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弦歌雅意作品异能农场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银耳莲子汤,十分受欢迎的菜,只是叉水村并不种银耳。

当然,莲子猪蹄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秋天就是个不缺吃的季节,摘完了莲蓬,村里还有枣树桃树梨树杏树橘子树等着摘呢。

老汉家门口没有种果树,早些年的时候有,但是被砍掉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卫靖泽吃果子,各家各户收了点,都会送给祖孙两一些。

这乡里的枣子比不得新疆大枣之类的,但是胜在新鲜甘口,枣子个儿不小,大的有小鸡蛋那么大,微微泛红的时候就可以摘下来了,洗一洗放嘴里,嘎嘣脆,是又香又甜的枣子味儿。

因为枣子甜,所以挺招虫子的,打枣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就有绿色的毛毛虫落在你的身上,蛰得红彤彤一片,而且火辣辣的疼,一般的孩子会哭的不行。

打枣子的时候,江延宗还担心卫靖泽太过用力,把枣树的枝枝叶叶都给打折了。事实上,枣树就是要经常打了一下,打掉那些没必要的枝枝叉叉,不浪费养料,才会长得更好。

今天江延宗在,大家也就更加热情了,请着去自家摘吃得。

橘子、杏子都还好,熟了之后,都是黄的,看着就不错,但是那桃子是毛桃,个儿小小的,梨子是本地梨,甜是足够甜了,就是里面的核太大,一个梨子咬不了几口。毛桃看上去脏脏的,口味也是一般般,完全没法跟市面上的桃子相比。

两个人摘了一筐子橘子和枣子回来,其他的就没要了,江延宗觉得这水果确实是有些令人失望,跟卫靖泽说:“老陈还想让你种水果来着,我看还是算了,这水果卖相和口味都一般。”

卫靖泽说:“地里的庄稼都是他们精心伺候的,当然没关系,但是这家门口的果树,就是没怎么管的,肥没怎么用,药也不怎么打,所以长得难看不好吃也不奇怪,要是真认真种,说不定还是有出路的。”

“这么说,你是心动了?”

卫靖泽叹了口气,说:“哪能啊,现在家里有田有地,还有一个水库,我天天忙的不行了,哪里还有时间管水果的事儿?要是有人合伙,我还能考虑考虑。”

江延宗吃橘子的速度就慢了一些,皱眉思考着卫靖泽随口说出来的话。

卫靖泽将橘子和枣子都放进车子的后备箱,说:“你带回去给光头吧,免得他说你只顾自己吃。”

江延宗随口应了。

卫靖泽留江延宗吃饭,江延宗没答应,开着车就回食府去了。

卫靖泽还得去河边把鸭子和羊赶回来,还要把屎蛋蛋捡回来。

这年代的快递速度还真不怎么样,卫靖泽在买了东西五天之后,才由食府的买菜的把包裹送了来。

卫靖泽检查了之后,发现确实是跟店铺的图片一样,就给了好评。

跟镇上的文具比起来,这买的本子真是又好看又实惠,纸质更厚实,写起来也舒服。伟伟拿到本子和笔的时候,高兴得不行,抱着本子直跟卫靖泽说谢谢,卫靖泽也挺高兴,这孩子小脑袋瓜子挺聪明的,要是好好鼓励他读书,说不定以后还能有些出息。

一年级的老师水平不行,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教书教的乱七八糟的,伟伟这孩子硬是靠着问卫靖泽和老汉祖孙两个,把别人之前学会的东西都弄明白了,现在也能够赶得上班级了。

瞎婆子虽然嘴上没说,心里是越来越信服卫靖泽了,如果没有卫靖泽,可能她摔了跤之后就没办法干活,眼睛也没办法好起来,他们祖孙两,还天天在地里刨食呢。现在虽然背负着债务,可是每个月有钱拿,孙子上学也有不错的表现,让瞎婆子觉得生活越发地有希望了。

她盼望着,等她眼睛好了,卫靖泽能让她多种一种菜,多赚点钱,早点把钱都还上,然后供孙子上学,要是伟伟能够考上大学,她就是死了,也开心了。

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啊。

因为卫靖泽给伟伟送了漂亮的本子和笔,可把村子里其他的孩子羡慕的不行,平时大家可没有机会用那么好看的本子和笔啊,不说学校的小卖部,就是镇上,可供选择的文具都特别少。

连大人都开玩笑说,卫靖泽怎么只送伟伟,不送自家的孩子,卫靖泽也知道,人家是也想占这个便宜,但是卫靖泽可不是那种抹不开面子的人,就回答说:“伟伟这孩子,是我以前就说了送的,以后要是您家孩子能每门考八十分,我也送本子,考九十分我送两个!”

总不能让他们形成占便宜的习惯,总觉得卫靖泽年轻,长辈发了话就不好抹开面子拒绝。卫靖泽当然不在意这一个两个本子,值不了几个钱,可是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坚持。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法子,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没想到才过了两天,伟伟就被瞎婆子从学校带回来了,伟伟的脸上青了一块,卫靖泽还很意外,忙问是咋回事。

瞎婆子让伟伟自己说,伟伟嘴巴一瘪,说:“郑强不是个东西,抢我本子,我就跟他打了一架。他打不赢我,就告老师了。”

原来是伟伟同桌看到他本子好看,就想据为己有,伟伟护食的很,哪里乐意,两个孩子就打了一架,伟伟打架本来就厉害,那孩子比伟伟小一些,当然打不过,被打得哭爹喊娘的,老师要惩罚伟伟,伟伟不肯,闹得学校只好把瞎婆子也叫过去了。瞎婆子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眼睛瞎的时候就彪悍的很,更何况是现在,而且这次是伟伟占理的。

听着伟伟凌乱的描述,卫靖泽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伟伟还昂着小脑袋瓜子,很得意的样子。

孩子们打打闹闹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孩子的三观还不健全,比成年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矛盾。对于孩子们打架的事儿,卫靖泽是不支持孩子说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好性格,不准动手这样,最重要的,还是要告诉孩子,要怎么才能够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怎么惹麻烦。

“那你的同桌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伤得重的话,恐怕要赔钱了,而且郑强又是大泥湾的人,老师跟他是同村,估计也会偏袒自己的人一些吧?

伟伟说:“他头上也起了一个大包。”

“没有出血吧?”

“没有。”

这次伟伟还算是“手下留情”了啊,上次村长的孙子那才叫厉害呢,破了老大一个口子,流了挺多血的。

“以后有什么事儿,不要先想着打架,一定要讲道理,占住了理,再跟人争,知道吗?万一人家比你厉害,假如说是六年级的人,你怎么办?要是你被打伤了,你奶奶会怎么样?”

伟伟性格有些冲动,像一头惹不得的斗牛,稍微刺激一下就会暴跳如雷,卫靖泽担心这以后成为伟伟的绊脚石。

伟伟听了卫靖泽的话,有些不甘心的点点头。这孩子现在不能理解卫靖泽的话。

可能是瞎婆子厉害的名声太大,郑强家里也没有过于追究,伟伟依旧天天去上学,也没有人找麻烦。

到现在,瞎婆子的眼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只需要每天定时滴眼药水就好了。恢复了视力的瞎婆子干活利索多了。手臂虽然拆掉了石膏,但还不能干重活,现在并不是农忙的,卫靖泽偶尔过去帮一把,也能应付的过去。

瞎婆子现在最挂心的事情,就是欠了卫靖泽不少钱的事儿,眼睛的手术钱加上骨折治伤的钱,除掉自己已经付了的钱,也还欠了六七千,这对瞎婆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所以她在手还没有完全好起来的时候,就捉了二十只鸡回来养着,希望能够早点把卫靖泽那边的钱给还上。

陈寒上次把瞎婆子做的酱拿回去做了成分检测,结果出来挺快的,经过检测,酱里面的成分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只是可能在保存的过程中没注意,让细菌有些多,当然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避免掉,主要还是瞎婆子要在做酱的过程中,保证卫生和干净。

陈寒有意买酱,卫靖泽就帮着牵这个线,在跟瞎婆子见面前,卫靖泽就说:“光头,咱们先说好了,这瞎婆婆生活不容易,你可不能死占便宜啊!就算是看在我的面子上。”

陈寒说:“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当然不能做得太过分。”

到瞎婆子家的时候,瞎婆子正在喂鸡,看她现在利索的样子,手应该好了很多了。

“婆婆,我这朋友来找你有点事儿。”还在路上,卫靖泽就大声说。

瞎婆子一抬头,就看到卫靖泽领着个光头来了,这光头村里人也都认识,是食府的大厨,都是他说要啥菜,就买啥菜的,权力大的很呢!

瞎婆子忙放下手里的活,手在身上擦了好几下,说:“赶紧进来吧,大师傅快来喝茶。”

两个人到了院子里,卫靖泽就拖了两把椅子出来,自己跟光头坐了,瞎婆子进屋端了两杯茶来,说:“这是今年的新芝麻泡的。”

没想到人家的芝麻这么早就开始吃了,卫靖泽家挂在墙上的芝麻才开口。

瞎婆子眼睛好了之后,应该是收拾过着屋子的,看上去干净整洁了不少。

喝一口茶,今年的芝麻格外香甜,而且饱满可爱,只是家常粗茶,也显得滋味悠远了。

“婆婆,上次你不是给我家一些酱嘛,陈师傅吃着觉得不错,所以想跟你买,你手上还有吗?”

瞎婆婆说:“那手上没有了,给你的那点,都是去年做的,今年这芝麻不是刚出来嘛?正准备再做点呢。陈师傅要多少?我多做一些。”

陈寒说:“老婆婆,不知道你这方子卖不卖?”

“方子?”

卫靖泽帮着解释说:“就是你做酱的办法。”

瞎婆婆还不知道方子也能卖钱,更不知道方子可比一罐酱值钱多了,慌忙说:“师傅你买那个做什么,这酱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就是芝麻花生炒熟了磨粉做的,一点都不难…”

卫靖泽生怕这婆婆一口气把自己的方子全说了,忙说:“这当然是难得的,这方子别人又不知道,做出来的酱也好吃,当然是个好东西,你可得捂紧了。”

陈寒一看这架势,便知道可能瞎婆子做酱也是凭自己的感觉在做,也没有什么很正规的方子之类的,就算是自己知道了人家的做法,也不一定能够做出那种味道来。

于是陈寒改了口,说:“我还是从您这里买酱吧,等您做了酱出来,我先试试菜,如果用的多,就买的多,用得少,就少买点。”

卫靖泽也觉得这办法好,这样就像是给弄了一个会下蛋的金母鸡,有了持久的来源了。

瞎婆子有些不知所措,忙用眼睛去看卫靖泽,希望能够卫靖泽帮自己拿个主意之类的。

卫靖泽知道瞎婆子可能不太懂这种事儿,便说:“陈师傅的意思,就是跟你卖菜一样,需要多少,他会先告诉你,然后你做了卖给他,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放心,我也可以给你做个见证。”

陈寒附和着点头。

听卫靖泽说愿意帮着做个见证,瞎婆子就放心多了,说:“陈师傅想要,我当然可以做,只是你得等上半个月才行。”

估计其中也需要一点时间去发酵。

陈寒一口答应说:“当然没问题。”

然后双方就定价的事儿商量,瞎婆子不太懂,总不能让陈寒乱喊,所以卫靖泽就帮着争取了一下,最后争取到了给卫靖泽家那坛子大小的一坛,卖给陈寒两百块,大概有两斤多的酱了。

这个后面还要签合约的,到时候卫靖泽还要帮着做这个中间人。

这笔生意算是顺顺利利谈下来了,瞎婆子也是格外高兴,还送了卫靖泽一把花生苗,让卫靖泽拿回家去自己吃。

九月份的秋雨还算多,收完花生之后,一些花生被遗忘在地里了,下一场雨就会发芽,有些人就会把花生芽掐回家做菜吃,味道还是挺不错的。瞎婆子给卫靖泽的花生芽就是这样生出来的。

花生芽炒菜确实是味道不错,粗壮水灵的花生芽炒出来,口味带有甘甜,十分爽口,当然这是因为有陈寒在的缘故,一般花生芽不是很好做菜。

说到花生芽,陈寒就想起了豆芽菜,让卫靖泽帮自己发一些豆芽,无论是做主菜还是配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卫靖泽答应了,反正最近不是特别忙。

发豆芽一般是用绿豆发,这样发出来的豆芽比较细小,不会显得特别粗壮,做菜的时候也精致好看一些,当然也有用黄豆发豆芽的,豆芽发出来会粗壮许多,有人说在口味上也差一些,当然这就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了。

恰好今年收了不少豆子,绿豆也有不少,卫靖泽就帮着陈寒发一些豆芽了。

虽然豆芽的制作很简单,而且成本很低,但是依旧会有一些人利欲熏心,用激素、抗生素等化学药剂促使豆子发芽,使得豆芽看上去又壮实又水灵,速度还快,四天就能够让豆芽长成,发出来的豆芽更多,能够保证豆芽的旺盛需求。

卫靖泽在网上搜了发豆芽的办法,就开始发豆芽了,网上有些办法是用泡沫箱子发,可是泡沫箱子在发豆芽的过程中和用完之后,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卫靖泽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用竹筐。

农家的许多农具之类的都是用竹子做的,绿色环保不说,而且十分耐用,手艺好的师傅做出来的箢箕、箩筐、筲箕等,都可以用上许多年而不坏。

竹子是一种速生的植物,笋出土后,在夏天就可以长成一棵嫩竹,两三年就能够长成成竹,而且发的很多。但是竹子抢营养也是很厉害的,竹林里一般没有杂草,地面时分干净,不是因为没有杂草的种子,而是肥力不够,杂草无法生长。

正好老汉也是一个编制竹篾制品的师傅,卫靖泽就让老汉帮着自己做一些竹子编的,正好豆芽下面要长根,留出来的孔隙也便于豆芽的生长。在豆芽发好之后,直接把竹筐搬去食府就可以了,等里面的豆芽卖完了,竹筐还能够拿回来重新发豆芽。

第33章 十月忙

叉水村有几片竹林,有些是有主人家的,也有两片是离人住的地方有些远,大家都公认是村里的,只需要跟村长那边打声招呼,就都可以去砍竹子。

卫靖泽第一次上手砍竹子,还不太会,老汉抽时间手把手教他,两个人砍了三根成年竹子回来,砍去枝叶,老汉就开始劈竹子,然后将竹子越劈越小,最后弄成了一片片竹篾。卫靖泽看的是眼花缭乱,老汉这双手,真的是太巧了。

卫靖泽捡起一片片薄薄的韧性十足的竹篾,称赞说:“爷爷,你这手太厉害啦,我就弄不成这样。”

老汉呵呵一笑,说:“以前,竹匠跟木匠、砌匠一样,都是吃饭的手艺,不是随便学学就能学会的,也要拜师傅,跟师傅学好几年,才能够学的成。那个时候手艺可重要了,做的不好,就卖不出去,就没饭吃。我这手艺还只能算一般般,自家用用还成,真拿出去卖,恐怕没人看得上。”

竹匠现在也已经是没落的行业了,有了工厂和机器代劳,用手艺做的质量不一定差,但是速度赶不上,价格就降不下来,所以许多曾经的手艺人,都只有在自家需要的时候才会动动手了。

像木匠和砌匠,发挥的空间还是大一些的,一些农村人家自己有木材,想要做椅子等家具,还需要木匠师傅的。做房子也离不开砌匠。

相比较起来,倒是竹匠是最边缘化的了。

以前是除了吃饭的碗,除了炒菜的锅,其他的都是能用竹子编的,到现在,竹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倒是越来越少见了。

在竹篾被弄出来之后,还不能马上就开始编,还要再打磨一下,将上面的小小的刺都弄掉,免得用的时候扎人的手。

老汉忙活的时候,卫靖泽就去做饭了,做好了饭出来,老汉已经完成了一个筐子的大半,再编一编,就要成型了,拿起半成品上下左右看了看,真是又漂亮又结实,底部还均匀的留出了洞洞,方便以后豆芽发芽的时候,根从这儿长出来。完全符合卫靖泽的设想。

把老汉的手艺又夸奖了一通,卫靖泽让老汉收拾收拾,洗手吃饭,自己去叫师傅们来。

吃完饭也没怎么休息,老汉有开始拿着竹篾编起来了。

等到睡觉之前,老汉已经完成了两个漂亮的竹筐。卫靖泽看了看,这竹筐成品确实是结实,经得起搬运过程中的摔打碰撞,心里对手巧的老汉更是佩服的不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卫靖泽做了饭菜之后,就开始将泡了一整天的绿豆和黄豆均匀的铺在筐子里,上面盖上一层棉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己去发芽。

浸泡了一整天的豆子基本上都能够看到胚芽了,说明种子已经苏醒,只要温度湿度都合适,就会发芽了。盖上棉布,一方面是遮光,另一封面是保持水分,在豆子发芽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掀起来看,不然长出来的豆芽容易发白,不好看。在这等待豆芽发出来的一周时间里,只需要定时洒点水就可以了。

一转眼,九月份也就这么悄悄过去了,这一个月主要是收获各种农产品的时候,所以孩子们一写作文,就爱写秋风送爽,金秋来临。

如今,伟伟一放学,就跑到卫靖泽家里这边来写作业,有什么不会的,还能问问卫靖泽和老汉,瞎婆子什么都不懂,问了也是白问。

老汉的房子又临着大马路,谁过去都能够看到伟伟趴在那里认真写字,所以人人都夸伟伟真是认真,回去就教育自家的孩子,你看看伟伟,一回来就写作业,再看看你,只知道疯。于是孩子们就开始都聚集在老汉家门前写作业了。

虽然写作业的时候也是吵吵闹闹的,可是还是有些学习氛围在,慢慢的,不少孩子也放了一些心思在学习上了,至少作业能在家里做完,而不是去学校抄别的同学的。

祖孙两个也不嫌孩子们吵,老汉这个年纪,正是喜欢孩子的时候,卫靖泽也觉得无所谓,他在后面忙着做饭煮猪食喂猪什么的,也没什么影响。有时候从水库回来,还能够摘几个莲蓬给孩子们吃。

月底,沼气池也差不多完工了,除了修建沼气池之外,沼气灯、沼气灶也给修好了,最后验收了没问题的话,师傅们就算是完工了,可以领到另一部分的工钱了。

卫靖泽跟着师傅学如何填料进去,如果把废渣废液挖出来,做肥料,如何看各项数据,怎么弄各项开关之类的,学上一两遍之后,就能学会,倒是不难。

沼气灶是开放式的,在这里煮猪食最方便,沼气灯也弄了几盏,如果沼气不充足,沼气灯没法用,电灯也是能够用的。

在最后师傅们交了工程之后,卫靖泽也是最后请师傅们又吃了一顿,师傅们觉得好久没有碰到这样厚道的人家了。

在沼气池修好之后,村里人都十分好奇,跑来围观,看猪栏里的排泄物直接进入沼气池,牛栏也离得近,一些生活垃圾,如烂菜叶子、鸡屎之类的,也能够扔里面,关键是味道不大,还能沤肥。大家最期待的是用沼气煮猪食了,煮猪食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事情,比做饭烧水之类的还要费柴火,所以大家都很期盼这个。

沼气什么时候能开始用,要看你投的料和菌种如何,卫靖泽家的沼气池在做好大约三天后,就有了沼气了,而且十分充沛,用着煮熟了一锅猪食。

如今卫靖泽家里有了四头猪了,前面两只大猪都卖给了食府,只剩下两头猪之后,老汉又去买了两头小猪来。别看现在猪都不大,可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大得很,简直没得商量,如果没喂饱,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在猪栏里尖叫,那叫声,简直是魔音穿耳啊!

好在最近饵料还丰富,红薯藤都刚埋进地里不久,有不少边角料给他们吃。

养殖最难过的就是冬天了,人吃的都种类不多,更何况是猪吃的。

现在,老汉就跟卫靖泽商量着,等到晚稻收割了之后,要去外村收购一些谷子之类的,打了给猪吃,自家的稻米老汉还有些舍不得给猪吃。

另外,还要多一些大白菜、萝卜这样的长得快又多的菜,可以给猪添点辅食。冬天,猪的食物就以大白菜或者萝卜、糠和米饭煮成的混合物做食物了。

卫靖泽这做了大半年的农民了,有时候听着老汉说一些事情,还是觉得自己还是个新手农民,很多事情还摸不着门道。

卫靖泽家的猪有个占便宜的地方,那就是食府剩下的汤汤水水,都会送到卫靖泽家里来,给猪吃,村民们羡慕也没有法子,谁叫卫靖泽跟江延宗和陈寒关系好呢,人家当然照顾自己的熟人了。

当然,冬天的猪还有另一个主要食物,那就是红薯,许多人种红薯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为了养猪的。

今年,在卫靖泽的带动下,许多人家种了一些种类不同的红薯,白芯的给猪吃,红芯的可以拿出去卖,冬天的烤红薯可是卖的很不错的。

幸亏猪也不是挑食的动物,给什么吃什么,吃什么都容易长肉。

  如果觉得异能农场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弦歌雅意小说全集重生奋斗日常异能农场主萌宠日常/萌宠养成记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我们岛主总是在装死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重生之霸宠娱乐圈八十年代致富手札/重回1980颤抖吧小三空间之最强世界跑商重生之空间灵泉重生之军婚女配不狠难翻身林家之女会魔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