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约翰·狄克森·卡尔作品我的前妻们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他还希望他们认为他又把尸体处理掉了?”

“正是。”

“可原因呢?”

“因为在他的甜蜜生活中就这么一次,”H.M.答道,“波雷根本没杀害任何人,也没有处理掉任何一个女人的尸体。”

贝莉尔骤然往后一缩,撞上了那个德国军官,一时被人偶吓得魂飞魄散,几乎尖叫出声。雨声绵延不绝,压迫着丹尼斯的神经。

“H.M.,老天在上,你究竟在暗示什么啊?”

“一起假谋杀。”H.M.说。

他聚精会神、形容怪异地吸着雪茄,片刻后才再度开言。

“现在请想象一下波雷——注意,他非常安全!——有可能在那种情况下进行谋杀吗?结果会怎样呢?

“我来告诉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拂过衬衣下摆的一丝微风,五十年内警察都不会发现问题所在。现在他们认为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一直以来就百分之百确定,波雷以某种巧妙的方法又杀了一个人,在房子里就把她处理掉了。注意到了没?在房子里。

“那么,木鱼脑袋们,你们看出这整件案子的关键了吗?

“波雷恰恰是希望他们往这个方向去考虑那些真实的受害者,安吉拉、伊丽莎白和安德蕾,因为实际上他根本不是那么干的。他将她们的尸体藏在——房子外面的某个去处。但是,警方迟早都会把搜索的目标从房子里移到外面更远的地方,上帝啊,那他就完了。于是,只要警方确定他是用了在屋里毁尸灭迹的蠢办法,那么波雷就安全得有如无罪开释一样了。

“他非常安全。明白了没?”

雨势渐弱,屋里的光线也稍稍亮了些。

“啊哈!”H.M.心满意足地将雪茄塞回嘴里,搓着双手,“这事很巧妙,不过我们先把它放在一边,先集中解决另一个问题。

“如果把波雷的第四起谋杀看做一起假谋杀的话,我们能不能发现一些新东西呢?

“嗯,有的。

“‘波雷太太’,几乎是个幽灵般的隐身人。据我们所知,波雷太太与任何人都保持距离,就连在屋外监视的警察也从未仔细观察到她的真面目,只是远远看见她若干次而已,因为给他们的指示是不要接近波雷。她没有任何朋友,之前没有结过婚。我所能找到的只是一个大大的X,这就是她。

“很自然地,波雷必须有个女性同伙来助他一臂之力。这个扮演‘波雷太太’的同伙,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你们肯定已经猜到她是谁了吧?”

贝莉尔发出的声音就像个烧开的水壶。

“你也知道我们根本就一头雾水嘛!”她尖叫着,“那同伙是谁?”

“米尔德里德·莱昂丝。”

“米尔德里德·莱昂丝?”贝莉尔惊呼。

“嘘!”H.M.慌忙从嘴里取下雪茄,东张西望,“老天在上,你能不能小声点!”

“可是——米尔德里德·莱昂丝?”

“嗯哼。”

“但她是……”

“警方最有力的证人……”丹尼斯补充。

“但她的证词完全不足以宣判波雷犯下谋杀或其他罪名,”H.M.故作天真地瞄了他们一眼,“看来你们有点吃惊啊?”

“差不多吧。”丹尼斯说。

“可你们再想想,如果把波雷这次‘谋杀’视为他自救的诡计,那么米尔德里德·莱昂丝就必是同伙无疑了。即便抛开‘从窗帘缝里偷窥’那俗套拙劣的说辞不谈,她也是唯一一个声称曾在近距离见过‘波雷太太’并与其交谈过的人。

“如果你们要证据,我就给你们证据。你们还记不记得大约一个月前那天晚上,我们都在格拉纳达剧院附近阿尔夫·帕特里奇的酒吧里?”

贝莉尔自是印象深刻,她深吸一口气

“当然记得。”

“迄今为止,”H.M.说,“我向你们阐述的观点,都是多年前看过马斯特司寄来的那摞罗杰·波雷一案的资料后所隐隐产生的念头。

“咳!”回溯往事,H.M.气就不打一处来,“那只黄鼠狼先是说不需要我出手相助,然后居然又厚着脸皮给我寄来波雷的材料,说什么我能不能行行好读一读,然后给点意见?

“我真的是个特别谦逊温和的人哦,小姑娘。不骗你。我的谈吐历来都很文明,从不说脏话,他妈的。管他呢,拜托!我忍气呑声,告诉他这材料我收下了……

“我的意思是,”H.M.咳嗽一声,忽然记起自己是多么崇高,忙忙摆出一副虔诚稳重的模样,“我是说这事儿真让人不爽,对吧?而我管不了那么多,还是把案卷认认真真硏究下来了。”

“你真是圣人啊,”贝莉尔承认,她又是迷惑,又是害怕,又是被这老妖怪的嘴脸搞得哭笑不得,“但究竟——”

“我这不是就要说明了吗?”

“好吧!”

“在酒吧那天晚上,马斯特司说他们掌握了新证据,‘某个不知姓名的作者写了一个关于波雷的剧本并寄给兰瑟姆先生,而且此人知道的未免太多了’。这当然意味着作者可能就是波雷本人;后来证明这一猜想是正确的。‘他知道那目击者是个女人,’马斯特司说,‘他知道她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东两;他掌握的情报,按理说只有警方、你和莱昂丝本人才知道。’”

“而我当时停止了点烟的动作,”H.M.补充,“感觉脑门上被人用髙尔夫球杆狠狠来了一下。”

“为什么?”

“唔,小姑娘,”H.M.说,“想必你也无数次问过自己知道那些事实的都有谁,还有为什么。但波雷怎会知道那些的呢?”

一阵沉默,雨还在下。

“如果你仔细阅读过那份被布魯斯·兰瑟姆修改过的剧本的原稿的话,”H.M.强调,“这个要点就更令人震惊了。你们看过没?”

“看过啊!”贝莉尔点头,“布鲁斯昨晚拿给我看了。”

“两周前我来到艾德布里奇时他也给我过目了,”H.M.说,“难道你没发现什么吗,小姑娘?”

“亲爱的,恐怕我那时太慌张了,所以我……我……”

“波雷,剧本的作者,”——H.M.小心斟酌着措辞——“知道那个女证人是‘红头发’的。他还知道她那晚上跑来是为了一张十先令的假钞。他甚至知道(哎呀!)她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怎会晓得这些呢?”

“不可能!”丹尼斯·福斯特不由得喊道,“这不可能!除非……”

“除非,”H.M.接过话茬,“波雷与米尔德里德·莱昂丝联手做戏来耍弄警方。”

丹尼斯在屋里来回走了两步。

“人生如戏!”丹尼斯嘀咕着。

“你说什么,孩子?”

“没什么,爵士,您继续吧。”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问自己,米尔德里德·莱昂丝一人分饰二角,既是她自己,又扮演波雷太太呢?”

“答案是:易如反掌。我们知道,莱昂丝这女人开的打字社里并无助手;她可以自由来去,无人注意。我们也知道,警方只在夜里监视那间平房,所以她可以通过那片树林(平房就建在树林前面)偷偷潜回而不被发现。早在警方开始监视之前,她便用几天时间来在路人、邮递员、屠夫的小伙计等人眼中创造出一个‘波雷太太’的形象。

“那考究的发型,配上波雷提供的珠宝首饰(显然是假货),任何人眼中的她——总在远处!——要么是和丈夫一起在花园里喝茶,‘浓情蜜意’;要么就是靠在草坪上的躺椅里小憩。这个形象树立起来之后,她就无须再走近那房子一步,直到七月六日那个决定性的下午。

“跟得上思路吧?

“那天下午她以米尔德里德·莱昂丝的身份,带上一台打字机公然骑自行车前往。她自然什么信件都没打,只是走进房子,然后又扮成波雷太太出来,最后一次和她的‘丈夫’喝茶,随后又在傍晚摇身变回莱昂丝。

“当晚,戏码的高潮上演!根本就没有什么假钞,那只是她的障眼法,如此便可顺理成章地解释为什么她下午去了一次,晚上又再次造访。她确实是骑自行车去的,也的确从窗帘缝里瞄了瞄波雷本人,然后撒腿开溜了。大功告成。”

H.M.摇着脑袋,轻轻吸了口快熄灭的雪茄。他的话音中竟洋溢着一股钦佩之情。

“这出戏的精妙之处,你们发现没有,就在于它即使穿帮了也不打紧。设想一下,整个流程中这两人要是出了点差错呢?要是半路杀出点意外状况呢?如果第二天早上波雷出门准备开溜的时候,那名犹豫不决的警察大喊一声‘喂!’呢?”

“喔!那也没啥大不了。根本没有人被杀,波雷尽可以挂着他那着名的微笑对警察说:‘你们之所以追缉我(一个无辜的人!),无非是基于那些你们自己心里都知道证实不了的嫌疑。你们总不能怪我在你们眼前玩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把戏吧?无论如何,你们究竟准备拿我怎么办?’

“另一方面,如果这出戏成功了……

“喔,去他娘的!

“你们不介意我再重复一遍波雷非常安全吧?一劳永逸地安全了,那接下来他要扮演准呢?警方永远不会査出他到底对受害人做了些什么。因为他们调査的方向完全南辕北辙:没完没了地搜索正常的房屋,还有根本不在屋里的尸体。

“谁会去怀疑米尔德里德·莱昂丝,这个准备在起诉时出庭的证人,这个将把波雷送上绞架的女孩,其实是波雷的同党?我估计波雷那冰冷渺小的灵魂深处,必然是对此欢腾不已。他仔仔细细地指点过她,在接受询问时要说什么,如何应对。

“不过这也并非易事。我非常肯定,米尔德里德·莱昂丝在警察面前那种歇斯底里,是真正的歇斯底里。她吓得六神无主。但波雷坚信她能办到,她能办到他交代的任何事,因为她是他所敬慕的米尔德里德。”

过了片刻H.M.又补上一句:

“我说,我有没有提过,波雷相当聪明?”

屋子里的寒意似乎又深了一层。米尔德里德·莱昂丝那张脸,那张还没变得又瞎又哑、眼里嘴里还没填满沙子的脸,缓缓浮现在丹尼斯的想象中,盯着他看。

“他——所敬慕的——米尔德里德。”贝莉尔重复着,打了个寒战。

“嗯哼。”

“波雷的又一个女人?”

“不错,但有所不同。”

“昨天,”贝莉尔刚开了个头,喉咙里就像打了个结似的。她的十指紧紧握住身体两侧的桌沿。丹尼斯望着她在窗前背光的身影轮廓,湿漉漉的头发,以及包住头发的那条湿漉漉的丝巾;那个德国军官倾身向前,仿佛也听得入神。

“昨天,”贝莉尔接着说道,“当您在高尔夫球场上和马斯特司先生交谈时,您说毎个连环杀手都有一个避风港般的女人,一个他在两次谋杀之间总会与之共同生活的女人。”

H.M.点点头。

“通常,”他避开贝莉尔的目光,“那都是个姿色平平、貌不惊人的女子。这世上的波雷们似乎总能从她们那里寻求慰藉。”

“‘史密斯和他的伊迪丝·佩格勒,兰德鲁和他的费尔南达·西格里特,而罗杰·波雷——’和他的米尔德里德·莱昂丝?对吗?”

“嗯哼。”

“当时我快要晕倒了,”贝莉尔忽然拧绞着双手,“真怕您指的那女人就是我,”她又抬高了嗓门,“但这个女人,您说过,是他们绝不会杀害的。”

“小姑娘,这就是我犯下大错的地方,”H.M.有一瞬间紧闭双眼,“波雷的确杀了她。他做了史密斯和兰德魯从未做到的事。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不杀她?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彻底抛弃她了,”H.M.答道,“他已经整整十一年没和她见面,也没捎去只言片语告诉她自己身在何处。当一个女人为你经受炼狱之火般的煎熬以后,你万万不能如此待她。”

炼狱之火……

此时丹尼斯·福斯特清清楚楚地在想象中描摹出一幅图画,其景象曾多次掠过他的脑海,但他却始终没参透其中深意。他看见了米尔德里德·莱昂丝从格拉纳达剧院的侧门溜出来时那张脸:那种鬼鬼祟祟和激动不安,那种恐惧与胜利相交织的情感,还有那左顾右盼的蓝色眼珠。现在他得到答案了。

那是一种怨恨之情,切入骨髓的怨恨。

在画中,米尔德里德·莱昂丝呼吸着,生活着,从一个满脸雀斑的姑娘蜕变为憔悴暴躁的妇人。她的形象充盈于这雨幕笼罩下的阴暗房间。丹尼斯怔怔望着正朝H.M.说着些什么的贝莉尔,直到有个东西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并使他浑身汗毛直竖,霎时警觉起来。

贝莉尔肩后现在站着两个德国军官。

丹尼斯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

这试胆之屋、人偶之屋,该不会又对他们玩什么恶作剧吧?迎着窗口看去,这第二个人偶站在第一个左侧一点点,身形模糊,但它的头盔没那么圆,胸口和腹部也没有弹孔。相反,它的手还在窗沿上悄悄滑动……

“H.M.!”丹尼斯大喊,猛然冲向窗口。

他的左手触到了一件湿滑的雨衣领子,右手则离奇而本能地揪住一条领带,那东西像小狗的项圏一样缠绕上他的手指。他猛地一拉,那人偶发出一声仓皇的尖叫。

亨利·梅利维尔爵士站起身,嘴里咒骂着,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房间,锁住站在窗外那个男人的脸庞。

这个大张着嘴、红润的脸颊上既惊且怪、在窗外窥视他们的人,是霍瑞斯·齐特林。

①参见第九章的注释。

②弗雷得里克·贝利·迪明(Frederick Bailey Deeming),生于英国,后移居澳大利亚,1891年他先后谋杀了自己的两任妻子与三个孩子,埋尸于房屋地板下,1892年5月迪明被处以绞刑。

③参见第九章的注释。

第19章

H.M.低沉的嗓音里怒火中烧,但却也惊讶万分,令丹尼斯意识到这场面完全在他意料之外。

“开什么国际玩笑,”H.M.大口喘气,挥舞着手电筒,“你在这里干吗?”

当你摇摇晃晃站在窗台后边,还有人一手绞住你的领带时,想要微微一笑、保持体态优雅,可绝非易事。齐特林先生身穿一件深蓝色外套,头戴圆顶礼帽,被紧紧勒住的领口里只勉强挤出一声含混不清的咳嗽。

“倘若不用说得那么动听的话,”他像维特留斯①那样高高抬起下巴,抑扬顿挫地吐出一串话来,“承蒙一连串巧合垂青,更兼我个人之坦诚天性及出于权宜之考量,不得不承认,我是在——呃——侧耳倾听。”

H.M.涨紫了面皮。

“你都听见了,对不对?”

“恐怕是的。亲爱的朋友,放开我的领带嘛!”

丹尼斯看了看H.M.,H.M.点点头,于是丹尼斯撒开手,齐特林又一阵猛咳。

“进来吧,孩子!从窗户爬进来!”

齐特林先生瞅了瞅窗框上的碎玻璃片。

“我很害怕……!”

“好吧,那就绕前门进来。老天在上,别让任何人发现你!”

贝莉尔从桌沿上滑下来,三人面面相觑,直到齐特林先生紧张兮兮地从走廊进屋。虽然光线不好,但他那又小又塌的鼻子、凸起的眼珠依然显得红扑扑的。他摘下帽子,手边抖边拧掉帽檐里的水渍,又把它戴回去。

“你来这里多久了?”H.M.把手电放回口袋里。

“容我据实禀告……”

“喂,孩子,我们没时间玩那套十八世纪的繁文缛节了,你来了多久?”

“差不多四十五分钟。”

“那么是不是你,”——H.M.指着那个人偶德国兵——“摆弄这些玩意儿来吓唬我们?难不成你想开什么惊声尖叫的玩笑啊?”

“不!”齐特林好言安慰,下巴晃得跟个拨浪鼓似的,“我是在这农舍后面发现一条看着像是拉铃索之类的东西,然后我爬(不好意思,这个词最准确)进走廊,听见里面有人说活,然后又看到(非常神秘哦)每个门旁边都有条拉索,我试着拽拽其中一条,好像没啥动静。我就爬回去又拉了一下,然后爬走咯。”

“其他东两你没碰?”

“亲爱的爵土!绝对没有!”

“你能肯定?”

“我这人就有点爱穷根究底,”齐特林先生承认,“我一冲动就去拉了拉铃,想看看会发生什么。”

“你一冲动就去拉铃想看看会发生什么,”H.M.说,“那你今天为啥跑来这里?”

“其实,”齐特林先生拍拍调整好的领带,莫名其妙地扭着脖子,好像有条绳子勒住他似的,“我在艾德布里奇的大街上意外听到一场惊人的对话,是那位帕克斯巡官和……”

  如果觉得我的前妻们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约翰·狄克森·卡尔小说全集犹大之窗我的前妻们歪曲的枢纽燃烧的法庭青铜神灯的诅咒女郎她死了逆转死局亡灵出没在古城/连续自杀事件孔雀羽谋杀案皇帝的鼻烟壶耳语之人独角兽谋杀案沉睡的人面狮身阿拉伯谋杀之夜三口棺材女巫角绿胶囊之谜九加死等于十宝剑八,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