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宝妆成作品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这手法,很是熟悉啊!

缺德的王八蛋,该不会就是晓兰吧?

陈锡良这下更能体会,为啥这些人差点没把裤子挤掉。

今天挤在这里的,其实都是个体户。

真正实力雄厚的电子产品厂家,是不需要和这么多人挤来挤去的,人家资本雄厚,可以直接和广场负责人谈。

个体户们也不傻,在他们平时的经营中就深有体会,当一个商品特别紧俏时,它的市价就会涨!

或许琤荣广场的档口本没那么紧俏,却偏偏要分三个批次往外放出来,这是人为在制造紧张感。

第一批的小档口10㎡,一年租金要3万。

如果瞬间被抢空,等第二批放出来的档口,同样是10㎡大小,一年租金还会是3万吗?

可能是4万,可能是5万。

对个体户来说,增加了不少经营成本。

陈锡良为朋友老段操心,自己挤出了圈子,去找琤荣广场的管理层。

“我是羊城na的陈锡良。”

“咦,杜总让你赶制的订单已经完成了吗?”

“快了快了,我其实有别的事…”

陈锡良是见不到杜兆辉的。

不是杜兆辉摆谱,今天琤荣广场开启认租,杜兆辉本人要统管全局,哪会在现场。

此时杜兆辉正在市政府,要邀请市领导参观一下琤荣广场的认租现场。

没有鹏城市政府的支持,他如何能将“琤荣广场”打造成鹏城的名片?亚洲最大的电子广场,这个说法很讨市里一些领导的喜欢。

商人靠资本证明自己的能力,领导干部靠什么?

当然是靠实打实的政绩。

全国第一。

亚洲第一。

这种名头就是政绩。

再过几年,卖保健品的史大佬赚了不少钱,要以公司名义修大厦。

史大佬最早就是想随随便便盖个楼,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明星企业,先后给史大佬批了4万平方米的土地,125元㎡的土地转让价,也就是每亩8万多华币,那已经是92年了,这价钱相当于白送啊!要知道去年夏晓兰拿地,鹏城的地价已经是20万亩。

史大佬一下子获批4万平方米,也就是60亩土地。

原本规划是38层。

在政府的期望下,大厦规划一再推翻,不断加高,要一口气修到70层,建全国最高楼宇!

就为了争这个“全国第一”,史大佬骑虎难下,恰逢国家政策紧缩,限制未建先售卖“楼花”,70层的大厦需要12亿资金…史大佬资金链断裂,被这个项目拖垮,瞬间成为“华国首负”!

杜兆辉显然没有先知先觉。

但夏晓兰有。

她知道一旦扯上什么“全国第一”或“亚洲第一”的名头,当地政府会多么积极推动。

这个亚洲第一的电子广场,出现在鹏城正符合鹏城政府的期待。

从史大佬的事件中,夏晓兰得到了启发,这才有“琤荣广场”的顺遂。杜兆辉当然修不起70层的高楼,杜琤荣只是拿了2000万港币给他,又不是2亿,不是20亿。

但借着“亚洲第一电子广场”的设想,杜兆辉拿到了鹏城政府的大力扶持,地价极为便宜,银行贷款大开绿灯等等。包括夏晓兰制定的宣传方案,也有鹏城政府的配合,像什么《羊城早报》的整版广告,还有后续一系列宣传手段,都不是一个港商单打独斗能轻易搞定的。

在电子广场认租的第一天,杜兆辉当然要去感谢领导们的支持。

杜兆辉可不是孤军奋战,他要把自己的利益,变成当地政府同样渴望的政绩。电子广场符合政府的建设规划,能创造许多经济利益,同时能拉动鹏城电子制造业…这样的项目,政府当然要大力支持!

陈锡良也看不透这点,他不认识杜兆辉,却认识夏晓兰。

有这层关系在其中,让陈锡良被杜兆辉奉为上宾不可能,但他至少能和琤荣广场的管理人员搭上线,走后门为朋友老段争取到了第一批次认租的机会。

“老段,你要租多大的档口?”

老段挤的头晕眼花,这边陈锡良已经替他搞到了机会,也不枉老段一大早就去敲陈锡良的家门。

“我能自己选?”

广场的经理摇头,“有些档口别人钱都交了,还有些是预留的,你能选的也不多,这么吧,看在陈老板的面子上,给你两个名额。”

两个就两个,老段已经喜出望外。

他在能选的范围里,挑了两个最大的档口,一个40㎡,11万,另一个是20㎡的,要55万。

老段随身带着几万现金,当下就缴付了一部分定金。

经理让财务开收据,老段追问了一句

“明年我们还能继续租吧?”

“现在认租的商家,有三年的使用权,明年档口还归你们,租金也不变!”

阿弥陀佛,老段这才彻底放心。

他一下能掏出十几万,可见这些年也没少赚。

但提心吊胆的赚钱,和安安稳稳的赚钱,总归是两回事。

老段心情舒畅,一点都感觉不到饿,还带着陈锡良在琤荣广场遛弯,“你瞧瞧,就这地方,会赚不到钱?”

他在给自己打气。

因为一年多了十几万的租金成本,这地方人气要是聚不起来,他们这个认租的个体户全部要亏掉裤子。

陈锡良想明白这是夏晓兰的手笔后,拍了拍朋友老段的肩膀

“你说的对,这广场肯定能赚钱!”

1734:反派死于嘚瑟太早!(4更)

“电视广告、报纸整版刊登倒计时,生怕那些电子产品批发商不能第一时间得知,还加了电台广播宣传。”

有效吗?

很有效!

1987年1月1日,报纸整版刊登的广告是“倒计时30天”,到了2号,自然变成了“倒计时29天”。

昨天的认租数据刚刚统计出来,杜兆辉一大早就忍不住给夏晓兰打电话。

第一批放出去的档口就是试试水,虽然全被抢购一空,以250元平方米的租价,也不过是收回了200多万回来。

还不如杜兆辉花在宣传上的钱多!

但这只是第一批档口的租金。

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这些档口全部放出去,一年的租金大概有700万!

楼下的卖场能给杜兆辉带来这么大的收益,楼上的写字楼呢?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商业街。

他的这块土地还有等待开发的配套设施。

明面上,杜琤荣只给了他2000万港币,加上杜兆辉卖了自己的豪宅和名车凑的,加上银行贷款,以及他靠着脸皮厚从杜琤荣手里“借的”,电子广场的总投资其实已经逼近5亿华币。

5亿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

加上后期的深度开发,这个电子广场起码要再追加3亿投资。

8亿就8亿,第一年收的租金不过是毛毛雨,等这里聚集了人气,租金收益会几级跳。

何况这么大的一片地,他有几十年的运作时间…杜兆辉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那是他没受过科班教育,但他并不傻。有“琤荣广场”在手,他在杜家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琤荣集团5的股份,还不如琤荣广场的价值大。

当然,琤荣广场也让杜兆辉欠了一屁股债,欠老头子的可以赖,欠银行的赖不掉。

杜兆辉还是舍不得放弃那5的股份,也舍不得放弃杜家的家产,第一批档口的火爆抢购,让杜兆辉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

他的声音在电话里听来有点失真,但那嘚瑟是一成不变

“杜兆基那个扑街,拿什么和我比?”

夏晓兰想给他泼下凉水让他冷静下,但眼下一切都是按照他们的计划在走,明明是很好的势头,这个时候泼凉水,杜兆辉也不见得能听进去。

夏晓兰就顺着他话说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现在的局面,杜二少是输定了。”

杜兆辉哈哈大笑,“还剩一个月,他用什么翻盘?”

她咋有种感觉,她和杜兆辉就像影视作品里反派…反派死于什么?死于话多!死于嘚瑟太早!

别说还剩一个月,哪怕还剩一天,只要杜琤荣一天没宣告胜负,杜兆基都有翻盘的可能。

夏晓兰还是没忍住

“夏子毓那边你不要忘了!”

“没忘,我会按照约定把人交给你。”

妈的,这个蠢货,她是叫杜兆辉不要忘了夏子毓会是个隐患,既然已经把杜家姨太太的同盟瓦解了,杜兆辉就该早点消弭这个隐患。

同样的话夏晓兰也不想翻来覆去的说。

挂了电话,夏晓兰是高兴和犯愁皆有。

或许是她杞人忧天吧,琤荣广场现在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

夏晓兰昨天已经从部队回家,她答应了政委老婆要和高菲握手言和,周诚却有别的想法。

夏晓兰干脆暂时离开了部队不和高菲碰面。

她先是回家,确认了一下梁欢有没有找上门,刘芬一头雾水

“梁欢真的到京城复读了?她一次都没上门找过我。”

这太不合理了。

刘芬也算了解自己妹妹。

如果懂得替别人着想,那刘芳还是刘芳吗?

打小的脾性,哪会说改就改啊!

于奶奶呵呵笑,“你们母女俩是不是傻了,现在不上门,不代表永远找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以前你们俩是光脚的,现在情况调转,你俩成了穿鞋的。可能梁家人在寻找合适的时机,阿芬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梁家人想讨好你,怕得罪你!”

如果在不得罪刘芬的前提下,厚着脸皮缠上来,需要讲究方法。

刘芬头疼,“我有那么好骗吗?”

现在她妈和以前不一样,肯定不好骗。

但撇开梁家其他人不说,梁欢和刘芳要是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歪缠,两家的关系或多或少会有缓和吧?这是华国的大环境所致,打断骨头连着筋,用这句话形容华国人亲戚关系再贴切不过。

夏晓兰能把夏家说丢就丢,不管夏家人的死活,因为芯子都换了,夏家人本来就和夏晓兰没任何关系啊!

有啥不忍心的,一群没有感情的陌生人,还合起来欺负她,夏晓兰怎么会心软?

但如果她真是“夏晓兰”,能不能做到丝毫不管?

夏晓兰自己也没答案。

就像上辈子,表姨收养了她,她在表姨家生活的那些年可谓是寄人篱下。

小公主是没当过的,要真正说虐待也不对。

只是后来想让她早点不念书,早点工作贴补家用…夏晓兰十几岁时非常生气,半工半读坚持完学业,一开始也是和表姨家断了联系,后来发达后,她的戾气变得没那么重,最后还是在老家小城给表姨买了两套房子。

有出气炫耀的成分。

也有表姨一家是她唯一亲戚的原因吧?

如果连表姨这门亲戚都不要,她在世上就真的是孑然一身了。

换到现在的情形也差不多,刘芬再怎么变,也不会变成另一个人,不如上辈子的夏晓兰有决断性。上辈子夏晓兰都没彻底斩断,刘芳这个亲妹妹一次又一次上门道歉的话,刘芬很难不心软。

夏晓兰是刘芬的女儿。

刘芳也是刘芬的妹妹。

这事儿夏晓兰还真没办法替她妈做决定。

干脆她也不管了,她妈真要糊涂时,还有于奶奶在旁边提点。

夏晓兰也懒得去查梁欢转到了京城哪所学校复读,人家又没叫她帮忙,是梁家自己找人找关系操作的,难道夏晓兰还叫梁欢必须滚回豫南?

夏晓兰只是偶有错觉,觉得和杜兆辉联手的自己挺像反派,可她又不是真的想当反派。

万一梁欢是真的知道上进了,就想来京城好好复读呢?

别人还没犯错,夏晓兰只能提高警惕,不能先动手赶尽杀绝。

她把此事丢开,决定先回华清报到。

1735:重返华清,热烈欢迎(1更)

也是离开一年了。

华清大学不可能因为夏晓兰缺席一年就有啥大变化。

但她的回归,还是让系主任高兴!

咋说呢,夏晓兰同学去康奈尔当交换生的一年,表现的不孬!

“你的成绩单,康奈尔那边已经传过来了,晓兰同学,你知道康奈尔对你是什么评价吗?”

系主任的话把夏晓兰给难住。

她知道评价不会太低,但叫她自己夸自己,她还是挺不好意思。

“主任,您就直说了吧,别逗我了!”

“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心态急切,以后要更沉稳啊。”

这不是批评,是爱护。

起码系主任说这话的时候全程笑眯眯。

年轻学生嘛,还不到沉稳如松的时候,年轻学生该有朝气,有冲劲,是初阳之光!

系主任拿起几封传真,竟然是康奈尔建筑学院几个教授写的。

“有天赋”、“优秀”等字眼重叠度很高。

特别是麦卡锡教授,在信中毫不吝惜称赞了夏晓兰,认可了华清建筑系——系主任的高兴,可能不仅是夏晓兰个人受到的表样,而是夏晓兰跑到康奈尔交换一年,向国外高校证明了华清建筑系的教学水平。

康奈尔大学的整体排名不是全美第一。

但它的建筑本科专业,在美国是数一数二的。

系主任自己也认为华清建筑系很强,但这是关上门的自我评价,到底在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尚且没人来做这个评比。

康奈尔建筑学院的教授如此直白认可,系主任能不高兴吗?

系主任还挺感叹,麦卡锡教授在信里说了,他曾试图挽留夏晓兰,让夏晓兰在康奈尔完成学业,夏晓兰拒绝了!麦卡锡很失望夏晓兰的选择,又怕她真的年轻不懂事,坚持要回华国被耽误了天赋——麦卡锡教授如此直白的表扬,毫无掩饰剖析了自己的心态,无非是给夏晓兰加重砝码。

他希望华清建筑系更看重夏晓兰,不要让这个有天赋的学生泯然众人!

夏晓兰也懂了麦卡锡的意图,所以她沉默。

大魔王再怎么变态,属于专业大佬的胸襟一直都在。

大魔王其实根本不在乎学生是什么肤色,什么国籍,以什么途径进入的康奈尔大学。他只看到又一个优秀的苗子选择了建筑专业,这个苗子没有落在他手里,却早晚会扎根在“建筑”这一行,成为推动建筑继续发展的一员。

用华国的话来说,夏晓兰就是建筑领域的一颗螺丝钉。

千千万万的螺丝钉,建成了某个行业母舰,母舰要往前走,需要所有的零件一起配合!

夏晓兰佩服大魔王的胸襟,感谢他的看重。

系主任心情更为复杂。

他很高兴夏晓兰果断选择了回国,没有被美国的花花世界迷惑。

他又怕真的耽误了夏晓兰的前程。

如果留在美国,留在康奈尔大学,念完本科,再攻读硕士,按照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对夏晓兰的喜欢,她的学业和事业都会很顺利——唉,小夏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

“你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但我给你布置个作业,你把自己在康奈尔学习期间的感受,比如具体教学模式有哪些不同,给我写成一份文字材料,有没有问题?”

硬件上有差异,华清建筑系肯定没有康奈尔建筑学院经费充足!

但在软件上,系主任认为可以多参考多学习。

这不丢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哎哟,说错了,是相互交流学习,咳咳。

这不是什么困难任务,夏晓兰很爽快答应下来。

出了系办,几个熟悉的身影等在外面。

夏晓兰挥手“同志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等在外面的自然是307的室友,杨永红,周丽敏,苏静,陈依一和吕燕等人。

一个寝室八个人,这五个和夏晓兰关系更好些,一听夏晓兰回校报道,她们就来堵人了。

“小六还是老样子,哪有人说自己是大恶霸的,哈哈哈。”

“走,回寝室去!你的床铺给你留着呢。”

左拥右抱,被几个年轻女大学生簇拥着,夏晓兰此刻很有人生巅峰的感觉。

“听你们的,回寝室再说!”

分开一年,夏晓兰也有很多的话要对室友们说,反过来室友们也有很多想问的。

她的床铺没被占掉,连床单都是干净的,显然是室友们替她在维护、清洁。夏晓兰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她可以选择今晚住在学校,和室友们秉烛夜谈。

307寝室一直热闹到熄灯时分。

毕竟夏晓兰去康奈尔当交换生回来了,大家都挺好奇她在美国的经历。

也有305寝室的人向她打听宁雪,夏晓兰非常有风度

“学神走到哪里都是学神,宁雪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让教授们喜欢上了!”

更多人还是想要听夏晓兰讲一讲美国那边的情况。

夏晓兰也没有啥遮掩,不管大家是不是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她能多讲一点,想出国的人就多几分准备。对个人发展来说留学肯定有帮助,但美国也并不是天堂,能不能通过留学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得看个人怎么努力。

夏晓兰印象最深的几个留学生。

项莉和李雍都算一种情况。

这俩人有段时间非常风光,他们积极拓展人脉,成为纽约华国留学生圈子的社交中心人物。

但这俩人也没风光到底,他们最终失败了。

这和他们惹恼了宋明岚有关,也与他们自身底气不足有关。项莉想走捷径,李雍也想走捷径,都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项莉如果在学校表现足够优秀,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在美国找工作立足,将来同样能拿到身份!李雍要是学业投入过硬,自然不会被举报论文作假…这俩人完全是反面例子。

正面例子有徐竟、马海。

生活拮据算什么,他们学到了东西,要是没有真水平,夏晓兰吃饱了撑着会去投资两人。

正面例子还有齐蔚。

出国只能先念语言学院的人,人家放弃了吗?

没放弃!

把语言关彻底攻克了,如今又想办法进入了律师事务所实习,下一步就是申请法学院。

夏晓兰把自己从故事里摘干净,用的也是化名,就是简单用这几人举例,听众们都若有所思。

1736:晓兰,我想报名支教(2更)

要不是熄灯查寝,307寝室的围观人群绝对散不了。

虽然室友们情绪还很激动,却也只能忍住激动,反正夏晓兰人都回国了,暂时也跑不了,留着慢慢问呗。

夏晓兰不参加华清的期末考试,她们可是要参加的。

不拿奖学金就负责全寝室卫生的条约依然有效。

夏晓兰这个大闲人,第二天早起替室友们买早饭。杨永红也下了床“晓兰,我和你一起去。”

杨老大好像有话要说,夏晓兰挽着她的胳膊往外走。

夏晓兰没猜错,杨永红要给她讲杨家的近况。

“晓兰,我们家现在养了两三千只鸭子,去年一整年,靠着养鸭赚了几千块,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一年赚几千块。

年收入比普通农民家庭翻了十倍。

杨永红的弟弟杨杰要是一直在鹏城打工,一年也有几千块。

但这样的话杨杰就不能继续上学…杨永红说的几千块,是靠杨家父母在家搞养殖赚的,既不耽误杨永红上学,也能让杨杰安心复习!

“对了老大,夏天时候你弟弟是不是高考了?他考的咋样?”

杨杰是85年暑假随杨永红去“远辉”打工的,一直干到国庆节后,杨杰才拿着工资回到老家,把自己的对象的彩礼钱给了,保住了对象。

在杨永红的坚持下,杨杰还是选择了复读。

86年7月,杨杰就该参加了高考才对。

杨永红拍她,“你着急啥,我马上就要说到这一块了,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

京城工业学院啊?

这不就是后来的京城理工大学么!

只不过现在还用着工业学院的名字,没有正式更名。

“杨杰考的不错啊!”

杨杰是和杨永红同一年高考的,只是当时只上了专科线。

杨永红自己复读三年考上了华清大学,杨家本来就穷的要命,杨杰没去念专科,扯了通知书回家当农民了。要不是彩礼钱不够,杨永红不会想着让夏晓兰介绍兼职,杨家姐弟不会南下打工。

杨家姐弟打工赚的钱,不仅解决了彩礼问题,还有了盈余。

杨永红看见了凭脑子赚钱和凭劳力赚钱的差别,强迫杨杰必须回学校复读。

杨杰对象也支持杨杰继续上学。

杨家经济情况改善,杨杰能全身心放在学习上…复读不到一年时间,杨杰考上了京城工业学院!现在国家还没开始搞211和985工程,只用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划分,普通大学往下才是专科。

夏子毓和王建华考上的首都师范学院就是普通大学。

京城工业学院是重本。

说真的,杨杰一下从专科线跳到重本,夏晓兰还挺诧异,她还认识个这样的,就是陈庆。

不不不,陈庆当初也是上了本科线,是估分出错,没能填好志愿,后来复读一年,夏晓兰又帮忙提高了他的英语成绩,陈庆考上对外经贸大学很正常。

杨杰是真的从专科到重本,中间还有一年多是丢开书本的呀!

不正常,好奇怪。

夏晓兰忍不住说道“老大,杨杰该不会是一开始就隐藏了实力吧,或者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

杨永红轻轻嗯了一声

“我后来问过杨杰从前的老师,他那时候成绩并不差,考过本科没问题,我觉得他是想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我,我考上了京大,他只能念个专科,免得家里人迟疑着供谁上学!是我那时候太混账,一心只想着考名校,偏执的复读了三年,根本没关心过杨杰。”

所以杨杰真是故意考砸的?

杨家人的脑子还真适合念书啊。

杨家姐弟的感情也好。

不管是城镇职工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夏晓兰听多了家里女儿为儿子牺牲的事,如果读书的机会只有一个,一般都是女儿让儿子,特别是女儿排行老大时,注定了要为下面的弟弟妹妹们牺牲…杨家倒是反过来了,是当弟弟的愿意自己不念,让姐姐继续上学。

“老大,你弟弟对你真好!虽然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他真的很有担当。”

当弟弟的为什么要让姐姐牺牲?

当弟弟的,也能为姐姐保驾护航啊,杨杰就是这样做的。

杨永红用袖子擦了下眼睛,不想在夏晓兰面前搞得很悲情,很快恢复了爽朗

“所以你晓得我有多感谢你不?要不是你,杨杰真的要在老家当一辈子农民了,我不是瞧不起农民,是杨杰明明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该因为我这个当姐的放弃。”

夏晓兰不敢居功,“是杨杰自己厉害啊,你们家的人都很聪明。”

“咋不是你,要不是你介意我家里搞养殖,把家里条件改变了,杨杰那敏感多虑的性格,咋会真的放心回学校复读!”

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姐妹们不该为兄弟牺牲,反过来兄弟也不该为姐妹们牺牲。

杨永红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她想明白了,想要真正避免这种情况,不仅是解决家里的经济困境,而是改变整体的环境…

“晓兰,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夏晓兰茫然,“老大你说,能帮上忙的我肯定不推辞。”

“我听说教育部在搞助学支教,华清虽然也能报名,我们辅导员却建议大家先观望,系里也是这意思,好像不是人人都够格,要筛选的!晓兰,我也愿意去基层,我想回家乡去支教。”

杨永红想参加助学计划,夏晓兰并不意外。

总有种各样的大学生会参加。

一部分是完全没有压力的,从小生活环境都好,不知道偏远农村有多穷,理想型。

一部分是“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机会,就像什么“优秀大学生标兵”之类的称号,觉得自己有助学支教的经历,将来工作上能得到许多好处。

还有一部分则是像杨永红这样的,出身贫穷,了解贫穷有多么可怕,还愿意去的。

杨永红看夏晓兰迟疑,有点着急,压低了声音

“晓兰,别人不知道,我难道还能不知道吗?听说这个助学计划有鹏城的公司参与,听了名字我就知道和你有关,只要你同意,我肯定能报上名!”

雏鹰启航。

启航地产。

杨永红大概是整个307寝室里最了解内情的人,就算是周丽敏,她叔周茂通也没告诉她所有的事。

夏晓兰不是不让杨永红参加助学计划,可这个时间点,合适吗?!

1737:劝住一个,还有另一个(3更)

杨永红虽然住在307寝室,学的却是土木。

学建筑的女生辛苦,学土木的…只会更苦,那真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狗使。

专业的排他性太强了,一进土木深似海,学土木人到中年可以去经商,可以转管理。而学管理的人到中年压根儿不可能转土木,起码不能涉及土木这一行的非管理岗位…学了很多年,考一个又一个的证,专业壁垒很高。

夏晓兰迟疑什么呢,杨永红和她是同一届,大家都是84届入学华清,如今87年1月,过年后杨永红就是大三年级下半学期。对任何五年制的专业来说,前两年真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打基础,到了大三、大四才会学到更高一层的专业知识。

大四过后不用说,该去实习了,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印证。

简单来说,杨永红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期,这时候脱离在校学习环境去助学,合适吗?

“老大,你可要考虑清楚,一旦申请,就没有两三个月的。最短都是半年,最好是一年以上,长达两三年的助学支教,其实更适合师范类、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辅导员会让你们先观望,而系里也要筛选的原因吧!”

不是夏晓兰鄙视谁,文史科专业的学生,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支教。

理工科的学生就不能这样任性了。

就拿建筑系和中文系来举例,把建筑专业的书扔给中文系的看,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中文系学生能自己入门的凤毛麟角。

但把中文系的教材扔给建筑专业的学生看,哪怕没有老师教,脱离了学校环境,大部分人仍然能看懂。

一旦杨永红去支教助学,她的专业学习必须暂时中断。

文史科能靠自学通过考试,土木的能全靠自学?

自学那么牛逼,还发奋考什么华清土木系,全在家自学不就好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普通人很难掌握完理工科该会的知识。而文史类等行业从业者,不一定都需要系统的教学,好多作家、诗人都是天生天养的,不用上中文系,不用上写作培训班,照样不影响人家当作家…文史科和理工科的差别就是这样大!

土木工程也是标准的理工科,杨永红若真的想支教助学,夏晓兰觉得她应该念完大四再去。

反正大四以后就是实习,在学校该学的知识学完了,大不了晚一两年再正式入行。现在中断学业去助学支教,岂不是从农村回来再继续上学?

一边支教,一边自学,太不靠谱了。

杨永红的一腔热血被夏晓兰泼了一盆凉水,夏晓兰的角度太刁钻了,是杨永红完全没考虑的。

“你的意思我现在不适合?”

“对,老大,你不适合!我知道你想做点什么,但只靠理想我们能活的好吗?与其两头不讨好,不如先把学业这边顾好。”

夏晓兰是鼓励其他大学生去,但对身边真正的亲近的人,她肯定要给对方分析利弊。

杨永红要是家庭不一般,去就去呗,支教助学既完成理想,又能镀金!

反正早两年晚两年工作,也没太大关系。

但杨永红家的情况,她的专业,限制了她不能随心所欲…助学支教当然能去,但最好是再等等,起码等到大四念完之后。就算杨永红中规中矩的毕业参加工作,能在80年代念华清土木工程,将来的待遇差不了,夏晓兰不想感情用事,不想自己搞出来一个助学计划,打乱了杨永红的人生步骤,她给杨永红的建议是最理智中肯的。

杨永红显然不喜欢这答案。

她还以为晓兰会特别高兴呢,结果晓兰劝她先别去!

但不管啥话,只要是从夏晓兰嘴里说出来的,杨永红会郑重考虑。

“你让我再想想。”

“小单,你就不再仔细考虑下?”

同样的对话,还发生在华清另一个角落。

单瑜君已经报名参加了“雏鹰启航”计划,她还在申请书里特别强调,希望学校和教育部能将她送到特别贫困、艰苦的偏远地方。

康伟一个头有两个大。

搭乘着‘安家建材’店的扩张,康伟自己的家具生意也做的挺顺。前期他靠‘安家建材’,现在他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出厂的家具在粤省和临近省份都小有名气。

如果他想步子迈的更大,有康廉明的支持,他不会缺资金。

只是康伟受夏晓兰影响,更愿意稳打稳扎。

事业太顺利了,感情就不太顺。

  如果觉得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宝妆成小说全集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魔法世界的女符师林家有女初修仙,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