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凤今作品一品仵作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算。”

“那依国法,当不当罚?”

“当。”

步惜欢笑看暮青,暮青再无异议,她总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但就是哪里不太对,可是又挑不出错来。步惜欢低头笑了声,一扫方才的沉重,心生愉悦。

她看重法理,拿国法跟她辩,她当然辩无可辩。

暮青看着步惜欢笑得愉悦就觉得不顺眼,不由道:“你还是睡觉吧!”

这话说完,想起答应过他凡事要多说一句,这才又道:“你本来就没歇好,早晨被我吵醒的,还是再歇会儿吧。”

步惜欢抬头,笑意温柔,她马上就把他的话记在心上了,他本该欢喜,这会儿却又有些遗憾了。若是她忘了该多好,他就有理由罚她了。她若受罚,不知该是怎样的模样…

正想着,听暮青道:“你睡你的,我接着帮你擦身子,方才没擦完。”

步惜欢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方才没擦完的地儿是…

“月影怎么还没回来?”暮青起身便往屋外走,想瞧瞧月影回来了没。他出去有一阵儿了,准备一套干净的素棉衣衫,这差事很难办?

步惜欢随着她的背影便看向屋外,月影早就回来了,一直避着没进屋罢了。她吩咐月影备衣衫时,他已醒了,自然知道她找月影为的是拿衣衫进屋,服侍他擦身更衣。可想起方才她为他擦身时,他那痛苦难熬的滋味儿以及她还想着继续为他擦的那地儿,他抬手便要示意月影莫要现身。

但身子虚弱,步惜欢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暮青推开门时,月影便站在门口了。

暮青接过衣衫,翻看了下,见料子干爽柔软,亵裤也在,这才捧进屋里,转身时道:“你的办事效率跟月杀差远了。”

速度太慢!

月影心口中箭,气极瞪向暮青的背影,却瞧见步惜欢在榻上看了他一眼,目光凉薄。

月影顿时一惊,他做错何事了?

这衣衫是暮姑娘要的,他寻来后见暮姑娘端着米粥进屋便知主子醒了,没有主子命令,他自然不敢进去送衣打扰,于是寻隐密处避了起来,让暮姑娘在榻前侍候粥菜汤水,与主子叙话长谈。方才听见暮姑娘要衣衫,而主子又没有特别的指示,所以他便现了身。

这…哪里做得不合主子心意了?

月影没想明白,暮青的吩咐已传来,“水凉了,打热水来。”

月影这回先望了步惜欢一眼,一看他那眼神,他便没动。

“嗯?”暮青回身看了月影一眼,见月影立得笔直如山,她转身便自己去提放在外屋的木桶——无妨,支使不动,她可以自己劳动。

她刚提起那沉重的木桶来,步惜欢便叹了一声,看了月影一眼。月影耳朵尖,进屋便帮暮青提了两只木桶出去,片刻后便又打好了一桶热水一桶冷水,提进屋时暮青已将铜盆里的水倒了。

月影默默将房门关上,暮青不由分说帮步惜欢宽了外袍,锦被拉去一边,勾住他的裤带便要解。

步惜欢一把按住了她的手,唤道:“青青!”

暮青挑眉,看懂了步惜欢的神色,问:“害羞?”

步惜欢咳了一声,气也不是笑也不是,缓了几口气,笑道:“我总觉得背上不甚清爽,帮我擦擦背吧。”

“好。”暮青一口应下,步惜欢闻言松了口气,却听她道,“那先把亵裤解了吧,我帮你把前身擦好再擦后背。”

“…”

“别啰嗦了,早些擦好,你早些歇着。”暮青说罢勾着步惜欢的亵裤带子抽了抽。

步惜欢死死压着她的手,不知是羞还是恼,苍白的脸色渐渐如暖玉生辉,连压着她的手指尖儿都生了粉红。

暮青总算明白他是真的害羞了,不由松了力道,问:“你是怕待会儿擦拭时有反应会尴尬?”

步惜欢没接话,但他的神情已然是承认了。

“可我认为,没有反应你才应该尴尬。”暮青说罢又扯了扯那裤带。

步惜欢听了,脸上的颜色如同开了十里桃花,从未这般好看过。

也正是这愣神儿的工夫,他忽觉一凉,那一刻,什么深沉难测喜怒不露的帝王心术都压不住眸底惊涛骇浪般的震惊。

他尚在震惊,暮青已道:“还挺好看。”

“…”

“我说肤色。”

“…”

步惜欢抬臂遮眸,双肩微颤,瞧着是在笑,那笑里却似乎有更复杂激烈的情绪。他听见她走到桌边,在铜盆里捞出帕子拧干的水声,那水声哗啦啦的,刺激着他的耳力,像有什么敲在心口,呼吸竟有些不畅。

紧张,他这辈子竟也能品一回这般滋味。

当听见她走回来时,他抬臂抵住额头,嘴角牵起抹笑来,那笑已见惯常的懒散,眸光却朦胧如水,哑声笑问:“哦?你还见过肤色不同的?”

他知道她定是验尸时见过,问这话一是想逼迫自己想些别的,二是想与她调笑几句,别只有他一人紧张,显得雏儿似的。

“见过,验尸的时候。”暮青果然如此道,“黑的紫的,粉的白的,还有烂的。”

烂的!

步惜欢忽然无话可接,他不说话,暮青自然也不说话,气氛静下来后便是温柔细心的折磨。

暮青看了眼步惜欢,见他缓缓合眸,看似懒得再理她,那意态却似要春睡不起,情态半敛,越发衬得明肌如暖玉,分外动人。暮青微微低头,掩了眸底浅淡的笑意。

她执意帮他擦身,原是因他疗伤三日未沐浴更衣,身子汗湿,不擦身他会睡不舒服。但刚才见他执意不肯,她反倒生出些故意来。那晚他来都督府,偷偷藏在帐子里,还不是不由分说便看了她?今儿合该看回来才公平些。

这心思甚是幼稚,她不懂她怎会有这般恶劣的玩心,她验过的尸体数不胜数,什么相貌的男尸没看过?

但…

暮青看着掌中飞燕化龙,眉头跳了跳,窗外明光洒落榻前,少女半低头,耳珠微粉。

怎么会这么不同?

暮青心思如燕,转眼便不知飞去哪儿了,但不管有何心思,她手上都不曾疏忽怠慢过,各处都细细擦过后,拉过锦被给步惜欢盖上,端着铜盆出去倒水去了。回来后,她又帮他擦了背穿了衣衫,这才放了帐子。

帐子一放,暮青便转身又去忙,榻前的松木香燃尽了,她吩咐月影来点上,燃香的事儿她不懂。月影来时,见暮青正端着铜盆往外走,里头放着那身汗湿的衣袍,便猜出她是要拿去洗。

主子的衣裳穿过一回便扔,从来不洗。

月影想如此说,但秉着三不管的态度,他什么也没说,任由暮青去了。

暖阁里清苦的松木香袅袅燃起,帐中男子未眠,唇边噙着抹柔和笑意,听见月影要走,笑容才淡了些,问:“药是巫瑾给她的?”

*

暮青洗晒好衣衫回来后,以为步惜欢会已经睡了,却见帐已拢,步惜欢倚着软枕,远远看向他,目光深邃如渊。

“你怎不睡?”

“若我不问,你打算一生都不说?”

暮青挑眉时,步惜欢已疼惜地开了口,“脚可痛?我瞧瞧。”

暮青这才知道步惜欢应是知道了昨夜她昨夜求药的事,忙道:“不疼,以前我陪爹去村中验尸时常走山路,江南多雨时官道上都走不动马车,我们常徒步而行,走一日也是常有的,习惯了。”

“我瞧瞧。”他坚持。

都督府里,她屈膝求药,外城内城一夜三趟,徒步五个时辰为他求一镇痛之方…这些事,若是月影没有回禀,以她的性子这辈子都不会告诉他。如今他问了,她还一副轻描淡写之态。就算是西北军的精兵徒步五个时辰,脚上也能磨出水泡来,他不信她不痛,只恨他醒来时见她在侧,欢喜太过,竟没瞧出来她的腿脚有何不便。

“去了趟西北,别的没学会,身上痛牙咬碎了都不说的本事倒是学得全!”步惜欢轻斥道,恼的却是自己。

“彼此彼此,陛下受了内伤,微臣也没瞧出来。”暮青不冷不热地反将一军。

步惜欢还真的被她将得没了话。

屋里一阵儿沉默,外头月影敲开了门。

步惜欢淡淡看向他,月影知道规矩,没有要事,他不会敲门。

“启禀主子,月杀急奏,有人急寻都督!”月影进屋便在门口跪地道。

“何人?”不待步惜欢开口,暮青便问。

“来人拿了件东西来。”月影说话间便从怀里将一物拿出,远远一呈,那物件锋锐的寒光却晃得暮青眼神一亮!

解剖刀!

相府别院诗会那日,湖底藏尸一案死了个姓郑的郎中,暮青曾去城外庄子上寻到了郑家人,寻求开棺验尸,临走前将一把解剖刀给了郑家人,并嘱咐说,如果他们同意开棺,可拿着这把解剖刀到外城望山楼,找望山楼的掌柜。

此后郑家人便没了消息,结了西北军抚恤银两案后,暮青本想着再去问问郑家人的意思,没想到元修自戕,救了元修,步惜欢又带着她去长春院杀安鹤,如今步惜欢又受里内伤,这一来二去,竟是耽误了有半个月。

没想到这个节骨眼儿上,郑家人送了解剖刀来。

暮青从月影手上取了解剖刀便回身对步惜欢道:“离那两件案子的结案日子只剩不足两个月了,我回府看看。”

说完她便急忙要走,走到门口想起与步惜欢的约定,又回身放缓了语气道:“你好好歇息,我夜里再来。”

“不准来!”昨晚走了一夜,今晚不歇着,还想着胡折腾!

步惜欢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时,暮青早已走远了,月影得了吩咐,忙出去备马车,上午城门开着,马车舒服,脚程又快。

待月影把事办妥,送走了暮青,回来暖阁时,听步惜欢道:“再备辆马车,朕换处地方歇着。”

“是,主子要歇去何处?”

“都督府!”

------题外话-----

第八十六章 山中开棺

暮青回到都督府时,望山楼的掌柜正在花厅等着,说郑家人还在望山楼里候着。暮青马上便吩咐人备马车,备验尸工具,并去盛京府衙请了公文,点了月杀和刘黑子便出了城。

到了望山楼门口,暮青下了马车,见掌柜进去领出来一个青年人,那人穿着身灰布长衫,刚见了礼,暮青便问:“你是郑家长子?”

那青年人一愣,问:“都督怎知?”

暮青淡道:“身上有药味儿,左手食指第一指节有勒茧,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微黄。勒茧是常年称药所致,指尖微黄是抓药所致。郑家家道中落,长子是行脚郎中,没有银钱养药童,只能自己背着药箱行走于附近村庄,为人诊病,开方抓药,寒暑不误。因此,你的脸颊和耳朵上有冻疮,左肩微低。你今日没背药箱,但你平时定是习惯用左肩背药箱。”

暮青语如连珠,青年人懵愣地张着嘴,还没回过神来,便听暮青道:“上车,带路!”

他呐呐点头,刚迈脚,便听后头有人喜道:“都督!”

暮青刚要上马车,回头一瞧,见崔远面含喜色的从望山楼里出来,身后跟着五个少年,皆穿着素衣长衫,一看便知是寒门子弟。

“都督刚来,怎就要走?”崔远住进都督府后,奉暮青之命结交寒门子弟,他便日日来望山楼,今儿还是头一遭见暮青过来。

“赶着出城查案。”暮青从马车上又跳了下来,问,“他们是你的友人?”

“是!”崔远面带兴奋,回身一一引荐,“这位是良州贺晨,永州柳泽,渝州朱子明、朱子正兄弟,皆是江北人士。这位是江南人士,岭南萧文林。”

暮青从五名少年身上一一看过,目光在萧文林身上顿了顿,岭南人士…那地儿靠近南图国了。

“我赶着出城办案,三日后是春日宴,都督府人少,诸位若不嫌弃,不妨到都督府小坐。”暮青对五人道。

那五个少年望着暮青,面上皆有钦佩之色,听闻此言更是露出喜色,崔远激动得脸都红了,先声道谢。

暮青淡淡颔首,转身便上了马车。

刘黑子打着马车帘子,瞄了她一眼,脸上写满了不解——都督啥时候会与人寒暄,还有那兴致在府里办春日宴了?

暮青神色不露,坐进车里后,郑家人便坐到车辕上,刘黑子驾着马车便出了城去。

*

郑郎中葬在城外三十里的麦山上,马车到了山脚下时已是晌午。

那青年人的确是郑家长子,名叫郑当归,领着暮青便上了半山腰。

郑郎中的坟前围满了人,除了郑家人还有族里的老人和村中的村民。

村民们踮着脚伸着脖子,见郑当归领着一名少年正往半山腰上来,少年一身白袍,山风猎猎,束发飞扬,如泼出道墨去,染了漫山黄草团团皑雪。

待到了近前,郑当归侧身一让,村民们哗的一声。

谁也没想到,远远瞧着气势那般杀伐凌厉的少年,容貌竟如此平常,但年纪的确是轻,实难想象才十七岁便已上过西北战场,披甲还朝受封三品!

“老朽携郑家族人见过都督。”老族长忙带着郑家人行礼,王氏一家住的那村子的村长也忙带着村民磕头行礼。

“免礼!开棺验尸多有惊扰,还望族公勿怪。”正月暮青扶了那老族长起来,回头看了眼刘黑子。

大兴百姓重阴司后事,发了案子,少有开棺验尸的,但也并非全然没有。若案情特殊,仵作亦可剖尸或开棺,但其一要苦主同意,其二要有官府下发的公文并备案,其三要在公开场合下进行,其四要祭祀以慰在天之灵。

刘黑子将盛京府的公文交给那老族长,族里的书生接过来高声念了,村民边听边瞅着刘黑子,不知朝中三品大官儿,怎会找个瘸子当下人。待那公文念罢,老族长颤颤巍巍地把公文收进怀里,恭恭敬敬地把暮青请到了郑郎中的坟前。

郑郎中的遗孀王氏领着长媳长孙和二房一家披麻戴孝跪在坟前,一如新丧般在坟前哭着烧纸钱,郑当归从妻子手中接过孝服也跪了下来。族长主持祭祀仪式,当众念了祭词,暮青到坟前上了香撒了银宝纸钱,族人们一一进香祭祀,足足耗了半个时辰,这才听族长高喊一声:“开坟——”

王氏和两个儿媳的哭声忽然大了起来,凄凄惶惶,王氏见两个族中壮年提着锄头来,哭着便想去阻止,郑家老二忙拦了她,悄声道:“娘,您忘了前些天的事儿?这事儿要不查清,那凶徒再来…”

王氏一听便惊惶地止了哭声,眼睁睁看着两个族中壮年将锄头交给族公,族公在坟头上念念叨叨地刨了一锄头,随后便交给了两个壮年,那两个壮年便抡着锄头开始刨坟。

暮青听见郑家老二的话,目光忽沉,问道:“你们家中进了凶徒?”

郑家人一直没有派人去望山楼,今日忽然就去了,她正奇怪,原来是家了进了凶徒?

郑家老二闻言,忙道:“正是!”

“何时之事?”

“五日前夜里!”

“详细说来!”

“就是、就是…那日夜里约莫三更,小的一家正睡着,一个黑衣蒙面的凶徒忽然就闯进了家中,手里提着刀,说、说…说我爹当年知道得太多了,他定然将那些事说给了我们听,所以要杀人灭口。幸亏有几个军爷在村子里,听见声响进屋来将那凶徒打跑了!”

正因此事,郑家才商量着开棺,但开棺乃是大事,需禀告族公,族里又是商议又是定祭祀的章程,一来一去便耗去了四五日,今天才派郑当归去盛京城里找到了望山楼掌柜,拿着信物到都督府传了信儿。

暮青听罢沉默了一会儿,问:“那凶徒真是如此跟你说的?”

郑家老二点头如捣蒜:“正是,小的不敢欺瞒都督!听闻都督断案如神,还请都督为小的一家做主,我爹死的冤枉!”

两人说话的工夫,那坟堆便刨平了,刨坟的两个青壮年常干农活,手脚利索,冻土也刨得不慢,不久就见了棺材面儿。暮青没有再说话,只看着那两人继续清理,那些被请来见证开棺的村民们皆伸着头望着那棺材,又惧又好奇。

待棺旁的土也扒了出来,两名青壮年过来跟族长回禀,族长看了眼哭着的王氏,叹了一声,扬声道:“起棺——”

郑郎中当年下葬时,家里还在盛京城里开着药铺,有些家财,棺材用的木料甚好,盛京地处江北,雨水不如江南多,棺木烂得慢,人下葬了十几年,棺材只是四周烂了些,坟土堆的高的中间还好好的。

四个青壮年下了坟去,郑家的两个儿子下坟扶着棺头和棺尾,山风吹着漫天纸钱,妇人哭声呜咽,汉子们齐声喝着,咬牙将棺木抬起推送到了坟坑上头。

“起钉——”族公又喊道。

棺盖上的铆钉有的已松,有的棺盖两侧烂了已经露了出来,郑家的两个儿子起了铆钉,随后将钉锤丢到了地上。

“开棺——”族公的声音已哑,这一声却喊得甚长,山风送着此音远去,传了半山,伴着郑家妇孺的哭声,听得人心口发堵。

郑家两个儿子抬着棺木头尾,由人帮忙齐力一抬,只听咔的一声,未见棺中情形,先闻到一股子腐臭气。那臭气被山风一吹,村民们皆背过身去掩住口鼻。

“把孩子抱走!”暮青道。

王氏等人上山时将家里的两个小孙子也带了出来,听见暮青的话才反应了过来,两个儿媳忙护着孩子避去了上风向,坟地旁边的人这时也都纷纷散了开。

暮青大步到了棺旁,这时棺盖已经搬开,郑家人红着眼转开脸不忍看棺中情形,那几个帮忙刨土开棺的青壮年却都是胆大之人,但瞥了眼棺中,皆退后几步,不敢再看。

郑郎中当年是在井里泡烂了才捞上来的,下葬时因肉已泡得软烂,一动就掉,家里连寿衣都没法给他换,只在他身上盖上了衣冠,并以一些古玩珠翠压着。如今古玩珠翠还在,尸体上的肉早就烂光了,衣袍发了黑,烂得只剩下几缕绣图盖在尸体上。一些珠翠滚在棺边,伴着密密麻麻的虫蛹,黑乎乎的,闻着臭气熏陶,看着令人作呕。

  如果觉得一品仵作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凤今小说全集一品仵作重生之天才神棍,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