧如何?”

“才十贯?”

“我表哥每月才赔你一百七十文,一年两贯零四十文。眼下这事已经快两年了,头年嫩鸡二年老,三年掉毛肉难咬。以我表哥那扭筋抹油的脾性,过了三年,他还能老老实实给您钱?我猜头一年还成,从去年开始,你那钱就已经难讨难要了吧。”

“嗯…”

“这不就对了?”

“能不能再多些?”

“您看您,逮住脚丫就摸腿,十贯钱,我都是咬碎了牙才敢说出口的。你忘了我表哥是啥人了?您若不甘心,那这事咱们就撂下,您继续每个月讨您的一百七十文,我继续穿着这双旧鞋子踩土踏灰。蝌蚪水里游,蛤蟆岸上走,咱们水往东,船往西,各行各路。”

“才开了头,哪能就这么撂下?那就十贯钱。”

“十贯我讨不来。”

“你刚刚不是说十贯?”

“你瞧瞧我这腮帮子,刚才为了劝您,才说十贯钱,咬牙咬得腮帮子至今还酸痛呢。”

“那你说能讨来多少?”

“我不敢说。”

“那至少八贯?”

“八贯?八贯钱得有三十多斤重。您满京城打问打问去,谁能从我表哥袋里掏出三十多斤铜钱来?”

“八贯也不成了?那七贯?”

“我仍不敢担这个保。”

“六贯?”

“不敢。”

“那好!五贯!只要你能帮我讨回五贯钱,我就把这字据给你。”

“五贯钱能买你八百多个大包子,你一笼包子才十二个,得垒七十屉,都快比那十千脚店的楼还高了。”

“那你说个实数。”

“三贯。”

“三贯?!”

“我只敢说这么多。我那表哥您又不是不知道,哪怕一文钱,在他眼里都比锅盖还大。三千个锅盖都能把这汴河盖满了。”

“这…那成,就说定三贯,不管比锅盖大,还是比门板大,一文都不能少。”

“我曾小羊说话从来都是棺材盖上说死话,一个字,一颗钉。木头能朽,话不朽。”

第十二章 结义、知无

不明敌人之情者,不誓约。

——《武经总要》

游大奇摸了摸腰间,还好,钱袋子还在。

自从入了“安乐窝”,他和翟秀儿每天在虹桥一带“点灯盏”,回去一个人能分到一成。幸而他始终觉着这不是长久安身之计,因此一直偷偷在攒钱。除去吃饭杂买,只要凑够两贯,他就去换成碎银子,贴身藏着。再加上团头不时会赏他一些,三个多月,也攒了有十二三两。他吃力坐起身,脸上伤处被牵动,疼得他不由得一咧嘴,嘴皮上那道斜割的刀伤又被扯痛,几乎痛出泪来。

“你起来做什么?当心挣破了伤口。”桑五娘忙伸手要扶。

“不妨事。桑大姐,我有件事求你。”

“啥事?你说,只要我办得到。”

“从小到大,除了爹娘,从没人像你这么善待过我。若你不嫌弃我这副残丑样儿,我想认你做姐姐。”

“巧了,我也正有这念头呢。自从跟着丈夫到了这京城,落得孤零零的,身边一个兄弟姐妹都没了。逢到年节,连个走动的去处都没有。到如今,更是个孤鬼了。刚巧你也是一个人在京城,脸又伤成这样,若没个依傍,这往后的营生必定艰难。我们两个又都是上了奈何桥又转头回来的人,真正是一对苦命姐弟。”

“那从今天起,我就叫你姐姐了。”游大奇一说话,嘴上的伤就被扯痛,但他心头暖涌,从没这么想说话过。

“哎,哪能想到,竟从河里捞起个弟弟来?”桑五娘笑起来,眼里却闪出泪花。

“姐姐,我这里有些银子,你收着。这一向你寻儿子,生计自然撂下了。这些钱,咱们姐弟先拿来过活。”游大奇从袋里抓出那些碎银,自己只留了二两多零头。

“这哪成?你赶紧收起来。才认了我这个姐姐,没啥给弟弟的,反倒要弟弟的钱?”

“你若不收,就没把我当成弟弟。”

“我自然是从心底里把你当弟弟。但这钱,我不能收。”

“咱们既然是姐弟了,就不该分彼此。这些银子我带在身上不稳便。”

“那成,我帮你保管着。你要用时,再拿给你。”

“不是我要用时,是咱们姐弟要用时,就拿来花用。”

“成成成,我拗不过你。”桑五娘笑着接过银子,用一张旧帕子好好包了起来。

“姐姐,这些银子够咱们两个过三五个月。咱们就先莫管营生,一心一意寻回小外甥。小外甥叫啥名字?”

“我常日在这蔡河上摆渡载客,他爹就给儿子取了个名儿叫渡儿。”

“渡儿?好名字。我听着到处传说,这汴京城丢了许多孩子,都是被食儿魔掳走的?”

“嗯。渡儿那天傍晚不见时,我只远远望见,这岸上那个卖洗面药的付婆婆离得近,说隐隐绰绰看着是一个只大黑狗模样的怪物,叼起渡儿,就飞一般不见了。另有几个人也瞧见了,不过瞧得不清楚,只见到一个黑影儿。”

“真有这样的怪物?莫不是那个付婆婆眼花扯谎?”

“不会。我认得付婆婆不少年了,她常年吃斋,人极和善,有时我忙不过来,都是她帮我照看渡儿。”

“其他丢了孩子的人家也没找见?”

“没。全汴京城总共丢了三百多个孩子。有个云夫人和庄夫人把我们这些丢了孩子的娘召集起来,分成了三伙,大家一起分头寻了这么多天,却啥都没找见。我分的那一伙,领头的是东水门外卖豆团的一位大嫂,人都叫她丁豆娘。”

“丁豆娘?”

“你认得?”

“我只买过她的豆团,知道这个人。”

“丁嫂性子强,人又爽利,说做啥就做啥,那股劲儿,天老爷都拗不转。可什么都没找见,我们这伙人早散了。今天我进城去相国寺后街一个开茶肆的杜氏那里打问,我们这伙儿原先都在她那里碰头。她说人散了以后,只剩她和一个叫明慧娘的年轻妇人跟着丁豆娘一起寻…”

“明慧娘?”游大奇说话时一直不太敢动嘴唇,这时却忍不住叫出了声,嘴皮上刀伤被扯得剧痛。

“弟弟,你还是先莫说话了。不过,怎么?明慧娘你也认得?”

“哦,也只是见过,不认得。”

游大奇心里急颤,猛然发觉有一处不对。

药劲过去后,蒋冲浑身伤口越来越痛起来,心里的怨恨也火一般烧着。

自己在家乡好端端的,虽说穷,却安安稳稳,过两年娶个媳妇儿,生几个孩儿,如乡里其他人一般,本本分分度日,有什么不好?偏生不安分,又贪图伯父给的那些路费,想来这汴梁城开眼。如今眼没开个啥,这身上却血淋淋地都开遍了眼。即便好了,这脸上身上到处疤,癞狗一般,回去哪家肯把女儿嫁给你?更何况如今困在这楚家,是好是歹还不晓得,说不准便把性命也丢在这里,死了都没一个人知道。

想到这里,他顿时害怕起来,觉着自己似乎已被埋在了黑沉沉的地下,四周上下无边死寂,又黑又冷,他拼力嘶喊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人死了便是这样?他不由得哭起来。到这世上一场,好衣裳没穿过一件,好饭没吃过几顿,正正经经的事也没做过一桩,连笑都没痛痛快快笑过几场,就这般炉烟一般,被风一吹,就散了?

他忽然想起幼年时,一个游方道士路过他家,来讨水喝。家里只有他一个,他舀了一瓢水给那道士,心里好奇,便问那道士:

“这世上什么最大?”

“天地。”

“比天地更大的呢?”

“无。”

“无是啥?”

“就在这水瓢里。”

道士一口喝尽了瓢里的水,笑着递还给他。他瞅着那空瓢,想找见“无”,可越瞅越瞅不见,不由得陷入痴懵中。那道士何时走的,都不知道。他就这么一直定定站着,尽力瞅着,痴了许久,直到他娘回来,才唤醒了他。

这事他早已忘记,这时却忽然想了起来。随即止住了哭,心里黯然明白,死便是无。它无处不在,遍满天地。看不见,捉不到,却像一张大嘴一般,随时追着你,是时候便一口吞掉你,连一滴血、一粒渣都不剩。

他先是无比恐慌,继而无限悲凉,但悲着悲着,忽而想到,我被无吞掉,我便成了无,便不生不死,遍满天地。一瞬间,像是日头从地下猛然升起来,他心头豁然开朗,浑身也松了绑一般,顿时轻松,不由得哈哈笑起来。

“快醒醒!是不是痛得厉害了?”是楚家那个仆人凌小七的声音。

他睁开眼,见凌小七一脸忧急望着自己,不由得咧嘴一笑,轻轻说出一个字:“无。”

洪山望着老友程得助,说不出话来。

他来开封府大狱探视程得助,本是想打问双杨仓军粮窃案的原委,哪知道程得助满怀赴死之心,丝毫不愿洪山去追查这桩事情。程得助虽笑得极坦然,却掩不住满脸苦涩。洪山不知还能说什么,只得尽力笑着与程得助告别。一转身,眼泪竟滴了下来,他怕程得助瞧见,不敢伸手抹泪,只能紧眨了几下眼,将泪水挤尽。

那个孙节级在旁边看到,却装作没见,默默陪着洪山穿过过道,离开那昏暗囚牢,一起出了院子,回到早先那房里。走到内屋门前,孙节级停住脚,低声请洪山先进去换衣裳。洪山关上门后,又忍不住落下两滴泪,他忙用袖子拭净,换回自己的那套公服。而后长舒了口气,才打开了门。

孙节级看到,忙走了进来,关好门,望着洪山,眼中透着关切,低声问:“洪使臣来这里,不只是探视老友吧。”

“唉,我原本是想跟他打问双杨仓那窃案的详情。”

“我看那位老兄一心求死,一个字都不愿说。他这桩案子实在太匪夷所思,洪使臣若想知道详情,我倒知道一些。”

“哦?多谢孙节级!”

“哪里,我也是瞧着那位老兄似乎是无辜受难,心里不忍,加上洪使臣与他又是如此故友情重。若能帮上些忙,就再好不过了。洪使臣先请坐。”

洪山忙坐到小桌边那把方凳上,屋里只有这只凳子,孙节级便坐到了床边,慢慢讲起来:“说起来,我刚听到这案子时,根本不信。整整一仓军粮,一夜之间凭空就不见了,哪里会有这样的怪事?后来府尹亲自查问,我心里好奇,一直探听,才知道这事竟是真的。那仓里的粮全都堆在一百个木台上,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您的这位故友,还有一位姓崔的军头,他们两个各自带了二十名兵卒,轮值看守这粮仓。这两个军头都是武严营的,自做长行起,多年看守粮仓,并没出过什么差错。我瞧着,两人也绝不敢做出这么大的窃案来。

“另外,还有一个人,名叫楚忠,是监粮官。那些军粮就是由他前去提领。这个楚忠行事极谨细,提粮前一天还去了双杨仓查看,他特地让手下揭开了十几处油布,那时粮食都在,一袋不少。第二天一早他去提粮时,那些粮食也仍堆得好好的,上头油布也罩得严严实实。可是等兵士去解油布脚上的绳索时,那油布忽然间坍缩下来,像是里头充满了气,忽然漏掉了一般。在场这些人,哪个不吃惊?大家正在惊慌,却见仓里其他粮垛的油布也纷纷坍缩下去。整整一百垛、十万石粮食,全都不见了。”

洪山之前虽已听说,这时再次听到,仍然无比诧异:“在场的那些人全都亲眼瞧见了?”

“可不是?这些人全都关在死牢里。咱们刚才去的那座牢里全都是。这是天大的罪,死字面前谁敢说谎?何况那些人是一个个分开审的,全都说得一样。”

洪山想了想:“他们便真想偷,一夜之间,也偷不完。”

“可不是?因此到处纷传这是鬼搬粮。您也是押运粮草的,那十万石粮,一石一袋子,整整十万袋。我算过一笔账,若是靠人力,一晚上想搬空,至少得一千个壮汉,每人搬一百袋。这得调集两个指挥营。偷了还得运走,汴河上最大的船,一艘也不过载三四百石,十万石至少得要二百五十只大船。连起来得有四五里地。从东水门到下锁头税关都排不下。这比当年水军讨伐江南的阵仗还大。若不是鬼搬粮,谁有这么大的神通?”

“楚忠头一天去查看时,那些粮食真的都在?”

“头一天楚忠去时,带了十来个人。粮仓白天是那个姓崔的军头值日,他手底下也有二十个人。总共三十多个人一起查看的,这应该没有说谎。”

“夜间可有什么异常?”

“这案子如今唯一的漏子就出在夜里。夜间是您那位程老兄当值。当时还是二月初,天仍有些寒。他们在粮仓中央生了堆火,每半个时辰巡视一转后,大伙儿就围着那火堆,向火取暖。府尹大人初审时,连那位程老兄在内,二十一个人都说没有异常。后来,府尹大人分来一个个审时,假意编了些虚话恫吓,那些人里有几个先承认,他们夜间睡着了,清早是程军头将他们叫醒的。最后府尹审问那位程老兄,他也招认,自己也睡过去了。”

“唉…”洪山不由得深叹了口气。

“就算他们全都睡过去了,照前面我算的那笔账,仍没法解释那一仓的粮食是如何变没了的。整整十万石,十五万大军一个月的军粮。若分给汴京城二十万户人家,一家都能分到五斗,够整个汴京城活好几天呢。因此,这案子根本没法子定案,这些人全都关着,开封府、枢密院、马步军三司都在四处寻找那些粮食的下落,却没找见一颗粮食的影儿。”

丁豆娘轻步走进庄夫人家的后屋。

屋里极静,又有些暗,虽然摆的家什一色都是雕花暗红木,得值些钱,但到处蒙满了灰尘,尘气混着阴气,凌乱而寒寂。丁豆娘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她尽力压住慌怕,朝屋里环视。中间一张圆桌,配了四只圆凳。迎面靠墙立着个木柜,左边靠门是个木盆架子,上面搁着个铜盆,盆里还残余了些污水。右边门槛里头倒着一只小圆木凳,旁边还掉了一个孩童耍的拨浪鼓和小半块饼,那饼早已经干硬,生了厚厚的霉。

丁豆娘不由得猜想,庄夫人的儿子被掳走前,恐怕是坐在这只圆凳上,一手摇着拨浪鼓,一手拿着饼,正在吃耍。不知是什么引得他跑出后门,却被食儿魔掳走了…想到这儿,她不由得又忆起赞儿被掳走前,也是乖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拿着一只芋头,左一口,右一口,换来换去吃着…

她的眼睛一酸,泪水又要涌出,她忙尽力忍住,又环视那屋子。董嫂的尸体也是倒在这屋子的门边。她装成庄夫人,从前门进来,闩上门,怕是急着要穿过前屋,从后门出去,却被藏在屋中的凶手勒死在这里。但这间屋子里并没有好的藏身处,凶手应该是藏在里面,董嫂经过时,凶手蹿出来行凶。董嫂自然会挣扎,怕是先挣开了,逃到了这后屋,却被凶手追上…这么说凶手是单独一个,而且并不是强人惯犯,只是普通之人?

猜想着当时情形,丁豆娘不禁又打了个寒噤。她忙在心里不住地念,你是为了寻回儿子,才来这里找线头,你不能怕。

她壮起胆子,穿过门道,走到前面。里头越发昏暗,是个过厅,也摆着些雕花暗红木的家什,也蒙满了灰尘。一张方桌,四把椅子,一张五斗橱,一个花架,上面搁着一个碧瓷浅边的花盆,里头一株兰草已经枯死。她心里一阵伤叹,看屋里陈设和庄夫人的性情,自然是个好整洁的人。可孩儿没了,这个家便齐齐地全都死了,就像我自己的家一般。

她呆叹了片刻,见左右各有一扇门都开着,就近先走进右手边的屋子。屋子不宽,里头只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两只柜子。床上地下散落了许多孩童玩物,泥孩儿、毛毽、彩球、扯铃、打马象棋…矮一些那个柜子上摆着个红漆大方木盘,上面排立着些小楼阁、小亭台,其间站立、坐躺着许多小人物,都是用罗帛攥制,镶着珠翠,精巧不说,更是活的一般。丁豆娘认得是京城有名的万山亭家卖的意思儿。有回去相国寺,赞儿看到后,闹着要。她一问价,最简的一套也要九贯钱,她哪里舍得买?瞧着这套意思儿,想起赞儿当时抹眼泪的样儿,她心里一阵酸悔,又要落泪。

她忙收住神,又四处仔细瞧了一圈,却瞧不出什么来。便离开这里,穿过小厅,走进对面那间屋子,也是一间卧房,但宽敞许多。一张大床,挂着淡绿碎叶纹罗帐,浅青兰花绣锦褥上叠放着水红桃花绣锦被,两只青釉瓷枕,分别绘着士子、仕女图。这张床远比丁豆娘家的精贵,原本该十分清雅安逸,但昏暗中瞧着,透出些幽寒,让人生栗。

床上还放了套女子衫裙,白罗抹胸、淡青罗衫、百合色兰花绣锦褙子、石青罗裙。像是在配样式花色一般,由里到外依次叠放着,裙摆垂在床边。只是并不平展,似乎被按压过一般,布满了凹褶。丁豆娘盯着瞧了一会儿,隐约觉着似乎是庄夫人原先穿着这套衫裙躺在床上,而后身子飘离,留下空衫裙在这里。一阵寒意从脚底直升到脊背,她慌忙扭过头,去看别的家什物件。

床对面窗边是一张雕花红木桌,上面摆着莲叶边的铜镜、雕花镶铜的首饰盒子、木梳、篦子、胭脂盒、眉笔…物件摆得十分齐整,都蒙着灰,许久都没动过。

靠墙边,则是一架红木大柜,几乎占满了整堵墙。丁豆娘走过去,一屉一扇地打开看,里面按类整齐叠放着布帛、衣物、被褥、木匣…看了一遍,她仍什么都没瞧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该找些什么,不由得懊丧起来。

正不知该怎么办,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响动,惊得她头发都要立起,急忙缩到了桌子边,蹲下身子躲了起来。偷偷听了听,声音是从房檐上传来,扑扑拉拉又叽叽喳喳的,是燕子。房檐下恐怕结了个燕巢,母燕捉了食回来喂乳燕。

她这才捂着胸口长出了几口气,小心站起身,手脚却仍吓得直发抖。

第十三章 大道、归处

夫以寡击众者,利在于出奇也。

——《武经总要》

天黑了下来,月光照着郊野,清风微凉,一块块田地明暗错杂、黑白交缠,如人心一般。

石守威沿着田埂,慢慢往红绣院方向走去。做个爽快人,头一条便是凡事不优柔,更不多思虑。既然认定一件事,尤其是答应了人,便得快刀切瓜、疾风吹草、猛火烧油一般去做成它。做了这么多年爽快人,石守威也早已练就了这果断快性。然而这时,他的双脚似乎在有意拖延,沉赘赘地走不快,全没了常日昂首阔步的爽快样儿。

帮邓紫玉偷人,这事他既觉着不对,又隐约有些难堪。不管自己的爽快是天性本有,还是强装的,至少生平从没做过这等事。原先没钱时,也偷过无数回粮食菜蔬,哪怕被人发觉,能跑就跑,跑不赢就打,并不值什么。就算被朋友知道,只需哈哈一笑,说自己不过是想尝尝做贼的滋味,钱已加倍还给了人,他便越发是个爽快人。然而,偷人,无论如何都有些说不过去。

邓紫玉说,她和那丫头主仆情深。像她这样一个沦落风尘,又孤高不肯伏低的娇女子,能遇见一个贴心贴意的丫头,的确不易。但她把那丫头偷回去,肯定没法大明大白地留在身边使用。藏起来,又觉着古怪不合情理。这女人家心,实在难猜。

不过,石守威转念又想,邓紫玉那般聪颖,自然有她自家的计较。她既然让我去偷那丫头,一定是早就想好了妥当之策。听她所言,这是她心头最要紧的事,我若帮她做成,她自然会感念于我。想到邓紫玉那双水莹莹的眼儿痴望着自己,那双细嫩嫩的手儿轻抚自己的肩膀,那张俏嫩嫩的口儿不住轻唤着“石哥哥…”他顿时身发软、心发烫,再没有思虑的气力,不由得大声说:扯他娘的闲絮,干!男儿为美人赴汤蹈火,这才是天下第一等爽快人,做的第一等爽快事!

他甩开大步,气昂昂往前行去,直觉着自己如盖世豪杰,冲入十万军中去杀敌一般。

走进红绣院西墙那个小巷子,他才放慢了脚步、放静了心神。巷子两边都是墙,没有灯光,极幽黑,只有另一家那院墙上落着些淡月光。他贴着红绣院的墙根,在暗影里轻步前行,一路都没见有路人经过。估摸着来到梁红玉那座小楼外,他摸了摸怀里的布袋和绳索,长舒一口气,而后腾身一跃,双手攀住墙顶。腰臂再一用力,便翻了上去。墙内是一株大柳树,正好遮着他。他伏在墙头,朝里窥望。月光下,院里尽是树丛斑驳,同样十分宁静。斜前方不远处树丛之上,果然露出一角楼檐,下面透出些灯光。

他轻轻一跃,跳下了墙头,落地时,脚底一滑,不知踩到了什么湿滑的东西,一屁股摔倒在地,头撞到墙上,发出一声重响,手掌又拍到草刺上。他忙爬了起来,顾不得头晕手痛,忙缩在墙角听了听。还好,没有什么动静。他这才摸着拔掉手掌的草刺,揉着后脑,弓着背,穿过树丛,来到那小楼近旁。

  如果觉得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冶文彪小说全集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清明上河图密码2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人皮论语,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