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宝妆成作品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他老婆就带着儿子在娘家长住,陈锡良每个月给生活费500元。

现在是什么物价,一个月500元岂止是养个大人和孩子,把他老婆娘家人都能养活了。这样相安无事也有两年,陈锡良的婚姻不说名存实亡吧,都是为了孩子在坚持…直到这次,陈锡良要搞女装品牌,到处跑手续,风声传到了那边,都说陈锡良赚了大钱现在要开厂子当大老板,他老婆的娘家人又撺掇着女儿回来“掌权”。

厂子可以开,财政大权不能落在别人手里。

不是开厂子,是搞什么服装公司?

那也是一样的,公司都要请人嘛,要把小舅子塞到姐夫公司来,反正空出来的职位不能被别人占去。

要命的是陈锡良的公司是和夏晓兰合伙的,钱虽是周诚的,周诚是现役军官,合同还是夏晓兰签的,她和周诚私下里另签一份协议。从明面人来看,夏晓兰才是陈锡良的合伙人,陈锡良的老婆不肯信一个女人拿这么多钱做生意,听说夏晓兰极漂亮,更觉得陈锡良有了外心,借着开公司的名义,名正言顺把家里的钱给夏晓兰。

自曝家丑总是让人很难堪的。

可夏晓兰都提出质疑了,陈锡良要不解释清楚,就给生意埋下了隐患。

“…事情就是这样,说出来也是闹笑话。”

陈锡良说起生意时眉飞色舞的,说起家庭就是霜打过的茄子。

夏晓兰听完就知道陈老板这婚姻多半要完蛋,陈锡良不是那种会被人掌控的,这人胆子大,敢想也敢干,怎么肯让别人做主?

夏晓兰虽然没结过婚,也知道陈锡良的老婆做的不太对。

女人缺乏安全感,想要掌握经济大权不能说错,这年代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这样,男人每个月拿死工资,领了工资就上交,由妻子统一安排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工资是固定的,每个月的开销差不多也固定,没有理财的手段,也没有余钱去理财,精打细算后攒的钱,只能存银行。

积少成多,攒着办红白喜事,买大件家具和电器,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的,陈锡良的老婆可能还在想,偏偏陈锡良不上交钱,说没有外心谁信?

恰好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陈锡良和老婆的观念不对等。陈锡良的老婆旧观念没转变过来,拿死工资的工人,和赚钱的个体户不一样,后者手里流动的钱太多,要把赚到的钱全部上交没问题,保管钱的一方得方便做生意的一方随时取用。

谁管钱,谁就要负责理财,钱放着不动只会贬值。

陈锡良的老婆不懂理财,要是只把钱存银行还好,全部私下里送回娘家,这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不是说陈锡良抠门儿,不允许老婆接济娘家,就夏晓兰所知的婚姻常识来说,“尊重”和“沟通”是夫妻间最重要的两门功课。尊重在前,沟通在后,不尊重伴侣的意见,擅自就把小家庭的钱往外拿,不管男女,干这事儿都不对。

有过一次,就会让另一方没有信任感。

那陈锡良还敢交钱吗?

一两万挪走了没啥,一二十万,甚至更多呢?

夏晓兰想起来也挺后怕,她投的钱可是周诚的。

“这事儿总要拿出一个解决办法来吧,她要是怀疑我俩的关系,我们还能不能合伙做生意了?”

夏晓兰一点也不想管别人家的私事。

她就是被一些脑子有毛病的人搞怕了,最近的一个就是季雅。有些人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别人的解释是不会听的,夏晓兰也怕再遇到个偏执的。

这种不愉快的生意,还不如不做。

大冬天的,陈锡良急的脑袋上冒白气。

怀疑他和夏晓兰?

这位祖宗,他都要叫姐的,非要冤枉他和夏晓兰有什么,不是逼着他去跳海么!

之前的柯老大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被削掉面子,一蹶不振了好久。

“肯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意,逼到没办法,也只能离婚了…来京城前,我就已经提出了离婚。”

陈锡良真不想走这一步,两人之间有孩子,也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现在要分开,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伤筋动骨。

夏晓兰张张嘴,愣是没说出啥有用的。想到上辈子看的法治新闻,陈锡良会被后来娶的年轻妻子害死,似乎阻止他离婚,就能挽救陈老板将来悲惨的命运?

夏晓兰觉得这不止是陈锡良的家庭矛盾了,先知先觉,真的就能改变身边人的命运么?

她凭什么去决定陈锡良的命运走向,阻止他离婚能改变他的未来被绑架撕票的命运,蝴蝶翅膀扇动,陈锡良会不会面对新的劫难!

夏晓兰一干涉,就像把陈锡良的命运扛在了自己肩膀上,她有这个资格么。

605:不能过河拆桥(2更)

夏晓兰不认为自己有替陈锡良选择命运的资格。

但陈锡良不算她朋友,也是她生意伙伴,两人认识了一年多,这人不是法治新闻节目里冷冰冰的“陈老板”,要夏晓兰什么都不做不管,眼睁睁瞅着他滑向悲惨的未来,夏晓兰也没有那么硬的心。

那阻止陈锡良离婚,把他和现在的老婆勉强凑在一起?

夏晓兰只要想想都会头皮发麻。

换她处在陈锡良的位置,一腔雄心壮志要挽起袖子干事业,家里人不说理解支持吧还扯后腿,换了夏晓兰是忍不了的。

“你觉得自由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夏晓兰冷不防丢出个这问题,陈锡良有点懵。

不是在说他家的破事儿嘛,忽然搞得如此严肃,扯到了自由和生命?

陈锡良在斟酌着要怎么回答,夏晓兰却摆摆手:“算了,我说着玩的。你的家事怎么处理我不管,只要不影响到我们的合作就行。你在羊城找了房子当办公室吧?尽快安一个电话,下次我就不必往你家打电话了。”

像她妈刘芬和夏大军那样离婚很干脆的毕竟是少数,有了孩子的牵扯,陈锡良要离婚也不容易,说不定家人再劝一劝,陈锡良自己就打消了主意。

夏晓兰刚才也是陷入了负面情绪,就算陈锡良离婚,离他被继妻绑架撕票也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夏晓兰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挽救下可怜的陈老板,现在着急并没有用。

有麻烦就解决麻烦,陈锡良的老婆扯后腿,夏晓兰就不和对方打交道。

只要陈锡良的能力还在,两人合作的事情不受影响就行。

陈锡良也松了口气,“房子我找好了,找人刷刷墙就能搬进去。”

装不装修的,根本不重要,要把“luna”这个牌子做起来,要花的钱多了去,办公的地方随便搞搞就行,有那钱还不如好好装一装门店,争取一下子把知名度打开。

门店装修的事不用说,肯定要交给‘远辉’的,于公于私陈锡良都更会这样干。

夏晓兰让陈锡良直接去找伍行长。

中午时候陈锡良又跑来学校,“谈好了,位置不错,价钱也合理。”

租金什么的,都是必须要有的投入。

陈锡良主要看口岸,房子是否破烂没关系,都得重新装修。

这人是靠批发服装,一件赚那么一两块发家的,最后谈下来的房租比夏晓兰租来开服装店的价钱还便宜,一年只要1800元。

陈锡良一口气签了10年。

夏晓兰看他嘚瑟的厉害,“你设计师找的怎么样了?”

陈锡良马上就叹气:

“先由我自己兼职行不行?”

80年的华国,也是有服装设计师的。

比较高端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于1956年,有纺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

学院还下设很多研究室,从服装、刺绣到家具等都有,不仅有陈锡良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刘勇需要的室内装修人才也有…然而,毕业生们也不会瞧得上两个小公司。国家包分配的工作不去,跑去私人手底下打工,说不定哪天连公司都黄了,工资可能高一点,但一点都不稳定!

到了30年后,还有人觉得一个月拿几千块的事业编或者公务员很“稳定”,在80年代这种观念更是绝对的主流。

现在改革开放,万一哪天国家政策变化,又不许私人做生意了,这些放弃铁饭碗的大学生咋办?

除了像龚洋那样的缺钱到不行的,不管是陈锡良还是刘勇,公司不做大,就不容易招到有学历的高端人才。大学不扩招,大学生就没烂大街,大学毕业都国家分配好工作,为什么要去私人的小公司。

“你自己不能又干设计又跑业务,偶尔兼职设计师可以,但公司除了你必须还有专职干设计的…从羊城那些服装厂挖人呢?”

挖人是最简单的,毕竟是熟练工,稍微培训下就能用。

款式什么的也不怕,设计能力不行,扒版总会吧?

在时尚界,这叫借鉴。

时尚是有延续性的,裤子什么样,衣服什么样,已经是约定成俗的。

没人给衣服做三只袖子,或者裤子只有一个裤腿儿怎么卖?

这种夸张的设计,只有在t台上能看见。

羊城的服装厂不少,挖过来的人哪怕设计观念老旧些,能给陈锡良打下手也行,把陈锡良从琐事中脱身。

陈锡良想当设计师的梦想没错,但他要专职当设计师,其他事谁来做?

陈锡良叹气,“也只能如此了,等我们的品牌做起来后,肯定有别人求着加入!”

店有了,加工厂联系好了,各种手续也办理成功,“luna”缺的就是衣服。陈锡良想赶一批春装试试水,最稳当的其实是夏装,多几个月时间筹备,品牌推出时肯定能更完善。

不过陈锡良的意思,夏晓兰也觉得可行,

小规模的试水,可以检验下市场的反应。

“那就要赶紧装修店面,我舅舅那边你问过了吗?远辉能不能接下这个单子?”

刘勇肯定要跑一趟京城,除了“luna”的装修,蓝凤凰的分店也需要装修,夏晓兰不会万事不管,在春节前,她还有的忙呢。

远辉能不能接下装修单子,不用太担心,刘勇肯定会优先夏晓兰这边的活儿。

此时在商都,李凤梅才是不能接受的那个人。

刘芬和于奶奶去一趟京城,回来就说找好了京城的店面,合同签了,租金也给了。

然而刘芬说要分开经营,把商都这边的服装店直接划给李凤梅,以后京城和商都的店算是“合作”而不是“合伙”,李凤梅就不同意了:

“传出去我还怎么做人?!”

李凤梅想的不是夏晓兰和刘芬要把她甩开,而是她占的这个便宜太大了!

商都的服装店,一年的时间里,赚了有差不多20万。

店里生意起来了,得好处的全是她,夏晓兰和刘芬反而要独自去开辟京城的新市场?

新店是否赚钱,谁也不敢保证啊!

商都这店,夏晓兰拉她入股就是分钱给她,现在彻底要把服装店交给她,李凤梅不好意思占这么大的便宜,天下哪有这样办事的?要没有外甥女晓兰,她还窝在七井村看孩子种田,不能过河就拆桥吧这个月,目标还是保住月票第三名…嘤嘤嘤

606:这是保全亲戚情分(3更)

不爱占便宜的人少。

李凤梅也不是啥道德标兵,但这么大的便宜,占的她脸红!

穷生算计,富长良心,兜里要是没钱,白捡个大便宜,迫于生计没有多少人拒绝。

李凤梅和刘勇最穷的时候,年三十要债的都堵堂屋里不走,那种时候,李凤梅怎么会拒绝别人的帮助?别说是帮助,就算是施舍,能渡过难关都行!

现在情况不一样。

家里三口人,除了刘子涛是上学的,剩下的两人都是赚钱的。

刘勇在鹏城搞工程,李凤梅在商都开服装店。

就算生意有淡旺季,两口子一年加起来赚十多万一点问题没有。

就算再过30年,一年十几万收入,如果没有房贷和车贷压在身上,一家三口也能过得不错。现在可是人均工资不超过100元的1985年初,十几万是工薪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按理说这都85年了,“万元户”不像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头两年那么稀罕才对,但先富裕起来的人数和华国总人口一比太少,极少部分头脑灵活的人富了,大环境来说人们还没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

虽然陆续在取消票据,一些物品还是那么稀缺难买。

十几万的收入,不买汽车的话,在85年能生活的特别幸福。

后世的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都没有这么踏实。

千万富翁还好,百万富翁都买不起京城和沪市等一线城市的房子,有啥值得骄傲的?

但在85年,十几万可以在京城买一套,再在沪市买一套房都有剩。

简而言之,李凤梅不缺钱了,她不需要牺牲外甥女的利益去占大便宜。李凤梅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除了两口子暂时分居,日子没有任何不顺心的,人为啥要拼命赚钱,因为好多事真的都能用钱来解决——经济的宽裕,会让家庭少很多争吵,还没吵起来呢,争端就能用钱给消融了,日子想不舒心都难。

有钱人的烦恼李凤梅还没感受深刻,上次有人勾引刘勇,没等她出手就被灭了。

但有钱的好处,李凤梅是深深体会到了的。

经济宽裕,把她变得更平和了。

现在就算刘芳再跳出来挑衅,李凤梅都不会像从前那样生气。有啥好生气的,个体户的名声不好听,可腰包实在,钱是自己一点一滴赚的,用的时候也不用顾忌谁,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刘芳以前当官太太的时候,也不敢太高调,因为梁秉安的有些钱是见不得光的。

听说夏晓兰要把商都的服装店全部交给她,李凤梅不是不敢经营,她是亏心。

“这算咋回事,店里生意好了,让我自己一个人赚钱?把京城还没影的新店丢给你们,这种事我干不出来!”

刘芬早晚要去京城,李凤梅有心理准备。

钱该咋分还是咋分呗,刘芬不在商都管,在京城管不是一样?

商都的店,李凤梅又不会做假账!

刘芬嘴巴比较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就是晓兰的意思,她说大嫂你现在能自己独立管理了,分开会更方便。还说我们开店是各开各的,都在做‘蓝凤凰’这个品牌,还是一家的生意。”

一家的生意,为啥要各管各的?

这理由把李凤梅说服不了。

这不还是晓兰和刘芬吃大亏吗?

李凤梅不同意,刘芬急的满头汗,于奶奶嘀咕着:“孩子大了总要断奶,现在拆开了最好,不伤亲戚的情分。”

人都是会变的。

于奶奶比别人的感悟都深,她这一生,可是遇到过太多的例子。

不说批斗她让她扫厕所的丫鬟,就说季淮辛,那会儿在北平念书的时候也是热血青年,一无所有的穷学生一腔都是学以报国的想法,贫穷和困苦都能忍受,人也单纯,接到于奶奶的资助还特别不好意思。

后来有地位了,拖家带口有了羁绊,最初的热忱可能还在,做事却有了顾虑。

瞻前顾后。

既不敢对于奶奶伸出援助之手,也不敢坚定的让季雅跟着汤宏恩住牛棚。

这就是人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再现实不过。

于奶奶是看穿了这些才觉得夏晓兰做的对,亲兄弟明算账,现在大家能一起赚钱,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如果不赚钱呢?

生意亏本了,政策变了呢?

到时候,一团和气的亲戚情分,难免会发生变化。

嘴上不抱怨,心里都有想法。

于奶奶觉得分开最好。

本来是夏晓兰自家的事,于奶奶拒人于千里之外才不会乱发表意见。但夏晓兰要接于奶奶一起去京城,按于奶奶的老思想,她和母女俩就不是简单的租户和房东关系了。

连二七广场的小楼,于奶奶也是要给夏晓兰的。

若是找不到她儿子徐仲易,夏晓兰就相当于给她养老送终的,于奶奶很维护母女俩的利益,她别的忙帮不上,这种时候就要轮到她来说不中听的话了,反正她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李凤梅要生气,就生她的气,于奶奶怼别人的想法根本不在意!

于奶奶这话果然是让李凤梅当头一棒。

以后她和晓兰母女会因为生意矛盾而扯皮?

李凤梅自己不太信。

刘勇也不可能的。

她儿子刘子涛就更不可能,非得捏死这忘恩负义的臭小子不可。

但是她娘家人会不会挑拨?

夏天的时候李凤梅回过娘家一趟,对涛涛姥姥出手大方,娘家人一追问,没忍住把在商都做生意告诉了他们。知道她生意是和晓兰母女合伙的,涛涛姥姥倒没说啥,李凤梅的嫂子很想到服装店帮忙上班。

两个店员干得好好的,李凤梅为啥要开除店员换娘家嫂子来?再说了,这店也不是她一个人开的,她当时就是这样回复娘家嫂子的——娘家大嫂不高兴,还说刘芬离婚后全靠刘勇帮衬,现在能有啥意见不成!

李凤梅当时就发了火。

她觉得自己态度很坚定,被于奶奶这样一说,李凤梅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和你大哥商量下再说!”

生意要一直搅合在一起,是不是拖累晓兰了?李凤梅得搞清楚这问题。

607:怎么拆伙得商量下(4更)

刘勇是个大忙人。

但家里打来的电话,他听的很耐心。

听完李凤梅的话,刘勇沉吟了半天,“晓兰想分开倒是没啥,她有她的想法,总归不会让我们吃亏,我们也不让她吃亏,这事儿你先答应下来,但要怎么分,等我去京城见过她再商量。”

自己家是怎么起来的?

赚钱的服装店,赚钱的装修公司,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刘勇塞了50块钱给夏晓兰,用一辆28大杠的自行车驮着刘芬和夏晓兰母女俩的破箱子回七井村,给母女俩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

转眼他聪明伶俐还记情的外甥女,就把他一家三口从裤脚沾着黄泥巴的乡下人,拽到了省城生活。

机会是夏晓兰给的,路也是夏晓兰给铺垫的,刘勇都记在心里。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赚的钱也没想过要留着自己用。

晓兰要是觉得一直把钱混淆在一起不好想分开,肯定有她自己的考量。商都的服装店,晓兰说给了,刘勇也敢要李凤梅收下。晓兰要是想要他的装修公司,刘勇也不会皱眉头。

刘勇在外面闯荡,比李凤梅学到的东西多,眼界也开阔了。

赚多少钱不重要,赚钱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本事,就算现在赚钱的公司没有了,刘勇相信自己仍然能东山再起。因为赚钱的方法他学会了,从装修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内行人,刘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学习和实践。

同样的,商都的服装店怎么开起来的,从货源到装修,再到各种促销手段,全是夏晓兰的主意。

没有了商都的服装店,晓兰能开起别的店,这是晓兰的本事,谁也夺不走的——刘勇没觉得外甥女想撇开他们单独赚钱,他想的挺透彻,认为晓兰是想把这个本事交给他和李凤梅,不让夫妻俩永远依靠别人。

哪怕这个“别人”是夏晓兰也不行。

人都要靠自己自立,于奶奶说的,要断奶!

刘勇喃喃自语:

“书上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刘勇进修的除了建筑装修,还有社会学,和各种客户打交道,他的文凭不高,当然不能停止充实自己的脚步啊。刘勇看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这些人生鸡汤真是张口就来。

有了刘勇的说法,李凤梅心里就有底。

刘勇在京城买房不和她说一声她生气,这种大事她还是会问刘勇,有了刘勇的意见才有主心骨!

夏晓兰其实没想那么多。

授人以渔的原因肯定有,主要还是嫌麻烦,各管各的,免得扯来扯去。

生意要万一不好,她也不用对谁交待,以前合伙开店是要拖舅舅家一把,现在刘勇比她还有钱,她还一直拉着不放手么。

和陈锡良大概讨论了“luna”的店面装修,商都服装店当时受限于手里的资金不够,商都人觉得很高档了,夏晓兰却不是很满意。也是现在的消费者见过的场面少不挑剔,要不就装修成‘蓝凤凰’那样的店都能一年赚小20万华币,是在开玩笑吧!

第一个不合格的就是橱窗。

大冬天的也把门开着,冷风呼呼往里面灌也没办法,要不视线被阻挡了,路过的客人怎么能被店里五颜六色的衣服吸引进来?

这种店,必须得大大的玻璃橱窗,不阻挡视线,却阻挡夏天的热浪和冬天的寒风。

不论寒暑,店里的温度永远是那么适宜,顾客呆在如此舒适的环境里,肯定想多逛一会儿。

多试几套衣服,总有特别喜欢的,那就掏钱结账呗。

冬天的暖气,夏天的空调,玻璃橱窗和不惜成本的灯光,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

在85年,顾客没有那么挑剔,地摊上能买东西,乱糟糟的店里也能买。

中档的价位,夏晓兰给他们高档的享受,让他们觉得在“luna”买衣服高档,穿着有面子,从而记住这个品牌。就像夏晓兰为啥总找伍行长办业务?伍行长的服务精神是超前的,夏晓兰见识过这样好的服务,自然不会去找别人!

“她们见过好的店,自然不愿意去光照不足、墙皮剥落的小店买衣服。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原本只值10块钱的衣服,能卖出几倍的价钱…服装品牌的溢价是很可怕的。”

至于“luna”的软硬装修档次高了,别的同类型服装店怎么存活,不在夏晓兰的考虑中——市场经济的大潮来啦,用以前的老一套来对待消费者的,早晚会被市场给淘汰!

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不同,造成了消费者的分层。

追求时髦服装的,本来也是收入高的那部分人。收入稍低的,也不会走进这种店,当然,夏晓兰也不会赞成品牌的销售员去歧视低收入人群,看别人穿的不好就不耐烦的,从源头就要遏制。

培训销售人员也是学问,陈锡良听得头大:

“姐,这事儿能交给你办不?”

他是分身乏术,一个人搞一大摊子,的确是顾不周全。

这是陈锡良的生意,也是周诚的生意,夏晓兰能不操心吗?

培训员工就培训吧,早晚都要走这一步,不仅是帮陈锡良的忙,还有‘蓝凤凰’的员工,夏晓兰也想一起培训了,她不怕下面的员工变聪明,手底下的人越聪明,上面的人越轻松。

只要自己在进步,只要生意在发展,让下面的人有盼头,觉得跟着夏晓兰干有前途,她就永远不会缺优秀的员工。

赶一只羊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这事儿夏晓兰就答应了下来。

如何站,如何笑的真诚和善,夏晓兰还能不知道么!

“我最近没空,你先物色人选吧,羊城那边不是要开店吗?等我寒假了,你把找好的人送到商都,我一起培训。”

店员不是啥高大上的职业,异地招人不容易,都是从当地请人。

羊城的门店,自然请羊城的店员。

京城还有两个店,夏晓兰得在寒假前,找到愿意去商都参加“培训”的店员。经过寒假的准备,年后就能直接上岗了,陈锡良想在春天时开业,夏晓兰也想自家的服装店在春季营业。

过完年,等她回京城上学时,刘芬和于奶奶也到了京城,夏晓兰就不用整天惦记着她妈。

608:公私分明的舅舅(补4)

店要筹备,所有事都要一起行动起来。

元旦一过,学校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寝室里的人上自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绝大部分人还延续了高中时好的学习习惯,考上华清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谁敢懈怠?

学业的任务很重,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没有人愿意考砸。

夏晓兰现在庆幸的就是自己平时没有摸鱼,上课的时候没开小差,该上自习的时候也没有偷懒,要不她现在会更痛苦。别人复习的时候,她要复习,她还得参加英语竞赛的单锅小灶啊!

决赛安排的时间,恰好和华清的期末考试撞了档期,全国各大学的期末考试时间都没差几天,真不知道外地的学生要咋办,他们还得赶到京城来参加决赛呢。

这样一想,夏晓兰那微微的疲倦就没了。

康伟都走了几天,现在还没有回音,周诚的事到底是怎么个说法?

夏晓兰有点走神。

“小六,你这是睡眠严重不足啊,瞧你的黑眼圈!”

苏静说这话,自己也在打着哈欠。

夏晓兰往脸上拍了些冷水,人一下子就精神不少。

“你们不都是?昨晚谁打着手电还在看书,也不怕把眼睛熬坏!”

一根无形的鞭子,在抽打着307寝室的年轻女孩儿们,或者说抽打着80年代的所有有志青年。荒废光阴是让人不齿的,有志青年们都在忙着提升自己,也不仅是307寝室的人在努力,整个华清,还有华清以外的很多人,谁不努力?

有个作家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夏晓兰是很认可的,特别是80年代,人们只要够努力,就会有收获,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没有电脑游戏腐蚀着大学生的意志,别管男生还是女生,能去的地方就是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和操场。各种社团和文艺活动都是健康积极的,讨论着诗和远方,怀揣着梦想。

社会风气也好,好像也没有后世那么多抑郁症患者。

处在这种大环境下,夏晓兰想不努力都说不过去,就连京城的空气都是让人舒服的,春天有点风沙根本不算个事儿,冬天的早上只有白雾,没有霾啊!

夏晓兰自个儿想着都要发笑,苏静和周丽敏偷偷用眼神交流,晓兰同学是挺不正常,英语竞赛的压力一定很大!

“小六,注意身体啊。”

“对对对,不要这么拼…”

夏晓兰莫名其妙,“大家不都这么拼?”

才没有呢,大家可没有一会儿犯愁一会儿傻笑的。

不知道这是不是恋爱人士的通病,307寝室除了夏晓兰,剩下的7个全是单身汪,她们对处对象这事儿很好奇,就是不敢轻易尝试。

示好的男同学肯定有,大一新生还是青瓜蛋子,高年级的师兄们脸皮比较厚,在华清这种男多女少的地方,高年级对低年级下手实在太正常。

有个大三的师兄,追寝室的说话温柔的陈依一追的很厉害。

人家师兄说了,不喜欢咋咋呼呼大嗓门的,就喜欢陈依一这样温柔的。温柔的女孩儿咋一看没有外向的女孩子惹眼,却是一股清泉,越相处越吸引人。

陈依一自然没同意,但这事儿还是成为307寝室紧张气氛下的唯一调剂品。

压力大啊,不开开玩笑,寝室的气氛实在太凝重了。

夏晓兰比她们更累,因为操心的事情多。汤宏恩说她不是纯粹的学生思维,夏晓兰承认,她也做不到像苏静她们那样的专注。

想要比别人更优秀,想比别人过得更好,想把那些瞧不起她的人踩在脚下,夏晓兰面前是一座瞧不见的峰顶的高山,生命不止,奋斗不止!

这不,刘勇带着龚洋来京城了。

两间店都和夏晓兰有关系,刘勇肯定把这俩店铺的装修放在首要位置。

龚洋同学都成‘远辉’的设计师了,他不来谁来?

室内装修这活儿干着挺有成就感,这块市场还是空白的,龚洋随便怎么弄,客户没有说不喜欢的,得到的赞美多,干活儿当然有劲!更何况刘勇给钱够大方,一套设计就一份设计费,龚洋听说有工程,自己就很激动。

夏晓兰和舅舅之前在鹏城见过,她还是挺想刘勇的。

刘勇很操劳,当了小老板依然瘦,来给夏晓兰装铺子,刘勇无所谓老板派头,穿着十分随便。

夏晓兰把地址告诉刘勇,还有两间店铺的钥匙,刘勇带着龚洋就自己去量好了尺寸。他们干的工程多了,这一套流程配合的很默契。

夏晓兰把抽空画的草图给龚洋看,细节还是要龚洋去完善。

龚洋啧啧称奇:

“这装出来的效果,会像《蒂凡尼的早餐》里让女主角流连向往的珠宝店。”

“和tiffany的橱窗效果差远了,那是奢侈的代名词…不过你说的也不算错,我想要的就是那样的效果,路过店外的女顾客,看着店里的时髦衣服,会驻足观赏。”

《蒂凡尼的早餐》是1961年拍摄的电影了,在华国肯定是没有公开放映,像龚洋这样的艺术生,偷偷看几部这样的电影很正常。艺术本来就有共同性,电影更是视觉盛宴,和美学密切相关。

装修的预算只有几万华币,又不是几万美元,夏晓兰知道装不出tiffany门店的那种奢侈感,她也不需要搞得那么高档,只要模仿那种感觉,让人驻足停留就行。

tiffany是连电影女主霍利那样的高级交际花都只能隔着橱窗向往的。

‘luna’的品牌定位是做华国的中高档女装,它要有高级感,却不能吓得那些女顾客不敢往里面走,几万的装修预算刚刚好,真想去按奢侈品门店的标准装修,几万美元都不够夏晓兰花的。

效果图是龚洋的工作,刘勇只管给报价:

“两个月,一定能装完,两家店同时开工。现在咱甥舅俩的公事谈完了,我要和你谈一下私事,商都的店可以交给你舅妈,你要想让我和你舅妈收的安心,我提出的解决办法,你也得同意。你说商都的服装店值多少钱?花20万都有人买吧,现在你要20万的现金舅舅是拿不出来,今年冬天服装店的分红,你舅妈那一份你先拿着!”

分成也有好几万,不够的地方,刘勇会从别的地方补。

609:或许能开2000家店(1更)

把年底的分红全拿走?

离过年还有40天,蓝凤凰起码要开业到腊月二十几,也就是还有一个月。

过年前添置一件新衣服,是很多人的想法。

现在又不像以前那样要布票,平时舍不得穿的,买一件新衣服过年并不过分,年前这一个月,也是销售的小高峰。

对冬装来说,这就是最后的高光时刻,春节一过,纵然天气同样寒冷,挂在店里的棉袄和鸭绒服都罕有人问津。

低价促销成为清库存的手段,幸好‘蓝凤凰’的生意足够好,进货的量也在控制中,平时搞各种买就送的优惠活动,价格却是十分坚挺的,“只在季末打折”已经对顾客形成了固定印象。

今年蓝凤凰主攻冬装,男款的羊毛大衣大爆,女款的中长鸭绒服和棉衣也受欢迎,就按现在店里的销售额,年底的分红会比任何一次都多。

刘勇让夏晓兰把年底分红都拿走,夏晓兰一下子就拒绝:

“那店里进货还怎么周转?舅妈忙了一年,到年底了没分红…”

“咋没有,之前分红的不算钱?让你拿着就拿着,这是应该的。”

之前也分红过,特别是夏装那两三个月分的钱不少,不过刘勇在鹏城那边搞装修要的本钱大,李凤梅在服装店的分红全给了刘勇,这才是刘勇家除了在京城买一套房,没见到什么现钱的原因。

商都的服装店要周转刘勇也不怕,到了年底,他在鹏城的好些活儿都在结款。

反而是夏晓兰这边,华清开学后就在收心念书,没什么赚外快的机会,手里之前赚的钱还买了四合院,现在要在京城开店,应该比较紧张?

刘勇一定要给,夏晓兰也就答应下来。手里的钱加上全拿走服装店的冬装分红,也能凑个10来万,开新店一点问题都没有。

和龚洋确定了装修效果图,这事儿夏晓兰就不用管了,交给刘勇装修再放心不过。

刘勇熟练的工人来京城,又在京城当地找了些人,把“luna”和夏晓兰要开的新店同时开工。夏晓兰的新店刘勇肯定不赚钱,他给夏晓兰搞报价是唬人的,其实结账时候他也没打算收钱。“luna”的装修就是公司的正经业务,熟人有优惠,生意就是生意,不能单单都不赚钱!

把“luna”的装修效果图弄出来,还要给陈锡良看,羊城那边也要风格统一,能百分百复制就更好,以后所有的门店都要这样装,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陈锡良在这方面不是专业的,他完全听专业人士的。

装修报价也不用说,他去找其他人装,能不能达到效果不说,装出来只会更贵。

至于说‘远辉’靠这装修赚钱,那不是应该的么!

人情归人情,生意是生意,陈锡良和夏晓兰合伙过这么多次,他也没说‘蓝凤凰’批发衣服的时候只收出厂价呢,给出的熟人优惠是允许同季度换货。

所以远辉在装修里赚钱,陈锡良完全能理解,刘勇接下这单也挺高兴,别看在京城和羊城两地跑,一点都不麻烦,“luna”要是发展的好以后开分店,装修肯定还找刘勇,这是个长远的买卖。

夏晓兰说现在是2家店,发展成20家店肯定没问题,200家要努努力,2000家么要看运气。

刘勇对夏晓兰说的话一向很相信,听到20家还能信…2000家?哪会有那么多人买衣服!

华国有名的休闲品牌,巅峰时期曾做到5000家门店,“luna”要做到2000家还是有可能的,在服装制衣这块儿,陈锡良这人的天赋点很高,上一世没有夏晓兰的参与,陈老板都能身家上亿,这辈子两人加一块儿能走多远,夏晓兰还挺期待。

当然,蝴蝶的翅膀扇动,肯定会引来连锁的变化。

现在华国的自由服装品牌是一片荒地,后世有名的休闲运动品牌,基本都是90年代才创立,“luna”提前了几年,固然是占领市场空白,也是垦荒。

垦荒都是很辛苦的,85年的消费者们,是否会愿意接受服装品牌?

他们的收入水平,能不能支撑着他们去追求品牌?

在80年代的华国搞高档成衣肯定要完蛋,夏晓兰也没想过要打造奢侈品,她和陈锡良都把“luna”定位成中档成衣。比地摊货贵,比百货商场的货便宜,款式要更新颖多变。

以后能不能做到2000家说不好,200家夏晓兰还是有信心的。

香港,玛丽医院。

夏大军从羊城到香港,接受了第二次手术。

杜兆辉也真舍得花钱,主刀的医生是从英国请来的专家,砸进去不少钱,才把夏大军从必然会瘫痪的结果,挽救成了50重新站立的希望。

瘫痪和痊愈的几率各占一半。

夏大军再傻也意识到不对劲,要是受伤不严重,大少爷咋会把他送回香港第二次手术?

但英国专家叽里呱啦说外语,夏大军一句都听不懂,医院的医护人员得了吩咐不会随意泄露他的病情,夏大军也打听不到更多的消息。

玛丽医院虽然是香港的公立医院,服务和医疗条件都不错,夏大军享受的待遇,普通的香港居民还享受不到,特别是英国专家主刀这事儿…夏大军两次因为杜大少爷受伤,一次比一次飞黄腾达,人的命运真是奇妙。

反正,夏大军受的伤都很值得,一个人脑子不够聪明,也没啥背景,还想出头不就是要靠运气么。机遇来了,还得流血流汗抓住。

杜兆辉是千金买骨,跟在他身边的人,谁能陪他出生入死,谁就能上位!

活着的能加薪,死了的也惠及家人,杜兆辉用的这一套流行了上千年经久不衰,就证明这方法有用。一个保镖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杜琤荣也不会反对,杜琤荣反而会觉得儿子做得好。

杜兆辉此时就在杜琤荣书房,他刻意回港,就是要和杜琤荣谈集团的走私业务。哪知在路上遇袭,杜兆辉改变了想法:

  如果觉得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宝妆成小说全集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魔法世界的女符师林家有女初修仙,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