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思乡明月作品偷龙转凤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嗨,这些事,我不说你也知道,有许统领在,你和殿下的府上可比皇宫还要安全几分,老老少少都好着呢。再说了,如果你们的家里真出了什么事,我肯定一张口就说了,皇宫里的事都得往后排啊。”

秦连横耸肩一笑,此时的驸马府中,虽说两个主人都不在,可“暂住人口”还真是不少,而且分量都挺重的:太上皇以及伺候他的王总管就不必说了,许胜和一众弟兄们也在——夏侯卓登基以后,就下旨委派他们这群人随护太上皇,并名正言顺地换了个禁卫军统领——这是很好理解的事,禁卫军统领嘛,素来是由皇帝的亲信来当的,许胜本就不是夏侯卓的亲信,更何况他还目睹并参与过一场“好戏”,怎么可能不被拿掉?没有被秋后算账,已全靠齐靖安从中周旋了,所以许胜就领着弟兄们安心地待在了驸马府上做护院,不仅不觉得委屈,反而特别感谢驸马爷的救命之恩。

此外,齐靖安在出镇永定关前夕,还略施手段、把若妍母子俩也从宫里捞了出来,安置在了自己的家里,理由也不难找:驸马离京之后,太上皇怕寂寞,便想让小孙子来陪陪他,难道不可以吗?小孙子年纪太小,就让他的母妃也一起跟来了,这很说得通吧?

“不过,驸马爷啊,你一早就把大家伙儿都聚在一处,难不成是提前预料到京里会出乱子?”想到这里,秦连横收敛了笑意,微微吃惊道。

齐靖安眉梢微挑,淡淡道:“当然不是,我有那么神么?”他做下这些布置,本是为了防止太后皇后纪家徐家等等不省心的亲戚们在他离京之后搅事,至于黑衣人什么的,如果他连那样的意外都能提前料到,那就真是神了。

可秦连横却点了点头,小眼神闪亮亮地看着齐靖安,认真地说:“我觉着,你就有那么神。”

第89章 功臣

瞅着秦连横那狗腿的小样儿,齐靖安翻了个白眼就不作理会了。他继续来回踱着步,思考着京城里的突发状况将会带来的麻烦。

——毫无疑问,京城里的乱子不小,带来的麻烦也绝不会少。

虽说早在领军守关之前,齐靖安就已驳倒了提议南逃的国丈,也说服了皇帝陛下,但以夏侯卓那软弱而摇摆的性子,改变主意还不是眨眨眼的事?

下决心要做某件事并不难,坚持做下去、甚至在遇上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仍能不改初衷,那就很难了。齐靖安十分清楚,皇帝陛下之所以会支持他坚守永定关、等待自家心上人率军回援,只不过是因为他口才不凡、表现得霸气又自信,更把国丈给揍了,于是皇帝便被震住了、还暗暗生出了几分侥幸之心。可现如今呢,北燕死士在京城里大闹了一场,把皇帝吓得够呛,更兼国丈等人煽风点火,夏侯卓会不会重新萌生“弃都南逃”之心,那就真是说不准了…

事实上,燕贼急袭京都也好、派出死士作乱也罢,可不都是为了搅乱甚至摧毁大魏的“政权中枢”么?一旦让他们得逞,两国的形势就会陡然逆转。

而更要紧的是,夏侯卓的软弱无能,正会助长燕贼得逞的可能性!

思及此处,齐靖安下定了决心,便在秦连横的跟前停下了步子,抬手搭在对方的肩上,郑重道:“连横,你带几个弟兄,马上回京城去,跟许胜一起注意着朝中的风向。”

“哦,哦?”秦连横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回过神来,又生了些许疑惑,道:“你是说,要我亲自回京城去?没必要吧,我手下的探子们都很得用的,一有消息就会马上给我们传过来,我在不在京城都没什么差别。我觉着我还是应该留在这里保护你,城楼上挺危险的,万一你被那些石块啊、流矢什么的给磕着碰着了,我可不好跟殿下交代啊!”

“保护我的人多着呢,不缺你一个。”齐靖安摇了摇头,说:“而且我让你回去,并不为了传递消息,而是有更重要的任务,非你不可。”

“非我不可?”听闻此言,秦连横精神一振,拍了拍胸脯,豪迈又得意地说:“是什么任务那么难办?尽管交给我老秦,刀山火海我都敢闯一闯!”

齐靖安不置可否地觑着秦连横,说:“我要你跟许胜一起,密切留意着京中的形势,一旦陛下被人说动、决意举朝南逃,你们就立即把驸马府中的所有人都给我送到永定关来!”

“啊?!”秦连横一下子就惊呆了,磕磕巴巴道:“驸马府中的所、所有人?也…也包括太上皇、祝贵妃和小皇子么?”祝贵妃便是若妍,她本姓祝。

“当然,他们三位最是重要,万万不能有失,你可明白么?”齐靖安手上发力,紧紧地扣住秦连横的肩胛,目光也紧紧地凝注在对方身上。

秦连横张了张嘴,复又闭上,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苦笑连连道:“我的驸马爷啊,你究竟想要做什么?该不会是打算挟持他们,以迫使皇帝放弃南逃的打算吧?”

齐靖安轻哼了一声,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倘若陛下举朝南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知道吗?”

秦连横大力点头道:“当然、我当然知道啊,皇帝要是带着整个朝廷一起逃了,大魏的半壁江山就完蛋了,征西和镇北两军也都惨了,全成了没有根基的孤军,迟早会被燕贼分而击破…”

这是个很标准的答案,可齐靖安却缓缓摇头,说:“你还漏了我们呢?永定关的这些人,又会怎么样?”

秦连横略茫然地眨了眨眼,边想边说道:“陛下若是逃了,连京城都不要了,这永定关还有必要守吗?一旦陛下举朝南逃,肯定会下旨让我们且战且退、领军南下…”说到这里,他神情骤变,忍不住叹起了气——“惨了惨了,对面那姓郑的还有三四十万大军在手,而我们只有整整十万人,踞城死守尚可一拼,且战且退的话,死掉一大半人都算是少的了,不走运的话,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啊!”

齐靖安松开了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正是如此,若非你另有要务,我一定会让你站到高台上去,把这番话当着十万将士的面再说一遍,说个清清楚楚…不过,换我来跟他们说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不管京城乱不乱、皇帝逃不逃,我们这群人唯一的活路,就是守住永定关,守到我家殿下率军回援的那一天。”

说到这里,驸马爷不等秦连横反应过来,又继续说道:“好了,话都说清楚了,你现在就出发吧,回京城去,照我说的办。”

这下子,秦连横的双眼又瞪大了,大得好似两个铜铃——“等等,我是把话说清楚了,可你还没有跟我说清楚呢?我的那个任务,到底、到底是怎、怎么…”

问题才说到一半,秦连横便已开始一个劲地吞咽口水了——饶是他曾经身为豪侠,但也实在是难以接受“挟持太上皇、贵妃和小皇子来威逼皇帝”的任务啊,这真是太夸张了吧?

“皇帝举朝南逃的后果如斯严重,我当然要提前做足准备了。不过你大可放心,我把父皇和若妍母子俩接到身边,并不为了威胁皇帝。”

齐靖安这般说着,不等秦连横呼出半口气来,便续而冷笑道:“软弱无能的皇帝,即使留下来,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远远地逃了,一了百了!”

噗!秦连横真心有种想给驸马爷跪下的冲动,虽说他之前也嘲笑过皇帝,但他的语气是鄙视、失望和无奈混合在一处,跟驸马爷的这种饱含煞气的口吻有着天壤之别啊——

驸马爷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秦连横眼巴巴地瞅着齐靖安,甚至不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连横啊,我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不明白么?”齐靖安镇定自若地笑了笑,又拍了拍秦连横的肩膀,道:“皇帝若弃国都而逃,那便是抛弃了江北的万千黎民,也舍弃了祖宗家庙所在——其为君无德,更兼不仁不孝,只消太上皇一句话,便是换个人来坐坐龙椅,又有何不可?”

“…!”

秦连横瞠目结舌,连头发都惊得竖了起来:我的娘呀,自从殿下离京去了西蛮以后,驸马爷就越来越霸气,这下子都霸气得没边了啊!我的小心肝真的已经承受不住!

却听齐靖安又道:“不过,换个皇帝的事暂且不急,当前我们的首要大事还是拖住燕贼的大军,不教他有机会去把征西和镇北两军分而击破。也正因如此,我们更该把太上皇接到永定关来,有他老人家在此,至少可以废掉那道‘且战且逃’的圣旨…哼,皇帝害怕了,那就让他自个儿逃去吧,反正归我统帅的这十万人,一个也甭想走!”

听到这里,秦连横是彻底给霸气威武的驸马爷跪了。当齐靖安再次问他明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明不明白自己的任务有多重要的时候,他除了大力点头表忠心,就还是大力点头表忠心,再无二话。

可临走之际,秦连横还是忍不住回过头来,小小声地说:“那个…换、换人的事儿,您刚才是在说气话吧?除了当今圣上以外,太上皇他老人家也就剩个五殿下可以选了,那对我们也没好处啊。”

事实上,秦连横真正的想法是:即使太上皇真的想选五殿下,只怕也选不着啊——自新皇登基以后,徐贵妃和五殿下就再没有当众露过面了,据传他们是被太后娘娘严密控制了起来,甚至很有可能已经做掉了!

胡思乱想间,秦连横甚至还想到了“太上皇有没有可能把皇位传给女婿”这个深奥的问题…

可齐靖安却轻笑了两声,好似在开玩笑、又好似很认真地说道:“怎么会只剩五殿下了呢?你把我家殿下给忽略了?”

“啊?啊!”秦连横又呆了,傻傻地张着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秦连横这人,脑子一向挺灵光的,此前从未像今天这样“傻态频出”,看得齐靖安忍俊不禁,便继续逗弄对方,道:“老秦啊,先前你说的某句话,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我家殿下和他的哥哥可不就是投胎投反了么?不过,‘正’过来的机会也还是有的,你说是不是?”

“…!!!”

秦连横怔怔然地望着驸马爷,已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好啦老秦,就此打住,你我也算是交了心了。”齐靖安笑着摆了摆手,说:“你这就走吧,回京城去,把太上皇和若妍母子俩好好地送到我身边来,往后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回过神来,秦连横狠狠地点了点头,又表了几句忠心,然后便脚步虚浮、摇摇晃晃地走了。瞧他那模样,就仿佛被驸马爷狠狠地蹂躏了七天七夜似的。

直至骑马离开永定关,秦连横的脑袋里依旧是乱糟糟的,眼前还不断地闪过种种画面,一时是公主殿下登基做了女皇,一时又是驸马爷把若妍的儿子抱上了皇座…总而言之,他老秦都是妥妥的大功臣,妥妥的!

思及此处,秦连横的目光重新坚定了起来——“驾!”他扬鞭策马,直奔京城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标题的“功臣”不仅包括了老秦和驸马,还要算上郑二…郑二的杀手锏真是帮了公主一个大忙啊╮(╯▽╰)╭另,老秦给驸马爷跪了: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想做皇夫的驸马太霸气!

公主:其实我家驸马的目标是皇后嘿~【得瑟,无比得瑟~

第90章 分歧

便在齐靖安得知京城生乱的同一时间,郑其英也收到了消息,为此他有多么欣喜,那还用得着说么?

这位北燕二王子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魏京都乱成一团、皇帝大臣们纷纷南逃,连带着永定关的将士们也乱哄哄地弃城出走,而他则统帅着几十万大军横扫江北的美好未来了。

所以次日一大早,郑其英就领着大军又到永定关下叫阵来了,可结果呢?他们仍是满怀信心而来、却是又一次灰溜溜地走了——永定关的将士们没有受到丝毫影响,齐靖安的指挥水平也没有半分降低,反而还更添了几分昂扬的士气和凝聚力,直令郑其英憋闷得不行,甚至恨不能仰天大吼几十声“好戏在后头,咱们走着瞧”了。

殊不知等着“好戏”上演的可不止他一个,窝在驸马府里等消息的秦连横、许胜以及若妍等人甚至比郑其英还要更着急些:皇帝和朝廷到底会不会南逃?会的话,什么时候开逃?驸马爷所预想的情况会成真吗?他们的计划能够顺利达成吗?…种种问题,诸多思虑,都如巨石一般压在众人的心头,令他们既紧张、又担忧,既激动、又迟疑,既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盼,也为当前的境况焦躁不安。

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京城“迎来”了第二、第三,以及第四五六次动乱:郑其英心心念念的杀手锏果然不简单,那并不只是“一波流”,而是在接连几日之内,每天都有黑衣人冒出来乱砍乱杀,并冲击皇宫——即便京城已经戒严,也还是无法杜绝那些早就混迹在寻常百姓中的北燕死士忽然现身作乱。

这样一来,被吓坏的可就远不止胆小的皇帝了,上至高官贵胄,下至平民百姓,许多人都纷纷开始收拾家当、准备出逃了:什么家国大义,跟自个儿的身家性命一比,算个屁?

“好啦,事到如今,结果不看可知,你们两个还在犹豫什么呢?快点儿开始行动吧,我早就准备好了。”

说这话的人,是若妍。此时的她穿着一身劲装,腰间还别着短剑,整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哪里像是一位贵妃娘娘?倒像一个侠女。

“我的姑奶奶呀,老秦我可真是服了你了,皇帝都还没说要逃呢,你就急着‘休夫’了啊?”秦连横苦笑着望向若妍,说:“驸马爷都没你着急啊,他是要我们在皇帝下定决心之后再行动,可不是叫我们直接就把你们几位大人物给‘挟持’走了,‘师出无名’可不成啊。”

“哼,等皇帝下定决心?他什么时候会自己‘下定决心’了,他总是让别人来替他下决心!”若妍冷然一笑,双手叉腰道:“现如今,就连纪家的大老爷都跟姓徐的一起高呼着要逃了,皇帝哪里有反对的可能?所以喽,你们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呀,既不肯跟我说个清楚,也不麻利地开始行动,还要等什么确切消息…那根本毫无悬念哎!真是的,你们再磨磨唧唧的,我干脆就跟着陈家的队伍走了算了,懒得管你们!”

陈家的队伍,指的自然就是陈淑瑶等人了。

话说齐靖安让秦连横来接走太上皇和若妍母子俩,却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到陈淑瑶,因为他心下清明:陈家的那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要往哪里去,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做决定。不过,出于“闺蜜的默契”,齐靖安相信陈淑瑶应是不会南逃的。

果不其然,就在几天之前,眼见着京城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乱,皇帝的态度也越发摇摆,陈淑瑶立时就有了想法。就她自己而言,她是巴不得跑到永定关打仗去的,可家里人的安危也不能不顾啊,所以她就跑到驸马府来找人商议了。却是正好碰上秦连横在跟许胜和若妍解说驸马爷的打算,陈淑瑶一听,心里顿时就安定了,蹬蹬蹬地跑回家去,招呼祖母和母亲赶紧开始收拾东西,收拾好了,就一起“投奔”霸气的驸马爷去!

——陈大小姐这是一时间热血上涌就做出了决定吗?当然不是,此时的陈淑瑶早就不是个任性的大小姐了,她做下这个决定,虽可算是把祖母、母亲等一家子人的性命都押在了“闺蜜”的身上,可别忘了,陈长清还在征西军中呢,老侯爷的遗骸也在镇北军中,他们陈家人哪有南逃的道理?

说实在的,在危急关头,大部分的人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那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可也有那么一些人,始终有勇气坚守一些原则、扛下一些责任,说是赌徒心理也好、英雄情结也罢,总之陈淑瑶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她的祖母和母亲也都支持她的决定,用她祖母的话来说,那就是:陈家上下没有一个孬种,我老太婆的拐杖也可以敲死几个燕贼!

所以陈家人的动作很快,他们甚至不需要等到确切的消息再动身,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太上皇、贵妃之类的敏感身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要“捐躯赴国难”,就根本不需要犹豫——而今天,就是他们举家出发的日子。

“能跟上陈家的队伍,那当然是最好的。可他们若是捎带上贵妃娘娘和小皇子,只怕也走不了了。”许胜淡淡道:“所以娘娘你还是稍安勿躁,静候时机吧。我们也都准备好了,一旦消息准了,就绝不会拖延。”

“就是就是,”秦连横附和道:“再说了,皇帝到底逃不逃,现在还真是说不准嘞,坚决反对南逃的,那可是太后娘娘啊!”

听到“太后娘娘”这四个字,若妍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神情不变,依旧冷笑着,说:“太后娘娘啊,她可总算是落到了今天这个众叛亲离的地步,就连纪家都跟她站在了对立面…没了纪家的支持,她的意见,能管什么用?终究是后宫里的女人,一旦没了依靠,就什么都不是了。”

“咳,”秦连横摸了摸鼻子,“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看来贵妃娘娘你对后宫还是很有体会的嘛…”

若妍瞥了秦连横一眼,再看看若有所思的许胜,无声一笑:她对后宫有没有体会,那不好说;可对纪太后这个人,她就真是很有体会了。十几年来,若妍先是跟在夏侯宣的身边,后来又成了夏侯卓的女人,可以想见,她对纪氏这个“亲娘”的体会能不深么?比后娘还后娘,这就是她对纪氏的印象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一回,纪太后可算是体会了一把“被亲人背叛”的感觉了。

话说纪太后为什么不愿南逃,那还用得着问么?她深知自己的小儿子不简单,“小儿媳妇”也很有本事,甭看现在的形势像是“风急雨大”的样子,说不定再过几天就出彩虹了呢?那他们还逃逃逃、逃个鬼啊?而且她还想到,大儿子一旦南逃,简直就相当于把江北的万里沃土送给了她的小儿子夫夫俩,搞到最后,整出个“划江而治”都大有可能!

至于燕贼什么的,很厉害么?纪太后虽不懂军略战局,却对她的小儿子夫夫俩颇有信心,所以她当然不愿意南逃啊。

可事情偏偏就有那么巧,纪家的老太爷、纪太后的老爹最近病倒了,病得人事不知,而他老人家又是纪家唯一知道“偷龙转凤”内幕的人,他这一倒,换了纪太后的大哥、也就是若妍口中的“纪家大老爷”来做纪家的主——分歧就这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驸马爷手中的兵力和燕贼相差那么大,京城还乱成这样,出于稳妥起见,纪家大老爷便决意南逃了,这可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吗?虽说纪彦平还在镇北军中,可纪家大老爷又不止那一个儿子,当然没必要为了一个纪彦平而让更多的儿子、甚至整个家族的前程都陷于危险之中了。再者说来,纪家大老爷可不像纪太后那样、对公主驸马深具信心,在他看来,江北被燕贼横扫的可能性很大,即使大家都不逃走,最后也不过是一起为国都陪葬而已,那又何必呢?不值当啊!

由此可见,纪家大老爷既是存在这样的心思,纵使纪太后把好话歹话都给说尽了,那也是没用的。纪太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亲大哥在朝堂上大力支持南逃,直把她气得胃疼肝疼浑身都疼,但终究就是没辙。

而且纪太后也不可能把偷龙转凤的秘密告诉她大哥,一来那是肯定不会有什么作用的,人家对江北的形势不看好、对公主和驸马没信心,跟公主是男是女有关系么?二来,真相一曝,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公主是个男人,可纪太后还曾经打算把他嫁给纪彦平呢,这让她大哥怎么想?合着亲妹子以前还打算耍他这个大哥一下狠的呢,幸好没有成事,要不然他肯定会在生米煮成熟饭了以后才被告知真相,那该有多憋屈?

所以说了,纪太后是真的拿她大哥没辙了,这回轮到她憋屈了。而且更憋屈的是,她的皇帝儿子也是指望不上的,即使她说服了夏侯卓又有什么用呢?夏侯卓本身就是个没主见的,管屁用!

这不,正和若妍说着话呢,秦连横就收到了手下探子的消息——皇帝已经正式下旨,即时举朝南迁至嘉宁府,暂避来犯之敌,并聚江南之兵,以图后策…

“他娘的!”秦连横一拍大腿,也不知是愤怒还是高兴,总之心情复杂得很,“走,依计行事,这下子咱们是真的可以赶上陈家的队伍了!”

毫无疑问,皇帝的这道旨意立时就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此之前,京里确实已人心浮动,甚至已有一些人拖家带口地趁早逃了,可总有一些人是不想逃的,还有更多的人是一边收拾细软一边观望着风向…当真正听到连皇帝都要逃了,心里受到的冲击、那种特别剧烈情感波动,不身临其境真是很难体会的。

不管怎么说,当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时,他在万千子民们心目中的形象便也一落千丈了。

更何况,便在皇帝的旨意刚刚传开没多久时,另一个大消息也随即传扬开来:太上皇让侍卫们护送他到皇陵去了!他老人家要亲自去向列祖列宗请罪!

哗——什么叫雪上加霜?这就是雪上加霜,或者还可以说是“会心一击”——皇帝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彻底完蛋了。

至于那群带着太上皇冲破城门、扬长而去的家伙究竟要把太上皇他老人家带往哪里去…谁还会去查证呢?朝野上下都已乱成一锅粥了!

尤其是,最最在意太上皇去向的纪太后,此时竟已被她的儿媳妇徐皇后用一杯蒙汗药给放倒了,并抬上了凤驾,往南边去了。

而若妍和小皇子的去向,徐皇后会在意么?她早就盼望着那母子俩消失不见了,现在这样,岂不正好?她说不得还要在皇帝面前“帮忙”遮掩一二呢。

不过,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坐上銮驾、离京而去的夏侯卓…还能不能想得起若妍母子俩都是个问题了,此时此刻,他的脑子究竟有多乱,心情究竟是多么的茫然无措,旁人是根本想象不到的。

要知道,今时今日,或许会被记载在史书之上,成为一个值得一提的大日子。

便是在这一天,有两个“分量很重”的队伍几乎是前后脚地离开了京城,方向是一南一北,而他们两拨人的未来…也将大相径庭。

第91章 信物

太上皇怀着复杂又激动的心情,在永定关的南面城楼下与他的好女婿重逢。

他老人家的脑子是越来越好用了,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被女婿给挟持了。

但太上皇却并不生气,曾几何时,大儿子造反、二儿子背叛、三儿子懦弱无能见死不救,都让他气得要命,可此时此刻,女婿也“大逆不道”了,他老人家却只觉得欣慰:女婿真是厉害啊,不仅才能出众,而且当断则断、敢作敢为,跟他那霸气勇武的女儿妥妥是天生一对,而且看这情形,他们夫妻联手迟早横扫天下啊!真到了那一天,他老人家在地下见了列祖列宗,非但用不着惭愧,反而还能使劲得瑟,想想都觉得棒极了!

“父皇,”当太上皇的车架距离城门口还有好几百步远时,齐靖安便快步迎了上去,握住太上皇的手,关切道:“您老人家远来劳累,且先歇一会儿,待小婿处理完手头上的事,立马就来相陪。”

“不用,不用陪我,你忙着呢,若好不容易得了闲,更要好好休息,再费神来陪我就太没必要了。”太上皇笑眯眯地打量着小半个月没见的好女婿,只见对方披甲执剑、威势凛然,像个年轻的将军,英气勃勃,比身穿朝服时更添几分男儿气概,真让太上皇觉得自己要是女孩子也要嫁这样的好儿郎。

于是他老人家的语气便更和蔼了几分,接着说道:“再者说来,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所以靖安啊,你非但不需要顾虑我,相反,我这把老骨头任你差遣,你千万不要跟我客气。”

齐靖安眨了眨眼,隐约觉得岳父大人看过来的目光有点儿过于火热了,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老人家说话居然这么顺溜了、一点都不结巴了哎!

前来迎接太上皇的并不止齐靖安一人,京郊大营的将领们以及部分士兵们也都在场,太上皇的表现着实令他们吃惊,却也给他们吃了半颗定心丸:老人家中风之后竟能恢复得这么好,简直都可以重新掌权理政了,难怪驸马爷在举朝南迁之后还能镇定如初。

而更让大家稍稍安心的是,驸马爷和太上皇的关系看起来真是很融洽的样子…

“多谢父皇体谅,不过‘差遣’二字真是说重了,哪能劳动您老人家呢?只要您坐镇在此,便是定海神针了,大家伙儿的心里有底了,砍杀燕贼的时候手上也更有劲了,那便足矣!”说到这里,齐靖安朗然一笑,伸手往城门一指,“走,咱们进城罢。”

驸马爷对太上皇的表现真是满意极了,老人家在历经几场“大劫”之后,越发的开明而洒脱了,这将会给他和他的心上人带来多少好处,那还用得着说么?

车轮辚辚,驶入城门。在太上皇的车架后面,还有另一辆车,若妍怀抱着自己软软小小的儿子,撩开车帘一角,看了亲自为太上皇的车架牵马的齐靖安一眼,感慨一叹,旋即由衷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驸马爷得到了太上皇这张王牌,还附带着两张小王牌,更兼陈淑瑶等人,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永定关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秦连横虽已圆满完成了任务,“王牌”们也都入了驸马之手,可并不代表永定关的十万将士就完全被摆平了。

——皇帝举朝南迁,对将士们的影响毕竟是太大了。

尤其是皇帝在临走之前还委派了枢密院“对永定关守军做出妥善调配”,而枢密院则是一如驸马所料地下达了“且战且退”的指令,这让许多将士都很纠结,真不是一般的纠结。

要知道,京郊大营的这批人,本就是枢密院的嫡系,将领们甚至大多都跟枢密院的那群人沾亲带故的,士兵们也有不少是出身于那群人名下的佃户家庭,所以即便是齐靖安仗着太上皇在手,把他们统统强留了下来,也无法留住原先的士气了。

“这群人真是他娘的麻烦!”

这天傍晚,打扫完战场、清点了损失之后,秦连横暴躁跳脚道:“话都跟他们说得那么明白了,弃城而逃就是个死,连太上皇都给抬到高台上鼓舞士气了,可他们还是不安分、不专心听你的号令…看看这两天,才两天就死了三万人!都赶得上之前五六七八天的折损了!真堵心啊!”

“好了老秦,消消火。”齐靖安的涵养真是没得说的,在这样的情境下还能安慰旁人,“他们已经算安分的了,要不然,光是逃兵都能让我们杀到手软。若是骚乱起来,更是不得了。”

没有出现骚乱,也没有几个逃兵,全是得益于齐靖安在先前的那段时间里的优秀表现,将士们对驸马爷已颇有认同感了,否则当前的状况绝对会让他们更加头痛,甚至导致城关被破、一败涂地!

事实上,对于士气不振的这码事,齐靖安也是有心理准备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想吧,他们的家人,很可能都已经跟着朝廷南下了,而且枢密院的命令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肯定比太上皇要重得多…我玩这一手,他们肯捏着鼻子认了,已算是很给我面子了。若是还要强求他们心甘情愿、斗志昂扬,换了老秦你,你能做到吗?”

秦连横憋红了脸,“我确实做不到,那可怎么办呢?且不说这两天瞅着姓郑的那得瑟的小样儿直恨得我想要吐血,就说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顶不住了啊!”

“顶得住,当然顶得住,”齐靖安笑笑道:“老秦你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壮丁都陆陆续续来了近二十万了,再训个一两天就能上城墙了,只要在这两天内,正规军的人数不至于跌到五万以下,问题就还不算太严重。”

士气跌落了,想要再涨回来,总是要花点工夫、费点时间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折损肯定是难以避免的,作为统帅,如果齐靖安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他早就不用混了!

再者说来,守城一方的优势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趋渐小,伤亡也会越来越大,这不仅仅是士气的问题,而是必然…

“驸马,老秦,好消息——你们快猜猜看,是谁来了?”

便在气氛比较低迷的这个时候,陈淑瑶清脆的声音乍然响起,随后她的人就如一阵风似的冲进了这个设立在永定关内的“临时指挥部”,而后飒爽回身一指门口,只见跟在她身后跨进门里来的,赫然正是——

纪彦平!

“表哥?”齐靖安讶然唤了一声,心念一转,便算清了对方在路上耗费的时间,从而推算出了纪彦平从镇北大军出发的时间点,却还是对他的来意感到有些迷糊。

“你?你小子不跟着镇北大军一鼓作气拿下燕贼的王庭,跑回来做甚?!”秦连横大步上前,大力一掌拍在纪彦平的肩上,发问道。

  如果觉得偷龙转凤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思乡明月小说全集偷龙转凤男神爱上鬼反派要刷好感度重生有仇报仇逆命之宋青书雄霸传说大唐双龙问鼎陆小凤同人九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