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弦歌雅意作品异能农场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算了几个小时的账,直到天黑了,才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头们自己可以搞定,卫靖泽就不用过来了,算是解脱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卫靖泽感叹说:“看来村里还是要有一个会计比较好。”

村里的标配是一村长一村支书一会计,只是叉水村小,以前也没什么进项,村长自己就能够算清楚,现在有了这么大一项工程,确实是有个会计比较好。

“冬梅闺女不就是学会计的么?”

“人家那是大学生,哪里会在村里待着,以后肯定是要去城里上班的!”

“那倒是。”

许多村里的会计,并不是真正的学会计出身,只是占了这么一个职位而已。像大泥湾那边的村长村支书和会计,都是拿工资的。

卫靖泽却想着,就算是不来村里工作,能帮村里算算也是好的,他是被这些数字弄得晕晕乎乎的了。

村长家留卫靖泽吃饭,卫靖泽婉拒说:“家里有客人,今天刚到的,不好不回去吃饭,下次有机会一定尝尝婶子们的手艺。”

此时天都黑了,大风都得了老汉的话,跑来找卫靖泽,卫靖泽便带着带风一起回去了。

家里果然还没吃饭,都在等着卫靖泽呢,跟大家道了歉,卫靖泽忙摆桌子吃饭。

饭桌上,卫靖泽说了自己是帮着村长算账去了,其他三人都表示理解。

说起修路的事儿,如今村里人也是十分期待的,有了这条路,就不用绕弯弯绕到大泥湾那边去了,少走了几十公里的路,就算是开车,也能够省不少油,大家现在对修路的事儿,也是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了。

而且路是直接修到食府的门口的,食府就是位于岔路口的了,交通位置也显得更加便利,无论是叉水村还是大泥湾过去,都方便。

第二天,卫靖泽就帮着老汉忙活,最近在忙活着划泥块。

西瓜籽发芽之后,就要和稀泥,把泥巴稍微晾干之后,就要像做砖头一样,把泥放进模子里,切割成巴掌大小的泥块,每个泥块大约四分之一豆腐块大小,之后在泥块上面弄一个洞,等到西瓜苗长出细细的叶子之后,就把它们一起移栽到田里去。

现在忙得就是弄泥块的事儿,五亩瓜田,也是够忙活的了。

在这个时候,江延宗接到电话,说是疗养院的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们,想出来春游,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没什么意思,所以今年想来叉水村玩玩,顺便看看江延宗在玩什么好玩的。

江延宗对于这些人老心不老的老头儿老太太们也是无奈,上哪儿玩不好,偏要跑到这村里来玩。

可是江延宗也不好拒绝,以前是一起在疗养院的病友不说,现在又是食府的常客,直接驳了人家也不好,只好找卫靖泽商量。

卫靖泽觉得新鲜,他也觉得,春游的话,找个精致好的地方,钓钓鱼,聊聊天,看看书,吃吃东西,多棒啊,这往村里来是什么回事?

江延宗说:“估计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呗,想找点新鲜的事儿干。”

卫靖泽想着的确是很有可能,老头儿老太太们怎么想的,还真不容易猜到,特别是他们也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那就这样吧,来就来,可以招待他们一顿午饭,别的就没办法了。”

总不能跟小学生春游那样,还让他们来干活吧?不太可能。

江延宗一想,觉得也是,他们也不太可能干什么,最多只是对村里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而已,就算他们到处溜达,看看事情,也没什么。村里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于是江延宗就跟他们说了,来可以,不要每个人都坐一辆车,村里没有停车场,没处儿停,可以负责一顿午饭,其他的就没有办法了。

老人们可高兴了,哎呀,终于找了个有趣的事儿干了。

“小江,我们可以上山么?”

“迷路了别找我。”

“钓鱼呢?那边的鱼可好吃了。”

“被人当小偷追打别告诉他们你认识我。”

“小江真是太冷淡了。”

“就是。”

不管江延宗怎么说,反正兴高采烈的老人们是来了。

第74章 教孩子

听说疗养院的老人家要来,大家也是忙着招待,这饭菜肯定要过得去,这上哪儿玩上哪儿看,都是要准备准备的。

钓鱼没问题,在卫靖泽的水库里钓就可以了,上山也可以,找个人带路就可以了。

老人们纷纷点头:“还是小卫比较热情。”

“小卫懂事。”

江延宗听了,顿时脸子就掉下来了,让卫靖泽关起门来好生安抚了一番,才没那么不开心了。

老人们确实是挺通情达理,只坐了一辆大巴车过来,各自的车都还停在疗养院里,卫靖泽突然就觉得,这些老人家虽然以前位高权重,身价不菲,可是在尊重人这件事上,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一下车来,打了个招呼,就呼啦呼啦全散开了,有的去围观修桥了,有的迫不及待钓鱼去了,也有看潘建新家做新房子了去了,还有的干脆蹲在地边上,看人挖地种菜除草,还真是兴致高昂啊!

既然他们都自己玩去了,卫靖泽也就不操心了,自己干活去了。

当初说午饭的事情,卫靖泽本想让陈寒在食府做好了,到时候用车拉过来的,结果老人们说不用,直接吃乡下的手艺就可以了,卫靖泽有点担心自己的手艺会让他们哭,就找了村里手艺比较好的冬梅,也就是潘婉婉的妈妈来帮着做饭。

老人们在村里溜溜达达,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要试一试,他们没有上山下乡过,所以也不太知道乡下的这些事儿,看什么都新鲜,别人晒在外面的菜,都要跑过去看看,像是大观园的贾母去了刘姥姥家一样。

河边钓鱼的老人家也十分开心,坐在河边的树荫底下,身边是吃草的牛羊,河里还有鸭子游来游去,春风拂面,真是十分惬意。

卫靖泽家的鸭子已经下水了,这次有了大鸭子带着,卫靖泽也放心许多,小鸭子出去觅食,还能自己长得壮一些,肥一些。

这羊在年后陈寒杀了一只吃了,后来的就没什么时间收拾,就一直让卫靖泽养着,如今也养的挺大了,天越热,就越不可能吃火锅了,这几只小羊倒是暂时逃脱了火锅的命运。

还有几个老人实在是想上山的,卫靖泽找了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潘政给老人们带路,如果山里遇上点什么,男人也能够多起点作用。

于是老人们就愉快的进山找野菜蘑菇去了。

老人们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到了中午的时候,老人们就陆陆续续回来了,一个个都玩的十分尽兴的样子,唧唧喳喳的,跟出门游玩的孩子似得,十分兴奋。

“这山村景色真好!”

“我也这么觉得,还说疗养院那边景色好,我觉得也就一般般了。”

“那河里还没长出荷叶来,夏天的时候,泛舟湖上,还是十分开心的。”

“这村里还有人养泥鳅黄鳝养虾,以后好吃的就更多了!”

对于午饭,老人们倒是没什么想法,吃着还行,但是跟陈寒的手艺毕竟差了一些,所以也没多做评价。

下午,送走了老人们,不仅是卫靖泽,连江延宗都松了一口气,这些老人家,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身份,任何一个出了一点差错,都是不得了的事情啊!

卫靖泽也没有想到,在这之后,老人们就经常三五成群地来村里玩,觉得这边很好玩,连路边跑来跑去的鸡都觉得很有意思。

趁着现在还算是比较农闲的时候,卫靖泽开始按照江延宗的计划,平整山上。

这一座山的面积说大不大,但是也不小,要一次性弄完也可能性不大,只能够慢慢来,种果树要等到来年一二月份去了。

按照卫靖泽和江延宗的想法,山上的野树莓、野猕猴桃树之类的都留下来,主要是锯掉山上的木材用的树,除掉杂草,施肥后种上绿肥,等冬天,绿肥自然枯死,也能够成为肥料等一二月种上果树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需要肥料了。

于是,除了本村的劳动力,外村也请了不少劳动力来,其中就有大泥湾的。

听说是平整山地种果树,许多人都夸卫靖泽和江延宗有气魄,包下这么大一座山,也是不容易。

山上的茅草等杂草也无需烧掉,有些的可以用来喂猪喂牛,有些的可以切碎之后倒进沼气池,包了鱼塘的也来弄草,扔给池塘里的鱼吃。

还有一些枝枝叉叉的东西,没有办法,就只能晒干了做柴火了。

卫靖泽和老汉则是将泥块弄好之后,忙活着将西瓜苗埋进地里,然后施肥,五亩西瓜地,照顾起来也是不是什么轻松地活儿。

趁着老汉不注意,卫靖泽对着西瓜苗使用了异能,确保西瓜苗能够顺利长大,顺利结出西瓜来。

最近,因为西瓜肥地,卫靖泽和老汉已经从别家担了一些肥料了,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养猪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实在是太缺肥料。

在潘建新家忙活着盖房子的时候,大儿子潘勇又跑去上网去了,而且不是周末,是平时上课时间,连着在网吧待了三天三夜,潘建新气得要死。

“他妈的老子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就是这么回报老子的?”

“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算了,你以后别读书了,浪费老子的钱,过几天,直接出去打工去算了。”

这次潘建新直接不想管了,这孩子不听管教,就让人觉得心累。

晚上,潘建新给自家的地里施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卫靖泽,便忍不住对着卫靖泽吐苦水,现在的世界对孩子诱惑太多,真是不好管啊!潘建新还说起自己的小时候,那个时候每天就想着能吃饱就行了,要是能读书,真是做梦都要笑醒。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不能放在一起比,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那样嘛。

“你真要送去打工啊?”

这才是最重要的。

潘建新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想啊,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反正是没办法了。”

卫靖泽想了想,说:“要不,你让他来我这里干活,工钱跟别人一样,让他知道赚钱有多辛苦,看看能不能转转性子。”

潘建新想了想,好像也只能够这样了,如果是在自家的工地上干活,孩子难免觉得是自家的,就算是不要工钱或者是偷懒都可以,但是别人家的事儿,你懈怠了,就可能拿不到钱。

晚上回到家里,潘建新就跟潘勇说:“既然你那么不愿意读书,那就别去了,我跟你小泽哥说好了,明天你去他的山上帮忙干活,人家给你开工资,你也快十八了,我也不能养你一辈子,自己要有点赚钱的本事才行。等你小泽哥家的活儿干完了,你再去打工,或者是自己找别的活儿干。”

潘勇顿时就吓住了,没想到真的不让他去读书了!

回到自己房间,潘建新媳妇忙问:“你真不让他读了啊?那怎么行?”

潘建新看了看外面,压低声音把自己跟卫靖泽商量的事儿说了一遍,说:“反正他去学校也不肯好好读书,去了跟没去一个样,还不如好好磨一磨。”

“如果他真的就不肯去读书了呢?”

潘建新沉默了一下,说:“那咱们就好好教小的,大的以后能自己混口饭吃,就行了。”

潘建新媳妇顿时无言以对,如果孩子真不愿意读书了,别人逼也是没用的。

“这事儿你就别告诉妈了,她藏不住话的。”

“那妈肯定要跟你闹了。”潘建新媳妇还是很懂家里的人的性格的。婆婆就十分护着两个小的,让他们夫妻两个想管都不怎么好管。

“那随便了,大不了责骂几句,也不可能打我们了。如果她骂你,你也忍着,这事儿成不成,就看这些天了。”

潘建新的媳妇咬着牙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潘建新就把潘勇叫醒,吃了饭,就让去卫靖泽家山上干活,果然潘建新的娘不同意:“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干那么重的活儿?咱们家缺那几个钱不成?”

“娘,这事儿我已经说了您就别拦着了,今天我也忙,没时间管这个事情太多,你要是没事儿,就多烧点水,天气热了,这茶水不能断了。”

尽管有奶奶护着,潘勇还是被“扭送”到了卫靖泽和江延宗的山头上,开始跟着别的大人一起割草除灌木。

早晨的时候还好,太阳不是特别厉害,干活的时候还能够说说笑笑,潘勇这个新来的也被大家调笑了几句。但是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接近入夏的时候,感觉已经跟夏天差不多了。干活的人也越来越沉默,都没了力气说笑聊天了。

潘勇本以为这活儿跟割稻子差不多,现在才发现,这可比割稻子要难多了,稻子一行行一列列排列的十分整齐,可是这杂草是杂乱无章的,可能里面有刺,可能里面藏着什么动物,突然跑出来,撞在你的腿上,真是吓个半死。

已经接近中午时分了,潘勇觉得自己昏昏沉沉,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了,不过他还是咬牙拎着刀,朝着一棵灌木砍去。

“诶!诶!那个不能砍的!要留下来的!”

潘勇睁了睁眼,才发现自己砍得是一棵刺泡儿树,额头上的汗珠淌下来,刚好滴进了眼睛里。

第75章 养猪场

晚上七点左右,干了一天的活的潘勇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到家,看到椅子,就忍不住一屁股坐了下来,就再也不想动弹了。

啊,能够坐下来,都是十分美妙的享受啊!浑身都酸软了的潘勇心里感叹。

而他的弟弟在旁边看着,还有些担心,哥哥这不会是累坏了吧?

没过多久,在外面干活的大人们也陆陆续续回来了,潘建新和他媳妇看到大儿子这幅样子,心里早就有了数,所以一点都不奇怪。倒是潘勇的奶奶,潘建新的娘,一回来就看到心爱的大孙子累成了狗的模样,顿时就心疼的不行,对着潘建新就是一顿臭骂:“你要看到他累死了你才高兴是不是?你这做爹的,怎么心这么狠?”

潘建新装做没听见,潘建新的媳妇倒是很想为丈夫辩解一下,可是想到自己之前答应了潘建新的,顿时又不敢开口了。

潘勇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了,洗了澡,才上桌吃饭。

第一次感觉能舒舒服服吃饭洗澡,是如此的幸福。

“爸,你每天这样干活,累不累?”潘勇在饭桌上的时候,忍不住问。

潘勇仔细想了想,其实自己今天干的活,就跟爸爸妈妈平时干的活差不多,如果遇上双抢的时节,那就更加忙活了,真是没日没夜的干活,所以潘勇就问你累不累?

潘建新知道这一天干活下来,潘勇应该是有了一些触动的,说:“累,当然累,活多的时候,每天都只想回家就躺下休息。不过我比你年纪大,干了这么多年的活了,也习惯了。”

潘勇不由得想起老师说过的,习惯,只是一种对无法改变的状态的妥协,是一种麻木的应对方式。

这个话本来是用来劝他们,要改掉不好的习惯,才能有所进益的,可是今天从爸爸口中听到这个词,就觉得,应该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吧?并不麻木,但是别无选择,为了家人,只能够重复着繁重的劳动。

第二天,潘勇一大早就起来干活去了,晚上依旧累的跟狗一样,但是他一句累都没喊,最近家里在做房子,爸爸可比他要辛苦多了,担砖头拌水泥,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只是为了能够早点有自己的新房子而已。

干了三天活之后,晚上,潘勇跟潘建新说:“我想通了,我要回去读书。”

“读书干什么?”

“为了以后咱们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潘建新本以为他会说,为了以后不这么累,没想到潘勇说是让家里能够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儿子,虽然少年心性,并不坚定,但是心地纯良,比许多人家的白眼狼要好多了,顿时心情好了起来,仿佛这些天的疲累都一扫而光了。

“那行,你想回去读书,那就回去好好读书,只要你好好读,哪怕最后没考好,我也不怪你。”

看着潘建新的脸,潘勇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太了解自己的亲爹。

  如果觉得异能农场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弦歌雅意小说全集重生奋斗日常异能农场主萌宠日常/萌宠养成记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我们岛主总是在装死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重生之霸宠娱乐圈八十年代致富手札/重回1980颤抖吧小三空间之最强世界跑商重生之空间灵泉重生之军婚女配不狠难翻身林家之女会魔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