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蓝牛作品田园小酒师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梁玉娘拿了针线活儿来的,之前来就看了她的棉拖鞋,正好比着做一双。

常月荷也跟着做。

梁氏看仨女娃儿一块做针线,叽叽喳喳说话,也到这边屋里坐。

窦传家看她一直没出来,也只好忙自己的活儿去了。

傍晚窦三郎回来,窦小郎跟他显摆鼎罐米饭多好吃好吃。

“等我沐休,我也来学学做做!”窦三郎喊话。

常月荷看着他,“君子远疱厨,你还学做饭啊?”

“做饭的大师傅也多是男子啊?能说他们不是君子?”窦三郎念了书也没这种迂腐的思想。

“他们只能算是厨子,并不是君子。”常月荷辩解,君子就该有个君子的模样和气派。

梁玉娘微红着脸帮腔,“听说御厨也都是男子。君子也并不是单单一种人才称得上君子。只要有学问修养,不论是做饭的厨子,砍柴的樵夫,都能成为君子。”

“玉娘表妹说的不错!”窦三郎笑应。

梁玉娘顿时脸色更红,垂着眼不敢抬头。

常月荷从小到大听的君子可不是厨子和砍柴的樵夫,想要跟他辩辩。

窦三郎笑着问窦清幽书看的咋样,等会把这几天学的教她。看她头上的头花,“大表哥大表嫂回来,不是送了宫廷样式的绢花,咋还戴着这个?”

是他买的那一串淡紫色的绢花。

“戴习惯了。你现在写策论了没有,三哥?”窦清幽问他。

窦三郎蹙了蹙眉,“夫子不让我太急功近利,让我沉下心来好好念书。我根基浅,势必得多念两年沉淀沉淀。”他却想和窦大郎一样,翻过年的春试,就恨不得下场,赶紧挣个功名回来。

“三哥先别急。稳着来就是!十年寒窗苦读,三哥才刚开始第一年寒窗呢!”她笑着指了指外面的霜雪。她也看他有些心切,浮躁。

窦三郎微微叹口气,喊了小郎也准备,教给他们姐弟识字练字。

窦小郎在家里几天,倒是没拉下课业,知道这几天会讲那些,窦清幽早给他补了。

“他们兄妹感情真好。”常月荷看着艳羡。

梁玉娘应声,“我们去做棉拖鞋吧!”

“我也想学认字。”常月荷鼓着嘴道。

梁玉娘看了眼厅堂里正一脸认真执笔的窦三郎,微红着脸,“等回去,可以让嫂子教你!你爹不是也识字的吗?”

常月荷看看窦三郎,算了,“那我们去做棉拖鞋吧!”

“嗯!”梁玉娘笑。

窦传家过来找梁氏,说有事说。

韩氏看着,就说上茅房,避了出去。

“说吧!准备说啥!?”梁氏抱着小六,轻轻拍着哄他睡觉。

窦传家解释,“爹娘手里没有钱,翠玲家…所有的积蓄也都投在酒里,没有卖出去。天赐的病总不能不治,真耽误下去,以后就聋了。我…我作为大舅,总不能看着娃儿连药都吃不上,把病情拖延下来,就借了七两银子。你放心,这银子等卖了酒,立马就还!成志已经找好了买家了!准备亏本卖掉呢!”

“哦。”梁氏冷淡的应一声。

看她没说的,不吵不骂,窦传家不知道该咋说了,“这银子一定会还的!”

“我又没说她们不还,你这意思认为我的心思是想着她们不还钱?”梁氏反问他,“你咋知道我的心思就是恶意的,想的就是不好的。我好心你也会想我是坏心。你能这么想我,为啥想的她们都是好的?”

窦传家一时答不上话。

梁氏冷呵一声,“我要哄儿子睡觉了!”

窦传家只得出来。看看正念书练字的窦三郎兄妹,张张嘴,又说不出啥,只好回了西屋。

窦清幽抬眼瞥了一眼,低头继续练字。

次一天,梁玉娘拿了窦清幽的针线篓子要做针线,窦清幽却不愿意天天扎花儿,“拿回来的猪肉还要处理,娘!我们来做腊肉吧!我听了人家外地做腊肉和咱们这不一样,是用干的的,这么多肉一下子也吃不完,就做个腊肉试试吧!”

“只是听说了,又不会。要是弄不好,就把肉做坏了。”梁氏可惜那六十多尽肉。

“试试看成不成!先做少一点。”窦清幽笑笑,拉她出来干活儿。

梁氏白了她一眼,“就你好瞎捣鼓!”不过还是笑着听她的,跟她一块对着那块肉捉摸起来。

常月荷也很感兴趣,说了一种她在外面见过的腊肉,“是柴火熏的,黑乎乎的,吃起来有股怪怪的味儿,我爹和姐夫都喜欢吃那个!”

“我们直接做成晒干的。”窦清幽不怎么吃熏的,主要是她上辈子喝过的酒太多,几乎血液里都流着酒的味道,嗓子不怎么好,治好了反复,再治了再反复,尤其吃不得熏制腌制的吃食。

但她又喜欢腊肉那个口味儿,她妈就回了乡下,跟人学了风干腊肉和晒腊肉,年年都做上许多,直到她妈去世后两年,她还在吃那些腊肉。

梁氏也不愿意坐在那里想那些糟心事儿,就跟着她一块瞎捣鼓。左右不坏就吃,坏了就沤粪吧!

窦清幽先准备了配料,没有的,到村里几家凑了凑,把肉切开,都一条一条的。

炒了配料包在肉里面腌,抹上一层。摆弄好了码放在坛子里,通风晾着。

“这样能行吗?”梁氏体虚,这么动个半天,冬日里也冒汗了。

“行不行,先看看!等过些天就能吃了。”窦清幽跟着她妈做过好几次,这个天是不会坏的。

说着不会坏,天一下子更冷了。

一场大雪簌簌砸落,地上很快就积了一层的白。

几个人都坐在窦清幽的屋里,做衣裳,做绣活儿。炕一直烧着,屋里还摆了个火盆,暖洋洋的。

外面窦翠玲过来找。

梁氏知道窦传家在家里,就站在门口,也不去开门。

窦传家跑去开了门。

窦翠玲穿着半旧的棉袄,风雪里冻的瑟瑟发抖,两个眼眶红肿着,“大哥…”

“翠玲!你这是咋了?出啥事儿了?”窦传家吃了一惊。

“天赐的耳朵…治不好了!”窦翠玲说着,眼泪突突落下。

“咋会治不好了?卢大夫的医术不是很高明,也一直扎针,吃着药!不是一直都见效的吗?”窦传家急忙问。

窦翠玲擦了擦眼泪,“已经两三天没见效了,卢大夫说他不擅长头上的病,天赐想要不聋…就得去找梁让梁郎中。”

窦传家一听,扭头看西厢房门口的梁氏。

梁氏冷眼看着两人,没有吭声。

窦翠玲满眼乞求,眼泪擦也擦不完。

窦传家又看看梁氏,见她冷着眼,不吭声,犹豫了下,还是开口,“秀芬!天赐还是个娃儿,他要是聋了,你这个做大妗子也不忍心。”

梁氏就不开口,等着他说完。

窦传家抿了嘴,“现在只有梁郎中能治好,你能不能…帮个忙?”

“帮啥忙?”梁氏冷冷鄙夷的问。

她这个样子,怕又是不答应。窦传家硬着头皮,还是要请求她帮忙。

窦翠玲哭着道,“嫂子!我求求你,帮帮忙吧!天赐现在只能找梁郎中治了!”

梁氏简直要笑了,“你们让我帮啥忙?带着你们去治病?还是给你们拿银子?”

窦翠玲忙说不用拿银子,“我已经借到了点银子,求嫂子帮忙,带我们去吧!”

“梁家的人就那么恶毒?当大夫的也被你们恶意揣测!?你们求到门上,不给你们治病!?”梁氏鄙夷冷讽。

两人一时被噎住。她娘几个都怨恨老宅,也怨恨窦翠玲家,梁让是梁贵的族兄弟,她们要过去求医,只怕会刁难她们。

“你们去!去看看梁家的人有没有你们那么恶心恶毒的心思!”梁氏冷冷的笑。她真的是够了!原来她就是那么恶的,她娘家姓梁的人也都是那么恶毒的!

窦传家看她浓浓的鄙夷嘲讽,忍不住有些难堪,还是跟窦翠玲道,“等雪停了先去看看!拿上之前抓药的方子!”

窦翠玲应声,道了谢,回去。

只是这场雪一直没有停的意思,下了两天,从大转小,又从小转中。

窦传家看这样子,越下越大,就和赵成志两人一替一会背着赵天赐去梁家沟。

清水湾到梁家沟有十二里路,就这么一路背着,背到了梁家沟。

梁郎中见求医的是她们,并没有多说,接了诊,当即就给赵天赐看诊,扎针。药方子也调换了几种药和用量,“连着来十天。”

一来十二里路,一来一回就是二十四里。这个雪天,走这么远的路还背着人,赵成志觉的太累了,如果能住下就好了。

可住下,显然不可能的。她们在梁家沟没有亲戚,唯一认识的赵氏,是梁家的媳妇儿,赵氏娘家跟赵成志家也不和。

好在赵家村到梁家沟只有五里路。

窦翠玲和赵成志不得不带着赵天赐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的窦传家,见梁氏直接无视他,想解释两句,又说不出口。

家里就这么一直冷着,就算说笑,也是跟他无关的。窦传家心里难受万分,又没人体谅他。

梁玉娘也觉的她们这样住在这不好,常月荷也不算是她们自家人,知道太多也不好,天一放晴,立马提出要回家。

正好梁三智过来拉黑石,收拾了行李,就跟他一块回家了。

家里没有了梁玉娘和常月荷,窦清幽不是欢脱的性子,就更安静了。

窦清幽在屋里写写画画的,梁氏就天天坐在窦清幽屋里,一边做着衣裳,一边看着小六。

窦传家看着,就不待在家里,出来给骡子打草,或者牵了骡子放到山坡上吃草,他就坐在一旁难受。

化雪的时候是天最冷的时候,窦传家坐了大半时辰,既是穿着羊皮靴,脚也已经毫无热气,还不想回家去。

“传家哥!你又在这坐着啊!”

一道轻柔温婉的声音自他身后响起。

------题外话------

推好友逍遥游游新文——帝少蜜爱之神棍小娇妻

一场离奇的死亡,带给她一个全新的人生。

开天眼,通阴阳,两界畅行。

铁口启,断生死,人鬼皆准。

天道乱,参不透,恶鬼入阳。

缪如茵没有想到,她竟然死后重生。

天机不显,自此便踏上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路。

从此后她铁判令在手,纵横阴阳,笑看人间百态。

恶人挡路,她笑容浅淡,真当你是九命猫妖?

猛鬼当关,她素手执刀。刀锋现处必魂飞魄散!

这一世,她与善良无缘。

这一世,她只愿守护爱她之人。

师从鬼谷,纵横商界,游走黑白,铁口直断…

这些该人干的事儿,她干了。

收服厉鬼,诛杀凶魂,豢养阴灵,结识鬼王…

这些该鬼干的事儿,她也干了。

这样的人生才是她的人生,这才是属于她的传奇!

第九十五章:造福

听到身后轻柔的问语,窦传家扭头,“凤仙!?”

杨凤仙穿着浅蓝色绣花紧身袄,蓝红色绣花裙,冬日里身条纤纤,眉目柔婉,如水的目光带着关切和担心,“传家哥!天儿这么冷,你老坐在这里,会冻坏身子的。”

窦传家收回眼神,看着不远处在寒风中摇曳的苇草,“没事儿!”

“你穿的也不厚,这样真会冻坏的。我爹就是年轻的事实冻坏了腿,现在才不能走路的。你是一家顶梁柱,现在嫂子身子不好,家里还都要靠你支撑着,你要是冻坏了身子,嫂子和几个娃儿也担心的。”杨凤仙坐在旁边另一块石头上柔声劝他。

窦传家扯了扯嘴角,笑的凄凉悲凉。他哪算一家顶梁柱,他现在家里就跟个外人一样。梁氏也不会担心他冻坏不冻坏,她和几个娃儿都怨恨他对爹娘太好,怨恨老宅。他要回去晚了会,吃饭都从不再等他。

看他不吭声,笑的悲凉,杨凤仙拿出个烤红薯给他,“刚从家里拿的,准备等会捡完柴火吃的,给传家哥你吃吧!正热乎着,吃了也暖暖身子。”

窦传家不要,“你吃吧!我这一会就回家吃饭了。”

“传家哥是嫌弃吗?”杨凤仙柔声笑语。

“不是的。”窦传家忙摇头,又说等会回家吃饭。

“怕嫂子担心你了?”杨凤仙问他。

窦传家神色微凉,接过了烤红薯。

那红薯烤的很到尽,里面稀软无比,掰开就冒出热气来,看的就让人心里发暖。窦传家看她就一个,掰了一半给她,“我吃一半就行了。”

杨凤仙笑着摇头,“我在家已经吃了一半,男人劳心劳力多,吃的也应该多一点。我当家的就是,总怕他吃不好了。”

梁氏却不会担心他吃好吃不好,穿暖穿不暖。家里做的衣裳也没有他的,只随便给他买了一套。窦传家低着头,吃着热热的烤红薯,心里更加失落难受。

杨凤仙就在一旁柔声的讲男人上了三四十该补养,更该多注意身子,她经常如何给丈夫调养,他却还时有伤寒不舒服的,“一家人就靠男人,这要是男人伺候不好,这一家人可就不好过了。”

这么一对比,梁氏就只会咋呼喊骂强横泼辣,别说关心伺候,对公婆都不曾笑言笑语,对二娘和大郎更是恨的咬牙切齿。窦传家心里越发觉的寒凉,难受。

杨凤仙就转移了话题,问起种棉花的事儿,说她家明年也准备多种些棉花。

窦传家也不想多提家里的事儿,让他堵心难受,就说起种棉花。

杨凤仙听的认真,就又说起开荒的事儿。

窦传家也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开荒拾掇地养地他都在行,说的头头是道。

杨凤仙满脸崇拜,“之前每次来走亲戚,只看传家哥下地干活儿,也不多说,没想到是一个这么厉害的老把式!我爹都比不上你知道的多,会侍弄地呢!”

窦传家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算知道的多,不过就是侍弄的仔细了些,那荒地也养熟的快了些。”

杨凤仙还是觉的他比很多人都厉害,又称赞了他一遍。

窦传家一个热红薯吃完,又跟她说了半天话,心情也渐渐转好了些。

杨凤仙拾了些柴火就背着告辞回家了。

窦传家也牵着骡子回家吃饭。

已经晌午过了,梁氏今儿个做饭早,做的咸汤糊糊,肉饼子,舀出来凉的快,见他饭点过了都没有回来,就已经吃过了。

看厨屋里没有热气,梁氏又已经吃过了饭,在西厢里跟韩氏说笑,丝毫不关心他在外面冻没冻着,吃饭也不等他,难看着脸自己打开冷锅冷灶,不想自己摆弄着热饭,就直接端了凉下来的咸汤糊糊喝了,啃了一个不热的肉饼子。

梁氏看他没热就吃,也不管他。假模假样的牵着骡子出去吃草,指不定又给老宅那老不死的干啥去了呢!

结果没俩时辰,窦传家就开始拉起肚子来,很快连泻了三次。

“一天到晚围着别人打转,却忙过饭点就回家吃饭,别人都没留你吃顿好的!还让你回来吃冷饭!”梁氏嘲讽道。

窦传家脸色难看,没有理会她,回了西屋躺着。

梁氏见他不去看看,还吊脸子,气的也不管他。

到傍晚,窦传家又去泻了两趟。

晚饭梁氏熬了浓浓的小米粥。

窦三郎领着窦小郎回来,听他泻肚子,“咋会突然泻肚子,着凉了!?”

窦传家神色不好道,“吃了冷饭。”

他到了饭点不回来,梁氏生气不等他,让他在外面吃好的,窦三郎知道这个。听他吃了冷饭,叹了口气,“爹起来!我去套骡车,拉你去看看吧!”

“不用了。已经好多了!”窦传家坐起来。

小米粥喝了两大碗,胃里好了不少,窦传家也不想泻两回肚子就大动干戈跑到外村去看郎中。

见他真没事,也没再泻,窦三郎只得由他。

夜里窦传家又起来两次,第二天,整个脸色就苍白蜡黄了。

窦三郎不沐休,和窦小郎早早赶去了学堂,让他去抓些药吃。

  如果觉得田园小酒师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蓝牛小说全集田园小酒师田园小当家田园小爱妻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农门长姐农家园林师冷情少爷嫡妻狠彪悍压倒,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