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蓝牛作品田园小酒师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因为之前就在梁家住过,不过这次是常住,窦三郎也过来了,很快把地方收拾好,窦三郎暂时和梁六郎一个屋,也抽空教他识字。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果树苗,窦清幽一直精心养护着,就是要养活它们。

全部都安顿在梁氏和韩氏住的屋里,全天烧上炕。

安置好,梁氏就一鼓作气,投身到拉龙须面中,临县和府城那边好几家的买家都在年前加大了定量,这几天就得送货。

黄氏说都一块干。

梁贵没让,后面加盖的筒子房很大,多的是地方,她们娘几个也有几十两银子的本钱,找几个本家信得过的人来拉面条,让她们娘几个年前也多少挣一点。

马氏满脸的赞同,还帮忙拾掇地方,帮忙找人。

樊氏有些心疼闺女的身子,怕她撑不住,请了梁郎中来看。

“我没事儿!四娘给我补了那么久,啥滋补粥和药膳汤的喝了一堆,身子养的可好了!”梁氏道。

梁郎中仔细把完脉,也点点头,“是药三分毒,不吃药,吃些食疗药膳调养也极为不错!我再开几个小方,你们平日里做来吃,得继续调养着!”

窦清幽忙应声,把她之前买的药,没用完的都拿出来。

梁郎中看那些药都是上品,点点头,又抓了几样便宜些,效用差不多的,让给梁氏用食疗药膳调养。

在梁家沟也更方便了些,因为梁家沟有杀猪的,临近年关了,家里进的还有鱼,买这些东西就方便了很多。

常月荷看她用个小炉子蹲着香醇的鱼汤,直吸口水,“看不出来,四娘你还真是手巧!做饭就不简单了,你还会做药膳!”

“这个汤里加了药,不能喝的。”窦清幽笑笑。

常月荷不好意思的嘿嘿笑,“我就是闻着味儿好闻。”

樊氏跟赵氏远远看着说话,“之前一直都是四娘这么天天这么守着个小炉子给大姐做药膳调养的?”

“可不是!四娘从被害了一次之后,懂事儿的让人心疼!”

“我也一直心里疼着四娘,她一个小女娃儿,才刚十岁,就要受这些。”赵氏抿着唇叹息。

所以樊氏更加坚定了要把四娘留在梁家的想法,她知道小儿媳妇虽然平常不多话,却也是个聪明的,只是有点闷,就想跟她商量一下,是看选二郎好,还是五郎好。

赵氏听她低声说的意思,一点不惊讶,看了看围在窦清幽炉子跟前帮着烧火的儿子,暗叹了口气。六郎跟四娘差了四岁,差的太多了,爹娘怕都不愿意让四娘等。所以现在正念书的二郎和五郎是最佳的人选。

只是她看二郎不喜四娘,总跟她不亲近,还有点不对付。虽说念书不错,却不想能有大出息的样子。五郎…也不大,现在还看不出啥来。二嫂那个人也…。

赵氏也说不出来,低声让她再看看,“反正不急一时,还小,还有好几年呢!”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的。

樊氏点点头,“也是!还有好几年呢!”那二郎就得先等着,先念他的书,争取个考个功名,以后四娘要是跟了他,也能风光些。

鱼汤炖好晾着,正好到吃饭,梁氏从后面回来,鱼汤也凉好,她连吃带喝正好一大碗。

饭后窦清幽拿了个长竹竿,绑上钩子。

“四娘!绑竹竿干啥啊?”梁三智过来帮着她捆结实。

“听那边的皂角树上还有皂荚,想去勾下来用。”窦清幽抬头看看他,笑着道谢。这个三舅和三妗子两口还真是挺有意思,俩人都是不多话的,三舅碰事儿就阴测测的,三妗子软乎乎的却软中带刺。

“家里买的有香胰子。”梁三智皱眉,家里早就不用皂角洗头洗衣裳了。

“不是洗衣裳的,是有别的用。”窦清幽笑笑。

梁三智也不问,他正好这会没事儿,“我跟你们去钩。”

窦清幽和梁六郎跟在后面,常月荷也拉了梁玉娘一块。

梁家沟地势上有点像盆地,峡谷的感觉,只是更宽阔些,这边靠的山也多,山上物产也更丰富。

几个人到了山上斜坡,把几棵还带着老了的皂荚的全部钩掉,包了一大包回来。

窦清幽拿了刀子,就一个一个的剥。

“剥这个干啥啊?这里面是啥啊?”梁玉娘是个柔静的性子,梁六郎也乖巧,常月荷却忍不住。

“皂角米。”窦清幽解释一句,不大会就剥了一把出来。

樊氏看看几个人捣鼓的,笑笑去了后屋给梁氏帮忙。

外面消息传的很快,又因为酿果酒种果树的事儿已经出了名,所以事情爆出来后,一下子就传的到处人都知道了。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帮着骂窦传家和杨凤仙的,咒骂老窦家无耻绝情的,甚至猜测梁氏娘几个是被赶出来的。

梁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拉面条,累完一天,回来抱着小六玩上一会,倒头就睡。夜里韩氏醒来给小六喂奶,她都睡的不知道。

窦清幽剥了一小罐子的皂角米,虽然有不少单荚的,但也都差不多,泡了两大把,和莲子,百合,红枣,银耳,枸杞一块炖了一大盆子甜汤。

“今儿个都尝尝!这个汤郎中姥爷说喝了美容养颜的!”窦清幽给每人都用小碗盛了一碗。

“这是个啥汤啊?看着就好看!”梁二智捧场的赞道。

马氏也笑道,“看你们几个昨儿个抠了半下午,老三还跟你们一块出去摘啥皂荚的,不会炖的就是那个吧?”她看到泡的皂角米胖大起来了。

梁大智已经喝了一口,“还别说,就算不美容养颜,这甜汤也好喝呢!果然有四娘在,咱们也都有口福了!”

“那个啥皂角米的,炖这里面了?”樊氏奇怪。

窦清幽笑着应声,舀一勺介绍给她,“忘了哪个医书上看来的,皂角米泡五个时辰以上,炖汤可以养心通脉,清肝明目,美容养颜。”

看她说的还有来历,一家人都喝起来,都夸是个好东西。

梁氏看给她舀了一碗满的,心里忍不住又酸又疼又欣慰。就算为了闺女,为了娃儿,她也要撑起来!以后家里她撑着!看着那些天打雷劈的畜生遭报应!她还要带着几个娃儿发财,过个富贵的好日子!

没几天,家里的龙须面就攒够了,陈天宝带着两个交好的弟兄,平常也都是装货卸货的,赶着车过来,他帮着负责把龙须面送走。

“天宝叔!不用送到铺子里了,直接交给来往几个县城之间的拉货商送吧!咱们少挣点,不麻烦这一趟了!”窦清幽直接道。

陈天宝想想,“还是我跟着走一趟吧!你们也不用跟我客气!自己人走一趟也放心!”以为是窦清幽不想让人多想,所以要跟他拉远距离。

窦清幽只是看他去一趟两三天,家里没人,长生一个小娃儿在家,面摊也顾不上了,才说教给别人,见他执意,也就不劝了。

陈天宝这么帮忙,不是因为窦传家才跟他们关系好,而是跟她们娘几个关系好,自然落在了一些人眼里。

这陈天宝可是没有媳妇儿的,虽然长得不如窦传家英俊,但是年轻,也挺是周正,看他那么殷勤,估计也是有想法的。这离得近了,也总好下手。

就有媒婆上门来了,说是给梁氏提一门好亲事,“保管嫁过去,可比窦家强百倍!”

------题外话------

终于断啦!梁氏也瞬间变成一块肥肉啦!\(^o^)/~

第一百零二章:过年

樊氏一听来给闺女说媒,心里顿时愠怒起来。娘几个才刚刚从窦家那个火坑里出来,这就又有算上门的了!说啥比窦传家好,如果不是看他们家现在又龙须面,酿着果酒,发家容易,也不会算上门来!

但因着媒婆是同村的,也都是认识的,樊氏给面子的没有当场直接拒绝,只婉言道,“娘几个才从火坑里出来,身子都还没养好!至于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眼下正要过年,家里事情也多,忙得很,也都顾不上。”

梁媒婆立马道,“哎呦!大智娘!秀芬顾不上,你得顾啊!你这当娘的,可得为她们娘几个打算的!这女人家也不能一辈子当寡妇,再说了咱秀芬长得好,人也有本事,那多少的好人家都想求呢!我给你说的这一家,你先听听!把人叫过来你瞧瞧,秀芬带着娃儿嫁过去,立马就是眼看着的好日子!几个娃儿也成了少爷小姐呢!”

樊氏脸色有些不太好,扯着嘴笑,“不知道说的哪一家?是啥情况的?”她都说不考虑了,还非要说。

梁媒婆立马就说,是镇上的人家,姓陈的,“家里有一百多亩地,有铺子,还有秀才功名,年龄也不大,人最好不过!秀芬嫁过去,以后就成镇上的人了!”

要说龙溪镇上姓陈的秀才,老的少的有三个,但要说有钱有铺子的,就只有陈秀才家,情况也的确像她说的,年龄不大,还有功名。

樊氏看她说的很诚恳,介绍的人家听着也很不错,就看着她说。

“家里还有下人伺候,祖产多,一个大院子,人家低调不猖狂,才没雷家杜家那样。但他们两家见了陈秀才也都让七分的。日子好过的很!我这几天都在琢磨,要说给秀芬!”梁媒婆很为梁氏打算的样子。

窦清幽回来喝水,看上房里没人,就到堂屋里拎瓷壶,倒了半杯凉茶,准备去厨屋里小炉子上加半杯热的。就见樊氏屋里开着门,疑惑着走过来。梁家挣的银钱都是算作公中的,都在梁贵和樊氏那放着。家里没人守着的时候,是不会这样开着门的。

结果刚走进门口,就见樊氏在屋里,正在跟一个婆子说话,还神神秘秘的,“我看门开着,以为姥姥不在屋里,正要关着!”

樊氏看着她笑了,“渴了吧?可别喝凉的,你大嫂喝了几口凉的,都咳嗽了。炉子上有热茶!”

窦清幽应声,“我给你们也泡一杯。”

梁媒婆看着窦清幽就夸赞,“这就是秀芬她闺女吧!?长得真是标致!这面皮儿白嫩嫩的跟剥了壳的鸡蛋一样,一看就像秀芬!还这么懂事!”

说到小辈的娃儿,还是她疼爱的外孙女,樊氏脸上的笑也多了。

梁媒婆看着就加把劲儿,说陈秀才人品咋样咋样好,家里还没有公公婆婆置气,梁家过门就当家做主,谁的气都不用受,谁也脸色都不看。

窦清幽倒好茶端过来,听她竟然是给梁氏说媒的,顿时皱了皱眉头,“哪个地方的陈秀才?”

梁媒婆看她听到了,眼中闪过一丝不太好的意味,笑着没跟她解释,而是转移了话题,“四娘啊!前儿个见你跟玉娘几个上山摘啥东西,是摘了啥好东西啊!?”

“几个老皂荚。”窦清幽回着,看向樊氏。

樊氏知道她聪敏,像个小大人一样懂事,也就没有瞒着她,“是镇上的陈秀才家。”

“镇上的陈秀才家?”窦清幽一听,就冷笑。

梁媒婆一看她像是认识,“哎呀!这不是年关,又不是一下子能说成的。”

“他媳妇儿还没过三七。”窦清幽丢下一句话,端着茶杯出去。

樊氏不喜欢打听八卦,家里事情多,也忙得很,外面谁家死了媳妇儿,她还真没去打听不知道。一听这陈秀才刚死了媳妇儿,三七都没过,才半月多,就主意打到她闺女头上,脸色刷的一下就拉下来了。

梁媒婆赶紧解释,“人已经不再了,这再娶也是必然的!男人守孝又不用三年,几个月就行了的,这不先说说。这么好的人家,陈秀才人也好,先定下来,可省的到时候被人家给占了先!”

“三七都没过,就急着上门提亲,人能好到哪去?”樊氏不悦道。

“哎!大智娘!你先别急着拒绝!你可以打听打听,这陈秀才家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秀芬也不可能找那没娶过的小伙儿,可这样的条件实在不好找那好的。闯上一个,还不赶紧抓住!?”梁媒婆拉着她道。

樊氏坚决不考虑,“她们娘几个都还没缓过神来,等两年再说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陈秀才那样的,媳妇儿刚死了半个多月,就想着续弦,打头找上她闺女,没个计算鬼都不信!

梁媒婆看她生气了,话也说的强硬,知道说不成,还不死心,“这样的好人家,要是错过了,可就再难找那一个了!”说完悻悻的走了。

樊氏攒了一肚子气,等梁贵回来,就跟他抱怨,“还好人家,这种媳妇儿刚死就想再娶的,都不是好东西!”

梁贵意识到,现在梁氏和离,娘几个会着龙须面,还会着酿果酒,以后有想法的人会越来越多,怕算计这个的也越来越多。这个事,必须得要防备了!

窦清幽不反对梁氏寻找第二春,相反很支持她。在这个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个寡妇带几个娃儿过活,太不容易。但前提是找个真心相照的人过下半生。不说那样的人难找,梁氏现在的状态,也根本不适合立马就找。

所以她直接跟梁氏说了,“自己媳妇儿三七没过完,就算着找上了娘,还被媒婆说的打灯笼难找的好,娘先想想。”

梁氏皱着眉想了半天,也明白她们娘几个虽然现在寄住在娘家,没有钱但有方子,之前能靠龙须面和酿酒挣下那么多家产,以后肯定也没问题!等十里八村的果树都种起来,到时候她们酿酒坊开办起来,会赚的更多。打她们注意想要算计的人也肯定越来越多!

“我知道了!娘可不傻的!”说完就去找樊氏和梁贵,把她这几年都不想听见说媒的事告诉了两人,让不要给她打算这个,“这都快当婆婆的人了,也不想再嫁的事儿了!这辈子嫁一次就已经够够的了!啥都等我们娘几个把摊子撑起来再说!”

樊氏叹口气,看看梁贵,应了声,“那就先不说!先支应摊子起来!”她还是希望闺女再找个人家,一个寡妇带娃儿太苦,即便有银子吃喝不愁,但总会有人说嘴算计欺负人。

当晚吃饭就跟梁大智兄弟和马氏妯娌几个说了,以后肯定会有人盯着梁氏打主意,让家里的人都警戒着。

梁大智兄弟忙都应声,喊着谁要是再算计梁氏娘几个,绝不饶人!

黄氏想了一圈自家的亲戚,没有一个年龄相当合适的,暗抿了下嘴,愤愤道,“我看他们那些人没一个好东西!就看咱们家富贵了,看秀芬娘几个手里握着秘方子,就想算计占好处呢!可不能相信他们!再说小六还小小一点,奶都没断!秀芬你们就放心住下,明年开春就扩建院子,咱们一家一块,看谁敢欺负!”

马氏瞥了她一眼,不以为意。她们早就打算好了,也看好了地方准备买下来,不可能在娘家一直住下去。就算想着一直合伙酿酒,一块挣钱,这个时候却不是说这话的时候。公公婆婆嘴上说的不让人算计了,却不想让闺女寡妇一辈子。还是先看看吧!嘴上就应和樊氏的话,“一个窦家就够够的了,可不能再看不清,让秀芬娘几个受罪受委屈!”

这话说的樊氏点头,“总之你们都精着点心,有问到头上的,来打想法的,该咋办咋办!”

梁氏是对再嫁人没有半点想法,她现在一心就想赚钱,就想再把舍的银子再都赚回来!

陈天宝送了货回来,这一次赚了三十多两,“年前再送一次,今年就能歇了!”

梁氏谢了又谢,让他说啥得收下酬劳。

之前请他去送货的时候都给酬劳,但现在她们娘几个啥都没要的离开窦家,啥都没有,他哪还忍心要酬劳,非推着不要,“我跟长生就俩人,也花不多,反倒攒了好几十两银子,救命之恩四娘都没让我报答,不过帮着跑跑腿儿!你们还跟我客气啥!”

梁氏非给他拿了二两银子,“天宝兄弟!你要是不接,那我们下次就不麻烦你了!”

陈天宝一看,赶紧笑着接,“好好好!亲兄弟明算账,我接!我接!”

拿了酬劳银子,陈天宝又在小年前,帮着送了一次货。

梁氏看着匣子里的一百二十两银子,松了口气,“这些银子够买地盖一院房子了!”

窦清幽之前藏的还有一千两,只是现在不能露。

“那块靠着洺河的山坡,不会被人给买了吧?”梁氏把银子装起来,忍不住问。

“就算有人买,杨里正也不会卖,会给我们留着。”窦清幽道。

那一块山坡,还靠着洺河,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不止一个人想要买。窦家老宅就想买下那一片的山坡种果树。

杨里正坚决不卖,那块地方被梁氏娘几个看中了,他可还指望等她们娘几个搬回来,到时候得益的是清水湾,是他这个里正。不然都回了梁家沟,那发达的就是梁家沟了!

刁氏暗骂他要自己占着好地方,就算他是里正,那一块地方他也买不完的!都已经在村后面买过了,再买也没钱。

杨婆子看着,立马就说,那块地已经卖掉了,买地的人就是梁家,“以后要来开作坊的,人家早看中的地,所以早早就买了!”

一听是梁家买的,刁氏才心里恨,又忍不住惊慌忐忑。他们家买了那块地,还要过来开办作坊,是想干啥!?这是明着要对付他们!

可看杨里正的架势,明摆着要偏帮她们,心里愤恼,却是拿他没办法。杨凤仙婆家来闹事,他还帮着和离,让他们出了二百两银子,买了杨凤仙和离。

刁氏还总觉得,杨凤仙死活赖着窦传家,没脸没皮无耻下贱的跟他住一块,有娘家却都不回,肯定是杨婆子捣鼓的,她到杨凤仙家去了。就捣鼓着杨凤仙那种下贱货色缠着窦传家,让他们家一辈子都跟着没脸,一辈子被人咒骂。

她还真是冤枉杨婆子了,杨凤仙目的就是窦传家,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名声尽毁,这辈子都只能被人唾骂着过了,她自然也就忍着,直接跟了窦传家。她只恨窦传家真是眼瞎,竟然把那么多银子眼看着被窦占奎和刁氏拿走,说啥放在他们那里,只留了几十两银子给他们。那么多银子,只留了几十两!

村里也都鄙夷嘲笑,成天骂人家梁氏不好,结果把人家娘几个都赶走,现在却拿着人家赚了银子发财发家过好日子!就是不知道这好日子能过到啥时候,报应啥时候来!

不过听靠洺河那一块山坡是梁家买的,村人都放心了不少,这梁氏娘几个过完年又回来了,他们这些跟着种果树学酿酒的也更放心了,起码有个靠头。

窦清幽的果苗有死的了,成活率虽然挺高,但没有后世的防病药和杀虫药,成活率也势必达不到后世那么高,只能更加精心的照看着。

“活了这么多已经很了不起了!听我娘家那边人家种果树的,能种活一半就不错了。”赵氏安慰她。

如今果树苗长起来,已经分盆,屋里打了个架子,摆了满满一架子绿莹莹的小苗,还没摆完,把梁玉娘屋里,赵氏屋里,连同黄氏屋里,马氏屋里都摆上了。

村里谁来了,看着都要赞叹一番,喊着要给他们留果树种子,他们等天一转暖,立马也跟着育苗。

忙碌的日子过的很快,小年后,转眼就到了年根。

各家各户置办年货,杀猪的,杀鸡宰羊买鱼的,集上也是热闹非凡。

梁家今年大团聚,有梁氏娘几个,还有常家三口,上上下下二十多口子人,所以置办了一堆又一堆的年货。基本是梁贵和樊氏准备一份,常远平和柳氏他们又准备一份别的,梁氏也买了一只羊来杀了。再加上之前的腊肉腊鸡腊鱼腊鹅,彻底过了个大肥年。

韩氏放了假回家过年,梁氏也闲下来,抱着小六找村里带娃儿的媳妇儿借奶水,然后给人送腊肉腊鸡腊鱼吃。

结果好几家都吃中了那腊肉,问梁氏为啥不卖,还问咋做的。

梁氏就教他们,用大料腌制一遍再晒干,多的就不说了。识趣的人知道,里面肯定有啥诀窍,也不多问。就明里暗里的打听三郎的亲事。

翻过年三郎就十五了,能说亲成亲了的。虽然现在她们娘几个像寄人篱下,可手里握着龙须面,她们一走,窦家龙须面也做不成了,酿酒的也不会,没要一两银子家产,以后却是发达富贵的!在一则,窦三郎人长的也清俊沉稳,梁二郎比他大,跟他一块都逊了不少。

梁氏自己再没走一家的想法,却不拒绝人家给儿子说亲的,能来说亲的,那就说明她儿子好!都笑着接应,只是不应承。

常月荷又一个借着送压岁钱,到梁氏屋里跟她说话的,就跑到东跨院来,“窦三郎!又有人来给你说亲呢!”

窦三郎正给梁六郎看他练的字,听她说的,抬抬头,笑了下,没多说。

常月荷看他这态度,心下有些不高兴,“你是不是很高兴有人给你说亲啊?”

她一个女娃家,说是叫妹妹又不是真妹妹,窦三郎只能道,“能有人说亲,自然高兴的。”

梁六郎仰着头看两人,三郎表哥跟除了表姐小郎哥以外的都不多深说,这个月荷姐却总喜欢找他说话。

常月荷不悦的微微噘起嘴,“你才多大啊!就想成亲娶媳妇儿的事儿了!?不害臊!”

窦三郎微愣,有些疑惑的看着她,“我到了年龄,人家好心来说亲,我娘不可能把人往外赶。再说这也是理所应然吧!”

常月荷气闷,哦了声,转身走了。

窦三郎摇摇头,继续指点梁六郎练字。

梁大郎头一年刚回来,事情多,梁二郎被马氏拉着说亲,也没那耐心,赵氏就请了他空闲里帮忙指点下梁六郎启蒙。

常月荷走后,窦清幽从屋里出来,看她气闷离开的样子,过来看窦三郎。

“又去看你的果苗了!?”看到她,窦三郎扬起嘴角笑问。

清俊挺拔,笑容干净阳光,又不是沉稳的翩翩少年郎,最讨得那些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们喜欢吧!窦清幽笑笑,但是常月荷…

“表姐!你看我写的字!”梁六郎期待的等着她夸奖。表姐总能说出他哪个地方写的不好,但又找到他写的好的来。

窦清幽看过一遍,依旧先说了哪几处写的不好,该咋写,又找了另外几处写的好的,夸了几句。

马氏从跨院门口路过,听着她给梁六郎讲写字,心里一阵阵堵闷。她给小儿子说亲,婆婆却不让她相看。二郎已经十六了,说啥等考考功名再说,分明是想把外孙女嫁进来。

她也不是看不惯四娘,人聪明,长得也确实标致,又得公公婆婆的心,说不定娶了她还有不少好处。可这么个儿媳妇,也注定她跟她摆不了婆婆。最重要的,还要让儿子等她几年!?

现在家里可不缺银子,要为了银子娶了窦四娘。酿酒的他们家也会,银子自然以后年年挣,越挣越多!大儿子都没能考上功名,小儿子这有银子打点了,就缺能拉拔一把的人脉。她就想找个举人的或者跟官家有亲戚的儿媳妇,能帮衬小儿子科考和仕途的!

窦四娘…根本帮不上!

越想她心里越不舒服,五郎不是年纪正合适,让她嫁给五郎就是了!还偏偏让她二郎等着,让她在五郎和她二郎之间挑,才最让马氏气堵!

正要回屋,见常月梅在屋里,就到她这。大儿媳妇虽然跟她不是特别亲近,但总跟她是一条心的。

常月荷也在屋里,正气闷的说窦三郎,“一说有来说亲的,可高兴了!说啥很高兴,理所当然的,一点不害臊!”

常月梅笑看着她,“你也是,说话总有点不顾忌。有人说亲,那说明好,说亲的越多才越好。自然是高兴的!又没说应承哪一个!连说相看都没有!”

常月荷一想的确,梁氏只好好招呼那些人,却没有应承相看的事,想来也是不愿意的。

  如果觉得田园小酒师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蓝牛小说全集田园小酒师田园小当家田园小爱妻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农门长姐农家园林师冷情少爷嫡妻狠彪悍压倒,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