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天下霸唱作品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高僧当时没敢声张,等琴师回去后才如实相告。琴师闻言回思前事,知道所言不虚,吓得他魂不附体,恳求高僧救命。高僧在古刹外贴满《南无妙法莲华心经》挡鬼,又念诵往生镇魂之咒,那些含恨而死的阴魂才不再为祟。
“源义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深受百姓所爱戴的传统英雄之一,而且由于其生涯富有传奇与悲剧的色彩,在许多故事、戏剧中都有关于他的描述。根据在大山祗神社中供奉着源义经的甲胄,有人推估出其身高大约在一米五左右。
第三章 云中古都 换鼻子
如今的山东省莱州市,是根据唐朝时此地的莱州府而得名。那时莱州府内有位姓徐的府尹。徐府尹虽说是一介文士出身,却体魄挺拔,俨然有鹤立鸡群之姿。美中不足的是脸上生了一副塌鼻梁,而且鼻孔朝天,所以常常受到別人的耻笑,他自己也为这难看的鼻子而苦恼不已。
有一次,皇上召他进宫面圣,当他们行至武陵时,天色已黑。徐府尹传下令去,要在不远处的一个驿站落脚休息,明日清晨再起程赶路。
这时,身后的一个士卒来到徐府尹跟前,放低了声音稟报道:“府尹大人有所不知,传言这武陵驿站之中经常有妖怪往来,路经此处的官员将领,全都不敢进站居住。如今府尹大人到此,最好也别再站内过夜。此处再往前行几十里,还有另外一家驿站。我等不如星夜呈,等到了那处驿站再休息也不迟。”
徐府尹历来不信鬼神,听后很是不以为然,当即吩咐众人入住驿站,他吃过晚饭,就推开房门,独自进屋休息去了。
长夜过半,徐府尹还没完全入睡,蒙眬之间听见屋里有脚步声响起,他微微睁开双眼,看见有个人朝他走来。那人一身青色长袍,面色苍白,手中还提着一个竹篮。徐府尹仔细往那竹篮里看去,竟发现里面装着满满一篮子的人鼻。
那人走到徐府尹身前,大声说道:“你是何人,竟敢睡在我的住处!”徐府尹急忙坐起,退到床脚处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那人见徐府尹不答,竟慢慢走上床来,用手托起徐府尹的脸仔细详,自言自语般说道:“看面相倒不是个薄命之人,但这鼻子又塌又翻,实在与尊容不配。来来来……且让我给你换个鼻子。”话音刚落,只见那人转头把竹篮放下,伸手在篮中仔细地挑拣,拿起来一放下,再拿起一个又放下,似乎都不合适,最后终于拿出一个,喜道:“就是它了!”随即将手按在徐府尹鼻子之上。
徐府尹立时感觉到脸上一阵强烈的灼痛感,眨眼间,自己的鼻子便被那人取了下来丢进篮中,他骇然失色,被吓得一动也不敢动。
那人把挑选好的鼻子放到徐府尹脸上,并且用手指在面部揉按,然后满意地笑道:“好一副吏部尚书的面相。”
这时徐府尹猛地惊醒,才知刚才乃是做了南柯一梦,他用双手抚摸自己的鼻子,突然大吃一惊,原来的塌鼻梁翻鼻孔,竟已变得高挺端直。而且鼻子周围,也没有任何刀口伤疤。后来徐府尹进宫面圣,皇上见其一表人才,果然封他做了吏部尚书。
第三章 云中古都 大胆布商
当年有座大宅,主人做生意亏了本,只好将宅子转卖他人,可不管是谁住到这大宅里,皆会遇到许多反常之事,胆小吓死的都有,大家便认为这是座鬼宅,自此再让也没有人敢往里面住了。
直到有个外地来的布商想寻寓所,他素来胆大不惧妖邪,见这老宅价格便宜,就买下来准备让举家老小搬来居住,但他也闻宅中闹鬼,就孤身一人先住进去,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宅院年久失修,已经墙皮剥落,院子里杂草丛生,堂内梁柱横七竖八,结满了蜘蛛网,到处都是黑沉沉、阴森森。
布商收拾出一间卧房,带了柄短刀独居其中,果然每天深夜,都会听到堂屋里有声音发出,但当他推开堂屋的大门进去察看,那里面就立刻变得寂然无声了,一连几日,始终不知怪从何来。
布商为了解开其中缘故,便在天黑之前躲到堂屋房梁上,准备一窥究竟,当晚月明星稀,借着从破损屋顶处透下的苍白月光,屋内家具画幅黑簇簇的露出些轮廓。
大约到了三更天,就听堂内窸窸窣窣有些动静,他屏气敛声,静卧在梁上向下俯窥,只见有个身高过丈的人从壁中走出,那人宽袍高帽,衣冠都是黄色。
布商这才感到事情不妙,心想凭自己的身板,被那黄衣人捉住多半就当点心吃了,吓得他大气也不敢出上一口,像死人一样趴在梁上,只听那黄衣人开口间道:“细腰,屋子里为何有生人气息?”随即就听角落里有个锯木头般的声音回话:“没看见有外人进来。”那黄衣人闻言不再说话,身形缓缓隐入墙壁消失不见了。
接着又有一个青衣人和一个白衣人,装束都与先前的黄衣人相同,陆续从堂中出现,也都对着墙角问细腰,这屋中为何会有生人气息?
布商好奇心起,大着胆子探出脑袋,想看看那细腰的模样,但屋角漆黑一片,什么东西也看不到。
不久之后,月影西移,一切恢复了原状,堂中寂静异常,没有丝毫动静,布商又惊又奇,怀疑自己刚才趴在梁上睡着了,见到听到的都是梦中所历,他满腹疑惑中从房梁间爬下来,忍不住走到墙角,学着那些高冠古袍之人的语气和腔调问道:“细腰?”那墙角果然有人应声,但屋内漆黑,根本看不到是谁。
布商强行克制着内心的害怕,壮着胆子继续问那细腰:“刚才穿黄袍的人是谁,它从何而来?”
细腰答道:“是金子,埋在西屋壁下。”
布商暗自称奇,再次问道:“白衣人和青衣人是谁?”
细腰说:“白衣人是银子,埋在东屋廊下;青衣人是铜钱,埋在井边五步。”
布商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又问细腰:“你是何人?”
细腰如实答道:“是个洗衣棒槌,就在这墙角。”
布商还想再问,却已是天方破晓,有鸡鸣声远远传来,屋子里重新陷入寂静,仿佛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
布商待到天亮之后,立刻找来家眷和伙计,带上铲子、锄头,到宅中各处发掘,果然从西屋壁下刨出五百斤黄澄澄的金子,在东屋廊下挖到五百斤银锭,又于井边五步发现了几个大钱瓮,里面所藏的铜钱不计其数,而那墙角下果然有根古代捣衣服的木棒,头大腰细,形制颇为怪异。
布商将这根木头棒子投入灶中焚化为灰,金银钱物则据为己有,从此陡然暴富,而那老宅里也不再有任何怪事发生了。自古道“小富由勤,大富由命”,这话诚然不假,可见“物有所归,人各有命”,是那布商命中该当发迹,才镇得住这笔横财。
第三章 云中古都 藏魂坛
具体是哪朝哪代说不清了,估计可能是前清的事,那时村子里有个阚姓人家,夫妻两个以种田砍柴度日,粗茶淡饭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老两口子非常恩爱,为人厚道本分,日子倒也过得适宜。
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这孩子天生耳大,耳垂又肥又厚,老两口子十分欢喜,总说:“咱家这孩子生就佛相,将来必福寿无穷。”于是给小孩起了个乳名叫“福耳”。
可后来有位看相的先生瞧见,却说:“这孩子耳大无福,双耳要厚而有轮方为贵人,耳厚福厚,耳薄福薄,耳要大,又要圆,又圆又大是英贤;两耳削平,奔劳一世;两耳贴脑,富贵到老;对面不见耳,则是巨富巨贵之相。”
按那江湖上流传的相法,这意思就是人的耳廓不能向前探着招风,须是平贴后脑才能有福,正所谓“两耳招风,买地祖宗”,因此以前迷信的人家,刚生下小孩,都要紧盯着孩子睡觉时不能把耳廓压向脸颊,免得睡成卖尽祖宗田产的招风耳,等孩子逐渐养成后压耳的习惯,也就不用再管他了。
那先生看“福耳”的面相,是双耳上薄下厚,两边都往前支着,就说这是逆子之相,再想改也来不及了。
阚氏夫妻哪里肯信,一顿扫帚将看相的先生赶走了,此后对福耳更加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活都不让干,这小子长大成人之后,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学会了耍钱嫖娼,把他爹气得吐血而亡。
福耳不但不思悔改,反倒变本加厉,把家里的田产变卖挥霍了,又去偷鸡摸狗,一次被人告上了衙门,他逃到山里躲避,途中撞见一伙养蛊的黑苗,就此跟去湘黔交界混饭吃,几年后回归故里,到家不说孝顺老娘,却肆无忌惮地杀人越货,他若瞧上哪家的姑娘媳妇,光天化日里就敢进去施暴,谁拦着就拿刀捅谁,比那山贼草寇还要凶狠猖狂。
想来王法当前,哪容他如此作恶,果然惊动了官府,派差役将福耳抓起来过了热堂,他对自己所犯之事供认不讳,被讯明正法,押到街心砍掉了脑袋,民众无不拍手称快,没想到行刑之后的第二天,此人又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依然四处作恶。
官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再次将其擒获正法,可不管福耳的脑袋被砍掉了多少回,这个人都能再次出现,活蹦乱跳地好像根本没死过,百姓无不大骇,不知此人是什么怪物,任其为非作歹,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最后福耳的老娘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大义灭亲,到衙门里禀告官府,说此子从黔湘深山里学了妖术,在家里床底下埋了个“藏魂坛”,肉身虽然在刑场上被斩首示众,但他过不了多久就能从坛子里再长出来。
官府闻之将信将疑,立刻命人到其家中挖掘,果真刨出一个黑漆漆的坛子,形状就像骨灰罐似的,当场敲碎砸毁,再把福耳押赴刑场碎剐凌迟,锉骨扬灰,自此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妖人死而复生的事了。
第三章 云中古都 聚宝盆
以前在地方戏戏文里,有一出戏叫“招财进宝”,演起来很是热闹,表的是各朝各代的降世财神。凡是逢年过节,或是喜庆摆设,需要找彩头的场合,都会请戏班子来演这出戏文。
民间最敬的两位财神,一个汉时的邓通;另一个是周庄的沈万三。邓通曾被皇帝封赏铜山,可以自行采铜铸钱,有道是“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说的就是此人铸钱之地;沈万三则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江南巨富”,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建都,都要向沈老爷借钱造城,真正是一位“富可敌国”的大财主。这两位古人,来被老百姓看做是“财神爷”投胎转世下凡尘,要是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被视为发财致富的“偶像”了。
据说这沈万三可不得了,是天上财星下凡,“左脚生金、右脚生银”,家中财帛通天,富可敌国,哪来的这么多钱呢?是他还没发迹之时,路过湖边见到乡人捕蛙,就地剖蛙取肠,血腥满地。沈万三见状不忍,出钱把剩下的几百只蛙都买了下来,扔回湖中放生。某天晚上他再次路过湖边,听群蛙动鼓噪,从湖底拥一古鼎而出,往那鼎中扔进一块金子,就立即变成两块,沈万三因一时善念得此古鼎,日后盈千累万之资,皆为其中所生。
后来朱元璋准备在南京建都,并决定扩建应天城,把它建得非常有气派。但由于战事频繁,开支浩大,根本没钱修城墙。豪富沈万三答应负责修筑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还有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他不仅筵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度,检查质量。尽管一些“检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捞取油水,沈万三却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可这样做,恰恰大驳了皇帝的面子。 此后他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这终于让明太祖龙颜大怒。于是他被籍没家,发配充军云南边陲。
沈家被明太祖朱元璋查抄的时候,从地窖里搜出这尊古鼎,问以刘基刘伯温,刘基日:“此乃聚宝鼎是也。”后世俗传为“聚宝盆”。
当然这无非是民间传说,实际上沈万三是擅长资本运作的大商人,今后要去周庄旅游,可别忘了品尝一下当地的名菜“万三肘子”、 “万三蹄”,据说那都是根据沈老爷家里流传下来的菜谱,以秘方配置调料蒸焖而成,皮润肉酥,入口即化。
第三章 云中古都 憋金咒
中国自古有很多被人遗忘了的“银窖”和“钱库”,由于战乱年代,兵匪横行,埋金藏银是为免招抢掠。太平时期,埋金藏银者也不一而足,其动机往往各不相同,贪婪聚财而生性吝啬者最多。到了宋代,则信奉“掘藏得金”,习惯把大量钱币埋入地下,想给后人一个喜。其实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宋时铜贵而金贱。
地下埋的金银多了,也衍生出不少古怪诡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富豪家中库银存得太久,打开库门后白银都化为白鸟飞去之事,可见民间一直相信金银有灵的说法。
苗人中,有很少的一批人以采金掘银为生,被称做“金苗”,他们常常以数人为一伙,在深山中以极其诡秘的方法,寻找深埋地下的金银矿脉。不仅是矿藏,湘西兵匪之祸颇多,以前有许多土司,把整罐整坛的金银埋在山中,金苗利用奇门古术,往往也能将之找到。
金苗使用的所谓“方术”,也可以称为“法术”,实际上这个“法”的意思就是“方法”,是使用“术”的“方法”,是包括符咒、诀语、字号、卦歌、道具、秘方诸多法门在内的总称。每一伙金苗中都有一个首领,被视为“金头”,只有金头掌握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方术“憋金咒”。
深埋地下的金银财宝,年头多了,便得精气灵性,这套憋金的古代迷咒,就是专门用于将金魂银魄从地下逼出,然后用针扎住它,顺藤摸瓜,就能找到地下宝藏。可要是没有金头的迷咒使金银之魄归位,挖出来的全部金银会腐烂得如黑泥朽木,毫无价值,土人谓之“金银粪”。
古代金苗头领的迷咒,会的人本就十分有限,而且由于太过保密,至今已经失传了数百年,世上无人再通此道,只是学方术之人大知道几百年前曾经有过这么一套神秘的符咒。他们还知道金银之魄各有不同,但银魄都是小脚白鞋的老年女子,民间称其为“白老太太”,在五行中白色代表金,是金银财宝的象征。
苗疆山区经常有些低矮的屋棚,里面供着“土地菩萨”,仕也包括“土地奶、家宅、祭桥、水井”诸神衹,土地菩萨在苗语里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如果是穿白衣的司土地菩萨,那多半就是土财神“白老太太”了。
第三章 云中古都 乾坤大挪移
说起我看过最具有想象力的故事,是在唐代的时候,有个商人去长安做生意,卖掉货物之后买了一只鹅,装在笼子里背在身上独自回乡,半路遇到一个书生。那书生正坐在树下休息,见商人来了就起身行礼。书生声称自己走不惯长路,脚底都打了血泡,实在是走不动了,恳请商人行行好,让他钻到竹笼里带上一段。商人以为对方在开玩笑,就说:“这竹笼才多大的地方,何况已经装了只鹅,你要是钻得进来,捎你一段也是无妨。”没想到那书生一低头竟钻入了笼中,和那只鹅在一起并不显得拥挤,而且分量好像也没增加。商人暗自惊奇,奈何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只得背上竹笼继续赶路。
中午的时候停下休息,那书生从笼中钻出来,说:“蒙君相助,无以为报,请您饮上几杯薄酒,万勿推辞。”商人奇道:“此处没有人烟,你两手空空,怎么请我饮酒?”书生笑而不答,忽然张开嘴,从嘴里吐出一个食盒,里面装满了美味珍馐,又吐出一壶佳酿和两个酒杯,与商人席地而作,一边饮酒一边击节而歌。
书生还觉得不够尽兴,要让自己最宠爱的姬妾出来跳舞,于是张开口,从中吐出一个窈窕婀娜的美女,让她跳舞助酒兴。商人没见过如此佳人,不禁看得傻了,也忘了喝酒,而那书生兴高采烈,多喝了几杯,竟醉卧在地,怎么招呼都不醒转。那个美女见状,就上前对商人说:“奴婢有个相好的郎君,想趁此良机将他召来相见,还望阁下高抬贵手,不要声张出去,否则被主人知道,我必然难逃一死。”商人讷讷地点了点头,就见美女也轻启朱唇,吐出一个虬髯大汉,二人低声私语了几句,就走到树后共尽云雨之欢。
正忙活到一半,醉卧的书生忽然伸了个懒腰,好像将要醒转,那个美女大惊失色,一口将虬髯大汉吞下,然后就忙着整顿衣衫。这时书生从地上坐起,揉了揉眼睛,对商人深施一礼:“小生酒后失态,万勿见怪。”说罢张口吞下美人与酒壶食盒,起身作别,径自走进了深山,从此不见踪影。
这是一种典型的乾坤挪移幻术,神奇古怪到了极致,即使有也不是中土之术,应该是从印度西域流传而来,唐时西域已通,所以才出现了这种匪夷所思的题材。
第三章 云中古都 黄河中的神
黄河虽是浊浪滔天,但河里的水族向来不少,也有些稀奇古怪的生物,在迷信的说法里,那其中也住着水府郎君,有很多人目击过河神之类的异象,可能是某种大鱼。
以前的官府严格控制盐税,所以有些人被迫铤而走险,利用黄河水路贩运私盐,那是要用一种夹舱船,舱底有夹板,把私盐藏到里面,以此避免盘查,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法子瞒得了一年两年,却瞒不了十年八载,巡河的官差虽然知道,但拿了些好处之后也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盐枭都是亡命徒,逼急了真敢杀官造反,正所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在黄河上贩运私盐的船帮,除了要给巡河的兵勇官差好处,起航时还得祭祀河神,把整袋子的盐投入河中,祈求水下郎君保着行船平安,别遇上大风大浪。
却说有这么一艘夹舱船,以前没来过这段河道,初走黄河贩运私盐。那船老大以前就是个心黑手狠的土匪,为人十分吝啬。有船夫劝他给河神献祭,船老大说什么也不肯把盐扔进河中一袋,只撒了把大盐粒子。
如果觉得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天下霸唱小说全集: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火神:九河龙蛇, 摸金玦之鬼门天师, 贼猫, 金棺陵兽, 天坑·鹰猎, 鬼吹灯之再起风云,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河神·鬼水怪谈, 殃神·鬼家怪谈, 无终仙境, 凶宅·鬼墓天书, 大耍儿之西城风云,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 鬼吹灯2之黄皮子坟, 鬼吹灯2之南海归墟, 鬼吹灯2之怒晴湘西, 鬼吹灯2之巫峡棺山, 鬼吹灯之圣泉寻踪, 鬼吹灯之抚仙毒蛊, 鬼吹灯之山海妖冢, 鬼吹灯之湘西疑陵,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