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作品老身聊发少年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锐,你占了别人的座位,连声道歉都没有,还要脸不要?你信国公府的名声就是这样拿来败坏的吗?”刘鸿渐在“信国公府”上重重的咬了音,让二楼所有的客人都看了过来。

如今这酒楼二楼能坐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官宦富贵人家包的位子。下面的舞台前排票不易得,后排和贩夫走卒坐一起又有些跌身份,所以这两边的酒楼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刘鸿渐一张嘴就咬死了李锐“仗势欺人”,不可谓不狡猾。

果然,李锐皱了皱眉,觉得自己把他和楚应元联系起来真是傻弊了。

楚应元从来不会说“你要不要脸”,人家直接上来呼脸,呼到呼不到呼了再说。

“刘兄,我并非有意抢了你先定下来的位子,而是事出有因,不得不如此行事。我们几个等会胡戏一开就会下去,能不能劳烦刘兄先在一旁等一等,等胡戏开了,我们就把这位子还给你?”

李锐没有说明大皇子的身份,但还是好言相劝。

无论是哪家公子,在大皇子面前都只能退让的份儿。

“什么原因让你这么一点时间都要坐在这?你们不能下去在前排等吗?”

刘鸿渐一听这李锐居然能拿到他爹都要不到的前排之票,忍不住在心里深深地嫉妒了起来。

听说现在李国公权势惊人,深受陛下信任,一定是有人巴结他家,才给了他票。

小人,佞幸,哼!

“还望刘兄宽宏,改日我一定登门道歉,这次我还有几位其他好友都在这里,若是只有我,我一定还了…”李锐好生好气的拱了拱手,先服了软。

这刘鸿渐虽然是个纨绔,但并不是个不懂眼色的纨绔。

当年他敢揍李锐,是因为李茂还没有得势,他也不过只是信国公的一个侄儿而已。

如今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情形,却是他不敢再动手了。

“算了,看你有朋友在,我也不跌你面子。我就在楼下等会儿吧。”刘鸿渐纳闷的看着坐在主座的少年,晃了晃脑袋先退让了。

“看样子,李锐去服软了?”秦斌不敢置信的放下筷子。“那人什么来头?”

“我们如今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锐做的是对的。”上阳殿的詹事赞许的点了点头,夸了李锐一句。“是个稳重的孩子。”

他却忘了李锐也曾是个当街将项城王世子按在地上胖揍一顿的热血少年。

李锐回了座位,大皇子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摇头道:“你大可不必让他的。”

有他的身份在这里,那刘家小子也只能低头乖乖溜走的份儿。

“我想试试看,换个地点,换个人,换个法子,会不会结果不同。”李锐说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

“罢了,随你高兴吧。”楚承宣无所谓的看着窗外的夜景。

舞台边四处张灯结彩,将整个舞台照的浑如梦幻仙境一般。

如此良宵美景,不过是一件小事。

刘鸿渐坐在楼下等着李锐他们走,虽然面子上觉得实在难看,但人家位子也占了,好话也说了,他也不知道那位子上坐的几个少年是哪家的公子,信国公府公子交好的人家,总不会是贩夫走卒之流。

锣鼓声终于响起。

待刘鸿渐看着李锐恭恭敬敬的跟着那为首的一个少年下了楼时,脑袋里电光火石般想起了一个可能。

五个人,年长的少年不走在前面,反倒是年幼的打头…

李锐也要让了主座…

李锐向他服软,让他再等一会儿…

李锐并不知道这时刘鸿渐在想什么,他和熊平都在二楼看到了自家人的踪影,便和大皇子一起下去和他们汇合。

刘鸿渐站起身,眯着眼看着他们头也不回的出了门去。

为首的少年并没有停下来谢过他的座,也不觉得他在这里等有什么不对。倒是后面几个小少年都向他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

什么人,天生就是天之骄子,人人都要向他低头?

什么人,已经习惯了别人的退让,完全不在意别人在想什么?

什么人,出门会带着这么多护卫?

他瞪大了眼,猛地扭头向李锐看去。

他大可不必这样委曲求全的。

李锐似是察觉了刘鸿渐的目光,走出门之前回头看了他一眼。

刘鸿渐对他笑了笑,做了一个揖。

那口型是:

——“谢啦。”

谢啦,让我没有丢更大的脸。

谢啦,让我没给家里惹祸。

李锐似是理解了刘鸿渐谢他什么,笑着摆了摆手,对他颔了颔首出去了。

那一刻,李锐心情大好,觉得似乎有什么固执已久的郁气终于散开。

连天上的明月,都更亮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纨绔子弟要是真心和你交好,也是最重义气之人。

小剧场:

算了,谁叫他们中原地大物博,四方都羡艳呢。

胡人:中原钱多,人傻,速来!

第177章 李铭倒霉

李锐是在当了大皇子的伴读之后,才理解到他们这样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过着真的随心所欲的生活的。

仇牧心眼小,但却从来不敢对着大皇子使小脾气;

秦斌不耐烦读书,可授课的学士只要一说大皇子御人不力,他就会默默咬牙把功课再做上几回,做到学士满意为止;

熊平是宗室子弟,总是借着自己的身份和好人缘与其他两位皇子的伴读交好关系;

而他,也在日复一日的宫廷生活中学会了什么时候该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先声夺人。

这实在是一件很残酷的事,皇宫像一个无形的大筛子,让他们所有人学会了把自己筛上一遍,提前学会了“为臣之道”是什么。

臣服,是他们首先学会的东西。

也许这才是先皇和陛下一直推崇“伴读”的原因。希望加深未来君臣间的感情维系也许是一方面的因素,但作为大楚执牛耳者的家族们的嫡子嫡孙,先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打上“臣服”的烙印,以后反抗的可能就会小的多。

李锐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在长久的成长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了委屈自己,顾全大局。

他也许永远做不到楚应元那般以死相破不受束缚,也做不到齐邵那般笑着承受在束缚中重新寻找未来,但这并不影响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想要的生活,就是所有他关心的人都能幸福的生活。

从刚才经历的事情中,他感受到退一步未必就是不能忍受。

有些事情,并不是必须要争个你死我活的事情。赢了面子,失了心情,到底赢或没赢,谁也不得而知。

相反的,他退让了,得到了刘鸿渐的一个笑容,一句道谢,似乎收获的比面子更多。

像楚应元那样的人还是很少的。大部分官宦子弟,还是像他,像刘鸿渐这样,一举一动都考虑着家族的影响,一举一动都要前后思考太多。

不是他错了,也不是楚应元错了,而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们都要跟着大局而动。

所以,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突然不再是个问题。

十四岁的李锐在思考着青春期少年都会思考的“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而他的弟弟李铭则是被孙燕妮的话逗得前俯后仰,笑的连平日的礼仪斯文全不见了。

“孙家妹妹,你可真逗。”李铭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你娘后来怎么说?”

“可不是呢。我才八岁,为什么要学中馈啊?我手都被切破了,我娘一点都不关心我疼不疼,反倒笑话我,问我是不是在滴血认亲…”

“噗!”

“噗!”

“我才不是猪呢!我要是猪,我爹我娘就都是猪了!”

“哎哟我的肚子!”李铭实在是笑的不行了,路上的行人看他都像在看傻子。“你应该常和我哥哥说说笑话,他如今就知道凶人。”

“我哪里在说笑话嘛!”孙燕妮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和她说话说到后来都会笑,人家明明是在很认真的抱怨好不好!

“好了,好了,不是笑话,不是笑话。”

“…万宁!万宁!”一旁还在跟着笑的李钊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穿着一身红色衣裙的万宁,掩不住兴奋之情踮起脚来挥舞着手臂。

“在这里,在这里呢!”

李钊一声大叫,这才让两个孩子忽然晃过神来。

“咦,都走到这里了?”

“哇,好大的戏台!”李铭被面前高达数丈的戏台吓了一跳。上次灯节放孔明灯的“放灯台”还没有它一半高。

万宁和家人站在前排等着自家表哥,并没有听到李钊的声音,但她身边的护卫听到了后面有个小孩子在喊他们家县主,于是和自家县主通报了一声。

她笑着盈盈转身回望,一身石榴裙猛然间像是开了花似的飞舞了起来,直直地撞入了李钊的心间。

她抬起手,也朝着李钊摇了摇。

灯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钊哥,你怎么了?万宁县主叫我们过去呢。”李铭一头雾水的看着堂兄呆傻的站在那里,轻轻一推…

李钊摔了个大马趴。

“我不是故意的…”

“哎哟我的天啊!”

李钊满脸“天啊她没看见吧”的表情飞速的爬了起来,却发现万宁眼睛已经眯成了弯弯的月牙,顿时一张脸的颜色比那戏台的柱子还要红上几分。

李铭推搡着满脸羞窘的李钊往那台前而去,自然有在舞台下招呼的汉人小厮热情的迎着他们往前走。

待到了万宁旁边,万宁让下人给了那小厮一个桌子数个位子的票,就算是替李钊李铭等人付过了钱,让他不必跟着伺候了。

“万宁县主金安。”孙燕妮见过万宁几次,知道她是皇室中人,不敢怠慢。

这一下,李钊和李铭愣了半天,不知道是该跟着行礼,还是和平日里一般当做熟人对待就好。

万宁搀起了燕娘,笑嘻嘻地说:“这位是孙家的妹妹燕娘吧?我还记得你呢,一天到晚都在笑,一眼就认出来了。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喊我万宁姐姐就好。”

这是平辈论交,不拘身份的意思了。

“谢谢万宁姐姐。”孙燕娘也不喜欢对人福来福去的,但是她娘严厉,她从小礼数周全惯了,一时条件反射,礼多人不怪先。

李铭和李钊总算松了口气,所有人都欢声笑语的在万宁身边坐下,这前排一张大桌能坐四五个人,每张桌子之间都有两米远的距离,错开摆放,既听不见隔壁人说的话,也不会挡了后面人的视线,想来摆放位置的人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李铭左右看了下,好奇地问道:“德阳郡主没来?”

怎么只有万宁一个人坐在这里呢?

万宁轻笑了一下,“我姑姑和我姑父一起出去玩啦。他们每年中秋都屏退了下人自己出去玩的。”

她姑父九死一生回了京,她姑姑自然是一刻都不愿意离开丈夫了。

“你姑姑姑父感情真好,我爹也在家里陪着我娘,没有出门。”李铭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反正大人恩爱起来的时候,小孩子是顾不上的。

等他以后也娶了媳妇,绝对不这样!

一旁的李钊听到他们说起这个,一下子就想到了家里的娘亲。

娘这个时候…应该带着下人婆子们在拜月吧?

爹…不知道会在哪儿。

娘有没有收到他的信呢?今年有没有人陪她吃兔子饽饽?

等他要上学之前,还是回家看看他娘吧。

万宁敏感的察觉到了“箱子”的情绪不太好,再一看到天上的明月,就觉得李钊怕是想起了家乡的父母,对他越发关心起来,不停的和他搭着话儿。

李钊毕竟还是个少年,有心仪的姑娘和他说说话,一会儿心情就好了起来。

待锣鼓一响,所有人更是期待,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台上去了。

“万宁!”

“李锐!李钊!”

熟悉的呼喊声从不远处传来,熊平和李锐带着笑意向着家人前进。

“大皇…大哥。”万宁吓得赶紧站起身行礼,停止了和箱子的攀谈。

李钊和李铭也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李钊更是傻乎乎的也跟着万宁喊了一声“大哥”。

仙主的大哥,那就是皇帝老爷的…

咦,皇帝老爷的什么人?仙主的大哥不是郡主的儿子吗?

好在熊平和大皇子都以为李钊喊的是李锐,并没有在意他到底在喊什么。

只有李锐好笑地看了一眼这个堂弟。他在家正儿八经的大哥只有李钧,但他从来是对他直呼其名的。他喊自己是“锐堂兄”,喊李铭是“铭弟”,可从来没听到过大哥的时候。

人说生了个女儿胳膊肘外拐,他这堂弟才叫胳膊肘转的快呢。

大皇子在万宁身边另一张桌子旁坐下,点点头示意万宁坐下来。

“都是一家人,看个热闹而已,不必拘束。”对于自家的亲戚,楚承宣向来是表现出十分的宽和的。

万宁知道他这个大皇兄性格外宽内严,虽然坐下了,却不敢真的和他如同李钊那般放肆。

熊平好笑的看着自家的表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那么害怕大皇子。明明大皇子待她比自己待他要客气多了。

“表哥,你那边人多,要不要分一些到我们这边来?”万宁好心的建议道。一个桌子就几个位子,除去主子,后面站满了护卫,未免让人侧目。

若是分到几个桌子里去,就不那么显眼了。

李钊又傻了一傻。

怎么又出来个表哥?那这个才是德阳郡主的儿子?

刚才那个大哥又是谁?

没听说万宁有亲生哥哥啊。

楚承宣身后的众人商量了一下,侍卫都留下,宦官詹事和伺候的人都只留了几个,其他都分到了左近的位子里去,反正第一排全是他家拿到的票,也不怕再出刚才刘鸿渐这样的事情。

楚承宣想着熊平和李锐肯定更想和家人在一桌,便点了让他们过去和家人团聚。李锐和熊平确实也有些心动,并不虚伪的谢过了大皇子的好意,凑到了万宁那桌。

锣鼓又敲了第二通,待到第三通的时候,好戏就要开始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在往这边挤,一旁的高处都站满了人,就连更远地方的酒楼外台上密密麻麻都是人。

齐邵和赵聃也得了几张前排的票,挤的鼻子都歪了才走近舞台下面,一时间两人十分后悔没来早点,而是凑热闹去放了河灯;又后悔没带上几个家人,而是只身二人在街上乱逛。

“再来几回,命都送掉了。”齐邵整了整衣服,总觉得刚才有人趁机偷摸了他几把。

“我算是服了,第一次知道京城还有这么多人!”赵聃也被挤的够呛,连气都不顺了。

他们在小厮的指引下来到第三排,齐邵眼见的看见第一排坐着的似乎是李锐,连忙大喜过望的拉着赵聃往前而去。

“走走走,第三排能看清什么?我带你蹭好位置去。”

“第三排已经很不错了…你拉我去哪儿?”

“李锐!”

“齐兄!”

“齐哥哥!”

“哎呀好巧,我在后面看见你们也在,就和赵聃一起过来了。”

齐邵笑着拉着赵聃自来熟的坐下,一转头看到邻桌被众人包围的是大皇子殿下,顿时眼睛都圆了。

“怎么那位出宫了?”齐邵这下后悔往前坐了,可是跑都跑上前了,再回去未免有些心虚的意思。

“我就是陪那位出来的。”李锐好笑的看着齐邵先喜后惊的表情,“你还是去给那位行个礼吧。”

他是舍人,平日里一直随驾,自然是对大皇子再熟悉不过了。陛下考校功课的时候,他也都一直在旁边的。

齐邵看着被莫名其妙拉来的赵聃,拍了拍他的肩膀。

“还是你好,去了翰林院。什么都不知道反倒快活。”齐邵站起身,和桌上的孩子们告了个罪,施施然往大皇子那桌去了。

大皇子对着父皇身边的近臣自然是客气有加的,两人稍微聊了一会儿,也是有说有笑。

“那位是谁?为什么好像和你们很熟悉的样子?”李钊戳了戳李铭的胳膊。

“那是今科的状元!旁边这位赵大哥是探花!”李铭最崇拜“状元”,两只眼睛奕奕有神的说着,“这是大楚读书人的骄傲!”

“哦哦哦哦,状元和探花啊!”李钊也跟着李铭激动起来了。

他大哥是二甲传胪呢!这两位看起来比他大哥还小啊!

这可是能压他大哥一头的人,好厉害!

赵聃被两个孩子炽热的眼神看的坐立不安,无奈齐邵拉了他坐下,人又不见了,只能假装一脸平静的看着前方。

他是探花,又不是脸上开了花!

万宁这桌坐的满满当当,而且大都是少年,其中坐着万宁和燕妮两人,自然是引起无数少女的羡慕。

毕竟这一桌子非富即贵,能坐前排都是王孙公子,而且这一桌子的少年长得都不差,后来的两位男子更是风流倜傥,让看热闹的少女们春心都萌动了几下。

而中间却众星拱月的坐着两个姑娘家,怎能让她们恨不得以身代之?

等第三声锣鼓敲响,一个黄髯碧眼的老者走到了台上,四周响起了胡乐,更有幽幽的哼唱宛如从天而降,台下无数观看之人顿时噤声,听那老者说话。

齐邵见好戏已经开始,连忙和大皇子告了个罪,又回了李锐旁边坐下。

赵聃在桌子下踢了好友一脚,控诉他好生生把他拉到了前排。

他们两人的票是这胡班交好的汉人老板送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听完歌舞以后能够赋诗一首,借着他们的名头继续宣传宣传。

毕竟这胡班以后准备长留京城,交好文人雅士是必须的。

两人并不是假清高之人,对赋诗也看的不是那么正经,眼见作首诗就能得张票,而且不靠家里,也都乐意成人之美一次。

碧眼老人在上面大声的说着什么,几人只想看表演,不听序言,李锐便小声的指着桌子上的万宁、孙燕妮和李钊等人和齐邵介绍是谁。

他也是刚刚知道那孙小姐不是跟着万宁来的,而是被弟弟救的。

孙燕妮的姨夫正是他的舅舅张宁,算起来也是救了自家人,李锐夸了李铭几句,就好言安抚了这表妹几句。

只是他没想到孙燕妮一点都没留下阴影的样子,反倒安慰他不必担心。

该说将门女儿养出来的孩子,总是爽利的吗?

齐邵听到那位穿着红色衣裙的女孩,正是大名鼎鼎的德阳郡主的侄女,心中略动了一动,伸过头去和她寒暄。

“县主好,在下是舍人齐邵,想向你请教一事。”齐邵按了按衣襟里贴身放着的许愿牌,露出招牌式的笑容。

“问我?状元还有什么事要向我请教的吗?”万宁好奇的眨了眨眼,也笑了起来,“你有什么事,不妨直问吧。你是李家哥哥的朋友,就是我家的朋友。”

“县主爽快。”齐邵知道德阳郡主交游广阔,京城众多闺秀皆出入德阳郡主府中,所以这才向万宁打探。

“不知县主可听说过一位姓顾名卿的姑娘?”齐邵带着期冀的眼神看着万宁。

“姓顾?莫不是江南顾家之人?没听说顾家有人来京啊…”万宁县主仔细回想了一下,想不出有姓顾名卿的姑娘曾经来过她家。

“你确定是姑娘吗?陆家姐姐的母亲也姓顾,是不是她的后辈?”

“哪位陆家姐姐?”

  如果觉得老身聊发少年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绞刑架下的祈祷/祈祷君小说全集开盘老身聊发少年狂寡人无疾人人都爱马文才木兰无长兄,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