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尤四姐作品锁金瓯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书名:为夫之道

作者:尤四姐

【文案】

授业恩师,不是应该端着架子一本正经的么?

可是夫子哟,你突然如此荡漾,到底为的是哪般……

文案渣渣,其实这就是一部木讷徒弟被腹黑师傅吃干抹净的血泪史。

*前半部甜,后半部小虐,结尾HE。

*本文1V1,不穿越、不重生、不失忆、不小白、不万能。相信水到渠成的爱情,讲述一个婉媚哀艳的故事。

引用+Ponyo+关于文中三角恋的一段诠释——

弥生和二王相爱 或者不相爱,慕容琤就在那里,拈酸吃醋。

弥生和二王相亲 或者不相亲,慕容琤还在那里,百般阻挠。

来慕容琤怀里 或者让慕容琤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第一章 年关

上半晌还响晴的天,到了午后开始下雪。雪沫子满天飞,在眼前混沌沌铺陈成障眼的纱。年三十里,冷到了极致,连台阶下的阀阅都冻住了。顶上两只石狮在西北风里蹲着,渐渐面目模糊,冰凌糊了满口。

内宅的仆妇挨在门上等人,掖着手,呵气顿脚,回身对守门的说,“门阖上一点。”

稍稍转了转门臼,尤不足。边上几个婆子低声催促,“再阖上点,小子,再阖上点。”

那小子把眼一瞪,“大过年不作兴关门,郞主知道了要罚!”索性把门大大一开,众人都暴露在凛凛寒风中。

这是个富贵已极的人家,五十年战乱屹然不倒的望族。时居阳夏,家主姓谢,祖辈受封列侯,权势通天。因为历代常与皇室通婚,坊间有谚“公主为妇女为后”,说的就是谢氏的辉煌。如今天下大定,大邺开国后尤其注重门第风骨,谢氏隐退的后辈纷纷重又出山,在朝中的威望一时无人能比肩。

愈是家业大,愈是规矩重。大年下,不论远在何方,外放的诸子都要回乡祭祖过节。谢氏有子九人,腊八前已经陆续返家了。唯有两个女儿还在外。长女佛生嫁与康穆王为妃,做了人家的媳妇肯定是回不来的。次女弥生很奇异,十一岁的时候叫乐陵王相中了,好说歹说收去做徒弟。少小离家,到如今三载有余,只在年关才得同爷娘兄弟团聚。

眼看近日暮了,还不见回来。堂屋前的卷杀斗拱下站了个缓鬓倾髻的贵妇,拢着暖兜朝门上张望。等了一阵耐不住了,着人到屋里传话唤来阿郎,焦躁道,“天色不早,不知是不是路上出了差池。你同你阿耶回禀一声,带人到城外去迎。”

大郎谢洵忙道是,刚穿好油绸衣,只听门外隐约有铃声传来。稍一顿,门上的仆妇拍手乎曰,“女郎至!”众人人鱼贯下了青石长阶,在风雪中翘首而待。

一架高辇飒沓而来,顶马披了套流苏金缕鞍。一路风驰电掣,那马鬃和燕飞飘扬起来,映在皑皑白雪中尤为流丽。到了门前缰绳一收便顿住了,仆妇们上前打伞铺脚垫,开了辇上版门退后纳福。门里下来个女子,梳双螺髻,穿着丹绣裲裆,腰上束围裳,绛红的宫绦直垂到笏头履上去。虽还未及笄,身量却颇高。瘦长条子,碧清的一双妙目。立在花毯上抿嘴一笑,淡淡其华,随风入画。

谢家主母见女儿到门前,碍于礼教不好相迎,便踅身退回厅堂里。唯剩谢洵在檐下遥遥招手,高声唤道,“细幺!”

弥生披了鹤氅跨过门槛,对谢洵深深一长揖,规规矩矩叫声,“大兄。”

谢洵倒要笑,又恐失了威仪,敛神点点头,“果然拜乐陵君子为师是有益处的,识得了眉眼高低,甚好!”

弥生嘴角抽了下,不敢有反驳,只道,“我进去拜见爷娘,回头再与阿兄说话。”

仆妇引了往正堂去,堂门上垂着排帘,帘下是厚重的呢毡。打起膛帘进去,甫入门就呛了一口烟。除夕祭祖是历年来的规矩,她这样晚到,已经是大大的不孝。偷眼看看父亲,并没有一年未见的骨肉亲昵。她心里突突的跳,婆子打了手巾把子来给她净脸,几个兄嫂都示意她先上香叩头。她只得稳住心神把仪式走上一遍。待所有都打点周到了,才踅身给座上的父母长辈见礼。

蒲团往跟前一铺,她深深泥首下去,“儿上路晚,误了时辰,请阿耶责罚。”

厅堂里燃烧的钱帛渐次灭了,整块寒冷又压将下来。父亲板着脸坐在宝椅里,手中端了盏茶。喝上一口,有些凉了,便托地搁到一旁,“我问你,这一年在外可恪守闺范?师尊跟前可敬孝道?”

这是每年必要问的,她两手扒着地面,青砖冰冷,寒意直钻进脉络里。复稽首应道,“儿在外谨记大人教诲,从未敢忘。”

父亲时任尚书令,一世认真做人。脾气固执也不好通融,提高了嗓门道,“你学艺三年,三纲五常知道多少?祭祖有时辰,阖家都在,独少你一个,莫非忘了自己是谢家人不成?”

她惕惕然道不敢,顿了顿支吾着说,“并不是女儿愿意耽误,是夫子有意刁难。前日教篆刻,明知道我临行,还派人送一方石胎来命我刻章。我不敢违逆师命,只得完工了才上路。”斜着眼睛给母亲和哥哥递眼色,“阿耶替我想个办法推脱,我心里恼闷得很,想就此出师了。”

谢尚书显得很意外,“老庄六十岁还拜师做学问呢,你学成了多少,竟配提出师二字?”

谢家主母疼爱女儿,从旁道,“祖宗家法也没立过这规矩,女孩家要学孔孟老庄的。当初拜师本就不是自愿的,三年下来总算交代得过去了。如今一年大似一年,眼看就要及笄,再在先生跟前的确不方便。”

谢尚书何尝不知道,只是自古只有师尊不愿授业,却没有徒弟自说自话拜退师尊的。因道,“谢家的女儿焉能同市井里的相提并论?无才无德,将来凭什么辅佐夫主?乐陵王撇开出身不论,更是大邺学识第一人。平素严厉些就叫你恼闷了?可见你是个不上进的孽障!”

弥生被她父亲几句话驳斥得开不了口,想想又不甘心,便怯怯道,“那女徒弟总有个返乡的时候,总不能服侍夫子到老死吧!”

这下子犯了忌讳,兄嫂们大皱其眉。年三十里不准死啊活的,谢尚书尤其尊师重道,接下来少不得一顿数落。

果然,家主泼天震怒,“你只当拜了师还有你自己的主张?夫子不发话,你且给我鞍前马后的效力。莫说及笄,就是将来选婿出嫁,也要照着夫子的意思来办。”

弥生一时惘惘的,觉得倒不像学艺,像签了卖身契似的。连选婿都要师傅做主,那位殿下平常不苟言笑,她算是关门弟子,却并不受拂照。看来有生之年指望嫁出去,恐是不能够了。

她很想学台上巫傩嗟叹一嗓子呜呼哀哉,又怕惹得父亲不快,只好勉强稽首下去,“儿孟浪,这话以后断不敢再说了。”

谢尚书面上严厉,心里到底也舍不得。一年没见的孩子,又应在年关上,到家就罚跪罚面壁,横竖说不过去。自己先平息了怒气,只道,“念你年幼,暂且饶了你。等过了初三我修书与你夫子,正月十五正巧是你及笄,等礼成了再回邺城去不迟。”莫可奈何叹息,“成了人可不像眼下这样随意了,再敢信口胡诌,我就狠狠的罚你,可记住了?起来说话吧!”

弥生笑嘻嘻应个是,起身逐一给兄嫂们纳福行礼。众人见家主脸上有了笑意,一口气总算泄下来。阔别整年的姊妹欢聚一堂,衬着这满屋子的年货家当,又蒸腾出另一种松散惬意的氛围来。

这时仆妇们来通禀,守岁饭都备好了,请郎君娘子们移驾。弥生搀着母亲出门来,天已经黑透了,雪下得愈发大。西北风卷挟着片子扑面而来,个头大得像整块的棉絮。伴着雪珠子打在伞面上,一片飒飒作响。

大堂到花厅有段路,她挽着母亲的胳膊慢慢走。一时心里腻起来,靠着母亲的肩头嘟囔,“阿娘,我在外日夜想您!夫子苛刻,每日布置的课业做都做不完。像前日临行作梗,我心里急着回来见阿娘,刻刀划伤了手,这会子还痛呢!”

沛夫人是谢家大妇,正头的嫡室嫡妻。连着养了四个儿子,到第五个才生下她,宝贝得心肝肉一样。听她温言絮语的又是奉承又是道苦,拉手看看伤口,心里疼得一抽一抽的。

“难为你。”沛夫人伤嗟道,“殿下是凤子龙孙,满肚子才学闻名遐迩。太学里又收了那么多学生,如今个个在朝野为官,桃李满天下。人家瞧得起,破例收女弟子,是求也求不来的荣耀。咱们应当感恩戴德,还有推脱的道理么?”

弥生暗里惆怅,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有嗫嚅着道是。

待进了花厅,父亲另四房兄弟家眷们都到了。又是一番规矩,从父跟前磕头行礼。几个姨娘虽然有所出仍旧不能上正席,在花厅那头另开了单桌。按理说弥生是嫡女,不必自降身份同她们兜搭。不过毕竟在外几年有了阅历,也懂得了人情世故,便隔着六扇屏风遥遥请安问好。几个姨娘受宠若惊,忙起身还礼。行三的婶娘贺氏掩嘴笑道,“眼下好了,咱们府里出了女夫子了。二月里你阿弟有乡试,也请你指点一二方好。”

男女分了桌各自坐下,平常女眷们忌酒,过节倒也不拘太多。沛夫人道,“他们那头饮椒柏酒,我们这里有荔枝烧。打立秋就备好了,就等着年下用的。”说着叫人来,打发着往屏风那边送一壶过去。要往弥生盅里添,那丫头忙接过斟壶,绕桌一一伺候起来。

四个堂姐站起来躬身,“不敢当,多谢阿妹!”

她且压她们坐下,应道,“我整年不在家,婶娘和阿姊们跟前尽点意思。”又给沛夫人满上,自己举了琉璃盏往前送了送,“我敬大人和姊妹们。”

颇豪气的行动又叫她们嘲笑起来,“是夫子教的么?学得男人家一样。”

弥生有点不好意思,“太学里见得多了,一时转不过弯来。”

众人干了酒,二婶娘向夫人啧啧道,“若是有个师娘还方便些,夫子到底是男人,很多事没法子手把手的教。”

沛夫人转脸问弥生,“乐陵殿下的婚事没有消息么?”

弥生无关痛痒,只顾吃她说面前的驼蹄羹。懒散应道,“我是做学生的,夫子的婚事不与我相干。再说平常除了授业,夫子从不和我多说话。他的私事,我是不得而知的。”

第二章 欢聚

一个男人,年近二十五还没有婚配,走到哪里都算晚的。若不是家道艰难,就是自己本身有毛病。当然了,历来没有做学生的背后编派师傅的道理。倒不是因为像父亲一样把师尊举在头顶上,只是不甚感兴趣。乐陵殿下在文人圈子里出了名的善言笑,可是面对学生却一板一眼,且挑剔难伺候,说话苛刻入木三分。他们这些资质浅的躲他都躲不过来,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过问他的婚姻问题!

不过乐陵殿下美姿仪,这点艳名和他的学问一样尽人皆知。世间大约找不到如此双全的人物了,女人们对他感兴趣,想掏挖点私人消息不足为奇。

贺夫人打探着,“朝里圣人同拓拔皇后倒不过问?连康穆王都娶了亲,乐陵殿下行九,却落在十一王后头?”

说起康穆王就想到三年前出嫁的佛生,她有些萎顿。佛生是父亲的侍妾冯氏所生,极聪明的一个人。因为生母早亡,又没有一母同胞,在府里每每形单影只。那时只有她亲近她,姊妹间的感情十分亲厚。后来佛生出嫁,她舍不得她,还曾在她屋里仰天长嚎哭了很久。

佛生走在梨花满地的时节,从阳夏嫁到高阳郡去了。那时天下还未大定,喜事亦称不上是喜事,是两家巩固关系的纽带而已。没有喧嚣的鼓乐,只有漫天霏微的雨。弥生看着青色的高辇杳杳去远了,鼻子里充塞着涕泪的酸楚。

等佛生走了她才知道,阿姊嫁的是个瘸王爷,一个缠绵床榻,没有政/治前途的废人。佛生那么要强,她不敢想象她见了夫主是什么样的心情。她猜佛生一定恨娘家人,恨他们只顾巩固地位,葬送她的前途,所以才会一去三年杳无音讯。

她嘴里含混着应,“我家夫子脾气古怪,大约连圣人都管不了他吧!他不爱朝政,不爱美人……”她抬头想了想,“横竖我也不明白,想来他唯图一生快意,只愿做个闲散王爷。”

“我瞧着这样的就很好。”向夫人说,含笑瞥了身边的女儿昙生一眼,“我们谢家历来只与皇族通姻亲,佛生配的是康穆王爷,下面的姊妹不好落了次序。如今诸王里只剩九王和丧妻的六王未娶亲,便是轮,也合该我家昙生配给乐陵殿下了。”

向夫人是前朝的公主,私下里有她的想头。这五十年仓惶动荡的岁月里,当权者走马灯一样更替。她是出了嫁的女儿,娘家的兴衰看得淡了,如今只活儿女。能和大邺慕容家攀亲,巴结住当下的皇族是最要紧的。渤海王夺位后虽未立嫡,将来继承大统最有希望的自然是长子。可是皇长子成婚不算早,膝下世子才七八岁光景,要作配太牵强。

战乱得久了,离宝座只一步之遥的人都有野心,谁不想做那万万人之上?诸皇子是陪同父亲一起打天下的,哪时少帝登基,绝控制不了那些欲壑难填的阿叔们,所以嫁给这一辈的王胜算也颇大。她是高台上走过一遭的人,最知道皇子们的心思。除非是个傻子,否则过分的安静,便是韬光养晦的厚积。那位九王爷岂是池中物?勇而有谋,才是真正的王者。

弥生在诸姊妹里排最末,也想不到那么长远去。听见昙生要配夫子,想当然的高兴起来。搡了昙生的肩道,“阿姊做我师娘再好不过,什么时候能定下来?早些大婚,到邺城,我也好有人照应。”

昙生脸皮薄,见她们当众议她的婚事,早羞得无地自容。只有弥生年纪小不计较,三个婶娘低头浅笑。心里忖度着,原也说仅剩这两个王了,谢家姑娘待字的还有五个,谁该当是嫁给旁系郡王的呢?

沛夫人别过脸去,“年前有官媒提过,乐陵殿下不是都谢绝了么?咱们这里盘算没有用,且待人家怎么说吧!依着我的意思,旁系的郡王公候也没什么不好。要论起来,宗室子弟哪个孬呢?”说着一笑,“打个恶俗的比方,僧多粥少,也是没法子的事。”

一干人听了都讪讪的,细算下来,只有长房才是嫡系。年纪长幼是次要,如果非要配亲王,最后一个席位必定是弥生的。不过眼下师徒的名分在那里,这个念想也就断了,不料却纵得底下这些人想入非非。

大年下,闹得不痛快也没有必要。弥生岔了话题,问敷于散可做好了?又说起初一吃生鸡蛋,在她母亲怀里忸怩半晌。怨蛋腥,生食难以下咽。被她这么一闹,原先那些伤元气的斤斤计较暂且撂下了。打了个顿,婶娘们东家长西家短的胡聊起来。一时花厅里其乐融融,笑语混着暾暾的酒香氤氲绕梁。

弥生和众位堂姐长远没见,团圆饭用得差不多了便自发腾挪出来。一旁侍立的婢女伺候着漱口盥手,又另搬炭盆来,各自送了个汤婆子怀里晤着,姊妹五个绕到屏风后的四合床上打茶围。

谢家的女儿除了弥生都养在深闺里,对外面的世界很是向往,七嘴八舌问邺城的情况。时下局势稳了,京都涌现了一批文人雅士,才高八斗,放浪不羁。弥生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四叔父家的莲生婉媚道,“我却没有细幺这样的好命,要是也拜个师,到外头游历一番,也不枉此生了。”

道生呷着茶汤嗤笑,“若能拜个仪表瑰杰、神情闲远的师傅,更是锦上添花,是也不是?”

弥生叹了口气,“你们只道外头好,殊不知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无依无靠多可怜。夫子只授课业,碍于我是女孩儿,不过单辟个院子给我。我在外,连个贴心的婢女都没有,样样式式靠自己。”她把手往前一摊道,“瞧瞧我这双手,谁能猜到我是谢家的女儿?”

几个人探着看,看完了嗟叹,虽不至于太过埋汰,到底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不一样。昙生啧啧咂嘴,“怎么不许带仆婢呢?浆洗衣裳什么都要自己动手么?”

“可不是!”弥生说,“我觉得夫子太过严苛,有点不近人情。叫我阿耶听见了又要骂我,可我当真不愿再回邺城了。我又不要入仕,拜什么师呢!那夫子只教我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索性传授权谋倒好,整日老庄,听得脑子都木了。”

莲生在她脸上细打量,“幸而没祸害了面孔,和走时没什么大不同。”

弥生长了副令人艳羡的脸架子,八岁上坊间就传她神光动人,亘古所无。如今六七年过去了,愈发的出挑。就是那种浓淡相宜的美,不打扮时荣华浅驻,然而一妆点,又是别样鲜焕的光彩。

她自己倒不觉察,性子有点慢的人,对什么都迟迟的。尤其到了太学,很少在梳妆上花心思。又未及笄,总是一头丱发低垂。床头的海兽葡萄镜长远没擦了,边缘起了锈迹,临走才托师兄带到首饰铺子重新打磨。好在年后有指望,等上了头,要打扮也有名目了。否则总感到不好意思,半大的丫头,太入时了免不了落个俗丽的名儿。

三叔父家的玄生视线飘忽忽落在半空中,莫名其妙蹦出来一句,“还不如在闺里念念佛!入了道,心生莲花,不染尘埃。”

另四个人面面相觑,大邺尚佛,从她们的名字里就能窥出一斑。只是还未出阁的姑娘,太过痴迷佛法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琴棋书画也可以琢磨琢磨,做什么非要参禅悟道?真要四大皆空了,日日青灯古佛,那活着还有什么趣儿?”弥生笑道,又转脸问莲生,“年下佛生可有消息么?”

莲生摇摇头,压低声道,“你是知道的,你母亲不待见她。眼下嫁得又不得意,我料着,心里怎一个恨字了得!只巴不得老死不相往来,哪里还惦记娘家的好处呢!”

弥生怅惘不已,果然生在望族,待遇也分几等几样。因为一直很喜欢佛生,她只顾着替她惋惜。她明白父亲这样做的用意,不过借此巩固与慕容氏的关系,好为后面入官的谢家子弟铺路。四大家族中只有他愿意将女儿嫁给残废,这是多大的忠心!他在向神宗皇帝示好的同时,把佛生当做贡品祭献了出去。

少年人的想法总是很单纯,简单的爱憎分明。但到后来,走得越远越懂得,政/治斗争中有个好结局,已经是稀有的幸运。肃杀与权势相伴,反倒是一开始就远离风暴,才是实实在在的福气。道生很是不屑,她素来看不惯佛生那副天下人都欠了她的模样。嘲讪一哼,话里也带了轻蔑的味道,“我实话实说,你们别呲达我。佛生本就是妾室养的,出身上差了好大一程子。康穆殿下不过是瘸子,又不是傻子。要不是有疾,哪里轮得到她去做配?她如今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我倒好笑了,莫非她不嫁王爷,却愿嫁个贫民?只怕届时又另有说辞,怨恨将她贱配了,不拿她当人看。谢家生女为后,到天到地也没把庶女算在里头。她人不大,心倒不小。莫非还指着往上爬,想要一步登天么?”

这话不无道理,一个曾经战功赫赫的王,即便受伤残疾了,仍旧是不可小觑的贵胄。佛生嫁了他,哪里就能辱没了呢!

昙生知道弥生维护姐姐,怕道生没头没脑这一通伤了姊妹和气,忙打岔道,“她过门三年了,我料着该有子嗣了吧!可惜没有书信来往,高阳的情形也不得而知。”

不知怎么,众人都怏怏缄默下来。莲生和玄生凑在一块儿议论初七互赠华胜的老理儿,弥生从屏风的缝隙朝外看,奇道,“诸位阿兄都在,唯独缺了四兄。”她回头问,“人哪里去了?”

众人满脸无奈,“不知又在哪里醉生梦死呢!”

第三章 愁眉

祁人过年很有讲究,年初一早起全家老小端正穿戴祭祀贺拜,从年纪最小的开始喝屠苏酒,喝桃汤水。弥生手里颠腾着那颗生鸡蛋,半天没敢下嘴。到最后还是母亲拔了簪子两头凿出洞来,逼着她吃下去的。

生食鸡蛋有个名头叫“炼形”,再吞上七颗赤豆,据说能避除瘟疫。再者是绑敷于散,用雄黄加蜡调和,做成丸子大小。初一早上男左女右的佩戴,能慑鬼,趋吉避凶。

若照着相传的老规矩办更为复杂,五十年战乱,到如今已经是精简了。原本还有挂桃符、画鸡、悬萎索,拿钱串子打粪堆等等,实在是名目繁多。一早晨下来热闹够了,人也弄得焦头烂额。年纪小的时候盼着过年,过年有新衣穿。请个太岁,百无禁忌。年纪稍长就失了兴趣,看底下侄儿侄女戏耍,突然有种桑榆向晚的感慨。

再说说过年头一餐的五辛菜,庄子倡导交春喝酒吃葱,那五辛菜和庄子一样,也是出于顺通五脏而衍生的。韭菜芸苔吃的时候不觉察,等用过了嘴里一股子味道。尤其大哥哥家的乐胥,每吃韭菜就冲眼睛。大家都笑,“十五不用扎兔儿爷了,这里有个现成的。”

弥生在太学呆了三年,习惯了安静的生活,人多一闹腾就有点吃不消。好歹该忙的都忙完了,搬个杌子走到巷堂里,一个人背靠着墙晒晒太阳,也不亦乐乎。

她眯着眼睛仰头看,屋顶的积雪衬着潇潇的天,云是薄而淡的。这样如诗的年华,倘或养在深闺里,不用每日点卯读书,那才是最惬意的人生啊!只可恨夫子怪异,收她为徒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弄得现在这样不上不下,辞又辞不出来。她几次想问问,是不是父亲什么时候不小心得罪了乐陵王,所以他要这么处心积虑的报复。

当然只是私下里揣测,当真去问,少不得挨一顿痛骂。她无聊的摆弄纤髾,想起母亲昨天说有人来提亲,脸上热辣辣的。十五了,长成人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谢家出了名的疙瘩,来提亲的很少,平常百姓是不敢踏足的。她打听一番,不出所料,果然是琅琊王家的王潜。十来年前两家大人玩笑提起过,慕容氏没有适婚的良配,四大家族便开始通婚。

  如果觉得锁金瓯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尤四姐小说全集潜鳞世家宫略寂寞宫花红锁金瓯为夫之道幸毋相忘半城繁华红尘四合禁庭透骨临渊渡亡经浮图塔出书版浮图塔金银错,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返回列表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