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那那作品昭宣路人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霍成君见上官菀君倒在地上打滚,也不踢毽子了,只在一旁鼓掌叫好。果然对孩子们来说,玩具的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经历了玩具战争,再加上显夫人平日的耳提面命,在霍成君的心目中,上官菀君早不是当年自己巴巴地跑去看的可爱宝宝了,只是个经常来三光玩具的小坏蛋而已。

  霍光对儿子霍禹倒是严格教育,毕竟那是要继承霍家基业的男孩子。而对霍成君这个幼女则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得没边。而根据王蘅君的观察,上官家对上官菀君也差不多,这个兼具了上官家和霍家血统的孩子,作为上官安夫妇唯一的女儿,意义特殊,自不待言。

  后世人都说,80后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处起来需要磨合的地方极多。而这两位呢,作为各自家中千宠万爱的大小姐,论起自我中心来,比之80后小皇帝与小公主是一点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现在发展到碰面就掐架,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是吧?

  只是,宣帝朝的太皇太后和皇后的童年,是在为玩具而掐架中度过。这怕是最具想像力的穿越人士也想像不到的吧。

  王蘅君对着这两个小祖宗,只能无语望苍天。看天色,也差不多是霍光大将军下朝回家的时间了。她只能把上官菀君扶起来,省得被霍光看到自己外孙女懒驴打滚,中年美男虽然宠孩子,可对于这种大大影响形象的行为还是极为不喜。他若火了,气出不到自己女儿和外孙女身上,绝对会拿她来发泄。

  “阿蘅,我要新玩具。”上官菀君见王蘅君肯理会自己了,根据过往的经验,新的玩具马上就要得手了,立刻笑了起来,忙把一脸的鼻涕泪水并地上沾来的灰尘都擦在王蘅君的胸前。

  “又哭又笑大花猫。”王蘅君忍不住掐了掐上官菀君肉呼呼的脸蛋,骂道。

  虽然霍成君和上官菀君的脾气都距离温柔懂事很遥远,但是不得不承认,她们都有着一副极好的皮相,惹人疼爱。王蘅君虽然在反思的时候,对这种夹心饼干的日子深恶痛绝,但是事到临头却又总是很难真正生气。

  “先去洗脸吧。一会儿,老爷回来,看你这样可要生气了。”王蘅君摘掉她头上的枯草碎叶,说道。

  “阿蘅,我也要新玩具。”霍成君见机,忙紧跟着王蘅君申明道。

  上官菀君警惕地霸住王蘅君,看着霍成君,宣布道:“新玩具是我的。”

  “好了,好了。不要吵。新玩具一人一份。”王蘅君看战争又有爆发的趋势,忙安抚道。

  和两个小祖宗手牵手回了自己的下人房,给上官菀君擦了擦脸,又给自己换了身干净衣衫。王蘅君就把两位大小姐领到了长相守门房刘老头处。刘老头是长相守后门的门房,年轻的时候做过木匠活,如今虽然年纪大了,可手艺还没落下。王蘅君几个月前知道了之后,就托他做个小玩具。昨日,刘老头来说玩具已经完工了,近日也正好带着两位大小姐去验收。

  刘老头的小屋前,整整齐齐摆放着两辆小车。没错正是那种5-10岁孩子常玩的玩具小车,只除了没有动力,在尾上另加了跟木头把柄,让人可以推着前进,其他的都跟现代的玩具小车无异。

  两位大小姐一看到那小车,立刻就嗒嗒嗒跑了过去,无师自通地各占了一个驾驶座,握着那方向盘,仰着头问道:“阿蘅,这个怎么玩?”

  刘老头和老伴本在屋里坐着,听到声音,立刻走了出来。他们自然是识得这两位小祖宗的,便笑着在一旁看着。王蘅君听她们问,便对刘老头及其老伴说道: “刘叔,刘婶,你们帮忙推一推吧。”

  车子一发动起来,霍成君和上官菀君欢快的声音立刻响彻了整个院子。

  “去那边,去那边!”

  “快点,快点,我要比她快!”

  两个人于是又较劲上了,但见得车子越冲越快,直往前院冲过去。王蘅君知她们的脾性,得了新玩具后,没玩个痛快是不会想起自己的。接下来这大半日,自己倒偷得浮生半日闲,可以去寻一处好所在,睡个懒觉。反正,她除了伺候霍成君玩之外,也没别的任务。

  于是,王蘅君打着呵欠,向着自己的秘密基地去了。那是她年前偶然发现的,某处假山之内,已被她打扮得舒适安逸,十分适合小睡。大白天的,身为婢女若回了自己房里睡午觉,影响可不太好。

  唉,卖身为奴,就是没有自由,睡个午觉也得小心翼翼的。

  第八章 不入宫?

  细细碎碎的谈话声,绵绵不绝地传入沉睡中的王蘅君的耳中,让她从再次回到二十世纪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爹爹,你是大司马大将军,公爹是左将军。我们两家尊荣已极。若不及早考虑,待陛下长成,岂能容得下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王蘅君悄悄挪到假山边,透过缝隙向外瞧去,只见外间的石凳石桌旁,坐着两人,分别是霍光与霍荇君。她暗道一声糟糕,此处明明十分偏僻,怎么这两位不好好在书房谈事情,却到这儿来呢。万一自己不小心听到什么机密,往后这小命可不就悬了。于是,她赶紧屏息躲好。

  “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上官家教你的。”霍光似笑非笑地看着殷殷期望的女儿,问道。

  “那又有什么关系。”霍荇君拉着父亲的衣袖,撒娇道,“难道不是这道理吗?如今长公主说要给陛下选后,菀君的年纪与陛下年纪相仿,又是您的外孙女,送她入宫,将来生下太子。太子即位,才是确保你我两家长久安宁的最好办法啊。”

  “菀君五岁,陛下十二岁,我倒看不出年纪相仿在哪儿。要这么说,你那妹妹与他岂不是更年纪相仿。”霍光拍了拍女儿的发,轻笑道。

  “爹!人家跟你说正经的啦。”霍荇君急了,她拍掉霍光的手,嘟着嘴吧,嚷嚷道,“您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您当年把我嫁到上官家,图的是什么啊?成君和菀君怎么会一样呢。”

  听了这话,霍光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神情转为严肃,黑亮的双眸直视着女儿,让霍荇君心中一颤,不敢放肆。霍光于是沉声道:“…荇君,你母亲去的早。我忙于外事,无瑕顾及你。但是,你是我与你母亲唯一的孩子,为父对你的疼爱绝不下于安君成君她们。将你嫁给上官安,只是因为我大汉年轻一辈,与你年龄相仿的男子中,他是最合适你的丈夫。他性情宽厚,是个能包容妻子的真丈夫。你婚前,为父试过他三次,最后才决定把掌上明珠许配与他。”

  “爹。”霍荇君弱弱地回了一句,似有愧意。

  霍光抚摸着她盘起的发髻,说道:“我知道,大概总有些人在你耳边强调什么霍家与上官家联姻的意义。但是,爹爹还不至于会把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当作交易。再说,”他自嘲地笑了笑,“武皇帝的心思莫测,当初把你嫁给上官安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猜得到上官家和我们霍家会有如今的地位?”

  霍荇君暗觉惭愧,她依偎到父亲怀里,说道:“是女儿说错了。女儿知道,爹爹始终是最疼爱女儿的。”

  霍光拍了拍她的背,说道:“你啊…真能明白就好了。荇君,我们两家既然已经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就更应该谨守本分。就算是皇帝,也终是要兼顾天下人悠悠之口的。我们自己不出错,陛下若是圣明之君,自然不会让我们没了下场。”

  “那,陛下若不是圣明之君呢?”

  “怎么会不是呢?陛下如今的太傅,都是为父精心挑选的,教他最正统的治国之道。陛下身边的宫女内侍也都是为父一一甄别过的,绝无那居心叵测之徒。待陛下长大亲政,为父自然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以此辅佐之功,我霍氏子孙可安享富贵。所以,你不要想得太多。”

  “可是,女儿听说长公主她与爹爹并不融洽。她是陛下的长姐,若她在陛下耳边进谗言,岂不是会害了爹爹。如果让菀君做了皇后,有了夫妻之情做牵绊,您就成了陛下的长辈,那他以后对霍家肯定会格外敬重。”霍荇君忐忑不安地仰起头,看着父亲说道。

  “荇君,你怎么还是不明白。这种后宫外戚的牵绊如果有用,卫家何至于在有了太子,皇孙乃至皇曾孙的情况下,仍然遭了灭顶之灾。”霍光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说道,“好啦。我的好女儿,你就别去动那脑子了。以菀君的身世,她将来挑什么样的夫婿没有,何必入宫去吃那份苦头。”

  霍荇君仍有些闷闷地,歪着脑袋,在想着些什么。霍光从来都知道这个女儿是刀子口豆腐心草包脑袋好忘性,这入宫的事,自己既然反对了,她此时虽想不开去,过得一两日必又全忘了,倒也不担心。只是上官家那边,却得把女婿招到跟前,再敲打敲打,但那些事却不必跟女儿提及。他便转移话题道:“对了。菀君现在在哪儿呢。我下朝回来还没看到她。”

  “她又从阿蘅那里要到了新玩具,现在正让下人推着满院子撒欢呢。”霍荇君听得父亲问话,立刻从回过神来,刚才的一点忧虑早被抛到了脑后。

  “又是什么稀奇玩意啊?”

  父女俩的声音于是渐行渐远。王蘅君这才敢从假山里探出头,深吸了一口气。

  可吓死人了。王蘅君抚了抚胸口,安定心神。

  她忙拎起裙子,偷偷往自己房间跑去,决定如果有别人问起自己下午去哪里了,就说待在房间里睡觉,不能让霍家父女知道她不小心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身为路人甲既然不小心跑进入了历史的暴风眼,那就更要严格遵守安全生存基本原则,低调地远离一切历史重要事件。咱可不能不小心就被霍光大人另眼相看了。

  晚饭时候,又是一番安和利乐的场景。帅大叔霍光坐在主位上,娇滴滴的显夫人坐在他身侧,十六岁的霍安君,十二岁的霍禹,八岁的霍成君在左手,霍荇君带着上官菀君在右手。虽然到了吃饭的时候,可不管是霍成君还是上官菀君都不肯从那玩具车上下来,依然蹲在车座里,张着嘴巴,要婢女喂饭。

  霍光看着那小车,笑呵呵道:“这次的玩具,倒是颇费心思啊。阿蘅。”

  “老爷。”王蘅君本站在最外面打呵欠,听得霍光叫她的名字,忙一个机灵窜到前面来,给霍光行了一礼。

  “夫人,这丫头到咱们府上也有五年了。素来又得成君喜欢,做事也勤勉。我看这次,就赏她两日假期,由她回家去见见爹娘吧。”霍光以商量的口吻和霍显说道。

  “老爷说的是。阿蘅啊。”霍显如今是做了正室夫人的人,比从前更讲究风度,她矜持地冲王蘅君笑了笑,然后说道,“回头,我让莲心给你准备一点礼物,再派马车送你回家。”

  “谢老爷,夫人。”王蘅君知道这是霍家体恤下人的极大恩惠,忙知情识趣地五体投地大拜老爷夫人。

  第二日,王蘅君便坐着有霍家标记的马车,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家。长陵邑的王家,如今自然已经不是当初那座四处漏风的茅草屋了。霍家并不薄待下人,这五年王蘅君每月托人送回来的钱财也足够中等之家用度。母亲姜氏是个会持家的人,也常派人来说,家中景况渐好的事。

  到了家门口,看着这陌生的家园,王蘅君站在门口,有些踟蹰,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事实上,她在这个家也不过是待了一个月而已,还不如那待了五年的霍府熟悉。那一个月的相依为命虽让她真正把姜氏当成了母亲,可五年没见,谁知道和姜氏会不会生疏了。她在家门口转了好几个圈圈,心中想,罢了,相见不如怀念,还是找辆车子回霍家去吧。

  正这么想的时候,家门却开了。一个眼熟的少年,肩上挑担,走了出来。少年看到王蘅君站在门口,他先是有些困惑,随即变得又惊又喜,他立刻放下扁担,一把抓住王蘅君的肩膀,说道,“阿蘅!你是阿蘅?”

  “是啊。你是…”

  “我是你哥,王舜啊。”王舜激动地抱住她

  王蘅君经他一提,才回想起,这的确是从前那个在王奉光和姜氏吵架的时候,会努力护着自己的大哥王舜。只是经过这五年,他从孩童长成少年,身形变化极大,一时竟没有认出来。

  “大哥。”王蘅君忙退开半步,按照在霍府学的规矩,行了个大礼。

  这下倒是臊得王舜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他憨憨地挠着后脑,说道:“别,别这么大礼。我们快进去,娘亲不知多想你。”说罢,他拉着霍成君的手,直直往屋里冲去,便冲还边喊,“娘,娘,你看谁回来了。”

  姜氏坐在内堂织布,裙边还坐着一个五岁的孩童,看到王蘅君小小的身影,姜氏张了张嘴,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五年不见的姜氏比原先老了,却也显得更精神了。王蘅君默默观察着她,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阿蘅。”姜氏扑上前去,将她抱在怀里,紧紧往自己的胸口按,仿佛要将之揉进体内似的。

  “娘,我回来了。”嗅着姜氏身上的汗味、油烟味,王蘅君忽然觉得很安心。顿时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回家的感觉。

  ================

  求推荐票,留言,收藏。

  情节慢慢展开了,大家看完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多给我留言啊。

  第九章 父亲的忘年之交

  “姐姐,吃糖。”王骏流着口水,把麦芽糖往自己姐姐的嘴巴里塞。

  王蘅君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子,说道:“姐姐不吃,骏儿自己吃吧。”

  王骏看了看麦芽糖,又看了看王蘅君,在确定了她真的不吃之后,才喜滋滋地把糖放进嘴里。王蘅君坐在一旁,看着这个弟弟,觉得有些感慨。

  时间过的真的很快。不觉她来到西汉已经五年了,当初还在姜氏肚子里的小家伙也已经会跑会跳会说话了。

  正在感慨着,就听见木门被推开的声音,想是娘亲买菜回来了。

  “骏儿,乖乖待在房里,不要出去哦。姐姐去给你做饭。”王蘅君站起身,点了点弟弟的鼻子,说道。

  王骏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乖乖呆在屋内。王蘅君这才放心来到厨房帮忙。姜氏看到她进来,忙推她出去,说道:“你这孩子,来这儿做啥。去陪你弟玩会儿,娘一会儿就把饭食备好。”

  王蘅君笑着说道:“女儿在大将军府上,学了一些手艺。好容易回家一趟,也想做给娘和哥哥弟弟们吃啊。”

  姜氏是个老实人,话说不过女儿,便只好留在厨房打个下手,这顿团圆饭便留给女儿掌厨了。

  西汉时候,人们的吃食还比较简单,多是水煮了事,缺乏烹饪的技法。纵然是大将军府里面的吃食,在王蘅君看来也不过是淡而无味,只能填饱肚子而已。五年来,鉴于她做人要低调的路人甲生存原则,实在不好在霍家大肆指点厨娘改善自己的饮食,便只好改造自己,适应时代,接受那些水煮食物。如今既然回了家,小家庭里只有四五人,又有大将军府当幌子,也不怕引起家里人侧目,她便想着借此机会,好好改善一下自己的饮食。

  她看了看姜氏买回来的菜色,有鱼有肉,大概是因为自己回来,所以想大肆庆祝一番吧。她便取过鱼,拿小刀开始削鳞片,而姜氏在那边刷锅,点火。母女二人在小厨房里一起忙碌,倒也让人感觉十分温馨。

  “娘,我这几年带回家的钱,够用吗?家里现在做什么营生没有?”王蘅君开口问道。

  姜氏叹了口气,说道:“够用得很。你大哥现在替人驱车,也能赚一些钱回来,娘再替人做点细碎活,家里都还过得下去。去年下半年,你托人带回来的赏赐,娘都帮你存起来了。娘想,往后的也都给你存着,当你的嫁妆。等你出府的时候,十五岁,虽然已经偏大了点,不过,有这些嫁妆在,总能找到合意的夫君的。”

  王蘅君听到十五岁偏大,就觉得很是黑线。要是十五岁都偏大了,那她从前那二十岁岂不是已经老成豆腐渣了。她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道:“那事还早呢。我这不才十岁嘛。对了,爹这些年怎么样?”

  “他,还是那个老样子。”姜氏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恨其不争地说道,“成天就只知道斗鸡。除了斗鸡从百胜变成吉祥,其他也没什么变化。成天在外面和那些浪荡子鬼混,也不想想自己一把年纪,是有儿有女的人了。”

  王蘅君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自己现在那个父亲啊,真是始终没长大。大概是儿时优渥的生活才让他养成了这种大少爷脾气吧。

  母女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做菜。不一会儿,清蒸鱼条,红烧肉,炒青菜,韭菜炒蛋等等家常小菜便出炉了。嗅着那久违的诱人香气,王蘅君高兴极了。姜氏亦是啧啧称赞,说道:“阿蘅长大了,一个人也能布置出一桌的菜蔬来。”

  王蘅君将小菜一盘盘端出去,在院子里摆起来,她拿筷子尝了一口红烧肉,发觉口感不对,便转过头去问道:“娘,怎么你买的不是猪肉吗?”

  “自然不是猪肉。娘买的是羊肉啊。”姜氏理所当然地回道。

  王蘅君这时才猛地想起,此时的人重羊轻猪得很,她在霍家时就知道,只是霍家是上等人家,最常吃的是牛肉,时间长了,她还以为这是霍家的习惯,倒忘记了这时民间最常吃的是羊肉。

  母女二人才布置妥当,就听得门被推开的声音,进来的恰是许久不见的王奉光以及早上被打发出去找他的王舜。奇怪的是,他们父子二人身后却还跟着一个与王蘅君年龄相仿的男孩。那男孩手上捧着一只大公鸡跟在王奉光的身后,神采飞扬地与王奉光说着方才二人的斗鸡表现得如何神勇,打得一班混混们如何落花流水,听得王蘅君不断皱眉。

  王奉光看到女儿,呵呵一笑,仿佛这五年的分离不曾存在。他大大咧咧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跟王蘅君打招呼道:“阿蘅回家啦。”

  姜氏见他回来,只叹了口气,到里屋去把小儿子抱出来同坐吃饭。而跟着王奉光进来的那个男孩子亦被王奉光拉下来一起入座。

  王蘅君早知自己这个父亲,是个糊涂蛋,和他生气也是无用,便只得笑了笑,问道:“爹爹,这位是谁啊?”

  “啊。这是病已,为父的忘年交。”王奉光说到这个,顿时眉飞色舞,“天啊,你不知道病已多厉害。我的吉祥,今天经他一指点,居然就百战百胜了。我本来想今天就跟着病已学这百战百胜之法了。可偏偏阿舜非叫我回家。幸好病已也肯屈尊到咱们家来,我还可以就近讨教。”

  王蘅君见王奉光只顾着痴迷斗鸡,对着一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孩如此尊崇,实在又好气又好笑。她看到姜氏已把王骏牵出来了,便说道:“爹,吃饭吧。”

  六人便一起对着小案跪坐下来,期间自然是对王蘅君做的菜赞不绝口了。那病已在菜一入口后,就惊诧莫名地说道:“奉光叔,你家姑娘做的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诶。”

  王奉光听了,与有荣焉地说道:“自然,我家阿蘅是最能干的。来,吃鱼。你喜欢吃啊,就留在我家睡,明天一起用朝食。”

  姜氏一听,横了王奉光一眼,说道:“胡说什么呢。人家也有亲朋会担心,哪能说留宿就留宿。”

  这个病已哈哈一笑,说道:“不用了。不用了。奉光叔多谢你的好意。我如果一直不回去,我家张叔会担心的。”

  “那以后有空多来玩。”王奉光又夹了一块羊肉给他。

  如果觉得昭宣路人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那那小说全集昭宣路人甲昭宣路人甲何处金屋可藏娇,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