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弦歌雅意作品异能农场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许多家长都以为卫靖泽这话是开玩笑呢,没想到人家还真给孩子们发了,顿时有些刮目相看。

而卫靖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望,是空前的高涨,有时候,自己爸妈许诺的东西,都会成为一场空,但是泽哥不会!泽哥真的给大家本子了,十分漂亮的本子!

第二天,卫靖泽就收到了孩子们给他的东西,都是路边摘得,一些秋天成熟的野坚果之类的,能够让孩子们惦记着,也是不容易。

卫靖泽这边收了谷子,交给陈寒,陈寒便在食府里用打米机打成米,新鲜米送到帝都交给江延宗。

江延宗收到的,还有陈寒做好的第一批快手咸鸭蛋,陈寒用的这个方法,一个星期就能够将鸭蛋都腌制好,但是口味会比腌制二十多天一个月左右的咸鸭蛋稍微差一点。

陈寒打电话说:“小卫惦记着你呢,第一句话就是让我给你捎去一些,所以第一批鸭蛋就我自己尝了一个,其他的都给你送去啦!”

其实陈寒是想表达一下自己为江延宗做出的牺牲,可是没想到江延宗听到前面那个卫靖泽让陈寒给他捎咸鸭蛋,就把功劳都记到卫靖泽头上去了,如果不是卫靖泽叮嘱一句,陈寒那家伙肯定会自己留着全吃掉的!

二十多个咸鸭蛋都是青皮的,江延宗让做饭阿姨给自己切了一个,果然金黄的蛋黄液就像油一样流了出来,连阿姨都看直了眼睛。

江延宗另外拿了一个给她,说:“你也尝尝吧!”

这阿姨也知道,只要是大卡车拉来捎给江延宗的,肯定是好东西,忙不迭道了谢。

江延宗自己用一根小调羹挖着吃,蛋黄粉粉的,又带着油性,还有咸味儿,鸭蛋的味道包裹的很好,十分好吃,蛋白并不碎,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甘甜,真是口齿生香。

吃完一个咸鸭蛋,江延宗立马给陈寒发短信,多做些咸鸭蛋,不能少了对自己的进贡。

晚上,江延宗就给卫靖泽打电话了,这一次卫靖泽倒是在上网,主要看鱼类过冬的一些注意事项。

江延宗说:“我吃到咸鸭蛋了,很好吃,你家的鸭子下得蛋果然很好。”

卫靖泽说:“这恐怕是光头的功劳吧?他把咸鸭蛋做得很好吃。”

江延宗说:“反正就是你家的鸭蛋好吃。”

卫靖泽也宠溺地说:“好好好,就是鸭蛋好吃,但是你也不能贪嘴,知道吗?咸鸭蛋吃太多对身体不是很好,你一天吃一个就好了。”

江延宗很听话地答应了。

“米卖的怎么样?能卖出去吗?”

江延宗呵呵一笑,说:“当然能了,我今天看了一下米的质量,决定把价格再翻一倍,二十块一斤,明天他们就来搬米了。”

卫靖泽下巴都掉了:“二十块一斤?!他们能买吗?”

江延宗说:“放心吧,没信心我就不定这么高的价格了,估计每个人也就是买一两百斤,充其量也才三四千块钱,对他们来说还比不上一套餐具的钱,真的很实惠了。”

好吧,有钱人的世界卫靖泽不太懂,既然江延宗说了可以,那就相信他吧!

说了一会儿米的事儿,江延宗又问起了鱼的事儿,卫靖泽说:“鱼还很够,每天捞都有很多鱼,实在不够了,明年春天买些鱼苗放进去就可以了。”

江延宗表示了解了,说:“我在帝都会待到过年前,那个时候正是买东西过年的时候,别的咱们插不上,鱼和猪、鸡鸭之类的,总能争上一争的,你做好统计,把数据告诉我,我在这边做好预售,到时候过年前一个星期,咱们就把那些都拉到帝都来,一抛售,又能赚一笔。”

这做生意还真是没完没了啊!

不过有钱赚,是好事,过年期间许多人都会回家吃饭,食府的生意估计也就不做了,将多余的菜卖给出得起价的人,倒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卫靖泽比较担心的是江延宗的身体,问他还有没有头疼,江延宗说:“可能是你的天麻真的有了效果,到现在为止还没痛过,你放心好了。”

卫靖泽才觉得没必要提着一颗心了。

第二天,江延宗家里上演了抢粮大战,本来只打算买一两百斤米的,看见别人抢的厉害,纷纷扩大了自己的需求,四百斤五百斤地买,连价格有些离谱都不管了。江延宗想着米也没有那么容易坏,而且过年的时候送这家一点,那家一点,估计也不会留很多,就任由他们抢了。

帝都有钱人多,有权的也多,第一批次来抢的,也只是江延宗那些好朋友们,他们吃过上次的米,知道这米的好处,再加上家里催,当然是下手不留情,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们被江延宗这只小狐狸给蛊惑了呢!

等他们吃到所谓的叉水米,后悔都来不及了,江延宗手头的米都卖的差不多了。

其实江延宗本来不是来帝都做生意的,没想到他只是坐在家里,又轻轻松松做成了百多万的生意。

趁着卖米的机会,江延宗把鸡鸭鹅猪的事儿说了出去,便有不少人跟着激动起来。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当然只有叉水村出来的好东西才配的上,才有面子了。

当江延宗把帝都的需求告诉卫靖泽的时候,卫靖泽也吓一跳,叉水村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个缺口的,叉水村的人自己过年也要杀猪吃鸡鸭啥的,就算是叉水村全供出去,也是不够的,让江延宗还是想办法推了一些预订。

而这之后,卫靖泽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既然缺口那么大,怎么样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呢?有钱赚不到,真是太让人难受了啊!这种小家庭作坊式的办法,恐怕不太适合了吧?只可惜江延宗不在,不然还能够跟他商量一下。

于是,卫靖泽对江延宗的想念,也更加深刻了。

第40章 三舅爷

忙完了收稻子的事儿,老汉就去走亲戚了。第一场婚礼,是他妹妹的孙子的婚礼,小伙子年纪比卫靖泽还要小一些,但是根据农村的风俗,已经是适婚的年纪了。

老汉骑着小电驴来到亲戚家,此时已经来了不少亲戚,看到老汉,都纷纷打招呼。

“三舅爷好!”“三舅好!”

老汉听着一声声问候,心情挺不错的,乐呵呵的应了。

老汉被请上座位坐下,这一桌都是比较亲近的长辈亲戚。

互相招呼了之后,老汉的一个表亲关系的人问:“三哥,你这衣服挺洋气啊!哪里买的啊?”

老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大衣,说:“小泽给我买的,我也不知道他上哪儿买的。”

“小泽?就是你的那个外孙?”

听到这个,众人纷纷停下自己的谈话,看向老汉。

亲戚们都知道老汉有了一个新外孙,据说就是老汉闺女的儿子,但是亲外孙找上门来了,却不见他妈妈,也是奇怪。

老汉说:“是啊,就是我那孙子,他户口落在我这里了。他给我买的,我觉得这衣服穿着干活不方便,他说买着不干活的时候穿。我看挺耐脏的,挺好。”

一个年轻的女孩走到老汉背后,翻了翻领子,看了看标签,说:“诶哟,这牌子我认得,三舅爷,您这衣服得大几千呢!”

众人皆惊:“是嘛?那么贵?”

这衣服确实是卫靖泽特地跑市里给老汉买的,这天气凉下来了,衣服就要一件一件穿上来。

但是老汉还真不知道这衣服价钱多少。

“啧啧,三舅是不是赚大钱了啊?”

老汉笑呵呵地说:“今年托小泽的福,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他一个朋友开饭店,就从我们村进菜的,价格比外面高不少,我们村今年都赚了一些。”

众人顿时十分感兴趣,问是哪个饭店,竟然给价格那么好。

老汉把食府的名字一说,大家又惊讶了一把,这不就是那个有钱人才能进去的饭店么,平时用鼻孔看人的村长村支书啥的,都进不去门,只因为饭菜价格太高了。

“三舅,小泽那么厉害,帮我们也卖菜进去呗,大家亲戚,还要托您照顾啊!”

老汉说:“看你说的,这事儿也不是小泽说了算,是人家那个大厨说了算的。人家大厨每天拟定好菜单,告诉小泽他们要什么,小泽才准备什么的,要说送菜的话语权,小泽还真没有。”

老汉是人老成精,知道有些事儿不能随便揽,村里的人就算了,毕竟大家同一个村,天天都要见面的,总不能自己家里发大财,别个家里吃糠咽菜,放在一起还不怄死人?但是这亲戚,别的也就罢了,带着赚钱的活儿,不是答应了一句话的事儿,这事儿比借钱还难搞定。

其他的人也跟着起哄,被老汉打太极似得推过去了。

等到上红包的时候,其他的亲近的如孩子的舅舅姑妈之类的,都只上了一千块的红包,老汉给的最多,给了两千。

老汉想着,以前没给孩子们帮什么忙,反倒是让人家孝敬,现在有了钱,多给点红包,让孩子以后日子好过一些,也是应该的。

不过这落到有心的亲戚眼里,就都知道,老汉肯定是赚了不少钱啦。

而这一天,卫靖泽正在忙着给鸭子在河边做窝。

鸭子一般白天都是在河边待着,你想让人家生蛋的时候,回到家里也不太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鸭子们做个舒服的窝,让他们在里面生蛋,每天晚上过来捡鸭蛋就可以了。

卫靖泽自己弄了一些木材和稻草,在河边开始忙活。

以前的时候,每年冬天,这些稻草都会被烧掉,实在是太多了,没地方放,就算是给牛储备冬天的食物,也没有必要弄那么多,所以烧掉是最省力的办法。

今年,大家都不烧了,都拿回家,准备沤肥,明年开春,又要不少肥料呢。

如今有好几户人家都修建了沼气池了,还有人家正在修,稻草秸秆也是很好的沼气原料,稻草在田里可以一整个冬天都不腐,但是沼气池里不会,会很快就被分解成气体和沼渣。

听说沼气池能够把稻草、花生秸秆,豆子秸秆等等都分解成肥料,又有不少人家心动了。

其实沼气什么的还好,大家平时上山打柴也行,可是肥料是大家的宝,自从不用化肥之后,绿肥的需求量就猛增,大家都想尽了办法弄肥料呢!

在卫靖泽忙活的时候,正好周末放假的小屁孩们也出来玩,看到卫靖泽给鸭子做窝,还觉得很好玩,在旁边围观还不够,还要上手帮忙。

卫靖泽弄得是一个小棚子,除了用木材搭起了一个架子,其他的都是用稻草做,保证不漏雨不漏风就行了。

在里面,摆上几个破旧的箩筐篮子之类的,里面垫上软软的稻草,弄成中间凹陷的模样,鸭子们就会自己找上门来生蛋了。

里面布置好之后,卫靖泽给安了一扇门,这门也是一张破旧的门,好在还能够做门。卫靖泽已经把门下面锯掉了一截,留出一个门洞,鸭子们可以轻易进出,但是门锁上之后,人就不能进去了。

卫靖泽忙活的时候,一小孩子问:“泽哥,以后我能来拿鸭蛋吗?”

卫靖泽说:“老师有没有教过你们,不告诉别人,就拿走别人的东西,那叫偷啊?”

小屁孩摇摇头,他们老师还经常拿了他们的东西不告诉他们呢!

卫靖泽说:“像这样,你想吃鸭蛋了,就跑到我这里拿了一个鸭蛋,却没有告诉我,或者拿了才告诉我,那都叫偷,因为我不知道你拿了我的鸭蛋,你也没有得到我的允许。如果你想吃鸭蛋了,你跑来跟我说,泽哥,我想吃鸭蛋,我给你一个,那就是对的。”

小屁孩还有些懵懂,卫靖泽摸了一下他的脑袋,继续忙活。

农村偷鸡摸狗的事情可不少,临近过年的时候,尤其多,一眨眼的功夫,可能就被偷了,从鸡鸭到屋里熏着的腊肉到车子之类的,都可能会被偷,所以到了年关的时候,大家也都是格外注意。

而很多孩子因为平时得不到正确的教导,小偷小摸的习惯也有不少,上别人家玩,看到自己喜欢的好吃的好玩的,就会偷偷拿回家,大人知道了也不会管,孩子的坏习惯也就这样慢慢培养出来了。这跟许多人生在骨子里的喜欢占便宜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窝棚搭好了之后,卫靖泽还让鸭子们都看了看,意思是,熟悉一下以后生蛋的地方。

鸭子们在河里也玩不了多久了,十二月天气更冷,鱼虾都躲到水里去了,鲜少会出现在水面,鸭子们的食物也会减少,所以那个时候就要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了。

几头小羊是长大了一圈,不过这种羊好像并不是很贴肉,据说主要是肉质好,大小并不重要。

当初朋友送给陈寒,是想让他做烤全羊吃的,但是陈寒显然不那么热衷烤全羊,所以现在小羊长大了一些,不适合做烤全羊了。

忙活了大半天,回到家里的时候,老汉也回来了,还带着喜糖。

卫靖泽把喜糖分给了跟着来的几个孩子,问老汉今天的情形如何。

老汉喝了一点酒,这是没办法推拒的,但是没喝太多,好在安安全全把小电驴给骑回来了。

老汉脱了外套,说:“还行,人挺多的,热闹得很。还有不少人跟我打听你的事儿,想让你帮着牵线跟江先生做生意呢。”

卫靖泽问:“那你答应了?”

老汉说:“哪能啊?江先生那边的钱是那么好赚的?要是真想赚钱,就自己来跟你说,跟我说了,想让我用爷爷的身份跟你说?那是不可能的,你才是我亲孙子。”

卫靖泽觉得心里一暖,到底是爷爷为他想得周到。

别人都不知道叉水村的秘密,也不知道为什么叉水村的东西好吃,万一也想用同样的办法种,卖给江延宗,卫靖泽还真是没法遮掩了。

坐了一会儿,喝了一点水,老汉就回自己的床上躺着了。

卫靖泽想着自己还要应付那些亲戚,顿时心里有些担心,幸好爷爷是个脑子清明的,没有被人吹捧几句就全都应了下来。

卫靖泽屋前屋后收拾了一圈,又把猪圈里收拾了一下,牛栏里的稻草都换了一遍,换成了最新鲜的,将料都填进了沼气池。

忙活完之后就开始煮猪食,然后去河边将鸭子和羊赶回来。

现在,除了捡羊屎蛋蛋,还要捡鸭蛋,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回来的路上,正好遇见潘建新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要去哪里。卫靖泽喊住一问,潘建新停下,说:“我家勇勇本来今天放假回来的,我以为学校补课呢,所以今天没回来,他妈妈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今天是放假。而且老师说,今天勇勇没有连上午的课都没有上!”

这孩子,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老师还以为是回家了呢!家里打了电话才知道,这孩子不在学校也不在家里,不见了!赶紧要去找啊!

所以潘建新这是骑着车要去找自己儿子了。

这个潘勇,是他大儿子,上高中的那个。

第41章 谁想养

卫靖泽看了看他的自行车,说:“要不你骑的我电动车去吧,我已经充满了电了。”

潘建新立马说:“好,那我单车也先丢你家,等回来来拿。”

卫靖泽表示可以。

潘建新上卫靖泽家骑了电动车,卫靖泽一边跟出来一边说:“孩子应该不是自己一个人跑到哪里去了,应该有朋友一起出去玩了,你找老师要电话找朋友的家长问问。”

潘建新点头说:“是,那我先走了,谢谢你啊!”

卫靖泽摆了摆手,潘建新就骑着小电驴走了。

现在的孩子也真是让人操心,小时候担心被偷走,担心被别人欺负,长大了又担心会学坏,做父母的还真是辛苦啊!

潘建新到了半夜才来还小电驴,后面跟着缩着的潘勇,看样子肯定是被亲爹抓了个现行。

卫靖泽问:“他上哪儿去了?”

潘建新一脸气愤,说:“还能哪儿啊?网吧呗!在那里打游戏呢!”

卫靖泽倒是听说现在许多孩子都沉溺网络游戏,但是没见过,这次算是见到一个真是案例了。

潘建新把小电驴停下,说:“把电用完了,还得让你自己充上。”

卫靖泽说:“这没什么,孩子找到了就好。”

虽然是去玩游戏去了,可是比孩子遇到了什么危险要好。

这天晚上,潘勇被胖揍了一顿,邻居说,大晚上的,听到潘勇的哭声,跟杀猪似得,估计打得很狠。

农村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如此简单粗暴。卫靖泽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太对,可是像高中生这样的年纪了,确实是不好哄了,要讲道理,家长还不一定能够讲过人家。

  如果觉得异能农场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弦歌雅意小说全集重生奋斗日常异能农场主萌宠日常/萌宠养成记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我们岛主总是在装死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重生之霸宠娱乐圈八十年代致富手札/重回1980颤抖吧小三空间之最强世界跑商重生之空间灵泉重生之军婚女配不狠难翻身林家之女会魔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