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盛世王妃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案牵连甚广,她去皇帝那里哭闹了一番,皇帝也答应要为和怡郡主做主,夫妻了这么多年,皇帝的情绪淑妃到底也能把握一两分,自然是看得出来,皇帝对蒋阮已经有了不喜之意。况且人证物证俱在,淑妃甚至不用自己打理,也能让蒋阮死无葬身之地。

正因为此案牵连之人都是皇家族人,甚至有懿德太后插手,皇帝同意御前亲审,自开国以来,御前亲审的事情也不过出了一两件,还都是涉及前开国元老的朝中大事,如这样的皇家纠葛入御前亲审,这是第一次。淑妃自己知道,为蒋阮求情的,除了赵光一家和懿德太后,连锦英王萧韶,太子太傅柳敏和总兵大人府上小公子辜易也在其中。每每想到其中,淑妃就恨得咬牙切齿。

当初和怡郡主在宫中的时候,因为颇得皇帝宠爱,倒也结交了一群公子哥儿小姐,而今和怡郡主惨死,却没有一人站出来为她说话,便是从前那些交好的人,也都做了缩头乌龟。诚然,这其中也许是受了别人的警告,可是却也能看出,和怡郡主所交往的不过是一群酒肉朋友,反观蒋阮,不过一介官员之女,又不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偏偏这么多人上赶着护着她,果真是小小年纪就是个狐媚子!

“锦英王也在吧?”淑妃放下茶杯,语气阴狠的问道。

“回娘娘,锦英王已经先去了。”宫女回道。

淑妃慢慢捏紧双拳,和怡郡主究竟是怎么死的,淑妃不得而知,却知道一切都是以萧韶引起的事端。和怡郡主既然为萧韶丢了命,那蒋阮作为萧韶的心上人,无论如何都要给和怡郡主赔命。在朝中权势颇大又如何?众目睽睽之下萧韶未必还能抗旨不成?这样眼睁睁看着心上人惨死的画面,只要一想到萧韶愤怒的眼神和蒋阮绝望的模样,淑妃心中便感到一种深切的快意。

蒋丹随新进的秀女已然一道入宫,居住在秀女们一起居住的小院内。院中俱是如花似玉的一群二八少女,莺莺燕燕,好不热闹。或有位高权重之家的庶女,或有小门小户家的嫡女,将女儿送到宫中,无非就是盼着有朝一日飞黄腾达,拉扯一把娘家,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只是如今这些少女尚且不知宫中险恶,天真烂漫的模样,险些晃花了人的眼。

蒋丹静静的坐在屋里前厅里,看着热闹兴奋地少女们兴高采烈的交流,面上始终维持着活泼又有些羞怯的笑意,这样的模样最是不容易让人心生防备,所以即使她能插上的话极少,也不妨碍这群少女很快便将她看做了自己人。

其中侍郎家的庶女便道:“哎,姐妹们,不知你们可听说没有,今日便是弘安郡主,蒋家嫡女杀害和怡郡主的案子公审的日子。”

“啊,正是,这么一说我倒是想了起来,可不就是今日。”另一名女子闻言附和道:“只可惜我们在这里不能出去,倒是不能去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听见她语气中颇觉得遗憾,这群女子俱是年轻好奇的年纪,对这些事情也是充满兴趣,一时间也都有些失望,兴致泱泱。

蒋丹微笑的看着面前的一切,神色如常,仿佛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一般。

“不过是杀人的案子,有什么可看的。”说话的女子父亲在刑部供职,想来平日里也知道一些,点了点头道:“我听我爹说过,和怡郡主这案子几乎没什么可审的了。仵作也验了,又有四殿下这样的人证,几乎没什么可以翻供的。就算弘安郡主颇得太后娘娘宠爱又如何?谋害皇家子嗣便是杀头的大罪,谁也保不了他。”

“弘安郡主胆子也忒大了,没想到竟是敢杀人的。”一人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蒋丹:“咦,她不是你的嫡姐么?你瞧着这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蒋丹微微一愣,随即摇头道:“这事…。我也不甚清楚,我不过是一介庶女,又哪里有资格插手这些事情?”

“那她平日里在府里也是这般凶悍的?”有人好奇的问:“你可被她打骂过?”

蒋丹摇头,目光却是飞快闪过一丝惶恐:“没有,大姐姐从未打过我。”

她越是这么说,那闪躲的眼神越是显得有几分可疑,众人瞧着她这样胆怯的模样,几乎是谈蒋阮色变,心中顿时了然。一时间叽叽喳喳的说着的全是蒋阮的不是,本来同为女子便是有些嫉妒心的,这些年来,蒋阮模样生得好,运气更是好的出奇,得了懿德太后的庇护,又有一个战神哥哥,本就已经惹得人嫉妒,如今落水,这些原先心怀妒忌的人自然会毫不留情的上来踩一脚。

屋中不起眼的角落,此刻还静静坐着一人。她模样生的娇美,神情却是有些淡薄,甚至有几分不屑,听着众人对于蒋阮的谈论,面上便带了几分厌恶。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董盈儿。

到底还是进了宫,如今看来,董盈儿却觉得原先无比排斥的事情,眼下也显得没有那么困难了。宫中红颜如此之多,便是皇帝记住她也要些运气,又何必说什么受宠。若是皇帝永远不注意到她,就是在宫中这样安然到死,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蒋阮杀了和怡郡主的事情董盈儿之前便听自家父亲说过了,她自是不信蒋阮会杀和怡郡主的。倒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她觉得,就是蒋阮要杀一个人,却也不会蠢到当着四皇子的面。京兆尹是个聪明人,分析利弊的时候董盈儿也曾听到一二,只是这也是她鞭长莫及的事情。

现在坐在这里,听着这些人对蒋阮的贬低,蒋丹惺惺作态的污蔑,董盈儿只觉得胃中一阵翻江倒海的难受,若是依照往常的性子,依照她与蒋阮的交情,自是要上前理论一番的。不过如今却只是坐在一旁,冷眼旁观众人的议论,并不上前。

脑中想起的却是当初她要被送进宫时,哭着恳求蒋阮的时候,蒋阮却道与她何干。

世上之事大抵无常,董盈儿心中不知为何竟然有了一丝些微的痛快,譬如此刻蒋阮身陷囹圄,被人污蔑杀了弘安郡主,如那些秀女口中所说的难逃一劫,又与她何干?

然而宫中事实到底如何变迁,殿中的公审还是要审理的。

皇帝一身明黄龙袍,高高在上,望着观审的一众文武百官,自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今日这场御前公审,与其说让文武百官来观审以示公正,倒不如说是杀鸡儆猴。这些时日来,朝廷中有些势力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自是被皇帝看在眼里。也需要敲打一番,那些见风使舵还在观望的,今日皇帝就要借着审案的事情来杀杀他们的威风,让天下人看看,这江山,到底是谁说了算!

李公公眼观眼鼻观心,挥舞着拂尘静静坐在一边。罗廷尉反而站到了一边,早在吩咐人将罪臣带上来,便听见外头有人喝道:“罪臣到——”

蒋阮一身雪白囚衣,被一众士兵押着进来了。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交代过,还是因为她本身并未挣扎反而态度很好,士兵并没有挟制她,只是跟在两边。偏生她一步一步前来金銮殿,愣是有种步步莲花之感,面带微笑,神色沉静,仿佛并不是来参加一场生死惊心动魄的御前亲审般,甚至带着几分闲适,这样一来,倒像是带着两个小厮出来迅游一般。

坐在旁座的淑妃见状,眸光不由得微微一闪,眼中划过一丝愤恨,慢慢掐紧了袖中的手帕。

蒋阮衣裳洁净,发丝丝毫不乱,即使这样的时候,风采却依旧不减。朝中文武百官曾在她当初陪太后回宫的时候见过她一面,知晓她生的妩媚动人。如今多日未见,这么突兀的出现在金銮殿上,即使是一身囚衣,却越发衬得她眉目如画,仿佛活色生香的精魅。这少女竟像是每过一日美貌便增上一分似的,这一次竟像是比上一次美貌又剩了几分。一时间朝中有年轻一些的官员便看的有些痴了。

蒋阮缓步而过,目光却是落向百官之前的黑衣青年上。今日他穿着一件黑色绣金蟒的一品朝服,越发显得丰神玉立,即便在不乏天之骄子的人群中依旧是最惹眼的一个。

注意到蒋阮看过来的目光,萧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么一笑,就越发的显得他秀美英气的脸带了几分温润入骨的风流。

这样的眼神互动落在一直注意蒋阮一举一动的柳敏眼中,却让他若有所失,心中只觉得难受的出奇。原本对蒋阮的担忧顿时化作了满腔难受,微微别过头去,不再看这让人心中生闷的一幕。

宣离笑容温雅,只是紧紧盯着蒋阮微笑,仿佛盯着一只即将掉入陷阱的猎物,满满都是志得意满。

宣朗站在宣离身边,身子微微内侧,似乎是在避让什么,落在别人眼中,也只会想是这无能懦弱的四皇子是因为第一次做证人心中害怕。

赵光紧紧皱着眉,看向蒋阮的目光心疼无比,这是他赵家的骨血,如今却身陷囹圄,偏生他这个做外公的还什么都不能做。萧韶已经早已跟他打过招呼,说此事自有安排,他虽然性子火爆,却知道萧韶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自己贸然出手可能会坏了萧韶的计划。可到了现在也没见萧韶有什么动静,赵光早已在心中将萧韶骂了个狗血淋头,心道好一个毛头狗崽子,竟是这样耍弄他赵家人,难不成是上了他的当?这毛头小子根本就是缩头乌龟,没胆给阮丫头伸冤反而临时退却?

与赵光不同,懿德太后心中虽然也为蒋阮担忧,面上却是不显一分,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模样。只是左手的红宝石护甲却是有些不安的慢慢划过椅子的边缘,这是她惯来的动作,一旦心中有不安的事情,便会无意识的划拉。

蒋阮在懿德太后心中是特别的存在,一开始将她视作是元容公主,后来三年的相处中也是有几分真心的,如今蒋阮更是萧韶的心上人。萧韶是什么样的性子懿德太后自是清楚不已,这样的人不动情便罢了,如他爹一般,一旦动情就是认定了一个人。既然认定了是蒋阮,必然就不会放任她陷入险境。

只是萧韶性子激烈,懿德太后此事不好插手,是因为心中也清楚萧韶必然已经在暗处出手了,只是不知道这办法如何激烈?只盼蒋阮沉静的性子能将他制一制。诚然,懿德太后是不可能知道了,在某些事情上,蒋阮的性子要比萧韶激烈一万倍。

“弘安郡主!”却是罗廷尉在皇帝的示意下开口道:“你杀害和怡郡主,人证物证俱在,其心可诛,谋害皇家子嗣,罪过一等,还有何话可说?”

这案子送交刑部后,由大理寺已经审理过一遍了,当时也便是几乎下了罪论,只是蒋阮无论如何都咬死并不承认,后来又有了御前亲审的说法,便将这事耽搁了下来。

“和怡郡主不是我杀的。”蒋阮道。

她神情未见一丝慌乱,掷地有声,仿佛说的话便是铁证一般。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眼前的东西,便是开始一直坚信蒋阮时杀人凶手的人,此刻也有些微微动摇了——人们对美人总是特别宽容的。

“好一个伶牙俐齿,好一个蛇蝎美人!”却是淑妃冷笑一声,道:“你小小年纪,却生的歹毒心肠,不知我的和怡是如何得罪了你,要你对她下这样的杀手!我身为和怡的母亲,必然要为我儿讨一个公道,弘安郡主,杀人是要偿命的!”淑妃话锋一转,看向皇帝,眼中顿时便起了一层雾气:“陛下,和怡是您的女儿,您要给臣妾,给死去的和怡做主啊!”

皇帝垂眼看了一眼殿中俯身而跪的蒋阮,淡淡道:“弘安,你说和怡不是你杀的,便要拿出证据来,若是拿不出证据,朕,就只能认你是无话可说!”

话到最后尾声,语气已然加剧,几乎夹杂着某种莫名其妙的恐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百官们俱是心中一震,知道这是帝王发怒的前兆,俱是低着头不敢作声,生怕怒火转移到自己身上。那厅中的少女,却是神色毫无变动,仿佛雷霆之怒也不过是春日雨点,片刻已然云淡风轻。

她的目光微微扫过百官,在帝王身畔的黄衣僧人面前短暂的停留一刻,那僧人慈眉善目,一手握着禅珠,接收到她的目光,微微垂眸,正要念一声阿弥陀佛出声。

“我能为她作证,和怡郡主的死与她无关!”

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出现在厅中,那声音来的突兀,犹如一道惊雷砸在各自人头上,萧韶微微蹙眉,皇帝目光一闪,淑妃一下子坐直身子,懿德太后摸着红宝石护甲的手一停。

蒋阮却是猛地瞪大眼睛,身子一颤,几乎不敢置信的回头。

------题外话------

猜一下这个人是谁?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反转

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在金銮殿中犹如投入湖水中的一颗石子,登时激起了千层浪花。便见身后自宫女太监护着前来,小小身影端正笔直,似乎带了眸中特别的情绪,不是宣沛又是谁?

众人都惊异的看着宣沛,这个十三皇子在朝中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若说宣朗只是无能,到底上头还有一个贤妃护着,也不至于被人欺负。十三皇子宣沛却只是一介身份低微的宫女所出,如今生母逝世,在宫中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若非可以提起,怕是无人会记起宫中还有这样一个人。

宣沛或许今日特意打扮过一番,寻了一件莲青色的锦衣长袍来,莲青色庄重,如今宣沛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岁的少年,穿在身上还有些怪里怪气的。而那袍子虽然看着锦缎也算上层,恐怕也是多年前的款式,一眼便看出来并不合身。

可即便是这样,那小小的身影信步而行,个头还不高,却自有一番沉稳淡定。饶是皇帝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异,都说一人行为举止可观其气度,宣沛这般突兀的出现在众人眼中,却不是众人心目中那个卑妾懦弱的下等皇子,反而自有一种气度风华,甚至众人都产生一种错觉,假以时日,这个皇子必然非池中物。如今小小年纪,却已然有了一番内敛沉稳,虽说天家人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当年的宣离也不过如此。

宣沛走到金銮殿中,一撩袍角在蒋阮身边跟着跪了下来,道:“父皇,儿臣可以作证,和怡郡主非是弘安郡主所杀!”

蒋阮发怔的看着眼前少年,这样近一些看,与之前那一面那个备受欺负的孩童不同,宣沛竟像是换了一个人般,脸上有故作沉稳的老成,却是让人极为陌生的。

宣沛自来胆小,因为生母的原因,也在宫中多受欺辱。前生她也是约摸在这个时候进的宫,彼时也正是遇到了宣沛受欺负,当时劝慰了几句,后来不知怎么的传到了皇帝耳中,便将宣沛交给她抚养。

前生她与宣沛在宫中相依为命,宣沛是她见过最懂事的孩子,只是一个好好地孩子,却也只能跟她一样被困在深宫之中,宣沛甚至没有与其他皇子一样在朝廷上展露本事风光的机会。而在宣沛没遇到她之前,被深宫中别有用心的人养废了,虽然**岁,心智却跟个五六岁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如今这孩子一反常态,目光中哪里还有前生的痴缠,分明是一片清明。宣沛本就生的好,上一世被李栋看中也因是美貌无比,此刻孩童容色皆是上乘,跟蒋阮跪在一起,竟会让金銮殿中众人起了恍惚之感,只觉得这两人风貌举止竟是有七成相似,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宣朗和宣离却是目光微变,宣沛的出现却是他们两人都没有料到的,这宣沛虽然说不受宠,名义上也跟他们一样是皇子。在宣离眼中,宣沛连只蚂蚁都算不上,深宫之中甚至鲜少听过他的名字。如今年纪稚嫩又是从小被养废了的,根本不足为惧。今日突然出现,若说他会为蒋阮说话已经让宣离十分震惊,此刻宣沛这一番气度举止,更是令宣离心中产生了深深的不安。

皇帝神色复杂的注视着宣沛,这个儿子他根本未曾放在心上,这些年死去的皇子有多少他也记不清,深宫中埋葬的白骨从来都是不缺的。许是上天对他的惩罚,这些儿子中,但凡有些才华的,无不是狼子野心,要么就根本是无能之辈,如太子一类,心性浅薄,若不是他暗中护着,怕也早已成了别人权斗的牺牲品。

宣沛的母亲皇帝已经记不清了,而在深宫中,出身下贱的皇子于皇帝来说可有可无,他也不曾关心过。今日乍见宣沛,心中却是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这少年绮年玉貌,五官极为秀丽,因着长期生活在深宫之中,肤色显得过分白皙,可因为年纪小,反而不觉得苍白憔悴,却是像个水晶娃娃一般动人。他继承了皇室天生的好气度,而且将这样的好气度融会贯通的极好。即便是这么多年不怎么出来见人,也不知过的如何,却愣是没有让那种天生高贵的风仪折损一份。

更重要的是,他自走进来开始,直视帝王的目光,声音恭敬却不卑微,态度从容却不自负,哪里像一个**岁的小孩,说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还差不多。

皇帝猝然惊觉,他竟然忽略了一个可能出色的皇子这么多年。

萧韶微微蹙眉,他瞧得清楚,蒋阮看宣沛的目光有些不同寻常,虽然被极力掩饰,到底还是泄露了一两分。他在宫中安插有锦衣卫,自然也听过十三皇子的情况,一个被养废了的痴缠儿,何以一夕之间便生了忽变。前阵子蒋阮出手帮忙宣沛,后来听锦衣卫回报说了情况,那个时候宣沛还是一个懦弱的被宫女欺负的皇子,何以今日就这般行事妥帖,判若两人。再看方才跟着宣沛前来的宫女太监,举止妥帖,没有一丝逾越,分明是真心敬服主子。

本以为宣沛的出现是蒋阮的安排,此刻看来却是有不同,蒋阮的表情明显并不知情。这个十三皇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萧韶目光顿了顿,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是觉得宣沛的行动举止竟和蒋阮有些相像,几乎是如出一辙。

皇帝沉吟许久,才慢慢开口道:“哦,你要如何作证?”

“那一日事发之时儿臣也在沐风亭,乃亲眼所见,和怡郡主是被两个宫女拖到椅子上的,起初儿臣还以为是他们闹着玩,后来弘安郡主就来了,儿臣见她上前询问,和怡郡主就倒了下来。当时事发突然,儿臣心中惶惑,便趁着无人注意偷偷回去。后来便听闻弘安郡主被关入大牢的消息,儿臣左思右想,总是觉得不对劲,虽然心中害怕,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弘安郡主被污蔑,儿臣懦弱,眼下才上前作证,还请父皇明鉴!”

此话一出,众人便倒吸一口凉气,十三皇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在现场能作证,四皇子宣朗也也是称亲眼所见。宣沛这番话,明显就是在指责宣朗在说谎!

宣朗脸色变了几变,自然也知道此事厉害,宣沛既然说了此话,这趟浑水,他便是不趟也得趟了,而且无论如何,宣沛这番话出来,首先他就引起了皇帝的怀疑。

宣沛是什么人?如今不过是一个**岁的孩子,就算他表现的再怎么沉稳,年岁却是不容辩驳的。人们会以为小孩子没必要说谎,而他却不一样了。

不等宣朗开口为自己开脱,淑妃便急不可耐的开口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四殿下可也是亲眼所见,你这么说,岂不是在冤枉四殿下?”淑妃心中已然将宣沛恨毒了,不过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所出,竟然和蒋阮串通一气想为他开脱。既然如此,便将这个十三皇子一道拉下水去,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懿德太后不解的看向宣沛,本来瞧见宣沛的时候她也是心中诧异,以为是萧韶的安排。心中还料想萧韶何时与宣沛有了干系,后来见宣沛言辞清晰,并不像宫中议论那般,心中稍怀安慰。萧韶的人品她自是信得过,宣沛既然是萧韶挑中的人,自然就不会差,而在这些皇子中,一个有些才华又没有野心的,实在是太难得了。

登时,懿德太后便淡淡的瞥了一眼淑妃,道:“事情还没弄清楚,淑妃,哀家看你逾越了。”

淑妃不敢得罪懿德太后,不甘心的噤了口,心中却是盘算着怎么将宣沛一道拉下水。

皇帝看了一眼宣沛,心中虽然也不喜他为蒋阮开脱,却还是出声问道:“哦,你可知老四说的与你不太一样。”

“回父皇,四哥怎么说儿臣不知道,但儿臣却看到,宫女扶着和怡郡主到沐风亭的时候,四哥也在。儿臣也听到了四哥后来对弘安郡主说的话。”宣沛声音清朗,同成年男子的阴郁不同,自有一番通透和独属于少年人的朝气,听着便让人心中通泰,只觉得他说的话似乎都能让人信服一般。

宣朗握紧双拳,只听皇帝到:“什么话?”

蒋阮看了一眼宣沛。到了此时,她便也有些拿不定宣沛到底当日在不在了,于她来说,宣沛今日的出现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也正是因为宣沛的突然出现,让她交代慧觉的事情无法继续进行。宣沛那一日应当不在才对,更让她疑惑的是,为何在短短的一段日子中,宣沛就像变了一个人般,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儿臣听到四哥对弘安郡主说,等四哥在皇祖母面前提及婚配的时候,请弘安郡主不要拒绝,否则的话,弘安郡主便逃不了杀头的大罪。”宣沛大声道。

此话一出,金銮殿登时静默下来,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也能听得见。

宣朗的脸色顿时变得一片雪白,竟是第一时间看了一眼宣离的神色。

蒋阮也是一愣,随即心中失笑,如此看来,宣沛定然是当日并没有到过什么风波亭了。宣沛这话不可谓不高明,话音刚落,不但皇帝神色微变,就连宣离的神色也不那么自然。

宣朗本是为了宣离才以杀人罪嫁祸,最终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要蒋阮嫁到宣离府上。可宣沛的这番话却又透露出另一种意思,宣朗的话是想要自己娶了蒋阮去。宣离表面宽和实则多疑,又怎么不会怀疑宣朗阳奉阴违,表面上是按照他的意思做事,实则却是换了种办法。宣朗虽然无能,上头却也有个贤妃,如今陈贵妃失势,宣朗未必就没有机会再往上爬。如果蒋阮嫁给了宣朗,能带给宣离的好处一样能带给宣朗。

宣朗若是真的存了其他的心思,也不是没可能。

宣离目光微微一闪,却不似方才那般平静,宣朗与他筹谋大事多年,自是知道宣离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一时间对宣沛这样的离间计十分愤怒,众目睽睽之下却又无法对宣离说明,心中焦急,便也大步走到殿中“扑通”一声对着皇帝跪下身来。

“父皇明鉴,儿臣冤枉!”宣朗声音沉痛无比,他自是惯会作假的人,脸上倒是真的有几分茫然无措的模样,看向宣沛的目光也十分沉痛激愤,愤愤道:“十三弟,你我同为手足,你是受了何人指使,想要诬陷于我?如今你年纪尚小,切莫要着了别人的道。”

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将矛头对准了蒋阮,倒是成功的利用了皇帝对蒋阮的怀疑之心。宣沛如今年纪小,真的是极有可能被人蛊惑,百官纷纷看向蒋阮,蒋阮神色未动,心中却是有些烦乱。

宣沛究竟想要干什么?她并不希望将宣沛也牵扯到此事中来,可宣沛今日的种种表现,想来已经惹起了朝中许多人的注意。譬如宣离,也定会留意到宣沛的反常。宣沛今日这样出风头未必是好事,如今他还没有自保的能力,可以预见,今日一过,宣沛在朝中的地位应当会比之前好一些,同样的,他的麻烦也会接踵而至。

对一个母亲来说,保护孩子是天性,蒋阮不愿意让宣沛牵扯进来,可如今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个地步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一时间竟是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儿臣所言句句属实,还望父皇明鉴。”宣沛并不搭理宣朗的话,语气倒是一如既往的执拗。

皇帝眸色深沉的看着宣沛,沉声道:“你二人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说法,其中必有人说谎。十三,即便你作证,弘安郡主也不能脱离此事。”

就算有了宣沛作证,双方各执一词,仍是不能得以证明蒋阮的清白。这场戏还无法收场。

谁知宣沛却摇头道:“不,不止儿臣一个证人,还有一人能为弘安郡主作证。”

满殿哗然,还有一人?

“哦?还有谁?”皇帝问道。

“还有儿臣。”寂静中,突然有一人开口,太子突然扬唇一笑,自百官中站了出来。

皇后和懿德太后同时目光一凝,宣离握紧的拳头微微一颤,宣朗不可置信的朝太子看去。

太子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蒋阮,走到宣沛身边,也跟着一撩袍角跪了下来,三人并列而跪。太子对皇上道:“回父皇,十三弟所言句句属实,因为,当日儿臣也在场。”

蒋阮皱眉,宣沛那一日并未在当场,太子这话可谓是满口胡话。此事她交代过萧韶不要插手,太子突然来这么一出也必然不是萧韶的意思。将军府中人就算要想法子救她也不会走太子这条路,所以也应当不是将军府的人所为。那么,此事就有些蹊跷了,蒋阮看了一眼宣沛,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莫非是宣沛?

皇帝还未开口,淑妃却终于还是忍不住,再次失声叫了起来:“太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也被人蛊惑了不成?”

皇后冷冷的看了一眼淑妃,道:“淑妃,慎言。”皇后在后宫虽然是摆了个虚名,可皇帝在场的时候,总还是有几分位置。平日里她对后宫之事放任自流,可一旦关系到太子,就不得不提起精神。淑妃要污蔑陷害别的人她不管,涉及到了太子头上,她就不能坐视不理。

“闭嘴。”皇帝也对淑妃这样的举动动了怒,之前体恤她痛失爱女所以对她多有宽容,可眼下看她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不过太子突然出来为蒋阮说话,他心中还是有些怀疑的。这个儿子没有脑子不堪大用,经常被人牵着鼻子走,却还妄自尊大,时常做一些傻事。更不可能主动站出来帮别人忙。今日这态度明显就是为蒋阮说话,难不成蒋阮同太子还有什么关系?一个宣沛已经让他十分疑惑了,太子又何故插一脚。

皇宫中并未听过太子和蒋阮有什么往来,皇帝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萧韶。萧韶自己已经提起要娶蒋阮,蒋阮被送到刑部大牢中他却没有任何动静,当初就觉得奇怪,难不成是留了这一手?皇帝登时就有些气闷。

太子殿下都出来作证了,便就是有两位皇子都为蒋阮说话,情势顿时又出现了变化。

宣朗心中有些焦急,本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事情今日却半途中杀出个太子和宣沛,最重要的是,自从宣沛那番话说出后,宣离看他的眼神已然变了,更是没有要为他说话的意思。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其中破土发芽各自生长,终究会长成一粒无法战胜的毒瘤,而宣离这样生性多疑的人,更是如此。

他朝着皇帝“咚咚咚”的一连磕了好几个响头:“父皇,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儿臣不敢欺瞒父皇,父皇明鉴!”

太子漫不经心的看了宣朗一眼,道:“四弟你说的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本宫和十三弟串通起来一起陷害你不成?”

朝中百官有不得其解的人看向他们,太子和宣朗自来便交好,如今这阵势却是反目成仇?

宣朗却深知,自从上次不知道蒋阮与太子说了些什么后,太子便刻意的疏远他,甚至还贬低她找他麻烦。宣朗知道此事定和蒋阮有关,也正因为此事,宣朗对蒋阮总是存了一两分忌惮。此刻太子不留余地的打压,贤妃今日又不在,宣离不出声,他也只有咬牙自己承受。

太子朝皇帝道:“当日是儿臣在路上偶遇十三弟,一时兴之所至便到了沐风亭,不想看到了方才十三弟说的那一幕。儿臣当时也极为害怕,可是眼下看十三弟年纪还这样小便敢出来作证,儿臣还要做缩头乌龟的话就不配做父皇的儿子,这才出来为弘安郡主作证。”

他这胡话信口拈来,一派吊儿郎当的纨绔模样,百官都是见识过太子的行事章法的,一时间皆是无言以对。

皇帝憋着一股怒气,正要说话,便听得太子又道:“不过此案疑点颇多,所以儿臣还带来了一人来帮忙,有了此人帮忙,想来此案要圆满解决也是不难的。”

“何人?”皇帝沉声问道。

“来人,”太子高声道:“带金陵圣手夏神医上来——”

便见太监宣声,自殿外缓缓走来一人,着一身清爽的蓝布长衣,约摸二十出头的年轻模样,生的一张讨喜的娃娃脸,腰间一个挎包,到了殿中朝皇帝跪下身来,道:“草民夏青叩见陛下。”

金陵圣手夏青,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此人世世代代都在宫中御医署任职,偏生到了夏青这一代夏青却是个不安分的,他瞧不上御医们保本的医治方法,满脑子的新奇主意,可宫中御医们给看病的主子都是贵人,一个不小心要是治死了人可是要掉脑袋,怎么能容夏青那些新奇的,从未听过的医治办法。

夏青自觉在宫中呆的越久越是受束缚,便辞别家人,自己外出游历,却不知后来拜上迦南山,师从八歧先生,成为八歧先生门下弟子,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得了“金陵圣手”的美名。

如今夏青年纪轻轻,却已经在大锦朝无人不知其名。尽管如此,御医署再次邀请他前来的时候,夏青还是婉言拒绝了。他在大江南北游历,这还是他扬名后第一次入宫。

谁都没有想到太子竟会将夏青给请来,也没有人想到夏青竟和太子有关系。如今夏青前来,又是想做什么?

太子见众人目瞪口呆的模样便是一笑:“各位不必疑惑,本宫认为和怡死的实在蹊跷,就是尸体恐怕也有些不对,恰好夏神医是本宫的故交,本宫请他看了一下和怡的尸体,”顿了顿,他才慢慢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哪,才发现了有些不得了的东西。”

------题外话------

突然觉得太子莫名的萌了起来,男n号夏小神医上线~

第一百五十八章 落幕

“你发现了什么?”皇帝神色莫测,太子又是一笑,看向夏青道:“夏神医,将你的发现与父皇说说吧。”

夏青忙恭敬的做了个揖,道:“回禀陛下,草民观和怡郡主尸首,见尸首神情微恙,尸斑也有些古怪,颜色更是奇特。行医者自是要严谨仔细,万万不得错上一处,虽郡主金枝玉叶,草民得以窥见尸身已是逾越,但处事务必不可漏查一处,行医者尤其忌讳管中窥豹,草民便又斗胆细细观看了一回。这一看不要紧,便发现郡主身上嘴唇乌青,身上有细小红斑,四肢并不僵硬,发丝也凝结成块…”

这人是个医痴,絮絮叨叨的一堆听得满殿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偏生夏青自己还浑然未觉,说起症状的时候仍旧津津有味,一本正经。就连皇帝脸上也浮起些不耐之色,终于,等到夏青说完和怡郡主身上的疑点后,才道:“草民观其如此,便知郡主是服用了一种【鲜肌散】,此散无色无味,喂于人口中只要辅以香料熏一熏,便可教人尸身保持刚死不久的状态,草民闻到了郡主身上的香薰之味,断定郡主是被人用了【鲜肌散】。”

“胡闹!”淑妃忍不住道:“什么鲜肌散,和怡分明就是被蒋阮害死的!”

“娘娘稍安勿躁。”夏青却仍是不疾不徐,认真的侃侃而谈:“草民自知其中蹊跷,便用了师父教的办法除去了和怡郡主体中的【鲜肌散】,郡主将那扰乱仵作视线的药物除去后,尸身便不会再说谎,呈现出真正死亡的时间。草民看过,郡主伤口发青,观其时间来看,至少比仵作判断的时间早上一日才是。”

此话一出,金銮殿中一片哗然。

夏青这番话,便意味着早在蒋阮去沐风亭那一日之前,和怡郡主就已经死了。这样一来,蒋阮杀人的罪名根本就不成立,相反,方才宣沛和太子的话倒像是真的。并且,再往深里想,宣沛所说是宣朗和和怡郡主的宫女将和怡郡主弄到沐风亭的,宣朗为什么会和和怡郡主的尸首在一起,岂不是很有可能,和怡郡主便是他杀死的,此番不过是贼喊捉贼的戏码罢了。

宣朗神色大变,然而今日太子与宣沛的出现实在太过突然,本就将他脑子搞得有些浑浑噩噩,再加上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夏青,更是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宣朗本就是无脑之人,不过是依仗着宣离在宫中便宜行事。谁知如今宣离也对他生了隔阂,今日必是打算袖手旁观了,宣朗心中乍乱之下,再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得徒劳的道:“不是,你在说谎,我是亲眼见着和怡郡主死在她手里的,当时和怡郡主还是好好的!”

淑妃对夏青的话也有些怀疑,她不是神医,自然瞧不出和怡郡主的尸首有什么不对。一开始她以为此事是蒋阮做下的,一心想要置蒋阮于死地,谁知此刻夏青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若是真如夏青所说,和怡郡主便是早在沐风亭一日前便死了,真正的凶手是谁?淑妃虽然因为和怡郡主的原因呢讨厌蒋阮,却也不愿意杀了自己女儿的真凶逍遥法外,更无法接受被人蒙骗在鼓里的感觉。登时便柳眉倒竖,喝道:“夏青,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夏青被人如此质疑,心中虽然有些激愤,却还是好脾气的解释道:“草民虽四处云游,医馆却在金陵开了这么多年,从未有人说过医馆的不是,更不会自砸招牌。草民已经看过郡主的尸首,此刻药物移除,若是娘娘不相信,大可再找些仵作和御医前去验尸,看看草民说的是否有假。”

金陵圣手在大锦朝的名声无人不知,他说的话在锦朝的大夫中便是金玉良言,有谁会怀疑他的诊断有假?若是怀疑,便是与整个大锦朝的医道做对了。夏青此人性子直接,人品更是人人称赞。他都如此说了,众人也并不怀疑其中有错。

太子也跟着道:“父皇,儿臣方才已经让御医署和宫里的仵作重新验看了一遍,果如夏神医所说,和怡是死在沐风亭那日之前。”

皇上神色微动,懿德太后拢在袖中的手渐渐舒展开来,缓慢抚摸着红宝石护甲,淡淡道:“老四,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不、不是…”宣朗怎么也没想到夏青居然留了这么一手,杀了他个措手不及,然而此时再想翻盘已然有些困难,皇帝看他的目光充满深思,令宣朗忍不住心惊肉跳。他筹谋了这么久,装了这么久的懦弱无害,眼看着大业将成,难不成就要在今日,原先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

“四弟,本宫知道你爱慕弘安郡主,可也不能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太子微笑道:“况且如今蒋副将在前线生死未卜,你这样不惜将弘安郡主置于被诬陷的地步,也实在是太卑鄙了。”

这不说还好,一说起来,登时众人便又联想到蒋信之一事。方才宣沛的话里说宣朗是想借和怡郡主之死逼嫁,好端端的为何要逼嫁,若说是真为了美人而来,得不到就毁灭,还搭上一个和怡郡主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若说是为了蒋信之手里的兵权,那倒是极有可能。

虽然如今蒋信之的地位十分尴尬,然而进则功勋万里,退则可接手兵权,无论如何,娶了蒋阮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宣朗若是打的这个心思,一切都说的通了。只是明白之余众人又忍不住心中感叹,原先看着这个朝中无能的四殿下每日跟在太子身后,不曾想到还有这等的野心和谋划,实在是不容小觑。

宣朗愤恨的看向太子,太子回他一个笑。自从得了蒋阮的提醒,太子虽然是个无脑之人,在深宫中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脾气,尤其是最恨背叛欺骗之人。他自认待宣朗不薄,谁知后来调查出的结果却是宣朗暗里和宣离关系匪浅。一想到原先宣朗不过是做戏做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太子就觉得像是吃了一只苍蝇般恶心。而早年间有些不得其解的事情,也证实了是宣朗在背后做的手脚。太子早已对宣朗气怒不已,如今寻了个机会,自是要往死里打压。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但凡当初宣朗待太子有三分真心,也不至于落到如今众叛亲离的地步。

紧接着,总兵大人辜大人进殿禀告:“回皇上,微臣在宫中废井里发现血迹碎衣,辨认正是郡主所穿。”

若真是蒋阮所杀的人,杀人当时便已经被宣朗瞧见,哪里还有时间去将和怡郡主的衣裳脱下来跑到几里外的废弃水井丢弃?

太子摇头道:“四弟,不是本宫说你,为了弘安郡主杀了自己的亲妹妹,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本宫知道你和淑妃娘娘感情深厚,小时候做错了事情,都是淑妃娘娘在父皇面前替你说话。你这样杀了和怡,淑妃娘娘该有多难过啊,你看,她对你那么信任,根本就没有怀疑过你。”

这话刚一说完,淑妃脸上的神情顿时大变,宣朗也僵在原地。

太子这话确实没错,陈贵妃表面温和实则高傲,平日里和其余三妃都走的很远。淑妃性子骄纵,且膝下无子,并不构成威胁,得了皇帝的宠爱也有些时日。从前宣朗也刻意讨好过淑妃,只盼着淑妃能在皇帝面前说他几句好话。

如今太子这一番话,却是将众人的矛头都引向了淑妃。的确,淑妃失了和怡郡主,首先就对准了蒋阮发难,却是对宣朗的话完全信任,宣朗和淑妃关系亲密的话,其中会不会又有什么内幕?深宫后妃一旦有了野心,行事便极为可怕,会不会有可能和怡郡主的死淑妃其实也是知情的,只是和宣朗合起来想要逼嫁蒋阮。目的是为什么?自然是因为淑妃无子,和怡郡主到底只是一个女子,若是日后宣朗有了权势,甚至往深里想,若是能坐的了那个位置,淑妃也能分一杯羹。

帝王之心对这些事情尤其敏感,几乎是话音刚落,皇帝的目光便直直射向了淑妃。

淑妃虽然在宫中骄纵,却也深知其中利害,心中暗恨太子拖她下水的同时,也忙不迭的高声道:“没想到我如此信任与你,四皇子,你却是这般害我和怡,皇上,”她看向皇帝,美艳的脸上顿时落下两行清泪:“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

这便是要跟着来讨伐宣朗了。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才能显出她和宣朗根本没有合谋一事。至此,宣朗众叛亲离。

皇帝勃然大怒:“来人,把四皇子带走,送到刑部关押,隔日再审!”

“不,父皇,不是我…。”宣朗还未来得及想好对策便听到这么一句,登时惊慌失措,只顾着求饶喊冤。

然而这时候,他说什么都晚了,太子宣沛和夏青,以及现在的辜大人都几乎将他说谎的事情坐实。而宣沛那一番离间的话语,终于也让宣离在眼前这个时候住了嘴。或者宣离本身也并没有打算出手相助,毕竟弃车保帅是他一贯的作风。

懿德太后深深叹息一声:“不肖子孙,满口胡言。”

今日御前亲审,大殿上的情景传了出去必然是一个笑话,这是关系到皇家的丑闻,宣朗做出了这等事情,就是在给皇家抹黑。皇帝的脸面几乎都要被他踩在脚下了。淑妃有些无力的瘫软在椅子上,她本以为今日一切都是蒋阮所为,如今证实是宣朗所为,她痛恨宣朗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起了一层深深的忧虑。

和怡郡主已死,这么多年她在宫中都没能诞下一男半女,如今新人即将进宫,她还有什么恩宠可得。没有后半身的依靠,皇帝又对她有了怀疑之心。陈贵妃当初那么得皇帝宠爱,几乎要得到皇帝的半颗真心了,宠冠六宫又如何?说被打到冷宫就被打到冷宫去了。这表面光鲜的恩宠,还能维持几时?

或许她与陈贵妃,很快便能在冷宫中相遇了。淑妃唇角突然溢出一个浅淡的笑容,说不出的苦涩。她又深深看了一眼蒋阮,今日之事,若是看不出有人在暗中相助蒋阮,她便白活了这么多年。只是一个小小的蒋家嫡女,如何运用的了这么多人为她出力?瞧今日之事,滴水不漏,找不到蛛丝马迹,最终却还是达到了目的。她的命真好。

一场御前亲审到了如此地步,也算是沧然落幕,其中暗流汹涌自是被百官看在眼里,这之后必然又将在朝中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浪。或有重新站队,或有弃暗投明,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皇帝在宣朗被带下去后脸色已经阴沉的能够滴出水来,宣布退堂后便由李公公扶着离开了。懿德太后想了想,只让杨姑姑交代蒋阮等会儿回去,便跟着回去了慈宁宫。

百官渐渐退去,萧韶大步走到蒋阮面前,打量她一番,蹙眉问道:“没事吧?”

“没事。”蒋阮摇头,目光却是落向站在一边望着她笑的宣沛。顿了顿,她朝宣沛走去,在宣沛面前站定道:“你做了什么?”

宣沛却是冲她一笑,这孩子本就生的美貌,这般毫无心机的笑只让人觉得炫目,哪里还有方才的沉稳淡定。恍惚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冲母亲撒娇罢了。母亲?

蒋阮微微愣神,只觉得时光飞逝而过,又回到了上一世深宫之中,母子两个说笑打闹的时候。宣沛这般笑着冲她撒娇,笑容明媚秀丽。

“郡主曾经替我解过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本殿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希望能为郡主帮上忙。”宣沛一本正经道,只是看向她的目光里不自觉的便带了几分撒娇。

  如果觉得盛世王妃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盛世王妃将门嫡女之定乾坤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