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戏台里的那位将军留在了乌江边,戏台外的将军则陨落在了红楼里,翠环珠绕,无人记得起当年的豪情满怀。
将军死于战场,顶天立地,是好戏美人自刎帐前,有情有义,是好戏胜者鸣刀收兵,得胜回朝,是好戏。
但看戏的人,余生却只有一人了。
第 231 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死讯
青州的雪一连下了三日。姜梨在陌生的屋子里,走到哪里都有人跟随,甚至她去净房的时候,旁边也有一个会武功的侍女在一边看着。
她逃不出去,不过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也是层层叠叠的兵士把守,她成了最重要的筹码,容不得一点闪失。自从上次见过殷之情以后,姜梨再也没见过她。姜梨算着日子,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形,也不知道叶家和司徒九月的人如今可还安好,更不知道姬蘅在什么地方,有没有遇到什么事。她只能无望的枯坐着,这些日子,她甚至一改往日的安静从容,不惜以绝食抗议,或是争吵,或是要挟,可并无任何作用,除了这些沉默的侍卫,她见不到任何人。
这一夜也是一样。
夜深,外面只听得到风雪的声音。姜梨坐在桌边,她睡也睡不着,只想着如何能逃出去。油灯将屋子映的昏暗,也映出了地上的影子。正是冬日,树叶都凋谢了,只有光秃秃的树干在外面,因此,摇曳的人影就格外引人注目。
那人影落在地上,迟迟不动,仿佛都只是姜梨的错觉。姜梨盯着地上的影子,许久,才道:“殷公子既然来了,为何不进?”
外面的人影,微微动了动,紧接着,一声叹息响了起来,“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是殷之黎。
姜梨也有一段日子没有看见殷之黎了,灯火下,他的面容憔悴无比,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他的目光不复初见时候的清澈温和,取而代之的,是数不尽的复杂不甘的神色。他站在姜梨面前,道:“姜姑娘。”
过去那个温润如玉的俊美公子已经不见了,面前这个殷之黎陌生至极。姜梨盯着他,道:“请坐吧,殷公子。”
殷之黎坐了下来。
姜梨道:“要不要喝杯茶?”她提起桌上的茶壶,给殷之黎倒了一杯,递到了殷之黎面前。殷之黎看着面前的茶杯,没有伸手去接,也没有要喝的意思。
姜梨嫣然一笑,有些遗憾的说道:“不上当啊。”
这里所有的茶水都掺了药,让人身体使不上太大的力气,也无从做其他的事情。大约是关她的人也晓得她这人十分狡猾,生怕她用计逃跑了,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殷之黎看来是早就知道了,连接都不接。
果然,他看向姜梨,低声道:“对不起。”
殷之黎的面上,显出了一点愧疚的神情来。这令他看起来,终于有了一点姜梨认识的影子。姜梨叹了口气,道:“我只问你,那日同我一起出来的姑娘现在在什么地方?还有叶家那些人,薛先生,你是如何处置的?海棠的小手指…”
“你放心,”殷之黎回答,“他们已经没事了。既然你到了这里,那些人留着也没什么用,都送回去了。至于海棠的手指…抱歉…”
“是你爹做的吧。”姜梨盯着他的眼睛。
殷之黎沉默,也就是默认了。这一点,姜梨早就猜到了。殷之黎本性不坏,这么残忍的手段,只能是殷湛做出来的。怕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殷湛为了殷之黎铺好的后路,无论殷湛和姬蘅在相斗中出现什么结果,殷之黎都可以利用自己全身而退。
“你爹现在在什么地方?”姜梨问。
“我不知道。”殷湛回答,“他没有告诉我。”
殷之黎将自己锁在这里,他越是愧疚,姜梨就越是知道他不可能放了自己。或者说,殷之黎根本没办法放了自己,这是殷湛的安排,而殷湛的安排恰恰是不可能被改变的。殷之黎自己也是殷湛的一颗棋子,这盘棋就是他一手操纵的。
“这里是哪里?”姜梨问。
“离青州还有一百里路。”
“你打算关着我到什么时候?”姜梨问。
殷之黎抬头,姜梨的目光很平静,没有一丝对他的怨恨或是责备,越是这样,他反而越不知如何应付,只得躲避着姜梨的目光。
一切都是殷湛的安排,而他是殷湛的儿子,不得不服从。他身上还流着太后的血,即便自己不愿意,也已经上船无法回头。殷湛留下来的人告诉他,倘若殷湛能活着回来,一切便等殷湛回来之后再说。倘若殷湛不能活着回来,就带着姜梨从青州起兵,以长河为界。殷家兵云中十万,青州还藏着十万。倘若不仅殷湛回不来,姬蘅还活着,就以姜梨为诱饵,诱杀姬蘅,方能以绝后患。
这些事情,殷之黎没有拒绝的权利。因为等他得知的时候,殷湛已经消失了。殷家所有人的性命都系于殷之黎一人身上,如果殷之黎不这么做,殷家的人,殷之情,殷夫人,殷家的所有下人,他认识的那些叔叔伯伯,叫他武功的师父,还有陪着殷湛一起上过沙场的兵士,全都会覆没。这么多条人命系在身上,殷之黎反驳不起,他没办法。
过了很久,殷之黎才看向姜梨,他轻声问:“姜姑娘…很喜欢肃国公?”
姜梨心中一冷,便是这句话,她就能窥见殷之黎的心声。她顿了顿,道:“是。”
听见姜梨的回答,殷之黎的心中一痛,一种幽暗晦涩的情绪从他心头升腾而起,被他按捺住,他道:“那肃国公待姜姑娘如何?”
“倘若你想要以我做诱饵,引诱威胁姬蘅的话,最好放弃这个念想。”姜梨冷冷道:“殷之黎,不要让我看不起你。”
殷之黎闻言,苦笑一声,他道:“姜姑娘看不起我,也就罢了,连我自己都看不起我自己,又怎会管旁人如何呢?”
他的神情竟是颓然,有种破罐破摔的无赖。若是旁人看见,定会大吃一惊,实在难以想象这光风霁月的男子,如今竟会是如此模样。
“不过,我也希望不必有这一日,亲手杀死你爱的人,你必然会恨我一生,我不愿意你对我心存怨恨。”他道。
姜梨沉默,倘若真的不必有这一日,便是姬蘅在此之前已经死了,这话说的并不会让姜梨高兴,只会令她更加揪心。
“你想如何,殷公子?”姜梨问,“你将我绑来,要挟姬蘅,可外面的那些兵马,看上去可不简单。你也想如成王一样,起兵造反,志在皇位么?”
殷之黎突然激动起来,他将桌上的茶杯们猛地一拂,滚烫的茶水泼到地上,冒出白气,碎片四溅。外面的士兵听到声音,冲进屋里一看,殷之黎让他们滚出去,他们这才出去。
殷之黎冷笑道:“谁稀罕这个皇位!”
“你的父亲稀罕。”姜梨回答。
看样子,殷之黎是并不想要造反了,可殷湛的态度却如此坚决。这更令姜梨疑惑,然而看殷之黎的样子,是不打算说什么。姜梨就道:“我记得之前和殷公子下棋的时候,你曾说过,战争会让百姓受苦。可知你殷家兵一旦起兵,无数百姓将会流离失所,无数人家会妻离子散。这也是你所希望看到的吗?”
殷之黎痛苦的呻吟了一声,他的样子令姜梨看了也有一丝不忍,他像是被人架在火上烤,两面讨不得好,却又不得去走一条与他初衷背道而驰,一眼就看得到结局的命运之路。
他道:“我也不想…我也不想的…可我没有办法。”
“你有办法的。”姜梨柔声道:“你是夏郡王的儿子,现在阻止还来得及,不要让事情到没有转圜地步的时候再去想办法,现在还来得及,不是么?”
她企图说动殷之黎,殷之黎怔了片刻,却突然站起身,他的眼神变得坚决起来,看向姜梨的目光也不复往日的温暖,带着一丝决裂的冷漠和认命,他道:“不用再说了,姜姑娘,你不是我,不明白我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从我生在殷家开始,就注定会有今天。这是我的命运,我不打算抗拒了,所以你,也认命吧。”说完这句话,他不再看向姜梨,转身拂袖而去。
门又被关上了,屋子里恢复了寂静,只有地上茶盏的残迹表明方才发生过的一切。姜梨看着门外,深深地叹了口气。
殷之黎这条路也走不通,好在叶家和九月都已经没事了。殷之黎还不至于对他们出手,对于殷湛来说,大约他认为,能威胁姬蘅的只有自己,其他的人也是累赘,不必多费心思。但是…姬蘅呢?
殷之黎的话语中,到现在也没看到殷湛,不知外面的情况如何。姜梨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姬蘅平安无事。
…
青州和燕京隔得太远,青州尚且风雪长空,燕京城的街道,到了夜里,几乎就要空无一人了。
皇宫在风雪中,仍旧坚定地矗立在哪里,仿佛永远都不会动摇一分。只是却不如往日的金碧辉煌,看起来,也就和普通的宅院没什么两样。甚至像是一座阴森又宏伟的地下宫殿,直教走进去的人有去无回。
慈宁宫里,灯火摇曳,地龙烧的很旺,便也不如外面那般冷。经文随意的放在案头,很久都没有人誊写过了。只有香炉里的香,在这安静的夜里,兀自燃烧,像是传说中巴掌大的神兽两只放着红光的眼睛,凶残隐藏在温和下。
太后靠在软榻上,正在小寐。近来她总是喜欢发呆,坐在殿里,想要平心静气的抄几句经文,却怎么都沉不下心,索性也就不抄了。不抄经的时候无事可做,从前刘太妃在的时候,还能听见刘太妃作妖闹事,刘太妃走后,后宫里就越发冷清了,倒是有些兔死狐悲起来。洪孝帝的妃子们不喜欢来找她,她这个太后早已不管世事。后宫中也是踩低捧高的,妃子们忙着团结一气,争宠使计,只是没有空闲来应付她一个老女人。
太后就格外怀念从前的时光来。似乎年少时候在后宫中,和刘淑妃、夏贵妃们争风吃醋的时光,也变得可爱。当然了,回忆最多的,还是和殷湛有关的时光。她不止一次的梦到和殷湛初见时候的情景,殷湛骑着马,那年轻的男人高大英俊,面上是爽朗的笑容。将她从歹人手中救下来后,她为他包扎,殷湛就坐在石头上,笑着看向她,她被看的脸红,却还是鼓起勇气问了殷湛的名字。她沉溺与这个梦中不愿意醒来,每次睁开眼的时候,恍惚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她还是林家的小姐,还能有改变的机会。
可毕竟没有。今日,她又梦到了殷湛,只是这一次的殷湛,却不是初见时候的殷湛。她在红山寺,那天百名弓箭手围杀姬暝寒,姬暝寒不知所踪。她回到屋里,发现殷湛身上也负了伤。她知道殷湛杀了许多人,姬暝寒是他的好兄弟。殷湛沉默不语,她问:“你是不是怨恨我?”
“没有。”殷湛回答,“我从来没有怨过你。我只恨没有早点遇见你。”
下一刻,殷湛的身影突然被熊熊大火吞噬,他表情痛苦,叫他的名字:“柔嘉…”
太后猛地睁开眼睛,大汗淋漓的从梦中醒来。梅香上前关切的道:“太后娘娘,您没事吧?”
“没事。”太后拿帕子擦拭着额上的汗,道:“原来是做了个噩梦。”
她刚说完这话,就听见外面传来男子的声音,“母后是做了什么噩梦,吓成这幅模样?”
太后抬眼朝前看去,洪孝帝出现在大殿门口,他身后,太监宫人跪了一地,大约是他进来的时候让人不要通报,太后也没听到声音。洪孝帝笑着走进来,太后直起身子,笑道:“皇上今儿个怎么想起过来了。”
她的心跳得很快,不知是不是方才的梦吓得还没缓过神来,又总觉得那个梦十分不详。连笑容也是很勉强。洪孝帝平日里很少来慈宁宫,陪她说话的时候,大多也是在御花园。
“今日外面风雪大,特意来看看母后。”洪孝帝对苏公公招了招手,苏公公就让周围的宫人们退了下去。
太后隐约察觉出有些不对,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让梅香给洪孝帝上茶,自己走到了茶桌边,让洪孝帝也坐下。
洪孝帝看向太后香案上的香火,笑问道:“母后这是在为谁祈福?”
太后回答:“自然是为了天下苍生,各地雪灾,百姓冻死的人不在少数,哀家听了,心酸不已,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在宫里为他们抄经祈福。”
“母后果然心怀天下。”洪孝帝赞叹道。
太后抬眼看向皇帝,不知何时起,这位曾经让她看着碍眼的皇子,已经长成了这般模样。她还记得太子死后不久,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她不得不和这位皇子装作母慈子孝的模样。她还记得少年时候的洪孝帝乖巧懦弱,对她言听计从,她一面很放心很得意,一面又很厌恶很轻蔑。但她到底低估了这位皇子。每一位皇子,身上都留着先帝的血液,掠夺和伪装是他们从出生起就带来的本能。从成王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洪孝帝也一样,甚至于他觉醒的更早,在他的少年时候,就知道借助自己,来得到想要的东西。
想想也是,深宫就如丛林,在丛林里长大的野兽,怎么会不吃人?太后又想起殷之黎,那个在宫宴上她看到的年轻人,二十多年后,她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儿子。殷之黎的温润如玉,本是她最为喜爱骄傲的,可如今,她却担忧自己的儿子面对可怕的帝王时候,胜算有几成。
她不能让殷之黎失败,不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她要替殷之黎扫清一切的障碍。包括面前的帝王。她一人定然是做不到的,索性还有殷湛。无论她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有这个男人不会抛弃她,会永远站在她身后替她解决一切难题。
“其实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诉母后。”洪孝帝端起桌上的茶杯,浅浅酌了一口,才不紧不慢道:“夏郡王死了。”
太后本来也是笑着去拿茶杯的,闻言动作一抖,茶水泼出来了一些,梅香连忙拿帕子擦拭桌上的污迹。然后太后却紧紧地握着茶盏,仿佛竭力要握准似的,她的笑容有些僵硬,道:“陛下在说什么胡话,好好地,夏郡王怎么会死?”
“是真的。”洪孝帝的回答也理所当然,“在青州红楼上,国公府的姬老将军杀了夏郡王,夏郡王也杀了姬老将军。可惜了。”
一句“轻飘飘”的可惜了,听不出来任何语气,让人无从猜测这位帝王的心思,也让人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梅香站在太后身后,面色微变,不由得看向洪孝帝的身后,那里,两名带刀的御前侍卫站着,稳如磐石。仿佛知道她所有的心思。
“怎么会呢?”太后笑起来,她没有去看洪孝帝,只是看着自己手上的护甲,像是要认真把护甲上的宝石看个一清二楚似的,她道:“姬老将军怎么会杀了夏郡王,夏郡王又怎么会杀了姬老将军?哀家年纪大了,陛下可别拿这些事情来玩笑,哀家又不会当真。”仿佛是小孩说谎,大人宽容的原谅了他似的。
“朕也没有心思与人开这种玩笑。”洪孝帝似笑非笑,“母后不相信也就罢了,再过不久,姬老将军和夏郡王的尸身,也要送回京下葬的。”
太后的脸色,终于变了。她抬起头看向洪孝帝,这位在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帝王,终于露出了野兽一样的,恶狠狠的眼神。只这一眼,太后就知道,他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他了然于心。
可她还是要挣扎一番,仿佛这样就能蒙混过关似的,太后笑了,她说:“哀家不明白。皇上这么轻松,是不打算问罪了?”
“问罪?母后有所不知,这可就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说起来,朕也是近来才知道的。”皇帝笑笑,“多年前,肃国公的父亲金吾将军失踪,其实是被夏郡王设计陷害而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姬蘅杀了夏郡王,也无可厚非,不过老将军心疼孙子,帮姬蘅完成了这件事。母后,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就算朕也不能说什么,母后难道希望朕偏袒谁?”
太后看着洪孝帝,久久不说话。
洪孝帝就又笑起来,他道:“朕差点忘了,当年埋伏围杀金吾将军的时候,母后也在场,自然要偏袒夏郡王了。”
到了这时候,太后反而镇定起来,她看着洪孝帝,微微一笑,道:“陛下,这么些年来,哀家待你不薄,你想置哀家于死地,也不必用这样的法子。你这样污蔑哀家,可有证据?”
“证据?”洪孝帝笑了,他一字一顿道:“殷之黎就是证据。”
梅香的手紧张的攥紧裙角,太后的面色大变,这是她最大的软肋,倘若洪孝帝以此来威胁她,她毫无胜算!
“母后这么快就忘了,前不久,夏郡王离开燕京去青州之前,不是还来找过母后么?”
他早就知道了!太后的心,忍不住颤抖起来,她像是看怪物一样的看着洪孝帝。她曾想过很多次,总有一日真相会被人发现,但不是眼前这个样子。她没有任何筹码捏在手上,殷湛也不在身边,她仿佛一块鱼肉,可以被人任意宰割。
并不是她软弱万能,而是不管是她,还是殷湛,都低估了这个帝王。
“母后在宫中牵制朕,夏郡王在青州牵制肃国公,殷之黎带殷家兵长河以南起兵,朕不得不佩服夏郡王的耐心,这么多年,蛰伏这么多年来设一个局。”洪孝帝笑道:“可真是为殷之黎殚精竭虑啊。”
太后道:“皇上想要杀了哀家吗?”
“怎么会?”洪孝帝一笑道:“殷之黎不是还活着吗?”
“皇上想用哀家来威胁殷之黎?”太后冷笑。
“不会的。”洪孝帝温和的道:“母后知道,朕不喜欢做这样的事。就如成王不会为了刘太妃以身犯险,殷之黎也未必会为了母后行嶮侥幸。”
他这话说的可谓是刻薄至极,太后盯了洪孝帝很久,忽然笑了,她边笑边摇头,几乎要笑出眼泪,她道:“老三,原来哀家一直低估了你。哀家就说,夏柳岚的儿子,怎么会是这么个德行,原来不是你不好,是哀家看走了眼!”
夏柳岚是夏贵妃的名字,洪孝帝听到这个名字,神情一顿,收起笑容,道:“当年朕的母妃之死,和你有关吧!”
夏贵妃在生下洪孝帝不久之后就死了,旁人都说是病逝的。洪孝帝查了那么多年,辗转找到宫里当年的老人,却说夏贵妃在此之前,身体康健,没有一丝病容。
“哼,宫中这样的地方,想要夏柳岚死的人数不胜数,可不是哀家做的!”太后不屑道。
洪孝帝面色青青白白,似乎并不相信这个答案。果然,太后接下来的一句话,立刻让他勃然大怒,她道:“不过当年夏柳岚生了你之后,哀家的确很不甘心。在宫里,想要一个人的命,有时候并不需要动手。哀家只要说一句,陛下有意要立你为太子,就有数不尽的人替哀家前赴后继的去做这件事。”
“你!”洪孝帝怒极。太后无中生有的一句话,便让夏贵妃成为了宫里明晃晃的靶子,可怜那时候夏贵妃刚刚有了孩子,一颗心全都扑在自己孩子身上,哪里会留意其他。
“哀家只是恨,那些人没有把你也一块弄死,留了个祸根。”太后的目光满是怨毒,“若是早知有今日,哀家就算当时自己出手,也会亲手把你从这个世上除去!”
“可惜你没有这个机会了。”洪孝帝重新平静下来,他道:“朕的母妃虽然不是你亲手杀死,却是因你而死,这笔债,朕先替你记下。朕早就说过,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你和殷湛做的孽,自然有老天来惩罚。现在殷湛已经死了,下一个就该轮到殷之黎。等殷之黎也死了,朕就亲自送你上路。不,朕改了主意,朕不会让你死,朕会让你活着,将你囚禁在宫殿里,比冷宫里的嫔妃还要不如,让你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永远无望的活着。这才是对你最好的惩罚。朕要将你和殷湛干下的丑事昭告天下,让殷之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即便他起兵造反,跟着他的人也会以他为耻,等他死了也摆脱不了这个污名,到死也被人戳脊梁骨!”
“不——”太后爆发出一阵惊叫,她作势要去抓洪孝帝的脸,洪孝帝身侧的侍卫拔刀出鞘,护着洪孝帝将她一推,太后跌倒在地,发髻全散了。
“不…”她喃喃道。
洪孝帝冷眼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出去,道:“来人,把她关起来!没有朕的允许,谁也不准见太后,还有,”他冷冷一笑,“好好看着,千万别让她死了。”
太后伏倒在地,梅香来扶起她,她却徒劳的伸出手,看着梅香,道:“他是在骗我的吧,殷湛没有死,对吧?”
她的眼泪流下来。
------题外话------
小皇帝其实还挺帅的,有没有喜欢小皇帝的举个手~
第 232 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孤军
青州之地,那一座江边的红楼,一夜之间烧为灰烬,不过庆幸的是里面并无宾客伤亡。红楼的妈妈也不知所踪,带着那些烟花女子一夜之间便消失在了城里,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有好事的宾客回忆起那日晚上偶然从红楼经过,似乎看到了美貌的红衣男子,惊为天人,疑心是从深山树林里走出来的美艳精魅,出来游戏人间,又怕被人发现踪迹,索性一把火烧了红楼,无迹可寻。
传言令这把火也变得神秘香艳了些。
美丽的琼楼玉宇付之一炬,湮灭了其中的爱恨情仇,无人得知那夜晚上曾唱过怎样的戏,看过怎样的离合。深夜,青州城门口,有人目送装着棺椁的车马远去。
“大人。”文纪道:“您真的要去见殷之黎?”
姬老将军和殷湛都失去了。姬蘅要将姬老将军送回燕京,却不能第一时间亲自护送,因为姜梨还在他们手上。司徒九月从燕京城中穿了信给他,他才知道过去发生的一切。
殷之黎果然没有伤害司徒九月,除了海棠被砍掉一根小手指以外那也是殷湛吩咐下来的。其实殷湛还嘱咐,只要姜梨还在,就派人杀了叶家等人,省的夜长梦多。但殷之黎竭力反对,以性命要挟,终于还是让人把叶家的人送了回去。
也就在这时,姬蘅明白何以殷湛到死的时候,脸上都挂着奇怪的笑容。原是他一早就为殷之黎将退路铺好,无论殷湛有没有死在红楼,殷之黎都可以用姜梨的性命来要挟自己。
“大人,殷之黎那混蛋,肯定设下陷阱,知道你会为姜二小姐前去,意图害您性命,你可不能轻举妄动啊!”赵轲也道。
“我和殷之黎之间,迟早都会有一仗。”姬蘅哂笑一声,“我既然答应过薛怀远,就会保护好阿狸。”
赵轲和文纪皆是有些纳闷,保护姜梨为何是答应薛怀远的事?薛怀远这样看着姜梨么?可薛怀远的话为何姬蘅要听?薛怀远对姬蘅来说很重要?
“可是殷之黎在百里外的鹿野扎营,营下人几百人,咱们的人只有如何突围?那些殷家兵现在也不知在什么地方,怕是埋伏着,正等着大人自投罗。”赵轲仍然不赞同。
“他有殷家兵,金吾军这些年也不是都死了。”姬蘅淡淡道,他看向远方,那里车马的影子已经全然不见了。他的祖父在这个冬日与他告别,从此后,世上与他有亲缘关系的,再也没有一人。
他怎么能失去姜梨呢?他这一生,说到底,其实谁都没有保护的了。
他转过身,红色衣袍在风雪中艳如鲜血,雪越白,衣裳越红,衬得他唇红齿白,瑰姿俊逸。
他道:“走吧。”
赵轲和文纪不再说话了,姬蘅的态度如此坚决,他们改变不了。身为手下的,就应当同主子共进退。
姜梨不是虞姬,姬蘅也不是霸王。霸王别姬这出戏,未免太过悲惨,他看尽了悲剧,从来没有一次如此希望过,这一出她能陪他看到最后,而故事最后是团圆,皆大欢喜。
风雪掩埋了他的踪迹。
鹿野之上,账外,殷之情神情惊惶,她的眼里涌出眼泪,仿佛受到了巨大打击似的,她在帐前穿梭,那些兵士都没有阻拦她。直到她找到了躲在帐子后面的火堆边,喝的烂醉的殷之黎。
“殷之黎!”殷之情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她的声音发抖,“他们、他们说爹死了,这是怎么回事?”
殷之黎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看了她一眼,他手里还抱着酒坛,酒气熏天。他不喜欢喝酒,殷湛却总是让他喝酒,说身为男儿,怎能没有酒量。他仍旧不喜欢,可如今殷湛死了,他却如殷湛所愿,抱着酒坛子一醉方休,可惜殷湛再也看不到了。
“爹死啦。”他朝殷之情露出一个奇异的笑容,轻声道:“爹被姬蘅杀死了,一剑”他指了指自己的喉咙,“把这里捅穿了!”他古怪的笑起来。
“不可能!”殷之情抓住他的衣领,道:“这都是假的,是他们胡说八道的是不是?肃国公为何要杀害爹?我们连爹都没看到”
“他就是死了嘛。”殷之黎对着酒坛,又狠狠的灌了一大口,“爹的手下都亲眼看到了,可能过不了多久,燕京那边就昭告天下了。”
“为、为什么?”
“因为爹杀了姬蘅的爹娘,所以姬蘅要为他的爹娘报仇,嘻嘻嘻,冤有头债有主,之情,你要记住这句话。”殷之黎傻笑道。
他状若癫狂,衣裳被洒出来的酒浸湿了大半,他自己也浑然不觉,更是头发散乱,笑容古怪,哪里有过去公子如玉的姿态。殷之情一边悲痛,一边为殷之黎如此而愤怒,她道:“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从那天爹跟你说话之后你就不对劲了,说什么要我回云中,爹到底和你说了什么?我们家和肃国公到底又有什么仇怨,你告诉我呀!”
那一日殷之黎让人让殷之情和殷夫人回云中,殷之情怎么也不肯,后来突然有一日,殷之黎就带着他们出城了。殷之黎走的太急,仿佛是在逃难一般,殷之情还以为他们是回云中,没想到是来到了青州。在那以后,事情就变得让殷之情无法理解,他们兄妹从前算是无话不谈,可如今,殷之黎什么都不肯说。他做的事也没有任何解释,包括把姜梨掳来这里,在这之前,殷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晓得生活变得面目全非。她每日都活在不安中,总觉得殷家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她无法接受的。
可这个哥哥殷之黎,也变成了陌生的模样。
殷之黎看着面前殷之情焦急的神色,突然笑了,他道:“之情啊,你不要叫我哥哥,谁知道,我们有没有血缘关系呢。”
此话一出,殷之情面色一变,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爹为了宫里那位,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夫人都能害死,对母亲这么多年不闻不问,也许你根本就不是爹的儿子。”殷之黎道。
“殷之黎!”殷之情尖叫起来,她的声音引得远处的兵士都往这边看来,她奇迹百环,道:“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污蔑我的母亲,你混蛋!”
“你就那么想当爹的女儿?”殷之黎浑不在意的,仿佛一滩烂泥似的在地方躺着,醉醺醺的道:“当爹的儿子有什么好的?你看我,现在人不人鬼不鬼,被迫接受我不喜欢的命运。去他娘的命运!”他激动起来,声音也变得刻薄了,“你不是想知道我到底想做什么吗?好,我告诉你,我要杀了姬蘅,要起兵造反,要以场合为界,自立为王,占半壁江山也好,逼宫上位也好,这些我统统要做!难道是我自己想要做的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他娘的因为我是殷湛的儿子,我的亲娘是宫里那位!”
他一口气说完,殷之情目瞪口呆,连流泪都忘记了。她颤抖的问:“你说”
“我是太后的儿子。”殷之黎看着她,笑道:“现在你知道爹为何要回京做这些事了吧?因为他早就想好了,天下那个位置就是我们殷家的。之情,你当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多好,不像现在,只要姓殷,你就背上了乱臣贼子的罪名,永远洗清不掉。”
殷之情捂住了嘴,她想到了那一日姜梨对她说的话。她说肃国公和殷家有不死不休的死仇,她还认为是姜梨为了报复而故意骗她,现在看来,姜梨说的都是事实可这事实,未免也太难让人接受了。
她不知道说什么,也无法面对这样的殷之黎,转身跑了出去。
殷之黎看也没看她,自己兀自喝酒。殷之情哭着跑了出去,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这幅模样不能被殷夫人看到,如果殷夫人知道一切,心里该有多难过。这么多年,殷夫人一直把殷湛对她突然的冷落归结于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却不知道,此事和她无关,不过是因为她是殷湛为了掩饰野心而找的一块遮羞布,包括自己也是被利用的筹码。
殷之情心中悲痛至极,却又不知能找什么人诉说,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姜梨的帐子外面。
帐子里有人影安静的坐着,殷之情走了进去,外面把守的士兵没有阻拦。
姜梨坐在帐中,桌上点着灯,她一手支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听见动静,扭头一看,目光在殷之情脸上顿住了。
殷之情满脸是泪。
姜梨蹙眉:“平阳县主?你这是怎么了?”
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询问,殷之情这些天来的慌张和无措,委屈和不甘全部涌出来,她快步朝前走了几步,看向姜梨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知道什么?”姜梨不解的看着她。
殷之情的心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悲哀,她道:“知道是我爹杀了肃国公的爹娘,现在轮到肃国公来为他父母报仇了。”
姜梨诧异,她知道姬家和殷家有仇,但其中各种由来,姬蘅并没有告诉她,她并不知道姬蘅的爹娘是为殷湛所杀,看样子,殷之情已经知道了。
“你如何知道的?”姜梨问。
“殷之黎告诉我的。”殷之情瘫坐在椅子上,仿佛失去了全部的力气。
“殷之黎为何要告诉你这些事情?”姜梨问,“难道是殷湛。”
殷之情痛哭起来,姜梨看见她如此,晓得怕是自己猜的**不离十了。殷湛死了?那就说明姬蘅平安了,接连来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她这些日子被关在这里,无从得知外面的消息,殷之情带过来的这个消息,姑且也算作是一个好消息吧。
可对殷之情来说大约不是这样,她哭的撕心裂肺,一直喃喃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其实也不是殷之情的错,殷湛的这个决定,毁了殷之黎和殷之情两个人。看他们的样子,他们并不知情,仅仅因为殷湛的野心,就要背负巨大的痛苦。
姜梨轻声道:“这不是你的错,你也不必自责。”
殷之情并没有因此停下哭泣,姜梨又道:“你可以帮我离开这里吗?”
殷之情的哭声突然止住了额,她疑惑的看向姜梨。
“殷之黎打算用我来要挟姬蘅,这一点你是知道的。我知道你喜欢姬蘅,也不愿意姬蘅受伤,如果姬蘅因为我而受到伤害,我也会痛苦,你也不会全无感觉。我知道你留在这里不开心,如果你救了我,我跟你一起走,离开这里,你不必去履行并不该属于你的命运。”
殷之情愣愣的看着姜梨,姜梨给她指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眼下这个乌烟瘴气,兵荒马乱的时候,这条道路是如此清晰如此光明,如此令人向往,让她几乎要忍不住立刻点头,立刻和姜梨逃出生天。
然而她没有回答,只是过了很久,才道:“我做不到。”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将门嫡女之定乾坤, 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