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千山茶客作品嫡嫁千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海棠不一样了,海棠和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如姐妹,如果要海棠站出来成为薛芳菲一案的证人,海棠一定会答应的。

而这一切,姜梨看向面前憨厚的姑娘,都要依仗这位枣花村的白雪了。

]]

☆ 第 39 章、第三十九章 启蒙

不知是不是因为被姜老夫人敲打过一次,季淑然在姜梨重新挑选丫鬟的时候不置一词。全程陪着姜梨挑选丫鬟的是姜老夫人的的丫鬟珍珠和翡翠。当然了,姜梨清楚,自己挑了哪几位丫鬟,想必季淑然也能很快打听到。

只是,重新被整治过的芳菲苑,季淑然暂时是没法子插手进来了。

这几日,姜府里暂且相安无事。

淑秀园里,下了朝的姜元柏眉头微锁,任由季淑然替他脱去外袍。

姜元柏虽然身为当朝首辅,后院比起同僚来,也算清净了许多。从前叶珍珍还在的时候,只有两房姜老夫人送他的通房。后来其中一位通房有了身子,被抬为妾室。之后叶珍珍病死,那位妾室又因为女儿的夭折忧思过度早早去了。到季淑然进门后,姜家大房也只有一位通房。

那位通房从前是姜老夫人的贴身丫鬟,性情稳重不争不抢,在姜府里几乎是个摆设。季淑然进门后,主动提了那位通房为赵姨娘。赵姨娘一直无子,在季淑然进门后,一心一意的主动服侍季淑然,更像是个下人。

所以整个大房里,季淑然的地位无可撼动。

姜老夫人虽然之前对姜元柏子嗣单薄一事颇有微词,可姜梨八岁的时候推季淑然害季淑然小产,季淑然非但不计较还替姜梨说情,让姜老夫人也对季淑然心存歉意。再后来季淑然又有了姜丙吉,姜老夫人便什么话都不说了。

毕竟姜元柏身为当朝首辅,朝中还有许多双眼睛盯着姜元柏的一言一行,后院子嗣众多,也意味着人丁复杂,姬妾众多未必是好事。只要大房有了一位男丁,其余的不贪也罢。

季淑然在姜老夫人默认,姜元柏宠爱的坏境下,可谓是如鱼得水。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极尽宠爱之能事。这么多年,几个妯娌之间,杨氏不必说,就连卢氏也要矮他一头。

可这一切都被姜梨的回府打破了。姜梨回府不到一月,季淑然就接连吃了几次亏,这一次,甚至连一向待她宽和的姜老夫人也动了怒,季淑然的心中,不是不恼火的。

季淑然替姜元柏将外袍收拾好,递上一杯凉茶放到姜元柏手心,柔声问道:“老爷怎么愁眉不展的,是有心事?”

姜元柏抬眼看向她。

季淑然眉眼生的十分精致,同叶珍珍单纯含糊的圆润不一样,季淑然更像是里好生教导出来的明秀仕女,一言一行都如画般令人妥帖。姜元柏的目光扫向季淑然的手指,嫩如葱尖的手指上,有一点伤痕。桌边的篓子里,还放着未做完的针线。

季淑然在替他做衣裳。

姜元柏的心中一软,连日来对季淑然的不悦就在此刻烟消云散。他拉过季淑然的手,责备道:“怎么弄伤了?这些让下人来做就可以了。”

季淑然笑道:“老爷忘记了,老爷的贴身衣物,妾身从来不假手于人的。”

姜元柏看着她,季淑然笑意柔怯温和,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因为及笄礼上的事故意冷落季淑然,姜元柏心中不由得内疚起来。就道:“辛苦你了。”

“妾身不辛苦,老爷才是真辛苦。”季淑然道。

姜元柏有些感慨。他有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叶珍珍并非是他所选,而是姜老夫人为他选择的。他那时在朝中蒸蒸日上,朝中树敌众多,姜老夫人认为他最好韬光隐晦,娶个娘家不那么显赫的女子为佳。叶家家财万贯,门路疏通,最为上佳,可又因为不是官家,不会招人嫉恨。

姜元柏顺从母意,娶了叶珍珍。叶珍珍天真活泼,不食人间疾苦,虽然不能为他分忧,但二人相处也算融洽。

后来叶珍珍死了,姜元柏在一次夜宴上看中了副都御使的女儿季淑然。那时候季淑然在夜宴上一曲惊人,秀丽窈窕,一击就击中了姜元柏的心。

如果说叶珍珍是听从姜老夫人选择的夫人,季淑然就是姜元柏自己看中的夫人,无论是心中喜爱,还是偏心,都向着季淑然多一些。即便季淑然犯了错,姜元柏也能很快原谅她,况且,季淑然这么多年,都将大房收拾的十分妥帖。

姜元柏叹道:“今日退潮的时候,承德朗柳元丰同我说了几句话。”

季淑然握着茶杯的手一紧,面上仍是带着笑容,探寻的问道:“柳大人?柳大人平日和老爷未曾有什么往来,可是有什么事?”

“从前叶氏还在的时候,柳元丰的夫人与叶氏交好,还经常上门小聚。柳元丰是为了梨儿的事情来的。”姜元柏道:“柳元丰提醒我说,梨儿回京,应当为她选个夫子,教习她认字书理了。”

姜元柏想到这里,不禁头疼。当初姜梨犯下大错被逐入庵堂,一呆就是足足八年,正好是启蒙到学习的最佳时机。如今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姜梨在庵堂上必然没有先生教她认字学习。

他是首席大学士,皇帝恩师,当朝首辅,学问渊博,可他的嫡女却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说出去,岂不是笑掉大牙。

柳元丰虽然话说的不大好听,往深里想,却也不是全无道理。姜元柏就寻思着,找个夫子来给姜梨教习一下功课。

闻言,季淑然松了口气,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原是如此。老爷也不必心急,世人虽然崇尚才华,可对女子终究宽容一些。梨儿如今年纪不小,便是从现在开始学习,只怕也学不了多少。不如请些琴棋书画的夫子,每样稍加点拨,只要能过得去便罢了,这样一来,日后梨儿谈婚论嫁的时候,夫家也会高看她一眼。”

“你说的有理。”姜元柏道:“不过,每样只学些皮毛,我姜家女儿怎能如此…”

“老爷,”季淑然笑道:“凡事不可以绝对论,梨儿之前未曾识字,你若是一味严格,要求过高,只怕会物极必反。”

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姜元柏点头道:“就照这么办吧。”

------题外话------

阿狸:渣渣,老娘以前是学霸╭(╯^╰)╮

]]

☆ 第 40 章、第四十章 官学

姜元柏要给姜梨寻夫子,这件事很快就被姜梨知道了。

告诉姜梨这事的不是别人,正是二房的少爷姜景睿。

姜家两个少爷,姜景佑年纪大些,性情却好,听说学识一般,被卢氏每日追着敲打考状元。姜景睿脾性暴烈,却没人敢追着他让他考状元,只要不再外惹是生非就皆大欢喜了。

姜景睿上回被姜梨讥讽了一顿后,好些日子都没来芳菲苑。平日里看见姜梨,也是绕道而走。姜梨当然懒得理会,可是今日,这姜景睿又出现在芳菲苑的门口。

明月和清风在门口做刺绣,看见姜景睿吓了一跳,道:“二少爷。”

姜景睿轻咳一声,问了下姜梨在里面后,就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屋里,姜梨正在看书。桐儿晓得上次姜梨和姜景睿闹僵了,便站在一边不说话,白雪在房间一角熬花茶,她是个大大咧咧的,看桐儿没有相迎,自己便也没起身,还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茶壶。

见屋里无人搭理自己,姜景睿有些不自在,又有些恼羞成怒。他一屁股在姜梨对面坐下,看见姜梨面前的书,道:“你看什么书呐,看得懂吗?”

这人说话总是如此讨厌,不愧是被娇惯坏了的纨绔子弟,姜梨抬头看了他一眼,问:“有何贵干?”

见姜梨终于搭理自己了,不知为何,姜景睿竟然十分高兴,也不计较这一屋子丫鬟主子对他态度不敬,立刻道:“我来告诉你一件事情,大伯父要给你请先生了!”

请先生?姜梨有些意外。

“我可是一知道这个消息就赶来告诉你了,我听说大伯母对大伯父说,你这样的资质,想学出什么门道来也是不可能。就找个普通的先生教你一些粗浅的皮毛,不至于在人前丢脸,做做样子就行了。”

“太过分了!”桐儿手里的帕子“啪”的一下掉在地上,“我们姑娘什么资质了?我们姑娘资质好得很!”

姜景睿看了一眼桐儿,摇了摇头:“大伯母哪是认真找人教你家小姐,根本就是恨不得她变成一个草包。我听说大伯父将此事全都交给大伯母办,大伯母找来的夫子,能让姜梨吃一些苦头。”

姜梨没说话,姜景睿又轻声咳了咳,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想出手相助,不过我们二房向来不插手大房的事。我要是和我娘提此事,我娘非骂死我不可。我觉得,你不如去找祖母,祖母这个人还是很公平的,介时我在旁边替你说几句话,如果是祖母挑的先生,应当不会差。”

姜梨盯着他。看来姜景睿经过上次一顿嘲讽,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自己这边。无论是因为过去的姜二小姐同他的交情,还是姜景睿本来是个有同情心的人,事实证明,这少年还不错。

姜梨道:“多谢你特意来提醒我。”这一回,语气柔和了许多。

听到姜梨语气的变化,姜景睿莫名有些高兴,回过神来时,恨不得抽自己一大嘴巴。他在姜家是个小霸王,就连姜幼瑶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他自己更是这个瞧不上那个看不起。可对于姜梨,一个名声不大好又在府里没什么地位的人,姜景睿总觉得有几分害怕或者是敬畏。

总想着讨好她似的。

姜景睿在心里呸了自己一声,问姜梨道:“你现在怎么打算?是打算什么时候去见老夫人,告诉我一声,我也一块儿去。”

他愿意站出来站在自己身边,到底还是个有热血的少年郎。

姜梨道:“我只是不明白,父亲为何要为我挑夫子,要知道,京中贵女们,向来都是上女子官学的。”

“女子官学?”姜景睿呆了几秒,才道:“你在开什么玩笑?上女子官学的小姐,非富即贵,燕京城的明义堂,收的女学生都要德才兼备。便是最差的,放在人中,也是不凡。你要是去了…”

你要是去了,就是个笑话!姜梨听得懂姜景睿没说完的话。

“不过,”姜景睿又好奇的问:“你竟然知道燕京城的女子官学,你倒是打听的挺清楚的嘛。”

姜梨笑笑,不置可否。她来燕京城的时候,因貌美而出名,才学也广为人知。甚至还和明义堂的先生们一起辩过义理,和那些先生们交好。

当时做这些,也无非是让沈玉容多条门路。状元郎有个才华横溢的夫人红袖添香,听起来总是一件增添光彩的事。

当然了,她的美貌和她的才华,在她与人私通一事出现后,就都成了她的祸水,她的罪孽。

姜梨并不愿意一直留在姜府,如果一直不走出去,她就没办法有机会接触到沈玉容一行人。倘若姜元柏真的给姜梨请来先生,姜梨只在姜府后宅里读书习字,就势必少了很多机会。

况且,读书识字,她本来做的就不比任何人差。她要进明义堂,并不是为了真的学习,而是为了扬名。

有了名气,姜家人就不会拿她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姐,就会有地位。有地位,就会有人交好,一旦有了友人的圈子,就能一步步接近永宁公主。

用得着很长时间么?用不着很长时间。在明义堂里,她的才华,能让她在最短时间里扬名,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姜景睿见她不知在想什么,伸手在姜梨眼前挥了挥,问:“你可想好了,什么时候去见祖母?”

“我不见祖母。”姜梨道:“我要见父亲。”

“大伯父?”姜景睿一愣:“你说服不了大伯父,只要大伯父决定了的事情,除非祖母发话,没人更改的了。他既然决定了把找先生的事情交给大伯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你去找他是白费力气,别还让自己吃一肚子气。”

“多谢你的提醒。”姜梨道:“但我还是要去见一见父亲。”

“你这人怎么冥顽不灵?”姜景睿没好气的道。

“不是冥顽不灵,”姜梨笑道:“是坚持。”

她会坚持到最后的。

------题外话------

阿狸:我不上野鸡大学,我要上清华[微笑]

]]

☆ 第 41 章、第四十一章 说服

姜景睿在芳菲苑把唾沫星子都说干了,也没能改变姜梨的想法。末了,只得无可奈何地开口:“该说的话我都已经说过了,你既然要这样执迷不悟,我也无话可说。你想去找大伯父就去吧,若是不成,让你的丫鬟跑一趟告诉我一声,我再和你商量去找祖母的事。”

他能说到这个份上,站在姜景睿的立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姜梨道:“多谢你了。”

姜景睿摇了摇头,姜梨想了想,看着他问:“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事?”

“你的学问如何?”

听姜梨问的是这事,姜景睿蓦地脸红了,拍案而起,大叫道:“姜梨,你不要欺人太甚。你取笑我,我还没取笑你呢!你爱怎么就怎么,小爷不管了!”说罢气冲冲的一踹板凳,走了。

桐儿在背后撇嘴:“这二少爷一副被戳中痛处的样子,冲姑娘发什么火气?”

姜梨也没想到姜景睿竟然如此排斥念书,毕竟姜家也算文臣清流,姜梨还以为这里人人都是才子才女。不过,姜景睿这样混账的表现,却让姜梨生出了一种亲切感,因为薛昭也喜欢这样。

薛怀远只有一双儿女,薛昭偏偏从小喜欢舞刀弄剑。薛怀远不会刻意要求薛昭选择什么路子,薛昭对武学有兴趣,对读书却十分头疼。每每薛怀远要考他功课,薛昭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开溜。

姜梨从小不知道给薛昭打了多少次掩护。

如今…想到斯人不在,姜梨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色。

白雪总算是把花茶熬好了,盛夏时间,她也不觉得熬茶是件苦差事。将茶水倒进瓷白的小盅,放进一颗话梅,放在小几上晾冷。白雪问:“姑娘,那个劳什子明义堂,很好么?”

姜梨笑笑:“明义堂的先生,大多都是宫里请来的。当今圣上为了广开太学,特设男子女子官学。许多皇亲贵族家的小姐都在明义堂念书,每年明义堂的校考,成绩最优者将得到太后赏赐。”

白雪听得云里雾里,就道:“那很难进吧?”

“难进什么,”一边的桐儿小声道:“但凡有银子有头脸,怎么进不去?”

“那咱们姑娘为什么不能进,为什么老爷不让咱们姑娘进去?”白雪问。

为什么?怕给姜家人丢脸呗!桐儿瞪了一眼白雪,心想日后得好好教白雪说话,怎么净往主子心上捅刀子。

姜梨的语气却很平静,她道:“才学还是次要的,我品德败坏,若是出去,会被人指点,让姜家蒙羞。”

“姑娘!”桐儿忍不住喊道:“您可不能这么说自己!”

“就是。”白雪认真的看着姜梨:“奴婢之前也去过许多官家,虽然未被挑中,不过奴婢也看见那些小姐,许多都是当面温柔,背后斥责下人的。姑娘是奴婢见过性子最好的一个,什么品德败坏,要是姑娘这样的人都品德败坏,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桐儿附和:“就是就是!”

姜梨失笑,她的确算个好人,至少上辈子是。这辈子她也不打算变成坏人,只是,大约也不会如同从前一般以德报怨了。

她道:“我也认为我不是品德败坏之人,所以我打算找父亲谈一谈。”

桐儿一愣,迟疑了一下问:“姑娘能说服老爷么?”

“你觉得呢?”姜梨反问。

桐儿还没有说话,白雪就抢先开口道:“奴婢觉得一定能。姑娘只要好好和老爷说话,老爷定能听得进去。”

白雪待人实诚,大约以为所有人的家宅都如枣花村的她家一般和睦,却不晓得深宅大院里,许多事身不由己。

“好。”姜梨笑起来:“我现在就去。”

姜元柏近来事情有些不顺。

自从姜幼瑶及笄礼一事后,许多事情都有了变化。身为当朝首辅,身后盯着他的人不少,只为了拿住他的把柄。正因为如此,姜元柏行事从来小心谨慎,可姜幼瑶及笄礼一事,让人看到了他姜家大房后院里的漏洞,仿佛有了个缺口,时时被人盯着。

洪孝帝一天天长大,和从前总是依赖着信任着叫他“太傅”的小娃娃不一样,如今的帝王,越发的高深莫测,伴君如伴虎,姜元柏也更加收敛。加之最近他的政敌右相又屡屡在朝事上针对他,令姜元柏气闷不已。

在这个时候,姜梨突然来找他,令姜元柏有些吃惊。

姜梨来书房的时候,门口的小厮还尚且犹豫,直到书房里的姜元柏发了话,小厮才放行。姜梨冲小厮点头,径直走进门,心里晓得,这小厮过不了多久,就会把自己去书房找姜元柏的事情告诉淑秀园那边。

一进门,书房里便弥漫着特有的墨香。姜元柏正在房间里练字,雪白的宣纸上,写了一半“静”字。姜梨也不说话,安静的站在姜元柏身后,甚至还帮姜元柏磨起墨来。

姜元柏见姜梨磨墨,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又很快流畅起来。他下笔非常有力,看上去应当是棱角分明的笔锋,落在纸上上,却又圆滑和润,暗藏玄机。

见字如见人,姜梨见了姜元柏的字,就晓得姜元柏并非是朝中所言的能力中庸,全凭撞大运成了当朝首辅。此人心思极细,便是那种心知肚明自己是第一,却永远要称自己第二的人。

却让第一的人做了活靶子,自己撑到了最后。

姜元柏写完最后一笔,将笔一搁,便见纸上,一个“静”字一气呵成,十分漂亮。

应当称赞的,姜梨却一言不发,也不知道是不是没瞧懂。姜元柏回头,看向姜梨,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姜梨就已经主动发话了。

姜梨道:“父亲,我不愿意请夫子来府上教我,我想进明义堂。”

姜元柏眉头一皱:“你说什么?”

“我想进明义堂。”姜梨语气不变,又重复了一次。

]]

☆ 第 42 章、第四十二章 见字

听到姜梨这般说话,姜元柏一时愣住,竟不知此刻应该作何表情。

面前的女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看起来比姜幼瑶还要纤细柔弱一些,眉眼之间又更像自己。当初送姜梨去庵堂的时候姜梨才七岁,还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八年时间,时光飞逝,把胖乎乎的小姑娘变成了美好的少女,却把最后一丝熟悉也湮灭了。

姜元柏觉得陌生。

他到底错过了姜梨的八年时光,以至于他记忆里的姜梨还是那个不懂事任性到骄纵的劣童。当那个孩童站在他面前,睁着黑白分明的双眼,平静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姜元柏就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未曾启蒙,如何跟得上明义堂的功课…”

“父亲,我也是您的女儿。”姜梨打断了他的话:“同样都是您的女儿,三妹就能上明义堂,我却只能跟着外头请来的先生,学些粗浅的皮毛道理,父亲,您做的不公平。”

姜元柏又一次语塞。他看着姜梨,脑中突然浮现起季淑然还没进门时,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庶女,又有些木讷。姜梨是他的嫡女,生的圆润可爱。那时候他对叶珍珍拼命生下姜梨也很怜惜,还时常抱着姜梨,让姜梨骑在他的脖子上玩耍。

是有过一些天伦之乐的。只是后来姜梨做的太过分,那些父女情谊就被磨灭了。可是今天,眼前,姜元柏看着姜梨,不知为何又想起那些往事来。一句“父亲,您做的不公平”,让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一股酸意。

不知什么时候起,姜元柏自己也忘了,自己还有另一个女儿。他把姜幼瑶宠成掌上明珠,待另一个女儿却格外疏离。而姜梨不争不抢,只是站在面前,看着自己平静的叙事,让姜元柏就生出愧意。

这点子愧意被姜梨看在眼里,心下也是一阵轻松。

她早就发现,姜元柏并非对姜二小姐全无父女之情。在姜二小姐回府当日时,姜元柏的眼神,分明还有一些牵挂。诚然姜元柏不是一个好父亲,但这其中,季淑然定然出了不少力。她对姜元柏也没有感情,可是能利用姜元柏的愧意,面上的融洽,她也愿意做到。

如果她长篇大论,一直说姜元柏对她如何不好,姜元柏未必会有所触动。反而是她这样平静说来,姜元柏才会想的更深。

“梨儿,你如今不适合去明义堂。”许久,姜元柏才道,虽是拒绝,语气却和缓了很多。

“父亲之所以不愿意让我去明义堂,无非就是怕人背后指点,让姜家蒙羞。父亲一片好意,可是父亲想过没有,当今圣上称赞女子进学,父亲身为当朝首辅,文人之首,却让嫡女在家请先生,不去明义堂,岂不是在打皇上的脸面?”

姜元柏怔住。

他一心考虑姜梨是否会被人指点,姜家蒙羞,却把洪孝帝给忘记了。

“这是其一,其次,父亲,咱们姜家,四个女儿,除去三妹,四妹和五妹也都进了明义堂。偏偏令我在家,一是不公,二是欲盖弥彰。人性如此,大大方方摊开给人看,旁人还不屑议论,越是藏着掖着,别人越是探究。父亲以为将我藏在府上,旁人就不会议论我,错,越是这样,他们越是议论的欢。”

姜梨说这一切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仿佛在说别人家的事。可听在姜元柏的耳中,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更何况,三房姜元兴都托人送礼,将姜玉娥和姜玉燕送进明义堂,更何况他们大房。

“父亲,”姜梨垂眸:“当初的事情是我做错了。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不改善莫大焉。我年纪小不懂事,如今大了,自然也明了事理。我自小没有母亲教导,走错一步,难道就要用一辈子来偿还?我是愿意,可我是姜家女儿,我不愿意成为姜家的累赘。”

那句“我自小没有母亲教导”,一下子说中了姜元柏的心,他心下一颤,道:“梨儿,可是你…”

“父亲,我在青城山的庵堂里,并不是没有习字的。我知道自己父亲是当朝首辅,不可做一个白丁殆笑大方,自己便让庵堂里会识字的小师父教我念书写字,虽然写的不好,启蒙的书籍都看过,会写的字也不少。”

她突然走到桌前,将姜元柏方才写的“静”字挪到一边,重新铺纸。姜梨的动作令姜元柏一怔,下意识看向姜梨。

姜梨提起袖子,慢慢磨墨。她手腕纤细,动作温柔,做来有一种特别的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又仿佛做这种事做了无数遍,自然的不得了。

磨好墨,她提笔蘸饱墨汁,才开始写字。一边写,一边轻言细语道:“父亲,明义堂虽然是学堂,在里头也能交好不少人。我只要在里面不出错,交好的人多,对姜家来说总是有益无害。我姓姜,总是希望姜家越来越好。”

她和姜元柏写字不一样,姜元柏写字慢而深邃,一笔要写的格外漫长。姜梨却不同,她看起来斯斯文文,和和气气,写字的时候,却有一种战意在里面。仿佛拿着刀的士兵,即将赶赴杀场,痛战到天明的感觉。

姜元柏瞧着姜梨的侧影,清雅美人,风姿如玉,却杀气腾腾,豪迈丛生。

一笔顿住,姜梨将笔收起,动作十分飒爽,搁到一边,才道:“好了。”

姜元柏抬眼去看,乍看之下却惊住。

字极美,笔力遒劲,这样的字迹,至少需要十年的苦工方能练成。比姜幼瑶的字迹不知好了多少倍。而字并非女子多用的簪花小楷,而是大开大合,方正平直。

方正中有笔力,平直中见锋芒。

见字如见人,却是个光明磊落,开阔坚韧之人。

姜元柏像打量陌生人一般的打量面前的少女,姜梨笑盈盈的看着他,问:“现在同意我去明义堂了吗,父亲?”

------题外话------

阿狸:我书法一百分[微笑]

]]

☆ 第 43 章、第四十三章 决定

  如果觉得嫡嫁千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千山茶客小说全集嫡嫁千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