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叶明煜一听,浑身汗毛竖起,警惕的瞧着姬蘅。按照他们行走江湖路过酒馆里听说书人说戏本子,那一句那纨绔子弟就该说“那你就以身相许吧”了!

绝不能让这登徒子得手!他要保护这个单纯的外甥女!

叶明煜正待说句话,姬蘅已经开口了,他道:“不必谢,我既然入戏,就不喜欢看闲杂人等。”

对于姬蘅来说,冯裕堂派出去的杀手,对他来说的确是“闲杂人等”,这些“闲杂人等”要真把姜梨给杀了,接下来的戏也没得唱。

姜梨不太明白姬蘅为何要把好事也给说的这么别扭,不过他这么说,她也不会贴上去自讨没趣,便对姬蘅笑了笑,道:“不管怎么说,还是多谢国公爷。”

姬蘅懒懒的看了她一眼,便头也不回,慢慢的往路的另一边走去了。月色之下,青石巷的路格外悠长,他的背影华丽而寂寥,袍角翻飞,像是孤单又强大的恶魔,优雅的走向回家的路。

姜梨觉得姬蘅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她洞悉并且说出了姬蘅的秘密,姬蘅在她面前也无需伪装。那种总是泛着缠绵的笑意,忽然就变成了一种浑不在意的随便。懒散的,无聊的,却又清醒的,随时准备的状态。

他是个矛盾的人,但总归不像之前那么“不像个人”了。

叶明煜看姜梨定定盯着姬蘅的背影,心中暗叫不好,自己这位外甥女虽然智勇双全,到底年纪小了些。对上这妖孽般的男人,那男人稍加挑逗,难免小姑娘有不动心的。这会儿瞧着人家的背影出神,莫不是已经沦陷了?啐!世道就是这般不公平,长得好看的男人随便说几句话,就跟真的似的。

他赶紧拉了拉姜梨,希望外甥女能迷途知返,道:“阿梨,怎么样?咱们回去了吧?”

姜梨回头,看着叶明煜的胳膊,道:“好,舅舅,我们先回家,找个大夫重新上药,伤口这么包扎可不行。今夜大家能睡个安稳觉了。”姬蘅既然说出冯裕堂的人不会来找麻烦,意味着有人会保护叶明煜一行人的安危,至少这七日以内,桐乡里,姜梨走在大街上,不会被人突然暗杀。

叶明煜本来也不怎么在意自己的伤势,但这会儿见姜梨关心自己,心中一动,立刻“哎哟哎哟”的叫起来,说的夸张极了,道:“我疼的紧,须得找个大夫来好好包扎,走,阿梨,我们先回去。”他想着姜梨只要分心到自己这里,自然不会惦记那劳什子国公了。对了,明日还要问一问,国公是个多大的官儿。

姜梨奇怪叶明煜怎么突然娇气了起来,但也以为他是真的疼了,便没再多说,扶着叶明煜先回了青石巷的院子。

白雪和桐儿二人守着门口,守得脖子都要望断了。整整一天,白天到了夜里,也没见姜梨和叶明煜他们回来。两个丫鬟担心的吃不下睡不下,突然见一行人安然无恙的回来,差点没喜极而泣。姜梨吩咐她们去打热水准备吃食,又让一个没受伤的人去请大夫,先给叶明煜的人马安顿一下。

趁着白雪给叶明煜清洗伤口的时候,叶明煜问姜梨道:“阿梨,现在彭笑他们已经救下来了,卷宗也已经到手了,咱们接下来怎么做?你说的一家家户户去找桐乡百姓吗?”

“是的。”姜梨点了点头,“舅舅今夜好好休息一下,明日一早,我们就挨家挨户的问询,不过是五百六十八户人,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全部问询完毕,但是,能多问一户是一户。”

“那这五日就做这些事情?”叶明煜问。

“只要有一户人家肯站出来,就能上书大理寺名状,大理寺会立刻终止薛县丞的斩令,抓冯裕堂进京。绝不会有任何人能改变,因为大理寺的案子,都要过皇帝的手。只要在这上面添上一笔京中重官,陛下就不会轻视。”有一句话姜梨没告诉叶明煜,她不会只写京中重官,她会直接写上永宁公主的名字。

这样一来,也就是明面上和永宁公主立仇。但也没什么可怕的,便是她表面上和永宁公主相安无事,永宁公主能在桐乡就派出杀手将她斩草除根。只要洪孝帝看见永宁公主的名字,这个桐乡的案子,必然就会成为大案,必然就不会让永宁公主在其中做手脚。

这就是她要的,卷宗、官差都已经到了,唯一差的就是桐乡百姓。只要能说动一部分桐乡百姓跟着一起进京,这案子离天下大白的日子,就不远。

“好!”叶明煜一拍大腿,“咱们做了这么多事,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了。只要说动桐乡百姓,薛家一案就能翻案,冯裕堂那混蛋也能被绳之以法,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就这么个王八蛋,还能当县丞,去他娘的!”

叶明煜气的连粗话都放出来了,姜梨却没功夫在意,她轻轻叹了口气,眉心笼上一层忧色:“事实上,最后一步,才是最难的。”

自古以来,君王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不管是谁,想要争取民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这民心,还饱受着生命的威胁。

她其实也没有把握,她对人心最没有把握。

但总要一试。

…这一夜,像是过的分外漫长,桐乡这个小县,多少人一夜无眠。月亮在深夜的时候悄悄隐没,风卷起树叶在街道上刮得“沙沙”作响,房檐下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的厉害。越是平静的城,越像是在酝酿一场躲不过去的风暴。

到了清晨的时候,十几年没下雪的桐乡,外头忽然飘起了小雪。

雪不如燕京的粗犷,温柔的小粒小粒的往下坠,带出些晶莹的亮色。一些挂在了枝头,一层一层的覆上去,形成水晶一般的长帘。显得这并不繁华的小城,也温柔的让人沉醉。

姜梨是被桐儿叫醒的。

桐儿痛心的声音还在耳边:“姑娘怎么能在桌上睡?昨夜都不曾上床?”

姜梨伸了伸懒腰,道:“无事。”

昨夜她屏退桐儿白雪二人,却是连夜写了些东西。桐乡五百六十八户人,每一户人受过薛怀远的恩惠。她一个人要登门五百多户人家,实在来不及。只得让叶明煜的人分担一部分,有了这些“恩惠册子”,叶明煜说服那些人的时候,才会更加有力,或许也会更加容易。

只是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她便伏在桌子睡着了。不过奇怪的是,这般醒来,也并没有太过疲惫的感觉。姜梨站起身,推开窗,一朵雪花便飘进窗里,她怔怔看着,道:“下雪了啊。”

“是啊,下雪了。”桐儿也看向外面。

她在桐乡生活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看见桐乡下雪。不知这是意味着什么,但或许是个新的开始。

姜梨的眼里慢慢的溢出一丝笑意,她道:“挺好的。”

另一头,冯裕堂早晨到了县衙,穿上官服。

桐乡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雪,也是冷的他喷嚏连连,抹了把鼻子,小厮送上一杯热茶。冯裕堂往椅子上一躺,抱怨道:“天儿真冷。”

“是啊。”小厮赔笑道:“门口的灯笼都给风吹倒了呢。”

冯裕堂看了看外面,问:“昨晚出去的人还没回来?”

小厮道:“没有。”

“没有规矩!”冯裕堂愤愤的道。永宁公主的三个杀手,连他都不放在眼里,有时候使唤他的人,冯裕堂也不敢说话。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永宁公主的人呢?况且他在这头有时候出了什么问题,还得仰仗那些人。所以虽然心里不满,冯裕堂也只敢在背后嘀咕。

昨夜想来又是那三人办完事,带着他的人马不知道干嘛去了。冯裕堂悻悻的想,他倒是没想过暗杀姜梨这事儿没能成功。在他看来,永宁公主的人,那就是身手极好,姜梨一个小姑娘,叶明煜一行人,也就叶明煜能打,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杀手。姜梨死在那些人手里,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想起来姜梨那张温软秀丽的小脸,冯裕堂砸了咂嘴,还觉得有些可惜。若非姜梨的身份,他绝不会轻易让这么个小美人就死了的,至少等他玩过了再说。说起来姜梨生的不错,又是姜元柏的千金,就这么死在桐乡,也算是时运不济了。但话又说回来,若不是她自己作死非要调查什么薛怀远的案子,又何至于此?所以她死了是活该。

但姜梨一个小姑娘,和薛家应当没什么往来,好端端的怎么会调查薛怀远的案子?莫不是她父亲姜元柏的示意吧?自己非但阻止了姜梨,还取了姜梨的性命,这要是姜元柏知道,自己岂不是和姜家结仇?冯裕堂的心里又有些惴惴不安。他替人办事,下手狠辣,但对于姜元柏,总是忌惮三分,毕竟不是普通臣子,而是文人之首。

这样想着,不觉有些烦躁。本来等着一大早就有人来报姜梨横死的死讯,结果到了现在也没动静。冯裕堂的心里,隐隐觉得不安,但他竭力忍住,只催促身边小厮,道:“再派人去看看,去看看花楼酒馆里有没有他们的人?”

正说着,外头突然有人跌跌撞撞的跑来,一进来,竟然因为跑得太急摔了一跤,鼻尖对着冯裕堂的鞋底,大呼道:“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

冯裕堂正是心浮气躁,闻言一脚踢过去,道:“嚷嚷什么?什么大事不好了?”

“大人…您、您还是亲自出县衙后院看看吧!”手下面带惊恐。

冯裕堂见此情景,心中知道不好。不再多说,三步并作两步往后院走去。

还没到后院,便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冯裕堂忍住作呕的感觉,再往里走,还没走到中间,就见到院子里的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二十具尸体。

说是尸体,冯裕堂都没看清,但也不必看清了。因着下了一夜的雪,尸体上覆盖了一层雪粒,冷冰冰,硬邦邦的,早已没有了呼吸。血迹都已经凝固,冯裕堂看的倒退一步,险险扶住面前的柱子,才让自己没能跌倒。

他在心里数数,连数三遍,正是二十人。

二十人,他一共派出了自己的手下二十人,还有永宁公主的人三人。现在这里有二十人,还有三人去哪里了?

冯裕堂问:“其他人呢?”

那最先说话的手下上前,语气里还有抑制不住的惊惶,道:“大人,一共二十人,还有三人不见踪迹,没能发现他们。”

没能发现,说不准他们还活着。是了,永宁公主的人身手了得,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死了。冯裕堂的心里,陡然间又浮起一丝希望,问:“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手下摇了摇头:“没有发现他们的影子,但在黑树林的沼泽地便,发现了他们的兵器…大人,他们多半…凶多吉少。”

冯裕堂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过去,回过神,当即破口大骂,道:“他们二十几人,去围杀七个人!还能全军覆没!他们是狗娘养的吗?一帮废物!”骂的太急,冯裕堂胸口急剧起伏,像是要喘不过气,但即便是手下,也能听出他声音里的愤怒和恐慌。

冯裕堂害怕了。

那二十人,就是他的手下。现在武功最好的手下一下子就损了二十名,剩下的那些,不成气候。没有永宁公主的杀手,他什么都做不成。别说对姜梨她们下手了,如果叶明煜要来暗杀他,他自己的手下都不知能不能保护的了他的性命。

对了,姜梨,叶明煜,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如何!且不管叶明煜怎么样,姜梨呢?倘若他们的人在死前已经取了姜梨的性命,一切都还不算糟糕。至少他没有办砸永宁的差事,永宁不会怪责与他,还会帮他躲过一劫。只要姜梨死了就好了!

“姜梨呢?”冯裕堂抓住那个报信的收下,问道:“姜梨呢?死了没?死了没?”

他的眼眶充血,形容有些可怖,十分吓人,手下被逼的后退一步,慢慢的摇了摇头。

冯裕堂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姜二小姐和那个大个子,一大早就从青石巷的宅子里出来,四处走动,安然无恙。”

冯裕堂无力地松开手。

暗杀失败了,他损了二十三人,而姜梨毫发无损,甚至还敢在第二日,大摇大摆的在县城游走,这是挑衅,或者是有恃无恐。

想来也是,面前县衙后园的二十具尸体,就是姜梨的回敬。看来她早就知道来暗杀的她冯裕堂的人,把自己的人马全部收割之后,再不慌不忙的,慢慢的把尸体送回来,让他看个清楚明白,这就是下场。

她真的全然都不怕。

但自己却没有退路了。他看清楚姜梨一行人的危险同时,却更加明白姜梨不能留。不仅是因为永宁公主的命令不可违抗,而是姜梨知道自己对她下手,如果不能杀了她,等姜梨和姜元柏会和,甚至不必等到那一日,自己也会死在姜梨手上,她不会放过自己。

这是两拨人之间的战争,不是姜梨死就是他死,他必须做到底。

“继续派人,追杀姜梨。”冯裕堂恨声道。

“大人…”手下惊讶的看着他,像是对他做出这个决定不解,“恐怕…”

“恐怕个屁!”冯裕堂骂道:“你懂什么,还不快去,去的晚了,我们都得没命!”

这条路,真的得走到黑了。

县衙对面的酒馆里,文纪道:“大人,冯裕堂重新派出人马去追杀姜二小姐了。”

姬蘅坐在椅子里,看着杯里的茶水,比起平日里,他看起来平和了不少,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冰天雪地里,他的红衣更加鲜艳,嘴唇也如花瓣一般诱人。

半晌,他道:“你去找人打发了。”

文纪领命离去。

坐在旁边的陆玑若有所思的看着姬蘅,没有说话,自从知道昨夜里姜二小姐被季淑然和冯裕堂的两拨人一起追杀,陆玑心里就悬了一块石头。这样的双手联合,姜二小姐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逃。但没想到昨夜里跟着姜二小姐的不是文纪,而是姬蘅。况且这一向从不插手旁人家事的姬蘅,竟然出手相帮,这实在令人诧异。

姬蘅从来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更不会善心大发去拔刀相助,但终究还是出手,而且在这以后,对于姜二小姐,竟然还呈现出一种保护的姿态。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利用也好还是其他打算也罢,姜二小姐都还是成功了。

她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手段,将大人也拉入这场精彩群戏之中,大人入局了。

没办法猜到大人心中所想的,但陆玑以为,姜二小姐,真是十分厉害。

------题外话------

六月第一天,大家嚎!

第一百一十七章 民心

桐乡这一日的早上,天上飘起了小雪。

对于南地的冬日来说,即便再冷,下雪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街道上的人并不很多,从青石巷走出去,能见许多人家的院子里,女子正在清扫院子里的雪粒。最高兴的要数孩童,雪花是天然的乐趣,又是新鲜的玩意儿。

代云早早的起了床,将院子里枝藤上的雪粒仔细的拂去,她年幼的女儿,六岁的平安正乖乖的坐在堂屋里吃饭,稀得能照镜子的粥,平安也吃的津津有味,不时地抬眼看一下窗外,雪花纷纷扬扬的掉下来,颇有趣味。

代云在院子里道:“平安,把窗关了,莫要着凉。”

平安应了一声,从凳子上爬起来,掂着脚将窗子关上了。

代云看了看屋顶,叹了口气,天气越来越冷了,雪水化了顺着破了的屋顶流下来,屋里会更冷,要是落到平安身上,可就麻烦了。得找个时间让人将屋顶补上…要是家里有个男人就好了。代云忍不住又这么想,过去薛怀远还在的时候,她没有这么想过,如今却频频浮起这个念头。

代云今年还不到二十五岁,生的年轻貌美,她是个寡妇,丈夫在平安刚满两岁的时候去河里打渔,遇着十年难遇的风雨,船被掀开,人没了,至此以后,就剩下代云和平安母女两相依为命。

家里没有男人,总是不太方便。那新任县丞冯裕堂每每又想在她身上打主意,代云一次两次还能应付周旋,再这么下去,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那些邻人大叔,从前也愿意帮衬,因着冯裕堂的恐吓,也不敢与她多有交流,只得这么默默受着。

代云叹了口气,无论如何,她只希望平安能健康长大。代云走到院子的石桌前坐下,桌上放着未做完的针线,她就靠着这些来补贴家用。平安见她如此,乖乖的抱着木头小狗出来,坐在代云身边。木头小狗还是平安的爹生前给她做的,代云见此,心中更是一酸。

母女两正要开始一天的劳作,突然听见外头有人叩击院门的声音,“笃笃笃”。

“有人来了!”平安道。

代云看向院门,心中一紧,唯恐又是冯裕堂过来找麻烦。每一次冯裕堂来,对她而言都是一场噩梦。但今日的敲门声,比起往日的不耐烦急促,显得温和了许多。

平安睁大眼睛,呆呆的看着代云。代云只得站起身,走到院子门前,犹豫了一下,才将门打开。

门外并不是她厌恶的冯裕堂,而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子。

那女孩子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生的眉清目秀,穿着暗绿色苏绣月华裙,外罩一件青色图纹披风。披风宽大,显得她格外柔弱娇小,一双眼睛灵气逼人,唇边挂着浅浅的笑意。

代云不认识这个女孩子,却能认出这女孩子身上穿着的衣料,至少也要百两银子。

她有些惶恐,道:“您是…”

那女孩子对她笑了笑:“我叫姜梨,我来找您,是为了薛县丞的案子。”

代云一愣,平安悄悄地跟了过来,躲在院子里的篱笆后面,偷偷地看向这位陌生的姐姐。

代云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女孩子已经径自走了进去,道:“进来说吧,外面很冷。”

姜梨径自跨进了代云的院子。

院子还是原先的模样,若说要比起来,就是比起从前来更加破败陈旧了许多。看来代云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当初薛怀远让她来给代云送银子的时候,姜梨也来过这里,那时候平安还是个小不点,如今都已经长得这么高了。

时间真是过得很快。

代云看着这女孩子,一瞬间竟是十分踌躇的感觉。这位叫姜梨的女孩子进来院子没有一丝陌生,甚至石桌前坐了下来,还看了看她做的针线活,诚心诚意的赞叹:“做的真好。”

代云忍不住拉着平安,走到姜梨面前,道:“姜…姜姑娘,我不知道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薛县丞一案…怎么了?”

姜梨抬眼看向她,道:“代云,薛县丞因贪污赈灾银两被下狱,五日后就会被处斩。薛县丞是什么人,你应当不会不知道。我要替薛县丞翻案,需要证人,代云,你愿意做我的证人,替薛县丞洗清不白之冤么?”

她的声音轻轻柔柔,却像是重锤击打在代云心上。代云没来由的将平安的手握的更紧了些,勉强的挤出一个笑,道:“薛县丞的事,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我们只是老百姓,官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怎么会不清楚呢?”姜梨看向平安,平安躲在代云身后,好奇的看向她。姜梨朝她伸出手,平安就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也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摸姜梨的指尖。

“平安!”代云激动地制止她,平安就是她的命根子,她绝不允许平安出一点儿差错。

平安听见母亲的斥责,连忙缩回手,却仍旧还是满脸好奇的看着姜梨,没有一丝害怕。

“如果没有薛县丞的话,平安也不会健康的活到现在吧?”姜梨看向代云,“凭这一点,还不能让你成为人证,替薛县丞说一句话么?”

代云如遭雷击。

当年夫君早亡,代云长得好看,又年轻,寡妇门前是非多,有人打代云的主意。只是代云和亡夫感情深厚,并不愿意改嫁。平安两岁半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代云不得已只得四处筹借银子给平安看病,病是好了,也花了不少银子。债主早就吓垂涎代云美色已久,要纳代云为小妾抵银,代云不肯,那人便威胁要将平安抓走,卖给青楼妈妈。

正在代云走投无路的时候,是薛怀远站了出来。薛怀远救出被人抓走的平安,替她们母女两人还清了欠下的银子。那时候来送银子的是薛怀远的女儿,当时代云还记得,那位薛家小姐的容貌,她感叹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倾城又善良的女子,平安也很喜欢薛家小姐,一见她就“咯咯咯”的笑。

眼下姜梨突然旧事重提,代云十分慌乱,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平安知道自己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但她也不能拿平安的安危做玩笑。冯裕堂是什么人,桐乡百姓都知道,顺他者昌逆他者亡。如果冯裕堂知道自己站出来做人证,冯裕堂一定会对平安下手。

她是个母亲,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孩子陷入危险。

代云看向姜梨,眼里流露出一丝祈求:“姜姑娘,我们…我们真的不知道,您找别人吧…就当我们对不起薛县丞了…”

姜梨什么话也没说,但代云还是看见了,对方眼里的一丝失望。那一刻,不知是不是心虚,恍惚间代云觉得自己看到的,不是这位陌生的姜姑娘,而是那位人美又心善的薛家小姐,她温柔的笑容不再,也就是这么安静的坐着,失望的看着她。

代云突然觉得自己没脸见人。

姜梨站起身来,摸了摸平安的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找别人吧。”她对代云道:“打扰了。”转身就往外走。

就这么…完了?代云道:“姜姑娘…”等姜梨停住的时候,她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讷讷道:“也许桐乡的其他人…也如我这般…”她说不下去。

姜梨道:“我知道,但不这么做,薛县丞就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我很庆幸,薛县丞过去帮助过桐乡的每一户百姓,五百六十八户人,听上去还是很有希望。如果他只帮助过几个人,而那几个人都如您一般,那就真的令人失望了。”顿了顿,她又道:“好好抚养平安吧,你既然付出了这么大代价,便不要放弃。”

姜梨离开了。

代云低下头,平安牵着她的裙角,睁着眼睛,天真无邪,唤了一声:“娘亲。”

代云泪如雨下。

另一头,叶明煜正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这户人家很穷,住的是破草屋,因着昨夜下雪又吹风,整座房子都摇摇欲坠,看着令人心酸。叶明煜从小身在巨富之家,还极少看见这般贫穷的人家,权当是看稀奇一般。

许久之后,有人来开门,却是个穿着风烛残年的老妇人,穿着一件薄薄的棉衣,光是看着,叶明煜都觉得冷。

那老妇人看见叶明煜,却像是没看见似的,疑惑的问道:“有人吗?您是…?”

这妇人是个瞎子,什么也看不见。

叶明煜道:“老夫人,您儿子在吗?我来找您儿子。”姜梨写给叶明煜的册子中,这一家人分明还有个秀才儿子。

“你找文轩啊。”老妇人道:“他出去买豆腐去了,很快就回来,你找他什么事?”

话音刚落,外头就有人说话的声音:“娘,我回来了!”

莫文轩刚回家,就看见他家门前站着一个高大的汉子,待回头的时候,再看到那汉子脸上还有一道疤,匪气十足的模样,当即吓了一跳,差点连豆腐都掉了。他问:“这位大哥…”

“你就是莫文轩?”叶明煜挑剔的打量莫文轩。莫文轩如今都快三十了,还未成家,孑然一人,也不怪其他,他家实在是太穷了。而他又是个一心做学问的,只是考到了现在还是个秀才。他头发有些乱,还长了些胡子,一身洗的发白的棉布袍,看人有些不清,还得凑近点看。

莫文轩道:“是啊。”

“我有些事情找你。”叶明煜粗豪的道:“借一步说话。”他要说服莫文轩做证人,自然不能让人年纪这么大的老妇人听见。就示意莫文轩到外面去说。

老妇人虽然也有些犹豫,却没有跟上来。这家太穷,连个院子也没有,叶明煜只得和莫文轩到屋后面的空地上说话。

叶明煜道:“莫文轩,你知不知道薛县丞被下狱的事情?”

莫文轩一愣,随即紧张的连连摆手,四下顾盼,道:“大哥…提不得,提不得!”

真是胆小怕事的书生,叶明煜心中不屑,道:“怕什么?提了会死吗?放心,有我在,保管你不死。”

莫文轩大约也没料到会遇到这么一个口无遮拦的主,纵然他万般害怕竭力阻止,叶明煜仍旧不为所动,一口一个“薛县丞”,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我说,小子,薛县丞现在下了狱,五日后就要处刑,罪名是贪污赈灾银两,薛县丞是个什么人,你不会不知道吧?小子,现在我们要替薛县丞翻案,需要证人,你愿不愿意出来做证人,揭发冯裕堂,帮薛县丞平反?”

莫文轩一听,更是吓得抖如筛糠,道:“使不得,使不得啊!”

“什么不得不得的?”叶明煜最看不上这样的人,没好气的道:“有什么使不得的?你且来说说!我看当初薛县丞帮你在桐乡落脚,让你进乡学念书,让你考秀才,怎么没说使不得,要不是薛县丞,如今你连买豆腐的铜板都没有,你拿什么养你老娘!”

莫文轩并不是桐乡人,多年以前,他带着瞎眼的老母来桐乡投奔亲戚,谁知道那位远房亲戚已死,莫文轩身无分文,又是个外地人,差点就要沦落到乞讨为生。要不是薛怀远偶然在街头遇见他被一帮恶霸欺凌,伸出援手,了解了他的情况。知道莫文轩一心向学,还让他进乡学,这才有了莫文轩后来考中秀才。虽然如今生活贫穷,但要不是当初薛怀远的帮衬,莫文轩怕是早就饿死了。哪里还能赡养老母。

“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他娘的今日也算是见识到了!”叶明煜恨声道:“薛县丞要是知道当初帮衬的是这么一个白眼狼,当初就不该伸手拉你一把,合该让你被那些恶霸欺负而死!”

莫文轩怔怔听着,脸色涨红,突然怒道:“够了,住口!难道我不愿意为薛大人平反吗?难道我不知道薛大人是冤枉的吗?仁义忠孝,我读书的时候都读过的!但冯裕堂实在太不是东西了!你知道他怎么对待那些之前想帮薛大人的人吗?他加害别人的父母妻儿!我莫文轩虽然算不上什么好汉,但一条命而已,也没什么怕的,只要能帮恩人!但我还有我娘,我娘辛辛苦苦抚养了我,现在她眼睛瞎了,什么都做不了。我这辈子没能让她享福,但不能让她因为我而身陷险境!”

莫文轩一口气说完,胸口剧烈的起伏,他大概从没与人这般争吵过。连脖子都涨红了,激动地额上青筋都浮现。

叶明煜看着他,怒火稍微散了点,但仍恨他不争气,只道:“你不愿意让你娘因为你犯险,但你愿意让你娘因为你而蒙羞吗?你不知道,你这么做,你娘知道了,心里会有多失望?你是这么一个儿子,让她抬起不头来,这比什么贫穷无能,还要低贱百倍!”

“你!”莫文轩被堵得哑口无言。

正在这时,一个颤巍巍的声音响了起来:“文轩。”

二人回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莫文轩的娘亲,这位瞎眼的老妇人,拄着拐杖一步步的摸索了过来。她大约是听到叶明煜二人的争吵,终于还是忍不住过来,可想而知,方才他们的争吵,全都被老妇人听在耳中。

老妇人问:“文轩,这位小哥说的可是真的,薛县丞真的入狱了?”

莫文轩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老妇人瞎了眼,不能外出,不晓得桐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没告诉自己娘亲,因为晓得以老妇人的脾性,一旦知道此事,必然要为薛县丞说话。

可他不愿意看着自己亲娘犯险。

“文轩。”老妇人的声音,严厉了起来。

“是真的。”莫文轩无奈的答道:“已经有大半年了。薛大人是以贪污赈灾银两入得狱,很快就要处刑了。”

“一派胡言!”老妇人突然伸出拐杖,狠狠地顿了一下地,显然是被气着了,她道:“薛县丞是什么样的人,桐乡百姓都知道。没有薛县丞,就没有桐乡的今天。文轩,你快跟这位小哥说,你愿意做这个证人,做人不能忘本,如果我们不站出来,那我们和那些奸人有何区别?这是助纣为虐!”

“可是娘…”

“我知道你心里在怕什么,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已经活够了,我不怕死!你要是不怕死,就站出去,要是有人想害你,娘陪你一起担着,这么多年咱们母子都一起过来了,一起死又怕什么,做人最重要的是有骨气。要是你怕死,你就找个地方躲起来,我和这位小哥出去作证,绝对不连累你!”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