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小梨,”卢氏道:“这些日子,你有见过郡王世子吗?”

姜梨微笑着道:“二婶说笑了,这些日子我都呆在府里,怎么会见到郡王世子?”

她说话的时候,屋里的众人都感觉到了姜梨的变化。从前的姜梨,虽然也是微笑着行事,即便有什么主意,也都是温和驯良,至少要装作温和驯良,且不说她刚从青城山回到姜府,就是后来她在府中地位节节攀升的时候,也是如此。

然而如今的姜梨,虽然也在笑,那份温和驯良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是一种执拗,仿佛不用委曲求全隐忍什么了似的,又好像是有了仪仗,连说话都变得更直接,更有底气。

这是为何?

姜梨将屋里众人各异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一笑,自然是因为如今有阿昭和爹爹撑腰,她就不必如从前一般,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了。

屋里气氛莫名变得尴尬僵硬了起来,卢氏连忙岔开话头,说起了别的事,只是听的人都各怀心事,兴致缺缺。

姜梨也就陪着他们,直到夜深才回去。

要出门的时候,姜元柏突然叫住姜梨,他们走在后面,姜元柏走的很慢,他道:“阿梨,你…恨不恨我?”

他问这话的时候,问的很迟疑,姜梨转头看他。姜梨还记得自己刚到姜家的时候,姜元柏意气风发的模样,风雅清隽,可后来季淑然、叶珍珍、姜幼瑶的事情一桩一桩的过去,姜梨发现,这个男人眼中只有深深地疲惫,他的脸上甚至添了几道皱纹。

姜梨道:“我不恨父亲。”

但也不爱。

姜元柏却像是被这句话感动了似的,他松了口气,道:“我不会害你的,小梨。”

姜梨笑了笑,往前走去,没有再回答姜元柏的话。

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连姜梨也没有办法判断这一刻姜元柏的真心。她想,姜元柏对姜二小姐,也许是真的有父女之情,但他又能毫不犹豫的在姜二小姐抗拒的情况下安排这门亲事,如果是真的姜二小姐在这里,她能明白姜元柏的一片苦心吗?

姜梨庆幸她不是姜二小姐,因为如果是薛怀远这么对待她,她会很难过。

桐儿走在姜梨身边,姜元柏的影子已经越来越远了。等回到芳菲苑后,桐儿看着白雪点起了灯,把门掩上,欲言又止的看向姜梨,目光满是担忧。

“怎么了,桐儿?”姜梨看她这幅神色,奇道。

“姑娘,老夫人让您明天进宫,大抵就是说赐婚那回事了,可怎么办呀。”桐儿道。当初就是她听到了姜老夫人和姜元柏的打算才告诉姜梨的。

“姑娘不是说过,国公爷会处理的?”白雪问。

“奴婢还以为国公爷会让殷家改变主意呢,可如今看来,庆功宴还是照常,说不准国公爷没能劝住殷家人。”桐儿急得团团转,“现在就算要走也来不及了,姑娘可怎么办?”

白雪也跟着担心起来。

姜梨看着两个丫鬟,不知为何,摇摇头笑了起来。旁人都说殷之黎好,可两个丫鬟还有阿昭却不这么认为,这样一来,至少她不是站在世人的对面。

“没关系。”姜梨安慰道:“明日会好的。”

“明日?”两个丫鬟面面相觑,不明白姜梨的意思。

“总之,不必操心了。”姜梨笑道:“到了明日,自然有明日的办法。”

她说的笃定,桐儿和白雪渐渐地也就平静下来,她们相信姜梨,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等姜梨夜里上了塌,想着明日的事情,不由得有些紧张。

她是故作平静,但倘若明日姬蘅真的当着百官的面请求赐婚…该当如何?这一步,走的实在险之又险,但,她也许心底是有一些喜欢冒险的,竟然丝毫不抗拒。

姜梨又看了看窗外,窗外静悄悄的,只有幽深的树影,她已经许久没有看到姬蘅了,确切的算起来,应当是从那一日见过阿昭之后。姜梨晓得,姬蘅这段日子是很忙碌,因此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明日…明日宫宴上,大约就能看到他了。

明日的事明日再说了,姜梨盖好被子,闭上了眼睛。

燕京城的夏夜,听得到蝉鸣,万籁俱静,有人从街道的尽头走出来。

年轻男人一袭红袍,走的不紧不慢,锦衣夜行,倘若此刻有人看到,定会怀疑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的妖精,惊讶于他容貌的绝艳。

这人径自走近了国公府。

国公府里,院子里有人亮着灯笼,待姬蘅的脚步声走进的时候,那两人同时站起身来。一人是青衫文士,一人是翩翩公子,正是陆玑和闻人遥二人。

闻人遥道:“阿蘅,你可算是回来了。”

陆玑道:“大人,进屋说吧。”

三人进了书房。

姬老将军已经睡去了,司徒九月倒是没睡,但正在药房里忙碌。自从薛昭去了叶家之后,司徒九月不必给薛昭施针,一时半会儿竟然清闲下来。她这几日也有些奇怪,总有些心不在焉。被闻人遥问了几次问烦了,每日就一头扎进炼药房,早出晚归,谁也不见,一心只炼毒了。

闻人遥当然也不敢惹她,要是招惹了司徒九月,给他下点毒,虽然这么多年的交情倒不至于要他的性命,但让他狠狠地吃点苦头却还是做得到的。闻人遥便学习小红,离司徒九月远远地,惹不起还躲得起。

书房里,姬蘅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他往背后一靠,按了按额心。

“大人…去见过皇上了?”陆玑问。

“不错。”

“皇上怎么说?”

“当然是答应了。”姬蘅笑了一下。

陆玑却笑不出来,他道:“大人,如今做这个决定,只怕会引来夏郡王的怀疑…过早的把目光投向您的身上。”

“就算我不这么做,他也会一直盯着我。”姬蘅浑不在意道:“他要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我就是障碍,他迟早会杀了我,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我总不能因为片刻的安稳,就把自己的东西拱手相让吧。”

陆玑说不出话来,姬蘅这个人,他跟了姬蘅这么久,不能说是了解,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没有人能从姬蘅手上的抢东西。

姬蘅对姜二小姐的心思,他们这些人,包括傻大个儿孔六都看出了端倪。殷之黎在这个时候想要赐婚,无疑是在找死。但陆玑还是认为,这局棋已经到了结局的时候,也是最精彩的时候,切勿因小失大,自乱阵脚。

姬蘅不喜欢下棋,不是因为他下棋下的不好,陆玑曾和姬蘅有过一局对弈,姬蘅的棋艺,实在精妙,之所以不愿意与人对弈,实在是因为以棋观人,多少会泄露一些对弈人的想法,而姬蘅不喜欢被人揣测。

“那大人,应当考虑一下倘若现在殷家对我们动手,我们的对策了。”知道劝不了姬蘅,陆玑便换了个话头。

“殷湛没有本事,只能屯兵马。”姬蘅眼里的轻蔑一闪而过,“没有别的对策,到最后都会殊途同归。”

闻人遥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听着姬蘅和陆玑之间的谈论,他突然插嘴道:“阿蘅,我突然觉得,姜二小姐恐怕就是那个卦签里的女子。”

姬蘅动作一顿,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

陆玑又与姬蘅说了一阵子话,才和闻人遥离开姬蘅的书房。出去后,他并没有跟闻人遥各自回屋,而是站在屋前,陆玑问闻人遥:“你一直说,姜二小姐是卦签里的女子,是什么意思?”

闻人遥道:“我们乩仙门,一生只为一个人扶乩。你要知道,阿蘅这个人,自来为他扶乩算卦的时候,都是十分顺利的,只有一次。”

陆玑皱眉:“什么时候?”

“阿蘅十四岁的时候,我为他扶乩,那一次的卦签,十分不同。”

莫名的,陆玑竟有些紧张起来,大约是因为闻人遥脸上的玩笑之色也消失不见,甚至称得上是凝重了。

闻人遥也想起了当年。

那时候姬蘅还是个美貌的少年,他坐在对面,香炉里的青烟袅袅,他穿着一身红衣,眉眼艳丽的不可思议,仿佛不是凡尘中人。闻人遥道:“阿蘅,你这个样子,真是让人害怕红颜薄命四个字。”

小姬蘅没有理会他。

紧接着,龟甲上渐渐出现了卦象。

姬蘅不耐烦的问:“是什么?”

面前的陆玑也问:“是什么?”

两句话,隔着十年又重合在一起,让闻人遥仿佛回到了当年,他隔着烟雾缭绕,看着红衣少年,一字一句的解卦道。

“冬月生,王侯之相,十年后,因女祸遇劫,暴尸荒野,鹰犬啄食。”

第二日,姜老夫人果不其然的又送来一匣子首饰,让姜梨好好挑几样,几日穿戴打扮好些。

之前的几匣子首饰,姜梨让桐儿收好,自己也没怎么用,这一匣子首饰送来,桐儿也犯了难,道:“姑娘,箱子都装满了,您到底要戴哪一样?”

姜梨只好从其中挑了几样看起来不那么夸张的,道:“就这些吧。”

桐儿一边把剩下的匣子收到箱子里,一边道:“老夫人对姑娘真是大方。”

姜梨笑了笑,如今姜幼瑶已经成了这幅模样,便是送给她一箱珠宝首饰,怕是她也不懂高兴。姜家又没有别的姑娘,姜景睿和姜景佑还未娶妻,不给姜梨,姜老夫人还真是不知道能给谁。

不过既是老人家的好意,姜梨当然也就受了。稍稍收拾打扮了一下,姜梨看天色也不早,估摸着时间应该已经差不错,就让桐儿和白雪一起出发。

到了晚凤堂外面的院子里,姜老夫人果真已经在在等姜梨了,卢氏笑道:“刚刚正要叫珍珠去叫你,不想你自己倒是来得巧。”

姜老夫人打量了一下姜梨,目露满意之色。

姜梨愈来愈好看了,她的容貌肖似姜元柏,气质也一点儿也不像。倒是有一点叶珍珍的烂漫温柔,但又比叶珍珍多了几分灵动和狡黠。她和姜家人站在一起,却是一点儿不像是一家人。

姜元柏被自己心里突如其来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连忙赶走脑子里的荒谬想法,只道:“既然都到了,那就走吧。”

姜梨和姜景睿两兄弟坐在一辆马车上,姜景佑倒是没说什么,反而是姜景睿,一直看着姜梨。

姜梨莫名:“你看我做什么?”

“你知不知道今日祖母让你一起去宫中,是做什么?”姜景睿问。

姜梨心中顿了一下,卢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连姜景睿和姜景佑都知道了殷家的打算。她就笑了一笑,不咸不淡道:“庆功宴,还能做什么?”

“你怎么一点儿也不好奇?”

姜梨反问:“有什么可好奇的,难道你知道些什么?”

姜景佑拉了一把姜景睿,显然是提醒姜景睿不要胡说。这事情没落定之前,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平白害了姜梨的名声。姜景睿也晓得利害关系,便没有说下去,只是仍旧有些不甘心,大约是见姜梨自己都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如今成王和右相都倒了,不知四妹妹和五妹妹如何。”姜梨突然道。

她只是随口提起,这些日子也没听到三房的消息。姜景睿道:“好好地,你干嘛提这家人?难道你还同情他们,要知道你当初被掳到黄州去,可就是三房下的狠手。”

“不是同情,只是有些奇怪罢了。”姜梨道。

“三房的消息,我倒是听过一点。”说话的是姜景佑,他轻咳一声,道:“三婶…听说不小心落水死了,三叔把四妹妹托付给杨家的亲戚,如今也不知所踪。至于五妹妹的消息,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宁远侯府最近在和城里的高家议亲,听说高家小姐将要嫁到宁远侯府了。”

姜梨闻言,倒是没有太大惊讶的感觉。三房当年能站在成王一边,赌一个前程,自然也要做好赌输的准备。杨氏的落水和姜元兴的不知所踪,只怕都是有心人故意为之。姜玉娥也没什么可同情的,宁远侯府那家子本就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她当年心心念念要嫁过去,沈如云出事后还尽力打压,自然也该想到,她自己也许有一日会落到沈如云的下场。可惜的是姜玉燕,出生在三房并非她能主宰,她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是性子懦弱了些。却要为这些不是她做的事情复出代价。也许三房贪婪的恶果,如今却是让姜玉燕承受了。

“他们那家本就心术不正,死了也活该。”姜景睿厌恶的道。

姜景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姜梨也沉默下来。

不管怎么说,成王的事,随着他的最后一条走狗右相的覆灭,似乎彻底的落下帷幕了。那些和成王明里暗里有关的官僚,也都终止于这场战争。一切似乎风平浪静了下来。

但姜梨却隐隐感到不安。

就像这夏日的天气,分明还是阳光大好,日暖风轻,但姜梨总觉得,过不了多久,就会阴云密布,风雨欲来。

唯有见机行事了。

马车在宫门口停了下来,姜梨和姜景睿他们下了马车,站在宫外,朝宫里看,姜梨一时感慨万千。

她进宫过好几次了,校考过后的授礼上,宫宴上,廷议上…一桩桩一件件,辗转办成了许多事情。如今再到这里来,原先针锋相对的,季淑然死了,姜幼瑶疯了。原先一心想要报复的,永宁公主和沈玉容,也早已为他们犯下的罪孽付出了代价。

起起落落,兜兜转转,其实统共也就只有一年功夫,然而短短的一年里,她几乎完成了自己重生以来所有的梦想。这一切顺利的像是上天特意为了补偿她前生受的苦,又像是老天爷恶意的挖了个陷阱,她现在不过是尝到了陷阱上铺好的蜜糖。

周围也有一些同僚早已到了,热络的与姜元柏打招呼。如今右相彻底崩溃,右相一派的人也都全部倒霉。文臣之首当仁不让的回到了姜元柏身上,连带着跟着姜元平一派的人也与有荣焉。似乎眼前看来,这位首辅大人的位置还是非常稳固的。官场之上,见风使舵的人最多,忙着来恭维的人也不在少数。

也有许多家中尚有未娶妻,年纪正好的同僚夫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姜梨。

可以说,如今姜梨算是姜家真正的掌上明珠,谁要娶了姜梨,便能借着姜家的势头,蒸蒸日上。

加之姜梨本身生的也不错,之前在六艺校考上,才华横溢,容貌秀媚可爱,不会过分浓艳招来祸患,看样子性情也温和。虽然之前带桐乡县民打石狮鸣冤鼓这件事做的有些出格,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在百姓中颇有好名,倒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总而言之,瑕不掩瑜,在燕京城里的贵女中,也算得上头几名了。

姜梨注意到那些官夫人打量她的眼神,热络的,像是在打量一件物品,她微微皱眉,站在了姜景睿身后,隔绝了那些目光。js3v3 )

第 220 章 第二百二十章 夺爱

姜梨一行人进了宫,引路的宫人在前面,姜梨走在后面。姜景睿也察觉到之前那些官夫人打量姜梨的目光,本想借此调侃姜梨几句,一扭头见姜梨神情淡淡,似乎不怎么愉悦的模样,便理智的住了嘴,不敢再多说一句。

很奇怪的,他在姜家谁都不怕,唯独面对姜梨,总是带着几分忌惮。虽然姜梨总是笑着的,但便是笑,他也能分得清什么时候是姜梨客气的笑,什么时候是敷衍,还有什么时候是生气。

生气的姑娘还是莫要招惹的为好,尤其是这姑娘还是姜梨。

待到了宫殿里,姜梨发现,今日来论功行赏的臣子,其实并没有多少,至少没有前一次宫宴来的多。再仔细一看,姜梨心中明白了几分。朝中和成王右相有牵扯的人不在少数,这一回清理了不少人,重臣之中,几乎可以说是少了一半。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北燕的朝局就此动荡,洪孝帝怕是早在许久之前,就为了今日做准备,早早的开始扶持新贵,如今这批狼子野心的老臣腾出位子,刚好可以给新人让路。这些新臣对洪孝帝绝对忠贞不二。等连姜元柏这一批的老臣也相继退位之后,朝中的格局,就和从前全然不同,彻底都是洪孝帝的人了。

姜元柏看着周围的人,不知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一层,神色有些异样。

姜梨本以为今日柳絮会在,看了一圈,并未看到柳夫人的身影。想来今日的宫宴,柳夫人不在受邀之中,看样子,来的都是重臣新贵,承德郎这个身份,还轮不到他来。

不过这样一来,姜梨就没有认识相熟的朋友了。姜景睿和姜景佑倒是有两个兄弟,很快就去与他们说话去了。姜梨站在大殿角落,和卢氏站在一起,忽然间,有人叫她的名声:“姜二小姐!”

姜梨回头,一看,竟是殷之情在背后叫她。

姜梨忙道:“平阳县主。”

殷之情走过来,高兴地笑道:“我刚到就看见你了,你也是刚到的吗?”

姜梨点头颔首,目光看向殷之情。殷之情今日的打扮,也实在是很鲜妍了。她穿着孔雀纹锦衣,玫瑰红长尾鸾裙,朱唇皓齿,盈盈顾盼,饶是姜梨见了,也禁不住在心中称赞一句,好一个芙蓉玉面的绝色佳人。

殷之情生的妩媚惊人,性情却是截然不同的直率,伸手来拉姜梨,仿佛十分熟稔的模样,她道:“我哥哥在那边,走,你与我一起去和他打个招呼吧。”

姜梨还没来得及说话,卢氏就笑眯眯的道:“小梨,你就去吧,恰好郡王世子也在,你们年轻的姑娘家,与我呆在一处也没什么意思。”

姜老夫人也点头。姜梨心中摇头,面上却只能笑道:“好。”

殷之黎正站在殿外,与一位年轻人说话。他其实之前一直生活在云中,和燕京城里的人并无交集。但奇怪的是,燕京城的这些官家子弟,看样子却一点儿也不讨厌他。没有排外的意思,甚至看上去与他关系很好。姜梨的心中,对殷之黎又有了一层计较,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燕京的官家公子贵女们,大多会自视甚高,不愿意与瞧不上旳人为伍。就连姜梨,来到燕京城一年,虽然贵为姜家小姐,也没有交好的伙伴。这固然是因为姜梨不愿意逢迎讨好她们,但她们本身一开始就抗拒姜梨融入贵女这个圈子。

殷之情喊道:“哥哥。”

殷之黎恰好和面前的人说完话,正要离开,听见殷之情的叫声,回头一看,看见姜梨也是一愣,随即眼中浮起一丝笑意,温声道:“姜二小姐。”

“殷公子。”姜梨回道。

殷之情眨了眨眼睛:“你们先说着,我先去跟娘说一声。”不等殷之黎说完,她就先跑了。唯独只剩姜梨和殷之黎站在一起。

殷之黎有些无奈:“抱歉,舍妹…”

“县主天真烂漫,很可爱,殷公子不必介意。”姜梨笑道。

殷之黎闻言,神情放松了下来,也跟着笑道:“姜姑娘还是这么善解人意。”

他们二人站在一处,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男子一身白衣温润,俊美和煦。少女青衣灵动,秀媚乖巧,倒是十分登对的一双璧人。殷之黎相貌家世都出众,自然也有许多姑娘家青睐,有心之人见此情景,倒是心凉了半截。倘若殷家和姜家联姻,倒是没有别的人什么事儿了。照如今这模样看来,殷之黎和姜梨似乎也很熟稔,莫非早就有此端倪?

姜梨感受到许多打量猜疑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心中啼笑皆非,却丝毫不紧张。落在殷之黎眼中,却是姜梨并不反感与他呆在一块儿。他看着姜梨,奇道:“姜姑娘怎么不拿之情送你的扇子了?”

“扇子?”姜梨一愣,突然想起那把被姬蘅没收的扇子,姬蘅说的“你再收别的男人的礼物试试看”。

他就这么拿走了那把扇子,到现在也没还回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姜梨心中好笑,面上不自觉的就带了点笑意。殷之黎见她如此,轻声问道:“姜姑娘?”

姜梨这才回过神,道:“那把扇子…夏日快要结束,我瞧着天快要凉了,就将扇子收了起来。”

殷之黎怔住。

姜梨还想再胡诌两句,忽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那声音懒洋洋的,带了点笑意,不紧不慢的开口。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筒中,恩情中道绝。”他含笑的,意有所指的问:“姜二小姐这是把谁比作了弃妇啊?”

姜梨回头一看,就见姬蘅不知什么走了过来。

他大约是刚到的,今日也是穿着一身红底黑牡丹的长袍,艳丽又幽深的图案穿在他身上,却异样的契合。男子是不必涂脂抹粉的,即便这样,他站在这里,也将满殿争奇斗艳的女儿家都比了下去,任谁在他那双狭长的、含情的琥珀色眸子中,都会变得黯然失色。

他就站在姜梨身后,姜梨的身前站着殷之黎,姬蘅个子很高,竟比殷之黎还要高上一点。他就这么居高临下的看着二人,笑盈盈的抚过自己的扇子。那扇子一寸寸展开,上面的金丝牡丹异常妖冶,夺人心魄,扇柄处,一只血色蝴蝶翩飞起舞。

殷之黎愣了一下,目光追随着那把扇子,忽然之间,便觉得自己送给姜梨的那把扇子,实在是很寡淡,很黯然了。他的目光,又从扇子转到了姜梨和姬蘅二人之间。

年轻男人妖冶艳丽,姜梨清丽脱俗,站在一起,却没有一丝奇怪的感觉。他们站在这里,反而会让其他人自惭形秽,让人觉得,无论如何都插不进这两人之间。

就是如此契合。

“国公爷。”姜梨颔首道。

听见姜梨的话,殷之黎才回过神,他是听过肃国公的名字的。也知道殷之情一直很注意他,上一次匆匆一瞥,却没有这一次近距离看这般惊艳。他刚想要和姬蘅行礼,姬蘅却看也没看他一眼,从他身边走过了,不知是不是殷之黎的错觉,他觉得,姬蘅似乎看了他一眼,目光讥讽又轻蔑。

姜梨蓦地有些尴尬,心中暗骂姬蘅,何必要当着她的面让殷之黎出丑,这样如何下得了台。

殷之黎却十分好脾气,姬蘅走了后,他笑了笑,道:“今日一见肃国公,果然名不虚传。”

姜梨仔细的打量殷之黎,将殷之黎是真的没有一丝怨愤之气,仿佛是真心实意的称赞似的。不管是装的还是真的,他能做到这一点,至少也不会让人难堪。

殷之黎又笑道:“姜姑娘刚才说的是,秋日要来了,扇子也用不上,收起来最好。”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念着姬蘅说的诗句。那首诗的意思是,扇子到了秋日就被人丢弃了,好比被丢弃的女子。姬蘅的话莫非是提醒,姜二小姐说起秋扇,难道有别的意思?

他的笑容,就此有些心不在焉了。

姜梨并不想和殷之黎多谈,将殷之黎有些失神,就趁机找借口要回卢氏身边。这之后,姜梨一直寸步不离的跟着卢氏,她实在不想应付殷家这对姐妹,不顾卢氏对她的暗示,全部装作不知。

再过了不久,皇帝和殷湛也就到了。

今日本就是为了殷湛庆祝战功而设宫宴,自然是以殷湛为主。姜梨也是第一次看到殷湛,殷湛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她以为殷湛会肖似叶明煜那样的粗豪大汉,没料到生的可谓是十足英俊了,又英俊又野性,放在如今,怕也是许多女子的心上人。相比起来,殷之黎和殷湛一点儿也不像,殷湛轮廓五官都十分深邃,和殷之情很像,殷之黎却温润如水墨山水画,柔和的一塌糊涂。

姬蘅坐在殿中一角,光纤明暗中,姜梨与他离得太远,看不出来姬蘅是什么表情,因此,也不晓得姬蘅有没有看向殷湛,又是什么眼神。

宫宴很快开始了。

姜梨低头,慢慢的吃东西。到现在为止,洪孝帝还没有提赏赐的事情,殷湛自然也没有求赐婚。太后和皇后也都在。一向不怎么出慈宁宫的太后,今日却显得也很高兴,同皇后说话。曾经荣宠一时的丽嫔,如今也成为一抔黄土,朝廷里的臣子们又蠢蠢欲动,想算计着哪个女儿进宫最好。洪孝帝如今地位是坐稳了,没有了成王,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又正年轻,哪个女儿家要是入了洪孝帝的眼,自然能带着家族飞黄腾达。

因此,今夜里许多年轻的女眷,才使出浑身解数装扮的美如天仙。

只是,姜梨心中却不这么想,从丽嫔的事情就能看出,只怕这位帝王,并非是一个耽于女色的帝王。想做第二个丽嫔,可没那么容易。满场芬芳中,殷之情倒是格外显眼,她本就生的国色天香,加之又盛装打扮,叫人不注意也难,旁人大约以为她也是怀着想要进宫的心思,姜梨却晓得,殷之情的目的,分明就是姬蘅。

看他们今日一同穿了红色就知道了。

平阳县主这回也是煞费苦心了,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姬蘅和殷家有深仇大恨,注定要你死我活,殷之情的心思,也注定要酿成苦果。

酒过三巡,觥筹耳热间,洪孝帝就说起殷湛此番降灭成王叛军的功劳,他道:“夏郡王降灭成王有功,理应赏赐,还当重重的赏!”

殷湛从席中站出身来,众人都盯着他,他一撩袍角,对着洪孝帝跪倒下去,道:“降灭叛军,是微臣分内之事,微臣不敢居功,都是陛下调令得当。微臣有一事相求,望陛下看在微臣此番带兵平叛的份上,恩准臣的请求。”

“哦?夏郡王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年轻的帝王似乎心情很好,看向臣子的目光甚至带着笑意,十分宽和。

“臣有一子,如今二十有三,”殷湛道:“犬子爱慕首辅姜家嫡出二小姐,臣冒死恳请陛下赐婚犬子与姜家二小姐,臣不胜感激。”

此话一出,厅中众人皆是安静下来,静的连一根针落在地上也能听得见。

殷湛保持着跪地的姿势,殷之黎先是愕然,随即也跟着站出来,跪倒在地。洪孝帝一时没有回答,只是盯着殷湛,不知道在想什么。

女眷们的目光便是半是羡慕半是妒忌的看着姜梨,殷家愿意用战功来换一个赐婚,可见是很看重姜梨。男眷们则是妒忌殷之黎,殷湛这么说,洪孝帝定然会答应,姜二小姐日后只怕就要成为殷家的世子夫人了。

姜元柏拢在袖子中的手,却是渐渐握了起来,他的额上也开始渗出汗珠。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洪孝帝并没有一口答应。

洪孝帝为什么不答应?只不过是一桩赐婚而已。

姜元柏忽然想到姜梨之前与他说的那些话来,燕京朝堂尚且不稳,过早的与殷家走的太近,并非是什么好事,当心惹祸上身。他当时只觉得姜梨有些危言耸听了,毕竟殷湛才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又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这么多年在云中也很安分,洪孝帝看样子也很信任他,否则不会在成王举事的时候,让殷湛回来解困。

但现在是什么意思?莫非皇帝并不是全然的相信殷湛?

时间慢慢的流逝过去,洪孝帝只是看着跪倒在地的殷家父子思索,渐渐地,朝臣也觉出不对来,皆是大气也不敢出,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幕。

殷家父子一动也不动,殷之情逐渐涨红了脸,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以为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怎么看样子,却不是如此顺利。桌下,殷夫人握住了殷之情的手,殷之情这才好了些。

太后见洪孝帝迟迟不肯说话,笑道:“陛下,哀家觉得,这门亲事倒也不错。两个孩子瞧着也十分般配,姜家二小姐是个好的,这殷家的世子,哀家瞧着,也十分出众。”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