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凤今作品一品仵作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暮青当然没忘,她倒觉得是步惜欢忘了一事,“你的人还有一样本事,你忘了说。”

“嗯?”

“春宫戏演技精湛。”暮青一本正经道。这些天步惜欢在都督府里养伤,朝中皆以为他是在内务府总管府上和彭美人厮混,但一日两日的也倒罢了,他有七八日没回宫了,想必内务府里不乏探子,此事至今没穿帮,可见他培养的那些人演技甚高。

前些日子,她在长春院里杀了安鹤,连长春院的掌事司徒春都死了,可这几日盛京城里静悄悄的,长春院里没动静儿,连宫里都没动静儿。步惜欢必是让刺月门的人替了安鹤和司徒春的,但司徒春也倒罢了,安鹤是服侍元敏的老人了,他被换了,元敏竟然没发现,这绝非演技高明,只能说步惜欢兴许已布局多年,就等着这一日呢。

暮青的心思转眼就转去了别处,步惜欢却无奈失笑,这世间女子里也就只有她一本正经地说着春宫还不脸红,仿佛说的是再家常不过的词儿。

“那他们到了江南呢?”暮青又问,汴州看着是步惜欢经营多年之地,但汴州学子多了,朝中想派个人混进去,取得崔远等人的信任太容易了。这些少年甚是稚嫩,虽是可造之材,却未经历练,若遇奸计恐难识破,也躲不过朝中暗杀。

“我自有安排。”步惜欢一笑,逆着窗外午后春色,眸光如海般沉静,令人莫名心安,“青青,逆境磨人,我在宫中无所依靠能走到今日,你亦能从汴州来到盛京,他们为何不能下江南?你要相信他们。”

暮青听了沉默不语,她两世为人,不觉得自己从汴河到盛京有何了不起,崔远等人却真的只有十六七岁,甚是年少。但她终究还是点了头,步惜欢求才若渴,他比她应该还要舍不得这些才子,他说了自有安排,那就只能信他。

“好了,说了这会子话了,不累?”步惜欢从窗边走来,笑吟吟牵暮青的手,“娘子不若陪为夫歇会儿,待夜里为夫回宫了,娘子可就要独守空闺了。”

暮青果然听不得这厚脸皮的话,眼刀刚杀到,步惜欢便想起一事来,牵着她的手便往榻上去,边走便道:“顺道给为夫说道说道,那菊之一字有何不妥。”

他还记着这事儿呢。

但此言一出,他便觉得她的脚步一停。

“嗯?”步惜欢回身瞅住暮青,见她也瞅着他,那目光深若幽潭。

“你既喜雌伏,竟不解菊花之意?”她问。

嗯?

她近日常拿他喜雌伏的传闻说笑,但今儿他却无心与她计较此事,只一心在这雌伏与菊花之意上。

“你难道没有听闻过菊花与葵花的故事?”她又问。

他目露不解,却仍笑道:“还请娘子赐教。”

“放手。”她面无表情地瞥一眼他的手,待他松开后,她转身便走向桌边,提笔便画!

步惜欢忙走回桌边,他见过她作画,她的画风甚是写实,菊花与葵花在她笔下片刻便成,栩栩如生。只是不知为何在两朵花的花蕊处重笔浓描了一番,随后又另执一笔,取来丹青着色,两花皆染蜜黄色,花蕊却不知为何染了桃粉。

一幅画作罢,她看也没看,起身就走,边走边道:“劝君莫雌伏,菊花易成葵。”

话音落下,她已下了楼去,步惜欢在窗前瞧见她往西厢去了,应是去看许氏了。

春日风暖,日头照进窗来,新画墨迹未干。步惜欢执画细瞧,凝神细品,思量着暮青方才的话,目光落在那浓墨重描的花蕊上,又望着那桃粉颜色半晌,忽然画纸一抖!

屋中甚静,男子低着头,乌发遮着玉颜,肩头微颤。窗外新燕啼春,屋里男子笑声低沉,悠长难止,不知多久,忽然放声大笑,笑声惊飞了枝头新燕。

窗旁一道人影刷地垂下,黑衣蒙面,眼望屋内,目光戒备——主子怎笑成这般?莫非有人下毒?

月影倒挂在屋檐下,目光如剑,速速扫了眼屋内,瞥见步惜欢手中捏着的画,想起暮青方才下楼时在屋里说的话,咚的一声跌下屋檐。

这日,暮青看过许氏后直接去了东厢午憩,醒后让人将医书搬来了屋里,一下午没回阁楼,连晚饭都是在东厢用的,夜里直接便歇在了屋里。这些天步惜欢在府里养伤,她日夜照顾,已困乏至极。

步惜欢似乎知道她累了,竟没来扰她清梦,这夜到了时辰,悄悄地离开了都督府,只是走时揣走了那张二花画作。

暮青毫不意外清晨回阁楼时瞧见画没了,她的心思在许氏身上,杨氏昨日在西厢照顾许氏,按巫瑾所言侍药侍粥,清晨时分许氏果然醒了,暮青用了早点便去了西厢。

------题外话------

无节操了两天,下章继续回归案子。

第一百零二章 青蟒帮

暮青到了西厢时,许氏已醒,杨氏正侍药,两人刚欲行礼便被她免了。

暮青先看了杨氏一眼,昨日崔远回房后定会将去江南的决定告知杨氏,身为人母,她理当有所反应,暮青却见她神色如常,只是眉眼间比平时更添了抹坚毅。

暮青暗叹一声,知道杨氏是同意崔远远行了,当初在奉县县衙大堂上以己为戒教导孩儿国法之重的妇人,终究比她想象的还要坚强。

杨氏端着药碗,碗里的汤药还剩几口,暮青坐去桌边,待杨氏将药喂完后才问许氏道:“可能说话?”

许氏已能开口,却惧于武将之威不敢出声,连头也不敢抬。朝中出了位少年都督,此事都传到许县了,茶馆里有说书的先生日日在讲话本子,听说这位都督甚是凶暴,杀人取心,眼都不眨…

“我们都督面冷心热,最是心善。你昨日病得那般重,换了别家,定是要将你丢去街上自生自灭的,好些的把你扔去客栈请个郎中,哪有我家都督这般让你留宿府上,还请了瑾王爷为你诊脉的?瑾王爷素有神医之名,他的药多少达官显贵重金相求都求不来,你瞧瞧这儿,王爷给你留了一药瓶儿呢!”杨氏将药瓶往桌上一放,哄着许氏开口,“都督待你如此恩重,还不谢谢都督?”

许氏低着头,偷偷瞥了眼暮青,这才道:“民妇许氏,谢过都督。”

暮青道:“抬起头来回话。”

许氏不敢有违,头虽抬了起来,却不敢看暮青。

暮青却忽然道:“十几年前,你因何搬离了盛京?”

此话问得突然,许氏猝不及防,猛地抬头望向暮青,惶然的神色清清楚楚的落在了她的眼底。暮青神色不露,等了一会儿,听许氏支支吾吾道:“民妇的夫君过世的早,民妇身子又弱,孤儿寡母的难以为生,这才想着变卖屋宅,回许阳县投亲。”

“哦?那屋宅变卖了吗?”

“变、变卖了…”

喀!

暮青将杨氏端来的茶盏往桌上一放,惊得许氏险些缩进床帐里,“那你倒是说说看,你家左邻那孤老妇人死后,井里又捞出具浮尸,人人嫌那宅子晦气,何人会买你家宅子?”

“那、那人不、不知左邻之事,因而买下了宅子。”

“你编!”暮青厉声道,“你家那宅子分明已多年无人住过,院中杂草丛生,连屋梁都因年久失修而塌了半边。”

许氏惊得从榻上滚下来,跌跪在地,抖如筛糠,却死命摇头道:“民妇不知,民妇真的不知!兴许…兴许是买宅子那人后来又听说了隔壁宅子死人之事,嫌晦气搬、搬走了。”

“你这妇人真不识好歹!看来我家都督的药你是白吃了!”杨氏都听出此话有假来了,忍不住怒斥。

暮青抬手阻了杨氏再言,她寒着脸看着许氏,懒得问她要买卖田宅的红契和契税书,这些她必是没有的。

古代百姓出行受限颇多,田宅买卖亦非易事,大兴高祖时期便定有明律:“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即想卖田宅,要先得到族人的首肯,然后还要得到邻居的首肯。业主需拿一张问贴,将族人邻居的名姓列在其上,写明卖宅理由及银两,然后询问亲邻可愿买宅、可同意他卖宅,同意者需在问贴上签名,倘若有人拒签,这田宅就不得卖予他人!当然,拒签必须说明理由,例如“业主败坏家财”、“卖此田宅有违祖训”、亦或“四邻不愿换街坊”等等奇葩理由。

过了“遍问亲邻”这一关,买卖双方需去衙门买一张定贴,经衙门审查后才可起草正契,正契需一式四份:一份买方持有,一份卖方持有,一份交衙门审批,一份留在税院备案。

大兴没有房产证,田宅正契需盖衙门的公章,盖了章的叫红契,没盖章的叫白契,白契在民间兴许有用,但在公堂上是废纸一张,假如官府得知哪家百姓买卖田宅用的是白契,没有交契税,这田宅便可以被官府没收。

莫说许氏手里有没有红契,她那宅子隔壁井中捞出了死尸,当初她若想要卖那屋宅,街坊邻居首先便不会同意,也难怪连杨氏都听出她在撒谎。

暮青懒得一一戳穿许氏,只问道:“如此说来,你确是因为想要回许阳县投亲才卖的宅子?”

许氏脸不敢抬,只点头道:“正是。”

“好!那你可以回去了。”暮青忽然便要放许氏走,对杨氏道,“都督府里人少事忙,调不出人来送她回去,你去街上雇辆马车将她送回去。”

杨氏得令便退了出去,一开房门,顿时一愣,元修正站在外面。

暮青刚到西厢不久元修便来了,听见她在屋里问话便没进去,免得许氏受不住这阵仗,吓得不敢答话。但没想到她死咬着不说实话,暮青竟要把人送回去。

元修望了暮青一眼,负手让开,让杨氏出门办差。他知道,她此举必有用意。

杨氏办事麻利,一刻的时辰便回来了,回禀道:“禀都督,马车候在府外了。”

暮青低头喝茶,只淡淡嗯了一声,杨氏沉着脸对许氏道:“你可以走了,我瞧你说话利索,想必行路也无碍了,应是不用我这老妇人背了。”

许氏面红耳赤,给暮青行过礼后便要离去。

“慢着。”暮青忽然出声,许氏惊住,以为暮青反悔不允她走了,一回身却见暮青从桌上拿起那瓶药来递给她,态度冷淡,“我怜你孤儿寡母的,独子尚未成人,这药你便拿去吧。”

许氏受宠若惊地看着暮青,怎么也没想到临走时还能得一瓶续命之药,她眼底蒙上层雾气,几番想要开口,但都忍住了,最后眼一闭,跪下给暮青磕了头,抱着药瓶就走了。

许氏走后,暮青对元修道:“你派一队人马出城,扮作山匪,你懂的。”

元修大笑一声,“懂!”

他就知道!

元修转身便走了,出了都督府,一队亲兵前来听令,男子负手都督府门前,遥望城门,衣袂翻飞如黑云,“另派两路人马到内外城门,如遇那辆马车回来,不许拦着盘查,立即放进城来!”

“是!”亲兵们得令,各自办事去了。

*

这日,傍晚时分城门将关时,一辆马车疾奔进城,车夫惊魂未定,一路喊着有匪,守城的将士出城查看,“忘了”拦下车夫盘查,就这么将马车放进了城。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都督府门前,车夫连滚带爬地下来拍门,许氏受了惊,已在马车里昏了过去。

都督府里,巫瑾早早就被请了来,许氏一被抬进西厢,巫瑾就为她诊脉施针,随后对暮青道:“歇一晚,明早可审。”

暮青颔首,刚要道谢,巫瑾便匆匆走了。他走得急,像是避着什么似的,暮青搞不懂他,也不爱多想,任巫瑾来去匆匆,自己回阁楼睡了。

次日清早,待她再来西厢时,许氏已在门口跪迎。

“民妇求都督搭救!”不待暮青开口,许氏便哭求道。

“山匪罢了,府衙已派兵剿匪,你可安心回去了。”暮青立在门口道。

许氏泣不成声,摇头道:“那些山匪是他们派来的,他们要杀民妇!民妇担心他们连民妇的孩儿也不会放过,还请都督派人去许阳县,搭救我儿!”

“派你的人去许阳县看看。”暮青对元修道,元修出了西厢的院子,却没派人去许阳县,只因那日他派人去接许氏时便留了人在许阳了,暮青知道此事,方才那么说不过是安许氏的心罢了。

元修在院外停了一会儿,再回去时,暮青已坐进了屋里,许氏跪在地上,已说起了当年事。

“…民妇的街坊马婶是病死的,她无儿无女,丧事是街坊们给操办的,谁也不知她还有两个远房侄子。就在她死后不久,那宅子里便搬进来一伙儿人。那些人不知是何来头,成日不出门,怪神秘吓人的。有街坊怕是歹人,听说去衙门报过官差,但是未见有人来。民妇家里孤儿寡母的,身子又不好,更是怕得整日不敢出门。但有天夜里,家里却闯进来一人!那人身量甚是高壮,手里提着把刀,威胁民妇说这些日子所见所闻皆不可说出去,不然便要杀了民妇和幼子。”

“那人有多高?”

“可高了,与民妇家中的房门差不几许了。”

“那人是何模样,你可记得清?”

“他蒙着面,眼大如铃,眉毛粗黑,除此之外,手臂上还刺着条青蟒!”

元修在门口听见,目光一变!

暮青问:“你是如何瞧见他手臂上刺着花青的?”

“他挽着袖子,民妇才瞧见的。”许氏道,说完还补充了一句,“那是夏时,他穿着灰衫,袖口挽得不高,民妇当时吓得抱住幼子跪在地上,抬头时从他袖口里隐约瞧见只青蟒的头。那时,城外山匪横行,听说…身上刺着青蟒的是…”

“青蟒帮的人。”元修在门口接了句话,走进了屋里。

第一百零三章 凶手初步画像

“圣上初登基那几年,朝局不稳,江北匪祸连年,其中有一匪帮,帮众身上皆刺青蟒,江湖人称青蟒帮。此帮无恶不作行事狠辣,三年便吞并了上陵和越州的匪帮散众,凶案都做到盛京百里外了。我那时到西北从军,行经越州,顺路便杀上了青蟒帮的总寨,一日夜杀了他们数百匪众,取了他们帮主的首级,下山后顺手扔进了越州的州衙。青蟒帮的帮主一死,匪众顿散,越州剿了半年的匪便将此帮清剿得差不多了。我到了西北后又率军在西北剿过匪,这些年来江北的匪祸不重,青蟒帮更是多年没在江湖上听说过了。”

元修进屋坐到暮青身边,伸手便倒了盏茶,刚要喝,暮青便一巴掌拍在他手上,转头对杨氏道:“上一壶水来。”

元修的手背火辣辣的疼,笑容却如烈阳,“你别总把我当病人,我这几日总来都督府里跟着你查案,你瞧我不也没事?”

暮青不理他,继续问许氏:“既然青蟒帮无恶不作行事狠辣,为何他当时没有杀你们母子?”

听许氏之言,这青蟒帮的匪徒应该就是杀老多杰的凶手了。他那夜没有当场将许氏母子杀了,理由很简单——灭门案乃大案,会太过惹人耳目。

郑郎中因给勒丹大王子医过牙疾,近身与他们相处过,因此不得不灭口。

老多杰是勒丹大王子的人,那与勒丹二王子勾结的幕后之人想杀大王子,因此才要解决老多杰。

这两人皆是不得不杀之人,且尸体抛进了井里,而那户人家的屋主已经病死,若非那孤老妇人的远房侄子来争屋宅,郑郎中的尸体浮了上来,想必也不会被人察觉。

但左右邻居家里就不一样了,巷子里的人家皆知道这两家人还活着,若是一夜之间被灭门或者两家人都失踪了,必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和百姓的恐慌。

那幕后之人不想在盛京城里做些无谓的案子引人注意,因此才命人去威胁两家人,意图在两家人搬走的路上杀他们灭口。

这些缘由暮青都推测得出来,问许氏此话是因为她搬去许阳县的途中并未遇到杀手,她想知道这是为何。

果然,许氏欲言又止。暮青见她脸上有羞愤神色,不由心中一沉,寒声问:“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想有所隐瞒?”

“不不!”许氏深知暮青是她和独子的救命稻草,因此再羞愤之事也咬牙说了,“那夜,那凶徒见民妇家中没有汉子,便…便生了色心!正当他欲行不轨时,民妇被一人所救!”

“被人所救?”元修眉峰一压,眉宇间顿时如罩阴霾,目光霸烈压人,如西北的风刀。

许氏心胆惧惊,只觉坐在面前的男子恍若杀神,市井传闻里的那爽朗男儿似乎与眼前所见不符,瞪人一眼便如此吓人,何处亲和爽朗了?

“此事的来龙去脉,你一一道来!”这时,暮青的声音传来。

许氏惊魂未定,但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夜,民妇已哄着稚子入睡了,因孩儿尚在襁褓中,民妇夜里睡得浅,迷迷糊糊里感觉床头站着一人!民妇睁眼一瞧,那人身量高壮,手里提着把刀,直直盯着民妇,吓得民妇险些昏死过去。民妇的惊叫吵醒了孩儿,那人、那人目露凶光,民妇怕他行凶便抱着孩儿跪地求饶。那人问这些日子可听见隔壁那宅子里什么动静了,民妇摇头,那人又说若敢将那院中的事说出去,哪怕是搬了住处,他也会将我们母子找出来杀了。民妇以为他威胁完了就会走,哪知他生了色心,欲行不轨…民妇、民妇怕他杀了我的孩儿,不敢反抗,以为…哪知那人的心口忽然便透出一把血淋淋的刀子!”

“杀人者是何人?”

“民妇不知,那人罩在一身黑斗篷里,那时屋里没点灯烛,因此没有瞧见容貌。”

“那人的身量呢?”

“中等,比民妇高些。”

暮青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问:“后来呢?”

“后来那人便走了,他身后跟着的两人将那凶徒的尸体抬了出去。外头似乎停着马车,天色黑,又隔着院子,民妇没瞧见,但听见了马蹄声。”

“你还听见了什么?”

许氏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没了,人抬出去就走了。民妇回过神儿来,插了院门,抱着孩儿在屋里躲了一宿,直到天亮了,那些人没回来,这才放了心。后来怕那些人再来,民妇便想要搬走,但这屋宅卖不出去,民妇便收拾了家当,将嫁妆拿出来当了银子,去衙门里使了钱财,办了迁去许阳县娘家的路引和文书,抱着孩儿离开了盛京城。”

一晃十几年,她原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许阳县的家中会突然来了几位军爷将她带回了盛京,也没想到她怕报复严守当年的事,却还是在路上遇到了劫匪。定是那些人得知她到了都督府,以为她和盘托出了当年之事,才要杀她灭口的!

“当年你在家中,可有听见隔壁院子里有人说话,说些什么?”暮青还有话要问。

许氏却摇了摇头,“民妇身子不好,孩儿又在襁褓中,因此一日里多数时辰是与孩儿在屋里歇着,孩儿睡时,民妇便做些女红手艺,贴补家用。”

“你总有去街上买菜之时吧?”

“有是有,但隔壁院子里白天几乎没声儿,夜里有时民妇起身给孩儿喂夜奶,能隐约听见有马车来去。那些人白天不走动,只有晚上才出去。”

“他们在那院中住了多久?”

“半月左右。”

暮青闻言便沉默了,许氏等了许久也不见她再问,心想她是问完了,但不敢出声,只跪在地上等着。不知多久,暮青起身道:“你歇着吧,你儿子不日便会从许阳县接来府中,你可放心。”

许氏忙叩谢暮青,抬头时见她和元修已出了西厢。

两人去了花厅,刚坐下,暮青便说道:“凶手身份尊贵,年纪在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身量约莫五尺二三,不会超过五尺四寸,也就是中等身量。其母常年卧病在榻,他对生母颇有感情,且对元家心怀怨恨。速在盛京城里查找符合上述特征的士族公子,嫡庶不论!”

元修听得发愣,好半天才问:“你怎知?”

“速查!”暮青皱眉道。

元修一噎,但知道她的性子,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出了花厅派人办差,回来后才问:“这回可以说了?”

暮青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盛京天气干燥,她问了许氏不少话,嗓子干得难受,待喝了半盏茶,她才道:“首先,幕后凶手身份尊贵,这点毋庸置疑,否则他难以与勒丹人勾结,也没有能力驱使青蟒帮,更无可能出现在相府别院。”

“其次是他的年纪,那个救了许氏的人应该就是幕后真凶。”

“为何?”

“因为许氏母子在回许阳县的路上没死。”

“听不懂!”元修没好气地道,行军打仗,他战无不胜,从未觉得自己笨,但跟着她办案,总觉得脑子不好使!

  如果觉得一品仵作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凤今小说全集一品仵作重生之天才神棍,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