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蓝牛作品田园小酒师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你还想让四娘到咱们家来?”梁贵诧异的看她。

樊氏是这么想的,“大房的,二郎有点大了,比四娘大了五岁,要是成了二郎,还有得等。但要二郎一个劲儿的念书,考功名,等几年也不是啥问题。二房的五郎年龄和四娘相仿,只有些调皮,现在还看不出出息来,老二媳妇儿也不是多喜欢四娘。老三家的…虽说女大三抱金砖,可六郎年纪小,到时候四娘就得等他几年。”

第七十七章:商量

家里出了梁大郎这个已经成了亲在外的,未婚的男娃儿被她扒拉了个遍,年龄相当的不合适,合适的年龄不是大就是小。

梁贵皱着眉,“行了你!先别乱扯红线呢!三年过来,还不知道是个啥情况呢!”

樊氏白了他一眼,“我这是心里着急!”

黄氏也着急,没有睡着,推了推一旁的梁二智,“今儿个我可听大嫂说了,娘保准会把那唯一的外孙女扒拉到自家来。和她年纪相仿的可就只有咱家五郎!你倒是说个话!可别一口就答应了!”

梁二智倒没觉得有啥,“亲上加亲不是更好!娘疼四娘,到时候分家,也会多偏着咱们二房的!”

黄氏拉下脸来,“亲上加亲哪个地方好了!我可不想当她的婆婆!享不了婆婆福,还要受媳妇儿气!五郎以后可要念书呢!等农忙后,就去学堂了!咱五郎聪明,我还指望他考中功名,娶个官家小姐回来呢!”

梁二智不以为意的翻个身,“得了吧你!亲上加亲挺好的!那官家小姐不说能不能娶回来,真娶回来,你也享不了婆婆福,还得供着人家!”

见他真觉的四娘好,黄氏气了掐了他一把。

马氏也在想着这个事儿,跟梁大智提了两句,说四娘和五郎相配,和三房的六郎关系好,赵氏也喜欢四娘。

梁大智没多说,“看爹娘咋说吧!或许爹娘根本就没想亲上加亲,你别瞎说!四娘这娃儿现在够可怜了!”

马氏脸色僵了下,毕竟是自己亲外甥女,梁大智竟然也疼的!

鸡鸣声响起,山风阵阵吹着,云层逐渐散开,天快亮时,露出了清澈的半月。

村里各家炊烟升起,鸡叫猪哼哼,人声也渐渐多起来。

村头的独院窦家,也都齐齐起来。

窦传家带头烧了香,供桌上摆着龙须面,葚子酒,肉饼和昨儿个窦三郎买回来的猪头。

全家磕了头,祷告了一番。

“好!从今儿个开始,咱家没有债了!干的都是咱自家的了!以后咱家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抛开别的不讲,如今的日子真的算比以前好太多了!自己当家,以后家里赚的钱也都是自家的了!不用两个老不死的脸色,不用一个锅里吃饭。想咋过咋过!梁氏还是高兴的。

“今儿个炒肉!”梁氏摆着手。

窦清幽帮着去做饭,窦传家跟她商量,“今儿个或是明儿个,把岳父家的那十两银子也还了吧!咱家暂时也不用本钱,存的有面,等卖完这一趟,就又有银子了。”

梁氏正想去一趟,自然应声。

上午窦婶儿和连氏几个过来做龙须面,也都恭贺了一番,“不用理会那些乱嚼舌根的!以后这眼看着的好日子,过出来羡慕死她们!”

“就是!”

梁氏跟她们一边说话一边干活儿,心情倒是越来越好。

村里虽然说啥的都有,但也只能说他们家走了大运,这以后挣了银子,在村里就不一样了。

没过两天,窦三郎沐休了。

窦传家在家看着面条,梁氏娘几个去梁家沟还钱。

樊氏一看,就说不要,“家里还有些银子,这些日子挣的,加上你们还的十两,足足多呢!你们手里也不能一两本钱都不留了!”

还了这个十两,梁氏手里的确没银子了,想到还要买李子,她就还的有点不利索。虽说闺女那藏了三十两,但那个银子却是不能动的。

马氏会卖好儿,忙笑呵呵的让她先拿着,“哪还紧着你们非现在就还这个银子了,先拿着!这做着生意,手里可不能没有一点周转的本钱!”

几个人都让,梁氏想想也是,就又拿上了,“白面家里之前买好的还有,就是这快要收李子了,手里就生一两银子不到。”

马氏更让她赶紧先拿着,问她够不够,“你说一声,咱家现在也能给你凑个二三十两!”

闺女都说了,李子酒合伙干,梁氏自然不会说要,说起做李子酒的,“几个娃儿都说合伙干,这李子酒说酿也容易,那会酿酒的要学也容易,多琢磨琢磨就会了。咱们要先占住先机!所以,先把周围县镇的所有李子,都买下来!”

“所有的李子都买下来!?”马氏几个都惊了。

梁氏点头,“咱今年占了先,先挣一笔,等明年人家也学会的时候,咱已经稳住脚了!所以要把附近县镇的李子都买了!银子不够的,先借一借,李子也便宜,就是那酿酒用的白糖冰糖要费些银钱。咱两家一块使劲儿,先把今年的拿下再说!能吃多少是多少!”

马氏倒吸口气,觉的她胃口太大了,“这附近县镇的李子都买下来,这得多少?那得酿多少酒?找到买家了吗?”

“就是因为找到买家了,所以才要一口能吃多大就咬多大!”他们背靠秦雪钧,所以就算量多也不怕。

梁贵看了眼窦清幽,见她微微笑着,清冽的眸子染着笑意,也笑起来,“你娘可没那么大的心!”

窦三郎忙开口,“姥爷!是秦老板说的!我们卖樱桃酒时,他提点了我,我这才想起来,不如就干一票大的!做生意也本就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咱们既然有这个先机可占你,那就占着捞一笔!”

这倒像,他毕竟也大了。梁贵赞同的点点头,“那我们先商量下,看这个事儿咋办!”他的意思,是合到一块,还是分开各做各的,到时候再卖给那秦老板。

“合到一块吧!到时候忙不过来,可以在村里雇几个人!”窦三郎道。

马氏和黄氏都忍不住的欢喜,他们还债肯定不止龙须面卖的钱,那才能卖几个钱,这酿的李子酒,肯定有大赚头!

商量完,家里做的龙须面由马氏几个接手,梁贵爷几个开始到附近县镇打听谁家种李子,收李子。

马氏,黄氏和赵氏也都准备好,到娘家或亲戚家借银子使。

窦清幽回家,跟窦传家也说了一声,姥爷家要带着他们酿酒入一股,要帮着收李子,还要借些银子做本钱。

窦传家自然是高兴,想了想老宅知道肯定也想,不过既然是梁家做的,怕也不会让再掺和,应了声,多做些龙须面,攒本钱。

第七十八章:合伙

窦清幽把一批葚子酒送到摘星楼,跟秦雪钧提出借银子。

秦寒远听她借银子,“你跟我过来。”

窦清幽疑惑的挑眉。

“我又不打你!”秦寒远不悦道。

窦清幽看看秦雪钧,见他笑喝着葚子酒,没有阻拦,就跟秦寒远到了他的书房。

秦家虽然做着生意,但很多子弟都是读书人出身,家中也有人在外做官。

秦寒远的书房一如他的人,高贵,冷寒,除了书案和一把椅子,就是两大架子的书。

最多的就是古籍。

窦清幽看着有些眼热,窦三郎没舍得买书,她已经发现了,那些都是手抄本,种类还不多。这里光四书注解就一堆,还分哪一派哪个人注解的。

轻笑一声,秦寒远挑眉问,“想看书?”

窦清幽没应声,“你叫我来做什么?”

秦寒远见她不说,收起笑,转身从格子里拿个匣子,抽出三张银票递过来,“够不够?”

窦清幽一看,三百两,忙点头,“够了!够了!”原来是借给她银子。

“拿着。酒酿好了,先给我。”秦寒远又换上一副倨傲的模样。

窦清幽想她就是不接,再去找秦雪钧借,反倒不好,就伸手接了,“我给你打个欠条吧!”

“就三百两银子,你以为少爷我看在眼里?你以为你要是赖着不还,我没办法讨债?”秦寒远鄙弃的斜着她。

好吧!人家有钱有势,压都能压死人,根本不痛不痒。窦清幽谢过,拿着银子出来。

秦雪钧一看,让掌柜的给她换成银子,花的时候也不用再去钱庄兑换。

所以再回家时,窦清幽和窦小郎就围坐着,抱着个坛子回的家。

窦传家也没敢再买白面,直接匆匆忙忙赶回了家。三百两银子的巨款,他可从来没见过,更别说拿过。要是丢了,可真是要了命了!他们才从杜家的债务中跳出来。

回到家,梁氏也倒吸口气,赶紧把整个坛子都搬到窦清幽的屋里,藏在炕里面。

当晚窦清幽就把银子分成了几份藏了几个隐秘的地方。

这个时候也快要农忙了,天也一天天炎热起来,地里的麦子已经渐渐发黄了。

棉花也长起来了。

窦清幽换了裤子和对襟褂子,跟着沐休的窦三郎下地薅草。

看着个头不高的棉花,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时候的棉花,正是长个的时候,再过不久就要结棉铃挂果了,最好是施一遍肥。可他们家攒了那么久,也只有两板车,还是混着烧锅的草木灰的。

“家里的粪回头全撒在这棉花地里,再把叉子打一遍!”

“啥叉子?”窦三郎回头问。

窦清幽指给他看,“从斜叉和主干中间又长出来的,就是诓叉子,诓骗人,不结棉花桃子,还分走地里的肥!”

现在的棉花已经长出小小的叉子了。

窦三郎深深看看她,笑道,“原来是这样!那等忙收了麦子,咱们就全打掉那些叉子!”

窦清幽抬眼去看他。就见他笑的一脸温和,也点头应了声。

临回家,从地中间掐了一大把的麦子,“拿回家煮粥!蒸着吃!”

梁氏心疼了一把,让她别掐了,“就那二亩地,交了粮税,还不够咱吃的呢!”

“咱家又不缺面!”窦清幽摆弄给她吃。

说是这样说,梁氏过惯了节省的日子,浪费有数。

麦仁已经有些老了,过了端午,地里的麦子就开始收割了。

窦家就分了二亩地,老宅那边却还有五亩多地,虽然种了两亩棉花,也有三亩半地的麦子。

一早的刁氏就过来,说梁氏怀着身孕,肚子大了不方便,两家合伙干,别拖到后面下了雨,淋了麦子。梁家就在家里做做饭,往地里送个饭就行了。

梁氏不愿意,“说的好听,还不是我们地少,想要我们过去干活儿,还要吃我们的!想得美呢!”

梁贵带着儿子媳妇儿过来了,“你们没有牛,头一年你娘也不放心,非要过来,我给你们看着把麦子收了吧!”

樊氏是想刁氏肯定会说合伙的话,以闺女的脾气肯定又一场气,所以才过来帮一场,反正就二亩地,人手多,一个来回就割完了。

因为一块酿李子酒的事儿,三房人都很是积极,还拿了鹅蛋,腌腊肉过来。赵氏还带了几个粽子,“我娘家包的,拿的多,就拿过来些给大姐和四娘几个尝尝!这是熟的,再一热就能吃了。”

赵氏手巧,她娘更是巧手,绣花茶饭都在行。粽子也包精致玲珑。

梁氏笑眯眯的接了,娘家来帮忙,给她撑面子,很是高兴。

窦传家不好意思的很,让窦清幽留家里帮忙做饭,让樊氏也别下地,他领着梁贵几个,拉着板车下地。

梁贵让他和梁大智三家子下地去,他在院子外面打个小场,“打了麦子直接晾在家门口,也容易看着,容易收!家门口也有地方!”

“哎!”窦传家应声。

樊氏在家帮着泼水,梁贵赶着牛,套上石磙,把家门口的一片地方打的光滑蹭亮。

等梁大智他们拉着麦子回来,麦场已经打好了。

不过大半天的功夫,二亩地的麦子就干完了。

梁贵说窦传家,“你爹娘那边估计还等着你,这之后你就能去过去帮帮忙了!我家人手多,也就不用过去了!”

窦传家脸上有些发热,“那不能呢!我们也得去帮两天的!”

梁贵摆摆手,吃了饭就带着儿子儿媳妇们走了。

村里人看着都羡慕不已,梁氏真是好命,生在这样的娘家。几个兄弟娘家嫂子一过来,那点活儿都不够看的了。

梁氏也有些得意,让窦传家,“你要去给你爹娘干就去,别拉连我们!我们可还有活儿呢!这都农忙,没人手,却还得吃面条呢!”

窦传家自然应声,到老宅说了。

刁氏自然也说不出让梁氏做饭送饭的话了,只得让窦二娘做了饭送地里。

窦大郎也换了短褐下地干活儿,看着往年都是窦传家和梁氏还有窦三郎他们干的活儿,今年他们分家出去,不仅短短时间还了债,窦三郎念了书,现在干活儿却是他。心里就更加郁结。

第七十九章:大干

窦清幽和窦小郎又加了个窦三郎,三兄妹满山转悠,摘些野果子,捡些菌子,木耳,挖些野菜,顺便割了猪草回来喂猪。

无意间叫窦清幽发现山坳里一片地上长了不少凉粉草,割了一捆回来,就捣鼓着做成了凉粉。

墨绿色的凉粉撒上白糖,在井里冰镇一下,夏天里吃起来最是爽口不过。

梁氏这会正眼馋。

“娘你真不能吃!这个草是寒性的,吃了会滑胎的!”窦清幽劝她。

梁氏翻了一眼,“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吃我看着就行了!”

窦小郎嘿嘿偷笑,“娘!有冰镇的甜瓜,你就吃那个吧!”

窦清幽割了两大筐,带着去镇上,让陈天宝去找这个凉粉草,“做了凉粉,你晚上也能摆个摊,卖凉面凉粉,也能多个进项。”

陈天宝仔细一认,“这个东西河那边倒是有,我回头就去割!”

窦清幽再看长生,他正直直的看着自己,把带来的咸菜肉饼和野菜饺子拿给他,摸摸他的头。

长生抿着嘴笑起来,“姐姐!”

窦清幽讶异了下。

长生看了眼陈天宝,示意陈天宝教给他的。

窦清幽笑笑,让他好好吃饭,跟着天宝叔。

见她又走,长生有些不舍的又在门外看了大半天。

陈婆子过来帮忙看见,“这个娃儿又看四娘呢!哪会四娘走,都在外面看半天!”

“毕竟是四娘救的他,把他领回来的。”陈天宝笑笑。要不是这样的闺女抢不过来,他都想多看看呢!

陈婆子撇了嘴,“那些烂舌头的,说那些难听的话,就不怕遭报应!”

陈天宝想到镇上那些议论流言,也都是心里憋气,“他们看四娘好,嫉妒呢!”

窦二娘是嫉妒,她以为分了家,她也好不到哪去!谁知道转眼间那个小贱人就还了银子,不欠债了!虽然村里大半的人都在说是她替那个小贱人顶罪的,可村里的势利眼看他们家境况好,竟然还是昧着良心去巴结!

尤其是梁氏护闺女,窦三郎宠妹妹,窦小郎就是个小跟屁虫,啥事儿都听她的,在村里给她立好名声,损她的名声。

反观她,亲爹娘嘴上说的好,却不再她的事上出血。分了家,姥爷姥姥也开始使唤她干活儿了。窦大郎这个大哥,更是只会念书,干活儿就找她。

窦四娘那个小贱人,虽然身败名裂,可过的依旧比她好!

梁氏嫌天热,给窦清幽裁了一块凉快的纱布做了衣裳,那粉红俏嫩的颜色,把闺女打扮起来,越看越满意,“眼馋死那些贱人!”

窦清幽还没穿过这么粉嫩的衣裳,不过梁氏喜欢,窦三郎和窦小郎也都说好看,穿着也的确比那棉布凉快,就天天的穿着。

村里的女娃儿们看了,自然羡慕,就有过来巴结的。

毕竟他们家做着龙须面,这挣的银子,可着实不少,以后说不定比里正家都要富有了。要是能跟着做做龙须面,他们也能多挣一个,发不了家,好歹手头宽裕些,日子能过好一点。

窦清幽却很忙,除去每天一点的割猪草的休闲时间,其余时间不是在做龙须面,就是在酿酒,要不就是在练字念书。

天越来越炎热,镇上刮起了一股凉粉风,陈天宝卖的冷面凉面生意也大火,都忙不过来,又雇了人帮忙。

麦子脱了粒,各家就开始忙着种玉米高粱和豆子了。

这次没用梁家来人,窦传家和窦三郎挖坑,窦清幽和窦小郎丢玉米,忙了两天,也把玉米种完了。

窦传家去给老宅帮忙,窦三郎则跟着陈天宝去送了一趟龙须面,找了可靠的中间人收李子。

转眼麦子入仓,一场雷雨下来,玉米就露头了。

路上刚能走,窦清幽把窦小郎也送进了学堂。

陈天宝也出银子,要送长生念书,他现在单身寡汉一个,手里又有点银钱,养活长生念书是不成问题的。

长生却不愿意。

窦清幽劝了半天无果,只得让陈天宝先教他认几个白字。等她忙过这段时间再说。

看梁氏俩儿子都进了学堂,村里这下知道,肯定有钱!肯定赚不少钱!三三两两的想套近乎。

梁氏心里有气,之前给过她好脸的都不吝啬,收了几个人来做龙须面。杨婶子之流,笑脸都欠奉。

窦清幽也忙起来。李子下来了。

梁贵爷几个加上窦传家,从各地源源不断的收了李子回来。

而梁家的龙须面也暂时由这边来做,樊氏过来给梁氏作伴,看顾着龙须面小作坊。

窦清幽搬到了梁家。梁贵早挑了几个本家的快手来帮忙,也让他们挣个零花钱。

李子酒和樱桃酒酿制方法一样,就是除核不容易,得全靠手工。李子又酸性大,两天下来,手指甲就酸的难受。

没有后世的橡胶手套,窦清幽看那些人并不在意,也只的跟梁贵商量,多点工钱。

老梁家有这么大动作,自然很快惊动村里,惊动外面。

  如果觉得田园小酒师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蓝牛小说全集田园小酒师田园小当家田园小爱妻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农门长姐农家园林师冷情少爷嫡妻狠彪悍压倒,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