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久岚作品朱颜玉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趁有空,她偶尔做些绣活。

卷儿被卖掉之后,光是彩云在服侍,听老夫人说,她要好好挑一个丫环送过来,陈莹心想她要求也不高,便彩云这般的就可以了。

两人走到隔壁去,谁料吕氏竟不在,一问守门的婆子,说吕氏一大早就去老夫人那里。

因生着病,老夫人免了吕氏请安,已经有一阵子不出这院门,可今天居然都没有叫她,单独去见了祖母,陈莹很是奇怪,连忙也往上房而去。

老人家睡眠浅,很早就起来了,老夫人已是用过早膳,现坐在海棠纹的靠背大椅上漱了口。在浮山时,她跟乡里的老妇一样,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可自从跟陈怀安来到京都之后,看一样学一样,慢慢也都习惯了。倒是这大儿媳妇,老夫人瞄一眼吕氏,听说父母双亡,是奶娘养活的,可自打陈怀安救了她回来,瞧言行举止,却是极为端庄。

兴许有人是天生的雅气,也难怪大儿子非娶她不可。

“母亲。”吕氏接过老夫人漱口的瓷碗,放于案上道,“儿媳已好许多了,这些日子劳您操心,莹莹与佑儿实在是不太懂规矩。”

“哪里,你这是胡乱谦虚了,两个孩子带出去,谁看得出来是浮山长大的?与京都的一个样呢。”老夫人笑一笑,观察吕氏的脸色,她是恢复了些,不过好像只有往前五六分的容色,“我正要给莹莹选几个丫头,你也来挑一挑。”

“儿媳哪里懂得这些。”吕氏忙道,“莹莹这孩子也不挑剔,还是您做主罢,您选的,她肯定喜欢。”

老夫人就叫几个丫环进来,左右选了会儿,定了个叫石燕的贴身丫环,还有两个粗使的,赐名叫红茗,绿盏。

“这些该是够了,等到她嫁人,我再选几个陪房过去。”有些惆怅,老夫人叹口气,“今年才见呢,没想到就要予她选个好姑爷了,我真是不太舍得,也可怜怀林,早早去了,竟是见不到那一天,便是将来佑儿有出息,心里也是遗憾的。”

吕氏如坐针毡。

她家原是桐州富户,父亲孤儿出身却勤奋努力,攒下百亩良田,奈何老天无眼,有次外出遇石流死于意外,母亲不到两年追随父亲而去,家中只剩下一个奶娘照顾她。后来遇到桐州发大水,奶娘收拾好细软带她逃命,途中不小心跌入河里…自此后,便是一个亲近的人都没有了,世上像她这般凄苦的也不多吧?

然而这样的人也容易被嫌弃,吕氏面孔有些发红,她抵住窘迫,低声道:“相公总念叨母亲您,他临走时说,可惜自己不会念书,让您失望了。”

听到这话,老夫人不由落泪,她擦一擦眼睛道:“他那么孝顺,就算不念书又如何呢,真是个傻孩子…可惜我是见不到他了,我也不知自己还有多久。许是老了总想起以前,越发觉得屋子里冷清了,唯有孩子们在跟前才热闹些。”

不像陈莹,她走的时候,陈佑甚至还没有生出来,老夫人想到大儿子,很是想与两个孩子再亲近亲近。

吕氏一怔,随即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不由心跳如雷,她今日可是要与老夫人说搬出去的,结果…她一时都不知说什么好,正当左右为难,听到门口一声娇笑:“若祖母不嫌弃打搅您,我可是求之不得呢!”

陈莹日日都请安,比起陈静,陈敏还要勤快些,又能言会道,常说些浮山的趣事,引得她生出乡愁,那地方她是不愿回去的,可怎么说都是自小长大的地方,老夫人又怎么不会怀念呢?故而她很是喜欢陈莹,听到她愿意陪自己,笑开了花,连忙让下人去收拾厢房。

三进的院子,多得是地方。

吕氏见女儿答应,心知她主意多,定是没法反对了,只得在暗叹一声,叮嘱道:“你可要听话,莫没有规矩了,让你祖母不好休息。”

陈莹笑着点头。

上回卷儿的事,她越发清楚袁氏的地位,只要她做好老夫人的孙女儿,陈怀安的侄女儿,袁氏就一点没有办法对付她。

那可是最好的庇护,将来予她嫁人也有益。

不过自己与弟弟都搬走,母亲就孤单了,她眼睛一转道:“娘该要去提醒弟弟呢,他天天要去念书,堂弟也总喜欢来找他玩,那恐怕才会吵到祖母呢。”

本来老夫人还想陈佑也住过来的,一听这话,却是想到陈佑在跟西席念书,与陈彰同进同出的,只让他住像是太过偏心了,也不方便,便笑道:“佑儿还是你管着吧,这孩子还小,你多多盯着,莫贪玩荒废了学业,我有时间便考一考他。”

吕氏答应。

下人们做事手脚麻利,清和苑那里又没有多少东西,陈莹下午就搬去了老夫人的东厢,袁氏听着动静,暗自不悦。

她是没有想到吕氏还有这一出,原先同情她没有丈夫,谁想到如此精明,她的两个女儿还没有跟老夫人那么近呢,吕氏今日一去请安,陈莹倒同老夫人住一起了!不过这也不会妨碍老夫人对女儿的喜欢的,毕竟有十几年的感情了,与陈莹才几个月?她笑了笑,拿起一片雪梨放进嘴里。

罗嬷嬷这时满脸吃惊的进来,禀告道:“常夫人来了。”

姐姐来了又有什么,至于如此大惊小怪吗?袁氏奇怪,正当要问,却见门口疾步走进来一个人,眼圈发黑,头上乌发好像都没有梳好,竟有一支簪子垂挂在耳朵上,摇摇欲坠,身后丫环紧跟着,慌张的道:“夫人,夫人,您慢一些。”

居然是这样狼狈的样子,袁氏瞪着她,手差些把玉盘打翻:“你这是怎么了?”

常夫人将奴婢们通通赶出去,把门关上来道:“还不是因为你那好侄女儿!”

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袁氏皱起眉头拉她坐下:“姐姐,你好好说,又关她什么事儿?她这几日都在家里可不曾出门。”

“翊儿要娶她!”常夫人显然没睡好,脸色铁青,抓着袁氏的手道,“他一定要娶,逼着我来提亲,相公打他都没有用,这几日竟是不吃饭,相公又要打被我拦住了,总不能把这孩子打坏了!我们常家可都指望他呢,明年就要会试的…都是被你家里这狐狸精勾了魂!”

袁氏的手被她捏得疼死,用力了挣脱掉:“难道你们拿翊儿没有办法吗?”

“有什么办法?他是吃准了我不忍心,这都要过年了,闹出这种事情!”常夫人叹口气,因上回常清去陈家,常翊知道她要将陈莹嫁给别人,上心了,不管不顾,她颓丧道,“难道我真得去求你那好侄女儿嫁给翊儿不成?妹妹,你一定要替我想个办法!”

020

姐姐相求,本该倾尽全力,奈何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袁氏才折损了卷儿,眼见陈莹又得老夫人喜欢,住在一处屋檐下,她怎么能做到陈莹的主?只是将常夫人劝走,勉为其难在陈怀安面前试探下。

毕竟常翊或多或少也得过陈怀安的指点的,总会有些感情。

陈怀安听到这事儿,匪夷所思。

男人在世,该求荣华富贵,该求建功立业,虽说成家也不能含糊,可为了一个女人要死要活,真正是让人看不起,他怎么会把陈莹嫁给这种人?恐怕陈莹也不会看得上。

这个小姑娘的眼光,只会高不会低。

“叫你姐姐死了心罢。”他说的话很无情,“假使翊儿不吃饭,便让他饿着,我就不信他真能把自己饿死了。”

真有这毅力,可能将来在仕途上也是不错的。

袁氏目瞪口呆,她再说,陈怀安连回答都不回答了。

而陈莹那里,袁氏是不会去开口的,这会让她这婶娘颜面无存,且便是不问也知,那侄女儿又是沈溶,又是豫王,哪里看得上常翊?

袁氏想来想去,前段时间她与陈怀安为陈莹的事情已经生出罅隙,断不能因为姐姐的事情再得罪陈怀安,毕竟那是她一辈子的依仗,故而过得几日派人去告知常夫人,说陈莹不愿意嫁给常翊,而今又得老夫人喜欢住在一个院子,老夫人也不会强迫。

收到消息,常夫人面色极为难看。

为了儿子,她是已经退了一万步了,可谁想到自家妹妹竟然拒绝,难道不仅是陈莹不愿,陈家也是不看好吗?

心头一阵堵,她是不想这样去告诉儿子的,由不得烦躁的在房中踱步。

临近春节,昨晚下了一场雪,外面的树枝上都挂着白,寒气从四面八方吹来,刺骨的冷,冻得的人缩手缩脚,抬不起头。幸好兜里藏了几个热馒头,还有些暖,胡德飞快的溜进来,啪得关上门。

“公子,快些趁热吃了,好像夫人就要来了呢。”他急慌慌把馒头递给常翊,打量他有些发瘦的脸,心里不明白自家主子为何要做到这种地步。

蒙骗老爷夫人,就能娶到陈大姑娘了吗?

常翊见到吃的,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三下两下塞到嘴里,又灌了一壶茶,将嘴边擦得干干净净。

那天与常清打架之后,他就知道母亲存了心思,想让常家的远亲娶陈莹,这让他心里十分不悦,与母亲说要去提亲,母亲坚决反对,父亲更是严词拒绝。

双方如此统一,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便知道他要娶陈莹艰难了,可偏偏他现在连木香都看不入眼。前阵子她精心装扮爬上床,他亲得几口便是厌烦了,满心想要是眼前这人换成大表妹,该是怎样的旖旎,越是想,越是耐不住,他打定主意要同长辈反抗到底。

只要父亲母亲同意了,凭着两家的交情,此事概能定下来。

再撑几日,一定行的!

他闭上眼睛又躺下来,装出一副要死的样子。

常夫人推开门,见到常翊半死不活,心口又是一阵揪痛,暗想自己造得什么孽,让儿子摊上这种事情,她叹口气坐在床边,柔声道:“我是已经同你姨母去说了。”

常翊心头一喜,半睁开眼睛。

“我已经求你姨夫姨母,让你娶陈大姑娘。”

“那是要择日了吗?”常翊装不了了,起身拉住常夫人的袖子,“娘,您真是天下最好的娘了,等到三月,儿子一定要金榜题名,叫您好好风光风光。”

真正是魔障了,常夫人瞧着他,心知他而今是吃软不吃硬,便是一味哄着,打算叫常翊会试之后再说清楚,省得他头脑糊涂,连功名都不要了。她笑一笑:“我是想明白了,其实莹莹这孩子也不错,不过你父亲还有些不满,需要时间,你姨母那里是同意的,她的意思,莹莹才来京都,老夫人心里疼得紧,不太舍得这么快就嫁出去,尚没有松口,不过有你姨夫在,不难,你只要好好准备科举就行了。”

“这阵子不要出门,到三月之后,我亲自同你去陈家,把日子定了,你看好不好?”

常翊只以为父亲母亲是最大的障碍,丝毫不怀疑,毕竟陈家连常清都肯,莫说他这个举人了,他笑道:“那自然好。”

常夫人见他相信,松了口气,出来时严厉命令几个小厮:“随时告知少爷行踪,要是出些差错,小心你们的脑袋!”

小厮们战战兢兢应声。

在京都的春节如想象中一样热闹,不过陈莹觉得比起在浮山,好像也没有那么的欢快。

以前在家中,有父亲在,每逢过年,母亲择菜,父亲烧菜,她拿一张小脚凳坐在门口剪窗花,偶尔回头就看见父亲偷偷往母亲嘴里塞好吃的,这时候她总要叫起来,说父亲偏心。父亲笑嘻嘻上来,给她一碟煎得黄黄的,香香的豆腐。

那是再也吃不到的了,尽管陈家山珍海味,连日不断。

鼻尖好像飘来一丝旧日的味道,她眼角忽地湿润起来,她总嫌父亲不去京都,嫌他劳累攒的钱,都送去祖母与叔父,嫌他太过宽厚…谁想到他暴病而亡,那么快。

喉头堵了,她差些流泪。

要是父亲还活着,她将来也能让他享福的。

门口的珠帘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石燕捧着一件雪狐裘进来,笑着道:“老夫人说才做好的,让姑娘晚上穿去看花灯呢!”

十五了,上元节,那是陈敏最期盼的日子,天天都在说,要带她去京都的大街上看灯。

狐裘毛茸茸的,通色的白,陈莹看一眼就很喜欢,她擦一擦眼角,露出笑来:“堂妹们那里也都有吗?”

“两位姑娘都有好几件儿呢,像二姑娘,除了白狐裘,还有红狐的,银鼠的,今年又是做了一件貂儿的,三姑娘就更不用说了。”石燕口齿伶俐,又善解人意,“姑娘住在这儿,老夫人也会给您陆陆续续做出来的,她老人家就喜欢姑娘们穿得好看。”

这些她也不是说得了心里会愧疚,陈莹根本不会觉得,只是她同陈静,陈敏相处的不错,是考虑到她们,既如此,便是没什么的了。

她把白狐裘穿起来。

领口是一截枚红色的对襟,绣着梅花,越发衬得她肌肤如玉,石燕看在眼里心想,难怪老夫人那么疼爱这孙女儿呢,都已经要替她准备嫁妆了,这样的小姑娘,真是不愁嫁不出去。

陈莹去上房告辞,两个堂妹已经在等着了,陈彰与陈佑也在屋檐下跃跃欲试,她听到陈彰在跟陈佑说猜灯谜的事情。

见到陈莹,陈敏眼睛一亮:“大堂姐你穿狐裘真好看,我怎么穿了就像雪团呢,感觉自己都能在地上滚着走了。”

她还小,长身体时吃得多,自是胖的,裘衣的绒毛蓬起来,可不是圆吗,众人听得直笑,唯有袁氏暗道女儿没有心机,还夸陈莹,不知道陈莹已经是把她姐姐的佳婿都抢走了。

老夫人道:“既然是雪团,可不要滚得太远了,好好跟着你两位姐姐…莹莹,佑儿第一次去,静儿你多带他们看一看。”

陈静笑着应是。

几个人朝外走。

京都太大,怕儿子小走丢了,又怕女儿野,吕氏追到庑廊下叮嘱。

这些日子,吕氏已经好不少了,袁氏心想,等到明年开春,或许他们应该搬出去,她便是与陈怀安道:“大嫂也是第一次来,也应该让她出去赏灯呢…”吕氏真的去了,谁还能说她身体没有痊愈呢,毕竟是那么冷的天气。

一转头,她发现陈怀安也正瞧着庑廊。

应着景,廊下都挂着花灯,柔柔的光落在吕氏身上,她侧脸娇俏,挺鼻丰唇,酒窝一点,甜得像蜜酒,与陈莹站在一起,哪里像是母亲呢!

袁氏心头一跳,出声道:“相公。”

“什么事情?”陈怀安看向她。

真的没有听到她说话,袁氏深吸一口气:“我是想让大嫂也去观灯。”

“她去做什么?”陈怀安淡淡道,“还是病人呢,要么你同几个孩子去吧,你不是也很喜欢看这些东西吗?”

他转身走了。

袁氏咬着唇立在那里,心头难受,他要是不去,自己去又有什么意思?想到早些年,二人年轻,她缠着他偶尔也会敷衍,如今时日久了,他越来越忙,她到底也只变成了一个儿媳,一个母亲,而作为妻子的时间,却是少得可怜了。

……

景华楼,最高的三层雅间里,萧隐手持酒盏,眉头拧得越来越深。

对面的小姑娘却仍在絮叨:“大年夜你用完膳便急着走,姑姑一句话都来不及说,而今上元节,你又不去,惹得姑姑急了,怕是又要动用圣旨,哥哥,你就不能有些耐心吗?姑姑也是为你好,我们无父无母…”

都说妹妹有佛性,一点就通,可萧隐却觉得萧月兰是个笨人,不然岂会不知道自家哥哥的想法呢,他要是想要女人,大可以弄上十七八个,哪里还需要她们催?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他把手里酒盏递过去:“口渴了罢,要不要歇一歇?”

萧月兰气得抿唇,暗自念佛经。

这世上能让自己那么操心的也只有眼前这个人了!

“哥哥实在想要绝色美人,也不是没有。”萧月兰道,“姑姑传令下去,不过是简单的事情,只是娶妻当娶贤。”

小小年纪,一口迂腐的话,萧隐看向窗外,花灯初上,路上车水马龙,不管是百姓还是世家贵族,都来凑这份热闹。楼下陆续也来了几辆马车,有个孩子走下来,手里举着玉兔灯,手舞足蹈,萧隐百无聊赖的看着,心想京都年年都有这种灯会,也不知他们为何都不腻。

他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萧隐正要转头,又见一位姑娘从车上下来,还没来得及戴帷帽,便是先拉过那孩子说话,瞧得她容颜,忽地觉得手臂隐隐作痛。

他身经百战,皮坚肉硬,可那日被陈莹咬了,竟还渗出血来…

想到她那娇弱的样子,萧隐眉一挑,还真瞧不出有这种狠劲儿,别人巴不得亲近他,她却敢咬他,不过这法子不错,至少自己忘不掉了。

他把手中酒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要说:萧隐:这份礼不得不还。

陈莹:忽然觉得今日不该出门…

021

每年上元节,浮山也是有灯会的,但与京都一比,真是大巫见小巫,难怪弟弟见着了,会那么高兴,她自己也是看花了眼。

“你要小心点,今日人多,可不要走散了。”

陈佑笑道:“我晓得,我就跟堂哥一起走!”

九岁的孩子原没有很亲的伙伴,陈彰得了个可爱的小堂弟,虽然不爱说话,可整日同坐念书,已是非常亲密,朝陈莹一笑,就把陈佑的手拉住:“我们去猜灯谜,你不是很聪明吗?”

“我哪里有你聪明,我是来给你拿东西的,你肯定能猜到很多。”陈佑恭维堂哥。

陈彰十分高兴,就想给堂弟露一手,快步往前走。

以防万一,陈静连忙让几个小厮护着左右。

不像姐姐谨慎,陈敏在大声催着陈莹:“堂姐,我带你去前面看,那里有座灯塔,是我们梁国的开国皇帝命人修的,只有上元节才露面,一共有九层,在最顶层,有个佛灯,别提多亮了!你肯定是没有看过的,走呀,快一些!”

小姑娘叽叽喳喳,好像喜鹊,陈莹不愿拂她好意,便是跟着。

  如果觉得朱颜玉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久岚小说全集紫气冬来朱颜玉色重生宠后重生宠妃王妃重生记万千星光名门记事和离记芳华录独占韶华当嫁/盛世独宠我的前夫是权臣她看起来很乖皇帝打脸日常何惧夜色凉反派王妃不佛系暴君驯化记名门娇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